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對奧地利在哪裡回看

義大利對奧地利在哪裡回看

發布時間:2022-05-29 20:24:53

① 奧地利在哪裡

在中歐
奧地利地圖
http://www.webcargo.com.cn/webcargocn/informationcenter/map/austria.htm

母語是德語。
奧地利
國名: 奧地利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Austria)

獨立日:4月27日(1945年)

國慶日:10月26日(1955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自上而下由紅、白、紅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旗面正中是奧地利國徽圖案。此旗的來歷可追溯到奧匈帝國時期,據說當時的巴本堡公爵在與英王理查一世激戰時,公爵的白色軍衣幾乎全被鮮血染紅,只有佩劍處留下一道白痕。從此,公爵的軍隊採用紅白紅為戰旗顏色。1786年約瑟夫國王二世把紅白紅旗作為全軍戰旗,1919年正式定為奧地利國旗。奧地利政府機構、部長、總統等官方代表和政府駐外機構均使用帶國徽的國旗,一般場合不用帶國徽的國旗。

國徽:為一隻鷹。黑色的雄鷹頭戴金冠,兩爪分別握著金色的錘子和鐮刀,胸前的盾面上為國旗圖案,鷹爪上還套有被打斷的鎖鏈。鷹是奧地利的標志,璧形金冠象徵市民,鐮刀和錘子象徵農工,鎖鏈被打斷象徵奧地利人民獲得自由、解放。

國歌:《讓我們拉起手來》

國花:火絨草

國鳥:家燕

國石:貴蛋白石

國家元首:總統海因茨·菲舍爾(Heinz Fischer) ,2004年7月就任;總理沃爾夫岡·許塞爾(Wolfgang Schuessel ),2000年2月任職;聯邦議會議長安娜·伊麗莎白·哈澤爾巴赫 (Anna Elisabeth Haselbach), 2004年7月任職。

自然地理:面積為83858平方公里。位於中歐南部的內陸國。東鄰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南接斯洛維尼亞和義大利,西連瑞士和列支敦斯登,北與德國和捷克接壤。山地佔全國面積的70%。東阿爾卑斯山脈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大格羅克納山(Grossglockner)海拔3797米,為全國最高峰。東北部是維也納盆地,北部和東南部為丘陵、高原。多瑙河流經東北部境內,長約350公里。有與德國和瑞士共有的博登湖及奧匈邊界的新錫德爾湖。屬海洋性向大陸性過渡的溫帶闊葉林氣候, 年平均降水量約700毫米。

人口:811萬(2000年),絕大多數為奧地利人,其中外國人75.8萬人,佔9.3%。少數民族有斯洛維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匈牙利人,約占人口的0.52%。官方語言德語,98%的人講德語。78%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 維也納 (Vienna) ,人口156.3萬人(2000年)。

行政區劃:全國分為9個州,15個有自主權的城市,84個區和最低一級的2355個鄉鎮。9個州是:布爾根蘭、克恩頓、上奧地利、下奧地利、薩爾茨堡、施蒂利亞、蒂羅爾、福拉爾貝格、維也納。州以下設市、區、鎮(鄉)。

簡史:公元前400年,克爾特人在此建立了諾里孔王國。公元前15年被羅馬人佔領。中世紀早期哥特人、巴伐利亞人、阿勒曼尼人入境居住,使這一地區日耳曼化和基督教化。公元996年,史書中第一次提及「奧地利」。12世紀中葉巴奔堡家族統治時期形成公國,成為獨立國家。1276年被神聖羅馬帝國侵佔,1278年,開始了哈布斯堡王朝長達640年的統治。1699年獲得對匈牙利的統治權。1804年弗朗茨二世採用奧地利皇帝稱號,1806年被迫辭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之稱。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成立了以奧為首的德意志邦聯。1860—1866年向君主立憲制過渡。1866年在普奧戰爭中失敗,被迫解散德意志邦聯。翌年與匈牙利簽訂協議,成立二元制的奧匈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軍戰敗,帝國隨即瓦解。1918年11月12日奧地利宣布成立共和國。1938年3月被納粹德國吞並。二次大戰中作為德國的一部分參戰。同盟國軍隊解放奧地利後,奧地利於1945年4月27日成立臨時政府。同年7月,德國投降後,奧地利又被蘇、美、英、法軍佔領,全境劃分為4個佔領區。1955年5月,4國與奧地利簽署條約宣布尊重奧地利的主權和獨立。1955年10月佔領軍全部撤走。同年10月26日奧國民議會通過永久中立法,宣布不參加任何軍事同盟,不允許在其領土上設立外國軍事基地。

2005年5月11日,奧地利國民議會批准《歐盟憲法條約》。

政治:現行憲法於1920年11月10日生效。1925年和1929年先後通過兩項附則。1934年憲法被廢除。1945年奧重建後宣布1920年憲法和兩個附則繼續有效。憲法規定,奧地利為聯邦制共和國。總統是國家元首,行使國家最高權力,由普選產生,任期6年。議會為兩院制,由國民議會和聯邦議會組成。國民議會制定法律,按比例代表制產生,任期4年。聯邦議會代表各州的利益,其議員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選派。國民議會和聯邦議會聯合組成聯邦會議,主要職能是接受總統就職宣誓以及在必要時決定對外宣戰。總理為政府首腦。

經濟:奧地利地處歐洲中心,是歐洲重要的交通樞紐。奧地利的工業特點是國有化程度高,國有企業控制了95%的基礎工業和85%以上的動力工業,其產值及職工人數均占其總數的70%。主要工業部門是采礦、鋼鐵、機械製造、石油化工、電力、金屬加工、汽車製造、紡織、服裝、造紙、食品等,采礦業規模相對較小。鋼鐵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奧地利化學工業原料豐富,如木材、石油、天然氣和煤焦油等,為化工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主要化工產品有纖維素,氮肥和石化產品。機械製造業主要生產工業機械成套設備,如水輪發電機、多鑽頭採煤機、鐵路築路機、木材加工機和鑽探設備等。汽車工業是奧地利機械製造業的又一主要部門。主要生產載重汽車、越野車、拖拉機、牽引車、裝甲運輸車及散件等。采礦業是奧地利的傳統工業,主要開采鐵礦、褐煤、鎢、膏、菱鎂礦、大理石、滑石、高嶺士、石英。礦產主要有石墨和鎂,另有褐煤、鐵、石油和天然氣等。森林、水力資源豐富。森林占國土面積的42%,有林場400萬公頃,木材蓄積量約9.9億立方米。農業發達,機械化程度高。農產品自給有餘。服務業從業人員約占勞動力總數的56%,其中旅遊業是最重要的服務行業,主要旅遊點是蒂羅爾州、薩爾茨堡州、克恩頓州和維也納市。奧地利對外貿易在經濟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出口產品是鋼鐵、機械、交通工具、化工製品和食品。進口主要是能源、原料和消費品。農業發達。

新聞出版:2000年全國有各類報紙186種,其中日報28種,主要報紙有:《新皇冠報》、《信使報》、《新聞報》、《標准報》、《薩爾茨堡消息報》、《維也納日報》。主要雜志三種:《新聞周刊》、《規格》周刊、《側面》周刊。奧地利通訊社1946年建立,以向奧報紙和電台提供世界各大通訊社的消息為主,有時也發布奧官方消息。1924年建立廣播電台。1999年共有4家電台,並用德、英、法、西四種語言對外廣播。1957年開播電視節目。

文化:談起奧地利,無人不知其音樂和歌劇。奧地利歷史上產生了眾多名揚世界的音樂家:海頓、莫扎特、舒伯特、約翰·施特勞斯,還有出生德國但長期在奧地利生活的貝多芬等。這些音樂大師在兩個多世紀中,為奧地利留下了極其豐厚的文化遺產,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文化傳統。奧地利薩爾斯堡音樂節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古典音樂節之一。一年一度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可謂世界上聽眾最多的音樂會。建於1869年的皇家歌劇院(現名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劇院之一,而維也納愛樂樂團則是舉世公認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響樂團。

奧地利學齡兒童享受九年義務教育。學費、書費和上學交通費均由國家負擔。凡持有高中畢業文憑者可免試上大學。著名的維也納大學創立於1365年,系德語區最古老的大學。

在奧地利到主人家作客或應邀赴宴,可著深色裝,也可著淺色裝;較正式的重要場合(例如有較重要的人物參加)應著深色裝,以示莊重,參加婚禮或生日慶祝活動可著淺色裝;聽音樂會、看歌劇須著深色裝。奧地利的餐館以"鴿子"作為餐館的星級標志。"鴿子"越多,餐館越高級,最高為四星級。宴請可分為工作宴請和私人宴請兩種。如系工作宴請禮物可免;私人宴請則需帶禮品。 趣聞: 日食五餐的奧地利人>>>

名勝:維也納國家歌劇院(State Opera Theatre of Vienna)是世界上一流的大型歌劇院,是「音樂之都」維也納的主要象徵,素有「世界歌劇中心」之稱。建於1869年,原是皇家宮廷劇院,其前身是17世紀維也納城堡廣場木結構包廂劇院,1869年遷到市區的環行街旁。1918年宮廷劇院變為國有,稱國家歌劇院。二戰時被炸得只剩下幾處斷垣殘壁,戰後重建,整修10年,恢復舊觀。外貌古色古香,整個舞台區完全現代化,配有最先進的音響設備。1955年11月以演出貝多芬的費德利奧慶祝再生。歌劇院為羅馬式宏偉建築。前廳和側廳都用大理石徹成,內部繪有精美壁畫和掛有大音樂家和名演員照片。觀眾席共有6層,可容有座觀眾1600多人。

維也納音樂廳(Music Hall Vienna):奧地利維也納最古老也最現代化的音樂廳,是每年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法定場所。始建於1867年,1869年竣工。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外牆黃紅兩色相間,屋頂上豎立著許多音樂女神鵰像,古雅別致。1870年1月6日,音樂廳的金色大演奏廳舉行首場演出。1872年到1875年間著名音樂家勃拉姆斯曾負責組織音樂廳的演奏會。1939年開始,每年1月1日在此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後因戰爭一度中斷,1959年又重新恢復。廳內有收藏館,館分兩室。一間是展覽室,定期舉行收藏品展覽,供人參觀;一間是檔案室,一邊的書架 上放滿大量歷代手寫的、木刻的、鉛印的音樂書籍和樂譜,另一邊是一排鐵櫃,藏有音樂大師的樂稿、書信和其他手跡,其中有莫扎特的樂稿:最後一個交響曲等。屋子中間是一長排桌子,供研究者查閱資料之用。檔案室原為勃拉姆斯的辦公室,他臨終前一再囑咐,要把他珍藏的幾千冊音樂書籍和樂譜全部捐獻給檔案室。音樂廳屬於奧地利音樂之友協會,協會擁有會員7000多人,據說是世界上歷史最久、人數最多的音樂組織。

薩爾茨堡(Salzburg)是奧地利西北部薩爾茨堡州首府,瀕臨多瑙河支流薩爾察赫河,是奧地利北部交通、工業及旅遊中心。這里是大作曲家莫扎特的出生地,素有「音樂藝術中心」之稱。薩爾茨堡1077年設市,公元8世紀—18世紀為天主教大主教駐地和活動中心。1802年薩爾茨堡脫離宗教統治,1809年,根據《舍恩布龍條約》歸巴伐利亞,維也納會議(1814—1815年)決定歸還給奧地利。這里的建築藝術堪與義大利的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相媲美,有「北方羅馬」之稱。城市分布在薩爾察赫河兩岸,偎倚在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峰之間。城市被蒼郁的陡山圍繞,充滿魅力。河右岸南山坡的霍爾亨薩爾茨堡(11世紀),歷經900年風雨,仍巍峨挺立,是中歐地區保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一座中世紀城堡。本尼狄克隱修道院建於7世紀末,長期以來是當地佈道活動的中心。聖方濟會教堂建於1223年。模仿羅馬聖教堂的大教堂建於17世紀初,是奧地利第一座義大利式的建築。大主教宅邸是16—18世紀的一座文藝復興式宮殿。米拉貝爾宮原是17世紀為薩爾茨堡大主教建造的皇宮,18世紀又經擴建,現在是包括宮殿、教堂、花園、博物館等的游覽中心。城市南部是17世紀建造的皇家花園,以「水的游戲」著稱。花園內建築物的門旁檐下,道路兩旁都有暗道水管不時噴射,水花飛濺,雨簾霧障。走進花園內一座人工堆砌的山洞,潺潺的流水發出了26種鳥鳴的聲音,組成一曲悅耳動聽的空山鳥語。在一處由機械裝置控制的舞台上,通過水流的作用,156個活動小人再現了這里300多年前小鎮生活的情景。走進薩爾茨堡,無處不見莫扎特的蹤跡。1756年1月27日,大作曲家莫扎特出生在城中糧食街9號。1917年莫扎特的故居被辟為博物館。

② 從義大利羅馬想去奧地利和布達佩斯怎麼去請教

到奧地利哪裡?羅馬到維也納的話可以直接飛機,特價的時候還是很便宜的。也可以火車,好像每天有一班夜車,具體的話,可以直接查義大利火車官方網站以及奧地利火車官方網站oebb.at。
奧地利境內的話,火車很方便,幾乎都被覆蓋,只是山區和一些小地方的話可能沒通火車只有大巴。
從維也納到布達佩斯的話,也可以火車。
其實自駕是個很好的選擇,要是趕的話,會累點,但是不趕走走停停的話,是個不錯的選擇~~~

③ 有沒有網站是可以查義大利到奧地利的火車時間表的

http://www.trenitalia.it/
http://www.ferroviedellostato.it/
這兩個是同一個網站 打開都是一樣的。
這是 義大利國家火車公司的網址

我解釋一下
你打開網站 左上角有個 紅框 那個 Biglietti 里么的

1 是你在哪兒上車
2 是你的目的地
下面的是時間

然後就可以查詢了
會告訴 你 幾點 幾點 什麼樣的火車 都有的,
你點一下你想坐的車 後面 就會 告訴你了 價格了 可以用 信用卡網上直接付的。

你有難處 或者不懂語音的 q 我好了,我經常 幫人買火車票。

④ 對於奧地利義大利強調什麼立場

奧地利地處歐洲心臟,希特勒早已相中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因而竭力鼓吹德奧合並。義大利則把奧地利看成是自己的勢力范圍,非常忌諱德國染指奧地利。面對希特勒上台後吞並奧地利的活動,1933年3~8月,墨索里尼數次邀請奧地利總理多爾富斯訪意,強調,「由於奧地利地處中歐心臟和多瑙河流域」,義大利的一貫立場是「必須首先保證其獨立」。

⑤ 義大利對奧地利第一個進球北京時間是多少

摘要 您好,我是小蜜蜂兒老師,很高興為您服務,我會在五分鍾內回答您。

⑥ 奧地利與義大利什麼時候打過

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及拿破崙政權的結束,義大利地區開始發起統一運動,而最大的敵人就是奧地利。

1.1848~1849,義大利地區各邦國掀起反奧戰爭,但由於各邦君主恐懼人民武裝的發展而撤軍,導致奧地利的反撲,奧地利聯合法國,那不勒斯,西班牙進攻成功。

2.奧地利和義大利撒丁王國於1859年爆發戰爭,其中撒丁王國得到了法蘭西第二帝國的支持。奧地利戰敗,1861年3月義大利王國成立。奧地利仍佔有部分土地。

3.1866年4月,義大利在普奧戰爭中加入普魯士陣營,對奧地利作戰。

4.1915年5月,義大利投入協約國陣營,與奧地利交戰。

⑦ 2021 8分之一決賽 義大利vs奧地利94分鍾進球怎麼是加時賽 怎麼沒有傷停補時

每場比賽時間是固定的90分鍾,上下半場各45分鍾,比賽過程中若出現傷病致使比賽中斷,那麼在比賽時間到點後會增加幾分鍾時間,算作補時。若補時階段進球則分別算在上下半場的進去,此處說的94分鍾明顯就不是進球,只能算成加時賽進球。

⑧ 義大利的地理位置在哪裡

義大利位於歐洲的南部。

國土大部分在歐洲伸入地中海的亞平寧半島上,形狀狹長,西部是撒丁王國的舊地撒丁島,南部的西西里島是義大利另一個大的島嶼,把這個島和義大利本土一塊看,恰像一隻腳在踢球,從羅馬時代起就舉足輕重,當時是歐洲有史以來最大帝國的中心。

義大利地形:

國土面積為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24萬。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其領土還包圍著兩個微型國家——聖馬利諾與梵蒂岡。

義大利半島史前就有人類活動跡象,最早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早期。公元前9世紀伊特魯里亞人曾創造燦爛的文明。公元前754年羅馬建城。

古羅馬先後經歷王政(前753-前509年)、共和(前509-前27年)、帝國(前27-476年)三個階段,存在長達一千年。15世紀,義大利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⑨ 瑞士,奧地利,義大利,希臘的首都是哪裡有什麼景點請速回.

瑞士:伯爾尼
去瑞士一定要去阿爾卑斯山。然後看看日內瓦的萬國宮,老教堂。日內瓦是一座老城市,全是上了年紀的建築。
奧地利:維也納
當然是音樂啦!去看看莫扎特的故居,聽聽金色音樂大廳的音樂,還可以到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宮看看。
希臘:雅典
希臘的經典多拉!雅典有雅典衛城。去希臘聖托里尼島必須去,要不然相當於沒有到過希臘。想到愛琴海體驗一回浪漫嗎?那就必須到那裡去!另外希臘的文化古跡也很多,跟北京有得一拼。
義大利:羅馬
羅馬的景點太多了!它的世界文化遺產可以是北京的好幾倍。羅馬的萬神殿、天使堡、每公里就一個的老教堂,古羅馬的斗獸場、水道橋穿城而過。還有數不清的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噴泉、壁畫,哦,現在都在各種書籍可以找到。對了,去羅馬必須得去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是必須去的。羅馬附近有龐貝古城,一定得去哦!

⑩ 義大利戰爭 奧地利

封建社會時期的西歐形勢復雜,十六世紀的義大利文化興盛,但武備不強,奧地利當時還很強大,義大利戰敗很正常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對奧地利在哪裡回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的羅馬主要為什麼氣候 瀏覽:23
印尼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657
中國蔬菜水果出口貿易怎麼做 瀏覽:848
中國手機在印尼怎麼使用 瀏覽:830
中國以前的太空宇航員住哪裡 瀏覽:687
印尼援助漁民多少錢 瀏覽:148
伊朗女性戴頭巾什麼意思 瀏覽:982
伊朗為什麼是聖裔 瀏覽:573
現在英國為什麼這么富 瀏覽:326
印尼引進什麼商品 瀏覽:438
亞洲怪談之印尼篇結尾什麼意思 瀏覽:500
英國讀研需要什麼學歷 瀏覽:99
越南為什麼老停電 瀏覽:848
印尼的臭豆有什麼作用 瀏覽:334
英國怎麼廢除奴隸制的 瀏覽:634
如果伊朗石油出口會怎麼樣 瀏覽:845
為什麼印度最好的城市都那麼臟 瀏覽:295
為什麼英國人的廚藝差 瀏覽:179
印尼盾10000等於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404
印尼什麼手機卡信號好 瀏覽: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