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戰時期義大利是反法西斯陣營的嗎
不是,是法西斯那邊的
法西斯陣線除了德意日之外,還包括匈牙利、羅馬尼亞、芬蘭、保加利亞。
反法西斯陣營除了蘇英美中,還包括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哥斯大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明尼加、薩爾瓦多、希臘、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印度、盧森堡、荷蘭、紐西蘭、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馬、波蘭、南非聯邦、南斯拉夫、墨西哥、菲律賓、阿比西尼亞、伊拉克、巴西、玻利維亞、伊朗、哥倫比亞、賴比瑞亞、法國、厄瓜多、秘魯、智利、巴拉圭、委內瑞拉、烏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黎巴嫩。
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丹麥、阿根廷、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也是同盟國的一員。阿爾巴尼亞對英宣戰,泰國曾與日本簽訂攻守同盟,對英美宣戰。但是戰後泰國逃避了懲罰。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國家宣戰法西斯,但由於遠離戰場,實際上很多沒有在戰場上投入軍隊。瑞典、瑞士、西班牙和葡萄牙沒有參戰,這是因為他們與法西斯國家在暗地裡有交易。
2. 二戰時期義大利和美國哪個是同盟國
二戰時期美國一直是同盟國,義大利前中期都是軸心國,二戰末期加入同盟國。
二戰軸心國陣營: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匈牙利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羅馬尼亞王國、斯洛伐克(傀儡政府)、克羅埃西亞獨立國(傀儡政府)。
二戰同盟國陣營: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法國(自由法國臨時政府)、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聯邦、英屬印度、挪威、丹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南斯拉夫、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古巴、海地、巴拉圭、烏拉圭、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秘魯、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厄瓜多、多米尼加、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瓜地馬拉、玻利維亞、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菲律賓聯邦、伊朗、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埃及、衣索比亞、賴比瑞亞。
3. 冷戰的時候北約南約都有什麼國家啊
冷戰時期只有兩個對立的集團,華約和北約,沒有南約。
北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西歐、北美主要發達國家為實現防衛協作而建立的一個國際軍事集團組織,1949年成立。)成員國:以美國為首還有英國、加拿大、荷蘭、義大利、法國、葡萄牙、丹麥、挪威、冰島、盧森堡、比利時、還有當時的聯邦德國(西德)等一系列的資本主義國家。(如今也增加了很多東歐和南歐國家)
華約(華沙條約組織,是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為對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而成立的政治軍事同盟,1955年成立。)成員國:以前蘇聯為首還有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波蘭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一系列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經過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現在已經沒有華約這個集團了,很多以前華約的老成員國,比如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國家都已經加入北約了。)
希望這個回答能幫到你。:)
4.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義大利是哪個陣營
同盟國,義大利雖然是同盟國國家,但卻和協約國一起攻打同盟國。
5. 世界兩大陣營怎麼中國有跟美國的、有跟俄羅斯的 美國陣營:阿根廷、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保加
你那麼分不對,政治這東西很復雜的 ,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現在好像沒有什麼陣營之分,冷戰的時候分 共產主義陣營 和 資本主義陣營,現在好像沒有那麼一說,冷戰結束後俄羅斯其實是想融入西方世界的,可是西方人被蘇聯嚇唬了好幾十年,現在根本就不接納他,所以俄羅斯只能跟中國結盟,以求自保。但是他同時也沒有完全對問我放心,時刻還是以為我們中國的崛起對他們是個威脅,中國的最堅定的盟友我認為只有巴基斯坦,別的都是牆頭草 朝鮮人我們對他們不薄吧,為什麼他們研究核武器,就是為了算計我們,讓咱們跟美國發生沖突 然後從中獲取利益,所以我認為所謂的陣營,盟友是隨時可以因為國家的利益而拋棄出賣的, 根本就沒有什麼陣營,因為共同的利益互相利用,因為破壞自己的利益,分道揚鑣。
6. 什麼是冷戰冷戰以哪兩個國家為中心
冷戰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間,美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主的資本主義陣營,與蘇聯、華沙條約組織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斗爭。
冷戰以美國和蘇聯兩個國家為中心。
(6)義大利冷戰是什麼陣營擴展閱讀:
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爭奪,是世界長期不得安寧的主要根源。兩大軍事集團實力相當,誰都不敢輕易動用武力來結束對方與其的世界霸權爭奪。
兩國都儲存了大量核彈頭,彼此相互保證毀滅。冷戰結束後再加上經歷了之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磨難,世界各國人民都渴望和平、反對戰爭。
冷戰結束:
1989年,民主德國出現大量公民外逃的浪潮,使長期保持穩定的民主德國政局出現大動盪。這時,德國統一社會黨中央領導更換,隨後黨的方針改變:承認反對派組織「新論壇」為合法組織;政府宣布開放東西柏林邊界,拆除」柏林牆」;決定實行多黨制。
第二年春天,稱為「德國聯盟」的三個反對黨聯盟在大選中獲勝。10月,以民主德國並入聯邦德國的方式,實現了兩德的統一。柏林牆打開後,大批民主德國公民前往西柏林。
後來擴展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前華沙條約組織國家。東歐劇變使東歐各國的政治體制和社會性質發生改變。戈爾巴喬夫因結束冷戰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冷戰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從1945年9月11日至10月2日的倫敦第一屆蘇、美、英、法四國外長會議開始,圍繞與意、羅、保、匈、芬五個次要敵國締結和約的問題,四國外長前後共開了四屆7次會議進行討論。
經過反復爭論,最後終於就戰敗國的領土劃分、賠款以及政治軍事條款達成一致,並於1946年2月10日締結了五國和約。五國和約的簽訂反映出大國劃分勢力范圍的意圖。
7. 美國和蘇聯冷戰時加入美國陣營的有哪些國家
加拿大,英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義大利。 是最初和美國簽訂北約11個國家,後來還有其他國家加入,到現在總共有28個
8.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冷戰中東西方分別有哪些國家中國和美國分別是哪一派的
美國、北約為主的資本主義集團,與蘇聯、華約為主的社會主義集團之間的政治、軍事斗爭。美國屬於北約,中國不屬於任何一派沒有參加冷戰。那時候北約有加拿大、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義大利,華約除了蘇聯還有: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民主德國、波蘭、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但願對你有用。
9. 能否告訴我一下1975年時的冷戰格局,特別是哪些國家屬於資本主義陣營,哪些屬於社會主義陣營
75年中美雖然沒有建立外交關系,但72年尼克松已經訪問中國,當時中美關系處於穩定狀態。再加上中國和蘇聯在珍寶島爆發沖突,雙方在國境線兩邊陳兵百萬。所以中國雖然是社會主義國家,但是已經基本上退出了同資本主義世界的對抗之中。當時的資本主義陣營有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義大利(上述12國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及日本,社會主義陣營有蘇聯、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波蘭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上述8國即華沙條約組織)以及朝鮮、古巴、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