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格子乘法的相關資料有什麼
B. 何為格子乘法
「格子乘法」是15世紀中葉,義大利數學家帕喬利在《算術、幾何及比例性質摘要》一書中介紹的一種兩個數的相乘的計算方法。格子演算法介於畫線和算式之間。這種方法傳入中國之後,在明朝數學家程大位的《演算法統宗》一書中被稱為'鋪地錦」。
先把因數分別寫在上和右邊,然後算6*7=42,寫在右上角的格子上,4寫左邊,2寫右邊,以此類推,填好格子;最後,把同一斜線上的數相加:0落下;2+3+0=5,5寫在下左方;4+8+2=14,向前進一位,4寫在左下方;2+1=3,3寫在左上方,因此得到:46*75=3450。
(2)義大利算術格子乘法是怎麼算的擴展閱讀:
計算方法:
1、先畫一個矩形,把它分成m×n個方格(m,n分別為兩乘數的位數),在方格上邊、右邊分別寫下兩個因數。
(2)義大利算術格子乘法是怎麼算的擴展閱讀來源:網路 方格乘法
C. 格子乘發怎樣計算的列如46乘75
500多年前,義大利的一本算術書中提到了一種被稱為「格子乘法」的計算方法,後來這種計算方法傳入中國,並在明朝的《演算法統宗》中被稱作「鋪地錦」。現在我們以「357×46」為例,來學習「鋪地錦」的計算方式。
首先,按照「鋪地錦」的規則,將一個因數46寫在格子的上方,另一個因數357寫在格子的右面。
接著,進行乘法運算。46乘以個位上的7,其中6與7的積42寫在格子右上角的小格內,「2」寫在斜線的下邊,「4」寫在斜線的上邊;4與7的積28寫在格子左上角的小格內,「8」寫在斜線的下邊,「2」寫在斜線的上邊。
然後,進行46乘以十位上的3,其中6與3的積18寫在格子右下角的小格內,「8」寫在斜線的下邊,「1」寫在斜線的上邊;4與3的積12寫在格子左下角的小格內,「2」寫在斜線的下邊,「1」寫在斜線的上邊。
最後,比較部分積相加的方法。從右下角開始,第一條斜線格上單獨一個8;第二條斜線格上「2+8+1=11」,格子外寫1,1進到下一斜線格中,與第3條斜線格上的2相加得3;第三條斜線格上「1+4+2+1=8」;第四條斜線格上「4+2=6」。
這樣,「鋪地錦」中的積357×46就得出結果20722。
通過這種方式,「鋪地錦」和傳統的筆算乘法在計算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在算理上是相同的。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鋪地錦」和筆算乘法的異同。
在「鋪地錦」中,每條斜線格相當於豎式中的個位、十位、百位、千位。每條斜線格上的數相加,相當於相同數位相加。例如,右下角第二條斜線格上「2+8+1」,即表示2個十加8個十,再加1個十,得11個十(110)。這種計算方式在古代中國被廣泛應用,反映了中國古代數學的智慧。
總的來說,雖然「鋪地錦」在計算步驟上比筆算乘法復雜,但它為人們提供了一種直觀的、易於理解的乘法計算方法。通過學習「鋪地錦」,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乘法運算的本質,為現代數學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D. 15世紀義大利的一本算數書中介紹了一種「格子乘法」。你能仿照右面的例子算出「425×37」的面積么
425*37=15725
「格子乘法」是15世紀中葉,義大利數學家帕喬利在《算術、幾何及比例性質摘要》一書中介紹的一種兩個數的相乘的計算方法。
在計算的過程中先畫一個矩形,把它分成3×2個小格,在小格邊上依次寫下因數、因數的各位數字,再用對角線把小格一分為二,分別記錄上述各位數字相應乘積的十位數與個位數,把這些乘積由右到左,沿斜線方向相加,相加滿十時要向前進一。算5*3=15,寫在右上角的格子上,1寫左邊,5寫右邊,以此類推,填好格子;最後,把同一斜線上的數相加:5落下;5+3+4=12,向前進一位,2寫在下左方;1+6+1+8+1=17,向前進一位,7寫在左下方;0+2+2+1=5,5寫在左上方,最後1落下在左上方,因此得到:425*37=15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