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餃子的問題
餃子的烹調方法:
餃子的烹調方法,主要是煮,蒸、烙、煎、炸,烤
餃子餡的做法
餃子餡主要分肉餡和素餡買回來的肉餡做之前要先加少量水拌一下,然後加入蔥花,薑末,花椒面或五香粉,味素,鹽,少量醬油,料酒之類的,不嫌膩的話還可以加些植物油,但如果肉餡夠肥,就可以省了,之後朝一個方向攪拌均勻,後調節鹹淡.喜歡的話還可以加香油,看個人口味了.攪好的肉餡稍放一會兒就可以包餃子了.還可以用這方法做牛肉餡羊肉餡等。
雞肉冬筍餡
原料:雞脯肉750克,凈冬筍100克,蔥花50克,香油、薑末、精鹽、味精、高湯適量。
做法:將雞脯肉洗凈剁成細泥,冬筍切成細丁放在油鍋內煸炒片刻。將雞泥放入一盆中,加蔥、薑末、料酒、高湯、精鹽、味精攪勻後,放入冬筍末,再攪幾下即成。
魚肉韭黃餡
原料:去皮魚肉700克,肥膘肉50克,韭黃200克,蔥花50克,料酒、薑末、精鹽、味精、高湯各適量。
做法:將魚肉放清水中漂清,去粗刺,放案板上敲剁成細泥。將肥膘肉切成細粒,韭黃切碎。取深鍋一隻,放入魚泥加高湯,打開,加料酒、蔥、薑末、味精、精鹽,用手順時針攪打,最後加入肥膘肉、韭黃即成。
如何調出嫩滑的肉餡:五花肉剁成泥,放入少許的醬油,料酒,鹽,香油,切得細細的蔥末和姜泥。如果肉餡比較瘦的話要加一些植物油進去。攪拌均勻。然後往肉餡里加少許水,繼續攪,攪至肉餡有彈性,再加水,再攪。如此大概3-4次,肉餡粘稠又有彈性就好了。記住每次加水都要少,要分幾次加。這樣做的肉餡無論做餡還是做肉丸都很嫩很好吃。
青菜豬肉餡:
青菜剁碎,和調好的肉餡混合。
胡蘿卜豬肉餡:
胡蘿卜刨細絲,和調好的肉餡混合。
香菇肉餡:
新鮮香菇切細丁,和調好的肉餡混合。
香菜餃子餡
原料:香菜250克,豬肉餡150克。
輔料:生抽、料酒、鹽、味精、香油各適量。
做法:1、香菜擇洗干凈,瀝干泥水分剁成碎末,拌入少許香油待用。2、豬肉餡放入盆中,加入全部調料,攪拌均勻。3、最後加入香菜末攪拌均勻即可。
提示:1、香菜剁好之後,如果水分非常多,可以用紗布擠出菜汁,菜汁可留為調餡用。2、豬肉餡要肥瘦適中,最好為肥三瘦七的比例,煮熟的餃子餡才會香。
西瓜皮餃子餡
具體做法是這樣的:西瓜皮去瓤及外皮,刨成細絲放鹽腌制30分鍾後擠掉水,拌入蔥姜鹽味精麻油等調料,最後加入蝦仁(不用太多),這樣的餃子餡就做好了。做成的餃子清脆爽口、甜咸適中。我這個西瓜皮不是切絲而是切碎,前面的做法大致也是用鹽腌制,拌入肉餡(與正常餃子餡做法無異),這樣做成的餃子特別爽口。
茴香餃子
材料:(1)冷水面團1份(約2杯麵粉量)(2)茴香1把、豬肉餡375克調味料酒1大匙、醬油2大匙、鹽小半茶匙、清水2大匙、麻油4大匙
作法1.面團分小塊,擀成餃子皮。2.茴香洗凈,摘下菜葉切碎,肉餡再剁細,先和所有調味料調勻,再拌入茴香調成餡料。3.每張餃子皮包入餡料少許,捏成餃子,放入開水中煮至浮起,反復點水兩次後,即可撈出食用。
番茄雞蛋餃子餡
主料是熟雞蛋(炒)300克、西紅柿300克;調料為蔥8克、姜5克、鹽6克、糖5克、香油10克。
做法:1、雞蛋入油鍋翻炒(要炒嫩些)2、西紅柿切丁去掉最稀的水,(留種子類的濃汁)3、加調料,順時針拌勻4、快速包水餃,以防出汁太多
韭菜蝦仁餃子餡
主料:蝦仁150克、瘦豬肉150克、鮮韭菜150克
輔料:薑末適量,調味品適量
做法:將瘦豬肉切0.4厘米左右的丁,加料酒、醬油適量淹制20分鍾以上,蝦仁取蝦線後切與肉同大的丁加少量醬油、料酒淹制20分鍾(肉用老抽、蝦仁用生抽哦)。將韭菜切末,加入薑末、鹽、味精、五香粉少量、花生油適量、香油少量、淹好的肉和蝦仁攪拌均勻。哈哈!這么簡單的水餃餡就好了,出來的水餃味道鮮美無比
編輯本段【種類】
【古代的餃子】
餃子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等名稱。唐代稱餃子為「湯中牢丸」;元代稱為「時羅角兒」;明末稱為「粉角」;清朝稱為「扁食」。
【現代的餃子】
現在,北方和南方對餃子的稱謂也不盡相同。北方人叫「餃子」,南方不少地區稱之為「餛飩」和餃子稍有不同,餛飩的皮更薄,餡更少。餃子因其用餡不同,名稱也五花八門,有豬肉水餃、羊肉水餃、牛肉水餃、三鮮水餃、紅油水餃、高湯水餃、花素水餃、魚肉水餃、水晶水餃等等.此外,因其成熟方法不同,還有煎餃、蒸餃等.因此,大年初一吃餃子在精神和口味上都是一種很好的享受。
我國北方人有一種習俗,逢年過節,迎親待友,總要包頓餃子吃。尤其是大年初一,全家人拜罷年,便圍坐在一起,邊包餃子邊聊天,山南海北,無所不談,不時引來歡聲笑語,大有其樂無窮之意。「水餃人人都愛吃,年飯尤數餃子香」。當人們吃著這滑潤適口滋味鮮美的水餅時,如果再知道一些它的來歷,誰能不驚嘆我們文明古國的源遠流長的麵食奇苑呢!
中國各地餃子的名品甚多,如廣東用澄粉做的蝦餃、上海的鍋貼餃、揚州的蟹黃蒸餃、山東的高湯小餃、東北的老邊餃子、四川的鍾水餃等,都是受人歡迎的品種。西安還創制出餃子宴,用數十種形狀、餡心各異的餃子組成宴席待客。
許多外國人與中國人一樣,每逢春節也吃餃子,但是,他們的做法與吃法都各具特色。
【外國的餃子】
朝鮮餃子
以牛肉為餡,並特別喜歡在牛肉餡里加上大量辣椒,包的餃子是半月形站著。
越南餃子
以魚肉為餡,在餡里加大量橙皮、豬肉、雞蛋,包的餃子卻與朝鮮的餃子相反,一個個仰面朝天躺著。
俄羅斯餃子
俄國人的餃子餡有牛肉、胡蘿卜、雞蛋、蔥頭、鹽和味精,但他們還在餃子餡中加一些辣椒末,而且包的個頭大,他們煮餃子用的是牛骨熬成的清湯。不過,喝煮餃子湯是第一道菜,吃餃子是第二道菜。
印度餃子
用料、做法與俄羅斯餃子近似,只是個頭還大,但不是煮著吃,而是烤著吃。
墨西哥餃子
他們用洋蔥、牛肉、番茄、荷蘭芹菜做餡,餃子皮不是擀的,而是用手壓成長方形。包好的餃子不是用清水煮,而是放入用番茄、辣椒、洋蔥煮好的調味湯里煮,吃罷餃子再喝湯,「原湯化原食」。
義大利餃子
餡與中國的大異,乾酪、洋蔥、蛋黃是主料,有時也加一些菠菜、牛肉;另外還有一種是以雞肉、乾酪做主料,主要調料有黃油、洋蔥、檸檬皮、肉豆蔻。他們包餃子是把面壓成一長條,一勺勺放好餡,在面的邊緣沾上水,再用同樣的一條面片合在一起壓好,然後用刀一一切開。煮餃子的方法則與中國人一樣。
匈牙利餃子
餡嚴格說來是果醬,連李子、杏、烏梅也腌製做餡。他們用來包餃子的面都要加兩倍一麵粉的土豆泥,還要加上許多豬油、雞蛋、糖和鹽,時還要裹上炸好的麵包茸。
日本餃子
日本餃子通常是我們所謂的鍋貼,他們喜歡將餃子煎著吃,並配上魚湯一起食用。日本餃子的形狀和我們類似,內陷常採用章魚和香姜混合物,有一股濃濃的海鮮味和姜的鮮味。
哈薩克餃子
哈薩克風味的餃子是一種蒸餃,用中等大小的鍋蒸制而成。哈薩克餃子的內陷通常用的是羊羔肉或者牛肉,加上香辛料和黑胡椒。蒸好後在餃子上淋上黃油、酸奶油或者洋蔥醬食用。
1. 蔬菜綠色餃子:
和面中加入蔬菜汁。
2. 海鮮餃子:
它是由豬肉、海鮮貝殼類肉、鮮湯和調味料組成。
3. 開口露餡水餃:
餃子的縱向兩端或頂端有至少一個的開口,其開口與餃子內的餃餡相通。餃子餡包括下述原料:精肉、水、佐料、植物油。
製作方法是用水餃粉合成面團,經壓面機滾壓成餃子皮,該餃子皮包入餃餡後,在餃子皮兩相對邊沿合攏處捏合並呈現出開口。
4. 風味水餃:
風味水餃餡料包括精肉、鮮蛋、植物油、精蔬菜等,並配以用禽類骨架做的鮮湯及調味品
5. 仙人掌水餃:
仙人掌水餃主料是仙人掌丁(絲);仙人掌粉。
6. 魚肉水餃:
餡的配方為:魚肉、豬白肉、雞蛋、生薑、蔥、食鹽、味精。
7. 山珍水餃:
餡料是以宮廷黃雞、豬肉、鮮茹、枸杞子、砂仁、肉豆蔻份、丁香、骨頭湯、蔥油、姜沫、海米、蝦子、料酒等配製而成。
8. 宮廷水餃:
由精麵粉和水和製成面團,一定質量和要求的韭菜、綠豆芽、熏干、熟肉丁、黃花菜、粉絲、油散、煎豆腐及鹽、植物油、香油、味精等調味品調成餃餡,然後包製成所述水餃。
9. 海帶水餃:
以海帶為基料,以豬肉、花生油、蘿卜、豆腐、韭菜或芹菜等蔬菜為輔料,加入適量調味品,混合製成餡料。
10. 蕎面水餃:
蕎麥面為主要原料製成的水餃,包括麵皮及內餡,其麵皮是由精蕎麥面、食鹽、食用鹼、改良劑、強筋劑和小麥粉輔以總重量的20-24%水和成。
那就是製作方法
餃子成本一般不高,但你的店鋪租金就看你在什麼地帶了。旺的話會比較貴的。在做生意之前最好看看行情。
Ⅱ 蘇蟹閣小編教您——蟹粉小籠
材料:
麵粉,酵母,大閘蟹,五花肉,香蔥,姜,料酒,雞精,鹽,白糖等
做法:
首先,先把面和好。鮮酵母用溫水攪溶,調成糊狀,倒入麵粉中,加溫水克,拌勻揉透,蓋上潔布,靜置 1 小時,然後搓勻揉透成酵面。
然後,將大閘蟹用刷子刷干凈,水開後,上鍋蒸。趁蒸蟹的時間我們來准備別的食材。將五花肉洗凈,剁成肉餡。小香蔥和姜切成碎末備用。
蟹蒸好後,剔出蟹黃和蟹肉(啊啊……流口水)把蟹肉放到肉餡中,加入蔥花,薑末,料酒,雞精,鹽,白糖,一點水,攪拌均勻。蟹粉小籠的餡料就做好了。
將面團切成一個個小坯子擀成圓形的皮子,包入適量的豬肉餡,用手將皮子沿邊折疊收攏,上籠蒸熟就可以,
蘇蟹閣小編教您——蟹粉小籠
材料:
麵粉,酵母,大閘蟹,五花肉,香蔥,姜,料酒,雞精,鹽,白糖等
做法:
首先,先把面和好。鮮酵母用溫水攪溶,調成糊狀,倒入麵粉中,加溫水克,拌勻揉透,蓋上潔布,靜置 1 小時,然後搓勻揉透成酵面。
然後,將大閘蟹用刷子刷干凈,水開後,上鍋蒸。趁蒸蟹的時間我們來准備別的食材。將五花肉洗凈,剁成肉餡。小香蔥和姜切成碎末備用。
蟹蒸好後,剔出蟹黃和蟹肉(啊啊……流口水)把蟹肉放到肉餡中,加入蔥花,薑末,料酒,雞精,鹽,白糖,一點水,攪拌均勻。蟹粉小籠的餡料就做好了。
將面團切成一個個小坯子擀成圓形的皮子,包入適量的豬肉餡,用手將皮子沿邊折疊收攏,上籠蒸熟就可以,
蟹粉小籠包
材料:
用料主料:麵粉、豬肉、皮凍、蟹調料:熟豬油、鹽、味精、糖、醬油、胡椒粉、紹酒、麻油、蔥、姜
做法:
1、豬肉洗凈,攪成肉蓉,加入調味料和適量水攪拌和勻,再加入皮凍拌勻成肉餡。
2、熟豬油加熱後,放入剝出的蟹肉、蟹黃,熬製成蟹粉,冷卻待用。
3、肉餡中放入蟹粉、味精、麻油、胡椒粉及蔥薑汁水,攪拌成餡心。
4、團搓條下劑,擀成薄圓皮,包入餡心,捏出花紋,收口,放入籠中,上火蒸熟即可。
小訣竅
製作關鍵
制皮時,中間要略厚,四周要薄。
用旺火蒸制。
專屬女子的小資情調——————香醇玫瑰奶茶
材料:
葯用玫瑰花:理氣解郁,減肥,祛痘除斑,調節痛經。
做法:
做法
1、小鍋中加半杯水,燒開後加玫瑰花用最小火煮3分鍾。花變軟有香味了放入紅茶包泡2分鍾。
2、加牛奶用小火煮沸關火。
3、喝時過濾並加少許蜂蜜攪勻即可。
小訣竅
1、喝熱茶必須將茶杯先行溫熱,以防止溫度迅速下降,這樣才能使茶香充分的飄散出來。
2、對於女性來說,玫瑰花喝多了,還可以讓自己的臉色同花瓣一樣變得紅潤起來。這是因為玫瑰花有很強的行氣活血、化淤、調和臟腑的作用。我們平時所說的臉色不好或臉上長斑、月經失調、痛經等症狀,都和氣血運行失常,淤滯於子宮或面部有關。一旦氣血運行正常了,自然就會面色紅潤、身體健康。
酥香——蟹香咖喱酥餃
材料:
油皮:中筋麵粉150g,糖115g,黃油60g,水60g,鹽2g,油酥皮:低筋麵粉130g,黃油65g,餡:蟹肉100g,豬肉100g,洋蔥80g,咖喱粉6g,鹽2g,糖2g,水30g,澱粉4g,麵包丁40g,+蛋黃液,黑芝麻
做法:
油皮的所有材料和成油皮面團後包保險膜。油酥皮的所有材料和成油酥皮面團後包保險膜。兩種面團需靜制20分鍾。
鍋中放少許油炒香洋蔥丁,放入豬肉餡炒變色取出與蟹肉攪拌。加入鹽,糖,咖喱粉調味。再加入麵包碎。最後將玉米粉和水調勻後倒入餡中充分攪拌。
油皮面團包入油酥捏緊。擀成大薄餅後,從邊緣捲成長卷。切成小塊後擀成皮,包入咖喱餡。製成餃子。
包好的餃子,刷蛋黃液沾黑芝麻。入烤箱,200度烤制20分鍾即可。
小訣竅
這些料大約能做出15個餃子:)不夠吃就自己加量吧!
加菲貓的最愛—————千層面
材料:
見以下各做法
做法:
蒜味奶油海鮮千層面
材料:
千層面80公克,蛤蜊肉6顆,蝦仁6隻,蟹腿肉4條,起司條20公克,蒜味奶油醬1大匙,洋蔥末20公克,綜合香料1/4茶匙,白酒30CC,鹽1/4茶匙,胡椒1/4茶匙
做法:
1.千層面放入滾水中煮熟後,撈起泡冷水至涼,再以少許橄欖油(材料外)拌勻備用。
2.將蛤蜊肉、蝦仁、蟹肉放入滾水中汆燙至熟撈起備用。
3.熱油鍋,以小火炒香洋蔥末、蒜味奶油醬、綜合香料及作法2的海鮮料,最後加入調味醬拌勻成醬汁。
4.准備一烤盤,將以一片作法1的千層面,一層作法3的醬汁及鋪上起司條的方法放入食材,依序重復動作4次,放入已預熱的烤箱中,以250℃焗烤10分鍾至上層起司呈金黃色即可。
鮭魚千層面
材料:
A.千層麵皮4片,煙熏鮭魚150g,奶油醬150g,披薩起司絲50g,B.奶油3湯匙,麵粉6湯匙,雞高湯150cc,鮮奶油150cc,披薩起司絲少許,鹽少許,胡椒少許
做法:
1.熱鍋,將奶油溶化後,與麵粉拌炒均勻,加入雞高湯、鮮奶油拌炒至呈煳狀時,再加入披薩起司絲,最後加入鹽、胡椒調味,即為奶油醬。
2.取一深鍋煮水至滾沸時,放入千層麵皮煮至熟後,撈起放涼備用。
3.取一烤盤,以一層麵皮、一層鮭魚,再塗上一層作法1的奶油醬及放上少許披薩起司絲的方式,重復步驟共3次疊成千層面。
4.於作法3的千層面上再鋪上一層麵皮,灑上起司絲,放入烤箱以中火烤約5~8分鍾取出即可。
蔬菜乾酪千層面
材料:
橄欖油2湯匙,大洋蔥2個,剁碎,大蒜2瓣,剁碎,切碎的西紅柿2罐,共約800克,西紅柿泥2湯匙,干牛至1/2茶匙及干羅勒1/2茶匙,綠皮胡瓜(翠玉瓜)3根,切丁,大胡蘿卜2根,切丁,西洋芹菜2莖,切丁,千層面225至280克,乳清(ricotta)乾酪425克,雞蛋白1個,剁碎的新鮮歐芹2湯匙,半脫脂莫澤雷勒(mozzarella)乾酪85克,切片,磨碎的帕馬森(Parmesa)乾酪2湯匙
做法:
1.把1湯匙油注入燉鍋,用中火加熱,倒入洋蔥和大蒜,煸炒至軟。加入罐裝西紅柿及罐內的汁液、西紅柿泥和香草,用慢火煮15分鍾,至湯汁變稠,不時攪動。
2.煮西紅柿時,用不黏煎鍋以中火把餘下的橄欖油燒熱,倒入綠皮胡瓜、胡蘿卜和西洋芹菜,煸炒7分鍾,至略微變軟。
3.把一大鍋水燒開,加入千層面,根據包裝上的說明烹調,然後瀝干。乳清乾酪、蛋白和歐芹放入碗里拌勻。
4.烤箱預熱至180攝氏度。取一33x23x5厘米的烤盤,把四分之一的西紅柿混合物抹在底部,在上面均勻地鋪上三分之一的千層面,再鋪上一半乳清乾酪混合物,最後再撒上一半蔬菜。
5.按照上述順序鋪放餘下的食材,然後加一層西紅柿混合物和一層千層面,最後倒下剩餘的西紅柿混合物,撒上莫澤雷勒和帕馬森乾酪,焙烤約45分鍾,至邊緣呈金褐色。
起士海鮮千層面
材料:
A.千層面3片,B.鯛魚肉60g,透抽40g,蝦仁4隻,淡菜1個,煙熏鮭魚2片,橄欖油1大匙,大蒜碎10g,洋蔥碎15g,白酒15㏄,C.白醬500㏄,D.菠菜10g,披薩用起士絲100g,莫札瑞拉起士50g,奶油10g,巴西里碎1茶匙,帕瑪森起士粉適量
做法:
1.取一鍋將千層面煮至八分熟,撈起泡水備用。
2.鯛魚肉、透抽切片備用。
3.以橄欖油炒香大蒜碎、洋蔥碎,放入鯛魚肉片、透抽片、蝦仁、淡菜略炒,淋上白酒,放入少許白醬略煮備用。
4.取一深盤,以奶油塗勻盤底,倒入一層白醬、鋪一片麵皮,撒上披薩用起士絲,放上作法3的海鮮料,再依序重復上述動作一次。
5.接著鋪上菠菜,倒入一層白醬抹勻,擺上煙熏鮭魚,再倒入一層白醬,撒些披薩用起士絲,鋪上第三層麵皮,最後淋上剩餘的白醬,撒上莫札瑞拉起士,放入烤箱以200℃烤約7分鍾,取出後撒上巴西里碎和帕瑪森起士粉即
鮭魚千層面
材料:
A.千層麵皮4片,煙熏鮭魚150g,奶油醬150g,披薩起司絲50g,B.奶油3湯匙,麵粉6湯匙,雞高湯150cc,鮮奶油150cc,披薩起司絲少許,鹽少許,胡椒少許
做法:
1.熱鍋,將奶油溶化後,與麵粉拌炒均勻,加入雞高湯、鮮奶油拌炒至呈煳狀時,再加入披薩起司絲,最後加入鹽、胡椒調味,即為奶油醬。
2.取一深鍋煮水至滾沸時,放入千層麵皮煮至熟後,撈起放涼備用。
3.取一烤盤,以一層麵皮、一層鮭魚,再塗上一層作法1的奶油醬及放上少許披薩起司絲的方式,重復步驟共3次疊成千層面。
4.於作法3的千層面上再鋪上一層麵皮,灑上起司絲,放入烤箱以中火烤約5~8分鍾取出即可。
蔬菜起士千層面
材料:
A.千層面3片,B.蕃茄1/2個,蘑菇2朵,紅甜椒1/4個,黃甜椒1/4個,青椒1/4個,茄子1/2個,橄欖油2大匙,洋蔥碎15g,白酒15㏄,黑胡椒粉(粗)適量,鹽適量,C.奶油10g,白醬500㏄,披薩用起士絲150g,馬自卡彭起士50g,巴西里碎1茶匙,帕瑪森起士粉適量
做法:
1.取一鍋將千層面煮至八分熟,撈起泡水備用。
2.蕃茄切丁;蘑菇及紅、黃、青椒切小塊;茄子炸軟備用。
3.以橄欖油炒香洋蔥碎、蘑菇及甜椒塊,再加入蕃茄丁與茄子,以黑胡椒粉、鹽調味,用中小火煮2分鍾備用。
4.取一深盤,以奶油塗勻盤底,倒入一層白醬,鋪一片麵皮,撒上1/3的披薩用起士絲,放上1/2的作法3材料,再依序重復上述動作一次,最後鋪上一片麵皮,淋上白醬,撒上馬自卡彭起士和剩餘的披薩用起士絲,放入烤箱以200℃烤約7分鍾,取出後撒上巴西里碎和帕瑪森起士粉即完成。
千層焗烤肉醬面
簡介:
義大利肉醬的製作方式可以參考本站食譜-義大利肉醬(1)
材料:
千層面3片,茄子一條,橄欖油1大匙,蒜頭碎10g,洋蔥碎15g,九層塔碎15g,奶油10g,披薩起司絲70g,巴西里碎1茶匙,義大利肉醬500cc
做法:
1.取一鍋將千層面煮至8分熟撈起泡水備用。
2.茄子切片備用,並將烤箱設定220度預熱。
3.用橄欖油炒香蒜頭碎與洋蔥碎,放入茄片、九層塔碎中火略炒1、2分。
4.取一深盤,取奶油塗勻盤底,倒入一層肉醬,鋪上一層麵皮,灑上起司絲並放上茄子。
5.重復步驟4,最後覆上第三層麵皮,最後淋上肉醬,灑滿起司絲。
6.放入220度烤箱烤約5分鍾取出,灑上巴西里碎即可。
傳統烤千層面
材料:
菠菜義大利麵皮400g,罐頭肉醬200g,奶油煳150g,奶油40g,帕馬善乳酪50g,俄力岡香料10g,莫札雷拉起司粉50g
做法:
1.菠菜義大利麵皮平均切成5份;奶油和肉醬,放入小碗中拌勻備用。
2.取一深鍋煮水至滾沸,加入1匙鹽,再一一將麵皮放入,煮約1分鍾至七分熟後撈起備用。
3.取一個烤盤,刷上一層薄薄的奶油後,第一層先放上一層作法2的麵皮,塗上一層奶油煳,再放上一層帕馬善乳酪。第二層放上一層麵皮,塗上一層奶油煳,再放上一層作法2的肉醬料,再放上一層帕馬善乳酪。重覆第二層的作法擺放至第五層即為千層面。
4.烤箱預熱至200℃,先將作法3的千層面灑上俄力岡香料、莫札雷拉起司粉後,放入的烤爐烤約25~30分鍾,至表面呈金黃色取出即可。
焗烤肉醬菠菜千層面
材料:
熟板面3片,菠菜2顆,蕃茄1/4顆,牛絞肉100公克,洋蔥碎5大匙,蒜瓣3粒,奶油1小塊,茄汁肉醬5大匙,起司絲100公克
做法:
1.菠菜洗凈,用鋁泊紙包起,放入已預熱的烤箱中,用210℃旋風功能,烤約10分鍾後取出,切碎備用。
2.蕃茄切丁、蒜瓣切末,與牛絞肉、洋蔥碎一起拌勻,再鋪上奶油,放入已預熱的烤箱中,用200℃旋風功能,烤約10分鍾至香味溢出後取出,再加入市售茄汁肉醬拌勻成餡料備用。
3.取一焗烤盤,放入一片熟板面,鋪上作法2的餡料與作法1的波菜碎,續蓋上一片熟板面,再鋪上餡料與波菜碎,最後再蓋上一片熟板面。
4.於作法3的表面撒上起司絲,放入已預熱的烤箱中,用210℃上火加旋風功能,烤約17分鍾至表面呈金黃色即可。
香草肉醬千層面
材料:
主料:義大利千層?250公克橄?油50公克蕃茄糊150公克蕃茄汁50公克豬絞肉100公克鼠尾草10公克月桂葉2片大蒜3瓣洋蔥1/4個冰糖20公克醬油2大匙水500公克披薩起司條150公克
做法:
將大蒜切末、洋蔥切丁後備用。
2.鍋中倒入橄?油加熱,先放入大蒜末炒香至金黃色後,再加入洋蔥丁炒至洋蔥變軟後,再加入豬絞肉炒散炒熟。
3.在作法2中加入蕃茄糊、蕃茄汁、鼠尾草、月桂葉及冰糖、醬油翻炒後,再加入水以中火煮開後轉?小火續煮,期間不斷地翻動以免沾鍋,直到濃稠時熄火將月桂葉取出,即?香草蕃茄肉醬。
4.另煮一鍋滾水加入1小匙鹽,再加入義大利千層?煮5~7分?,並稍微攪動以避免沾鍋。
5.將千層?放入冷水中浸泡一下後,取出瀝乾水份。
6.在烤皿上先塗一層薄薄的奶油,再放上一片?,在?片上塗上一層肉醬後?上起司條,再?一層千層?、一層肉醬、一層起司條,這樣的動作重復4次後,在表面上撒上起司條,以220℃的烤箱?烤15~20分?,直到上層的起司呈現金黃色即可。
山東藍翔技校教您炸脆皮鮮奶
材料:
脆炸是指在加工處理好的原料表面上掛上一層脆皮糊,用旺火熱油炸至表皮酥脆,內部鮮嫩的一種烹調方法。成品菜餚具有色澤淺黃美觀、外皮酥脆、內鮮嫩的特點。脆炸適用於質軟細嫩的原料,如豆腐、茸泥類、銀魚、魚肉、香蕉等。
做法:
准備好材料後我們就可以開始製作了。鍋刷凈置火上燒熱,蛋清打散與牛奶調勻倒入鍋中,用小火燒餅不停攪動,取澄粉25g用清水泡透,待牛奶燒沸後放入白糖,勾入澄粉芡,燒開後盛入盤中冷卻(厚度1.5)後,用刀劃切成4-5cm長,寬2.5cm的長條狀。在熬制鮮奶時火要小,勤攪動,勾芡時注意稀稠度,太稀不好成形,過稠嫩度口感差。所用的盛裝盤子撒上一層油,冷卻時便於取出。
鮮奶處理好後就可以開炸了。用脆炸粉、麵粉、澱粉、精鹽、色拉油、水調成脆炸糊,靜置20分鍾待用。將炒鍋置火上燒熱,加色拉油旺火燒至5成溫油,將鮮奶輕輕取出,拍一層薄粉,再逐個掛上糊下入油鍋炸至表皮結硬殼撈出,待油溫升至6成溫油再復炸至表皮淺黃起酥撈出。在取那鮮奶的時候要輕,拍粉不能太厚,起目的是為了掛糊。掛糊要全部掛均,隨掛糊隨下油鍋,掛糊後,不可存放。掌握好溫油和炸制的時間以及色澤。
將炸好後的鮮奶整齊的裝入盤中,帶煉乳碟、番茄醬碟上桌即可。
教您在家製作水果沙拉
材料:
第一步首先教製作沙拉,您要准備好白砂糖60克、鹽巴3克、雞蛋1個、花生油一小碗、白醋2小勺
做法:
1、先把糖和雞蛋打發,加入鹽巴
2、雞蛋和糖打發是要一點一點加入油快速攪拌,它的顏色會隨著攪拌時間發生變化,最好加入白醋攪拌即可
3、取個蘋果削皮切丁放入碗中和製作好的沙拉進行攪拌
4、這時您可以試試味道,實在不好吃您也可以去超市買包丘比特沙拉醬專賣店就是直接這樣製作的
涼粉小黃瓜
材料:
涼粉1盒,小黃瓜2條,辣椒1條,蒜末1小匙,鹽1/4茶匙,白醋1茶匙,細糖1茶匙,香油1大匙
做法:
1.涼粉切成厚片狀;小黃瓜切成條;辣椒切粗絲備用。
2.將作法1的涼粉及小黃瓜、辣椒置於盆中,加入蒜末及所有調味料拌勻即可。
藕粉小米粥
材料:
材料小米1杯,蓮藕粉4大匙調味料水10杯,白砂糖1杯
做法:
1、小米洗凈,加水10杯浸泡1小時,移到爐火上煮開,改小火煮到熟軟。
2、蓮藕粉用冷水1杯調勻,慢慢淋入煮好的小米粥內攪勻,並加糖調味,煮到糖化時攪拌均勻,即可熄火盛出食用。
熬粥筆記
1、蓮藕粉的黏性很強,放涼後更容易使湯汁變稠,因此煮粥的水分要多些。
2、這道粥夏天冰鎮後也很好吃。
食療效益
健脾止瀉,調中開胃
藕粉小米粥
材料:
材料:
做法:
做法:
1、小米洗凈,加水10杯浸泡1小時,移到爐火上煮開,改小火煮到熟軟。
2、蓮藕粉用冷水1杯調勻,慢慢淋入煮好的小米粥內攪勻,並加糖調味,煮到糖化時攪拌均勻,即可熄火盛出食用。
熬粥筆記
1、蓮藕粉的黏性很強,放涼後更容易使湯汁變稠,因此煮粥的水分要多些。
2、這道粥夏天冰鎮後也很好吃。
食療效益
健脾止瀉,調中開胃
Ⅲ 世界飲食文化—義大利✨🇮🇹🥢
義大利(已傳)
義大利共和國位於南歐,屬地中海氣候,面積30.1054萬平方公里,94%為義大利人,其他為」法蘭西人,加泰隆人,費留里人,拉丁人等。
義大利人樸素,豪邁,樂觀,愛好音樂,藝術。所以當地業務俱樂部不論在城市和鄉村都很普遍,親友之間常互相跳舞,生活非常藝術化。
義大利絕大多數居民都信奉天主教,國語為義大利語。
義大利被稱為歐亞大陸間神賜的寶島。
西臨」利古里亞海和第勒尼安海。
東瀕亞得里亞海,南有地中海。
北方的阿爾卑斯山脈南端是波河平原,貫穿半島的亞平寧山脈南望有西西里島和撒丁島。
所以這兒,有皚皚的白雪,繽紛的花果和碧波金浪,還有山,島,海,火山。
義大利繼承了羅馬狂熱的血統,就連氣候和飲食也狂熱。炎熱乾燥的夏,溫和多雨的冬,豐饒的物產使這兒的飲食變得瑰麗無比。
義大利烹飪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並在文藝復興時期就顯示出了它的光輝。
1552年,義大利女子」卡特琳」嫁給法國國王—「亨利二世」把其傳統烹調的藝術傳到了法國,使法國烹調藝術得到充實和提高。從而為各國所稱道。
因此,義大利烹調藝術被譽為」西菜烹調藝術之母」。
總之,義大利菜的特點是:」味濃,喜歡原汁原味,一般都直接利用物料內在的鮮味烹制。
在烹調方法上多用:」炒,煎,炸,紅燴,紅燜等方法。燒烤菜比較少,喜歡吃米飯和麵食。
在義大利菜中,各種米飯,面條和餛飩都是作為佳餚,而不是主食。
義大利」東,西,南三面都是海,海鮮極為豐富。
義大利葡萄酒的產量居世界首位。葡萄酒則是義大利人不可缺少的飲料。且與奶油,橄欖油一樣,幾乎在所有的烹飪中都要用到。
在義大利餐桌上一定不會缺上麵包和橄欖油。
廣為人知的義大利薄餅(Pizza),原本是為了方便外帶而制的,甚少出現在高級餐廳內,最多隻是以開胃菜拼盤(Misto)的形式出現。
素食在義大利菜中並不流行,蔬菜主要擔任主菜伴碟的配角。
開胃菜過後是主菜,主菜過後是甜品時間,可以點選芝士或甜品,甜品後可以點飲品,多數是咖啡,紅茶,或餐後酒(Digestivo),一般可點較濃的Espresso,但加點奶的Cappuccino也無不可。
在義大利高級餐廳用餐後常有機會與主廚見面閑談,義大利廚師性格友善外,都很願意聽聽客人的意見。
應義大利人的晚餐邀請時,准時是十分重要的,雖不宜早到,也不可遲到超過10–15分鍾。避過整段餐前的社交時段而在開席時才到達,會被視為不禮貌的舉動。
天性浪漫的義大利人生活品質至上,因為他們擁有時尚的服裝,精湛的藝術和靈動的足球。美食是義大利人生活中的一大樂趣,按照比例來計算,他們花在食品上的收入要超過西歐其他任何一個國家。
公元1861年前,義大利國土被各皇親貴族割據,各地鄉土意識高漲,而當時的美食就是當地的鄉土菜。
時至今日,鄉土菜依然風行餐桌,春天的嫩蘆筍,秋天肥美的松茸,都已成為義大利最令人垂涎的美食。
按烹調方式的不同,義大利地方菜可分4個派系:北義大利菜系,中義大利菜系,南義大利菜系,小島菜系。
因義大利半島南北狹長,各地氣候和地理形勢差別很大,造成南北各有烹調特色。
北部鄰近法國受其影響有不少加入奶油等等乳製品菜系,感覺味道較濃郁而調味則較簡單。
南部喜歡用大量番茄醬,干番茄,辣椒及橄欖油入饌。義大利飲食還深受外來文化的影響,如北義大利美食」牛肉熬煮」深受南斯拉夫影響,而蘋果派有德國,奧地利的風味,南西西里島的」Cuscusu」則屬阿拉伯風味。
在義大利,大多數母親都在周日做手擀的義大利面(Fettuccine)及調味醬(Sugo),並留冬天享用。
但作為義大利最為傳統的美食,在其國內外都能吃到的通心粉的做法卻不見得有多麼復雜。
與此同時,義大利薄餅里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相信喜歡追求時尚的人都吃過比薩餅,那可算得上是最為人們熟悉的一種義大利薄餅了。
其實,在義大利正宗的意式薄餅是薄而脆的,只鋪上番茄醬,芝士,橄欖或香草,吃時用刀叉切後捲起來吃。無論坐在哪家義大利餐廳,在等上菜的空當,餐廳還會附上幾片冷麵包和一種叫Grissini的硬餅干。
飲品方面,吃義大利菜一定要佐以葡萄酒(Vino),否則就被美中不足了,因為酒能夠帶出增添食品的口感和美味。
他們通常是,飯前飲用較淡的開胃酒;
沙拉,湯及海鮮配搭白葡萄酒或玫瑰酒。
食用肉類時飲用紅酒。
而飯後則飲用少許」白蘭地或甜酒」類。
如果在就餐時飲用白葡萄酒和紅葡萄酒,那麼可以讓服務員為你提供一杯檸檬水,交替飲用紅白葡萄酒前先飲用檸檬水,可徹底幫助清除上一道菜在口中留下的餘味。以便品嘗下一道菜。
靴子形的國土讓氣候,地勢各異的南,北義大利各自擁有獨特的烹調風格。
而且,吃義大利餐還有很多講究,吃的程序,禮儀,餐具都是規矩多多。在義大利餐里,火腿跟紅酒一樣,是講究年份的。因為他們認為放得越久火腿味道才越香濃。在餐席間盡顯其好客,友好,追求品味的性格,正是義大利菜的最大特色。
一頓正式的義大利式晚餐一般會有4–5道菜式,除了從菜單挑選外,也可參考義大利定期更新的晚市套餐。
如下菜式順序:
頭盤:
義大利文稱Antipasto,是」用餐之前」的意思。可分為」冷(如火腿香腸,沙拉或醋腌蔬菜等),及熱(煎,炸菜式如炸魷魚等)頭盤,也可選拼盤(Misto),即分量少但選擇較多的頭盤組合。
第一道菜:
主要是指湯(Zuppe),意粉或燴飯(Risotto),義大利文是」Primo Pratto。由於之後仍有主菜,所以分量會較少。
第二道菜:(主菜)
這是整個晚餐的靈魂,主要是海鮮或肉類菜式。主菜菜式都是以燒烤或油炸方式烹調,享用時用隨意加點在桌上的鹽或橄欖油便可使用。
甜品:
沒有甜品的菜單又怎會完美?義大利文中甜品Dlolce本身就是」甜」的意思。通常是在享用主菜後才點選的。
而且,在吃甜品前通常可多點一份芝士(Formaggi)。
義大利經典麵食:
在西方麵食中,義大利麵食可謂一枝獨秀,獨領風騷。
而且,大多數歷史學家都認為是」馬可•波羅」將麵食從中國帶到歐洲去的。
其特點是:大部分都用模子做成特定的形狀,且名稱由其形狀決定。
義大利麵食至少包括10種,最常見的有:
義大利細通心麵(Ziti)
義大利螺旋面(Ro—tini)
義大利蝴蝶面(Farfalle)
義大利寬長面(Fettuccine)
義大利實心面(Gnocchi,有時確實會做成像手指般大小的是實心面丸)
義大利貝殼面(Shells,Conchiglie)
義大利細長面(Linguine,Capellini或Spaghetti)
義大利小辮面(Gemelli)
義大利車輪面(Rrote或Ro—telle)
義大利通心麵(Mostaccioli,Manicotti或Macaroni)等等。
面製品既可以單獨做成主菜,又可以與各種肉類,海鮮和蔬菜一起做成主菜。
義大利著名常麵食:
乾酪通心麵(Macaroni and Cheese):
是煮好後拌入乾酪的通心麵,有時還伴有雞蛋和蔬菜等。拌均後在烤箱里烤至金黃色即可。它是在西方國家裡最受歡迎的麵食之一。
傳說,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斐遜」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乾酪通心麵在美國的傳播。(傑斐遜總統還是第一個將番茄和冰淇淋引入美國的人)。
乾酪通心麵也是另一位美國總統—「里根」所喜歡的食物。
在義大利,特別是小孩子,許多人都認為自己是吃乾酪通心麵長大的。生產袋裝乾酪通心麵速成品的」美可拉富特公司(Kraft ),每天銷售超過100萬袋的這種食物。
泰特拉齊尼(Tetrazzini):
泰特拉齊尼的主要成分是義大利細長面,雞肉絲,蘑菇和大蔥等,有時也叫做泰特拉齊尼雞。
它最早出現在舊金山餐館,當時由大廚師」奧古斯特•埃斯科菲耶為義大利女高音歌唱家—「路易莎•泰特拉齊尼(Luisa Tetrazx-sini,1874—1940),所做的,並因此而得名。
泰特拉齊尼先在義大利成名,後來成為在世界上享有盛譽的歌唱家,在美國,她尤其為舊金山的歌迷所鍾愛。當時的評論說:世界上從來沒有人,也從來不會有人能與她的歌聲相比。
青菜拌面(Pasta Primavera):
Primavera這個詞在義大利語中的原意為春天,但在這里指青菜,Pasta Primavera則是指加有青菜的麵食。
由於麵食是義大利的主要食物之一。每當春天到來廚師們都會盡快把能夠得到的新鮮蔬菜加到自己的麵食中,這就是青菜拌面這一名稱的由來。
阿爾弗雷多面條(Fettuccine Alfredo):
阿爾弗雷多面條是用」乾酪和黃油」等成分做成的醬汁調拌而成的義大利寬長面條,最早從羅馬市的一個名叫」阿爾弗雷多(Alfre-do)的餐館傳出,從義大利一個小餐館到走進千家萬戶。
義大利辣醬細長面(Spagheffi Amatriciana):
Amatriciana這個詞本身是指一種面條醬,是將醬豬肉和洋蔥用橄欖油炒一下後,再加入番茄,紅辣椒和胡椒粉等燉一會兒製成的。
在義大利,這種稍微有點辣的面條非常紅火,特別是在首都羅馬的大街小巷。
現在,在美國和西方各國的大多數義大利餐館里,也可以吃到這種義大利辣醬面。
卡魯索雞肝面(Spagheffi Caruso):
卡魯索雞肝面是由生活在美國的義大利人首先做成的,澆在這種面條上的醬汁主要由番茄燉成,其特殊之處在於加有用黃油炒過的雞肝,有的還加有蘑菇。
而且,做好的卡魯索雞肝面上通常都撒有一點乾酪。
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卡魯索雞肝面是以男高音歌唱家—「恩里科•卡魯索(Enrico Caurso,1873—1921)的名字命名的,但不清楚是不是他本人所做的。
卡魯索是義大利那波利人,後移居美國,卡魯索另一個愛好就是烹飪,特別是做他家鄉的飯菜。他曾幫助許多」那波利人」在紐約開餐館,從而使不少「那波利風味」的飯菜在美國大眾化。
卡魯索雞肝面,另一種說法是:這種面條是由紐約市一家飯店(Knickerbocder Hotel)的廚師路易斯•德古伊(Louis DeGouy)首先做成的。
20世紀上半葉,這家飯店是紐約市最豪華的飯店之一,其位於百老匯劇院區的附近。為了靠近自己經常演唱的劇院(Metropolitan Opera),卡魯索一直住在這家飯店。幾乎天天在那裡用餐。
為了表示對這位巨星的敬意,廚師德古伊就以」卡魯索」的名字命名了這種面條。
義大利餃子(Ravioli):
義大利餃子呈方形或圓形,而用來做餃子餡的食物通常有」乾酪,肉類和蔬菜等。
包好的義大利餃子先用水煮熟,撈出鍋後在上面放一些奶油,乾酪或番茄醬,然後再在烤箱內烤一會即成。吃起來比中國餃子稍硬一點。
烤寬面糕(Lasagna):
烤寬面糕其用三四層面布或很寬的面條做成,面層之間填滿了各式各樣的其他食品。通常有」番茄醬,乾酪,肉類和蔬菜等。烤寬面糕通常用烤箱烤熟,烤好後呈金黃色的蓬鬆狀。
Lasagna這個名稱來源於拉丁文」Lasanum」意思為飯鍋,因為厚厚的烤寬面糕看起來就像滿滿的一鍋飯一樣。
皮塔餅(Pita)和羊肉皮塔餅(Gyro):
皮塔餅是一種扁平的烙餅,呈圓形或橢圓形,像成人的手掌那麼大。然後再兩層之間填入其他食品後食用。
這是從中東地區傳出的一種食物,在希臘和土耳其等國家是人們經常吃的食物之一。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也正穩步地擴展著影響,所以在超級市場里就可以買到已烙好的皮塔餅。
羊肉皮塔餅(Gyro)是皮塔餅的一種,在烙餅兩層間的口袋裡填有烤熟的羊肉片,洋蔥,青椒和酸奶醬等成分。其中的羊肉是事先像烤羊肉串一樣烤熟後切成片,再填入其中的。
它是由生活在美國紐約的希臘人先做成的,所以雖然其是從希臘等周邊國家傳出的,但在美國要比在希臘普遍得多。
Gyro一詞可能是來自希臘語中的」Guros」,意思為轉動,因為烤羊肉串時需要不斷地轉動羊肉串。
在英國,羊肉皮塔餅也叫做」Doner Kebab,這一名稱來自土耳其語中的」Doner kebab」,意思為轉動的羊肉串」。
義大利調味米飯(Risoffo):
義大利調味米飯是指義大利炒米飯(Riso在義大利語中指大米」),但不是很乾,看起來像介於我們的炒米飯和米粥之間的一種米飯,吃起來又滋潤又可口。
義大利調味米飯里還經常加入其他食品,如各種蔬菜,肉類,乾酪,葡萄酒和香料等。最知名的調味米飯要屬」米蘭調味米飯(Risotto Milanese」),其在米蘭市最常見,特殊之處就在於裡面加有一種叫做藏紅花(Saffron)的珍貴香料。
草香食雅—香草義大利:
美食最本質的元素就是自然與藝術,而義大利美食即兩者兼並有之。亞平寧半島濃郁的地域風情,賜予了義大利美食以自然的韻味。
從地中海飄來的陣陣香氛—拉丁海洋的水滴:」迷迭香」。
在亞平寧半島上,有著密密匝匝的香草,橄欖,檸檬,無花果和穀米麥黍。
在種類繁多的香草中,義大利就出產:
「羅勒草,百里香,洋蘇葉,番紅花,歐芹,迷迭香」等。
在許多傳統的義大利菜譜中,香草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在一些麵食中也是如此。
比如」羅勒草沙司」是這樣做的:羅勒草葉,歐芹,甜牛至草一起春爛,加橄欖油,帕美香忌士(Parmesan)和大蒜。這就是典型的」熱那亞風格」。
一直以來,香草就是義大利烹調中不可缺少的材料。
其實,香草最大的作用就是把:」食物的鮮味釋放出來,令整道菜更加美味。
說起麵食,義大利的產品絕對是世界一流的,它的秘訣就在於與香草的完美搭配。
義大利的麵食有各種不同的形狀:通心,螺旋,貝以及有餡的小包等。
義大利香草的種類:
鼠尾草:
屬紫蘇科植物,有青草味和苦味。與忌廉或鮮忌廉的味道非常相配,用它做的鼠尾忌廉醬是調味的代表。
迷迭香:
和羅勒草一樣,是義大利最具代表性的香草。其特徵是」有略帶苦味的清香,可去除肉類的腥味。
羅勒草:
是義大利最常見的香草,氣味清爽略甜,最常用於香草醬中,而且和番茄的味道非常相配。
花薄荷:
為原產於地中海的紫蘇科植物,有較刺激的香味,通常多使用於乾燥品,和番茄,芝士的味道很相配,做薄餅時少不了它。
百里香:
有清爽甘甜的香氣,與海鮮,肉類及橙味醬汁十分相配,由於它即使長時間烹調也不失其香味,因此非常適合用在燉煮或烤烘上。
蝦荑蔥:
又稱作西洋胡蔥,雖屬蔥的一科,但味道較溫和,切碎後可用作食物的裝飾,增添顏色。
比薩餅的傳奇故事:
比薩」是一種由特殊的餅底,乳酪,醬汁和餡料做成的具有義大利風味的食品。現今已成為全球通行的名食。
面對每天由遍及全球的—」比薩專家—必勝客餐廳」烤制的幾百萬個比薩,大家都自然認為它是於400年前由」義大利—那不勒斯的麵包師傅首創的。
那麼,到底是誰發明了比薩呢?
有人認為,比薩來源於中國,其原型是當年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中國旅行時最喜歡吃一種」北方流行的—「蔥油餡餅」,得到的啟發製成的。並配上了那不勒斯的乳酪和作料。不料大受食客們的歡迎,從此」比薩」就傳來了。
據統計,義大利總共有兩萬多家比薩店,其中那不勒斯就有1200家,大多數那不勒斯人每周至少吃一個比薩,有些人甚至每天午餐和晚餐都吃。
而且,食客不論貧富,都習慣將比薩折起來拿在手上吃。後來,這便成了鑒定比薩手工優劣的依據之一(比薩必須軟硬適中,即使將其如」皮夾似」地折疊起來,外層也不應破裂。
目前,全球最為著名的比薩專賣連鎖企業是1958年創辦於美國—「堪薩斯州的必勝客」,紅屋頂」是其外觀的顯著標志。
在世界各地的90多個國家和地區,必勝客擁有12300多個分店,包括在中國的近40家分店,它們每天要接待超過400萬顧客,烤制170多萬個比薩,(書年份數值遠遠少於實際」)。
據了解,上等的比薩必須具備4個特質:
「新鮮餅皮,上等芝士,頂級比薩醬和新鮮的餡料。
餅底一定要每天現做,麵粉一般用春冬兩季的甲級小麥研磨而成。這樣做成的餅底才會外層香脆,內層松軟。
純正乳酪是比薩的靈魂,正宗的比薩一般都會選用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鈣質及低卡路里的」莫扎里拉(Mozzarella)芝士」。
一個美味的比薩出爐後,值得注意的一條是:出爐即食,風味最佳。
比薩按大小一般分為3種尺寸:
6寸(切4塊),9寸(切6塊),12寸(切成8塊),按厚度分為」厚薄兩種」。
Ⅳ 居然還有這樣的餃子,你吃過沒
大多數人都以為餃子、餛飩等麵食是中國的特有食品,事實上世界各地都有餃子,形態各異,名稱各異,但其實都是大同小異!
黎巴嫩的Shish Barak餃子
常見的餃子餡是牛肉與豬肉混合,有時配上點胡蘿卜、洋蔥,不過蔬菜很少,通常只是調味。餃子不是煮著吃而是烤著吃。
Ⅳ 餃子類型有多少種
一:餃子的烹調方法:
餃子的烹調方法,主要是煮,蒸、烙、煎、炸,烤。
二: 餃子的餡料種類:
1. 菌類餡:平菇、香菇、滑子菇、杏鮑菇、雙孢菇、金針菇、草菇
2.葷餡有三鮮、蝦仁、蟹黃、海參、魚肉、雞肉、豬肉、牛肉、羊肉等,
3. 素餡雙分為什錦素餡、普通素餡之類。
三: 餃子種類:
1. 蔬菜綠色餃子:
和面中加入蔬菜汁。
2. 海鮮餃子:
它是由豬肉、海鮮貝殼類肉、鮮湯和調味料組成。
3. 開口露餡水餃:
餃子的縱向兩端或頂端有至少一個的開口,其開口與餃子內的餃餡相通。餃子餡包括下述原料:精肉、水、佐料、植物油。
製作方法是用水餃粉合成面團,經壓面機滾壓成餃子皮,該餃子皮包入餃餡後,在餃子皮兩相對邊沿合攏處捏合並呈現出開口。
4. 風味水餃:
風味水餃餡料包括精肉、鮮蛋、植物油、精蔬菜等,並配以用禽類骨架做的鮮湯及調味品
5. 仙人掌水餃:
仙人掌水餃主料是仙人掌丁(絲);仙人掌粉。
6. 魚肉水餃:
餡的配方為:魚肉、豬白肉、雞蛋、生薑、蔥、食鹽、味精。
7. 山珍水餃:
餡料是以宮廷黃雞、豬肉、鮮茹、枸杞子、砂仁、肉豆蔻份、丁香、骨頭湯、蔥油、姜沫、海米、蝦子、料酒等配製而成。
8. 宮廷水餃:
由精麵粉和水和製成面團,一定質量和要求的韭菜、綠豆芽、熏干、熟肉丁、黃花菜、粉絲、油散、煎豆腐及鹽、植物油、香油、味精等調味品調成餃餡,然後包製成所述水餃。
9. 海帶水餃:
以海帶為基料,以豬肉、花生油、蘿卜、豆腐、韭菜或芹菜等蔬菜為輔料,加入適量調味品,混合製成餡料。
10. 蕎面水餃:
蕎麥面為主要原料製成的水餃,包括麵皮及內餡,其麵皮是由精蕎麥面、食鹽、食用鹼、改良劑、強筋劑和小麥粉輔以總重量的20-24%水和成。
三:餃子種類分布:
我國各地餃子的品種很多,如:
廣東用澄粉做的蝦餃、
上海的鍋貼餃、
揚州的蟹黃蒸餃、
山東的高湯小餃、
東北的老邊餃子、
四川的鍾水餃等,
西安的餃子宴等等
四: 國外餃子種類:
世界上許多國家和我們中國一樣也吃餃子,但是,他們的做法與吃法都各具特色。
1.俄羅斯餃子:
俄羅斯人的餃子餡有牛肉、胡蘿卜、雞蛋、蔥頭、鹽和味精等,但他們還在餃子餡中加一些辣椒末,而且包的個頭大,他們煮餃子用的是牛骨頭熬成的清湯。不過,喝煮餃子湯是第一道菜,吃餃子才是第二道菜。
2. 印度餃子:
用料、作法與俄羅斯餃子近似,只是個頭還要大,但不是煮著吃,而是烤著吃。
3, 墨西哥餃子:
他們用洋蔥、牛肉、番茄、荷蘭芹菜做餡,餃子皮不是擀的,而是用手壓成長方形。包好的餃子不是用清水煮,而是放入用番茄、辣椒、洋蔥煮好的調味湯里煮,吃罷餃子再喝湯。
4, 朝鮮餃子:
以牛肉為餡,並特別喜歡在牛肉餡里加上大量辣椒,包的餃子是半月形站著的。
5.越南餃子:
以魚肉為餡,在餡里加大量的橙皮、豬肉、雞蛋,包的餃子卻與朝鮮的餃子相反,一個個仰面朝天躺著。
6.義大利餃子:
餡與中國的大異,乾酪、洋蔥、蛋黃是主料,有時也加一些菠菜、牛肉;另外還有一種以雞肉、乾酪作主料,主要調料有黃油、洋蔥、檸檬皮、肉豆蔻等。他們包餃子是把面壓成一長條,一勺勺放好餡,在面的邊緣沾上水,再用同樣的一條面片合在一起壓好,然後用刀一一切開。煮餃子的方法與中國人一樣。
7.匈牙利餃子:
是用果醬做餡,連李子、杏、烏梅也腌製做餡。他們用來包餃子的面都要加兩倍於麵粉的土豆泥,還要加上許多豬油、雞蛋、糖和鹽,吃時還要裹上炸好的麵包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