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怎麼看待越南的朝美

怎麼看待越南的朝美

發布時間:2025-05-21 15:55:33

⑴ 為什麼說弱國無外交

這是別人的一篇 我貼在這里
http://..com/question/86601947.html
在這之前 我想說 並不是弱國無外交 強國有強國的外交策略 弱國有弱國的外交手段 但是弱國想要維護自己的利益 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恐怕要比強國花更多的心思 更多的手段 實際上 很多弱國通過外交取得了一定的輝煌 但是不得不說的是 盡管如此 沒有別的依靠 單憑外交 很多問題很難解決
畢竟這個世界是個優勝略太的世界 沒有資本 你說話誰會聽
另一方面 這個世界不斷向文明靠近 周旋於大國之間的弱國 小國 只要抓住要害 也會引起關注

美國學者唐德剛教授認為,中國自有外交以來,出現過兩個半外交家。李鴻章、周恩來算那兩個,顧維鈞則算半個。本人以為不然,顧維鈞應該算一個,而那兩位各算半個。
唐教授評論的理由是因為顧維鈞未曾有過決策權,而他認為李、周都有過決策權。其實這個理由並不成立。無論李鴻章或者周恩來,都必須聽命於一人,他們從來不敢違抗此一人的任何旨意,所謂決策權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與之相反,顧維鈞卻行使過決策權,在巴黎和會上他和陸徵祥就決定不理會北京政府的命令,自行決定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
1919年5月20日,北京政府電令出席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團:「對於此項草約,大體應行簽字,惟山東問題應聲明另行保留,以為挽救地步」。當保留簽字的要求被拒絕之後,北京政府24日訓令:「如保留實難辦到,只能簽字。」但顧維鈞在因病住院的陸徵祥支持下,違抗北京政府訓令,拒絕出席6月28日對德和約簽字儀式,完成中國近代史上有劃時代意義的壯舉。無論李鴻章或者周恩來都不曾有過這樣的魄力和勇氣,因而也從未實現過類似的壯舉,於是只能留下「違心地」遺憾。
顧維鈞的歷史,基本上就是中華民國外交史。其豐富與成就足以令世界刮目相看的。若細說起來,需要有一大批外交史專家方能夠完成,絕不是我們這樣的業余貨色所能概括的。於是只能選擇一個小小話題來談論,這個話題我選擇「弱國無外交」。如此似是而非的命題,已經成了許多人的天經地義。其實它大謬不然。所謂外交,定義很多。無論西方的、前蘇聯的仰或我們自己的,都離不開「和平手段」四個字。也就是不必戰爭解決問題,卻要維護國家利益。如果「弱國無外交」,那麼弱國也就死路一條了!試想,只有戰而不能勝才有資格稱為「弱國」,如果連和平手段的外交也沒有了,又何以生存呢?只有亡國了事,別無它徑。
顧維鈞所生活的中國,被定論為「弱國」。這個定論應該不差,自清末以後,無論別人打上門來(如鴉片戰爭),或者自己向別人宣戰(如八國聯軍),中國都只有一個「敗」字可言。獨裁者便只好割地賠款,以保自己的統治得以延續。然而外交還是有的,否則李鴻章便不能稱之為「外交家」。他的外交即是努力使國家和民族的損失降到最低地步。到了顧維鈞這里,一批在美國、歐洲留學外交的專業人士進入外交界。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外交也才開始。
顧維鈞的成名,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這次引發了著名的「五四運動」的外交活動,除開有辱國權的對德和約之外,其實還有許多輝煌。 1月27日中午,中國代表團接獲通知,次日下午三時出席五強決策會議答辯,以回答日本代表上午擬提出的佔領山東的要求。僅有24小時的准備時間,而且尚不知道日本代表會說些什麼,但顧維鈞以三十分鍾的精彩發言,致使「全場鼎沸,掌聲如雷」。以美國總統威爾遜為首,五強代表團紛紛離席,擁向前來與顧維鈞握手致賀。甚至日本首席代表西園寺公爵也心服口服前來握手,並鞠躬致意。一時成為當地以及世界許多地方報紙的轟動新聞。法國總理克萊蒙梭事後評論道:「顧維鈞之對付日本,有如貓之弄鼠,盡其擒縱之技能。」
日本當時屬五強之一,中國是弱國。能說弱國就沒有外交嗎?非也,弱國比強國更需要外交!因為強國外交藉助國家實力,多少都有以強凌弱的態勢,外交的姿態也就來得粗獷。而弱國只有依靠外交的成功,才可能維護自己的生存與尊嚴,它的外交必須細膩,必須技巧與嚴正結合。可以這樣說,日本在政治上勝利了,但在外交上卻失敗了。強國並無真正意義上的外交,只有弱國才有真正意義上的外交,盡管是被逼出來的。接下去,中國拒簽對德和約,不但維護了國家尊嚴,還首開拒絕簽字之先河。後來,羅馬尼亞、塞爾維亞、南美洲各國等國也學著中國代表的樣,採取了拒絕簽字的外交手段。如果說中國成為「第三世界」的榜樣,從此次和會就開始了,怎能說「無外交」?而顧維鈞等,除拒絕簽字對德和約之外,還以侵犯土耳其領土、主權完整為由,拒簽對土和約。中國又顯示了主持國際正義的形象,難道也算「無外交」?不光是拒簽,顧維鈞等外交官簽署了對奧和約,不僅成為中國廢除不平等條約之首創,而且因此成為國際聯盟的會員國,後來還被選為國聯行政院六個非常任會員之一。首次進入並被承認為國際社會的一員,此前中國被認定為非國際社會成員,無資格適用國際法的!
此外,中國還簽署了對匈(牙利)、對布加利(保加利亞)和約,第一次以戰勝國姿態出現於國際社會。顧維鈞等還簽署了國際航空專約,使中國與其他國傢具有同樣的領空權。 巴黎和會除對德和約有辱中國主權外,其他都取得相當的外交成就。加入國聯以後,中國挫敗日本的反對壓力,入選國聯行政院意味著中國具有處理世界問題的資格,王寵惠還成為入選國際法庭的第一個中國人。所有這些,都是憑借外交活動取得的!怎能說「弱國無外交」呢?
當時的《東方雜志》報導:「被舉(選入國聯行政院-本文作者注)以後,驚駭者若而人,慶賀者若而人,華族寓公,人人色喜。記者目擊情狀,汗流浹背;思中華民國自九年十二月十五日起,在國際上所處之地位,已與列強同等矣。」英國駐北京公使艾思頓(Beilby Alston)在給英國外交部的年度報告中寫道:「盡管內部可悲的困難,中國贏得外國更高的尊敬;當中國拒簽凡爾賽和約時,國際尊敬的高潮開始湧起。日本雖然取得當時政治上的勝利,中國贏得道德上的勝利,並在贏得國際行政院席位時達到巔峰。」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外交勝利,在國聯中,顧維鈞不失時機地向國聯大會提交廢除二十一條、歸還山東權益的「魯案」,迫使日本表示只要日中開始單獨商議,願意歸還山東權益。顧氏不許有條件地歸還,拒絕單獨開議。最終於1921年11月12日由美國發起華盛頓會議,中國在會議上提出廢除二十一條的要求,日本迫於美、英壓力,終於在1922年2月4日與中國簽訂《中日山東懸案條約及附約》,二十一條及山東問題的換文、對德和約關於山東的條款被推翻;並於6日簽訂了《九國公約》,強調尊重中國的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給予中國以自行發展的最好機遇。

華盛頓會議的更重要的意義在於,這是中國首次沒有喪失反而爭回某些權益的外交活動;也是世界列強首次全面而且具體地同中國討論廢除不平等條約的會議。為以後的廢除不平等條約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以上,全部是外交活動所取得的勝利,何言「弱國無外交」?
隨後,顧維鈞於1924年5月同蘇聯代表加拉罕簽訂《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及其附件,這不但是近代中俄第一次平等地簽訂條約,也是中國憑借外交途徑廢除不平等條約的開始。
1925年6月24日,北京政府正式向各國政府發出修改不平等條約的照會,要求召開華盛頓會議確定的關稅會議和法權會議。同年10月26日,關稅特別會議在北京召開,共13個西方國家參加。11月19日會議第二委員會通過決議:「承認中國享受關稅自主之權利,允許解除各該國與中國間現行各項條約中所包含之關稅束縛,並允許中國國定關稅率條例於1929年1月1日發生效力。」
1926年1月12日,同是上述關稅會議的13國在北京召開法權會議,討論廢除治外法權的問題,中國代錶王寵惠正式提出廢除治外法權的提案。雖然此次會議因為種種原因,未能盡如人意,但同年8月31日《收回上海會審公廨暫行章程》簽訂,也收回了過去喪失的相當權益。
中國政府在持續不斷的外交努力之下,到1943年1月11日美、英兩國同時與中國簽訂平等新約,接著原來與中國有不平等條約的國家都與中國簽訂平等新約。中國到此可以說站起來了!而這些都是靠外交努力爭取到的,「弱國無外交」是說不過去的。
外交原本就是人類文明的結果。當人類處於愚昧狀態的時期,是無所謂外交存在的,那時的人類,依舊遵循獸性原則,弱肉強食,也就是戰爭解決問題。外交只能是文明進程發展到一定地步才有可能實現的。歷史發展到今天,世界上眾多弱小國家恰恰是因為外交才獲得生存以及發展的權利。
例如東帝汶。而且在弱小國家同樣出現了傑出的外交家,例如迦納的安南先生就成為聯合國出色的秘書長。毫無疑問,國家實力的強大必然會給它的外交帶來實惠,但這是文明進程的限製造成的暫時現象。也不能因此證明「弱國無外交」的正確。恰恰相反,弱國更需要外交手段來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因為它們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別的手段。
二戰以後,以《大西洋憲章》為標識,特別是聯合國的成立,盡管強國優勢依然存在,世界畢竟快步邁向文明,外交的作用隨之愈加顯著。例如印度、緬甸都在沒有發生大規模的獨立戰爭的情況下,獲得了獨立。但相對於中國而言,他們都是弱國。
比如緬甸總理吳努就對周恩來說,在中國大象面前緬甸只是一隻羔羊。但他們都以外交手段取得了強大的英國無法獲得的利益。弱國外交成功的典型範例便是緬甸。它完全依靠外交手段,從強大的中國割掉雲南段麥克馬洪線以南7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居然還始終同中國保持著「胞波」的友好關系。
中國外交部長還要做詩歌頌道:「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彼此情無限,共飲一江水。」羔羊割去大象身上一塊肉,還能使大象為它唱贊歌,強大的英國沒實現的夢,卻被這個「弱國」不費一槍一彈實現了。這個外交勝利堪稱舉世無雙!此外是印度。它雖然不如緬甸的外交手腕那樣高明,卻也以弱凌強佔了大便宜。
1949年以後,它一方面利用中國「一邊倒」的外交弱勢,主動充當中國對西方的聯絡人;另一方面趁中國出兵朝鮮之機,於1950年11月佔領了英國人不敢佔領的麥克馬洪線以南9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雖然後來中國打了勝仗,但老毛顯然為了表現天朝大國的洪恩浩盪,命令撤退到麥克馬洪線以北。印度立即卷土重來並全力紮根,憑借外交手段玩弄花招,利用中國與西方的對峙,至今霸佔著那塊地方,而且建立了「阿魯納查爾邦」,已經移民達700萬。雖然這塊西藏最肥美的地方尚無法律承認,但顯然不會再是中國的領土了!
此外,巴基斯坦、尼泊爾、阿富汗、北朝鮮、越南等弱國,個個都只憑借外交手段從毛的強大中國割了土地、得了錢財。即使遠在天邊的阿爾巴尼亞、尚比亞、坦尚尼亞、扎伊爾等貧弱小國,割不到土地也騙得到錢財,無非採用一點外交伎倆,暗示要擁戴老毛當第三世界領袖罷了。難道這些事例都是「弱國無外交」?
另外一個方面,弱國之所以成為弱國,不是沒有外交,而是沒有「內交」。當一個國家內部不會和平地、互利地處理各種民族、群體的政治與經濟關系時,只要這個國家內部有一些勢力受到壓抑,另一些勢力在壓抑別人,甚至內亂不已時,指望這個國家不弱,那才是咄咄怪事。
我們自己的歷史充分證明了這由點,如今的世界仍舊有這樣的許多例證。最典型的莫過於巴勒斯坦。那個阿拉法特賴在領導位置上幾乎半個世紀,巴掌大一塊地方卻擁有世界任何國家都望塵莫及的眾多武裝團伙,人民全靠國際施捨才得以生存。稍有頭腦的便逃往外國謀生,跑了的竟然是沒跑的三倍!乃至於它的忠實盟友約旦都不堪承受,只得封鎖邊界。剩下那些愚氓則繼續在那裡受人驅使,為薩達姆之類充當炮灰。鬧到現在,已經四面楚歌、煢煢孑立,惶惶不可終日的了。
最具諷刺意味的是,崇尚武裝斗爭的阿拉法特,卻全憑國際社會的外交救濟才得以苟延殘喘。倘若沒有外交,他早就完蛋了!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外交已經是國家間交往的主流形式。無論強國、弱國,誰忽視外交,誰就站不住腳。所謂「弱國無外交」的悖論,早就該掃進歷史的垃圾箱

⑵ 美朝會晤舉行有什麼歷史意義

一、朝美「世紀談判」給世界帶來最大的啟示是談判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最佳方式,再大的困難也是可用和談的方式來探討解決。

由於朝核問題和朝美關系的復雜性,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但「良好的開局就等於成功的一半」,相信此次金特會將成為歷史的轉折點,也希望能為解決其它國際爭端如伊核問題等提供借鑒。

二、美朝聯合公報將改變地區和世界地緣政治格局

「全面無核化」「建立全新的朝美關系」「保持持久穩定與和平的機制」,如果得以落實,將全面改變朝鮮半島半個多世紀的冷戰格局,並將推動東北亞和亞太地區的地緣政治秩序重組,其意義是劃時代的

三、朝韓美三方發布「終戰宣言」計劃的可行性受到挑戰

韓國總統文在寅正積極推進在新加坡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一起發布朝鮮半島終戰宣言的方案。「如果沒有突發變數,三國將達成《新加坡終戰宣言》」。

但文在寅一直沒有收到邀請函,於是他訪新計劃恐怕要泡湯。原本希望來新加坡出席特金會的韓國總統文在寅計劃落空。

(2)怎麼看待越南的朝美擴展閱讀:

在朝韓關系和朝美關系明顯改善,並成功舉行了中朝、朝韓、朝美多輪雙邊首腦會晤的情況下,仍然有個別人在媒體上公開渲染半島緊張局勢:

一是年初在媒體上公開發布「朝鮮半島2018年的形勢將會出現高危震盪」的論調;

二是在媒體上公開發表文章,將2013年3月31日朝鮮通過的「經濟建設與核武力建設並行發展」的政策有意說成是「核經並進戰略」;

三是就在5月中旬在媒體上公開散布「在朝美首腦會晤談判之前,應該說任何選項,美國都會擺在談判桌上,包括軍事選項」的論調。

上述三點聯系起來看,明顯是在故意渲染半島危機。發布這些論調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唱衰朝鮮,當然,形勢的客觀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半島局勢正在向著和解與和平的方向邁進,盡管和平的進程或許還會有起伏,但是,朝美首腦會談進程已經開啟,和平的大趨勢是不可逆轉的。

閱讀全文

與怎麼看待越南的朝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南沙洲在哪裡 瀏覽:666
伊朗為什麼停電 瀏覽:249
斯凱奇產地越南和莆田哪個好 瀏覽:638
伊朗俄羅斯什麼態度 瀏覽:327
英國疫苗什麼人不能打 瀏覽:651
中國示波表哪裡生產 瀏覽:506
中國一年多少個假日 瀏覽:407
印度人均耕地多少平方 瀏覽:747
伊朗多少錢要特朗普人頭 瀏覽:297
印尼華人妹子叫什麼 瀏覽:848
合肥哪個超市買的有義大利面 瀏覽:57
英國的劍聖叫什麼 瀏覽:335
伊朗有多少海灣國家 瀏覽:640
英國人休假多少天 瀏覽:140
中國每年燒烤竹簽產量多少噸 瀏覽:182
單位如何實現中國夢 瀏覽:509
絲綢之路帶給中國哪些文化 瀏覽:646
想去英國留學這個手續怎麼辦呢 瀏覽:668
怎麼在英國申請qq 瀏覽:104
印度高僧有哪些人 瀏覽: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