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什麼時候能恢復正常生機

義大利什麼時候能恢復正常生機

發布時間:2022-05-30 15:43:26

⑴ 義大利疫情嚴重,義大利醫療現狀是什麼樣子的

義大利現在疫情形勢十分嚴重,很多人沒有病床不能辦理入院。由於之前對於新冠病毒不重視,這次疫情在義大利迅速地爆發了,每天激增的確診人數使義大利人民陷入恐慌中,醫院也是忙不過來。義大利原本時一個時尚的國家,他們主張浪漫開放的自由思想,這座昔日生機勃勃的國度現在已經籠罩在疫情的陰霾之下。

隨著義大利對於新冠病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們開始對一些輕症的患者也使用PCR檢測,因為PCR檢測更加准確,而使得確診病例迅速增加。但是醫院的資源有限,不能把所有的病人都收治入院,導致醫療系統癱瘓,很多患者不能得到治療。隨著義大利疫情的大爆發各國開始向它伸出了援手,在困難面前,很多國家給他們捐贈醫療用具和一些醫療資源。中國向義大利派出了醫療隊,並且提出了很多中國自己所積累的經驗,例如建立方艙醫院。

⑵ 義大利新冠病人持續下降,距離清零還有多遠

雖然義大利的新冠病人人數在不斷下降, 但是想要清零還是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我覺得義大利等西方國家,想要實現清零,就是明年的事情了。

01、義大利新冠病人人數持續下降。

義大利是西方第一個被新冠病毒入侵的國家,受新冠疫情影響,義大利的一些城市是直接封城了,後來在我們的疫情好轉,派出了醫療隊去支援,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奮斗,義大利的疫情終於是得到了控制,確診病人數量在不斷的減少,這對義大利來說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了,畢竟當時他們國家是最嚴重的,現在疫情好轉,正常的生產生活可以恢復了。

總結:

如果我們國家在年底前可以把新冠疫苗研製出來,那麼西方很多國家的新冠人群都能在很快的時間痊癒,如果我們國家沒有研製完成,那恐怕要等到明年了。

⑶ 二戰後,義大利和德國是如何振興經濟的

I. 在戰爭結束前德國就擁有想當數量的高科技人才。研發能力強,生產設備先進,產品工藝較高。例如德軍專門對付馬其諾防線而生產的古斯塔夫格特拉大炮長43米寬7米高11米重1350噸。由於發射炮彈對炮管內膛磨損相當厲害,所以後發的炮彈要比前面的直徑要大,也就是每一發炮彈經過精密計算單獨生產,按發射先後順序編號。由此可見當時德國具有的非凡生產工藝。在二戰後期出現的V-2火箭,噴氣式飛機雖然未能在戰事上為第三帝國挽回失敗的命運,但卻還是證明了當時德國先進的科學技術。另外盡管許多工廠毀於戰火,但大批科技人才和有經驗的技術工人依然在,並沒有造成技術斷層,為今後的重建作出了巨大貢獻。

II.盟軍的慷慨。戰後盟軍沒收了所有納粹德國的資產。以大眾汽車廠為例,它一度為盟軍控制,英國人重建了工廠,更名為沃爾夫斯堡發動機廠,公司資產被沒收。主要修理英軍車輛和生產吉普車發動機,並少量生產大眾汽車供應佔領軍和德國郵政用車。1949年盟軍放棄了對納粹沒收資產的管制,而沒有象蘇聯人那樣瘋狂的從佔領區將整個整個德國工廠搬回去--的伏爾加汽車就是全部的德國技術。也就是說西德地區的尚未毀於戰火的工業基礎設施被保存下來了,而沒有象東德地區再遭受一次比戰火更甚的洗劫。為今後的經濟重建保存了較為良好的工業基礎。

III. 馬歇爾計劃。該計劃的正式名稱為「歐洲復興計劃」。戰後歐洲經濟破敗不堪,德國更甚。生產尚未恢復,經濟面臨崩潰,人民生計也是極大問題。由於普遍貧困導致共產主義,潮逐漸冒出頭來。馬歇爾擔任美國國務卿後認為消除共產主義在歐洲的擴展只有盡快恢復歐洲經濟,恢復人民正常生活。經過馬歇爾的努力美國國會批准了該計劃。此時成立了「歐洲經濟合作委員會」,即歐洲經合組織的前身。130億美元自1948年到1951年以直接援助和貸款的形式為幫助恢復工農業生產、穩定金融、擴大貿易作出了極大貢獻。在此期間幾個西歐國家的GNP增長達到了15-25%,並極大的促進了化學,工程,鋼鐵工業的迅速更新,還從美國引進了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德國當然是其中最大的收益者。但這並非美國慷慨,而是出於與前蘇聯爭取歐洲的不得已之舉。

IV. 獨創的社會市場經濟和完善的法律。經濟部長路德維西艾哈德於1948年廢除舊貨幣,推出新貨幣,即Deutsche Mark。而且取消了物價管制,利用自由市場自身體制來決定資源配置。政府放棄集中管理經濟,恢復生產與消費的自由。以自由經濟為主,國家干預為輔,政府盡量不幹涉市場活動。即使干預也是為了鼓勵競爭,打擊壟斷,創造一種競爭秩序。這就是經濟學上稱的社會市場經濟。這是德國首創並踐行的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為實現和保護這種「自由加秩序」的市場經濟就需要有完善的法律為依託。第一,為適應自由競爭的要求,確立規制社會市場經濟秩序的法律,如在競爭法方面頒布《反對限制競爭法》、修改《反對不正當競爭法》,在保護消費者權益方面頒布《損害賠償責任法》、《德國產品責任法》.第二,為適應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的要求確立規制社會市場經濟主體的法律,如在規范企業法律形態方面,修正《公司法》,制定扶持中小企業的法律,明確國有企業必須以競爭者身份參與生產經營;在規范市場主體行為方面,頒行《企業責任法》、《營業場所租賃法》、《標准合同條件法》、《機動車貨運法》等法律.第三,為適應社會安全的要求,確立社會分配調控的法律,如頒行《解僱保護法》、《就業促進法》、《嚴重傷殘法》、《農民養老救濟法》、《社會法典》等法律。第四,為適應國家適當調節經濟的要求,確立宏觀調控方面的法律,如頒行《德意志聯邦銀行法》、《經 濟穩定與增長促進法》、《價格法》、《預演算法》、《外貿法》、《稅法》、《投資法》、《計劃法》等法律。其實早在十九世紀普魯士的律法就為許多國家借鑒,如日本的第一部憲法幾乎就是照抄了一遍。直到今天還有許多國家向德國借鑒,中國就是其中之一。由於其完善的法律系統和穩定的經濟使德國馬克有「紙本位時代的硬通貨」之美稱。

V.出色的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在德國戰後迅速恢復並在高速發展國民經濟的過程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是世人所公認的,因此被譽為創造德國「經濟奇跡」的「秘密武器」而在德國的職業教育體系中,又以作為主體與核心的「雙元制」模式最具特色。所謂「雙元制」,是一種由培訓企業和職業學校雙方在國家法律制度的保障下,分工培養技術工人的職業培訓體系。數據顯示在德國畢業學生占相應學齡人口的86%。其中25%選擇了普通教育,61%職業教育。這兩者的比率是29:71。也就是說100名中學畢業生有71人選擇了成為技術工人。職業教育為德國經濟建設輸送了源源不斷的具有初、中級技術質素的合格工人,是德國工業的軟基礎。 為了振興經濟,義大利和後來改革開放的中國一樣實行了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鼓勵佔有優勢地位的服裝和汽車等產業創名牌並出口創匯。與此同時,為了改變南北經濟發展差異,在南部的巴里和布林迪西等三個地區設立經濟開發區,吸引外資和內資在那裡投資辦企業。經過20多年的努力,義大利和德國一樣,創造了經濟發展奇跡。到九十年代一度超過英國,緊隨美日德法,躋身世界經濟5強行列。

⑷ 疫情影響波及全球 歐美車企大面積停工 復產日期不明朗

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目前在國內環境已經開始逐漸好轉,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開始慢慢進入正軌,但是在全球其他國家,疫情卻正在呈現增長蔓延的趨勢。

截止3月20日12:00點,在歐洲,義大利累計確診超過4.1萬人,西班牙累計確診1.8萬人,德國累計超過1.5萬人,法國累計超1萬人。在美洲,美國累計確診超1.4萬人。其他地方就是伊朗態勢嚴重。歐洲與美洲都是汽車產業比較發達的地區,而汽車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其影響也是首當其沖的。

歐洲,大面積停工/閉店

義大利,疫情最嚴重地區

義大利是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地區,所以這里的汽車工業也是最早開始停工的部分。作為義大利最出名的兩家車企,蘭博基尼和法拉利在3月中旬就宣布停工停產。原計劃停工兩周,蘭博基尼計劃3月25日恢復,法拉利計劃3月27日復產,但顯然在月中時他們低估了疫情的發展和控制的能力,按照這個狀況發展下去,至少3月是完全沒辦法恢復正常秩序,甚至4月都可能會處於停滯狀態。

說到經銷商,從中國環境的經驗來看,疫情勢必會影響經銷商的銷量,目前美國、歐洲的經銷商們都已經在准備面對銷量的下滑,只不過無法預測具體的下滑數字。根據歐洲市場行業人士分析,最為嚴重的義大利目前對新車的需求急劇下滑,與2019年相比,3月份前兩周的登記量減少了三分之一,僅3月份第二周就接近50%的下滑,如果無法恢復正常秩序,3月份整體登記量可能會下降85%,這比中國市場2月份下跌80%還要多。

從車展取消或者延期、汽車相關的賽事運動暫停到工廠大面積停工、新車銷量下滑,全球車市都在經歷一場「渡劫」,中國車市預計將會從4月開始逐漸恢復生機,也希望全球市場盡快恢復正常。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重大災難下的得州,得多久才能恢復以往的生機

2月20日,美國白宮發布聲明,拜登已批准德州進入重大災難狀態,並命令政府提供相應援助,支持德州積極應對極寒天氣,德州將馬上得到政府的援助,地方政府可行使緊急權力,在災難發生後維護生命財產和公共健康。

白宮的聲明提到,要積極支持德州,各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房屋維修彌補經濟損失,幫助個人企業快速恢復生產,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等內容。

這次帶來的重大災難直接影響美國經濟發展,也影響美國人民的正常生活,生存繁衍其影響並不亞於卡里娜颶風,預計需要數十年才能恢復到之前的狀態,才能恢復以往的生機。如果美國還在同一個問題上反復跌倒,不加以改正,那麼美國到底能變成什麼樣?我們拭目以待。

⑹ 17世紀義大利史和工業發展狀況

* * *
中世紀的義大利,素以工商業發達和城市繁榮聞名於世。但從16世紀以後
,義大利城市的繁盛景象似乎已成昨日黃花,不再引人注意。經濟衰落、政治分
散,成了人們對16至19世紀義大利的基本印象,而其衰落的具體過程,卻很
少有人詳細論及。本文力圖通過縱向的考察,勾勒出16世紀前後義大利城市經
濟發展及其衰退的真實面目。

義大利中世紀城市經濟停滯衰落的徵兆,可溯源於地理大發現前的佛羅倫薩
。這個城市依靠國際貿易和毛紡工業兩大經濟支柱,於13世紀進入鼎盛時期,
人口猛增至10萬之多,是當時歐洲最大的城市之一〔①〕。但是,在城市經濟
高潮的背後,經濟危機悄然來臨。最先是城內專事加工進口呢絨的行業,隨著佛
蘭德爾毛紡業的衰落而衰落。接著,曾給英國大量貸款的該城兩家大銀行,因英
王愛德華三世賴帳不還而於1345年宣告破產〔②〕。跟下來在1348年黑
死病的襲擊下,佛羅倫薩損失了將近一半的人口〔③〕。因此,14世紀中葉實
際上成了佛羅倫薩經濟由興旺而衰微的轉折點。此後的佛羅倫薩雖然是文藝復興
運動的中心,並且還由於城市政治斗爭激烈以及美迪奇家族的僭主統治而名噪一
時,但其經濟形勢並不樂觀。美迪奇銀行在各國的分行不斷倒閉,最終導致了該
家族的衰敗和佛羅倫薩銀行業的破產。1338年佛羅倫薩有80家銀行,15
16年只剩下8家〔④〕。資本主義性質的毛紡工場雖有200多個,但規模都
很小。一家年生產呢絨200匹左右的作坊,居然是14世紀末佛羅倫薩最大的
工場之一〔⑤〕。城市財富再也沒有達到14世紀初的水平。總之,1500年
前的一個半世紀,佛羅倫薩經濟早已停滯。只是同期它的政治和文化特別發達,
掩蓋了經濟危機四伏的真相。
15世紀中葉奧斯曼土耳其人的推進,開始遏制義大利的生命線東方貿易,
最初受打擊的是熱那亞。熱那亞人在東地中海區域經營的貨物多為體積大價值低
的商品,如明礬、糧食、食鹽、棉花、羊毛等〔⑥〕。擴張中的奧斯曼帝國先是
於1475年佔領卡發,封鎖熱那亞人的黑海貿易,後又把他們趕出了愛琴海。
15世紀末,熱那亞人只得舍棄東方,全力經營西地中海商業,並向大西洋擴展
。怪不得新大陸發現者其實是個熱那亞人,也怪不得達·伽馬東航印度時,熱那
亞商人早已聚集在里斯本探聽消息,興致勃勃地討論此次航行的商業意義了〔⑦
〕。
稱霸東地中海的威尼斯,起初並不受土耳其「旱鴨子」的影響。1463至
1479年的威土戰爭,也對威尼斯東方貿易無甚損傷。綜觀1482年威尼斯
商船隊的航路圖,和此前商業極盛時期沒多大不同,整個地中海沿岸、北大西洋
沿岸南段,都是威尼斯商人能去的地方〔⑧〕。似此,所謂土耳其人完全堵塞了
西歐人東方貿易通道的傳統說法值得懷疑。威尼斯東方貿易所受的真正打擊,來
自16世紀初的葡萄牙人。威尼斯人的東方貿易主要是香料貿易,13世紀開始
興盛,每年輸入歐洲的香料多達350萬磅〔⑨〕。當15世紀末葡萄牙人發現
和佔領通往東方的新航道後,威尼斯這一傳統貿易便受到嚴重挑戰。
1501年8月24日,一艘滿載印度卡利庫特胡椒和肉桂的葡萄牙商船,
徐徐駛進安特衛普港口,從此結束了義大利商人獨霸西歐香料市場的歷史。15
04年,輸入安特衛普的葡萄牙胡椒達22萬磅,1510年後年均達90萬磅
〔⑩〕。威尼斯人不甘罷休,也先後於1504、1505和1509年將香料
船隊開進安特衛普,與葡萄牙人展開競爭。在價格上葡萄牙香料佔有優勢。15
05年,威尼斯胡椒在安特衛普市場上每磅售價為20個格羅特,葡萄牙胡椒則
為16至18個格羅特。質量上則是威尼斯香料過硬,因為葡萄牙胡椒多系劣質
,而且還常做手腳,將西非的幾內亞低劣胡椒拌於其中,不招買主喜歡。後當局
嚴格規定不得摻雜,葡萄牙胡椒之廉價便大得其益了,而經過利凡特商路付出了
沉重過境稅的威尼斯胡椒,則無法將價格壓低〔①①〕。不僅如此,葡萄牙還在
16世紀初年先後佔領霍爾木茲和亞丁,控制了印度洋,取代了阿拉伯人的地位
,關閉了地中海各城市在印度洋港口的代辦機構。1516和1517年奧斯曼
土耳其又佔領了阿勒頗和埃及,威尼斯香料的源路幾乎完全斷絕。困窘的威尼斯
商人出於無奈,被迫在西班牙的集市上秘密購買葡萄牙香料,用來賣給自己的傳
統買主,以維持既定的市場〔①②〕。1518年後,威尼斯商人再也沒有作為
香料商人出現在低地國家〔①③〕。不光香料貿易,威尼斯在整個地中海的航海
貿易地圖都發生了重大變化。1521年,威尼斯往西往南的貿易活動全部停止
,只剩下東去埃及和利凡特的兩條航線。1534年,去利凡特的商船甚至還不
能經過土耳其控制下的塞普勒斯島〔①④〕。
東方貿易的衰落,也打擊了許多與此息息相關的其他城市,諸如大多數倫巴
底城市,本就是以向阿爾卑斯山以北轉運威尼斯香料為重要生計的。更嚴重的是
,16世紀上半葉,西班牙、法國和德國人在義大利打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城鎮鄉村遭到嚴重的破壞,經濟陷入全面衰落,工商業出現前所未有的大倒退。
素有紡織業傳統的威尼斯,1518至1520年間年平均生產呢絨僅2000
匹〔①⑤〕。佛羅倫薩的呢絨工場,1537年降為63個,年產呢絨僅幾百匹
。至於米蘭的衰敗之象,有1533年威尼斯公使的報告可證:「米蘭國家完全
毀掉了。這樣的貧困和災難不可能在短期內救治。因為工廠廢棄、人口死亡,工
業因此而衰敗了」〔①⑥〕。從城市人口的變化更可看出衰落的普遍性:150
0至1550年間,波倫亞5.5萬人口未有任何增加,布雷西亞從5萬人減少
為4萬人,佛羅倫薩從7.2萬人減至6萬人,米蘭從20萬人減為5萬人,帕
維亞從1.8萬人減為1.3萬人(1529年降至最低點僅7000人),羅
馬從5萬人減至4.5萬人,錫耶納從1.5萬人減少至1萬人〔①⑦〕。
人口減少的直接原因有二。一是大量死亡,災害、瘟病和戰爭年代尤其如此
。二是居民從城市移往他處。在戰爭災荒以及政治動亂的時候,有相當多的人為
了避難而離開城市。隨著經濟形勢變化,又有不少工商人員遷往農村或外地謀求
發展。更有甚者,不少工匠還遷往奧斯曼帝園〔①⑧〕。

16世紀30年代,義大利城市開始恢復生氣。16世紀中後期,義大利工
商業經濟又一次繁榮。特別是威尼斯和熱那亞,進入「再造輝煌」時期。最先走
出經濟低谷的恰恰還是轉運貿易和金融銀行業等傳統優勢部門。
威尼斯的東方貿易確因葡萄牙開辟新航路而在16世紀初慘遭破壞,但最後
的發展結果並不象最初那樣具有災難性。尤其是當葡萄牙人佔領霍爾木茲和紅海
口等地、切斷了阿拉伯與印度的聯系之後,反而給義大利香料貿易的恢復帶來了
一線生機。原因在於,其一,葡萄牙人在紅海和波斯灣上實行的禁運,無法貫穿
始終,最後只得松動,允許阿拉伯商船通行,條件是課征較重的關稅。葡萄牙的
關稅,加上奧斯曼人1520年後在埃及和敘利亞徵收的過境稅,使經由利凡特
商路到達地中海的香料成本大為增加,威尼斯因此而得到的香料投放市場,價格
不可能不高。但是,禁運的解除畢竟為義大利香料貿易復興提供了機會。其二,
葡萄牙人從好望角航路運送的香料雖然成本較低(不向任何人付過境稅),但這
一貿易幾乎完全是單程的,他們回送給印度的商品極少。這就給其香料貿易帶來
了兩點不利:一是利潤所得必須扣除空船去印度的航程之花費;二是阿拉伯人和
印度人更想得到由威尼斯商船運來作交換香料之用的西歐商品。其三,葡萄牙香
料質量差的問題極難避免。航船在繞道好望角,穿行兩大洋的漫長行程中,經常
受到海上風暴的襲擊,香料易被浪水浸濕而變質。相比較而言,歐洲中上層社會
更信任威尼斯香料。於是乎,「地中海胡椒」和「大西洋胡椒」在16世紀展開
了廣泛而又激烈的競爭,威尼斯香料逐步奪回了已失去的傳統市場。如1525
至1527年間,法國里昂市場上至少有一半香料來自威尼斯。〔①⑨〕155
0至1570年,威尼斯香料貿易達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狀態,每年約有800
萬磅香料入港〔②⑩〕,大大超過了15世紀以前的水平。此外,從利凡特進口
的棉花、羊毛、皮革、地毯、紡織品、椰棗、干葡萄等,仍是16世紀威尼斯東
方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②①〕。
熱那亞商人的西地中海貿易也在16世紀前中期形成了高潮。巴塞羅那、瓦
倫西亞、摩洛哥、塞維利亞、里斯本,到處都有熱那亞人的身影。在葡萄牙,熱
那亞人完全控制了里斯本的批發貿易,實際上也掌握了由當地人經營的零售商業
。甚至葡萄牙對非洲西海岸和大西洋島嶼的開發也有熱那亞人的一份貢獻〔②②
〕。1522年,熱那亞被西班牙及其盟友所佔領。為了生存,熱那亞不再在政
治上企求獨立性,而是毫不掩飾地利用同西班牙的盟屬關系,來發展和鞏固自己
在西地中海的商業霸主地位。1528年,熱那亞還派遣著名海軍將領多利亞幫
助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作為回報,熱那亞人獲准在西班牙本土從事商業貿易活
動。故爾在這一年,西班牙著名的殖民者科泰斯抱怨,羊毛、絲綢、鐵塊、肥皂
及西班牙的其它主要工業品,都被熱那亞的商人公司壟斷了〔②③〕。1551
年,在安特衛普從事商業經營的93家義大利商號中,熱那亞擁有37家,佔了
40%〔②④〕。熱那亞的多利亞、森特里奧內、帕拉維希諾、斯皮諾拉、格里
瑪爾蒂等家族,都介入了西班牙的金融業,並在1560年超過奧格斯堡的福格
爾家族而成為西班牙的主要銀行家〔②⑤〕。西班牙政府要依靠熱那亞銀行家提
供財政支持,便將秘魯白銀的部分銷售權賜給了後者。正是主要通過熱那亞銀行
家,西班牙的美洲才得以大量流入低地國家。反過來,也正是西班牙的銀塊孕育
了16世紀最後二三十年熱那亞金融業的復興和繁榮〔②⑥〕。無怪乎布勞代爾
說,自1557至1627年的70年,可稱之為「熱那亞時代」,「熱那亞城
和熱那亞的銀行家是這個時代歐洲的世界經濟體系之核心」〔②⑦〕。換言之,
在16世紀中葉安特衛普衰落之後,16世紀末阿姆斯特丹和倫敦崛起之前,熱
那亞就是這一間歇期里西歐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充任著前如安特衛普後如阿姆斯
特丹所扮演的角色。這一點以往學術界很少注意到。
除香料貿易和金融業外,實際上,整個地中海貿易16世紀仍主要控制在意
大利人手中。轉運的貨物包括:(1)生活消費品。每年大約有5萬噸糧食由熱
那亞和威尼斯船隻從地中海東部轉運到西部,包括小麥、大麥、豆類等〔②⑧〕
。為換取糧食,又將義大利南部和西班牙南部出產的食用橄欖油轉運到埃及。威
尼斯人還是伊斯特里亞和西西里所產鹽的主要運輸者,後來還轉運塞普勒斯的鹽
。希臘、塞普勒斯和克里特島的高檔紅酒、葡萄乾、糖等,也屬於威尼斯及熱那
亞人的貿易范圍。(2)工業原材料。16世紀里,義大利毛紡業所用優質羊毛
主要來自西班牙,低檔羊毛來自北非、巴爾干以及利凡特,絲織業所用的生絲來
自利凡特的的黎波里,皮革業的生皮來自北非的阿爾及利亞等地。這些都是由威
尼斯、熱那亞和佛羅倫薩等城市的商船隊運輸的。後在義大利南部開挖明礬礦,
滿足本地需要外還有剩餘,又由熱那亞商船運往英國和低地國家〔②⑨〕。(3
)礦產資源。中歐內地所產的蒂羅爾銅和匈牙利銅,一直以威尼斯為主要輸出口
岸。從這里由威尼斯商船往東運到利凡特,交換印度香料,往西經過馬豪卡和馬
拉加進入大西洋貿易〔③⑩〕。威尼斯和熱那亞人還在16世紀里將英國的錫和
鉛帶入地中海貿易。(4)工業製造品。如佛羅倫薩的輕型優質毛紡品,威尼斯
的書籍、玻璃,熱那亞的紙張,米蘭的武器甲胄,斐拉拉和薩沃納的陶器,甚至
西班牙的各色陶品,都在地中海有廣闊的市場,也都屬於義大利人的貿易范圍,
有的遠銷到亞洲內地和印度,也有的往西北進入了英國市場。即使如德國南部城
市製造的火槍,也靠威尼斯船隻送往利凡特〔③①〕。
16世紀的義大利與西北歐仍有頻繁的商業聯系。在安特衛普最繁榮的16
世紀50年代,城內大約有一百來家義大利商號,與德國商號和葡萄牙商號的數
目不相上下。他們向安特衛普轉運的貨物有絲與絲織品、織錦、天鵝絨、銀線、
金線及其它奢侈品,米蘭的武器、棉織品,土耳其地毯,利凡特的皮革、香精,
教皇國托爾發礦的明礬等,年輸入商品總值不低於450佛羅琳,高於英法德各
國,約占安特衛普年進口總額的五分之一〔③②〕。從義大利去西北歐本分陸路
和海路。16世紀30年代後,北非海盜騷擾增多,使直布羅陀水域異常危險,
陸路便日見重要。陸路有兩條主要商道。一條從威尼斯出發,越過阿爾卑斯山勃
倫納出口,經奧格斯堡、紐倫堡,到烏爾姆、法蘭克福再沿萊因河北下。另一條
商路即聖哥錯大道,以熱那亞、米蘭為起點,翻阿爾卑斯山、過瑞士,而到上萊
因。正常情況下,從安特衛普到威尼斯的行程需70至80天〔③③〕。70年
代後,隨著英國和荷蘭艦隊在大西洋上對西班牙、葡萄牙船隻實行封鎖,以及從
里斯本至尼德蘭的水域上海盜活動日益猖獗,連接地中海與西北歐的陸路貿易更
為興旺〔③④〕。
義大利城市工業也在16世紀中葉出現新的發展高潮。不過,這次工業高潮
的到來,與16世紀初遠程貿易的暫時低落有一定關系。正是由於東方貿易的收
縮,投入貿易中的大量資本迴流到城市轉向工業領域,從而促進城市各工業部門
的發展。如威尼斯,工業從來沒有取得如此重要的地位。該城的毛紡業原料系來
自西班牙的次等羊毛,呢絨質量中等,適合亞洲人愛好而進入東方市場,生產一
直呈上升趨勢。16世紀初年均產量僅2000匹,1550至1559年年均
為13240匹,1570至1620年間,年產量穩定在2至2.5萬匹之間
,17世紀初每年向東方出口呢絨2.5萬匹左右〔③⑤〕。該城的玻璃製造仍
然名揚海外,種類繁多,既有用途廣泛的平板玻璃、鏡屏玻璃,也有西歐船隻都
喜歡用作航船計時器的玻璃沙漏〔③⑥〕。15世紀威尼斯總督普里尤利列舉該
城的富人時,沒有提到工業富翁,表明該城主要是商業城市。但在16世紀中,
特別是1580至1620年間,手工業組織成為城內相當活躍的力量。158
6年威尼斯的15萬居民中,工業勞動力為33852人〔③⑦〕,平均每個家
庭有一人從事手工業。佛羅倫薩毛紡業也在16世紀中葉再度振興,毛織品在1
553年增加到14700匹,1560至1580年生產量均在3萬匹左右。
就連小城貝加莫,呢絨產量也從1500年的7000匹左右增加到1596年
的16500匹〔③⑧〕。1540至1589年,帕維亞的毛織品產量增長1
0倍〔③⑨〕。米蘭在1600年有60家毛紡企業,年產呢絨1.5萬匹,科
莫也有差不多數量的毛紡企業,年生產8000至1萬匹呢絨〔④⑩〕。以往曾
以威尼斯和盧卡為基地的絲織業,現在因本地大規模種桑樹和養桑蠶而遍布意大
利。米蘭、威尼斯、熱那亞、科莫、那不勒斯和佛羅倫薩等地都成為重要的絲織
業中心〔④①〕。如佛羅倫薩,1540年在絲織方面的投資為1.5萬佛羅琳
,1590年增加到15.5萬佛羅琳,是半個世紀前的10倍多。那不勒斯在
1561至1565年的5年中有195人加入絲織業行會,而1591至15
95年的5年中則有255人〔④②〕。至於佛羅倫薩的皮革業、米蘭的武器甲
胄製造業、熱那亞的珊瑚飾品、造紙,在16世紀時聞名遐邇。還出現了一些手
工業新技術。如「新呢布」是16世紀中葉以後流行於西歐的一類適合於大眾消
費的輕質中檔毛紡品,其技術源流甚至品種和名稱卻可溯源於義大利的城市紡織
業〔④③〕。只可惜這些新技術因受行會阻力和缺乏充分的羊毛原料而未在意大
利流行,讓西北歐洲佔先廣泛運用。
隨著工商業復興,城市的經濟政治實力以及吸引力再度增強。16世紀後期
,威尼斯造幣廠每年約造出價值200萬杜卡特的金銀幣,意味著通過威尼斯的
貨幣流通量要達到400萬杜卡特以上〔④④〕。大量的財富投入,使16世紀
威尼斯的建築事業和藝術事業異常發達。軍事上,威尼斯還和西班牙幾度結盟,
共同對付土耳其人。工業發展需要更多的勞動力,從而吸引大量人口遷移城市。
因此16世紀的大部分時候,威尼斯人口都呈增長趨勢。1500年時約為11
.5萬人,1550年約為16萬人,1576年人口達到頂點,將近20萬人
〔④⑤〕。大部分義大利主要城市,人口在16世紀下半葉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④⑥〕,表明城市經濟這時期仍處在不斷發展之中。

⑺ 有在義大利的留學生嗎現在那邊的情況怎麼樣啊恢復正常了嗎

留學生。現在那邊的情況怎麼樣?義大利,現在應該說是還屬於一起的,平衡性,但是還沒有正式恢復相關的貿易和教學還要再看易行的發展。

⑻ 義大利即將放鬆疫情管理措施,義大利的疫情怎麼樣了

4月21日,人們在義大利首都羅馬逛街購物。義大利總理德拉吉的內閣21日公布了一項具體路線圖,准備從4月26日起放鬆新冠疫情管控措施。

疫情估計還會伴隨全人類一段時間,現在疫苗也已經研發出來並投入到市場,出國留學的孩子們是都要注射疫苗後才出國的,但是打完疫苗也不能代表完全免疫,該防護的還是要做好防護。大部分時間還是居家上網課的。私立大學會有線下課,但都是小班,有做防疫措施,還是安全的。家裡吃的用的差不多了,還是會上街去商場購買。商場門口會有量體溫,相對也還是安全的。人少的城鎮,疫情不嚴重的,還是可以出來走走。

⑼ 在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到公元800年的義大利半島是個什麼狀況啊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到公元800年的義大利的這段歷史被稱為「黑暗時代」。

這段時期,君士坦丁堡成為唯一的羅馬皇帝的駐地。這時義大利半島的東北部城市拉文那直到8世紀仍然屬於東羅馬帝國。 西西里島則到9世紀也歸屬東羅馬帝國,巴里的卡拉布里亞地區到11世紀也在東羅馬帝國的管轄下。

當哥特人、倫巴底人、法蘭克人越過阿爾卑斯山,控制義大利半島北方平原後,由於東羅馬帝國拉文那總督
控制的拉文那-羅馬通道阻隔,未能南下。

廢黜西羅馬帝國最後一個皇帝的雇傭兵首領日耳曼人奧多亞克成為異族國王之後,不再稱皇帝,把皇帝的帝徽送給東羅馬皇帝,東羅馬皇帝任命奧多亞克為義大利執政官。從此羅馬帝國只有一個皇帝。

493年,東哥特人國王西奧多里克在東羅馬帝國皇帝的支持下打敗了奧多亞克。

552年,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派遣大將貝利薩留、納塞斯打敗了哥特人。554年,他頒布《國是詔書》恢復了義大利的羅馬制度。

568年,倫巴底國王阿爾博英入侵義大利,建立了以在米蘭附近的帕維亞為首都的王國,並在義大利中部建立了斯波累托公國和本尼凡通公國。

當倫巴第人進攻東羅馬帝國拉文那領地時,羅馬教皇格雷戈里幫助雙方達成和平協議。

⑽ 義大利因新冠疫情停航五個月,對當地經濟有何影響

義大利因為新冠疫情直接停航了5個月,對於當地的經濟來說肯定有巨大的打擊,因為很多貨物以及經濟之間的往來就是通過港口的運輸所形成的。


可問題是就算現在義大利的郵輪行業開始慢慢的重啟了,人們對於這個擔憂仍然揮之不去。因為你想人們在同一條船上開始生活,那麼在很多地方就無法做到安全的疫情防護,比如大家一起在用餐的時候,是不是沒有辦法戴口罩,比如那些航海員在工作的時候也沒有辦法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尤其是這一次義大利的疫情還沒有平息,所以這一次游輪行業的重啟可以說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如果他們能夠成功的度過這次疫情的話,那麼之後的游輪啟航就會更加的平順。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什麼時候能恢復正常生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龍和劍龍哪個好看 瀏覽:346
滿洲里屬中國哪個省管轄 瀏覽:539
越南為什麼不分裂 瀏覽:611
印度如何轉錢到中國 瀏覽:648
伊朗男籃為什麼拒絕戴銀牌 瀏覽:898
義大利踏板車有哪些 瀏覽:336
哪裡有中國神獸 瀏覽:481
保定哪裡有義大利菜 瀏覽:324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有多少個 瀏覽:348
面臨機遇和挑戰中國怎麼辦 瀏覽:236
英國首相多少人 瀏覽:492
印尼使館多少人員 瀏覽:478
越南燒魚怎麼做 瀏覽:191
伊朗進口關稅多少 瀏覽:907
伊朗禁運什麼時候開始 瀏覽:641
伊朗和卡達什麼關系 瀏覽:621
彪馬英國官網怎麼用 瀏覽:356
印尼頻段是多少 瀏覽:541
印度種姓語言有哪些 瀏覽:122
伊朗打游戲怎麼玩 瀏覽: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