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藝術這本書怎麼樣

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藝術這本書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6-10 03:25:11

『壹』 想深入了解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與藝術表現該買哪本書好

《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與藝術》作者:克里斯特勒(Kristeller),是國際學術界公認的20世紀以來文藝復興研究領域的權威學者。他的著作《文藝復興時期的八個哲學家》在上個世紀80年代被譯成中文,成為中國學者研究文藝復興的經典參考讀物。《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與藝術》涵蓋了作者在這個領域最有影響力的論著,收錄了他對文藝復興時期的重要思潮:人文主義、柏拉圖主義與亞里士多德主義等的詮釋,以及對藝術近代體系形成的深入考察。此書不但改寫了文藝復興思想史,而且深刻地影響了歐美文藝復興研究的方向,被西方學者譽為「每一位思想史研究者的範本」。

編輯推薦

本書作者克里斯特勒(Kristeller)是國際學術界公認的20世紀以來文藝復興研究領域的權威學者。他的著作《文藝復興時期的八個哲學家》在上個世紀80年代被譯成中文,成為中國學者研究文藝復興的經典參考讀物。《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與藝術》涵蓋了作者在這個領域最有影響力的論著,收錄了他對文藝復興時期的重要思潮——人文主義、柏拉圖主義與亞里士多德主義等的詮釋,以及對藝術近代體系形成的深入考察。此書不但改寫了文藝復興思想史,而且深刻地影響了歐美文藝復興研究的方向,被西方學者譽為「每一位思想史研究者的範本」。

媒體評論

藝術
第八章義大利文藝復興初期的音樂與學術
盡管與視覺藝術中的潮流相比較,近來音樂中的潮流更有益於保存某種思想和文學的內涵,但是現代對天才的迷信導致將作曲家——如果不是演奏家的話,與他的社會環境和他時代的學術分離開來。這種形勢在越來越要求學術專門化的進一步鼓舞下,也理所當然地影響到音樂歷史的研究。其結果是,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史常常被描述成毫不相關的發展史,只是由於最近的一些努力,音樂史才被置於一個更為普遍的文化和思想框架中去研究。2本文所為絕非要在音樂或者音樂史領域爭得專業的地位,只是想對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的一般「背景」提供意見,也許會鼓勵更有資格的學者去更詳盡地考察相關的事實和問題。
如同在文化史的其他許多分支中一樣,中世紀的義大利在音樂史中占據有某些特殊的位置。當然,無數理由使人相信,格列高利聖詠(Gregorian chant)傳統是在更重要的隱修院、主教堂和其他教會中心得到保存和培育,義大利顯然在復調音樂的早期發展中沒有發揮任何作用,那時復調音樂的中心在法國。在13世紀末之前,源於義大利的音樂作品和論文極為稀有,有關音樂活動和教學的記載也少得難以置信。11世紀阿雷佐的圭多(Guido of Arezzo)這一人物非常例外,因為有關他法國淵源的猜測值得認真的考慮。……

目錄

中譯者序
1990版序言
1980版序言
人文主義
第一章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學術
第二章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的道德思想
第三章義大利人文主義在歐洲的傳播
柏拉圖主義與亞里士多德主義
第四章佛羅倫薩的柏拉圖學園
第五章菲奇諾和蓬波納齊論人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六章對帕多瓦的阿威羅伊主義和亞歷山大主義的新研究
藝術
第七章義大利散文語言的起源和發展
第八章義大利文藝復興初期的音樂與學術
第九章藝術的近代體系
第十章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文化中的修辭學
後記:「創造性」與「傳統」
索引

書摘

藝術
第八章義大利文藝復興初期的音樂與學術
盡管與視覺藝術中的潮流相比較,近來音樂中的潮流更有益於保存某種思想和文學的內涵,但是現代對天才的迷信導致將作曲家——如果不是演奏家的話,與他的社會環境和他時代的學術分離開來。這種形勢在越來越要求學術專門化的進一步鼓舞下,也理所當然地影響到音樂歷史的研究。其結果是,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史常常被描述成毫不相關的發展史,只是由於最近的一些努力,音樂史才被置於一個更為普遍的文化和思想框架中去研究。2本文所為絕非要在音樂或者音樂史領域爭得專業的地位,只是想對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的一般「背景」提供意見,也許會鼓勵更有資格的學者去更詳盡地考察相關的事實和問題。
如同在文化史的其他許多分支中一樣,中世紀的義大利在音樂史中占據有某些特殊的位置。當然,無數理由使人相信,格列高利聖詠(Gregorian chant)傳統是在更重要的隱修院、主教堂和其他教會中心得到保存和培育,義大利顯然在復調音樂的早期發展中沒有發揮任何作用,那時復調音樂的中心在法國。在13世紀末之前,源於義大利的音樂作品和論文極為稀有,有關音樂活動和教學的記載也少得難以置信。11世紀阿雷佐的圭多(Guido of Arezzo)這一人物非常例外,因為有關他法國淵源的猜測值得認真的考慮。

http://www.wl.cn/3740380

『貳』 介紹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書

這種東西網上找不到的...
建議去圖書館(市級、市以上的圖書館),他們那都有圖書數據檢索(免費且自助的)。

《周末讀完義大利史》瓦萊里奧·林特納著
《文藝復興 中世紀的覺醒 》[全彩圖本] 《圖說天下·世界歷史系列》編委會編
《中世紀與文藝復興》 王昌建主編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宮廷藝術》艾里森·科爾著
《歐洲文藝復興史》劉明翰主編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與社會》彼得·伯克著
《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 [中意文本]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義大利佛羅倫薩地區博物館中心局,義大利烏斐濟美術館編著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編著
《12世紀文藝復興》查爾斯·霍默·哈斯金斯著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約翰·T.帕雷提,加里·M.拉德克著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短篇小說》薩凱蒂等著
《文藝復興在佛羅倫薩 美術的創新》理查德·特納著
《義大利文藝復興的起源與模式》 朱龍華著
《文藝復興在威尼斯 另一個世界》帕特麗夏·弗蒂尼·布朗著
《文藝復興在羅馬 1400~1600》洛倫·帕特里奇著
《天才復生 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美國時代-生活圖書公司編著
《義大利文藝復興——歷史與現實性》中國義大利文學學會編
《義大利文藝復興研究》張世華編著
《文藝復興 》蘇阿托妮著
《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歷史背景》哈伊著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八個哲學家》克利斯特勒著
《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佛羅倫薩》朱龍華著
《文藝復興時期的佛倫薩》堅尼·布魯克爾著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布克哈特著
《義大利文藝復興期的美術》江豐編著

我敢保證這是這類問題的最全答案。有些歐洲文藝復興的歷史書和世界歷史我都沒列。就這樣。
希望對你有幫助O(∩_∩)O~~

『叄』 求:請問有沒有專門講義大利歷史(或其他)或文藝復興時期的書

西蒙茲 《義大利文藝復興》
關於義大利的專題研究在國內比較難找.下面推薦幾種與之相關且比較容易找到的書籍:

Jonathan Zophy, A short history of Renaissance and Reformation Europe : dances over fire and water

這是比較常用的一本教科書.雖沒有多少研究性質,但對於了解史實,查找書目還是很有幫助的.

John Rigby Hale,The civilization of Europe in the Renaissance
Denys Hay, Italy in the age of the Renaissance, 1380-1530
兩書的作者都是學界權威,這兩本書是文藝復興研究近年最重要的書籍,全面,翔實,且透露出濃厚的研究氣息.

Christopher Duggan, A concise history of Italy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cation Press, 2006
這本書原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現由上海外語出版社將其影印出版,非常有利於學習西方的中國讀者.這本書比較好找,故一並列出.

您關注的主要是政治史和軍事史,一些思想史的研究著作我就不列了,如果您感興趣可以查閱 Paul Oskar Kristeller和Hans Baron的著作.

但願上述幾種書能對您有所助益,您還可以從上述著作的書目中查找更為專門的研究著作.但限於目前國內的條件,多數書籍很可能找不到.
使用一些有名的資料庫,比如JSTOR,Proquest等來搜索文章,也是非常好的方法.

『肆』 論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特點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作品特點是技法的科學化,內容的世俗化和審美的理想化成為義大利文藝復興造型藝術的重要待征。具體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技法上的表現

在研究自然過程中,從古代藝術里吸取營養,探索造型藝術規律。逐步確立起來透視法、明暗法、解剖學等科學法則,至16 世紀大師輩出的時代,這些理論和實踐發展成為一整套科學的繪畫體系。

題材上的表現

新時代的藝術家不滿足繼承前人的模式,開始對現實生活發生興趣,以新的、求實的眼光觀察身邊發生的一切.描繪有血有肉的人。

藝術家們起初在宗教的合法外衣下給作品注入世俗的因素,以後逐步擴大到描繪希臘羅馬神話和普通人的生活,開始在作品中歌頌人性,贊美自然,表現人文主義思想。

審美追求上的表現

通過對古代藝術的研究和學習,力圖創造出更加理想化的形象。通過早期文藝復興藝術家的大量嘗試和探索,再經盛期文藝復興藝術大師的總結,終於創造出了一種典型的、理想化的人物形象。有和諧的姿態,勻稱的比例,優美的面容,成為西方古典藝術的楷模。

(4)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藝術這本書怎麼樣擴展閱讀:

「在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本書作者寫道,「觀賞者不僅僅期望藝術作品具有美感,同時還要求其具有深長的意味、目的以及功用性。」

作者採用全新的方法和寬廣的視角,將藝術品還原到它所處的歷史語鏡當中,探尋創作它們的初衷,研究那些委託藝術家們創造宮殿教堂、繪畫雕像的人們。

與其他同題材的專著不同,本書不只涉及佛羅倫薩和羅馬,還涵蓋了威尼斯、錫耶納、米蘭、帕維亞、熱那亞、帕多瓦、曼圖亞、維羅納、費拉拉和那不勒斯等城市。這些城市獨特的政治和社會結構對藝術風格產生的影響,在書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當時場景」讓我們了解了當時人們有趣的生活,「當時聲音」則直接引用了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和作家們的原話,告訴我們藝術品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精心選取的約600幅插圖,成為人們立體了解個輝煌時代不可或缺的部分。

他們的眼神雖然各異,但似乎流露出一種自信,一種先前的時代未曾有過的自信。他們之前的中世紀藝術家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屬於一個叫「中世紀」的時代,而哥特式藝術家從來沒有想過,他們的藝術是一種哥特式風格。

從14世紀開始,義大利人率先自覺地意識到他們正在創造一個嶄新的時代,一個他們自稱為古典文化「再生」的時代。19世紀的歷史學家把這個時代命名為「文藝復興時代」。

參考資料:網路——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

網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



『伍』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怎麼樣

博愛自由平等!等等諸如此類的語言,我想對於上過高中的孩紙們來說,並不難.然而:一位歷史老師布克哈特說了,作為一種藝術的國家.這個聲音來自於大概135年以前吧! 這是一本奠基性的著作,它對文藝復興的時代特徵和作為近代文化源頭的性質都做了突出的論述.有人評價說,布克哈特的作品有一個積極的特點 ,即堅持對一個歷史進程進行分析,抓住和闡明其內部情況,而許多人對此以過於簡單的方式進行處理,把他們變成單一的模式.作者不僅描寫了義大利,同時還描寫了歐洲其他城市.他們怎樣放射光芒、擴展和衰落的情況等等. 在布克哈特《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這本書出版後100年的時候,學術界召開了討論會,回顧和總結了一個世紀以來關於文藝復興的學術成果和研究現狀.從這點上,我們就能得知本書在學術界的地位. 作為一個初學政治學的學生,經過老師指導閱讀了本書,最大的收獲就是懂得了:好書是經得起時間的考研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1860年出版.據說,該書是布克哈特的封山之作.其中我最大的受益就是:對於錯綜復雜的文獻的評價和綜述能力,哈伊的寫作堪為理論著作的經典.初讀罷,就有了:把閱讀當做一種生活的藝術的想法!就像我的老師說的,經典的好書是需要反復閱讀的!是啊,該書,值得學習政治或者文化相關專業的學子們時時溫習! 還有人評論說:文藝復興是歐洲歷史中一次重大的新文化運動.恩格斯給予它很高的評價,認為「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②但是資產階級歷史學家出於階級偏見,加之受形而上學思想體系的支配,對於文藝復興運動的歷史意義未能(也不可能)作出科學的說明.原來歐洲的傳統歷史學,從希臘時代的修昔底德直到十九世紀的蘭克,都認為歷史學的范圍應該限於政治和軍事.文藝復興是屬於學術、思想、文學和藝術領域之內的,在傳統的歷史學中根本沒有地位.盡管自文藝復興運動開始以來,人文主義歷史家在掃除中世紀歐洲史學中的荒誕迷信,和推翻以猶太史、教會史為中心的體系方面,取得巨大成績,因而使得歷史學的面貌有所改變;但是它的范圍仍然是局限於政治、軍事的框子,而未能賦予這個重大文化運動以應有的地位. 無論怎樣,把閱讀當做一種生活的藝術!亦或是本書給我在初入學術之門後的最大收獲!感謝布克哈特!

『陸』 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美術在美術技法上的兩大成就是什麼

當中世紀的余輝即將褪盡之際,在義大利這塊蘊涵著偉大而又豐富的古代文化遺產的土地上開始涌動著一種新的文化思潮。在這一思潮中孕育而生的人文主義思想與綿延了一千年之久的基督教信念有著根本的區別,「上帝主宰一切」的教會信條在人文主義者的懷疑和詰問中已經失去了原有的絕對權威,人們開始把目光從上帝的身上移開並聚焦在自己的身上,他們更注重的是世俗的現實生活,而不是虛幻的來世。人文主義思想的真正核心就是要提倡「一切以人為本,人是萬物的尺度」。這樣的觀點在一切以神喻為准則的中世紀則是大逆不道的,那時侯的理想人生就是貧窮、獨身和遁世,甚至認為寺院里的一間斗室和從不洗濯的雙腳是心靈發展的先決條件。而人文主義者則認為人在歷史中扮演的不再是一個被動的角色,不能聽天由命地去等待死亡或基督的重現。他們贊揚家庭生活和明智地運用財富,認為適度的物質享受有利於對知識的追求。他們強調智慧和技巧,認為它們都是可以用來操縱人生命運的積極品質。文藝復興時代最著名的出版商亞丹出版社的徽章是一隻海豚和一柄鐵錨,它最能概括那個時代的理想:有活力,也有節制——海豚的速度和鐵錨的定力。那些人文主義學者們還崇尚科學,熱愛自然,對古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懷有崇高的敬意,把它們視為光輝的典範並力圖使之在新的時代獲得再生。因此,這一時代被稱為文藝復興時代。

「文藝復興」(Renaissance)一詞,源出義大利語rinastica, 意為再生或復興。最先正式把它作為義大利新文化運動名稱的是生活在15世紀的著名畫家瓦薩利,他在他的不朽之作——《藝苑名人傳》中曾自豪地認為他所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偉大的美術復興時代,並把那些當時活躍著的許多畫家的輝煌業績記錄下來傳給了後人。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辯證法》一書中也曾對文藝復興予以了高度的評價:「這是一個人類前所未有的最偉大的進步的革命,這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的時代,需要而且產生了在思考力上,熱情上和性格上,在多才多藝上和學識廣博上的巨人的時代。」

文藝復興之所以最早出現在義大利,並在那兒發展得最為典型和完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義大利三面臨海,北抵阿爾卑斯山脈。但這種背山臨海的地理環境似乎並未養成義大利人那種類似海島居民應有的團結精神,19世紀以前這個國度在政治上始終處於一種四分五裂的狀態。在文藝復興時期,這個狹長的半島上就有許多的城邦國家同時並存,各占著一方天地,如那不勒斯王朝、威尼斯共和國、佛羅倫薩共和國和米蘭公國等。這種割據的狀態雖不時地會發生一些局部的摩擦,但並未從根本上影響它們之間在經濟和文化上的交流。環抱的地中海作為海上通道也把希臘、阿拉伯、西班牙以及北非等地的各種文化傳播到了義大利,而義大利人則通過海洋把貿易做到了世界各地。到14世紀末15世紀初,威尼斯、熱那亞、米蘭和佛羅倫薩等城市已經成為西歐和東方貿易的樞紐,也是區域性的政治和文化的中心。當時,在威尼斯十噸以上的各類船隻就有三千多艘,水手有三萬六千餘人。而佛羅倫薩出產的織有金絲的錦緞暢銷西歐和中東各地,聲譽僅次於中國的絲綢。據史料記載,1338年,僅在佛羅倫薩大小銀行就有七十多家,義大利的高利貸者的活動遍布了歐洲各地。貿易的發展帶來的經濟的繁榮為後來的藝術復興作了必要的准備,藝術贊助人不再是教會的專利,新興的資產階級憑借著自己的實力也開始加入到這一行列之中。從文化傳統上來看,義大利是古希臘、羅馬偉大文化遺產最直接的繼承者。在義大利各地遍布著古希臘、羅馬壯麗精美的建築和美術遺跡。面對這些廢墟和遺跡,許多人文主義者在惋惜與感慨中認識到了他們的祖先曾經創造過的輝煌,並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考古挖掘工作之中,被稱為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著名畫家拉斐爾(Raphael Sanzio,1483~1520)就曾在1519年被教皇利奧十世任命為羅馬城古代文物考古總監。當然,人文主義學者並非只關心遺跡的挖掘和古籍的整理,他們所希望的是從古代的思想中尋找出那些能夠幫助他們生活得更加充實豐富更加富有意義的因素,以期把那些曾使古代帝國彪炳史冊的生機再度貫注到他們的思想、文學、藝術、社會生活和價值觀念中去。因此,他們把目光鎖定在古代,並把那些廢墟、遺跡和古籍當作知識和靈感的源泉是再自然不過的了。文藝復興時代的畫家對古典文化的崇敬之情在他們的作品中到處都有表現,即便是作為人物陪襯的風景幾乎都無一例外地畫有古典樣式的建築或廢墟。另外,1453年,拜占庭的陷落在客觀上也加快了義大利文藝復興的進程。那些逃亡到義大利的拜占庭學者帶來了大量的希臘手抄本,在驚訝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個新的也是他們急需學習和了解的世界——希臘的古代。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美術雖以古典文化為學習的典範,並將之奉若神明,但它的終極追求決非是古代美術的一種簡單再現,實質上它是把學習古典文化作為途徑而創造出的一種新的文化,是一種新的生產關系和新的意識形態在藝術中的反映,它的精髓所在就是人文主義。文藝復興時代的許多美術作品中所表現的真實完美的人物形象和豐富復雜的現實場景就是人文主義思想的一種具體表現。當時的藝術家創造的許多個性鮮明、感情細膩、形象逼真的各類人物以及真實生動的社會生活場景,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他們對人的價值和現實生活予以充分肯定的積極的人生態度。他們的作品中雖然含有大量的宗教題材,但古代異教的神話以及世俗生活中的人物和場景也不斷地出現,如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約1445~1510)的《維納斯的誕生》,裸體的女神雖然還面帶中世紀式的憂郁,但畫家對她美麗身軀的充分展示不僅代表著美神在新時代復活,也代表著一種新的藝術觀念的誕生。

人文主義畫家們即便在處理宗教題材時,也盡量地淡化或減弱宗教的意義,把一些宗教事件和宗教人物當作現實生活中的情節和個性鮮活的普通人來刻畫,充分肯定人性的真善美和崇高。拉斐爾筆下的聖母不僅形象美麗,而且充滿了母性的關愛。可以這樣認為,文藝復興時代的美術在人物形象的高度個性化與心理狀態的深刻描繪以及表現日常生活的深度與廣度上遠遠超過了古希臘、羅馬的美術。無論是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筆下的基督和拉斐爾筆下的聖母,還是喬爾喬納(Giorgione da Castefranco,1478~1510)筆下的女神和提香(Titian,1488/90~1576)筆下的天使,都充滿了人性的光輝,是對人的生命、身體和智慧的歌頌。

文藝復興美術的人文主義精神不僅體現在宗教、神話題材的表現中,同時也體現在對現實生活的關注和熱情上。由此,以更具現實性題材為內容的肖像畫、風俗畫、歷史畫和裝飾畫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到了文藝復興晚期,作為獨立的風景畫和靜物畫也開始出現。隨著繪畫題材的日益豐富,繪畫的種類也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蛋彩畫在濕壁畫的基礎上技術日臻完善,15、16世紀產生發展起來的油畫技術使架上繪畫得以迅速的發展。同時,隨著美術服務對象逐漸由封建教會與王公貴族向新興資產階級及市民階層轉移,使美術「消費者」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從而導致了北歐諸國的版畫藝術空前繁榮並取得極高的成就。

義大利文藝復興美術作為西方近代美術的源頭,它的基本風格和表現技法也就構成了西方近代美術的主要傳統,其影響極其深遠,即便在現代風格的藝術甚囂塵上的今天,這種傳統仍然在發揮著作用,影響甚至主導著人們的審美判斷。文藝復興美術以人體解剖和透視理論為藝術創作的兩大支點,把寫實傳神作為藝術表現的首要任務,這在當時是一種標准,也是一種時尚。這種探索和追求使得西方的藝術溶進了科學和理性的精神。尤其在繪畫領域中,許多藝術家孜孜不倦地把繪畫技法和科學研究結合起來,達·芬奇、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等畫家都作過屍體解剖,熱衷於人體結構與比例的研究;兼畫家和建築師於一身的布魯內萊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 1377~1446)則發明了透視法,使二維平面表現三維空間成為可能,實現了古希臘人追求的那種幻覺效果,從而引起了造型藝術的革命。威尼斯的提香潛心於色彩與筆法的研究,進一步豐富了油畫的表現技巧。這種科學與藝術的聯系,還不只是簡單地停留在為改進表現技巧而運用科學實驗原理和手段的層面上,更主要的是體現出藝術家自覺將藝術創作與科學研究密切聯系的世界觀。也正因為如此,當時許多傑出的藝術家同時也是知識淵博的偉大學者和科學家。更值一提的是這些大師們在鍥而不舍地從事藝術創作和科學研究的同時還勤於著書立說,學術理論思潮的蓬勃發展也成為文藝復興美術高度繁榮的標志之一。布魯內萊斯基等建築師留下了大量的建築理論著作,達·芬奇等畫家則從美學、繪畫原理和繪畫技法等方面深入地探討繪畫的奧秘;米開朗基羅也留下了許多有關雕塑藝術的文章,還為自己的作品寫了不少優美的詩歌,而瓦薩利的《藝苑名人傳》則成為最早的藝術史著作。這些傑出的藝術大師們以自己的智慧、才能以及人格的力量贏得了社會廣泛的尊重,當年查理五世為提香拾起掉在地上的畫筆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不僅是提香的勝利,也是藝術的勝利。

一、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美術

早在13世紀,義大利的一些畫家就開始著手實驗一種新的繪畫風格了,他們試圖在繪畫的領域里能夠更真實地描寫自然,並創造出像哥特式雕刻那樣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最早進行這種新風格實驗的畫家是佛羅倫薩的契馬布埃(Cimabue,1272~1302)和錫耶納的杜喬(Duccio,1225~1318)。契馬布埃受拜占庭藝術中希臘因素的影響,在作品《寶座上的聖母》中已經表現出了古典藝術的特徵——天使和聖母的頭部帶有明暗,衣紋則顯得較為柔和,畫面底部的四位先知的形象採用了雕刻的手法賦以高度的明暗對比。無論是人物面部的表情,還是作品透出的氣息都要比拜占庭的藝術更具有世俗性。杜喬是錫耶納畫派的創始人,他於1308~1311年為錫耶納大教堂創作的大型祭壇畫《榮耀聖母》(圖68)體現出了更多的新因素。畫家運用混合明暗的熟練技巧,把聖母的長袍畫得像真實的布料一樣,顯得更加柔和舒展;同時也生動地表現出了衣服下面的人體形態。畫中的聖母不是漂浮在寶座前面而是切實地坐在寶座上,四周的天使依然是對稱地排列圍繞著聖母,但姿態更加自然。這種在平面上營造出的一種三維空間的錯覺是自古典時期以後歐洲繪畫中極為罕見的。杜喬對在平面上表現出三維空間的興趣在他的另一幅作品《基督進入耶路撒冷》中表現得更為充分。盡管畫中的人物和建築的透視變化還不完全正確,沒有統一到一個完整的空間中來,但他在這方面已經走得夠遠的了。這幅作品也表現出了在透視法最終確立以前畫家們所進行的實驗軌跡。
對這種新風格起決定性影響的畫家要數被稱為「文藝復興繪畫之父」的佛羅倫薩的喬托(Giotto di Bondone,1266~1337),據說他是契馬布埃的學生,在繪畫中繼承了老師的作品所表現出的一種重量感。喬托之所以被視為近代西方繪畫的開創性大師,是因為他在將哥特式雕刻的寫實風格和拜占庭繪畫中的明暗造型法結合起來的實驗中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他在繪畫中通過將富有體積感的人物置於秩序井然的構圖之中,使畫面具有了一種自然的空間感。同時他還把優美的敘事與忠實的觀察結合起來,注重人物表情和心理因素的刻畫,使繪畫不再是文字簡單的圖解,具有了獨立的意義。在義大利北部帕多瓦的斯克羅維尼小教堂留下的壁畫可以說是喬托最成功的作品,如《哀悼基督》(圖69)。在這幅作品中,喬托不像杜喬那樣利用建築來構造空間,而是利用人體的體積感和真實感以及他們有序的排列組合。畫中的人物與真人一樣大小,最前面的兩個人物背向觀眾,和其他正面側面的人物之間似乎保持著一段距離,從而使畫面產生一種深度感。這種深度感就是通過塑造結實的人體在一個簡約的風景中的縱向疊加得以實現的,畫家這種匠心獨運的構圖成功地製造出了一種空間假象。喬托作品的成功之處還在於他注意到了觀眾與繪畫之間的一種空間關系——觀眾與畫中的人物同處一個水平面上,他可能是藝術史上第一位建立這種關系的畫家。面對喬托的作品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不僅是因為觀眾受到畫中人物情緒和場景氛圍的影響,更重要的在空間上他們也是渾然一體的。喬托的成就很快使他成為佛羅倫薩人的驕傲。從他生活的時代起,畫家們也開始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姓名。從此,美術史不僅是作品的歷史,也是美術家的歷史。

15世紀初,佛羅倫薩出現了三位藝術大師,他們是建築家布魯內萊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1377~1446)、雕塑家多納太羅(Donatello,1386~1466)和畫家馬薩喬(Masaccio,1401~1428),他們的出現標志著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的開始。

布魯內萊斯基最初從事雕塑創作,後與多納太羅同赴羅馬研究古代藝術,最後在建築藝術上取得傑出成就。約在1420年,布魯內萊斯基受雇從事佛羅倫薩大教堂的設計工作。這是一個哥特式大教堂,佛羅倫薩人希望有自己的冠以巨大圓屋頂的大教堂,但直到布魯內萊斯基完成這項任務之前,沒有一個藝術家能夠做到。當布魯內萊斯基被召喚設計新的教堂時,他決心全部放棄傳統式樣,而採用了渴望恢復古羅馬的壯觀的那些人的計劃。布魯內萊斯基游歷了羅馬,測量神殿和宮殿的廢墟,並畫出了這些建築形式的草圖。但他的意圖決不是原樣不動地模仿這些古代建築,因為這樣做,已經不能適應15世紀佛羅倫薩的需要。他意圖創造出一種新的建築方法,這種方法就是靈活地運用古典建築的形式,來創造一種新的和諧美麗的形式。這一成果,既非古典的,也非哥特式的,它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設計。布魯內萊斯基使自己的計劃取得了成功,佛羅倫薩大教堂被譽為佛羅倫薩共和政體的紀念碑。大教堂穹頂呈八角形,跨度42.2米,總高度107米,整座建築非常雄偉。

布魯內萊斯基不僅是文藝復興建築的首創者,在透視學和數學領域里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遠近透視法」的發現應該歸功於他,布魯內萊斯基賦予了解決遠近透視法的數學手段。

布魯內萊斯基在建築方面取得的成就,使得歐洲和美洲的建築家們在此後將近五百年的時間里,都追隨他的足跡。

佛羅倫薩雕塑家多納太羅是早期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雕塑家。他與同時代的建築家布魯內萊斯基持一樣的觀點,即擺脫哥特式的痕跡,復興希臘羅馬的古典樣式。1425年,他給錫耶納洗禮堂製作青銅浮雕《希律王的宴會》,為把平面變成那種同繪畫效果相似的三度空間的錯覺,多納太羅利用了布魯內萊斯基的透視理論。故事取自《聖經》中的新約全書,浮雕畫面充滿緊張的戲劇性,在前景和背景的關繫上,層次分明。正是因為運用了透視原理,在有限的構圖中,造成了豐富的空間感。與多納太羅幾乎同一時代的還有另一名著名的雕塑家吉貝爾蒂(Lorenzo Ghiberti,約1381~1455),吉貝爾蒂出生於首飾工匠家庭,掌握熟練的青銅製造技巧。從1403年起,他花了21年的時間完成了佛羅倫薩洗禮堂第二道門的製作。從1425年起,他又花了27年的時間完成第三道門的製作。在第三道門上,他用線性透視統一每一個構圖,增加了畫面的空間景深。米開朗基羅對此欽佩萬分,稱之為「天堂之門」(圖70 )。
如果說雕塑家多納太羅和吉貝爾蒂利用畫家的技巧獲得了浮雕中的空間感的話,那麼,畫家馬薩喬就是汲取了建築和雕塑里的營養來創造了繪畫中的空間景深。馬薩喬繼承和發展了喬托的藝術傳統,他以科學的探究精神,將解剖學、透視學的知識運用於繪畫中。他無疑是一位卓越的天才,雖然僅僅二十八歲就去世了,然而那時他已經成功地完成了繪畫中的革新。他的名作《出樂園》(圖71)、《納稅錢》(圖72)是在1427年為佛羅倫薩卡爾米內的聖瑪利亞教堂而畫的畫。馬薩喬畫出了准確的解剖結構,用遠近透視法來安排畫面中的人物,讓我們感覺到,他所畫的人物幾乎可以觸摸到。16世紀佛羅倫薩的美術家兼美術史家瓦薩利曾這樣評價馬薩喬的寫實主義繪畫:「……我們能把開創一種新的繪畫風格的榮名授予馬薩喬;確實,在他以前人們所完成的每一件作品都能被描述為是虛假的,而他所創造的作品是活生生的、真實的、自然的。」馬薩喬的藝術原則,不僅成為15世紀義大利藝術家遵循的典範,也對歐洲美術史上的現實主義畫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柒』 關於義大利歷史的書籍

1、一本書讀懂義大利歷史

《一本書讀懂義大利歷史》作者王貴水,該書簡明扼要地勾勒出了一幅較為完整的義大利歷史畫卷,讓廣大讀者彷彿置身其中。

感受義大利這個古老文明國家悠久的歷史和風土人情,讓讀者對義大利這個國家有一個比較明晰的、客觀的認識,感受這個文明古國不同發展時期的歷史概貌。

2、義大利史

《義大利史》又稱《義大利全史》,是圭恰迪尼晚年的作品,其寫作的政治目的在於通過將義大利多城市史熔於一爐,用這種方式喚起義大利人的民族覺醒。本書共二十卷,從1494~1534年,在義大利史學上第一次打破了地域界限。

把義大利所有城邦都納入整體的敘述。同時具有許多內容涉及了西歐許多國家,完全可稱為通史。《義大利史》是了解文藝復興的重要歷史。

3、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是瑞士歷史學家雅各布·布克哈特創作的歷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860年。

全書分為6篇,主要論述了從1350—1550年間義大利政治、文化思想和日常生活的發展變動。布克哈特運用當時已經出版、隨手可得的編年史和故事集,從新的視點切入,構建了有關文藝復興研究的新體系。

4、義大利美術史話

《義大利美術史話》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人島,用朴實生動的語言,深入淺出地刻畫出義大利美術的脈絡,讓讀者能輕松地了解和領悟義大利美術個中的精華和古雅之莢。

1964年生於湖南新寧,1991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觀察》雜志社副社長,美術研究所副研究員,主編了大型畫冊《名畫觀止》,《現代傳世名畫鑒賞》。

編著有《裸體的藝術與藝術的裸體》,《名畫的對話》,《中國當代受歡迎的畫家》等,總計發表專著及論文200餘萬字。1997年6月策劃了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紀念救亡漫畫宣傳隊成立六十周年》暨《紀念漫畫工學團成立六十周年》的展覽,研討及紀念活動。

5、古典藝術——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導論

本書分兩部分,主要討論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第一部分為作品研究,分別介紹、賞析文藝復興盛期大師們和這些大師前輩們的作品;第二部分為理論研究,描述了文藝復興古典風格所具有的審美理想、審美觀念和繪畫形式的特徵。

沃爾夫林研究藝術的方法的特點在於技術、理性和情感的完美結合,字里行間充滿靈感的火花。他的語言極具洞察力,從形式上解釋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的繪畫與雕塑,而基本不涉及題材的意義或決定創作過程的其他因素。

其風格分析把文化史和心理學糅合到創作過程中,自成一套完善的審美體系。這種形式理論極大地影響了藝術批評的發展。

『捌』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文學是什麼

義大利是歐洲資本主義誕生的搖籃,也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在14、15世紀,義大利北部許多城市手工業已相當發達,商業和銀行業都發展迅速。例如威尼斯的商船隊就定期在歐洲、亞洲、非洲一些大城市航行,佛羅倫薩的銀行也在歐洲許多城市設有分行。新興資產階級的實力一天天強大。他們為了在意識形態領域內取得勝利,便積極提倡文藝,網羅大批人才。這就使義大利文壇出現一派繁榮景象。

但丁是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的新舊交替時代的偉大詩人,在這過渡時期的著名作家還有彼特拉克和薄伽丘。他們是文藝復興的先驅。到了15、16世紀,又涌現了一批人文主義作家,比較著名的有安琪羅·波利齊亞諾、路易其·浦爾契、馬德奧·博亞爾多、雅科波·桑納扎羅、盧多維科·阿里奧斯托、托誇多·塔索。後兩位作家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弗蘭齊斯科·彼特拉克(1304~1374)是義大利傑出的人文主義詩人。他出生於佛羅倫薩一個貴族之家。父親是公證人,與但丁一同被流放。彼特拉克早年學過法律,曾到歐洲許多地方旅遊,搜集古代希臘羅馬文物,認真研究古羅馬名家作品。他熱愛古典文學,反對中世紀的經院哲學和教會的禁慾主義。他最先提出「人學」來與中世紀神學相對抗。這位詩人用拉丁文和義大利文寫過許多優美動人的抒情詩,曾被元老院推舉為桂冠詩人。他所獨創的十四行詩對歐洲詩歌產生了重大影響。

彼特拉克用義大利文寫的《歌集》是他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這是一部出色的抒情詩集。它分上下兩冊。作品的主要內容是寫詩人對女友勞娜深摯的愛情。上冊寫1327年詩人初次見到騎士之妻勞娜時的內心洶涌的熱情。勞娜有花朵一樣的嬌美的容貌,也有高尚的道德。詩人對她一見傾心,終生愛慕。當時勞娜20歲,已婚3年,詩人23歲。下冊寫於20年之後,當時勞挪已死於瘟疫。詩人抒發了勞娜死後自己深深的痛苦與哀傷,詩句悲切感人。在勞娜身上寄託了詩人的美好理想,但詩人對她的愛情表現了人文主義者對現實生活中個人幸福的熱烈追求。

《歌集》是彼特拉克內心生活的真實寫照,也反映了詩人世界觀中的矛盾。他一方面熱烈追求現世生活中的愛請和幸福,一方面仍受中世紀宗教觀念的束縛;一方面用火一樣的詩句表達他熾烈的愛國熱情,一方面又輕視和脫離人民。在他身上表現了人文主義者的積極的一面和時代的階級的局限。

安琪羅·波利齊亞諾(1454~1494)是一位有才華的作家。他認真學習了維吉爾、莫維德、但丁、彼特拉克等人的作品,從前人的創作中吸收藝術營養,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代表作是八行體敘事詩和聖劇《俄耳甫斯》。

作品以希臘神話故事作為題材;寫的是歌手俄耳甫斯的歷險故事。這本是個世俗異教寓言故事,作者卻將它塗上夢幻神秘色彩,在藝術手法上有所創新。

馬德奧·博亞爾多(1441~1494)也是義大利著名的人文主義詩人。他的代表作是《熱戀中的奧蘭多》,該作品中的主人公奧蘭多是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查理大帝的貼身衛士。

作品描寫他和東方公主安傑麗嘉的愛情故事,富有傳奇色彩。

雅科波·桑納扎羅(1455~1530)也是義大利有名的人文主義作家。他的代表作是自傳體散文作品《阿卡狄亞》。

小說主人公辛契洛愛上了一個美麗的少女,但又沒有勇氣向她表白自己的愛情。為了減輕自己的痛苦,他遠離故鄉,到風景清幽的阿卡狄亞去生活。作品主人公離開城市,投入大自然的懷抱的情節對後世歐洲作家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盧鄉維科·阿里奧斯托(1474~1588)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作家。他在戲劇和詩歌方面都有較大成就。他寫了5部喜劇,是義大利風俗喜劇的奠基人。著名的喜劇有《列娜》和《妖術》,在歐洲許多國家流傳很廣。他的最負盛名的作品是敘事長詩《瘋狂的奧蘭多》。從情節看這是博亞爾多《熱戀中的奧蘭多》的續篇。由於博亞爾多沒有寫完作品就已陣亡,阿里奧斯托便繼續寫下去。以原有的3條情節線索作為框架,突出奧蘭多對東方公主安傑麗嘉熱烈的堅貞的愛情。他為尋找這個美人,走遍天涯海角,歷盡了艱難困苦。後來安傑麗嘉愛上了伊斯蘭教徒梅多洛,並和他結了婚。奧蘭多在這沉重的打擊下瘋狂了。這部作品取材於民間文學,在藝術方面表現了精湛的技巧,結構嚴密,情節生動,心理描寫細膩而有分寸,詩句清麗而有韻味。

長詩寫的雖是傳奇色彩濃厚的故事,但卻貫穿了時代精神,宣傳了人文主義思想。作品既有對愛情和大自然的歌頌,也表達了作者反對封建割據、實現祖國統一的願望。它在義大利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托誇多·塔索(1544~1595)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後一位詩人。他出生於宮廷詩人家庭,攻讀過法律,但他的興趣是在文學方面。曾認真研究過古希臘詩人的賦詩法。他一生道路坎坷,曾因精神抑鬱得了癲狂症,被關入瘋人院7年。一生寫了敘事詩《利那爾多》(1561)、田園劇《阿明達》(1573)和長詩《被解放的耶路撒冷》(1575)等。由於他詩歌方面有較大成就,1595年羅馬教皇曾授予他「桂冠詩人」稱號。

塔索的代表作是《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作品的內容是描寫1096到1099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事件。十字軍首領弗萊多·底·布留尼在最後幾個月中帶領十字軍攻克了聖城耶路撒冷。作者選擇這個題材在當時有現實意義,因為在寫作長詩的年代,歐洲正面臨土耳其的威脅。

長詩中既描寫了十字軍英勇搏鬥、驚心動魄的戰斗場面,也穿插了許多富有傳奇色彩的愛情故事。情節有張有弛,疏密相間,聯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作品語言高雅而有文采,抒情色彩濃厚。作者的思想是矛盾的,反映在長詩中,他想要歌頌基督教,但實際上他所寫的世俗愛情故事和非基督教精神的人物給讀者的印象更深,藝術感染力也更強。

『玖』 談談你對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理解 藝術評論800字

如果是談個人理解的話,我想說的很多。首先聲明,我是美術類畢業生。而自己的興趣愛好又是歷史,尤其是歐洲史。
中世紀是一個人類覺醒的緩慢過程,人們通過戰爭,和宗教來控制和鞏固自己的社會地位。於是人被分三六九等。隨著時間的推移到,從13世紀到16世紀之間,藝術的影響從義大利開始逐漸擴散歐洲各個國家。人們對生活的追求決定了人對事物的看法。所以越來越多的藝術形式的到人們的推崇。有一句話說得好:人文的才是發展的。也就是說。以為人性的覺醒。人文的重要性被逐步擴大。從最初的黑暗時代開始人類的思維變飛速的轉變著。最後漫長的中世紀的沒落走向衰亡,文藝復興功不可沒。正式因為藝術給了人們自由的空間(思維上的)所以社會才進步到逐漸放大人權的作用。

『拾』 推薦幾本關於義大利藝術史的書籍。

關於義大利的藝術史研究,基本而言,重點集中在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列舉幾本:
1、劉人島《義大利美術史話》
2、徐慶平《義大利美術史》,徐慶平為徐悲鴻的兒子,對義大利美術史研究尤多,可參看其著作
3、傅雷《西方美術名作二十講》
4、布克哈特《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
5、沃爾夫林《文藝復興與巴洛克》、《古典藝術: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導論》
6、潘諾夫斯基《圖像學研究: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主題》、《文藝復興與其他文藝復興》
7、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文藝復興:西方藝術的偉大時代》
其他還有通史,如《劍橋藝術史》等。如果你能把這些書都看好,你基本就對義大利的東西都能掌握了。

閱讀全文

與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藝術這本書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身份證怎麼寫 瀏覽:502
秦朝沒有統一中國之前怎麼辦 瀏覽:207
伊朗藏紅花怎麼找到 瀏覽:753
到印度貨運多少錢 瀏覽:978
中國到北非需要多久 瀏覽:198
中國最厲害的是哪個軍種 瀏覽:656
3月12號中國疫情多少例 瀏覽:496
印度國民用什麼語言 瀏覽:908
印尼手機上網怎麼樣 瀏覽:953
為什麼伊朗會爆發新冠 瀏覽:24
中國隊和伊朗隊什麼時候比賽 瀏覽:254
南越和越南代工哪個口感好 瀏覽:523
中國人壽康悅怎麼改版 瀏覽:869
伊朗大換幣後什麼保值 瀏覽:434
印度為什麼吃高熱量食物 瀏覽:930
義大利星巴克為什麼這么多人開店 瀏覽:832
中國郵政在哪裡舉辦 瀏覽:535
伊朗的德黑蘭英文大寫怎麼寫 瀏覽:45
有多少香港人定居英國 瀏覽:231
印度經濟世界排名2019是多少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