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羅馬帝國是現在哪個國家的朝代 是義大利
羅馬帝國是指公元前27年屋大維獲得奧古斯都稱號開始,正式成立羅馬帝國,直到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為止.在此之前稱位羅馬共和時期.
順便糾正下樓上的,東羅馬帝國,也就是拜占庭帝國,不是被阿拉伯人滅亡的,而是被奧斯曼土耳其人滅亡的.(參見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戰)
羅馬帝國是以羅馬人為統治著的奴隸制國家,羅馬人,即是現在的義大利人,基本上可以說是羅馬帝國的傳承,就是現在的義大利.
『貳』 義大利和羅馬(或古羅馬)存在什麼關系現在和中世紀。
古羅馬是義大利的前身。
古羅馬分為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兩個時期,國都均設在羅馬城,從公元前509年延續到公元1453年,其間在公園395年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將國都繼續設在羅馬城,而東羅馬帝國和義大利就沒太大關系了。
西羅馬帝國在公元476年滅亡,歐洲的中世紀開啟,一直到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中世紀結束。因此,中世紀時期的義大利土地上並沒有羅馬這個國家,而這個時期是義大利長期的分裂割據時代,最終在19世紀由撒頂王國完成統一。
在從羅馬共和國建國開始到義大利統一,義大利民族都在扮演著及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地位,義大利繼承了羅馬眾多的遺產,所以可以說羅馬是義大利的前身。
『叄』 古代羅馬和義大利什麼關系呀
關於這個,許多義大利的語言專家和歷史專家至今都在討論.總的來說,這方面的假設一共有6個:
1.義大利的名字最初緣於意大洛國王,他的王國在特洛伊戰爭前的16代就存在了,位於現在的卡拉布里亞左右(請看載圖,意大洛的王國就叫義大利(ITALIA),位於"靴子"的腳尖)。有一段時間,他的王國曾擴張到了整個半島.
2.曾有古文記載:"由西面航海,經過這個半島,可以看見兩座牛角形狀的山峰."可能古人就以"牛"來稱呼這個半島,而牛在現代義大利文是TORO,和義大利的字形有點像(ITALIA).呃,現在不是特別像,但是義大利語已經改變了很多嘛.
3.北非曾有個叫大利的民族(TALIA),因其他民族的逼迫,他們移居到了西西里島.
4.希臘殖民地發展後他們稱這片土地愛大利(Aιθαλία(Aithalìa)),源於伊特納火山,就是現位於西西里東部的活火山,希臘語中叫愛特那(Aitna).
5.當古羅馬剛剛發展的時候,義大利半島的南部民族的圖騰是小牛(年輕的牛),拉丁文是維特利(Viteliùs).
6.由小亞細亞的一種語言中對義大利半島的稱呼:亞大路(Atalu),意思是"夕陽西下的土地"
『肆』 羅馬帝國是義大利的前身嗎
不是的,羅馬帝國雖然是從羅馬發展而來,最後成為橫跨亞非歐的大帝國,但是後來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兩個帝國先後被滅,而義大利只是羅馬帝國分裂後形成的。
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西羅馬帝國於476年滅亡,東羅馬帝國於1453年滅亡),是以地中海為中心,跨越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正式名稱為元老院與羅馬人民(拉丁語:Senātus Populusque Rōmānus,縮寫SPQR),中國史書稱為大秦、拂菻。羅馬帝國是古羅馬文明的一個階段。
(4)義大利和羅馬哪個更早擴展閱讀:
一、義大利的歷史沿革
公元前510年,羅馬人結束羅馬王政時代並建立共和國,國家由元老院、執政官和部族會議三權分立。
羅馬共和國延伸到義大利南部,在公元前241年的第二次布匿戰爭(Second Punic War)後,將西西里納入自己的版圖。公元前202年,通過四次馬其頓戰爭和第三次布匿戰爭羅馬擊敗了迦太基,將西班牙和希臘納入版圖。之後羅馬人在敘利亞戰爭,控制了西亞部分地區。
在凱撒的統治下,羅馬征服了高盧和埃及。凱撒被刺身亡後,養子屋大維(Octavius)擊敗了對手馬克·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克婁巴特拉,於公元前27年建立了古羅馬帝國,並被尊為奧古斯都·凱撒(AugustusKaesar)。
二、羅馬帝國的建立
羅馬共和國末期,是一個動盪的年代。前44年,愷撒遇刺身亡,遺囑指定屋大維為其繼承人。時年19歲,身在希臘阿波羅尼亞軍中的屋大維獲悉後,立即行軍回到羅馬。
此時的羅馬正掌握在謀殺愷撒的共和派元老布魯圖與卡西烏斯手中。屋大維設法與愷撒的同僚馬克·安東尼、雷必達結盟,史稱後三頭同盟。三人開始清理元老院異端,百餘名元老和上千名騎士被殺。安東尼與屋大維率軍追擊已經逃往東方的布魯圖與卡西烏斯。
前42年,布魯圖與卡西烏斯在腓力比之戰中兵敗自殺。屋大維返回羅馬,安東尼則前往埃及,與愷撒的情人埃及托勒密王朝女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埃及艷後)結盟。至此,羅馬西屬屋大維,東屬安東尼。
『伍』 羅馬和義大利是什麼關系啊
義大利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一直都是西方文明的中心。
古羅馬先後經歷羅馬王政時代(前753~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前509~前27年)、羅馬帝國(前27~476年)三個階段,存在時間長達一千年。
羅馬共和時代基本完成疆域擴張,帝國時期成為以地中海為中心,跨越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14世紀的義大利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15世紀末,法國和西班牙爭奪亞平寧半島斗爭激化,導致了持續數十年的義大利戰爭。
18世紀民族主義開始覺醒。19世紀義大利復興運動興起。 1861年撒丁王國改國號為義大利王國。並逐步統一南北,1870年攻克教皇國首都羅馬,完成義大利統一。二戰戰敗後廢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國。
網路網路
『陸』 羅馬是一個國家還是義大利的一個城市
羅馬位於台伯河下游的丘陵平原上,已有2500餘年歷史。它是一座藝術寶庫、文化名城。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也是羅馬天主教廷所在地。是義大利佔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城市。羅馬是義大利政治、歷史和文化的中心,同時也是世界燦爛文化的發祥地。古城居北,新城在南??它在20世紀20~50年代建成,是擁有摩天大樓的現代花雷鋒城市。羅馬教廷所在地??梵蒂岡位於古城區西北角。羅馬古城酷似一座巨型的露天歷史博物館。在羅馬古都遺址上,矗立著帝國元老院、凱旋門、紀功柱、萬神殿和大競技場等世界聞名的古跡;這里還有文藝復興時期的許多精美建築和藝術精品。
羅馬氣候溫暖,四季鮮明,春季正是一年中最適合出遊的季節。羅馬氣候溫暖,四季鮮明,春季正是一年中最適合出遊的季節。羅馬氣候溫暖,四季鮮明,春季正是一年。
景點:許願池,西班牙廣場,萬神殿,拉特蘭聖約翰大教堂,科洛塞競技場,卡比托利歐廣場,真理之口,新宮,波各賽美術館.
公元前10世紀至公元前7世紀,義大利半島處於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交織的時期。 「古義大利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族。大概在公元前1000年的銅器時代,他們穿越北部和東部的阿爾卑斯山和亞得里亞海到達義大利,並殘暴地迫使許多當地土著部落遷徙他鄉。他們起初過著游牧生活,但已經具有製作銅器、使用馬匹和帶輪子的大車的技能。抵達義大利之後,他們形成了以農耕為基礎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成為隨後幾個世紀其子孫後代的主要生活方式,直至羅馬文明的衰落。「古義大利人」是由幾個民族構成的,包括薩賓人、翁布里亞人和拉丁人。
公元前9世紀和公元前8世紀,義大利半島上出現了兩個新民族:埃特魯斯坎人和希臘人。古人認為埃特魯斯坎人來自東方的安納托利亞,今天的一些考古發現也證實了這一點。從起源看,他們似乎不是古義大利人,正如他們的語言也並非印歐語系一樣,他們的文明混合了來自東西方的各種因素。著名的維朗諾瓦文明代表了埃特魯斯坎人的最初發展階段,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新領土上所取得的非凡的文化進步。這片新領土位於義大利東北部及亞平寧山區和第勒尼安海之間的沿海平原地區。埃特魯斯坎人居住在獨立的、強大的城邦中,城邦之間通常結成聯盟。這些城邦最初由一個君主統治,後來變成通過議會和選舉出的官員施行統治的寡頭政治。埃特魯斯坎人本來是農耕部族,擁有組織嚴密的軍隊,他們用這些軍隊來統治周邊民族,同時他們也喜歡經營商業和從事手工業。托斯卡納和北部的拉丁姆地區應該是埃特魯斯坎人最早的定居地。一小部分拉丁人在這片領土的南端生息繁衍,在那裡最終建立了羅馬城。因此,在埃特魯斯坎文明鼎盛時期還只是村民的羅馬人,與埃特魯斯坎人的語言、思想和宗教有著緊密的聯系:埃特魯斯坎人對羅馬文化向文明的轉化產生了獨一無二的最重要的影響。
另一方面,在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間的邁錫尼文明時期,希臘人在義大利南部和中部沿海地帶縱橫航行,隨後停滯不前的時期才使得他們的航行告一段落。迫於在西方貿易線路上與腓尼基人的競爭,他們建立了新的貿易基地,接著在公元前8世紀使殖民地得到全面發展。他們最初在義大利的匹茲庫薩 (在那不勒斯灣的伊斯基爾島)建立殖民地,之後又把勢力稍微地向北推進到西西里島的庫米大陸以及義大利南部沿海地區。隨著與希臘人的接觸,埃特魯斯坎人很快變得更加成熟起來,他們根據希臘文字創造了字母,形成了自己的雕塑及繪畫風格,發展了以希臘擬人神為基礎的宗教信仰,並精心制定了一套占卜未來的儀式。所有這些後來都被羅馬人繼承了下來。
羅馬城市建立的日期並不確定,傳統認為是在公元前753年,這已經廣泛地為考古發現所證實,盡管可能此前已經有一部分人早就居住在那裡。傳統上,羅馬人把羅馬城的建立歸功於英雄羅穆盧斯。他和他的孿生兄弟瑞摩斯是英雄埃涅阿斯的後代。埃涅阿斯是希臘女神阿佛洛狄特(羅馬神話中稱維納斯)的兒子,他在希臘人佔領特洛伊城之後來到義大利。羅馬歷史學家提圖斯·李維這樣描述這個神話故事:這對孿生兄弟的祖父是努米托,他是羅馬東南部阿爾班山區阿爾巴國的國王。國王邪惡的兄弟阿穆利烏斯將國王驅逐出境,還讓國王唯一的女兒雷婭·西爾維婭做貞女以阻止她生兒育女(貞女是不準生育的),以防止國王的子孫報仇。但是雷婭·西爾維婭違背了他的約束,與戰神馬耳斯相愛並生下了一對雙胞胎。當這對雙胞胎被遺棄在台伯河畔時,一隻母狼哺育了他們,後來又被一位牧羊人發現,他的妻子將他們撫養大。長大後,這對孿生兄弟成為了綠林首領。在瑞摩斯被俘、帶給國王阿穆利烏斯後,羅穆盧斯帶領手下救出了他,並殺死了阿穆利烏斯。此時,孿生兄弟身世大白,他們的外祖父努米托恢復了王位。兄弟倆離開外祖父,在被牧羊人發現的地方創建了自己的城市。在決定誰來做城市的主宰時,神諭告訴他們要由看到的預示成功的飛鳥來決定。瑞摩斯站在阿文廷山上看到了6隻禿鷲,羅穆盧斯站在巴拉丁山上看到了12隻禿鷲。後者的數字更幸運,但瑞摩斯是最先看到徵兆的人。結果兄弟間發生了爭吵,羅穆盧斯最終殺死瑞摩斯,成為新城的國王。他統治了很長時期,死後被接納到諸神中,成為受人尊敬的戰神奎里納斯。
在羅馬發展為城市、建立自己的政治和文化的過程中,羅馬人仿效了其鄰近的埃特魯斯坎文明。義大利現存最早的文字發現於公元前8世紀初羅馬城附近的古代城市奧薩客棧大墓地。陶罐上刻畫的4個希臘字母表明,剛剛建立羅馬城的拉丁人在希臘人採用腓尼基字母後不久就學會使用了這種文字。羅馬早期政治是王政時代,國王掌握絕對的權力。他是大立法官、軍隊的首領、大法官和大祭祀長,其權力僅僅受到來自元老院和公民大會的遏制。元老院就是元老議會,由不同部族首腦組成。按照憲法和傳統習俗,元老院有權通過或否決國王的任命以及判定國王的立法和訴訟。公民大會由羅馬的全體男性公民構成,按照親緣關系分成30組;它授予君主行使權力,而這一點由元老院最後正式批准。
隨著羅馬權力和影響的增長, 財富開始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貴族是整個社會中最富有的成員,他們控制著大部分的貿易、行政管理和軍隊,而且只有他們才能夠進入元老院或被任命和選舉為官員。平民主要是小農場主、勞動者和手工藝者,他們占人口的大部分,在政府中卻幾乎沒有發表意見的機會
同時,羅馬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羅馬教廷的所在地!
『柒』 歷史···羅馬和義大利有什麼關系 現在還有羅馬么
羅馬的話有兩個,一個是古羅馬,是個國家。另一個是羅馬城,既是古羅馬首都又是現在義大利首都。古羅馬作為國家早已消失了,其版圖最大的時候包含了大半歐洲,和非洲亞洲的所有地中海沿岸地區,包含了現在義大利版圖,而現在義大利的地區既是古羅馬文明的發源地,也是早期其帝國的中心,後來其中心逐漸移向了東方。
還有一個叫做神聖羅馬帝國的國家,主要包含了現在德國,奧地利等地,鼎盛時期曾經包括了義大利最北端一個叫做義大利王國的國家,是後來統一義大利的撒丁王國的前身。
羅馬城最初是古羅馬文明的發源地,並且早期一直是作為羅馬首都存在的,西羅馬滅亡後,逐漸成為了基督教的中心教皇國的所在地,一直到撒丁王國統一義大利,再次作為了義大利的首都。
現在的義大利在地理上,人種上和古羅馬聯系密切,並且繼承了大量古跡。除此之外,個人感覺沒什麼太多聯系了。文化上更是千差萬別,古羅馬是個非常崇尚武力的農業國家,而在其滅亡後義大利地區由於各種原因逐漸向商業國家傾斜,可以說是歐洲金融業的發源地,至於武力....看看義大利軍隊在二戰的表現就知道了,在此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