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哪個教堂出名

義大利哪個教堂出名

發布時間:2022-04-18 11:13:14

❶ 義大利標志性建築是什麼

義大利標志性建築是米蘭大教堂、斗獸場、萬神殿等。

斗獸場是義大利最著名的地標之一,建於公元80年,有2000多年的歷史,曾經是角鬥士們決斗的競技場。中間的圓形劇場足以容納一個足球場,座位可容納5萬名觀眾,有80個入口。

萬神殿是至今唯一一座完保存整的羅馬帝國時期的建築,是義大利所有地標建築中最著名的一個。萬神殿建於哈德良統治時期(約公元125年),裡面供奉著羅馬的所有神袛,它的穹頂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穹頂。

義大利十大建築介紹

比薩斜塔是義大利的地標之一,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這座12世紀的塔,由於地基不均勻和土層松軟,在建到第4層時就開始發生傾斜,因此工程不得不暫停,後面建造者採取了各種措施修正這一錯誤,現在的塔已經不那麼傾斜了。

佛羅倫薩是義大利最美的城市之一,擁有許多令人驚嘆的文藝復興時期的地標,花之聖母大教堂是天際線上最引人注目的一個建築地標。大教堂是在7世紀的一個教堂的遺址上建造的,從13世紀開始,花了兩個世紀才建造完成,而著名的圓頂則是15世紀加建的。

聖馬可廣場始建於9世紀,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廣場,也是總督府場地的一部分。在廣場周圍的所有古跡中,聖馬可大教堂是出鏡率最高的,這座拜占庭式建築曾出現在世界各地的雜志和圖片上。

❷ 義大利的著名建築是什麼

1、聖伯多祿大教堂

聖伯多祿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 Church)又稱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大殿。由米開朗基羅設計,是位於梵蒂岡的一座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

作為最傑出的文藝復興建築和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其佔地23,000平方米,可容納超過六萬人,教堂中央是直徑42米的穹窿,頂高約138米,前方則為聖伯多祿廣場與協和大道。

雖然並不是所有天主教堂的「母堂」亦不是羅馬主教(教宗)的主教座堂,聖伯多祿大教堂仍被視為是天主教會最神聖的地點。

2、比薩大教堂

比薩大教堂是義大利羅馬式教堂建築的典型代表。位於義大利比薩。大教堂始建於1063年,由雕塑家布斯凱托·皮薩謹主持設計。教堂平面呈長方的拉丁十字形,長95米,縱向四排68根科林斯式圓柱。

縱深的中堂與寬闊的耳堂相交處為一橢圓形拱頂所覆蓋,中堂用輕巧的列柱支撐著木架結構屋頂。比薩大教堂是中世紀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對11-14世紀的義大利建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斗獸場

斗獸場在古代統治者尋歡作樂方面,再沒有比羅馬帝國的統治者更狂熱的了。從共和時期就開始興建斗獸場,最著名的羅馬大斗獸場始建於72年弗拉維王朝到82年提圖斯時代才完成。

這是帝國於公元70年征服了耶路撒冷後,為紀念勝利驅使8萬猶太俘虜修建的。斗獸場內部的看台,由低到高分為四組,觀眾的席位按等級尊卑地位之差別分區。

4、聖天使堡

聖天使堡,位於義大利羅馬台伯河畔,古羅馬地區的最西端,又稱哈德良陵墓。有數條橋可通往台伯河西岸,較重要的一是伊曼紐爾二世橋,另一就是前往聖天使堡的著名橋梁。

由Bernini設計的這座橋可說是巴洛克式裝飾藝術傑作,不過橋上諸天使像中唯二兩座由Bernini親手雕成的雕像,已被移至Santa Adrea delle Fratte教堂內妥為保存,改置兩座復製品於橋上。

5、聖馬可廣場

聖馬可廣場,官方標准譯名聖馬爾谷廣場,又稱威尼斯中心廣場,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傳統節日的公共活動中心。

聖馬可廣場是由公爵府、聖馬可大教堂、聖馬可鍾樓、新、舊行政官邸大樓、連接兩大樓的拿破崙翼大樓、聖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鍾樓和聖馬可圖書館等建築和威尼斯大運河所圍成的長方形廣場,長約170米,東邊寬約80米,西側寬約55米。廣場四周的建築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代都有。

❸ 義大利的標志性建築物有哪些

龐貝古城遺址、古羅馬競技場、比薩斜塔、米蘭大教堂、佛羅倫薩大教堂。另外,在義大利的國中國梵蒂岡(世界天主教中心)還有聖彼得大教堂。

❹ 世界上最著名的哥特式大教堂有哪些

亞眠主教堂 ,蘭斯主教堂,沙特爾主教堂,博韋主教堂合稱法國四大哥特式教堂。

❺ 世界十大著名的教堂有哪些

聖彼得大教堂 西斯廷禮拜堂(梵蒂岡) 
米蘭大教堂 佛羅倫薩大教堂 比薩大教堂 聖馬可教堂(義大利) 
塞維利亞大教堂 埃斯科里亞爾大教堂 托萊多大教堂 布爾戈斯大教堂(西班牙)巴黎聖母院 亞眠主教堂 韋澤萊大教堂 沙特爾大教堂(法國) 
科隆大教堂 亞琛大教堂 施派爾大教堂 (德國) 
里約大教堂 (巴西) 
聖保羅大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 坎特伯雷大教堂(英國) 
聖墓大教堂(以色列) 
聖約翰大教堂 聖彼得和 聖保羅大教堂(美國) 
索菲亞大教堂(土耳其) 
升天瓦西里大教堂 喀山大教堂 謝爾蓋聖三一大教堂 彼得保羅大教堂 斯摩連大教堂(俄羅斯) 
基輔佩切爾斯克大教堂(烏克蘭) 
聖耶魯米大教堂 巴塔利亞大教堂(葡萄牙) 
獨石教堂(衣索比亞) 
瓜達盧佩聖母堂 普埃布拉天主堂 墨西哥大教堂(墨西哥) 
盧漢天主教堂(阿根廷) 
聖十字大教堂(波蘭)

❻ 義大利有什麼知名教堂嗎

義大利的哥特式建築於12世紀由國外傳入,主要影響於北部地區。義大利沒有真正接受哥特式建築的結構體系和造型原則,只是把它作為一種裝飾風格,因此這里極難找到「純粹」的哥特式教堂。 義大利教堂並不強調高度和垂直感,正面也沒有高鍾塔,而是採用屏幕式的山牆構圖。屋頂較平緩,窗戶不大,往往尖券和半圓券並用,飛扶壁極為少見,雕刻和裝飾則有明顯的羅馬古典風格。 錫耶納主教堂使用了肋架券,但只是在拱頂上才略呈尖形,其他仍是半圓形。奧維亞托主教堂則仍是木屋架頂子。這兩座教堂的正面相似,總體構圖是屏幕式山牆的發展,中間高,兩邊低,有三個山尖形。外部雖然用了許多哥特式小尖塔和壁敦作為裝飾,但平牆面上的大圓窗和連續券廊,仍然是義大利教堂的固有風格。 義大利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是米蘭大教堂,它是歐洲中世紀最大的教堂之一,14世紀80年代動工,直至19世紀初才最後完成。教堂內部由四排巨柱隔開,寬達49米。中廳高約45米,而在橫翼與中廳交叉處,更撥高至65米多,上面是一個八角形採光亭。中廳高出側廳很少,側高窗很小。內部比較幽暗,建築的外部全由光彩奪目的白大理石築成。高高的花窗、直立的扶壁以及 135座尖塔,都表現出向上的動勢,塔頂上的雕像彷彿正要飛升。西邊正面是義大利人字山牆,也裝飾著很多哥特式尖券尖塔。但它的門窗已經帶有文藝復興晚期的風格。 另外在這時期,義大利城市的世俗建築成就很高,特別是在許多富有的城市共和國里,建造了許多有名的市政建築和府邸。市政廳一般位於城市的中心廣場,粗石牆面,嚴肅厚重;多配有瘦高的鍾塔,建築構圖豐富,成為廣場的標志。城市裡一般都建有許多高塔,總體輪廓線很美。 威尼斯的世俗建築有許多傑作。聖馬可廣場上的總督宮被公認為中世紀世俗建築中最美麗的作品之一。立面採用連續的哥特式尖券和火焰紋式券廊,構圖別致,色彩明快。威尼斯還有很多帶有哥特式柱廊的府邸,臨水而立,非常優雅。 巴洛克建築是17~18世紀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 巴洛克一詞的原意是奇異古怪,古典主義者用它來稱呼這種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建築風格。這種風格在反對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調和表達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對城市廣場、園林藝術以至文學藝術部門都發生影響,一度在歐洲廣泛流行。 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著名建築師和建築理論家維尼奧拉設計的羅馬耶穌會教堂是由手法主義向巴洛克風格過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稱之為第一座巴洛克建築。 手法主義是16世紀晚期歐洲的一種藝術風格。其主要特點是追求怪異和不尋常的效果,如以變形和不協調的方式表現空間,以誇張的細長比例表現人物等。建築史中則用以指1530~1600年間義大利某些建築師的作品中體現前期巴洛克風格的傾向。 羅馬耶穌會教堂平面為長方形,端部突出一個聖龕,由哥特式教堂慣用的拉丁十字形演變而來,中廳寬闊,拱頂滿布雕像和裝飾。兩側用兩排小祈禱室代替原來的側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頂。教堂的聖壇裝飾富麗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聖像和裝飾光芒。教堂立面借鑒早期文藝復興建築大師阿爾伯蒂設計的佛羅倫薩聖瑪麗亞小教堂的處理手法。正門上面分層檐部和山花做成重疊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門兩側採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兩側作了兩對大渦卷。這些處理手法別開生面,後來被廣泛仿效。 巴洛克風格打破了對古羅馬建築理論家維特魯威的盲目崇拜,也沖破了文藝復興晚期古典主義者制定的種種清規戒律,反映了嚮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富麗堂皇,而且能造成相當強烈的神秘氣氛,也符合天主教會炫耀財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築從羅馬發端後,不久即傳遍歐洲,以至遠達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築過分追求華貴氣魄,甚至到了繁瑣堆砌的地步。 從17世紀30年代起,義大利教會財富日益增加,各個教區先後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風格的教堂。由於規模小,不宜採用拉丁十字形平面,因此多改為圓形、橢圓形、梅花形、圓瓣十字形等單一空間的殿堂,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 典型實例有羅馬的聖卡羅教堂,是波洛米尼設計的。它的殿堂平面近似橄欖形,周圍有一些不規則的小祈禱室;此外還有生活庭院。殿堂平面與天花裝飾強調曲線動態,立面山花斷開,檐部水平彎曲,牆面凹凸度很大,裝飾豐富,有強烈的光影效果。盡管設計手法純熟,也難免有矯揉造作9之感。17世紀中葉以後,巴洛克式教堂在義大利風靡一時,其中不乏新穎獨創的作品,但也有手法拙劣、堆砌過分的建築。 教皇當局為了向朝聖者炫耀教皇國的富有,在羅馬城修築寬闊的大道和宏偉的廣場,這為巴洛克自由奔放的風格開辟了新的途徑。 17世紀羅馬建築師豐塔納建造的羅馬波羅廣場,是三條放射形幹道的匯合點,中央有一座方尖碑,周圍設有雕像,布置綠化帶。在放射形幹道之間建有兩座對稱的樣式相同的教堂。這個廣場開闊奔放,歐洲許多國家爭相仿效。法國在凡爾賽宮前,俄國在彼得堡海軍部大廈前都建造了放射形廣場。傑出的巴洛克建築大師和雕刻大師伯尼尼設計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前廣場,周圍用羅馬塔斯干柱廊環繞,整個布局豪放,富有動態,光影效果強烈。 巴洛克建築風格也在中歐一些國家流行,尤其是德國和奧地利。17世紀下半葉,德國不少建築師留學義大利歸來後,把義大利巴洛克建築風格同德國的民族建築風格結合起來。到18世紀上半葉,德國巴洛克建築藝術成為歐洲建築史上一朵奇花。

❼ 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有哪些

德國科隆大教堂、法國巴黎的聖母院大教堂和義大利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並稱為歐洲三大宗教建築聖彼得大教堂、巴黎聖母院、科隆大教堂……在西方,每到一個國家,那些輝煌、耀眼、極富有藝術感染力的建築大多是些各具特色的教堂。推開西方教堂之門,不難發現,在那裡,教堂不僅僅是建築藝術的體現,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所在國家文化的深刻內涵。

巴黎聖母院

地點:法國巴黎

風格:早期哥特式

關鍵詞:劃時代

巴黎聖母院興建於12至14世紀,是歐洲早期哥特式建築的主要代表,有作家形容它重如大象,輕如飛蛾,是法國建築史上的傑作。正面一對60餘米高的塔樓,巍峨而壯觀,上面有內容豐富、精美絕倫的反映宗教題材的雕刻。走進大教堂光線驟然暗淡下來,教堂內高大寬敞而幽暗,頓時讓人產生一種庄嚴肅穆的感覺,彷彿進入一個與世隔絕的境地。

作為歐洲建築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巴黎聖母院的正外立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庄嚴。它被壁柱縱向分隔為三大塊;三條裝飾帶又將它橫向劃分為三部分,其中,最下面有三個內凹的門洞。而教堂內部則極為樸素,幾乎沒有什麼裝飾。

聖彼得大教堂

地點:梵蒂岡

風格:巴洛克式

關鍵詞:最大

堪稱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的聖彼得教堂,據說它將教堂建築藝術的精華集於一身。教堂中央直徑達42米、高度達138米的圓形穹頂,是巴洛克式建築的典型標志。

聖彼得教堂之所以著名,不僅僅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還在於它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家與藝術家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等大師們的共同傑作———教堂中擺有米開朗琪羅25歲時的雕塑名作《母愛》、貝爾尼尼雕塑的《聖水缽》等。而教堂大廳上別致的穹窿大圓屋頂,則是米開朗琪羅晚年的建築傑作,直到他去世後26年才由其他建築家繼續完成。抬頭仰望,圓頂的內壁頂上有色澤艷麗的鑲嵌畫和玻璃窗,觀賞的遊人彷彿獨立在天穹之下。

瓦西里教堂

地點:俄羅斯莫斯科

風格:俄羅斯式

關鍵詞:洋蔥

舉世聞名的莫斯科紅場是以莫斯科代表建築「瓦西里教堂」為主景,配景由反映俄羅斯歷史、文化、民俗、藝術等雕塑組成。瓦西里教堂看上去像一座仙境般的城堡,盡管它現在僅作為博物館,但其明快的色調、洋蔥形的穹頂以及紅色的磚石,都表明它是一座基督教堂。

教堂的原名是「代禱教堂」,但直至俄羅斯聖愚瓦西里被埋葬在教堂墓穴後,它才以「瓦西里教堂」的名字聞名於世。大教堂實際上包括9座教堂,其中間的塔樓高33米,環繞四周的8座小教堂由一高高升起的長廊連接在一起。中間的一座大教堂被8座略小一些的教堂拱圍著,人們從外面看到的是這些小教堂的塔樓,每個小教堂的頂部形態各異。

米蘭大教堂

地點:義大利米蘭

風格:以哥特式為主

關鍵詞:多元化

米蘭大教堂是義大利米蘭的重要地標。整座建築物融合哥特、文藝復興、新古典等多種建築風格,其中教堂正面以三角形狀構建而成,四周有數百座尖塔成林,和高達108公尺的主塔相襯,仿如相互扶持,伸向藍天,展現了哥特式建築的特色。

對哥特式建築迷而言,它是裝飾精緻的傑作:「用大理石寫成的一首詩」。僅教堂外部就用了2245尊雕塑、135個尖頂、96個怪獸狀滴水嘴和約1公里長的窗花格。不管從那一個方向看,米蘭大教堂呈現的壯麗風貌及豐富的歷史內涵,都很令人感動。

1,2科隆大教堂

地點: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清倫州

風格:中晚期哥特式

關鍵詞:最完美

素有歐洲最高尖塔之稱的科隆大教堂,建在萊茵河畔,是中晚期哥特式建築的典範。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據說,科隆大教堂是最完美的哥特式大教堂,它始建於1248年左右,建築面積約6000平方米。整個建築建造前後整整持續了632年,是歐洲建築史上建造時間最漫長的建築物之一。

雄偉的哥特式建築,有輕盈雅緻的教堂內景,教堂中央是兩座與門牆連砌在一起的雙尖塔,高16l米,是全歐洲最高的尖塔,四周林立著的無數座小尖塔與雙尖塔相呼應。教堂內有10座禮拜堂,中央大禮拜堂穹頂高43米,中廳部跨度為15.5米,是目前尚存的最高的中廳。

聖馬可教堂

地點:義大利威尼斯

風格:基於拜占庭式

關鍵詞:雨果

雖然一部大文豪雨果的小說《巴黎聖母院》,讓巴黎聖母院名垂千史,但據說位於義大利威尼斯的聖馬可大教堂,才是雨果口中的「世界上最漂亮的教堂」。

始建於829年的聖馬可教堂,曾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亦是威尼斯建築藝術的經典之作———一座非常優秀的建築,同時也是一座收藏豐富藝術品的寶庫。它原為一座拜占庭式建築,15世紀加入了哥特式的裝飾,如尖拱門等;17世紀又加入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裝飾,如欄桿等。它的五座圓頂據說是來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教堂,正面的華麗裝飾是源自拜占庭的風格。

世界十大教堂
巴達里亞大教堂
巴黎聖母院
比薩主教教堂
坎特勃雷大教堂
傑洛尼莫許修道院
聖地牙哥教堂
聖家贖罪堂
米蘭主教教堂
烏斯賓斯基聖母升天大教堂
聖母百花大教堂

❽ 義大利代表性建築有那哪些

1、聖馬可廣場

聖馬可廣場(Piazza San Marco) ,官方標准譯名聖馬爾谷廣場,又稱威尼斯中心廣場,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傳統節日的公共活動中心。

聖馬可廣場是由公爵府、聖馬可大教堂、聖馬可鍾樓、新、舊行政官邸大樓、連接兩大樓的拿破崙翼大樓、聖馬可大教堂的四角形鍾樓和聖馬可圖書館等建築和威尼斯大運河所圍成的長方形廣場,長約170米,東邊寬約80米,西側寬約55米。廣場四周的建築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代都有。

2、萬神殿

萬神殿,又譯萬神廟、潘提翁神殿,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羅馬帝國時期建築,始建於公元前27-25年,由羅馬帝國首任皇帝屋大維的女婿阿格里帕建造,用以供奉奧林匹亞山上諸神,可謂奧古斯都時期的經典建築。

公元80年的火災,使萬神殿的大部分被毀,僅餘一長方形的柱廊,有12.5米高的花崗岩石柱16根,這一部分被作為後來重建的萬神殿的門廊,門廊頂上刻有初建時期的紀念性文字,從門廊正面的八根巨大圓柱仍可看出萬神殿最初的建築規模。

3、比薩大教堂

比薩大教堂(PisaCathedral)是義大利羅馬式教堂建築的典型代表。位於義大利比薩。大教堂始建於1063年,由雕塑家布斯凱托·皮薩謹主持設計。教堂平面呈長方的拉丁十字形,長95米,縱向四排68根科林斯式圓柱。

縱深的中堂與寬闊的耳堂相交處為一橢圓形拱頂所覆蓋,中堂用輕巧的列柱支撐著木架結構屋頂。比薩大教堂是中世紀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對11-14世紀的義大利建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4、羅馬斗獸場

羅馬斗獸場(義大利語:Colosseo、英語:Colosseum),原名弗拉維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又譯為羅馬角斗場、科洛西姆競技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

5、聖馬可大教堂

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簡稱聖馬可大教堂,矗立於威尼斯市中心的聖馬可廣場上。始建於公元829年,重建於1043~1071年,它曾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築藝術的經典之作,它同時也是一座收藏豐富藝術品的寶庫。

❾ 義大利著名建築有哪些

義大利著名建築有:古羅馬斗獸場、米蘭大教堂、比薩斜塔、佛羅倫薩大教堂、聖天使堡等。

羅馬斗獸場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這里是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雖然這種搏鬥實在是太過殘忍,但是建築本身確實特別有價值。斗獸場在建築史上堪稱典範的傑作和奇跡,以龐大、雄偉、壯觀著稱於世。

米蘭大教堂歷時五個世紀才得以建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築。更是米蘭市的象徵。拿破崙曾於1805年在此舉行加冕儀式。雖然米蘭大教堂幾經修建,但卻保持著「裝飾性哥特式」的風格。教堂最大的特點在於它彷彿要刺向天空的塔尖。

比薩斜塔坐落在比薩城的奇跡廣場上,這座建築本身也就是一個奇跡。設計師並不是故意把它設計成一座斜塔的,只是在修建過程中的一個意外。然而也是這個最美麗的意外成就了這座獨一無二的建築。

佛羅倫薩大教堂位於徐志摩筆下的「翡冷翠」,即義大利佛羅倫薩。這座教堂建築群由大教堂、鍾塔與洗禮堂構成,是世界上少有的嫵媚的教堂。用紅、白、綠三色花崗岩貼面很好地詮釋了文藝復興時代的古典、優雅與自由。

聖天使堡是坐落在羅馬台伯河畔的一座城堡,也叫哈德良陵墓。因為這里是羅馬皇帝哈德良和他的後人的安息之地。這里有一條通往城堡的著名橋梁,它是由Bernini設計的巴洛克式裝飾藝術傑作,被稱為羅馬最美橋梁,橋上有十二尊天使的雕像,每個天使手上都拿著一樣耶穌受刑的刑具。

(9)義大利哪個教堂出名擴展閱讀:

義大利著名建築的介紹如下:

義大利羅馬式建築打破了古典建築的均衡感,拱頂常採用扶壁和肋骨拱來平衡橫推力,交替布置的中廳大小柱,均有韻律。巨大而厚實的牆體,牆面用連列小券,門宙洞口用同心多層小圓券,以減少沉重感,半圓形拱券結構的窗戶、門、拱廊。

義大利哥特式建築尖塔高聳、尖形拱門、大窗戶及繪有聖經故事的彩色大玻璃。以新的框架結構增加支撐頂部的力量,使整個建築以直升線條、雄偉的外觀和教堂內空闊空間。結構體系由石頭的骨架券和飛扶壁組成。內部空間高曠、單純、統一,建築風格與結構手法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哪個教堂出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發貨到廣州海運費多少錢 瀏覽:533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校風如何 瀏覽:852
印度路虎什麼梗 瀏覽:915
越南語雲南民族大學學費多少 瀏覽:414
越南金和泰國金哪個含金量高 瀏覽:309
比中國早兩小時的國家有哪些 瀏覽:636
英國最大的馬是什麼 瀏覽:423
印度自己簽證多少錢 瀏覽:714
中國的字有哪些 瀏覽:719
坐高鐵去越南怎麼安檢 瀏覽:230
印尼人在中國什麼樣 瀏覽:371
越南芒街主要出產什麼 瀏覽:718
越南買100平米房子多少錢 瀏覽:781
中國疫情提供了哪些經驗 瀏覽:809
義大利發錢慢怎麼辦 瀏覽:535
印尼明天過什麼節日 瀏覽:888
伊朗首席核科學家什麼地位 瀏覽:566
香港是中國哪個省的 瀏覽:97
印度的情人節是什麼樣的 瀏覽:576
印尼金剛為什麼是扁的 瀏覽: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