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為什麼有洪澇災害

義大利為什麼有洪澇災害

發布時間:2022-05-08 01:07:16

A. 威尼斯最主要的氣象災害及成因

威尼斯最主要的氣象災害為:洪水,持續降雨等自然災害。造成洪水這種自然災害的原因如下:

1.暴雨造成持續的降雨使得威尼斯瀉湖地區海水漲潮時發生倒灌,遊客只能踮起腳尖漫步著名的聖馬可廣場。許多古老的建築物的地下基礎結構被腐蝕,變得不堅固,造成大批古建築下沉。

2001年,科學家們發現,威尼斯自1727年以來的275年間下沉了67厘米。下沉的原因:除了海平面升高的影響外,也有人為的原因,那就是在近代的工業化發展進程中過度開采地下水,造成地下岩石層塌陷,整個水城正一點點沒入水中。有人甚至預言說,80年後的威尼斯將成為水中城市。

2.義大利是非洲板塊的一部分,非洲板塊一直在向北漂移,似乎要擠入歐洲板塊下面,正是這種漂移引起了阿爾卑斯山的上升和威尼斯的下沉。每100年,威尼斯就會下沉1.3厘米。

二戰後,為滿足工農業發展的需求,人們大量開采地下水,這種行為雖然後來被禁止,但惡果已不可挽回:整個城市在20年內下沉了30厘米,威尼斯人生活的中心——聖馬可廣場只高於警戒水位30厘米。只要洪水發生,聖馬可廣場就會浸入水面下10厘米,而且情況還在不斷惡化。

2001年1月,威尼斯遭受了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水災,洪水持續了4天4夜,城市的大半部分都淹沒在水中。

(1)義大利為什麼有洪澇災害擴展閱讀:

威尼斯這座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是由威尼斯瀉湖中央的大小117座島嶼組成的,瀉湖最終流入亞得里亞海。威尼斯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452年,當時,人們為了躲避匈奴王阿拉提的入侵而來到瀉湖的島嶼上。

從此以後,水——這道天然的屏障,使得他們世代在島上安全地繁衍生息。公元810年,威尼斯就曾依靠水的保護而免遭查里曼王子的侵略。

水曾是威尼斯的保護神,卻成了威尼斯最大的敵人。1966年,威尼斯發生大洪災,城內水位高達1米,這一事件迫使義大利政府將防洪列為國家頭等大事。

B. 全球自然災害的原因

全球變暖導致地震 火山噴發和災難性海底滑坡頻發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熱浪一陣比一陣熱,颶風一場比一場猛,海平面越來越高,這些都是地球暖化對人類發出的警告。但科學家指出,地震頻發也與地球變暖有關。

據加拿大新聞社報道,加入全球暖化爭論的最新科學學科是地質學。一些地質學家解釋說,氣候暖化直接導致冰帽融化,這將釋放出在地殼中被抑制的壓力,引發極端的地質事故,其中包括地震、海嘯及火山噴發。一立方米冰的重量接近一噸,而一些冰層的厚度會超過1000米。當這些重量因融化而除去後,地殼就會彈回到原來的形狀。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地質學家帕特里克·吳用一個生動的例子解釋了這種效果:他用拇指壓著足球,當拇指抬起,對球的表面壓力除去之後,足球會恢復原來的形狀。地球兩極這些厚冰層像拇指按壓地球一樣,給地球帶來大量的壓力,壓制住地震的發生,但在它們融化之後,便會引發地震。當地震發生在海洋下,就會形成海嘯。當然,對地球來說,由於地殼非常堅硬,這個恢復原狀的過程相當緩慢。比如,目前,加拿大東部偶然發生的地震,其實與一萬多年前的最後一次冰河期的反彈有關。南極洲及格陵蘭積雪的融化也會有相同的影響,但過程將因溫室效應而加速。

帕特里克·吳還表示,冰層融化後,重新液化的水會引發海平面上升,增加海底所承受的重量,而這也可能對地層深處的板塊造成影響。

地殼可能比很多人想像得更敏感,之前已有很多事例證明了這一點,比如修建大壩後,大壩攔截而成的水庫水量增加,引發地震。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火山專家阿蘭·格拉比尼爾表示,當他發現加州海岸的氣候變化與火山活動之間有關時,一開始還有些懷疑。可是,他到圖書館查閱資料進行研究後發現,在世界許多地方,特別是地中海地區,氣候變化與火山活動的這種聯系尤其明顯。他說:「冰層融化,地殼的負載減輕,在壓力的作用下,地殼下面的岩漿就更容易噴出來,這就是火山。」

英國地質學家比爾·馬奎爾在《新科學家》雜志上發表的論文也指出:「全世界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全球氣候變化已經影響著地震、火山噴發和災難性海底滑坡發生的頻率。這種現象已經在地球歷史上發生過多次,而且證據顯示,它正再度發生。」一、氣候形成與變化的決定性因素是溫度:
氣候的形成是地球地表水受光熱蒸發,成為氣體,產生暖流,是形成風的主要因素之一。蒸氣體升入高空形成雲,濃雲涌集,產生摩擦,產生雷電,濃雲遇冷空氣變成雨,遇寒流變成雪,暖濕氣流,冷寒氣與寒流則形成風,決定著氣候的變化,風雲、雨、雪和雷電就是全球氣候的主要現象。
形成氣候的溫度之一,是太陽光熱,它決定了赤道與夏季炎熱和白天升溫。另一種溫度是太空寒冷,它決定了南北極冰川及高山積雪和夜晚降溫。
恆星光熱與太空寒冷是宇宙中的原始狀態。宇宙中的所有星球皆受這兩種原始狀態因素的影響。其具體體現就是所有受影響星球黑夜與白天的巨大溫差,如月球白天溫度高達+160度,夜晚則將至-170度,溫度差高達330度。再如火星,白天溫度為+420度,夜晚則將至-173度,晝夜溫差高達600度,假如這樣的星球如地球一樣存有大量的水,白天必然會水蒸氣滿天,夜晚則會降連天的暴雨或冰雹,所形成的氣候必惡劣至極。
我們地球的溫度適中,氣候穩定,晝夜溫差小,維持著水與生命的正常存在。這主要歸功與地球上存在著四大保溫功能:一、臭氧層,二、大氣層,三、海洋水,四、自然生態。
臭氧層不僅有阻紫外線和宇宙射線功能,它有阻太陽光熱的功能。大氣層則有很好的吸熱功能。太陽光熱照在臭氧層表面溫度為近網路,而透過臭氧層和千米大氣層到達陸地表面,最高溫度僅為30度至40度左右,這說明臭氧層及大氣層阻止了太陽的大部分熱量。
自然生態為生命提供了氧氣食物,淡水和良好的生存環境,另外自然生態還可以保持水土不流失,減緩空氣流動,保持了近地空氣的潮濕度,從而進一步保障了生存所需的適宜溫度。
海洋水占據了地區大部分面積,水能吸收大量太陽光熱變成氣體,又會吸收寒冷變成雨雪回歸大地。這充分說明了水對溫度的良好調節作用。造成全球氣候惡化的根本原因是地球上的兩大保溫功能遭到破壞。一是臭氧層的破壞。由於人類大量使用含氟含氯空調冰箱致使臭氧層出現大量空洞,其在空洞區的阻熱效果就會喪失。直接導致的就是大量太陽光熱進入地球,蒸發大量雨水,產生強風暴雨,形成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如2010年中國江南及東北多個省份的洪水,巴基斯坦、澳大利亞,美歐等多國的洪澇災害皆是此種原因和2011年5月份美國的強風暴也是此因)。二是自然生態的破壞。由於人類大量建設活動和土地嚴重荒漠化,造成自然生態大面積退化和惡化。不但使其對生命的供養供食保水功能大大降低,其保溫功能也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其直接惡果就是地球受太陽光熱和太空寒冷的影響加劇,夏天會更熱,冬天會更冷,白天和黑夜的溫差會加大。夏天越熱,易讓土地乾旱,多有沙塵暴天氣,易患火災。(如2010-2011中、美、俄、澳大利亞頻繁的大旱及重大火災等自然災害)。冬天越冷,會暴雪成災和多有霜凍,或造成土地冬季乾旱。(如歐洲所謂乾旱年極寒的大雪災,中國2011的冬季大旱等)。
全球氣候惡化已危害生命的生存。
害生命健康。人會多發流感病。動物會多發流感、禽流感,等多種季節性疾病。尤其是處在溫度敏感區的高空飛鳥和淺水層魚類等動物,已無法承受溫度的過強影響,而大量出現動物群體死亡事件。(2011年僅在美國就出現了大批動物死亡事件。如1月4日在美國齒輪鎮出現4萬多隻死蟹。3月8日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港口百萬條魚兒死亡,堵塞港口。世界其他地區也大量出現了動物群體死亡事件。如1月5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出現上百隻寒鴉屍體。1月8日義大利北部小鎮法恩扎又死亡8000多隻斑鳩。另外,紐西蘭等地也出現了大批魚兒死亡事件)。
另據有關研究:恐龍滅亡於全球氣候惡化。
恐龍是近億年前的地球主宰。其龐大的族群和巨大的食量,促使他們像蝗蟲一樣為獲取足量的食物而不斷遷移,這樣龐大的族群遷至一方就會毀壞一方生態,讓大量土地荒漠化。這樣氣候也會因此而惡化。生命力極強的恐龍致命弱點就是依靠大自然界穩定的氣溫來保證其下一代的孵化。氣候的惡化必然會導致氣溫的冷熱無常,這樣恐龍蛋的孵化就沒有保障就會腐壞變質。然而自然損壞的恢復期要遠遠大於恐龍的生命期,更要擺脫恐龍族群的再破壞,才可慢慢恢復其自然生機。於是恐龍族群因此消失,其它靠外界氣溫孵化的動物族群也基本滅亡。只有不受外界氣溫影響的胎生活體溫孵化的動物群體才會繁衍下來(有科學推測恐龍的其他滅亡原因,那是不能讓人信服的,因那些災難不能讓全球生物大滅絕,是不會讓生命力極強的地球主宰恐龍族群滅亡的)。
全球氣候惡化導致全球自然災害,嚴重危機人與生命的正常生存,並且會讓人類遭到自然淘汰。原因一:是人和其他動物一樣,必須擁有氧氣、水和食物和適宜的溫度才能生存。二:是人力無法抗衡自然災難。如地震、海嘯、洪水、泥石流、強風暴等。人們面對這些自然災害只有選擇逃離和災後重建。2010至2011年全球災害頻發呈愈演愈烈趨勢。人類如不痛下決心正確認識,採取切實可行的行動也措施,再這樣下去災害惡化到難以控制的地步,後果恐怕難以想像.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C. 義大利威尼斯洪水泛濫,水城人民為抗擊水災付出過哪些努力

義大利的威尼斯突然遇到高水位的侵襲,更是由於治水工程沒有能發揮作用,導致了城市內有多處地區被水淹沒,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之後有工作人員表示治水工程之所以沒有發揮作用,是由於現在整個系統是處於試運行階段的,只有等水位到達了一定的高度才會正式啟動。



那麼這么美麗的城市為什麼會建在水上呢?因為當地人在建築房屋的時候,用了一種防水性特別好的伊斯特拉石頭墊在木樁上面,然而在往上面砌磚的時候,就建成了一座座充滿魅力的建築。最早水上是為了躲避戰爭而來的,這里的水也替他們阻擋了一次進攻,從此威尼斯水城就聞名於世界。威尼斯建設不久,這里就有很多古跡,比如教堂、鍾樓以及宮殿,最有代表性建築的就是嘆息橋,這里已經成為了遊客們的打卡點,據說如果戀愛的人在橋上接吻就可以長長久久,這也是一個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城市。

D. (2008泗水縣模擬)義大利的佛羅倫薩1966年11月14日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大一次洪水,對古羅馬時期遺留下來

地中海氣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緯300~400之間的大陸西岸.全球除南極洲外,各大洲均有該氣候類型分布.一年中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西風帶的交替控制.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高溫乾燥;冬季受西風帶影響,溫和多雨.年降水量為300-~1000毫米.題中11月正值義大利的冬季多雨期,容易發生洪澇災害.
故選:B.

E. 水城威尼斯為何如今因水而憂

水城威尼斯如今因水而憂是因為威尼斯發生了水災。水災給義大利城市威尼斯造成了嚴重破壞,洪水襲擊了大量的房屋、商店和歷史建築,許多旅遊景點關閉大門,放棄遊客,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義大利總理孔德將洪水比作「襲擊義大利的心臟」。「水城」威尼斯「因水而生」和「因水而美」現在都「因水而憂」。

盡管災情已經減緩,威尼斯洪水再次敲響了氣候變化的警鍾。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從2020年起,義大利學校將要求每個年級的學生學習氣候相關課程,學生將了解可持續發展與環境和社會之間的關系。義大利可能成為第一個將氣候變化作為必修課的國家。

F. 1966年佛羅倫薩水災是怎麼回事

1966年11月4日至6日,傾盆大雨伴隨著每小時90英里的大風使義大利的阿爾諾河和波河的河水猛漲,淹死113人,千餘人受傷,特別是佛羅倫薩,損失尤為慘重。佛羅倫薩有2/3的土地被淹,6000家手工藝商店被毀,不計其數的無價藝術珍品遭到破壞或沖失。被洪水襲擊的還有威尼斯,在那裡洪水沖毀了7000家商店,特蘭提諾區有30000人無家可歸,特別是藝術品的損失無法估量。

義大利的佛羅倫薩人對於他們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一些藝術珍品保管人的責任十分敏感,同樣,作為最好的手工藝人,他們普遍對於洪水的恐懼,超過了對戰爭、疾病以及死亡的恐懼。1333年、1577年、1666年和1844年,殘酷的洪流曾好幾次沖擊了這個文藝復興時期繁榮起來的義大利藝術之都。每次洪水都使更多的珍品流入河床沉入爛泥之中或是被水沖毀。

但丁在佛羅倫薩看到了「阿爾諾河那可愛的綠色河岸」變成「胡鬧的泡沫和爛泥。」

阿爾諾河及其支流在1966年11月初再次威脅義大利的金色城市。幾百萬噸洪水隨著旋風風暴從佛羅倫薩北部山區傾瀉下來,使阿爾諾河和波河的水位急劇上升。

在一個遙遠的假日礦泉,一位旅館職員對著電話大叫,說他看到附近一個湖裡的水在洶涌地溢出湖岸。他描述著,整個森林都像在從山坡上滑下來。11月4日,阿爾諾河的河水湧入佛羅倫薩,淹沒了全市的2/3。彭特·維西涯沿街那些1345年建起的精巧的珠寶店全被淹沒。桑塔·克羅斯手工藝店(總共有6000件)的各種產品,包括織工、木匠、皮匠和毛皮梳理工的產品也全部被洪水吞沒了。更糟的是建於13世紀的雄偉的耶穌受難像也被含油污的鹽水浸泡了12個小時,70%的顏色被沖掉,再也無法修復。

吉貝爾蒂(1738~1455)造的「天堂之門」是裝飾浸禮所有的青銅浮雕大門。起初人們擔心它被毀掉了,因為五塊護牆板被洶涌的大水沖開了,但後來人們發現它們被圍繞洗禮堂的鐵欄桿擋住了。

洪水整天都在濺潑著幾世紀前的喬托基爾蘭達約(Ghirtandio)、波提切利和薩多(AndreadetSarto)等人的壁畫。米開朗基羅和多那太羅的雕塑也被油和爛泥污染。600多幅油畫遭到破壞,但它們大部分還能修復,而珍藏在國家圖書館里的那些無價手稿以及那些16世紀前的古版書籍都已無法修復。它們是阿爾諾河所製造的首批佛羅倫薩的犧牲品之一。洪水沖垮了大圖書館的圍牆,50多萬份歷史記載全部喪失。這使人們想起了1903年圖林(Turin's)皇家圖書館失火的巨大損失以及公元500年亞歷山大圖書館古物的毀滅。

洪水流入了佛羅倫薩大學,文史哲系圖書館里上百萬冊藏書被洗盪一空;經濟和商業學院的幾千份博士論文毀於洪水;最受珍愛的也是僅存的2000冊關於法學的珍貴文件和書籍(17~19世紀的)從法律系大樓里被沖走;所有的科學儀器以及珍藏在山·沙爾韋神經大腦疾病診所中的大部分藏書也從醫學系被沖走。僅僅幾個小時之內,這所世界上最傑出的大學之一便失掉了它最有價值的知識遺產。

雖然大部分佛羅倫薩居民都轉移到了較高的房頂上等待洪水消退,但年邁的烏菲奇美術館館長恩柏托·巴帝尼教授卻拒絕離開。他和幾名雇員一起把喬托(他的幾百磅重的多聯畫屏之一)、波提切利馬薩奇奧和菲力普·利皮(FraFilippoLippi)的大量作品一件件地搬上樓去,甚至在洪水已經淹到了他們的膝蓋,他們也沒有停止搶救工作。

黎明時分,佛羅倫薩城仍在動盪之中,退下的水伴著爛泥沒及人的腰部,店主們紛紛把手伸到爛泥中找尋他們的貨物和工具,但其中大部分已被沖掉了。

設計家埃米利歐·普西看了一眼他那被毀掉的工作間以及裡面100多萬美元的損失,聳聳肩堅定地說:「我個人將重新開始。」但對於其他一些人來說,也許沒有新的開始了。有113人慘死在倒塌的建築物下,屍體都發脹了。

當義大利政府派遣一批直升飛機(一共800架次)給佛羅倫薩送來水和食物時,許多藝術家、史學家、教授以及學生馬上開始搶救文化遺產的工作。他們將數以千計的書籍、繪畫和雕刻從爛泥里挖出來,送到佛羅倫薩大學。在那裡,修復工作正在緊張地進行著。幾百名學藝術的美國學生自願的整日參加搶救珍品的工作。許多著名的專家從世界各地趕來援助修復工作。所有的人都干到精疲力竭才肯罷休。

1333年、1577年、1666年和1844年的幾次洪水襲擊使義大利佛羅倫薩人對洪水的恐懼,超過了對戰爭、疾病以及死亡的恐懼。因為每次洪水都使佛羅倫薩的大量藝術珍品流入河床沉入爛泥之中或是被水沖毀,這對於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一些藝術珍品保管人的佛羅倫薩人來說是尤為痛心的。而1966年11月4日至6日的這場水災使佛羅倫薩更是損失空前,不計其數的無價藝術珍品遭到破壞或沖失。

造成佛羅倫薩這場大水災的主要原因是連降大雨加之時速90英里的大風使該市的阿爾諾河和波河的水猛漲,泛濫成災。對於連續遭到幾次大洪水襲擊的佛羅倫薩人,應該認識到災害是人類不可避免的悲劇,認識到災難的隱伏性、突發性是人類的大悲劇,但如果認識到了災難而不能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去防災、減災,則是人類更大的悲劇。「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一富有哲理的諺語用來指導防災十分有意義。而對災害接踵而至的今天,「亡羊補牢」同樣顯出其實際價值。

G. 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波河是義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經常發生洪水。波河中下游含沙量高,河

(1)西高東低;含沙量大、水能資源豐富、徑流量季節變化大(任答兩點);冬汛、無結冰期;夏汛、有結冰期;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2)降水季節分配不均;水系發達,支流眾多;修建水庫;營造水土保持林;加固堤壩、疏浚河道、開挖入海河道
(3)負相關;年均溫越高,蒸發量越大;土壤越乾燥,農業用水量越多,地表水資源越少。


H. 義大利為什麼突發洪水

8月20日電 位於義大利南部卡拉布里亞區的一處峽谷20日因為暴雨突發洪水,造成峽谷內至少10名登山愛好者死亡。

義大利民防局的消息說,山洪暴發時至少有兩隊共36名登山愛好者在12公里長的峽谷內。由於裹挾著岩石的洪水來得突然,登山者來不及躲避。18人幸運獲救,其中6人受傷。傷勢較重者被直升機送往臨近醫院接受救治。

目前尚不清楚失蹤者具體人數,因為一些登山者在進入峽谷時沒有按規定配備專業導游並進行登記。此外,死傷者的國籍尚未確認,有消息說在這一地區旅遊探險的人大部分是義大利人。

救援人員來自事發地點鄰近的奇維塔鎮,他們動用了探照燈,以便夜間繼續搜救失蹤人員。

事發地區的很多峽谷被拉加內洛河切割而成,地勢險峻,每年有一些時段對外關閉,有關部門只建議有豐富經驗的登山者進入。20日早些時候,峽谷所在的地區遭遇了數小時的強降雨和強風。

I. 義大利冬季發生洪水災害,可信嗎

這是真的。
因為義大利主要為地中海氣候,冬季多雨.
且義大利多山地丘陵,山與山間形成盆地,排水不暢,易形成洪水災害。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為什麼有洪澇災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國人如何買中國汽車票 瀏覽:397
越南騙婚報警怎麼處理 瀏覽:969
朝鮮越南人口多少 瀏覽:830
如果國民黨領導了中國會怎麼樣 瀏覽:761
義大利人為什麼這么愛喝咖啡 瀏覽:869
被罵的回國義大利女人叫什麼 瀏覽:725
緬甸與越南的民工工資哪個低 瀏覽:732
越南軸承多少錢一個 瀏覽:635
為什麼要限制伊朗核 瀏覽:312
印度伊布替尼仿製葯多少錢 瀏覽:221
越南有哪些蘇制武器 瀏覽:18
義大利fax怎麼讀 瀏覽:768
越南人喜歡中國什麼青菜 瀏覽:303
想做燕窩生意印尼哪裡有 瀏覽:383
煮熟的義大利面什麼顏色 瀏覽:990
螺旋義大利面怎麼炒好吃竅門 瀏覽:922
汽車為什麼出口不到越南 瀏覽:975
甘肅人在伊朗干什麼工作 瀏覽:333
去伊朗女人准備什麼 瀏覽:188
伊朗有多少國家支持 瀏覽: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