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戰中,德國是如何被「豬隊友」坑死的
有句俗話叫作「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在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盟友義大利就名副其實的擔任了這個「豬隊友」的角色。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墨索里尼終於認識到意軍單干不行,於是就派軍隊協同德軍作戰,以期待戰勝後可以跟著「分肥」。由於擔心義大利的軍隊打戰靠不住,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開始的時候,只讓意軍負責側翼防守任務。但結果意軍第8兵團的防區成了蘇軍的突破口,不到一天就被打開了一條27公里寬的缺口,3天後擴大到90公里。22萬所謂的義大利精銳部隊倉皇潰逃,將德軍的側翼完全暴露在蘇軍面前,導致一百多萬德軍被蘇軍徹底包圍。
納粹德國在二戰中的失敗,從他找到了義大利這樣一個豬隊友開始,便已是註定的命運。英國首相丘吉爾曾不無諷刺地說:「萬幸,義大利成了德國的盟友,而不是我們的。」
『貳』 二戰時義大利作為軸心真的很坑德國嗎
二戰時義大利作為軸心真的很坑德國。
義大利共和國,簡稱義大利,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其領土還包圍著兩個微型國家——聖馬利諾與梵蒂岡。
義大利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的創始會員國,還是申根公約、八國集團和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的成員,義大利共擁有55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和中國並列為全球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義大利在藝術和時尚領域也處於世界領導地位,米蘭是義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
氣候:
義大利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根據義大利各地不同的地形和地理位置,全國分為以下三個氣候區:南部半島和島嶼區、馬丹平原區和阿爾卑斯山區。這三個區的氣候各有不同的特點。
『叄』 曾讓希特勒怒罵他們是豬隊友的義大利,在二戰中它究竟是怎麼把德國拖垮的
因為二戰時期義大利的掌權者墨索里尼缺乏大局的戰略意識,導致在後來德國進攻蘇聯的時候拖了後腿,為德國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而且墨索里尼不僅上馬打仗方面不行,下馬治國更是一塌糊塗,不但把二戰時期義大利的經濟弄得崩潰,還常常向德國尋求接濟。
總而言之,墨索里尼的所作所為恰恰說明了隊友的重要性。如果當時義大利沒有托德國的後腿,或許在蘇德戰場上德軍還有挽回的餘地,不至於損失如此慘重,世事弄人,只能怪希特勒識人不準。
『肆』 義大利是怎麼把德國拖垮的呢
二戰期間,德國和蘇聯其實本來簽訂有互不侵犯條約,如果德國不主動侵犯蘇聯,蘇聯估計也和美國一樣,選擇袖手旁觀大發戰爭財,但是這一招之時希特勒的拖刀計,他想要先穩住蘇聯,在歐洲戰局基本平定了之後,就開始侵犯蘇聯。
可見,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啊,墨索里尼這個豬隊友當得真是稱職
『伍』 說一說二戰期間義大利是怎麼坑害德國的
義大利作為一個負責賣萌的國家,裝備可以但是戰鬥力弱,還經常投降,德國就要負責給它擦屁股。
在1939年,義大利攻擊法國,所派遣的32個師被法國的6個師打得落花流水,只得向德國求救,德國出手打贏了法國,正因為義大利多次需要德國的救援,從而也導致了德國進攻蘇聯的日期推遲了一個多月,又恰逢那年的蘇聯提前一個月下雪,種種原因導致德國最終的失敗。
『陸』 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為何找「最愛投降」的義大利做盟友呢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兄弟齊心,其利斷金」,這句話強調了作為兄弟,作為隊友的重要性。而這句話放在國家層面,更是如此,一個國家的成敗,除了自己的努力外,還有選擇隊友的能力,如果遇到豬隊友,那麼怎麼打也不會贏的。最典型德國,兩次世界大戰都找了豬隊友義大利,最終慘敗告終,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德國每次都要去找義大利呢?主要是三點原因。
尤其是義大利跟德國,兩國的產業幾乎融合,義大利需要德國的資源,而義大利的輕工業產品也需要德國的市場,所以從平時關系來看,義大利一向跟德國保持一致。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上的聯系和融合,也決定了兩國在政治,軍事上的合作,這也是繞不開的。
『柒』 二戰時期,為何義大利成為了德國的豬隊友
首先是沒得選。
歐洲的強國也就是英德法意四國,其他的國家根本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二戰和一戰的大概情況都是老大和老三聯合起來揍老二,老二沒辦法才把老四拉過來。所以德國是沒辦法才選擇義大利。
最後處境相同。
近代歷史上,歐洲的英法都是老牌資本主義強國,而德國和義大利都是新興國家,後起之秀,相互之間沒有利益糾葛,反而是兩國和那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存在著沖突,所以兩國自然而然的走到了一起,甚至被坑過也不在乎。
『捌』 為什麼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都背叛了德國
因為兩次世界大戰義大利都發現越到後來,德國的勝算越來越小。
兩次世界大戰都和德國有關,尤其是第2次世界大戰,德國戰鬥力讓天下為之側目,而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其實是有盟友的,第1次世界大戰,德國最開始的盟友是奧匈帝國和義大利。
這三個國家的盟約其實是非常的脆弱的,首先義大利的很多內部工業是受到限制的,因為資源不夠,導致很多東西需要進口於英國,而英國正是卡死了義大利的命脈,導致義大利在一戰的時候表現的很迷茫,後來在局勢不太妙的時候,選擇了反水。
義大利在兩次世界大戰的戰鬥力都疲軟,雖然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最開始都是站在德國的後面,但是最後也都背叛了德國,每一次義大利都能夠以戰勝國的身份參加戰後會議,但是不管是第1次世界大戰的戰後會議,還是第2次世界大戰的戰後會議,義大利都沒有得到太多的利益,不過對於德國來說,義大利的背叛是非常致命的,尤其是在第2次世界大戰,希特勒知道墨索里尼被俘虜之後,甚至拍手下去救援,但墨索里尼還是死了。
『玖』 兩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為什麼總是坑德國
歷史上的二次世界大戰,義大利扮演的角色的確不光彩,給人一種幽默的感覺,當年晚晴的時候,義大利的遠洋艦隊繞了大半個地球來到中國沿海,當時的晚晴不知道怎麼想的,宣布與義大利開戰,結果,還沒有接觸,義大利艦隊掉頭回去了。可見,在義大利的心中歌劇與美食才是根本,戰爭似乎挨不上,當年去攻打非洲的衣索比亞,居然被打敗,還是德國出面收拾,戰爭意志和戰鬥力非常差,而投降被義大利人認為光榮投降,客觀上坑德國在所難免。
『拾』 二戰義大利是怎麼給德軍拖後腿的
二戰時期,義大利有一個叫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獨裁者,他是法西斯主義創始人,早年間墨索里尼只是社會上的小混混,後來帶領著義大利專門去欺負一些小國家,墨索里尼的所作所為可以說為他之後的愚蠢行為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為什麼說義大利拖了德軍的後腿呢?又是怎麼拖了德軍的後腿?那得從義大利跟德國簽署了《鋼鐵條約》說起。
義大利在二戰時期給德軍帶來的麻煩無疑是給德軍戰爭增加了很多難度,正是因為義大利的愚蠢,墨索里尼的“瞎指揮”,給二戰帶來了幾分搞笑的氣氛。可我們今天看來,要合作就必須要顧全大局,多為大家共同的利益著想,才不會出現墨索里尼這樣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