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坦克世界輕坦都帶什麼配件比較好
先說說輕坦的定位:
初期控制視野(控場),讓敵人亮,讓隊友打(炸),中後期支援、輸出,什麼時候做什麼得看具體情況而定。
一個好的輕坦在合適的地圖中起到的作用非常大,甚至可能改變戰局,例如:馬利諾夫卡、普羅霍諾夫卡等,經常有人說我的輕坦打了多少多少的傷害,還是輸了,隊友太坑了,我想說的是,你打的是中坦,不是輕坦!
輕坦的用法:
遊走、靜默、支援,根據地圖的不同,兵力分配的不同,地形的不同,使用的方法不同。
輕坦的遊走方法:
利用速度和山坡,將炮塔超過坡的最高點即可,由於速度快,體積小,敵人的火炮或者中坦等很難第一時間打到你。
輕坦的靜默:
請記住粑粑的一句話:有草的地方就是你的森林!好的眼位基本都位於E/F線左右。
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到眼位,很多人也是去那個眼位,可是還沒有到就被亮了,為什麼呢?那就要先說說輕坦的隱蔽性能了,輕坦的隱蔽是100%的,也就是說輕坦移動時隱蔽不掉,這點只有輕坦有,其餘的坦克在移動時隱蔽性能掉50%。
在輕坦上眼位之前要充分利用溝、房子、草叢隱蔽自己,進草的時候要將敵人(或者預判敵人會在的位置)和草和自己形成一條直線,也就是說讓敵人和你隔著一叢草。
靜默的時候要耐得住寂寞,不能開炮!千萬牢記!除非有敵人殘血,效率非常高,對我方威脅非常大,你確保你一炮能收了他。
輕坦的支援:
一般都發生在中後期,支援的方法有3種,換線點亮拉炮線和收火炮。
說說拉炮線,輕坦的穿深低,上彈快,機動好,血量少。所以做輸出能力較低,所以說輕坦更要做的就是讓隊友很舒服的做輸出。
說說拉炮線,在雙方兵力都是2、3台車卡線的時候,利用速度優勢,切入敵人後方(或者迂迴),斷腿、爆菊,使敵人腹背受敵,快速打開局面 。
收火炮是輕坦最愛乾的,但是卻不是誰都能幹好的,曾經有人說輕坦不就是收火炮的么,我也呵呵了。
輕坦收火炮需要明確敵人的空虛點,這需要看懂小地圖,時刻關注小地圖,利用地形和速度突破,收掉火炮是為了隊友能放心的打進攻。不要為了收火炮而收火炮。
配件建議:
炮隊鏡,隱身網(如果隱身技能全滿可不用),輸彈或炮控(垂穩),有人願意用高光,我是非常不建議用高光,高光增加10%的視野,8級輕坦視野應該在380-400,也就是增加40米左右的視野,你可以看看40米有多遠(瞄準靜止隊友,然後將坦克後退40距離),炮隊鏡增加25%的視野,也就是100米左右,在小地圖上大約是一個小方格的距離,基本上達到500米,也就是說達到游戲的極限視野了,哪個更有用就很明了了。
有人說跑對鏡要靜止3秒鍾起效,是的,可是,你在移動點亮的時候有多少,你遊走的時候隊友能對敵人造成傷害么?你遊走點亮的作用在哪裡?
你點亮的敵人離你有多遠,一般都在300米以內,你的高光起到作用了么。其實輕坦靜默做眼的時候比較多,所以炮隊鏡就更有用。
那麼如何在這場戰斗中發揮好作用呢?
1:
在讀秒的時候就要看雙方的輕、中、重、td、火炮的分配比例,預判隊友和敵人的走位,尤其的對方輕坦的走位,決定如何去點亮,去哪個草叢。
2:
讀秒後走位更要看小地圖,看隊友怎麼走位,如果已經到達預定眼位,看敵人亮點的位置,預判沒有亮點的敵人會在哪裡。如果隊友沒有過來,不要猶豫,後退,靠近隊友,重新做眼。
3:
中後期根據小地圖敵人的兵力分配和己方的兵力分配決定是做支援輸出還是換位點亮控場。
4:
根據不同的地圖使用不同的打法,車是死的,人是活的,當中坦,當td都可以。比如錫城、鋼鐵長城這兩個圖,你去點誰去啊,點了隊友也基本達不到,所以這兩個圖更多做的是輸出,輔助我們有優勢的線。
5:
草叢、草叢、草叢!充分利用草叢!
有人說我的輕坦沒有燈泡(戰場直覺),不敢點,怕亮。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去常規眼位,在你點亮敵人的時候看看他的炮口指向你了沒有,如果指向你了,而且炮口正對著你,說明你亮了,快跑!!!
如果你有燈泡,請小心火炮開局盲炸常規眼位。有的人說我不知道眼位在哪,請你看看效率高而且場次高的(萬場以上)的驗車去哪,記住這個位置,下次再打這個圖就去這個眼位看看,如果好用,恭喜你,找到好眼位了,好的眼位要靠你的摸索和學習的。
什麼輕坦好呢?
其實作為一個眼車,都差不多,只要所有成員隱身技能滿了就好玩了。
如果說輸出,建議玩251和鬥牛犬。251車身矮,穿深好,金幣彈打10級中坦沒問題,上彈快,能點亮能輸出,既能當輕坦又能當中坦。
鬥牛犬10連發,短裝填快,10發就是1000+的傷害啊,逮到殘血敵人的側面和菊花,瞬間收走。
1390原來是神車,現在炮控較差,短裝填長了點,49噴子炮炮控渣的沒法說了,雖然打好了傷害很高,但是我覺得他不是一個好眼車,應該叫黑槍的輕型。54輕型和132也可以,不過覺得輸出的特點不明顯。
㈡ 坦克世界 中坦克與重坦克裝什麼配件好
您好
重坦中坦都可以用輸彈機,提高裝填速度,提升火力必備的
其次炮控提升精度,垂穩可以給遊走射擊型坦克使用
內襯是重坦一個比較有用的部件,主要是防火炮砸的,
然後就是通風系統,可以增加成員基礎熟練度的
希望能幫到您
㈢ 坦克萊茵裝什麼配件
坦克世界裡萊茵金屬的基礎火力非常的強,白板期就可以帶10級的128炮了,射速比斐迪南還快,平均9秒1發,精度也還可以,自帶360度炮塔,隱蔽性也相當不錯,滿隱蔽技能要50米才能強制點亮,非常適合打黑槍。但是萊茵太脆,少挨炮才能生存下來,所以偽裝網是必須的;至於視野,一個炮隊就行了,不用高光都可以,你又不是眼車,塗裝+偽裝網,隱蔽已經夠高了。推薦配件是輸彈,炮隊,偽裝網,足夠你跟在MT,HT後面遠遠地打黑槍了
㈣ 坦克世界IS上什麼配件
IS是坦克世界蘇系七級重坦。
游戲中共有5種坦克可選,不同種類坦克定位不同,但即使同類、甚至同科技線坦克也可能會有巨大差異,甚至會有實質上等價於另一種坦克的性能,例如:瑪蒂爾達,AMX 40,430U、268V4等。
(4)義大利坦克用什麼配件擴展閱讀:
系別
分為蘇聯S系、德國D系、美國M系、英國Y系、法國F系、中國C系、日本R系、捷克斯洛伐克J系、瑞典V系(實為瑞典、瑞士、匈牙利混線)、波蘭B系及義大利I系的坦克可供玩家選用。
還有匈牙利坦克X1,以金幣車形式出現在德系科技樹,以及一些英聯邦國家的坦克作為英系坦克出現多數科技線的坦克以5級和8或9級分別為界限(以及自行火炮10級),坦克的性能將會有比較大的分化。
㈤ 《坦克世界》中中坦克與重坦克裝什麼配件好
這個游戲給了我們三個格子裝配件,那麼肯定是要裝的,有些人覺得不裝一樣可以玩,那是不是可以比作你玩lol不買裝備和別人戰線對A?可能有人不買配件的原因是覺得這個游戲配件對戰車提升不大,但事實是,就是這一點一些人所謂不大的提升往往決定了戰局的勝負。
這個游戲中配件多達十幾種,但是常用的也就那麼幾種,然後這幾種再搭配一下,可以說,選配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選擇配件要根據戰車屬性,個人認為選配件最大的原則就是揚長避短。配件楊打法之長,打法避屬性之短。舉個例子,我的59配件,有人覺得我的炮控可以換高光或者通風。其實這種搭配確實可以。但是個人打法是5狗打法,不喜歡二線太磨磨唧唧,要點亮時基本都是距離壓制,要黑槍時就是利用隊友視野。打的多的1線伸縮,快一點瞄準就意味著快一點躲回掩體。所以我上了雙控。
總結一下,用的多的配件為一下幾種:高光、輸彈機、垂穩、炮控、炮隊鏡、偽裝網、通風、水套、內襯、修理箱。其他為小眾配件,基本用不到。有一條規律是能上垂穩盡量垂穩。
完全偵查流
上這套配件的多半是火控稀爛又可以輸出的車。這套配件可以前線賣頭狗斗也能後面黑槍。適合戰車:STB1,59,wz120,-7等.
㈥ 坦克世界重型坦克裝備什麼配件
坦使用大口徑主炮,與之對應,需要重型輸彈機。由於現在坦克世界重型坦克特色各異,所以也有不同的裝配思路。以你的IS-6為例,使用的IS-6重型坦克裝備了122毫米坦克炮,擁有不俗的殺傷力,但是穿深略顯無力,在面對敵方主力正面時需要細瞄弱點,但是主炮偏偏有個瞄準時間漫長的缺點。
為了彌補這一點,還需要裝備改進型火炮控制系統,以加快主炮瞄準速度。現在,除了重型輸彈機和改進型火炮控制系統,還有一個空餘的裝備槽。
這個槽有如下選擇:內襯、通風、垂直穩定器。內襯是為了減少火炮HE傷害,畢竟現在重坦是火炮的優先攻擊目標之一,其缺點是降低坦克機動,增加了被火炮命中的幾率。
通風是通過改善乘員工作條件提高乘員技能,優點是對所有方面都有所提高,缺點是樣樣通、樣樣松,單項提高比例不高。
垂直穩定器的作用是穩定火炮,提高移動中的射擊命中率,這對於坦克的機動作戰十分有利,和炮控配合使用也能大大提高坦克命中率。
其缺點是只有在移動中才有效,對於時常進行短停射擊的重坦來說,發揮其作用的機會不多。除非是IS-8、IS-7那類高速重坦,否則不建議裝備。
(6)義大利坦克用什麼配件擴展閱讀:
重型坦克技能:
堅固性:降低25%受損配件負面影響。
近戰大師:如果坦克的半徑30公尺內有一名敵人時,提高抱塔回轉速度。
滅火:強化乘員的滅火能力30%。此技能對於被沖撞後容易起火的坦克更有效。
腎上腺素激增:當坦克剩餘血量低於 15%時,加快抱管裝填速度5%。此技能可與近彈裝置的效果累加。此技能對於有著厚重裝甲與高血量的坦克更有效。
㈦ 坦克世界都帶什麼配件比較好全面一些的
你好:
看你用什麼類型的車了,
輕坦主要以偵查為主,高光必帶
重坦以火力沖鋒對抗為主,輸彈、炮控、通風、內襯、水套都可考慮在內
中坦多以遊走支援為主,和重坦配件差不多,另外可以考慮垂穩,在移動中提高炮的穩定性
TD以黑槍為主,輸彈炮控,炮隊鏡、偽裝網都可以帶
火炮超高殺傷,後方遠距離重火力支援,有些車不能裝通風,可以考慮輸彈、炮控、偽裝等
最後,帶彈夾的車不能裝輸彈機
不同的風格可以嘗試不同的配件搭配,以上內容還請根據自身情況參考斟酌。
㈧ 義大利「公羊」主戰坦克的技術參數
概述
1984年,奧托。梅拉拉公司和伊維科。菲亞特公司達成合作為義大利陸軍發展第二代主戰坦克的協議。根據該協議,奧托。梅拉拉公司負責C1坦克總體設計和武器系統研製,伊維科。菲亞特公司負責機動部件設備。該坦克最初叫特里科洛雷(Tricolore)坦克,1987年改稱阿瑞特(Ariete)或蘭(Ran)坦克。
1988年初,已製成6輛C1坦克樣車,並交義大利陸軍試驗。原計劃C1主戰坦克於1989年投產,第一批的生產量為200~250輛,用以替換義大利陸軍中的M47中型坦克。1987年年中西班牙與義大利國防部達成一項協議,西班牙將參與該坦克的研製和生產工作。
結構特點
一、總體布置
該坦克的車體和炮塔用軋制鋼板焊接而成,重點部位採用新型復合裝甲。
車內分成3部分,右前部是駕駛艙,中部是戰斗艙,發動機和傳動裝置位於車體後部。
駕駛員有1個單扇艙蓋和3個潛望鏡,中間1具可以更換成被動式液視潛望鏡。
炮塔在車體中部上方,有3名乘員,車長在炮塔右側,炮長在車長前下方,裝填手在炮塔左側。車長和裝填手各有1個向後開啟的單扇艙蓋,車長艙蓋前有1個周視潛望鏡。炮塔左側開有補彈窗。炮塔呈長方形,後部有1個大尾艙。
二、武器系統
1。主要武器和彈葯
該城的主要武器是1門由奧托。梅拉拉公司研製的120mm滑膛坦克炮,配有動能彈和化學能彈。
2。輔助武器
輔助武器包括1挺與主要武器並列安裝的7。62mm機槍和1挺安裝在車長炮塔艙蓋上的7。62mm高射機槍,高射機槍由車長在車內遙控射擊。
3。火控系統
該坦克裝有伽利略(OfficineGalileo)公司設計的TURMSOG14L3型坦克火控系統,該系統是用通用模件新設計的主要部件包括車長晝間周視瞄準鏡、炮長激光潛望瞄準鏡、彈道計算機、感測器、炮口校正裝置,以及車長、炮長和裝填手控制面板。
由義大利和法國SFIM公司共同投資研製的車長周視瞄準鏡裝在炮塔頂板上,可360°旋轉和進行-10°~+60°的俯仰運動。該鏡本身帶穩定裝置,有2。5×和10×兩咱放大倍率。車長還有1個單人使用的電視屏幕顯示器,夜間可為車長顯示炮長瞄準鏡上的熱圖像。
炮長瞄準鏡裝在炮塔頂板上,由主穩定的頭部反射鏡、觀察鏡、激光收發器和熱圖像裝置等4個主要模件組成,裝在一個殼體內。晝間觀察鏡放大倍率為5×;夜間採用有寬窄兩咱視場的熱圖像裝置進行觀察,晝夜觀察鏡均通過同一個頭部反射鏡接收圖像。
炮長還有1個與主要武器並列安裝的、由伽利略(Galileo)公司製造的望遠式瞄準鏡,放大倍率為8×,鏡上刻有3種瞄準分劃,供發射不同彈種使用。
彈道計算機為1台數字式微處理機,可完成全部彈道裝置(包括光學瞄準鏡、激光測距儀及伺服裝置)以及感測器、車上自檢裝置和訓練裝置工作的計算、控制和管理。當該機出現局部故障時,計算機能使系統從正常工作方式轉為備用工作方式。
裝填手有兩個在炮塔頂部安裝的潛望鏡。
三、推進系統
1。發動機
該坦克選用1台菲亞特公司的MTCAV-12型渦輪增壓中冷柴油機,標定功率為882kW(1200馬力)。
2。傳動裝置
該坦克選用聯邦德國ZF公司設計的LSG3000全自動傳動裝置,有4個前進檔和2個倒檔,在每個排檔可實現3個規定轉向半徑的機械轉向並能原位轉向。
3。行動裝置
該坦克採用獨立扭桿懸掛裝置,車體每側有7個雙輪緣掛膠負重輪、5個托帶輪、誘導輪在前,主動輪在後。
履帶為雙銷式,有橡膠襯墊。履帶板和導向齒先與履帶銷串在一起再用端部連接器將兩個履帶銷連接起來。
四、防護系統
1。裝甲防護
該坦克的正面弧形區(包括炮塔正面、車體正面以及第一、二負重輪位置處的裝甲裙板)採用新型復合裝甲。
車體兩側的上支履帶及懸掛裝置被側裙板遮蓋著,從而提高了車體側裝甲的防護力。
2。煙幕裝置
在炮塔兩側各安裝1組由4個發射器組成的煙幕彈發射裝置。
3。三防裝置<
該坦克裝有由義大利塞克爾(Seker)公司設計的、型號為SP-180的三防裝置。
性能數據
型號C1
乘員4人
戰斗全重48000kg
單位功率18。4kW/t
單位壓力83。4kPa
車長(炮向前)10。540m
車體長7。595m
車寬
帶裙板3。545m
不帶裙板3。420m
車高(至炮塔頂)2。46m
火線高1。910m
車底距地高0。44m
履帶中心距2。802m
公路最大速度65km/h
公路最大行程550km
潛水深4m
爬坡度60%
側傾坡度30%
發動機
生產公司菲亞特。伊維科
型號MTCAV-12
類型12V渦輪增壓中冷柴油機
功率882kW
傳動裝置
生產公司聯邦德國ZF
型號LSG3000
類型液力機械
前進檔/倒檔數4/2
主要武器口徑/類型120mm/滑膛
並列武器口徑/數量7。62mm/1挺
防空武器口徑/數量7。62mm/1挺
煙幕彈發射器總數量2×4具
彈葯基數
炮彈40發
機槍彈2500發
炮塔驅動方式電液/手動
炮塔旋轉范圍360°
車長超越控制有
火炮俯仰范圍-9°~+20°
火炮穩定器
水平向有
高低向有
三防裝置有
電氣系統電壓24V
㈨ 義大利M系列坦克的坦克簡介
M13/40及其改進型M14/41「中型」坦克,是義大利陸軍在二戰時期的主要坦克裝備。該坦克曾在北非、南斯拉夫、希臘作戰中廣泛使用。義大利的坦克劃分標准明顯偏低,「卡羅·阿瑪托」M系列的四種坦克都被定為中型坦克,而相對於其他國家的當時標准,M系列實際只能算輕型坦克。同樣,義大利的重型坦克P-40(26噸)實際上比若干中型坦克還要輕(豹式45噸,T-34/85型32噸)。至於義大利發展自英國的卡登·洛伊德的L系列輕型坦克,實際應該算作超輕型!(註:L=輕型,M=中型,P=重型)
1940年義大利生產出第一輛M13/40樣車,同年開始投產。M13/40相對於較早的M11/39,主炮安裝在了旋轉炮塔上,有利於火力的發揮。車內成員4人,包括車長、裝填手、駕駛員和前機槍手,車長還要負責火炮操作。從M系列的設計上看,義大利坦克很重視機槍火力,這從單獨配置前機槍手卻沒有配炮長可以看出。意軍的坦克運用明顯傾向於支援步兵作戰,還沒有把坦克交戰擺在更重要的地位上,相對於當時德國的作戰思想還是很落後的。和義大利數目眾多但性能極其低下的L系列超輕型坦克相比,M系列在當時的義大利可稱得上是有「現代」水準的裝備。實際在北非戰場上,義大利也只有M13/40和M14/41可勉強用於坦克戰。
同M13/40相比,M14/41主要改進了發動機,功率增大到了125馬力,裝有用於沙漠作戰的空氣濾清器。兩種坦克共生產了將近1900輛,是戰時義大利產量最大的坦克裝備。
㈩ 二戰時義大利使用了哪些武器
在二戰時期義大利軍隊的表現屬實讓人哭笑不得,一些人認為義大利軍隊不僅沒有能夠幫助到德國,而且還嚴重拖了德國的後腿。
實際上義大利的軍隊在戰場上的表現確實非常的不盡人意,在法國戰役的時候,已經投降的法國軍隊,用一小部分老弱病殘就輕易地擊敗了義大利精挑細選的精銳部隊,而在北非義大利軍隊被英軍打的抱頭鼠竄,義大利軍隊也幾乎成為了二戰的笑話。
義大利軍隊的戰鬥力弱主要是因為義大利的士兵不喜歡作戰,對於他們來說,義大利面遠比一場大的勝利更加實在。不過這並不代表義大利軍隊的裝備不佳,義大利的軍隊整體裝備還是比較不錯的。除了步槍之外,義大利的伯萊塔沖鋒槍也是一款比較經典裝備,這款沖鋒槍的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鍾600發,採用了雙板機的設計,精準度是同類沖鋒槍中比較高的。義大利軍隊在二戰時期比較新穎的步槍是卡爾加諾步槍,這款步槍在二戰中名氣不大,但是在二戰後卻名聲大振,肯尼迪總統就是被這支步槍殺死的。
除了步槍之外,義大利的伯萊塔沖鋒槍也是一款比較經典裝備,這款沖鋒槍的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鍾600發,採用了雙板機的設計,精準度是同類沖鋒槍中比較高的。除了步槍和沖鋒槍以及坦克,義大利最著名的武器自然是大炮了。在《亮劍》中,李雲龍大吼一聲,把老子的義大利炮拉上來,讓人們對義大利炮的印象深刻。義大利的炮是當時世界軍隊裡面水平比較高的炮,義大利的M41M自行反坦克炮是義大利根據高射炮改進而來的,攻擊力非常強勁。而義大利最著名的炮是他的1935年式210mm重榴彈炮,這個炮就連德國軍隊都非常的喜愛,在義大利投降後,德國果斷接管了義大利的重榴彈炮工廠,並且源源不斷的生產這種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