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為什麼在越南有潘姓

為什麼在越南有潘姓

發布時間:2022-07-19 09:55:00

Ⅰ 有姓潘的嗎

潘姓不是特殊的姓氏,排百家姓第43位,朝鮮半島和越南都有潘姓氏族,姓潘的人是很多的,現在社會上姓潘的就不用說了,歷史上及有頭臉的人就不少。略舉一二
歷史:潘仁美、潘金蓮、潘璋、潘仝、潘任、潘良貴、潘安,等等
近代:潘月明、潘新元、潘虎、潘伯成、潘漢年、潘天壽、潘鼎新,等等
現代:潘美辰、潘石屹、潘長江、潘安邦、潘迎紫、潘希真、潘越雲、潘國靜,等等

Ⅱ 潘姓有沒有什麼來歷。誰知道

潘姓;

一、尋根溯祖
1、 出自姚姓,先祖為生於姚墟(今河南濮城南)的舜,建潘都(今北京延慶縣東北),後遷陝西興平北。商時,舜之後裔在潘地建潘國(今河北懷來、北京一帶)。周文王滅潘國,亡國後的潘國人用國名作為姓氏。
2、 出自姬姓。西周初年,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姬高被封在畢,建立畢國。畢公高封其子季孫於潘,附庸於畢國。其地在今陝西省北部,後遷河南固始,子孫以封邑命氏。或言春秋時,姬姓潘國被楚國吞並,亡國後的潘國人就有用國名作為姓氏的,從此改姓潘。
3、 出自羋[mǐ]姓,是春秋時楚國公族的後代。見於家傳者始祖為潘崇。潘崇官拜楚穆王太師。《通志·氏族略三》 :「潘氏,羋姓,楚之公族,以字為氏。潘崇之先,未詳其始,或言畢公高之子季孫食采於潘,謬矣。潘岳家風詩自可見。晉亦有潘父,恐自楚往也。漢有潘瑾,後漢有潘勉。」
4、 出自北方鮮卑族。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南北朝時,北魏有代北復姓「拔略羅氏」隨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後,定居中原,代為漢姓「潘」氏。
5、 清康熙年間,台灣高山族相繼歸順,被賜姓潘。
分別發源於南方和北方的兩支潘氏,姓源雖然看起來有所不同,但認真推溯起來,根本都是黃帝軒轅氏的後代。因為,周文王固然是黃帝的姬姓嫡裔,而楚國所出的羋姓則是傳自黃帝之孫顓頊。在血統方面實際上同出一源,沒有太大的分別。
二、遷徙分布
潘姓早期在河南發展,唐代擴展到河北、陝西等地。第一次進入廣東是在西晉年間,後又發展到湖北、江蘇、浙江。第一次進入福建是在唐代(現福建省惠安縣螺陽鎮盤龍村),後又遷居廣東、雲南.四川也有一支,清康熙年間,潘姓第一次移居台灣。由於《史記》載有潘崇的事跡,故潘氏大多以潘崇為始祖。潘崇之子潘尪[wāng]為楚大夫;孫子潘黨,繼為大夫。
三、郡望、堂號
1、 堂號:黃門堂:西晉潘岳曾任河陽令、著作郎、給事黃門侍郎等職,故以其黃門侍郎之職稱為堂號,又因其為滎陽中牟(今屬河南)人,也稱為滎陽堂。
2、 郡望:廣宗郡:東漢永元五年(93年)置縣,治所在今河北威縣東。隋仁壽元年(601年)避太子廣諱,改名宗城。十六國後趙為建興郡治;北魏為廣宗郡治。此支潘氏,出自潘勖之後,其開基始祖為晉代廣宗太守潘才。河南郡:漢高帝二年(205年)改秦三川郡治。此支潘氏,多出自鮮卑破多羅氏之後,其開基始祖為潘威。 滎陽郡:三國魏正始三年(242年)始置郡。此支潘氏為漢獻帝時尚書左丞潘勖之族所在。豫章郡:楚漢之際始置郡。此支潘氏為潘崇之後。

四、歷史名人
1、潘崇。春秋楚成王時太師,助楚穆王繼位有功,被穆王封為太師,兼掌上環列之尹。

2、潘 岳(247-300):西晉文學家,字安仁,滎陽中牟(今屬河南)人。以文學才華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學方面,長於詩賦,文辭華靡,與陸機齊名,世稱「潘陸」,並有成語「潘江陸海」可證。其《閑居賦》《悼亡詩》為世傳頌,明人輯有《潘黃門集》。亦稱為潘河陽、潘安。「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應用的一句話,用來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這位潘安,就是晉代的大才子潘岳。

3、潘 尼(約250-311):西晉文學家,字正叔,滎陽中牟(今屬河南)人,官至太常卿。與叔父潘岳以文學齊名,世稱「兩潘」。明人輯有《潘太常集》。

4、潘 美(925-991):北宋檢校太師、忠武軍節度使,字仲詢,大名(今屬河北)人。宋初,從太祖平定叛臣李重進,率軍滅南漢、南唐、北漢,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獨拔寰、朔、雲、應等州」,因攻遼時指揮失當,致名將楊業被俘絕食而死。旋以業妻折太君劾,削秩三等。後加至同平章事(宰相)。卒年六十七,贈中書令,謚武惠。真宗咸平(999)二年,配饗太宗廟庭,追封鄭王。

5、潘騫: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國英。其從兄征伐, 屢建大功,在開寶年間,被封為武威將軍節度使,鎮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擁戴。宋咸平二年被追封為晉平王。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為嗣。(騫公40世孫潘朝法敬書)

6、潘大臨 宋代詩人,字邠老,黃崗人。與弟大觀皆以詩名。從蘇軾、黃庭堅、張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7、潘 閬(?-1009):宋詩人,字夢空,號逍遙子,大名(今屬河北)人,官至滁州參軍。詩風清淺而少雕琢,以五律居多,著有《逍遙集》。

8、潘 翼 宋代學乾,字雄飛,青田人。貫穿諸子百家,著九域賦、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門。王十朋自少從游,每嘆不能竟其學。

9、潘季訓(1521-1595)明代水利家,字時良,號印川,烏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廣東,行均平里甲法。並曾四任總理河道,總結出一套治黃方法。有《兩河管見》、《宸斷大工錄》、《河防一覽》等。

10、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際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強調在日用實際上去求真理,提出「渾然一體」、「見在真心」的理論。著有《求仁錄》。

11、潘檉章(1626-1663):明清之際學者,字聖木,號力田,吳江(今江蘇)人。著有《國史考異》,顧炎武推其精審。

12、潘 耒(1646-1708):清初學者,字次耕,又字稼堂,吳江(今江蘇)人。師事顧炎武,博涉經史及歷算聲韻之學,曾參與纂修《明史》。

13、潘奕雋:清初書畫家,平生著述甚多。所著《叢三松堂集》,遍誦藝林。

14、潘恭壽:清初畫家,其族第多人都是當時知名畫家。

15、潘 韜 清代將領,吳川人。乾隆中任閩浙督標水師營參將,守護台灣有功,官至南澳鎮總兵。

16、潘仕成 清廣東番禺人,字德畲。好藏書。道光間輯刊《海山仙館叢書》,首開於古籍之外,兼刻西歐翻譯諸書之例。鴉片戰爭時曾聘請法國專家仿造西洋戰船,向清廷報告,未被採納。

17、潘齡皋 清末進士。字錫九,河北安新人。歷官甘肅布政使等。

18、潘光旦(字仲昂,1899—1967年) 中國著名社會學家、優生學家。江蘇省寶山羅店鎮人。主要從事社會學、優生學、心理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 1913—1922年在北京清華留學預備班學習。1922—1926年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攻讀生物學、遺傳學,獲學士、碩士學位。回國後歷任吳淞政治大學教務長、光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吳淞中國公學大學部社會科學院院長等職,並講授優生學、遺傳學、家庭問題、心理學和進化論課程。1934年任清華大學教授、教務長、社會學系系主任。1952年任中央民族學院研究部第三室主任。他是最早發現家譜具有多元文化功能的大學者。他為了研究家譜,在住宅辟一室收藏家譜,靜心研究,多日不出。有朋友說他喜歡讀他姓家譜,而不修自己家譜,潘聽了笑而不語,好事者送上檻聯:「尋自身快樂,光他姓門媚」。

19、潘世忠(1889--1930) 江蘇青浦趙巷鄉(今屬上海市)人。中學畢業後,以勤工儉學赴法國深造,在飛行學校學習。以技術優秀獲得法蘭西國際航空聯合會證書。回國後,任航空學校教官,兼任學校工廠廠長。潛心研製各種類型飛機。以自製飛機作飛行表演,為航空界人士所折服,系我國第一個駕駛自製飛機的人。1915年,在南苑航校研究設計的航空炸彈獲得成功。1917年張勛復辟時,駕機討伐,迫其投降。1920年1月,被任命為航空廠廠長。後以腦傷致疾卒。

20、潘德明 1908年生於浙江省湖州市,少年時寄居上海。是我國第一個以自行車和徒步形式進行環球旅行的旅行家,1930年在上海參加中國青年亞細亞旅行團,行至越南時只剩他子然一身,但他堅持不懈,乃以7年的時間,歷經40餘國,1937年7月返回上海。於1976年逝世,終年68歲。他有6位子女,多為畫家,大兒子潘薇生為大連人。

21、潘序倫(1893-1985):中國會計學家。江蘇宜興人。20年代,在上海創辦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立信會計學校和立信會計圖書用品社。建國後,任立信會計專科學校名譽校長。著譯有《會計學》、《審計學》、《勞氏成本會計》等。

22、潘梓年(1893-1972):中國哲學家。江蘇宜興人。抗戰時期,在南京創辦「新華日報」,任社長近十年。建國後,曾任中南軍政委員會教育部部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副主任兼哲學研究所所長等職。全國人大代表。

23、潘 菽(1897-1988):中國心理學家。原名有年,曾用名淑,字水叔[菽],江蘇宜興人。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九三學社主要創始人之一。建國後,曾任南京大學校長、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長等職,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

24、潘漢年(1906.1.12-1977.4.14):江蘇宜興陸平村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左翼文化運動的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長期領導敵區隱蔽斗爭和統戰工作,功勛卓著。上海解放後任常務副市長等職,協助陳毅市長為改造舊上海做了大量工作。1955年蒙冤關押達二十餘載。1982年8月23日中共中央《關於潘漢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復名譽的通知》確認「他是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久經考驗的優秀共產黨員。政治上對黨忠誠,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25、潘天壽(1897--1971) 中國畫家、美術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頤,自署阿壽、雷婆頭峰壽者、壽者,浙江寧海人。長期從事繪畫活動和美術教學。建國後,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美術學院院長。擅寫意花鳥和山水畫,遠師徐渭、朱耷、原濟等,近受吳昌碩、黃賓虹影響,布局善於"造險""破險",筆墨有金石氣,樸厚勁挺,氣勢雄闊,題識跌宕疏斜,有黃道周風。能融詩、書、畫、印於一爐,形成獨自風格。又長於指頭畫。於畫史、畫論研究有素。作品有《中國繪畫史》、《聽天閣畫談隨筆》、《治印談叢》、《潘天壽書畫集》等。

潘氏名人不勝枚舉,有興趣者可去中華一家人看看。

南北兩支潘氏 黃帝軒轅後代
關於潘姓的姓源,《姓纂》上面是這樣記載的:「周文王後畢公之子季孫,食采於潘,因氏焉。有廣宗,河南兩望。」

畢公,就是畢公高,是周文王的第15個兒子,被他當天子的兄弟武王封在畢地,也就是現在陝西省長安和咸陽以北的一帶。後來,他又讓自己的兒子季孫食采於潘,而後周文王的這一支子孫就按照當時的習慣,紛紛以國為氏,統統都姓了潘,潘姓的最早發源地,當然也是在陝西的北部。

大約四五百年以後的春秋時代,南方的楚國又有人以潘為姓,這是根據《姓氏尋源》的記載。《姓氏尋源》上是這樣說的:「楚公族羋姓之後,以字為氏,潘崇是也。」這一支潘氏,很顯然是顓頊帝高陽氏的後代,他們的發源地,大致是在今安徽、江蘇和浙江一帶。

分別發源於南方和北方的兩支潘氏,姓源雖然看起來有所不同,但認真推溯起來,根本都是黃帝軒轅氏的後代。因為,周文王固然是黃帝的姬姓嫡裔,而楚國所出的羋姓則是傳自黃帝之孫顓頊。在血統方面實際上同出一源,沒有太大的分別。

漢代以後,潘姓的知名人物不絕於史書,堪稱濟濟多士,譬如,三國時代東吳的名將潘�307和潘璋,就是千百年來民間所熟知的人物。大家熟知的「走麥城」的故事中,關公父子就是被潘璋所捉到並加以殺害的。

「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應用的一句話,用來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這位潘安,就是晉代的大才子潘岳。

宋代的大將潘美,也是民間家喻戶曉的人物,不過大家對他的印象都不好,把他列入「壞人」之林,當然,這主要是因為在著名的「楊家將」故事中,「潘仁美」扮演的是反派的角色,處處跟楊家過不去的緣故。

實際上,這真是冤枉了他了。正史上的潘美,是宋太祖趙匡胤的一名大將,戰功輝煌異常,曾經在太祖受禪之初,為宋室收復兇悍的陝帥袁彥,而鞏固了趙家的天下。後來,他並且平定澤潞揚州,下江南廣東、雲南,以大功累官至忠武軍節度使,還被封為代國公。像這樣一位傑出的名將,竟被「楊家將」的作者,隨便地在他的名字中加個「仁」字,就把「潘仁美」塑造成一個反派的角色。

歡迎同姓朋友您的到來!請貢獻您的資料,以求我姓資料的完整,謝謝!!

潘姓網同第一館 潘美 (潘美) 建館於2000-3-20 15:01:27
潘姓網同最新館 潘震紀念館 (潘震) 建館於2006-2-21 19:52:01
潘姓網同人氣館 妙手丹青女畫家-潘玉良 (潘玉良) 當前訪問量為40979人次

Ⅲ 潘姓起源和字輩

古代文字——潘 潘姓是一個華人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3位。朝鮮半島及越南亦有潘姓氏族居住。關於潘姓的姓源,《姓纂》上面是這樣記載的:「周文王後畢公之子季孫,食采於潘,因氏焉。有廣宗,河南兩望。」。《姓氏尋源》上是這樣說的:「楚公族羋姓之後,以字為氏,潘崇是也。」這一支潘氏,很顯然是顓頊帝高陽氏的後代,他們的發源地,大致是在今安徽、江蘇和浙江一帶。 畢公,就是畢公高,是周文王的第15個兒子,被他當天子的兄弟武王封在畢地,也就是現在陝西省長安和咸陽以北的一帶。後來,他又讓自己的兒子季孫食采於潘,而後周文王的這一支子孫就按照當時的習慣,紛紛以國為氏,統統都姓了潘,潘姓的最早發源地,當然也是在陝西的北部。 分別發源於南方和北方的兩支潘氏,姓源雖然看起來有所不同,但認真推溯起來,根本都是黃帝軒轅氏的後代。因為,周文王固然是黃帝的姬姓嫡裔,而楚國所出的羋姓則是傳自黃帝之孫顓頊。在血統方面實際上同出一源,沒有太大的分別。潘(Pān)姓源出有四:一、出自羋姓, 為春秋時楚國公族潘崇之後,以祖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顓頊後裔陸終生有六子,第六子名季連,賜姓羋。周成王時,封其後裔熊繹在荊山建立荊國,公元前740年,荊君熊通自封為武王,他的兒子於公元前689年改國號為楚,稱楚文王。據《姓氏尋源》和《潘氏家譜》及《史記·楚世家》所載,公族子弟潘崇助楚穆王繼位有功,受封為太師,其後代子孫以祖名為姓,稱為潘氏。從此,潘姓在楚國成為有勢力的家族,潘姓因此而來。二、出自姬姓, 為周代周文王裔孫伯季之後,以邑名為氏。據《元和姓纂》所載,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讓其子伯季食采於潘邑(今陝西省西安、咸陽一帶),其子孫遂以邑名為姓,稱為潘氏。三、出自姚姓, 為上古舜帝之後,以國名為氏。據《中國姓氏》載,舜帝生於姚墟稱姓姚,建都潘(今北京市延慶縣東北),後潘地移至今陝西省興平北。商朝時,舜的後裔建潘子國,商末被周文王所滅,其子孫遂以國名為姓,稱為潘氏。四、出自他族改姓:
① 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時,改鮮卑破多羅氏為單姓潘。
② 清康熙末年,台灣岸里大社(今台灣省台中市神崗)酋長阿穆歸順清廷,被賜姓為潘;光緒時,台灣高山族相率歸化清廷,也被賜姓潘(這也就是台灣高山族人大多姓潘的重要原因)。
③ 其他一些少數民族如滿、水、京、蒙、土家、彝、瑤、仫佬、回、壯、布依均有潘姓。
潘崇。楚成王時,潘姓中有名為潘崇者曾為太子商臣之老師,在楚成王預謀另立太子時,潘崇極力支持太子商臣,並成功地使之繼位為楚穆王。潘崇因助商臣繼位有功,被封為太師,楚穆王並且還把自己任太子時的財產全部賜給他。從此潘姓在楚國成為有勢力的家族。後人念潘崇興潘姓有功,便尊他為潘姓的得姓始祖。這種觀點,其正確性可能是相當高的,因為古籍中出現的春秋時代的潘姓人氏,幾乎都是楚國的人物。 潘姓-字輩 江蘇溧陽潘氏字輩:忠武賁威,峻卿輔乾,程皓策楚。
浙江新昌潘氏字輩:炳其宣慈,承先繼澤。
某支潘氏字輩:舊序:添萬汝和鸞,循女志思心,廷仕金□承,之起永長大。派行:忠厚傳家人,存心啟裔昌,經營多秀實,績治載元黃,博學詩書富,宗儒月桂香,乾坤敦孝蔚,仲伯篤恭芳,燕翼貽謀遠,周基德澤良,季孫分衍派,世代與天長。
滎陽堂潘氏字輩:力昭詒訓,芳遠澤深,美彥振起,宣述儒林,際逢景連,為國家琛。
湖南寧鄉潘氏字輩:德力昭先訓,培植在心誠,美彥筩振起,宣述定儒林。
江西潘氏排輩:庭芳應朝向,仕國文啟昌,仁明依勇綉,道德正榮光。
廣西平南國安鄉潘氏字輩:運善敬永誦,澤文潤國紅,維華田業永,興發有餘年,道真傳萬世,勤儉富千秋。
江西上饒清水鄉常阜村潘氏排輩:時之大成,肇修人紀,德必希賢,行惟求是,自天篤生,思皇多士,卜世其昌,永昭國史。
四川綿陽鹽亭海門村潘氏排輩:家朝萬事興,文章政國廳,宗之成永手,國泰祖先登。
贛鄂湘三省潘美潘騫公裔下子孫老譜聯派詩:淳道崇元運,文明際世隆,熙朝恆清泰,善裔裕亨豐。雍正壬子年派系詩:盛德承先業,鴻猶啟後雄,本支相繼祖,福祿定攸同。
廣東四會江谷潘氏字輩:玉宗文仕,維世廷宏。定成元緒,允啟歧光。英才昌濟,學智名馨。明德純雅,憲錫勲華。
山東濟南滎陽堂潘氏輩序:永文玉榮尚,傳家齊道昌,善述能繼志,以謀世運長。

Ⅳ 百家姓里有沒有人姓潘

潘姓排百家姓第43位。

姓氏源流

Ⅳ 潘姓的起源

潘姓起源及簡介
潘姓起源

出自姬姓,是黃帝的後代。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畢公高在西周初年被封在畢,建立畢國。畢公高封其子季孫於潘,附庸於畢國。其地在今陝西省北部,子孫以封邑命氏。或言潘國被楚國所滅,亡國後的潘國人就有用國名作為姓氏的,從此改姓潘。

出自羋[mǐ]姓,是春秋時楚國公族的後代。見於家傳者始祖為潘崇。潘崇官拜楚穆王太師。《通志氏族略三》:「潘氏,羋姓,楚之公族,以字為氏。潘崇之先,未詳其始,或言畢公高之子季孫食采於潘,謬矣。潘岳家風詩自可見。晉亦有潘父,恐自楚往也。漢有潘瑾,後漢有潘勉。」

出自北方鮮卑族。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南北朝時,北魏有代北復姓「拔略羅氏」隨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後,定居中原,代為漢姓「潘」氏。

清康熙年間,台灣高山族相繼歸順,被賜姓潘。分別發源於南方和北方的兩支潘氏,姓源雖然看起來有所不同,但認真推溯起來,根本都是黃帝軒轅氏的後代。因為,周文王固然是黃帝的姬姓嫡裔,而楚國所出的羋姓則是傳自黃帝之孫顓頊。在血統方面實際上同出一源,沒有太大的分別。

潘姓郡望堂號 堂號

黃門堂:西晉潘岳曾任河陽令、著作郎、給事黃門侍郎等職,故以其黃門侍郎之職稱為堂號,又因其為滎陽中牟(今屬河南)人,也稱為滎陽堂。

郡望

廣宗郡:東漢永元五年(93年)置縣,治所在今河北威縣東。隋仁壽元年(601年)避太子廣諱,改名宗城。十六國後趙為建興郡治;北魏為廣宗郡治。此支潘氏,出自潘勖之後,其開基始祖為晉代廣宗太守潘才。

河南郡:漢高帝二年(205年)改秦三川郡治。此支潘氏,多出自鮮卑破多羅氏之後,其開基始祖為潘威。

滎陽郡:三國魏正始三年(242年)始置郡。此支潘氏為漢獻帝時尚書左丞潘勖之族所在。

豫章郡:楚漢之際始置郡。此支潘氏為潘崇之後。

潘姓家乘譜牒 暫無! 潘姓遷徙分布 遷徙分布

潘姓早期在河南發展,唐代擴展到河北、陝西等地。第一次進入廣東是在西晉年間,後又發展到湖北、江蘇、浙江。第一次進入福建是在唐代(現福建省惠安縣螺陽鎮盤龍村塗樓自然村,全村共有100餘口人,均為姓潘),後又遷居廣東、雲南.四川也有一支,清康熙年間,潘姓第一次移居台灣。由於《史記》載有潘崇的事跡,故潘氏大多以潘崇為始祖。潘崇之子潘尪[wāng]為楚大夫;孫子潘黨,繼為大夫。 潘姓歷史名人 歷史名人

潘崇。春秋楚成王時太師,助楚穆王繼位有功,被穆王封為太師,兼掌上環列之尹。

潘岳(247-300):西晉文學家,字安仁,滎陽中牟(今屬河南)人。以文學才華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學方面,長於詩賦,文辭華靡,與陸機齊名,世稱「潘陸」,並有成語「潘江陸海」可證。其《閑居賦》《悼亡詩》為世傳頌,明人輯有《潘黃門集》。亦稱為潘河陽、潘安。「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應用的一句話,用來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這位潘安,就是晉代的大才子潘岳。

潘尼(約250-311):西晉文學家,字正叔,滎陽中牟(今屬河南)人,官至太常卿。與叔父潘岳以文學齊名,世稱「兩潘」。明人輯有《潘太常集》。

潘美(925-991):北宋檢校太師、忠武軍節度使,字仲詢,大名(今屬河北)人。宋初,從太祖平定叛臣李重進,率軍滅南漢、南唐、北漢,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獨拔寰、朔、雲、應等州」,因攻遼時指揮失當,致名將楊業被俘絕食而死。旋以業妻折太君劾,削秩三等。後加至同平章事(宰相)。卒年六十七,贈中書令,謚武惠。真宗咸平(999)二年,配饗太宗廟庭,追封鄭王。

潘騫: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國英。其從兄征伐,屢建大功,在開寶年間,被封為武威將軍節度使,鎮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擁戴。宋咸平二年被追封為晉平王。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為嗣。(騫公40世孫潘朝法敬書)

潘大臨宋代詩人,字邠老,黃崗人。與弟大觀皆以詩名。從蘇軾、黃庭堅、張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潘閬(?-1009):宋詩人,字夢空,號逍遙子,大名(今屬河北)人,官至滁州參軍。詩風清淺而少雕琢,以五律居多,著有《逍遙集》。

潘翼宋代學乾,字雄飛,青田人。貫穿諸子百家,著九域賦、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門。王十朋自少從游,每嘆不能竟其學。

潘季訓(1521-1595)明代水利家,字時良,號印川,烏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廣東,行均平里甲法。並曾四任總理河道,總結出一套治黃方法。有《兩河管見》、《宸斷大工錄》、《河防一覽》等。

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際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強調在日用實際上去求真理,提出「渾然一體」、「見在真心」的理論。著有《求仁錄》。

潘檉章(1626-1663):明清之際學者,字聖木,號力田,吳江(今江蘇)人。著有《國史考異》,顧炎武推其精審。

潘耒(1646-1708):清初學者,字次耕,又字稼堂,吳江(今江蘇)人。師事顧炎武,博涉經史及歷算聲韻之學,曾參與纂修《明史》。

潘奕雋:清初書畫家,平生著述甚多。所著《叢三松堂集》,遍誦藝林。

潘恭壽:清初畫家,其族第多人都是當時知名畫家。

潘韜清代將領,吳川人。乾隆中任閩浙督標水師營參將,守護台灣有功,官至南澳鎮總兵。

潘仕成清廣東番禺人,字德畲。好藏書。道光間輯刊《海山仙館叢書》,首開於古籍之外,兼刻西歐翻譯諸書之例。鴉片戰爭時曾聘請法國專家仿造西洋戰船,向清廷報告,未被採納。

潘齡皋清末進士。字錫九,河北安新人。歷官甘肅布政使等。

潘光旦(字仲昂,1899—1967年)中國著名社會學家、優生學家。江蘇省寶山羅店鎮人。主要從事社會學、優生學、心理學的研究與教學工作。1913—1922年在北京清華留學預備班學習。1922—1926年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攻讀生物學、遺傳學,獲學士、碩士學位。回國後歷任吳淞政治大學教務長、光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吳淞中國公學大學部社會科學院院長等職,並講授優生學、遺傳學、家庭問題、心理學和進化論課程。1934年任清華大學教授、教務長、社會學系系主任。1952年任中央民族學院研究部第三室主任。他是最早發現家譜具有多元文化功能的大學者。他為了研究家譜,在住宅辟一室收藏家譜,靜心研究,多日不出。有朋友說他喜歡讀他姓家譜,而不修自己家譜,潘聽了笑而不語,好事者送上檻聯:「尋自身快樂,光他姓門媚」。

潘世忠(1889--1930)江蘇青浦趙巷鄉(今屬上海市)人。中學畢業後,以勤工儉學赴法國深造,在飛行學校學習。以技術優秀獲得法蘭西國際航空聯合會證書。回國後,任航空學校教官,兼任學校工廠廠長。潛心研製各種類型飛機。以自製飛機作飛行表演,為航空界人士所折服,系我國第一個駕駛自製飛機的人。1915年,在南苑航校研究設計的航空炸彈獲得成功。1917年張勛復辟時,駕機討伐,迫其投降。1920年1月,被任命為航空廠廠長。後以腦傷致疾卒。

潘德明1908年生於浙江省湖州市,少年時寄居上海。是我國第一個以自行車和徒步形式進行環球旅行的旅行家,1930年在上海參加中國青年亞細亞旅行團,行至越南時只剩他子然一身,但他堅持不懈,乃以7年的時間,歷經40餘國,1937年7月返回上海。於1976年逝世,終年68歲。他有6位子女,多為畫家,大兒子潘薇生為大連人。

潘序倫(1893-1985):中國會計學家。江蘇宜興人。20年代,在上海創辦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立信會計學校和立信會計圖書用品社。建國後,任立信會計專科學校名譽校長。著譯有《會計學》、《審計學》、《勞氏成本會計》等。

潘梓年(1893-1972):中國哲學家。江蘇宜興人。抗戰時期,在南京創辦「新華日報」,任社長近十年。建國後,曾任中南軍政委員會教育部部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副主任兼哲學研究所所長等職。全國人大代表。

潘菽(1897-1988):中國心理學家。原名有年,曾用名淑,字水叔[菽],江蘇宜興人。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九三學社主要創始人之一。建國後,曾任南京大學校長、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長等職,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

潘漢年(1906.1.12-1977.4.14):江蘇宜興陸平村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左翼文化運動的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長期領導敵區隱蔽斗爭和統戰工作,功勛卓著。上海解放後任常務副市長等職,協助陳毅市長為改造舊上海做了大量工作。1955年蒙冤關押達二十餘載。1982年8月23日中共中央《關於潘漢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復名譽的通知》確認「他是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久經考驗的優秀共產黨員。政治上對黨忠誠,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潘天壽(1897--1971)中國畫家、美術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頤,自署阿壽、雷婆頭峰壽者、壽者,浙江寧海人。長期從事繪畫活動和美術教學。建國後,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美術學院院長。擅寫意花鳥和山水畫,遠師徐渭、朱耷、原濟等,近受吳昌碩、黃賓虹影響,布局善於"造險""破險",筆墨有金石氣,樸厚勁挺,氣勢雄闊,題識跌宕疏斜,有黃道周風。能融詩、書、畫、印於一爐,形成獨自風格。又長於指頭畫。於畫史、畫論研究有素。作品有《中國繪畫史》、《聽天閣畫談隨筆》、《治印談叢》、《潘天壽書畫集》等。 暫無! 潘

Ⅵ 越南前主席叫潘什麼

據了解,越南前主席沒有姓潘的,只有總理有姓潘的。
潘文凱1933年12月25日生於越南西貢(今胡志明市)、1947年參加革命,1954年以前在南方參加抗法活動,1954年至1960年在北方從事農村工作,1960年至1965年留學於蘇聯國民經濟大學。1997年9月在越南十屆國會上當選為政府總理,2002年7月當選連任。2006年從政府總理的職務上離任。

Ⅶ 潘姓的介紹

潘姓是一個漢字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3位,潘氏在2007年中國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二位,屬於超級大姓系列,人口約八百萬,佔全國人口總數0.48%。朝鮮半島及越南亦有潘姓氏族居住。

Ⅷ 潘姓氏的由來

百家姓中,潘姓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姓氏。史傳商朝時,舜的後代在潘地建立潘子國,子孫以國為氏,因舜姓姚,故稱姚姓潘國。至商朝末期,周武王滅商,將潘地封與其弟畢公高之季子季孫,他們也以潘地為姓,是為姬姓潘國。兩姓潘國由於勢弱國小,均不見於經傳。據史料記載,春秋時楚國佔領潘國,封為邑,子孫以潘為姓,即羋姓潘氏。楚國公子商臣之師潘崇為羋姓潘氏之始祖,今潘氏人群主要由羋姓潘氏組成。
除此之外,賜姓為潘、外姓改潘以及少數民族被漢族同化改為潘姓,也是潘姓由來的重要途徑。

一、潘姓遷變

歷史上潘姓並無大的變遷,先秦時期,潘姓最初活躍於陝西、河南、山西和湖北地區。唐朝以後,潘姓向甘肅、河北及山東等地發展。潘姓在南方的發展主要集中在中原兩次南下移民福建之時。

潘姓自立姓以來,名人不絕於史書,堪稱濟濟多士。古代有東漢尚書左丞潘勖,三國時代東吳名將潘、潘璋,西晉文學家潘岳、潘尼,北宋名將潘美,明文學家潘之恆,明清思想家潘平格等。而在近現代歷史上,潘氏家族更是名人輩出,如:著名心理學家潘菽、畫家兼美術教育家潘天壽、京劇演員潘心源、著名女畫家兼雕塑家潘玉良、哲學家潘梓年、社會和人口學家潘光旦和中國共產黨的先驅潘漢年等。

二、潘姓名人

風流才子潘安

潘岳,又名潘安,字安仁,西晉文學家,滎陽中牟(今屬河南)人。曾任河陽令、著作郎、給事黃門侍郎等職。長於詩賦,尤善哀誄之文,辭藻華麗,與陸機齊名,並有「陸才如海,潘才如江」的贊語。在晉代文學史上,他與潘尼並稱「兩潘」。潘岳的詩賦和誄作主要收集在《潘黃門集》中,其中詩歌有《悼亡詩三首》、《河陽縣作詩》二首等,賦有《秋興賦》、《閑居賦》等。

潘岳的仕途並不平坦,曾因作《籍田賦》而招致忌恨,滯官不遷達10年之久。元康六年(公元296年)前後,回到洛陽。在這一時間,他經常參與依附賈謐的文人集團「二十四友」之游,是其中的首要人物。

Ⅸ 潘姓的來源簡更概括

潘姓是一個漢字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3位,潘氏在2007年中國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二位,屬於超級大姓系列,人口約八百萬,佔全國人口總數0.48%。朝鮮半島及越南亦有潘姓氏族居住。(一)始於羋姓(二)以國為姓(三)源於姚姓(四)因地得姓(五)鮮卑改姓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在越南有潘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式家長中二病怎麼攻略 瀏覽:492
越南什麼葯能治腦梗塞 瀏覽:747
伊朗的女孩怎麼那麼漂亮 瀏覽:595
義大利戶外品牌鞋有哪些品牌 瀏覽:551
俄羅斯重返歐洲中國怎麼辦 瀏覽:104
伊朗什麼東西值得買賣 瀏覽:177
鄢陵中國人壽保險地址在哪裡 瀏覽:279
英國功放蓮魔力怎麼樣 瀏覽:229
越南木薯什麼時候種植什麼時候收 瀏覽:99
為什麼越南不用漢子 瀏覽:213
英國人的西餐怎麼做視頻 瀏覽:273
中國歷史上哪個王朝沒有被拍攝 瀏覽:804
和平精英國際服怎麼能復制裝備 瀏覽:646
越南物業待遇怎麼樣 瀏覽:137
國慶節中國有多少人去緬甸旅遊 瀏覽:860
17世紀印尼有多少人口 瀏覽:907
清真館印尼蘇門答臘怎麼樣 瀏覽:138
中國給印度貸款多少億 瀏覽:227
印度邊防在哪個國家 瀏覽:580
歐洲杯義大利西班牙什麼時候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