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的武器裝備為什麼那麼好呢

義大利的武器裝備為什麼那麼好呢

發布時間:2022-05-04 18:02:52

㈠ 二戰時義大利的武器裝備能排上號嗎

1 維內托級戰列艦

㈡ 二戰時,義大利的裝備不錯,為何在戰場上卻很慫

義大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之一,作為軸心國三大巨頭之一,義大利在二戰中的表現非常差勁,簡直像是在打醬油,完全不符合世界一流強國的身份,網上關於義大利的黑段子滿天飛,那麼二戰時的義大利為何表現那麼差?

義大利實力弱,又不願意打仗,所以義大利在二戰中表現的非常差,不過讓義大利更無奈的是義大利的對手一個比一個強,其中最讓義大利人頭疼的就是英國人,實際上,義大利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和英國人作戰,英國人是世界屈指可數的幾個強國,是盟軍的三大巨頭之一,特別是海空軍格外的厲害,別說義大利人,連德國人拿英國人都沒辦法。幸運的是,義大利人及時見風使舵,投靠了盟國戰後,不僅沒有受到嚴厲的處罰,而且還混的和戰勝國一樣。

㈢ 二戰義大利擁有強大的戰爭動員能力,優秀的軍工業。有人數,有科技,還有法西斯民族主義的鼓舞,為何表現

首先,義大利的裝備次.這是公認的.義大利基本上是清一色的老式步槍和沖鋒槍.
其次,義大利的士兵作戰能力次.這也是公認的.
然後,義大利的戰術.和其他很多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一樣.很落後.這是我的觀點.所以著重講一下.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技術更加成熟之後.在一戰中首次亮相的坦克已經被改進了很多。早在一戰結束後.美國的喬治.巴頓將軍就提出以坦克為前鋒.步兵掩護推進.由坦克攻破陣地,而後步兵進行肅清,佔領並直至鞏固防禦.
後來德國人拿去用了.別人起個名字叫閃擊戰.其實是巴頓提出來的.只是沒有起這個名字.二戰的主流戰術基本就是這樣.要結合裝甲部隊和步兵協同作戰.但是當時的很多國家並不重視裝甲兵.而義大利則是個典型.而且憑義大利的國力也很難訓練出什麼好部隊或者生產出什麼好的武器裝備.
說是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其實,德國和義大利的結盟.我看有一大半原因僅僅是因為墨索里尼的那股瘋狂為希特勒所贊賞.希特勒所謂的"真正的戰士".可惜.他沒有像希特勒一樣被敵人打敗.而是死在了自己女婿帶領的憤怒的人民手裡. 這位"真正的戰士"最後得到的是真正的失敗.

㈣ 二戰時期的義大利,裝備精良,可是為什麼誰都打不過

第一,義大利雖然自詡羅馬人的後裔,但他們早已經喪失了羅馬人的戰斗民族屬性,沒有了羅馬人的那種勇敢和好鬥。最初的羅馬人很窮,所以很野蠻,戰鬥力很強,但建立羅馬帝國後就不一樣了。羅馬帝國是當時歐洲最發達最強大的國家,文明比周邊國家和民族高幾個級別,在安逸的生活中,羅馬人被腐蝕了,從讓對手聞風喪膽的羅馬軍團變成了熱衷於享受生活的藝術家。事實上,從羅馬帝國時代開始,義大利人就變了,他們變得溫和、不愛斗,不喜歡打仗,喜歡安逸生活和貪圖小便宜。一直以來,義大利人種點糧食、搞點小生意,生活還是很不錯的。即使二戰時期,義大利人的生活仍然比較安逸。墨索里尼時代,是義大利在20世紀少有的經濟高速增長期,雖然談不上富裕,但還算過得去,所以義大利人根本不願意打仗。他們只是被墨索里尼等少量野心家和法西斯分子攜裹而已。1940年,墨索里尼打算入侵希臘,但遭到了將領們的集體反對,因為將領們不想打仗,他們給出的理由是,當時義大利臨時拼湊的百萬大軍竟然有一半已經臨時復員回家收秋去了。如此可愛的義大利,打起仗來自然一團糟。雖然擁有各種稀有皮膚,但卻被各種虐,打誰都打不過。其實義大利人也不容易,讓一群搞藝術、做小生意的良民去打仗真是難為他們了。據說,二戰中義大利軍隊大部分士兵都精通音樂和烹飪。如果說二戰中誰最能打,肯定是德國人,但要說哪國的藝術修養最高,絕對是義大利人。

第二,義大利看似張牙舞爪,但其實是個偽列強,因為從撒丁王國統一義大利開始就存在各種問題,註定成為不了德國那種具有凝聚力、戰鬥力和活力的國家。統一前的義大利長期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始終沒有形成統一的民族意識和國民主體。19世紀中期,撒丁王國這個二流國家,沒有像德國那樣靠著戰爭和實力統一義大利,而是靠著借力和交易完成的統一。統一後的義大利仍然沒有擺脫撒丁王國這個還保留著封建制殘余國家的影子,領導階層是撒丁王國的舊貴族和精英,議會等制度也是照搬原來腐朽舊制度。尤其是軍隊方面,由於在統一戰爭中,沒有經過戰爭洗禮,所以根本沒有什麼戰鬥力。唯一有點戰鬥力的紅衫軍還因為懼怕加里波第要武統義大利被解散了。30年代,希特勒訪問義大利,檢閱軍隊後稱義大利軍隊仍然是一支封建王朝的軍隊。義大利軍隊不僅缺乏戰斗意志,而且貪污腐化嚴重,完全和先進的武器裝備和工業水平不相稱。義大利軍隊就像近代的清軍,雖然裝備了洋槍洋炮,但戰鬥力低的嚇人。

第三,義大利雖然號稱世界第六大工業強國,但實力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強大。一方面,雖然義大利工業技術水平很高,科技也很發達,但國內資源匱乏,幾乎所有的資源都依賴進口。由於義大利財力和資源不足,直到二戰爆發前,義大利仍然沒有做好准備,義大利儲備的鋼材僅夠用14天,煤炭50天,鐵礦石180天,石油也只夠1年,由於盟軍的封鎖,義大利很快就用完了儲備,只能等著德國人接濟。可以說,義大利打二戰其實是非常勉強。二戰中,由於原材料供應和產能不足,義大利的飛機和軍艦經常在家趴著,前線的武器和物資也運不過去。義大利被稱為列強中最薄弱的一環是有一定道理的。

來源:網頁鏈接

㈤ 大家覺得義大利的軍事實力到底怎麼樣

義大利的軍事實力,在歐洲還算中上等,但是要是放在世界上,那就只能是三流水平了。

義大利是歐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其海軍擁有兩個性能先進、功能齊全、戰力強大的航母戰斗群,由現役的「加富爾」號和「加里波第」號航母領銜。義大利海軍是地中海地區僅次於法國海軍的第二大海上力量,其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不斷提高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力圖成為地中海的海上霸主。

義大利是一個較大的半島國家,其95%的工業原料來自海路,65%的出口貨物依靠海運,海軍在其軍隊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義大利海軍現役約3萬人,目前編配各型艦船63艘、各型飛機70架,還包括2艘航母、3艘兩棲運輸艦、8艘驅逐艦、9艘護衛艦和6艘潛艇等。

義大利海軍下轄6大兵種,包括艦隊司令部、工程兵、武器與作戰系統司令部、行政部隊、醫療部隊和海岸警衛隊。主要海軍基地有拉斯佩奇亞、塔蘭托等。


㈥ 義大利是世界老牌的軍事強國,如今它的軍事實力怎麼樣呢

現在義大利的軍事實力可以排在世界前10的行列,因為義大利這些年並沒有太多的領土安全上面的威脅,這也使得義大利的軍事發展其實並沒有取得太多的進步,不過義大利這些年一直保持了自己的武器科研能力,這也使得義大利現在依然能夠研製出性能非常出色的武器裝備。也正是因為如此,才使得義大利的軍隊在歐洲地區依然保持了很強的存在感。

但是義大利畢竟是世界上非常有影響力的國家之一,也希望義大利能夠和其他國家保持和平共處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夠讓義大利的影響力擴大到全球,也希望義大利的經濟能夠重新恢復活力,這樣也會使義大利老百姓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富裕。

㈦ 二戰義大利的武器

卡爾諾狙擊步槍
二戰期間,義大利軍隊主要裝備的是M1891步槍。而狙擊步槍就在改槍基礎上改進而來,曾是暗殺肯尼迪的凶器。

彈匣容量6發,瞄準具為表尺照門和刀片形準星,口徑6.5mm,槍長78cm,重3.8Kg,彈速700米/秒,射速6發/分鍾,射程300米,使用6.5mm卡爾卡諾步槍彈,製造年代為1917年。義大利輕兵器委員會測試了幾十種設計,包括德國的1888型,最後決定採用Salvatore Carcano的設計,融合德國1888式的曼立夏彈倉,定型為步兵長槍1891式(Fucile di Fanteria Modello 1891), 由此在義大利及其他軍隊服役至第二次大戰之後,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在長期生產過程中,曾經有過多種改良型,有騎槍及短槍型,在30年代甚至改了口徑,但是最終仍定為6.5MM。此槍一大特色是採用了漸增加來復線,在槍膛部是1:19,到槍口為1:8。漸增加來復線的好處是膛壓低, 延長槍管壽命。抗戰時的中國福建部隊,就裝備大量的1891年式。
M1891式還有一種1891/38型,比1891型短,其口徑也增大為7.35毫米,在意軍中主要用作拼刺格鬥。
6.55m卡堪諾式,7.35mm38式
而二戰的狙擊步槍都是在制式步槍基礎上改進而來,義大利也有,只是他的軍隊在戰爭中表現太差,故無人關注。從整體上來說,日本的武器裝備上,陸軍的比義大利差,空軍和海軍是義大利不能比的。
二戰中軸心國以德國武器最先進,德國士兵的素質也是最好的,二戰的德國陸軍是當時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陸軍。
其次日本軍隊士兵的素質雖然比不上德國,但是也差的不遠。
至於義大利,對於這支陸軍的真實作戰實力,與義大利軍隊有過長期共同作戰體驗的隆美爾有著直觀的印象。他非常清晰地注意到,義大利的陸軍裝備太差、訓練根本不適應機械化戰爭的需要、指揮官能力不足、部隊士氣普遍低落、厭戰情緒濃厚,這樣一支軍隊在面對西方同盟國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大軍時除了不堪一擊之外不會有另一種結局。事實也的確如此,意軍與其說是德軍的"戰友",不如更准確地稱其為"累贅",用隆美爾的話形容,義大利那支完全非摩托化的陸軍對於德軍來講是一塊毫無軍事價值的"死"的重量。在北非這個強調機動和速度的戰場上,隆美爾為了遷就意軍,常常不得不對作戰計劃和戰術行動作出不利的折中。 在二戰時期義大利軍隊應該是戰死率最低的,原因當然是士兵素質低,戰斗慾望不強。二戰中義大利軍隊投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舉例:
1. 德國繞過馬其諾防線後,義大利3個步兵師,2個山地師,3個裝甲師對陣法國1個步兵師,1個半裝甲師,打了半個月,硬是被法國人給幹掉了1.5個山地師,重創2個步兵師。結果德軍1個摩步師加個裝甲師只用了2天就殲滅了法國人。……
2. 英美聯軍北非登陸,西西里島駐扎了4.5萬義大利軍隊,盟軍只轟炸了5天,義大利人就投降了!~~
3. 一次墨索里尼訪問德國,一位義大利將軍問一位德國將軍,在俄國前線義大利軍隊損失多?那位德國將軍回答:「沒有傷亡……因為他們全部跑掉了。」

㈧ 世界打仗最渣的發達國家,現在為何能成為世界軍火大國

在歷史上,義大利只有羅馬帝國時期,攻無不克,但是在此後,並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情況,對於義大利基本上只有四個字,屢戰屢敗,但是義大利並不是武器不行,在世界各國之間也算是先進武器,所以還是挺受其他國家的歡迎。

義大利雖然在打仗方面欠缺,但是在武器方面並不落後,義大利甚至為印度造了一艘輕型航母,義大利之所以作為軍火大國,他的售後服務也是很受人們歡迎的,在武器方面,義大利方面可以直接轉讓技術,或者是直接幫助建設生產線。

㈨ 二戰義大利和日本裝備誰更好 知乎

裝備有很多種,每個大類裝備下面又細分很多項目,所以沒法籠統地說誰的裝備更好。但是如果就總體實力來看,還是日本更強。下面從幾個方面分析一下:
1、制式步槍。義大利制式步槍是曼利夏·卡爾卡洛M1891卡賓槍,口徑6.5;日本制式步槍是三八式步槍,口徑也是6.5。作為二戰主流口徑中的異類,其實這兩款裝備實在是難分伯仲。
2、制式輕機槍。義大利主要裝備的是貝雷塔M1930輕機槍,該槍使用20發馬蹄形彈夾供彈,然而實際使用效果很差,供彈系統設計缺陷易卡殼等毛病。日本主要裝備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歪把子」大正十一式輕機槍,該槍由於設計缺陷,也嘗嘗受人詬病,供彈系統也同M1930一般坑爹。
3、制式重機槍。義大利主要裝備的是貝雷塔M1937重機槍。日本主要裝備九二式重機槍。神奇的是這兩款重機槍都是採用彈板供彈,而且與坑爹的輕機槍不同,這兩款重機槍性能都算得上比較優異。
4、裝甲力量。義大利主要裝備的是裝備45毫米火炮的M13-40中型坦克、裝備75毫米火炮的M41自行突擊炮和裝備90毫米火炮的L45自行火炮。而日本方面,雖然研製了多大50多種類型的坦克,但是拿得出手的也就95式輕戰和97式中戰,但是日軍裝甲設計思路還是在於輔助步兵,所以設計過時,面對歐洲大部分坦克都處於下風。所以日本的坦克裝備要比義大利略遜一籌。
5、戰斗機。義大利裝備的是出名的雷電戰斗機,日本則是叱吒太平洋的零式戰機。這兩款都是算得上優秀的戰斗機,所以也很難分個高下,各有各的特色。
6、海軍。雖然義大利海軍實力也很強大,但是相較於擁有大量航母力量的日本,還是無法抗衡的。二戰前中期海軍力量排名一般為:英、美、日、法、意。所以海軍方面日本較強。

㈩ 二戰義大利的軍事實力到底如何

一、經濟資源
在現代戰爭中,能否保證戰略物資的供應是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之一。戰略物資來源一旦枯竭,軍隊就會喪失行動能力。法西斯義大利的致命弱點恰恰就是經濟基礎薄弱和資源匱乏,軍事工業所需要的一切原料幾乎都要依賴進口。為了擺脫這種被動的狀況,早在1937年義大利就決定實施「自給自足」計劃。但是,這一計劃的實施未能縮小義大利原料生產與其他大國之間的巨大差距。以煤炭、鋼鐵和石油等重要戰略物資的生產為例,1938年義大利僅產劣質煤148萬噸,而同年美、英、法、德四國煤炭產量分別為4.06億噸、2.3億噸、4600萬噸和1.69億噸;當年的鋼產量,義大利為237.7萬噸,美、英、法、德則分別為5000萬噸、1400萬噸、600萬噸和2300萬噸。義大利的石油生產情況就更糟。1938年它僅產原油153265噸,而平時每年消耗石油 400萬噸,戰時800萬噸,所消費的石油幾乎全部都要從國外進口。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同年美國的原油產量則為1.7億噸,英、法都因逐步形成有儲量豐富的油田,因而原油產量也很高。此外,義大利的銅、鎳、鉛、錫等有色金屬資源也很缺乏。其中情況較好的銅,1938年也僅產2963噸,而同年美國的銅產量為58萬噸。
原料的不足使義大利的工業化水平遠遠落後於其他歐美大國。例如,1938年,法西斯頭子墨索里尼為了實現軍隊的機械化和快速化,採取各種辦法增加汽車的產量,從而推動了義大利汽車業的發展,汽車的年產量增至62072輛。但這個數字仍然無法同上述國家的汽車產量相比。當年美國為444.8萬輛,德國為 34.8萬輛,即使產量少些的英國和法國也都超過了30萬輛。
1939年9月1日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時,義大利的主要戰略物資儲備已經告竭。當時,鋼材還夠用14天,煤炭只夠用50天,情況好些的鐵礦石也只夠用180天。
為了解決戰略資源短缺問題,義大利法西斯政府採取一些權宜措施來彌補戰略物資的不足。例如,以愛國捐獻的名義強迫居民上繳銅等有色金屬,下令徵用民間的鋼鐵製品,在全國范圍內實行限量用電,報紙一律改為四版發行等等。事實上,這些措施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義大利戰略物資短缺的問題。
總之,到1940年6月參戰時,義大利的經濟遠沒有為戰爭做好准備,這從義大利外交部長齊亞諾的日記中可以得到證實。1940年4月7日,在義大利負責軍工生產的法瓦格羅薩將軍的陪同下,齊亞諾察看了戰略物資儲備情況。齊亞諾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我與他一起走馬觀花地調查了我國金屬儲備情況。結果令人十分沮喪」。但更加令他不安的是法瓦格羅薩報告說,「義大利正在失去它所有的國外市場,即使動用我們少得可憐的黃金儲備也買不起我們所需要的金屬「。另外,從國內情況來看義大利的「資源極其缺乏,破銅爛鐵的收繳也已達到極限。一切都完了」,並且說,「就物資儲備而言,我們現在的處境實際上比去年9月份還要糟,現有的物資也只夠打幾個月的仗」。在聽了法瓦格羅薩的上述這番話之後,齊亞諾在日記中寫道:「我們處於這樣一種狀況,怎敢參戰呢!?」

二、軍事准備
戰略物資的缺乏和經濟的虛弱使義大利的軍事力量受到很大影響。雖然義大利國防大臣吹噓可以動員1000萬人,但因武器裝備不足,到1940年6月10 日義大利參戰時,其陸軍總數僅為45萬人,編為74個二二制陸軍師。據當時任意軍總參謀長的巴多格里奧元帥事後說:「法西斯義大利參戰那天,74個二二制陸軍師中,只有19個師人員滿編,武器裝備齊全」。
當時,步兵是義大利陸軍的主體,約占陸軍總數的80%,但其武器裝備的落後令人吃驚。士兵手中拿的還多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使用的91式步槍。自動步槍雖然已開始生產,但數量極其有限。步兵的落後還表現在缺少機動車輛上。士兵按條例規定每人背負一個重達35公斤的背包,因而行進速度十分緩慢,平均每天只能前進30公里。義大利決定參戰後,步兵師開始實施所謂的「小機械化」,即給每個師配備少量汽車和自行車作為「補充裝備」。自行車用來運送背包,士兵輪流坐汽車行軍。這樣一來,行軍速度雖然略有提高,但卻增加了團隊間的矛盾,渙散了部隊的紀律。步兵師配備的主要武器是:34門100毫米野炮、30門81毫米迫擊炮、8門47毫米反坦克炮。這些火炮有相當一部分是一戰時從奧地利人手中繳獲來的,其餘部分也多半是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生產的老式部件所組裝。由此不難看出,義大利軍隊使用的火炮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戰爭的要求了。
陸軍中裝備略為好些的是那3個坦克師,總共擁有坦克1200輛。其中的近1100輛是3噸重的13輕型坦克,裝甲很薄,步槍子彈即可穿透。其最大特點是沒有安裝火炮,攜帶的主要武器是一挺機槍。士兵中有人戲稱這種早已被英法德淘汰的袖珍坦克是「胭脂盒」,也有人稱之為「沙丁魚罐頭盒」。事實上它不能用於作戰,只能作為戰時運送彈葯的輔助工具。另外有大約100輛6噸重的16中型坦克,這種坦克一時還不能開赴前線,因為其火炮瞄準器有毛病,需要檢修。當時英國坦克部隊配備的多半是13噸以上的中型坦克,由此看來,這幾個坦克師也是徒有虛名。 1939年格拉齊尼元帥被任命為陸軍總參謀長,發現陸軍裝備和作戰水平極差。墨索里尼叫他不要擔心,並且說,在戰場上陸軍不過是做做樣子,擺擺陣勢,打仗不靠陸軍。
義大利海軍和空軍的情況與陸軍有所不同。墨索里尼上台後十分重視擴充海軍和空軍,所以經過法西斯宣傳機器的大肆吹噓,義大利民眾認為其海空軍都是世界一流的。墨索里尼把海軍看成是實現其擴張野心的一個重要工具。他說,義大利是一個伸入地中海的半島,稱霸地中海是義大利向外擴張的基礎,這首先就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為此,他採取了許多措施。比如,海軍的待遇,其中包括服裝、食品和津貼都優於其它軍種,致使許多青年人爭先恐後當海軍。但是,由於墨索里尼不懂軍事,因而未能對發展海軍做出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略抉擇,只是一味追求艦艇的數量和噸位。截止1940年春季,義大利海軍已擁有各類艦艇257艘。其中 3.5萬噸級戰列艦4艘,萬噸級巡洋艦7艘,輕型巡洋艦15艘,驅逐艦59艘,快艇67艘。從數量和噸位看,義大利艦艇不如美國和英國,而與法國相當。但從武器裝備和技術性能來看,均無法同上述諸國相比。另外,義大利當時沒有航空母艦,從而使其艦隊在遠距離行動時得不到空中掩護。墨索里尼也曾為此焦慮不安,但卻自欺欺人地說,義大利無需建造航母,因為「整個義大利就是一艘大型航空母艦」。
直到1941年,義大利海軍由於缺乏空中支援和空中偵察手段,損失慘重,墨索里尼才下令將兩艘大型客輪改裝為航空母艦。
空軍是法西斯政權建立後於1923年新建的軍種,被吹噓為義大利的「精英部隊」,這是因為大多數法西斯領導人都曾經當過飛行員。由於墨索里尼把空軍完全法西斯化,所以當時空軍便成為富家子弟和投機分子快速晉升和步入高層的階梯。他們紛紛參加空軍,短則呆上兩三個月,長則混個一年半載,「退役」後很快就會得到提拔和重用。然而,空軍所擁有的飛機並不是法西斯宣傳的3000架(有時是8500架)。後來,法西斯當局覺得這種過於誇張的虛假宣傳難以令人信服,於是官方於1939年12月發布消息說,義大利空軍擁有飛機2300架。其實,這個數字與實際情況也有很大差距。據義大利空軍參謀長普里科洛證實,這其中的847架因過於陳舊將要被拆卸,另有大約500架因技術性能落後還存放在機庫里。因此,真正能用於作戰的飛機充其量也不過1000架。普里科洛在一次會議上告誡與會者不要對義大利空軍的實力抱有幻想。其理由是,雖然義大利空軍所擁有的飛機與其他國家不相上下,但技術落後,沒有雷達。
二次大戰前,人們認為在墨索里尼的領導下,義大利已經整裝待發,做好了戰爭准備。實際上,如同經濟准備不足一樣,義大利於1940年6月10日參戰時其軍事准備也很不足。可以說,各軍兵種的武器裝備均不符合作戰的要求。負責軍工生產的法瓦格羅薩將軍說,從武器裝備情況來看,義大利只能打得起二至三個月的戰爭。

三、戰略領導
義大利戰略領導的失誤,與獨裁者墨索里尼有著密切關系。一是墨索里尼缺乏精確的計劃和明確的戰略目標。例如,入侵希臘僅僅是為了顯示義大利能與德國平起平坐。1940年6月,當看到德國在西線取得重大戰果時,墨索里尼也打算打一場擺脫德國人的「平行戰」。墨索里尼認為,除利用義大利在北非的優勢發動進攻外,只能在巴爾干尋找一個義大利軍隊與之作戰時顯示出威力的弱國來打。外交部長齊亞諾提出打希臘,墨索里尼則堅持要首先打南斯拉夫,並命令總參謀部按照他的設想制定作戰方案,但後來又決定對希臘發動突然襲擊。墨索里尼說,只要行動迅速,不費吹灰之力便可迫使希臘投降。1940年10月12日,德國在事先未通知義大利的情況下出兵佔領了羅馬尼亞,墨索里尼感到十分惱火,決定立即入侵希臘。他說:「希特勒總是讓我面對既成事實,這次我要照方抓葯,將讓他從報上看到我佔領希臘的消息」。希臘戰役中,盡管墨索里尼多次更換指揮官,仍然未能扭轉敗局,後來派去的王牌師也被全殲。 Xj})?{FP
為了獲取戰利品,義大利派20幾萬軍隊到蘇聯戰場。蘇德戰爭爆發後,墨索里尼預計希特勒會很快取得勝利,他認為如果義大利派軍隊到蘇聯,必將獲得許多戰利品,於是他給希特勒寫信,要求派一支軍隊參戰。1941年6月底至7月初,由1個裝甲師和2個汽車運輸師共計6.2萬人組成的「義大利遠征俄國軍團」 開赴蘇聯。後來於1942年又增派4個步兵師和3個快速師,共計10個師22.9萬人組成「義大利第8集團軍」。結果,派到蘇德戰場的所謂「精銳部隊」死傷將近一半,其餘沖出蘇軍包圍圈逃回義大利,裝備損失80%以上。
有時在目的達到後,墨索里尼卻不必要地炫耀武力。1940年6月10日,義大利對英、法宣戰後並沒有立即採取軍事行動,只是讓義大利軍隊在意法邊界待命。6月17日,新組成的法國貝當政府要求停戰,希特勒邀請墨索里尼前往慕尼黑共商對法行動方略。在二人舉行會晤時,墨索里尼要求把尼斯、科西嘉、突尼西亞、吉布地和法國南部劃歸義大利,希特勒當即表示同意。但當返回羅馬後1墨索里尼覺得這樣得來的勝利有失自己的尊嚴。於是,他突然決定,在停戰協定簽訂前,向法軍駐守的阿爾卑斯山地區發動閃電戰。進攻開始後,意軍遭到法軍的迎頭痛擊,損失慘重,631人被打死,5206人受傷,626人失蹤。從前線返回的國家法西斯黨前任總書記斯特拉塞說:「停戰前兩天還用20多年前使用的那套辦法,讓那麼多的人白白去送死」。齊亞諾曾經這樣說:「墨索里尼並不是想要這要那。他想要的是戰爭,通過和平方式即使他能得到他所要求的兩倍他也不會要」。墨索里尼也說過類似的話:「軍事成功遠比完全通過和平途徑去獲取領土更加吸引人」。這說明墨索里尼貪求的是軍事勝利,並以此作為樹立個人權威的基礎。
二是墨索里尼剛愎自用,少謀寡斷。他本不懂軍事,缺乏指揮才能,卻以最高統帥的身份剝奪了總參謀部的軍事決定權,把全部軍事大權集於一身,獨斷專行。墨索里尼樂於下級報喜,惡於下級報憂,根本聽不進不同的意見。齊亞諾就曾經說:「沒有必要反對他,那樣會更糟」。一位將軍認為意軍准備不足,參戰只有失敗,勸誡墨索里尼不要參戰,結果被墨索里尼下令砍去了雙腳。巴多格里奧元帥認為意軍在希臘的失敗完全是墨索里尼造成的,他指出:「領袖(指墨索里尼)應當清醒地意識到,是他的一知半解和好大喜功正在把義大利引向失敗」。在聽到這番不恭之詞後,墨索里尼勃然大怒,他把巴多格里奧說成是「國家的公敵」和「叛徒 」,迫使他於1940年12月4日正式辭職。
1940年夏季,意軍在東非的部隊在數量上大大超過了該地的英軍。但是,墨索里尼領導下的意軍統帥部沒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在英軍的增援部隊到達東非之前發動堅決的進攻,而是在取得小勝之後即停止前進,由於墨索里尼一再命令意軍「只守不攻」,結果貽誤了戰機。1941年2月,韋維爾將軍指揮的英軍得到增援後開始發動攻勢,奧斯塔公爵指揮的意軍迅速潰敗,23萬意軍當了俘虜,墨索里尼那曇花一現的「東非帝國」就此告終。

墨索里尼下台後,在被巴多格里奧政府軟禁期間,他思考了許多問題。墨索里尼承認「他的政權在缺乏武器、士氣和資源的情況下,在錯誤的時間把國家拖入一場錯誤的戰爭。他濫用了千萬人的勇氣和熱情,為了向盟國顯示自己的偉大,外行地指揮了多次愚蠢的遠征」。應當說,他的反思還是比較客觀的,但他卻為自己尋找一些借口,把失敗的責任歸咎於軍隊和老百姓。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的武器裝備為什麼那麼好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馬丁身高多少 瀏覽:168
印尼賓館發票怎麼開 瀏覽:137
英國富人多少人 瀏覽:342
印度神話與泰國有什麼關系 瀏覽:811
印度蝗蟲什麼時候回來 瀏覽:989
美國溫度84度中國多少度 瀏覽:973
十三行在中國哪個地方 瀏覽:932
印尼的特色植物是什麼意思 瀏覽:480
印度人怎麼評論他們的芒果乾 瀏覽:614
和印度人做生意什麼感覺 瀏覽:996
去伊朗開店辦理什麼簽證 瀏覽:739
華人在伊朗工作怎麼樣 瀏覽:936
義大利語英語哪個好 瀏覽:609
印尼選票有多少 瀏覽:929
中國到盧安達空運多少一噸 瀏覽:272
中國新歌聲前身是什麼 瀏覽:359
跟義大利人吃飯有哪些禮儀 瀏覽:534
義大利黃油怎麼做 瀏覽:840
伊朗眼鏡怎麼樣 瀏覽:557
中國政界名人有哪些人 瀏覽: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