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和緬甸的邊界 在哪
從尖高山到中緬邊界西端終點一段未定邊界,除片馬、古浪和崗房地區外,按傳統習慣性定界,並且確認從尖高山到中緬邊界東南端終點的劃界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政府邊界條約》中:
第五條 締約雙方同意,從尖高山到中緬邊界西端終點的一段邊界,除片馬、古浪、崗房地區以外,按照傳統的習慣線定界,也就是從尖高山起,沿著以太平江、瑞麗江、怒江、西靖丹以上的獨龍江為一方、恩梅開江為另一方的分水嶺向北,直到在西靖丹以西獨龍江南岸的一點。
由此跨過獨龍江,然後繼續沿著以西靖丹以上的獨龍江和察隅河為一方和除西靖丹以上的獨龍江以外的全部伊洛瓦底江上游支系為另一方的分水嶺,直到中緬邊界西端終點為止。
第六條 締約雙方確認,從尖高山到南帕河和南定河匯合處以及從南卡江和南永河匯合處到中緬邊界東南端終點南臘河和瀾滄江(湄公河)匯合處的兩段邊界,過去已經劃定,無需加以更改,界線如本條約附圖所標明。
(1)緬甸同中國邊界質留審批要多久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政府邊界條約》主要內容:
(1)雙方同意從尖高山到中緬邊界西端終點一段未定邊界,除片馬、古浪和崗房地區外,按傳統習慣性定界,並且確認從尖高山到中緬邊界東南端終點的劃界原則;
(2)緬甸同意把屬於中國的片馬、古浪、崗房地區歸還中國;
(3)雙方決定廢除緬甸對屬於中國的猛卯三角地(南坎)所保持的「永租」關系,中國方面同意把這個地區移交給緬甸,緬甸同意把按照1941年中英兩國的滇緬南段界務換文規定屬於緬甸的班洪、班老部落轄區劃歸中國;
(4)為了便於雙方各自的行政管理,照顧當地居民的部落關系和生產、生活上的需要,雙方對1941年換文劃定的界線中的一小段,作一些公平合理的調整;
(5)放棄1941年6月18日中英兩國政府換文規定的,中國參加經營緬甸爐房礦產企業的權利該條約1961年1月4日起生效,中緬邊界條約的簽訂,兩國全部邊界的正式劃定。
❷ 去緬甸簽證怎麼辦呢
緬甸的簽證是我在拿到寮國的簽證後辦理的,因為寮國和緬甸在昆明都有領事館,而我計劃去東南亞一些國家旅行時,我就在昆明,所以寮國、緬甸的簽證我是自己送簽辦理的,他們的領事館都在一個地方,位於昆明官渡區彩雲北路,網路一下就可以獲得詳細地址。
向左轉|向右轉
資料准備好了,然後按照模板填寫單子就可以了。填單子比較隨意,不用斤斤計較,因為人家根本不在乎,本以為領事館會比較嚴格。我單子填錯了,打算換個單子重新填一遍,結果工作人員讓我直接在上面改,塗塗畫畫都沒有問題。表格里要求用大寫字母填寫,不小心大小寫混著寫了也沒事。表格里有一項是到緬甸後的賓館名稱,簽證都還沒辦呢,我哪裡知道住哪個賓館,所以不用在意,模板上就有賓館名字,抄一下就好了。
當天辦理,第二天就可以拿到簽證,注意留意領事館的上下班時間,以免去拿簽證的時候,領事館已經下班。
❸ 中國與緬甸的邊界線不需要簽證嗎
中國有著960多萬平公里的面積,經緯度跨度都比較大,因此與我國接壤的國家也比較多,邊界線有限的那般神聖不可侵犯,很多電影里都是在邊界線上攬上電網,還要24俠士巡邏,大家覺得是真的嗎?確實有些地方是需要這樣的,但是在中國雲南南部的一個寨子里也存在著一條邊界線——中國與緬甸的邊界線。這條邊境線可以說是我國最“奇葩”的邊境線了,因為出門差不多就是出國了,而且根本不需要簽證。
同一個寨子的人擁有著不同的國籍,不知道銀井寨的人每天需要出多少次國,對於內陸的人來說想要出一次國不僅要考慮花費問題更要考慮時間問題,而對於銀井寨和芒秀的居民來說他們幾乎拿著通行證天天都在出國,真是個神奇的寨子。尤其是在我國雲南、廣西等南部的某些地方與緬甸、越南、寮國等國家接壤,會有很多這種類似銀井寨的村子,它們都是中國邊界上最和諧的村落,如果有時間可以去這種地方感受一下我國的邊境風光,體驗一下一個寨子兩個國家的景色有什麼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