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和日本哪個國家大

義大利和日本哪個國家大

發布時間:2022-05-23 03:25:09

1. 世界大戰日本義大利哪個強大

日本軍隊對付義大利軍隊,幾乎是100%的勝算。

1、日本的聯合艦隊,是當時世界海軍三強之一。而義大利沒有航母,其主力艦不過是幾艘中等噸位的戰列艦而已。

2、日本空軍的主戰裝備--零式戰斗機,性能優異,遜於同期的德、英戰機,但優於當時的美、法、蘇主力機型,比之義大利的破爛更是不知強多少。

3、日本陸軍的主戰武器,重炮多於意軍,日產坦克雖然素以裝甲薄弱為人垢病,但意軍的鐵皮坦克也不見得就好到哪裡去。

4、日軍素以作戰狡詐和吃苦耐勞著見長,又有武士道精神支撐。而意軍士氣早在30年代中期入侵東非弱國衣索比亞時,已顯出頹勢。到了後來的北非和巴爾干戰場,意軍更是潰不成軍,若非德軍及時來援,恐怕義大利還要早兩年投降哩。

蘇聯紅軍速戰速決,原因是多方面的:1、蘇軍經歷歐戰洗禮,大兵團機械化作戰戰術運用純熟;2、關東軍精銳早已被抽調至南洋,實力銳減;3、雙方裝備的質量和數量都極為懸殊,這體現了兩國國力上的差距;4、日本在各條戰線節節敗退,關東軍士氣低落;5、戰役發起前,蘇軍很好的隱蔽了自己的調兵行動和作戰意圖,從而達成了出敵不意的突然性;6、蘇軍將領的指揮藝術高於日方。

日軍到歐洲參戰,必須揚長避短。如果我有指揮權,我就會首先把日軍派去做佔領軍。比如巴爾干半島,讓日軍去對付鐵托的南斯拉夫游擊隊,或者在西歐清剿抵抗組織。相信日軍在中國搞的那些掃盪一樣可以在歐洲奏效。

其次,將日軍派往蘇聯戰場打巷戰,比如斯大林格勒。「鑽洞」是太平洋戰爭時,小日本最喜歡乾的事情。讓他們在城市廢墟里作戰一定錯不了。

再次,也可以讓日軍渡海進攻英國。憑著日本海空軍的強大力量,日本陸軍一定能夠平定英倫三島。

又或者,教日軍在北非沙漠地帶作戰也可以。雖然日本陸軍裝備不及英軍,但英國在地中海的運輸線肯定會被日本海軍掐斷,而缺油少彈的英軍坦克大炮,只會變成一堆任人宰割的廢鐵。

2. 義大利 日本 面積

日本的總面積為:377,835平方公里。
義大利總面積為:301,338平方公里。
所以日本比較大。

3. 中國、日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俄羅斯、法國、義大利、巴西國土面積比較

應該是
俄羅斯,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法國,日本,義大利,英國。

4. 世界上那幾個國家最大

世界各國面積排名國家國土面積 (萬平方公里)

1 俄羅斯 1,707.5
2 加拿大 997.1
3 中國 960.1
4 美國 936.4
5 巴西 854.7
6 澳大利亞 774.1
7 印度 328.8
8 阿根廷 278.0
9 哈薩克 271.7
10 蘇丹 250.6
11 阿爾及利亞 238.2
12 剛果(金) 234.5
13 沙烏地阿拉伯 215.0
14 墨西哥 195.8
15 印度尼西亞 190.5
16 利比亞 176.0
17 伊朗 163.3
18 蒙古 156.7
19 秘魯 128.5
20 查德 128.4
21 尼日 126.7
22 安哥拉 124.7
23 馬里 124.0
24 南非 122.1
25 哥倫比亞 113.9
26 衣索比亞 110.4
27 玻利維亞 109.9
28 茅利塔尼亞 102.6
29 埃及 100.1
30 坦尚尼亞 94.5
31 奈及利亞 92.4
32 委內瑞拉 91.2
33 納米比亞 82.4
34 莫三比克 80.2
35 巴基斯坦 79.6
36 土耳其 77.5
37 智利 75.7
38 尚比亞 75.3
39 緬甸 67.7
40 阿富汗 65.2
41 索馬里 63.8
42 中非 62.3
43 烏克蘭 60.4
44 馬達加斯加 58.7
45 波札那 58.2
46 肯亞 58.0
47 法國 55.2
48 葉門 52.8
49 泰國 51.3
50 西班牙 50.6
51 土庫曼 48.8
52 喀嘜隆 47.5
53 巴布亞紐幾內亞 46.3
54 瑞典 45.0
55 烏茲別克 44.7
56 摩洛哥 44.7
57 伊拉克 43.8
58 巴拉圭 40.7
59 辛巴威 39.1
60 日本 37.8
61 德國 35.7
62 剛果(布) 34.2
63 芬蘭 33.8
64 越南 33.2
65 馬來西亞 33.0
66 挪威 32.4
67 波蘭 32.3
68 象牙海岸 32.2
69 義大利 30.1
70 菲律賓 30.0
71 厄瓜多 28.4
72 布吉納法索 27.4

5. 義大利和日本 哪個軍事最強

日本無論從軍事裝備還是戰術思想以及後備力量都比義大利強,義大利的武器裝備屬於全而不精。
詳細軍力對比你可以看下面:

日本軍力
海上自衛隊的戰斗部隊主要配屬於聯合艦隊(日本稱「機動艦隊」)和5個地方隊(分別是橫須鶴地方隊、吳地方隊、佐世保地方隊、舞鶴地方隊和大湊地方隊)下。聯合艦隊的戰斗部隊包括護衛艦隊、航空集團、潛艇艦隊和掃雷隊。
護衛艦隊下屬位於橫須賀的第1護衛隊群、位於佐世保的第2護衛隊群、位於舞鶴和大湊的第3護衛隊群和位於吳的第4護衛隊群。總計擁有「白根」級直升機驅逐艦2艘,「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2艘,「金剛」級驅逐艦4艘,「村雨」級通用驅逐艦9艘,「高波」級通用驅逐艦3艘,「朝霧」級通用驅逐艦8艘,「初雪」級通用驅逐艦1艘,「旗風」級防空驅逐艦2艘,「太刀風」級防空驅逐艦3艘。
航空集團下屬第1~5航空群、第21、22航空群和第31航空群。主要裝備直升機和固定翼巡邏、勤務飛機。
潛艇隊則擁有「親潮」級6艘,「春潮」級7艘和「夕潮」級6艘。
聯合艦隊所屬掃雷隊主要裝備2艘「浦賀」級掃雷支援艦和3艘「八重山」級遠洋獵/掃雷艦,另有若干小型掃雷艇。
地方隊的水面艦艇部隊由護衛隊、掃雷艇隊、警備隊等混合編組。目前幾個地方隊分別擁有1~2個護衛隊和1~2個掃海隊,另有一艘地方隊直屬的大型登陸艦艇。各地方隊總計擁有「初雪」級驅逐艦9艘,「阿武隈」級護衛艦6艘,「高月」級驅逐艦1艘,「山雲」級驅逐艦1艘。「石狩」級護衛艦1艘,「夕張」級護衛艦1艘。另有「初島」級及「字和島」級掃雷艇15艘。另有一些輔助艦艇。
海上自衛隊航空兵部隊包括7個區級航空聯隊,含8個海上偵察中隊、6個反潛直升機中隊、1個掃雷直升機中隊、1個運輸機中隊、1個電子偵察中隊、7個訓練中隊以及2個搜索和救援中隊。飛機型號及數量如下(2000年年初情況)。
固定翼飛機 包括P-3CⅡ/Ⅲ反潛巡邏機100架、p-2J反潛飛機6架、US-1/US-1A救援機13架、EP-3電子戰飛機3架、UP-3電子偵察飛機4架、LC-90運輸機5架、YS-11M-A/M運輸機4架、UC-90通用型運輸機1架、UP-2J電子戰教練機2架、EP-2J電子戰教練機2架、UP-3C電子戰教練/試驗機1架、YS-11T教練機6架、T-5教練機38架、U-36A電子戰教練機4架、TC-90教練機27架、NP-3C試驗鑒定機1架。
直升機 包括HSS-2A反潛直升機24架、HSS-2B反潛直升機49架、MH-53E「海龍」掃雷直升機10架、KV-10711-3A反潛直升機2架、S-61AH救援直升機10架、S-61A通用直升機10架、OH-6D教練機6架、OH-6J教練機4架、SH-60J反潛直升機51架、UH-60J救援直升機11架。

航空自衛隊

航空自衛隊包括7個戰斗聯隊(包括3個戰斗機/地面攻擊機中隊、10個截擊機中隊、1個偵察中隊、1個電子戰中隊、1個預警機中隊、1個攻擊機教練機中隊、8個運輸機中隊、1個搜索救援機聯隊、1個校準機中隊)、6個教練機聯隊(包括8個教練機中隊)、1個聯絡機聯隊。4個指揮預警機聯隊,包括28個雷達站、6個防空導彈大隊,包括24個防空導彈中隊、1個機場防空大隊(高炮/防空導彈)、空中支援總隊、4個運輸機中隊、1個搜索救援機聯隊、飛行訓練總隊、7個教練機中隊、1個飛行試驗聯隊。
航空自衛隊共計擁有F-15J/DJ戰斗機203架、F-4EJ戰斗機104架、F-2A/B型戰斗機32架、F-1戰斗機27架、RF-4E/EJ電子戰飛機27架、E-2C預警機13架、E-767預警機4架、T-1教練機16架、T-2教練機33架、T-4教練機199架,T-3教練機3架、T-400教練機12架、C-1運輸機27架、YS-11運輸機13架、C-130H運輸機16架、「波音」—747特別運輸機2架、U-125公務機3架、U-125救援機19架、MU-2救援機7架、U-4多用途飛機5架、V-107A救援直升機15架、UH-60J救援直升機25架、CH-47J運輸直升機1:7架。

陸上自衛隊

目前,自衛隊擁有11個師、2個旅和2個混成旅。到2005年末,將縮小為10個師、4個旅和1個混成旅,最終編制將確定為9個師和6個旅。陸上自衛隊目前有約17.2萬人(其中有5000名後備役人員),最終要減少至16萬人(其中包括1.5萬名後備役人員)。全軍坦克數量最終減少至約900輛,火炮數量減至900門。其部隊分為北部、東北、東部、中部和西部五個方面隊(其編制大小相當於我軍的陸軍集團軍),大致態勢如下。
北部方面隊 包括第2、5、7、11師,第1炮兵旅,第1防空導彈旅和第1坦克群。
東北方面隊 包括第6、9師,第2炮兵群,第5防空導彈群。
東部方面隊 包括第1師,第12空中機動旅,第1空降旅,第2防空導彈群。
中部方面隊 下轄第3、10師,第13旅,第2混成旅和第8防空導彈群;
西部方面隊 包括第4、8師,第1混成旅(駐那霸),第2防空導彈旅和第1直升機旅。
陸上自衛隊的師分為坦克師和A、B、C、D、E五種步兵師(其中A、B型師被作為甲種師,C、D、E型師作為乙種師),各師情況如下。
坦克師為第7師,包括3個坦克團、1個機步團、1個4營制炮兵團、一個高炮團及一個直升機飛行隊。裝備坦克286輛,步兵戰車和裝甲輸送車336輛,OH-6和UH-1直升機共15架。
A型師包括第2、第11師,下轄3個摩步團,1個機步團,1個炮兵團和高炮營、坦克營各一。裝備坦克74輛,步兵戰車90輛,75式155毫米炮55門。師屬卡車數量可以同時運送3個步兵團。經過最近的改編後,第11師還剩下1個機步團和2個摩步團。第2師也取消了1個摩步團,但在剩下的步兵團中加強了一個反坦克連(裝備12具79式重型反坦克導彈發射架),並將師屬坦克營加強為6連制坦克團(裝備坦克100輛)。
B型師包括第1、3、4、6、8師,下屬4個摩步團和1個反坦克隊(裝備有8具79式重型反坦克導彈發射架和部分中型反坦克導彈),其餘編制與A型師基本相同。裝備坦克74輛,步兵戰車18輛,FH70型155毫米炮60門。師屬卡車數量保證4個步兵團都能夠乘車機動。近年,第3師取消了1個步兵團。
第5師為C型師,下屬1個機步團和2個摩步團,其餘與B型師基本相同。裝備坦克56輛,步兵戰車和裝甲輸送車90輛,75式155毫米炮45門,該師以後將被改編為旅。
第9師為D型師,轄3個摩步團,裝甲車僅有16輛,其餘與C型師相同。

義大利軍事實力

武裝力量

兵力 現役部隊25.06萬人(義務兵11.18萬人)

陸軍

15.3萬人。(包括義務兵8.3萬人)。編有1個作戰指揮部,3個戰區司令部,下轄:1支快速反應部隊(1個機械化旅、1個空中機動旅、1個空降旅、1個工程兵團、1個兩棲團);1支山地部隊(3個山地旅、1個工程兵團、1個陸航團、1個山地空降營);2支本土防禦部隊(2個坦克旅、1個裝甲旅、4個機械化旅、2個工程兵團、1個陸航團);1個支援部隊司令部,下轄1個炮兵師(其中「霍克」地空導彈團3個、高炮團2個)、10個炮兵旅(其中重炮團1個、炮團3個、三防團1個)、1個陸航師(陸航團2個,陸航營2個)。

主戰坦克:共699輛,其中「豹I AI」式133輛,「豹I AV」式98輛,「半人馬座」式B-1型363輛,「阿雷斯特」式105輛。

裝甲輸送車:共2778輛,其中M-113型882輛,VCC型1638輛,「菲亞特」6614型26輛、「美洲獅」式101輛。

牽引炮:222門,其中105毫米72門、155毫米150門。

自行炮:155毫米192門

火箭炮:227毫米22門

迫擊炮:81毫米1200門,120毫米459門。

反坦克導彈:「陶式」858具,「米蘭」752具。

反坦克火箭筒:「鐵拳」3型1860具

無坐力炮:80毫米434門

高炮:25毫米208門

地空導彈:「霍克」60部,「毒刺」112部,「防空衛士」「蝮蛇」32部。

飛機:SM-1019型6架,IX-228型3架,P-180型3架。

直升機361架,其中攻擊直升機45架。

無人駕駛機:「奎宿九星」20型5架

海軍

3.8萬人(包括1.1萬名義務兵)編有1個艦隊司令部(兼北約地中海常設艦隊司令部),7個戰區司令部,4個海軍基地。

輕型航母:「加里波第」級1艘

潛艇:7艘,其中「佩希羅」級4艘,「薩烏羅」級3艘。

巡洋艦:「維•維納托」級1艘

驅逐艦:4艘,其中「勇敢」級2艘,「大膽」級2艘。

護衛艦:24艘,其中「西北風」級8艘,「狼」級4艘,「炮手」級4艘,「智慧女神」級反潛護衛艦8艘。

海岸警衛艦艇:9艘

掃雷艦艇:13艘,其中「山地步兵」級1艘,「萊里齊」級4艘,「加埃塔」級8艘。

兩棲登陸艦艇:「聖喬治奧」級2艘,「聖朱斯托」級1艘。

支援艦船:32艘。特種部隊特種司令部-水下襲擊司令部編有3個大隊,1支水下作戰部隊,1所學校和1個研究所。

海軍陸戰隊「聖馬可」營共1000人。編有1個作戰大隊,1個訓練大隊和1個後勤大隊。裝備VCC-1型裝甲輸送車30輛,LTVP-7型兩棲裝甲車10輛,81毫米無坐力炮16門,106毫米無坐力炮8門,「米蘭」式反坦克導彈6具。

海軍航空兵 2500人。編有1個攻擊戰斗機中隊,5個反潛直升機中隊,裝備作戰飛機18架、武裝直升機80架。

空軍

5.96萬人(包括1.78萬名義務兵)。編有8個攻擊機中隊,5個戰斗轟炸機中隊,1個偵察機中隊,2個反潛巡邏機中隊,1個電子戰/偵察機中隊,3個運輸機中隊,7個教練機中隊,1個空中加油機中隊,2個通訊聯絡機中隊,4個搜索與救援中隊。3個「奈基」地空導彈中隊和12個「斯帕塔」地空導彈中隊。作戰飛機336架。

攻擊/戰斗機:「旋風」式116架,F-104型91架,AMX型104架,MB-339CDll架。「大西洋」式海上反潛機14架。

空中加油/運輸機:「波音-707-320」型4架

運輸機:C-1301H/J型15架,G-222G型38架,DC9-32型2架,「灣流」3-VIP型2架,「獵鷹」50-VIP型4架,「獵鷹」900VIP型2架。

聯絡/電子戰飛機:P-166型7架,P-180型18架,PD-808型1架,SIAl-208型.30架。

教練機:MB-339型75架,AMX-T型20架,SF-260M型26架。

直升機:101架,其中HH-3F型21架、SH-3D型2架、AB-212型27架、NH-500D型51架。裝備有AIM-9L「響尾蛇」,「蝮蛇」型空空導彈;AGM-8「哈姆」、「鸕鶿」型空地導彈;「奈基」、「斯巴達」型地空導彈若干。

准軍事部隊

25.25萬人。其中:

憲兵11萬人(屬內政部)。編有1個憲兵總司令部,下轄本土憲兵、機動與特種憲兵等。本土憲兵編為5個師,18個大團,94個大隊,1個訓練旅。機動與特種憲兵編有1個師、2個旅、1個騎兵團、1個特種作戰大隊、13個機動營,1個空降營,以及若干海、空憲兵支隊。裝備有各型裝甲輸送車171輛,其中「菲亞特」6616型40輛、VCO型裝甲車40輛、M-133型91輛;直升機91架,其中「阿古斯塔」A-109型24架、AB一205型4架、AB-206型39架、AB-412型24架。

公安警察 7.9萬人(屬內政部)。編有11個機動分隊,裝備裝甲輸送車40輛,P-68型飛機5架,直升機41架,其中有A-109型12架,AB-206型20架,AB-212型9架。

財政警察 6.35萬人(屬財政部)。編有14個區,20個團,128個大隊。裝備有P-166-DL3型飛機5架,直升機80架,近岸巡邏艇3艘,其他艦艇300餘艘。

港口控制部隊在緊急情況下受海軍領導。裝備有近岸巡邏艇12艘,其他艦艇130餘艘,直升機4架。

預備役部隊

6.52萬人,其中陸軍1.19萬人海軍2.3萬人,空軍3.03萬人。

6. 世界各國國土面積排名

世界各國領陸面積排名(World Ranking of Territorial Areas)是指的世界各國(不含水域、殖民地)陸地面積排名。
巨型國家面積大於500萬平方千米,是最大的國家類型。指的是俄羅斯、加拿大、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等國家,其中俄羅斯的面積最大,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其中最小的是澳大利亞。
超大型國家的面積為100萬~500萬平方千米,指的是印度、阿根廷、哈薩克等國家,其中最大的是印度,最小的是埃及。
大型國家的面積為100萬~50萬平方千米,指的是坦尚尼亞、西班牙、土耳其、法國等國家,其中最大的是坦尚尼亞,最小的是西班牙。
中型國家的面積為50萬~10萬平方千米,即土庫曼、德國、冰島、保加利亞等國,中型國家中最大的是土庫曼,最小的是韓國。
小型國家的面積為10萬~5萬平方千米,指的是匈牙利、葡萄牙、奧地利、克羅埃西亞、喬治亞等國家,小型國家中,匈牙利的面積最大,哥斯大黎加的面積最小。
超小型國家的面積為5萬~1萬平方千米,指的是斯洛伐克、比利時、荷蘭、丹麥、瑞士等國,其中最大的是斯洛伐克,最小的是黎巴嫩。
微型國家的面積是1萬平方千米以下,指塞普勒斯、摩納哥、梵蒂岡等國家,其中面積最大的是塞普勒斯,最小的是梵蒂岡,同時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
在排名表中,某個國家排在最前,就說明這個國家最大,反過來,就說明國家最小。
一、巨型國家
S>500萬km2
排名
國家/地區
英文
領陸面積(平方千米)
首都
1
俄羅斯
Russia
1710萬 (17,098,200)
莫斯科
2
加拿大
Canada
998萬 (9,984,000)
渥太華
3
中華人民共和國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960萬(9,600,000)
北京
4
美國
the United States(the US/USA)
937萬(9,370,000)
華盛頓
5
巴西
Brazil
852萬(8,514,900)
巴西利亞
6
澳大利亞
Australia
769萬(7,692,000)
堪培拉
超大型國家編輯
100萬km2≤S<500萬km2
排名
國家/地區
英文
領陸面積(平方千米)
首都
7
印度
India
298萬(2,980,000)
新德里
8
阿根廷
Argentina
278萬(2,780,400)
布宜諾斯艾利斯
9
哈薩克
Kazakhstan
272萬(2,724,901)
努爾蘇丹
10
阿爾及利亞
Algeria
238萬(2,381,740)
阿爾及爾
11
剛果民主共和國
D.R.Congo
234萬(2,344,860)
金沙薩
12
沙烏地阿拉伯
Saudi Arabia
215萬(2,149,690)
利雅得
13
墨西哥
Mexico
196萬(1,964,375)
墨西哥城
14
印度尼西亞
Indonesia
191萬(1,913,580)
雅加達
15
蘇丹
Sudan
188萬(1,879,357)
喀土穆
16
利比亞
Libya
176萬(1,759,540)
的黎波里
17
伊朗
Iran
164.5萬(1,645,000)
德黑蘭
18
蒙古
MongoliaI
156萬(1,564,120)
烏蘭巴托
19
秘魯
Peru
129萬(1,285,220)
利馬
20
查德
Chad
128萬(1,284,000)
恩賈梅納
21
尼日
Nigeria
127萬(1,267,000)
尼亞美
22
安哥拉
Angola
125萬(1,246,700)
羅安達
23
馬里
Mali
124萬(1,240,190)
巴馬科
24
南非
South Africa
122萬(1,219,090)
茨瓦內
25
哥倫比亞
Colombia
114萬(1,141,748)
波哥大
26
衣索比亞
Ethiopia
110萬(1,104,300)
亞的斯亞貝巴
27
玻利維亞
Bolivia
109.8萬(1,098,000)
蘇克雷
28
茅利塔尼亞
Mauritania
103萬(1,030,700)
努瓦克肖特
29
埃及
Egypt
100萬(1,001,450)
開羅
註:印度的除去爭議之後的面積不包括中印邊境印占區和克什米爾印度實際控制區
二、大型國家
50萬km2≤S<100萬km2
排名
國家/地區
英文
領陸面積(平方千米)
首都
30
坦尚尼亞
Tanzania
945,087.00
多多馬
31
奈及利亞
Nigeria
923,768.00
阿布賈
32
委內瑞拉
Venezuela
916,445.00
加拉加斯
33
巴基斯坦
Pakistan
881,912.00
伊斯蘭堡
34
納米比亞
Namibia
825,615.00
溫得和克
35
莫三比克
Mozambique
801,590.00
馬普托
36
土耳其
Turkey
783,562.00
安卡拉
37
智利
Chile
756,102.00
聖地亞哥
38
尚比亞
Zambia
752,612.00
盧薩卡
39
摩洛哥
Morocco
710,850.00
拉巴特
40
緬甸
Myanmar
676,578.00
內比都
41
阿富汗
Afghanistan
652,230.00
喀布爾
42
法國
France
640,679.00
巴黎
43
索馬里
Somalia
637,657.00
摩加迪沙
44
中非
Central African
622,984.00
班吉
45
南蘇丹
South Sudan
619,745.00 [10]
朱巴
46
烏克蘭
Ukraine
603,500.00
基輔
47
馬達加斯加
Madagascar
587,041.00
塔那那利佛
48
波札那
Botswana
581,730.00
哈博羅內
49
肯亞
Kenya
580,367.00
內羅華
50
葉門
Yemen
527,968.00
薩那
51
泰國
Thailand
513,120.00
曼谷
52
西班牙
Spain
505,992.00
馬德里
三、中型國家
10萬km2≤S<50萬km2
排名
國家/地區
英文
領陸面積(平方千米)
首都
53
土庫曼
488,100.00
阿什哈巴德
54
喀麥隆
475,442.00
雅溫得
55
巴布亞紐幾內亞
462,840.00
莫爾斯比港
56
瑞典
450,295.00
斯德哥爾摩
57
烏茲別克
447,400.00
塔什干
58
伊拉克
438,317.00
巴格達
59
巴拉圭
406,752.00
亞松森
60
辛巴威
390,757.00
哈拉雷
61
日本
377,973.00
東京
62
德國
357,114.00
柏林
63
剛果
342,000.00
布拉柴維爾
64
芬蘭
338,424.00
赫爾辛基
65
越南
331,212.00
河內
66
馬來西亞
330,803.00
吉隆坡
67
挪威
385,000.00
奧斯陸
68
象牙海岸
322,463.00
亞穆蘇克羅
69
波蘭
312,696.00
華沙
70
阿曼
309,500.00
馬斯喀特
71
義大利
301,339.00
羅馬
72
菲律賓
300,000.00
馬尼拉
73
厄瓜多
276,841.00
基多
74
布吉納法索
274,222.00
瓦加杜古
75
紐西蘭
270,467.00
惠靈頓
76
加彭
267,668.00
利伯維爾
77
幾內亞
245,857.00
科納克里
78
英國
242,495.00
倫敦
79
烏干達
241,550.00
坎帕拉
80
迦納
238,533.00
阿克拉
81
羅馬尼亞
238,397.00
布加勒斯特
82
寮國
236,800.00
萬象
83
蓋亞那
214,969.00
喬治敦
84
白俄羅斯
207,600.00
明斯克
85
吉爾吉斯斯坦
199,951.00
比什凱克
86
塞內加爾
196,722.00
達喀爾
87
敘利亞
185,180.00
大馬士革
88
柬埔寨
181,035.00
金邊
89
烏拉圭
176,215.00
蒙得維的亞
90
蘇利南
163,820.00
帕拉馬里博
91
突尼西亞
163,610.00
突尼西亞
92
孟加拉國
147,570.00
達卡
93
尼泊爾
147,181.00
加德滿都
94
塔吉克
143,100.00
杜尚別
95
希臘
131,990.00
雅典
96
尼加拉瓜
130,373.00
馬那瓜
97
朝鮮
120,540.00
平壤
98
馬拉維
118,484.00
利隆圭
99
厄利垂亞
117,600.00
阿斯馬拉
100
貝南
114,763.00
波多諾伏
101
宏都拉斯
112,492.00
特古西加爾巴
102
賴比瑞亞
111,369.00
蒙羅維亞
103
保加利亞
110,879.00
索非亞
104
古巴
109,884.00
哈瓦那
105
瓜地馬拉
108,889.00
瓜地馬拉
106
冰島
103,000.00
雷克雅未克
107
韓國
100,210.00
首爾
四、小型國家
5萬km2≤S<10萬km2
排名
國家/地區
英文
領陸面積 (平方千米)
首都
108
匈牙利
93,028.00
布達佩斯
109
葡萄牙
92,090.00
里斯本
110
約旦
89,342.00
安曼
111
塞爾維亞
88,361.00
貝爾格萊德
112
亞塞拜然
86,600.00
巴庫
113
奧地利
83,871.00
維也納
114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83,600.00
阿布扎比
115
捷克
78,865.00
布拉格
116
巴拿馬
75,417.00
巴拿馬城
117
獅子山
71,740.00
弗里敦
118
愛爾蘭
70,273.00
都柏林
119
喬治亞
69,700.00
第比利斯
120
斯里蘭卡
65,610.00
科倫坡
121
立陶宛
65,300.00
維爾紐斯
122
拉脫維亞
64,559.00
里加
123
多哥
56,785.00
洛美
124
克羅埃西亞
56,594.00
薩格勒布
125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51,209.00
薩拉熱窩
126
哥斯大黎加
51,100.00
聖何塞
超小型國家編輯
1萬km2≤S<5萬km2
排名
國家/地區
英文
領陸面積(平方千米)
首都
127
斯洛伐克
49,037.00
布拉迪斯拉發
128
多米尼加
48,671.00
聖多明各
129
愛沙尼亞
45,227.00
塔林
130
丹麥
43,094.00
哥本哈根
131
荷蘭
41,850.00
阿姆斯特丹
132
瑞士
41,284.00
伯爾尼
133
不丹
38,394.00
廷布
134
幾內亞比索
36,125.00
比紹
135
摩爾多瓦
33,846.00
基希訥烏
136
比利時
30,528.00
布魯塞爾
137
賴索托
30,355.00
馬塞盧
138
亞美尼亞
29,743.00
埃里溫
139
索羅門群島
28,896.00
霍尼亞拉
140
阿爾巴尼亞
28,748.00
地拉那
141
赤道幾內亞
28,051.00
馬拉博
142
蒲隆地
27,834.00
布瓊布拉
143
海地
27,750.00
太子港
144
盧安達
26,338.00
基加利
145
北馬其頓
25,713.00
斯科普里
146
吉布地
23,200.00
吉布地
147
貝里斯
22,966.00
貝爾莫潘
148
薩爾瓦多
21,041.00
聖薩爾瓦多
149
以色列
20,770.00
特拉維夫、耶路撒冷
150
斯洛維尼亞
20,273.00
盧布爾雅那
151
斐濟
18,272.00
蘇瓦
152
科威特
17,818.00
科威特城
153
史瓦濟蘭
17,364.00
姆巴巴內
154
東帝汶
14,919.00
帝力
155
巴哈馬
13,943.00
拿騷
156
黑山
13,812.00
波德戈里察
157
萬那杜
12,189.00
維拉港
158
卡達
11,586.00
多哈
159
甘比亞
11,295.00
班珠爾
160
牙買加
10,991.00
金斯敦
161
黎巴嫩
10,452.00
貝魯特
五、微型國家
S<1萬km2
排名
國家/地區
英文
領陸面積(平方千米)
首都
162
塞普勒斯
9,251.00
尼科西亞
163
巴勒斯坦
6,020.00
拉姆安拉、耶路撒冷
164
汶萊
5,765.00
斯里巴加灣市
165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5,130.00
西班牙港
166
維德角
4,033.00
普拉亞
167
薩摩亞
2,842.00
阿皮亞
168
盧森堡
2,586.00
盧森堡
169
模里西斯
2,040.00
路易港
170
葛摩
1,860.00
莫羅尼
171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964.00
聖多美
172
吉里巴斯
811.00
塔拉瓦
173
巴林
767.00
麥納麥
174
多米尼克
751.00
羅索
175
湯加
747.00
努庫阿洛法
176
新加坡
722.50 [12]
新加坡
177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705.00
帕利基爾
178
聖露西亞
Saint Lucia
616.00
卡斯特里
179
安道爾
Andorra
468.00
安道爾
180
帛琉
Palau
465.55
梅萊凱奧克
181
塞席爾
Seychelles
455.80
維多利亞
182
安地卡及巴布達
Antigua and Barbuda
442.00
聖約翰
183
巴貝多
Barbados
431.00
布里奇敦
184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Sain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389.00
金斯敦
185
格瑞那達
Grenada
344.00
聖喬治
186
馬爾他
Malta
316.00
瓦萊塔
187
馬爾地夫
Maldives
300.00
馬累
188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Saint Kitts and Nevis
261.00
巴斯特爾
189
紐埃
Niue
260.00
阿洛菲
190
庫克群島
Cook Islands
240.00
阿瓦魯阿
191
馬紹爾群島
Marshall Islands
181.00
馬朱羅
192
列支敦斯登
Liechtenstein
160.00
瓦杜茲
193
聖馬利諾
San Marino
61.20
聖馬利諾
194
吐瓦魯
Tuvalu
26.00
富納富提
195
諾魯
Nauru
21.00
亞倫
196
摩納哥
Monaco
2.02
摩納哥
197
梵蒂岡
Vatican
0.44
梵蒂岡城

7. 日本的國土面積比德國、英國、義大利都大,為什麼大家都只嘲笑日本國土小,而不去嘲笑英國、德國呢

英國德國好歹沒有條帶狀多山的國土啊
而且
日本人口好像比他們也多很多
日本的地不夠用,資源也貧瘠
德國英國的資源好像比日本多好多

8. 二戰時候日本德國義大利哪個厲害

以下是我的個人觀點
分開來說吧

論綜合實力
德國最強,日本其次,義大利最低
我想這個應該沒什麼爭議

陸軍實力
德國最強應該無爭議,日本義大利則差不多,意陸軍裝備和戰術理念比日陸軍略好一些,而日軍士氣和訓練程度(後期不行了)則更高一些,要知道歐洲和非洲戰場跟遠東戰場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表面上看義大利陸軍在歐洲非洲戰場表現不佳,但真要拿到遠東戰場上對比,實力還是相當可觀的,別的不說,歐洲戰線打一仗動不動幾百萬上千萬發彈葯的火力投放,遠東戰線上除了富得流油的米帝誰玩得起這陣仗?義大利裝備是比日軍強一點但也就強了那麼一點,跟美德蘇那些喪心病狂的貨放一個戰場上誰不怵。

海軍
日本最強,德國其次,義大利最弱但不像陸軍那樣差很多
日本海軍由於特殊的關系,擁有遠超過其國力能正常供養的范圍,代價就是陸軍的削弱,日本海陸之爭由來已久,但總體上海軍壓倒陸軍,因此日本打造出了二戰前期世界最強的航母艦隊(中後期被美國取代),其他艦艇總噸位也力壓德意海軍。
德國由於一戰戰敗後的各種限制水面艦艇始終不能正常發展,即便後來限制放鬆後建造了幾艘高水平的艦船,也難掩整體實力的低下,僅有潛艇部隊,由於限制較少發展起來的早,加上合理的戰術使用,一度表現搶眼,但也沒能挽救德國海軍總體上的劣勢。
義大利海軍雖然沒有戰敗國的限制,但是本來就低下的工業實力和貧瘠的資源導致義大利海軍甚至都跟不上受限制的德國發展的腳步,尤其是和德國結盟後,其資源匱乏嚴重影響了海軍的作戰能力(和德國結盟買不到盟國的資源),比如德國潛艇相比德國水面艦艇的頻繁出擊是因為戰術需求,而義大利潛艇比義大利水面艦艇出擊頻繁卻是因為大型艦艇出航的燃料供給不夠!盡管如此,義大利海軍在截止到投降盟國之時,戰損比都是賺的,倒是投降盟國後,之前還是盟友的德國由於擔心義大利海軍為敵所用,趁著義大利投降盟國後還沒有對德宣戰的中立期,偷襲意海軍,僅幾天時間,義大利損失的艦艇就超過過去至少一年的損失數量。

空軍
德國依舊最強,義大利其次,日本最低
估計不少人會有意見,但是請注意二戰時日本其實是沒有空軍的,所有的日本航空兵都是隸屬於海軍或陸軍航空部隊,這一點美國也一樣,比如二戰時全世界最大的「隊」級軍事編制,就是擁有200多萬人的「美國陸軍航空隊」。
單就日本來說,海航實力超過陸航,就這三國來說日本海航也是超過義大利空軍,畢竟義大利海陸軍航空兵的實力不算空軍的。至於德國空軍,由於某個死胖子拚命爭權奪利,搞出「傘兵裝甲軍」之類的奇葩空軍編制,其空軍實力自然穩壓日、意。

9. 二戰時德國義大利日本三國佔領的最大面積分別是多少

本大
歐洲面積為1016萬平方公里
德國缺少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瑞典、芬蘭、俄羅斯的一部分
就算上他那些仆從國如匈牙利等等
實際佔領面積不到歐洲一半
日本佔領了中國的一半
還有朝鮮、除泰國外整個東南亞
面積遠超1000萬平方公里

10. 二戰時的軸心國日本、德國、義大利哪個國家工業實力強

是德國。因為日本國內資源缺泛,完全依賴於海上貿易,這就決定了在二戰中的日本無法大力發展工業;而義大利的無能也是有目共睹的。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和日本哪個國家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給馮瀟霆手裡拿了什麼 瀏覽:483
看癲癇中國哪個醫院最好 瀏覽:895
赴英國留學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435
什麼是中國軍人講稿 瀏覽:49
美國法國義大利哪個好玩 瀏覽:857
越南話四十怎麼說 瀏覽:666
印度地鐵逃生進入方法怎麼進去 瀏覽:140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的畫家有哪些人 瀏覽:162
哪個國家開飛中國航班 瀏覽:793
英國華僑捐款多少 瀏覽:662
德信公司在印尼什麼地方 瀏覽:826
越南盾一千塊是什麼樣的 瀏覽:118
中國夢5g什麼時候上市 瀏覽:718
越南國花是什麼樹 瀏覽:870
如何遏制中國民眾炫富 瀏覽:17
最近英國旅遊簽證需要多久 瀏覽:890
伊朗人民動員部隊是什麼 瀏覽:704
中國教玩具之都如何上一層樓 瀏覽:311
印尼海嘯發生在什麼地方 瀏覽:511
英國匯豐怎麼注銷賬戶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