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神秘的修道院有哪些

義大利神秘的修道院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02 02:43:45

① 帕爾馬修道院的介紹

本書是《紅與黑》的作者司湯達的一部重要的長篇小說。《帕爾馬修道院》以拿破崙時期時代的義大利為背景,當時的人們經歷著新舊思想的更迭掙扎,保皇派和新型資產階級思想的沖撞。法布利斯便是這一青黃不接的激烈沖突下一種理想化的人物,他出身於宗教世家,父親是冥頑不明的貴院,反對—切新思想,沉溺於惡劣的貪名守財的思想中,但他卻是—個出淤泥而不染的天使般的人物,擁有無法想像的激勵感情狂熱崇拜拿破崙,女主人公吉娜·台爾·唐戈,她集美麗、智慧、勇氣為一身,實際上就是司湯邊心中理想女性的化身,她身為法布利斯的姑母,但是卻在他的成長中逐漸愛上這個可愛的英雄。

② 義大利聖瑪利亞感恩修道院和教堂的遺產簡介

義大利,繪有達芬奇《最後的晚餐》油畫的聖瑪利亞感恩修道院和教堂,文化遺產,1980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繪有達芬奇《最後的晚餐》油畫的聖瑪利亞感恩修道院和教堂,位於義大利倫巴底大區米蘭市聖瑪麗感恩廣場內。1981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聖瑪麗亞感恩修道院和教堂是米蘭建築師索拉里兄弟於1463年開始修建。
後來米蘭公爵盧多維科斯福爾札想在教堂安置自己和妻子之墓,准備擴建修道院。達芬奇被這個計劃所吸引,同期抵達米蘭還有另一位文藝復興大師和建築家布拉曼特,他們聯手使米蘭這座充滿中世紀傳統氣氛的城市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地一個典範。

③ 聖伯納德修道院的介紹

聖伯納德修道院是11世紀建造的著名的修道院,它位於聖伯納德大山口1英里遠的地方。聖伯納德大山口(the Great St.Bernard Pass)連接著瑞士與義大利,海拔2,473米,是歐洲最高的山口。著名的建造於11世紀的聖伯納德修道院位於距離山口1英里遠的地方。每年夏季會有眾多遊客乘車通過山口並且順路拜訪此處,而冬天除了一些滑雪愛好者以外訪問者寥寥無幾。

④ 什麼是修道院和教堂有什麼區別

修道院是天主教的,有修女和修士,不允許結婚(還在院內),允許離開,象《音樂之聲》里的瑪利亞修女就去當家庭教師,然後結婚了
教堂是基督教的,有牧師,允許結婚

⑤ 本篤會的女修道院

米斯泰爾的本篤會聖約翰女修道院位於里斯格里斯河流域中心,是卡洛林王朝時期極具基督教革新運動特徵的修道院之一,修道院內的壁畫和羅馬時期的水彩繪畫,展示了瑞士的宗教藝術,堪稱瑞士最偉大的藝術傑作。1983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本篤會是天主教隱修會之一,公元529年由貴族出身的義大利人本篤所創。他親手訂立會規,規定會士不可婚娶,不可有私財,一切要服從長上,稱此為發三願。本篤會會士必須每日按時進經堂誦經,詠唱大日課,餘暇時則從事各種勞動。會規要求祈禱不能脫離工作,視游手好閑為罪惡。後來該會規成為天主教修會制度的範本。公元529年,本篤會在義大利中部卡西諾山的羅馬神廟舊址建造第一座修道院,至今仍為西歐著名修道院。會士們除完成日常的靈修活動外,還謄抄古籍及進行其他宗教活動等。
本篤會創始人聖本篤(公元480―547年),於529年創立聖本篤會。關於聖本篤的德行和事跡曾有人用對話的形式記述下來,從中可以看出聖本篤對靈修和道德方面的卓越見解。本篤自小就形成了世界觀;待到成年,無論處於什麼樣的環境,他始終沒有沉溺於聲色中。在世時他的生活本可以盡情享樂,但他看破紅塵,把繁華世界視之若糞土。 聖本篤出身於義大利努西亞省的一個名門家庭,父母派他去羅馬學習文學,然而他目睹許多同窗誤入歧途。一踏上社會,他就擔心虛浮的社交會使自己徹底墜入地獄。
所以毅然止步而退,放棄文學,離別家園,舍棄財產,開始尋覓修道之路,自此以後,聖本篤便大智若愚地隱居了。
米斯泰爾的本篤會聖約翰女修道院內壁畫的保存得益於聖誕節的卡片活動。這些壁畫是於9世紀在米斯泰爾的聖約翰修道院繪制的。該修道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注冊的世界文化遺產。這些舉世無雙的壁畫之所以得以保存還要歸功於米斯泰爾處於瑞士東南部的偏僻地理位置,那兒的人們都講羅馬尼亞語,這是第四種國家語言。為了將來的子孫後代,很有必要保存這些壁畫,並對它們進行重修。
由於瑞士聯邦有補助金,所以卡片活動會獲得雙倍收益。格里森州靠近瑞士邊境,路更窄,山更高,城鎮更小,數量也少。通往義大利的邊境城鎮則被圍牆完全圈住,只有一輛小轎車那麼寬的街道上布滿了鵝卵石。米斯泰爾的聖約翰修道院建於公元8世紀,直到現在還有18個修女在此修行、生活。
修道院中最令人感興趣的是在小禮拜堂中的卡洛林王朝的壁畫。其中許多壁畫已經腐爛了,但是所保存下來的壁畫中蘊藏的絕妙藝術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也是無可比擬的。裡面不允許拍照,所以只能用語言來描述它。這個偉大建築及其蘊含的文化遺跡會使遊客產生一種奇異的古代感覺。在小禮拜堂的後面有一個墓地。遠處山上的城堡正好從後面越過義大利的邊界線。
米斯泰爾峽谷和米斯泰爾城鎮本身也是值得游覽的。四周環繞的大山高聳入雲。瑞士人主要講羅馬尼亞語-一種地方方言。從米斯泰爾往一個很高的關口上走,就回到了義大利的高山區。在關口的最高處,遊客們偶爾會遭到暴風雪的襲擊。

⑥ 義大利建築的發展史

你可以網路一`巴洛克建築是17~18世紀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
巴洛克一詞的原意是奇異古怪,古典主義者用它來稱呼這種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建築風格。這種風格在反對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調和表達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對城市廣場、園林藝術以至文學藝術部門都發生影響,一度在歐洲廣泛流行。
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著名建築師和建築理論家維尼奧拉設計的羅馬耶穌會教堂是由手法主義向巴洛克風格過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稱之為第一座巴洛克建築。
手法主義是16世紀晚期歐洲的一種藝術風格。其主要特點是追求怪異和不尋常的效果,如以變形和不協調的方式表現空間,以誇張的細長比例表現人物等。建築史中則用以指1530~1600年間義大利某些建築師的作品中體現前期巴洛克風格的傾向。
羅馬耶穌會教堂平面為長方形,端部突出一個聖龕,由哥特式教堂慣用的拉丁十字形演變而來,中廳寬闊,拱頂滿布雕像和裝飾。兩側用兩排小祈禱室代替原來的側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頂。教堂的聖壇裝飾富麗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聖像和裝飾光芒。教堂立面借鑒早期文藝復興建築大師阿爾伯蒂設計的佛羅倫薩聖瑪麗亞小教堂的處理手法。正門上面分層檐部和山花做成重疊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門兩側採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兩側作了兩對大渦卷。這些處理手法別開生面,後來被廣泛仿效。
巴洛克風格打破了對古羅馬建築理論家維特魯威的盲目崇拜,也沖破了文藝復興晚期古典主義者制定的種種清規戒律,反映了嚮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富麗堂皇,而且能造成相當強烈的神秘氣氛,也符合天主教會炫耀財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築從羅馬發端後,不久即傳遍歐洲,以至遠達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築過分追求華貴氣魄,甚至到了繁瑣堆砌的地步。
從17世紀30年代起,義大利教會財富日益增加,各個教區先後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風格的教堂。由於規模小,不宜採用拉丁十字形平面,因此多改為圓形、橢圓形、梅花形、圓瓣十字形等單一空間的殿堂,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典型實例有羅馬的聖卡羅教堂,是波洛米尼設計的。它的殿堂平面近似橄欖形,周圍有一些不規則的小祈禱室;此外還有生活庭院。殿堂平面與天花裝飾強調曲線動態,立面山花斷開,檐部水平彎曲,牆面凹凸度很大,裝飾豐富,有強烈的光影效果。盡管設計手法純熟,也難免有矯揉造作9之感。17世紀中葉以後,巴洛克式教堂在義大利風靡一時,其中不乏新穎獨創的作品,但也有手法拙劣、堆砌過分的建築。
教皇當局為了向朝聖者炫耀教皇國的富有,在羅馬城修築寬闊的大道和宏偉的廣場,這為巴洛克自由奔放的風格開辟了新的途徑。
17世紀羅馬建築師豐塔納建造的羅馬波羅廣場,是三條放射形幹道的匯合點,中央有一座方尖碑,周圍設有雕像,布置綠化帶。在放射形幹道之間建有兩座對稱的樣式相同的教堂。這個廣場開闊奔放,歐洲許多國家爭相仿效。法國在凡爾賽宮前,俄國在彼得堡海軍部大廈前都建造了放射形廣場。傑出的巴洛克建築大師和雕刻大師伯尼尼設計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前廣場,周圍用羅馬塔斯干柱廊環繞,整個布局豪放,富有動態,光影效果強烈。
巴洛克建築風格也在中歐一些國家流行,尤其是德國和奧地利。17世紀下半葉,德國不少建築師留學義大利歸來後,把義大利巴洛克建築風格同德國的民族建築風格結合起來。到18世紀上半葉,德國巴洛克建築藝術成為歐洲建築史上一朵奇花。
德國巴洛克風格教堂建築外觀簡潔雅緻,造型柔和裝飾不多,外牆干坦,同自然環境相協調。教堂內部裝飾則十分華麗,造成內外的強烈對比。著名實例是班貝格郊區的十四聖徒朝聖教堂、羅赫爾的修道院教堂。
十四聖徒朝聖教堂平面布置非常新奇,正廳和聖龕做成三個連續的橢圓形,拱形天花也與此呼應,教堂內部上下布滿用灰泥塑成的各種植物形狀裝飾圖案,金碧輝煌。教堂外觀比較平淡,正面有一對塔樓,裝飾有柔和的曲線,富有親切感。
羅赫爾修道院教堂也是外觀簡潔,內部裝修精緻,尤其是聖龕上部天花,布滿用白大理石雕刻的飛翔天使,聖龕正中是由聖母和兩個天使組成的群雕;聖龕下面是一組表情各異的聖徒雕像。
奧地利的巴洛克建築風格主要是從德國傳入的。18世紀上半葉,奧地利許多著名建築都是德國建築師設計的。如維也納的舒伯魯恩宮,外表是嚴肅的古典主義建築形式,內部大廳則具有義大利巴洛克風格,大廳所有的柱子都雕刻成人像,柱頂和拱頂滿布浮雕裝飾,是巴洛克風格和古典主義風格相結合的產物。
興起於17世紀中葉,它的風格自由奔放,造型繁復,富於變化,只是有的建築裝飾堆砌過分。西班牙聖地亞哥大教堂為這一時期建築的典型實例。
第12個世紀 如早先被注重,第一棟義大利哥特式大廈是Cistercian修道院。 他們在整體義大利疆土傳播,經常適應建築技術地方傳統。 實際上有 磚砌 大廈在 Pianura Padana,而石頭在中央義大利戰勝和 托斯卡納. 在後者有時禮物由鍍鉻物牆壁裝飾從本機 羅馬式 傳統。最重要的大廈在北義大利包括Chiaravalle修道院和 Casamari修道院 在中央義大利。 在哥特式樣式影響本世紀之中的non-Cistercian大廈,雖則仍然提出重要羅馬式以為特色,是 帕爾馬洗禮池 由 Benedetto Antelami 並且Sant'Andrea教會 Vercelli.13世紀 本世紀為Mendicant命令看了許多哥特式大廈的建築。 最重要部分包括:Assisi的聖Francesco大教堂 (1228-1253) 教會 聖塔瑪麗亞della Spina, 比薩 (1230) Paa Sant'Antonio大教堂 教會 聖Francesco,波隆納 (1236-1263) 教會 聖塔瑪麗亞中篇小說, 佛羅倫薩 並且知名之士是西西里島的Emperor和國王促進的民用和軍事建築節目 Frederick II Hohenstaufen 在 南義大利 世紀之初。 他促進的最重要的工作包括:castel del Monte Apulia Castel Maniace 西勒鳩斯, 西西里島 凱旋式門 Capua (毀壞) 在這個期間有些大教堂也被修建了或被完成了,例如 Siena大教堂.14世紀 在晚13世紀附近幾重要哥特式或哥特式象大廈開始了,將在以下世紀完成。 這些包括;聖誕老人Croce,佛羅倫薩大教堂 聖塔瑪麗亞del Fiore,佛羅倫薩大教堂 Palazzo Vecchio佛羅倫薩 大教堂二聖塔瑪麗亞Gloriosa dei Frari, 威尼斯 Orvieto大教堂 在14世紀二末期主要義大利後哥特式大廈開始了, Duomo二Milano 並且 basilica di聖�9�9 Petronio 在波隆納。15世紀 在15世紀,而開始的大大教堂和大教堂的建築繼續了,新的主要哥特式大廈未在義大利被建立。 特別是,認識 Filippo Brunelleschi

⑦ 世界著名的大教堂有哪些

世界十大教堂:一、聖索菲亞大教堂羅馬帝國於公元395年結束強盛時代,當年分裂成東、西兩個帝國,東羅馬帝國後來稱為拜占庭帝國.由於拜占庭帝國處於優越的地理位置,聚斂財富,形成一個強盛國家.拜占庭從西羅馬帝國學來了很先進的混凝土技木,又從東方的波斯帝國等地學來穹頂技木,創造了一科全新的穹頂形式建築,還從印度等地學來鏤刻和彩色大理石加工技術進行精細裝飾,經過不斷錘煉,拜占庭建立了聖索菲大教堂.這是當時世界建築的精品.可惜的是這世界珍品右第一世紀末的一次地震被破壞,現的仿製品,比原創略小,但其技術含量和精美裝飾也是與其前身相媲美的。二 聖路易大教堂位於美國新奧爾良法區的傑克遜廣場.它的建造經歷多受磨難:1718年建造,1723年遭颶風破壞,重建後又於1788年被燒毀,以後又重建,19世紀40年代進行加固,其間中廳又突然倒塌,直至1851年才竣工.100多年的反復修造,使該教堂經受考驗.該堂為混凝土結構,塔樓座落在教堂主建築之上,配樓呈兩邊。精加工的大理石圓柱和地面材料,以及各種雕塑、壁畫等藝術品組成的成穹頂形的建築,顯得富麗堂皇,是美國最美、最諧調的建築之一。三 聖約翰大教堂紐約聖約翰大教堂,為美國主教制教會(聖公會)主教座堂。世界第三大教堂。位於紐約曼哈頓第110 街和第113 街的阿姆斯特丹大道。這是一座建築時間最長的教堂。全教堂佔地面積為112400平方米,全長182米,主建築全部為石結構,包括大門、門廊、主廳、中廳、小教堂、唱詩樓、主祭壇、施洗室、展覽廳等。主廳最高點達54米,內拱頂高為37米,寬44米,兩邊有53 根大圓石柱分四排排列,把主廳兩側分為14 個區,各區各自供奉與之有關的聖徒。主廳牆上掛有與《聖經》故事有關的幾幅巨大的出自名家之手的織錦。規模之大世界罕見。主建築的中心豎立一座與真人一般大小的耶穌像。該堂目前向各民族、各種族的信徒開放。四 聖彼得大教堂聖彼得大教堂是一座完全體現世俗風格的宗教建築.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的西北角,一個面積只有0.44平方千米、人口只有700的國家叫梵蒂岡,但它是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歐洲天主教徒的朝聖地與梵蒂岡羅馬教皇的教廷,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不計其數。五 聖馬可大教堂聖馬可教堂位於義大利威尼斯市聖馬可廣場東面。它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同時也是集拜占庭式建築、伊斯蘭式建築和文藝復興式各種風格於一體的綜合建築藝術的傑作。教堂始建於829年,原為存放耶酥門徒聖馬可遺體的紀念建築,976年在反對總督的群眾暴動中教堂被燒.後復修於1071年完成.聖馬可教堂也是一座博物館,藏有大量雕刻、雕塑作品、鑲嵌畫及禮儀用品。聖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著名的歷史建築,曾有「世界上最美的教堂」之稱。六 聖家族大教堂坐落在巴塞羅那市中心的聖家族教堂,這是西班牙最著名的宗教名勝之一。它始建於1882年,到1891年由西班牙偉大的建築家高迪接替工程的設計我施工任務。他以獨特的藝木天才和豐富的想像力,把這座教堂建成令人驚嘆的建築藝術傑作.教堂的完美,是高迪傾盡畢生之力創作的結晶,是巴塞羅那的象徵。像聖家族教堂玉米一樣奇異的尖頂夢幻般地聳立於茫茫霧氣之中,那種超然遺世的美感令人過目難忘。這是一座難以竣工的馬拉松工程,據說工程完工至少還要50年.到那時,也許又有新的建築理念要鑲嵌到教堂的修繕。七 沙特爾大教堂沙特爾大教堂位於法國沙特爾城,是法國著名的天主教堂,是哥特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大教堂坐落在一個土山丘上。教堂的三重皇家大門和其壯觀宏偉的羅馬尼斯凱像,早期的珠寶光彩的玻璃裝飾的窗戶,無一不是十二世紀法國建築史上的經典傑作。 八 殘廢軍人收養院新教堂建造在巴黎市中心的殘廢軍人安養院,是為了表彰「為君主流血犧牲的人」。建築師阿·蒙薩特摒棄了仿羅馬耶穌會教堂和仿哥特式教堂的陳習,而採用了正方形的希臘十字式平面,四角是四個圓形的祈禱室。建築頂部用有力的鼓座高高舉起飽滿有力的穹頂,構成了集中式的紀念碑。穹頂高達105米,是教堂垂直構圖中心。穹頂由三層殼體構成,頂上還加了一個文藝復興時期慣用的採光亭。穹頂面上12根肋之間鋁制貼金的戰利品浮雕,在綠色底上襯托出,輝煌奪目。也點出建築主題:不止是一座宗教建築,更是為了炫耀路易十四的輝煌偉業。內部明亮,裝飾很少,不外加飾面。柱式組合表現出嚴謹的邏輯性,脈絡分明,庄嚴而高雅,沒有宗教的神秘感和獻身精神。九 朗香教堂近代的連建築理念也會沖擊傳統的格式,宗教建築也是與時俱進的.法國朗香教堂就是例證.朗香教堂,又譯為洪尚教堂,位於法國東部索恩地區距瑞士邊界幾英里的浮日山區,坐落於一座小山頂上,1950—1953年由法國建築大師勒·柯布西耶設計建造,1955年落成。朗香教堂的設計對現代建築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被譽為20世紀最為震撼、最具有表現力的建築。十 墨西哥大教堂墨西哥大教堂(LaCatedraldeMexico)是墨西哥最大的和最主要的天主教堂,也是美洲屈指可數的著名教堂之一。位於墨西哥城索卡洛廣場北側。大教堂始建於1573年,1823年以後才正式完工,歷時250年,堪稱美洲建築歷史之最。這是一座由玄武岩和灰色沙質石料砌成的巨大建築物,石牆很厚,並用粗的鐵鏈加固,以達到增加抗震強度的目的。教堂呈傳統的拉丁十字形布局,有一個中殿和兩個側殿。中殿為縱向長方形,南北長110米,東西寬55米。中殿縱深處的大祭壇有典型的文藝復興式圓形拱頂覆蓋。拱頂上有許多裝飾華麗的拱架及各種浮雕繪畫等。與中殿成十字形交叉的側殿中,設有許多小祭壇和7個小教堂。其中一些小教堂都是後來各個不同藝術派別的藝術家們不斷加工和改建的。皇家祭壇(或稱皇家小教堂)是整個教堂中最漂亮的建築。

⑧ 義大利米蘭有多少間教堂

不是,應該是羅馬。

義大利的羅馬城是教堂城,據說曾經有教堂兩千多座,塑像比居民還多. 現存教堂300多座,修道院300多座,另設天主教大學7所,為國內外培養 神職人員
義大利全國有基督教堂129座.太陽聖殿教36座.大衛教21座其他261種小教會的659座.合計845座

米蘭比較有名的教堂:
義大利米蘭大教堂又名「杜奧莫大教堂」,是米蘭最為著名的宗教聖跡。這座教堂始建於1386年,直到500年後才竣工。規模遠遠超過最初的規劃,因為建築時間長,所以建築上揉和了不同時期的風格,是義大利北方哥特式建築的傑作。它是義大利最大的天主教堂,有著「米蘭象徵」的美稱,被譽為「米蘭精神中樞」。米蘭大教堂擁有為數眾多的雕塑,故又有著「雕塑最多教堂」的稱號。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神秘的修道院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拍照用什麼app 瀏覽:970
到印尼雅加達落地簽多少錢 瀏覽:864
伊朗這些國家為什麼長年有戰爭 瀏覽:921
印尼的燕子叫什麼意思 瀏覽:793
印度有多少軍人被槍殺 瀏覽:392
越南一個億等於多少兆 瀏覽:905
手機印尼巴士怎麼添加皮膚 瀏覽:654
為什麼英國室內沒有空調 瀏覽:906
2021年宜家中國有多少家 瀏覽:224
從新疆怎麼到伊朗 瀏覽:728
英國農村人吃什麼 瀏覽:347
印尼哪裡旅遊比較好 瀏覽:567
越南戰士每月補貼多少 瀏覽:422
全中國人有多少種姓 瀏覽:220
中國的蝗蟲都有哪些 瀏覽:765
英國空軍有多少國貨 瀏覽:301
為什麼阿根廷義大利都是冠軍 瀏覽:550
義大利面和一碗米飯哪個熱量高 瀏覽:476
緬甸同中國邊界質留審批要多久 瀏覽:717
越南人的語言怎麼說 瀏覽: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