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戰列什麼時候上線

義大利戰列什麼時候上線

發布時間:2022-07-19 19:09:49

① 求19世紀90年代義大利的義大利號戰列艦的詳細參數和圖紙

兄弟圖紙就別想了,機密。
二戰中義大利由於匆忙參戰,武裝部隊既未完成戰爭准備,也未充分動員起來,海軍部隊不僅戰略失策,而且實力不足,義大利海軍在戰爭爆發時雖然有6艘戰列艦,但義大利軍艦與盟軍的同級艦相比,速度快但裝甲薄,防空火力較弱,且夜戰訓練不夠,義大利艦隊也被譏笑為「紙板艦隊」。更糟的是義大利海軍沒有航空兵。因此以戰列艦為主的義大利艦隊盡管在戰爭初期活動頻繁,多次與英國海軍地中海艦隊交手,但戰績不多,1942年底起由於嚴重缺乏燃油,義大利戰列艦更是在地中海上銷聲匿跡,無法進行大規模行動,直至戰爭結束。二戰期間在役的戰列艦共有7艘,其中加富爾號在塔蘭托被英國海軍艦隊擊沉,羅馬號更是被昔日盟友德軍炸沉。而因佩羅號一直未完工。其餘倖存的除凱撒號在戰後賠償給蘇聯外,至60年代全部拆毀。
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Conte Di Cavour Class)
排水量:標准23,619噸、滿載29,100噸
尺度:艦長全長186.4米、水線169米、艦寬28米、最大吃水10.36米
主機:蒸汽輪機、2軸、93,000馬力
續航力:3100海里/20節、4800海里/10節
航速:28節
裝甲:裝甲帶3.1-9.8英寸、主甲板0.5-4英寸、炮塔11英寸、司令塔3.9-11英寸
武備:2門三聯裝及2門雙聯裝12.6英寸/43.8倍口徑主炮、12門4.72英寸/50倍口徑副炮、8門3.93英寸/47倍口徑防空炮、16門37毫米及12門20毫米防空炮
艦員:1236
以上為1937年現代化改裝後的數據,作為舊式戰列艦,該級艦曾於1933-1937年進行大規模的現代化改裝,改裝後面貌一新,成為能與當時法國的敦克爾克級戰列巡洋艦對抗的高速戰列艦。
加富爾伯爵號(Conte Di Cavour)
建於拉斯佩齊亞造船廠,1910年8月10日鋪設龍骨,1911年8月10日下水,1915年4月1日完成,1933年10月至1937年7月在得里雅斯特進行大規模現代化改裝。1940年7月9日在龐塔斯提洛海戰中,該艦與凱撒號組成的戰斗群與英國皇家海軍「H」編隊交火,在凱撒號受傷後意艦隊撤出了戰斗。1940年11月11日英國海軍襲擊塔蘭托,加富爾號被一條魚雷擊中並沉沒,後打撈上來將大部分武備拆除。1943年義大利投降時將其鑿沉,後被德國人俘獲並用於阻塞航道。1945年2月15日被炸沉,戰後於1947年重新撈起,1950-1952年拆毀。
朱利奧·凱撒號(Giulio Cesare)
建於熱那亞謝斯特里波內提的奧德羅造船廠,1910年6月24日鋪設龍骨,1911年10月15日下水,1914年5月14日完成,1933年10月至1937年10月在熱那亞進行大規模現代化改裝。1940年7月9日在龐塔斯提洛海戰中,該艦戰斗中被英國海軍厭戰號戰列艦發射的一枚15英寸炮彈擊中,受傷後撤出戰斗。1940年8月底與其他戰列艦一起前往截擊負責掩護駛往馬爾他的護航運輸隊的英國皇家海軍「H」編隊和「F」編隊,但雙方沒有交火。1940年11月27日參加特烏拉達角海戰。1941年1月8日至9日在那不勒斯被英國飛機投下的3顆炸彈炸傷,此後,該艦即轉移至拉斯佩齊亞港。1941年2月參與截擊襲擊熱那亞的英國海軍「H」編隊,但未交火。1943年9月9日駛往由盟軍控制的馬爾他,隨後被扣留。二戰結束後該艦曾重新命名為「Z11」號,並於1948年12月15日作為戰爭賠償交給蘇聯,蘇聯將其改名為新羅西斯克號(Novorossiysk),蘇聯海軍還曾於1955年對其主機和射擊指揮裝置進行改良。1955年10月29日該艦在塞瓦斯托波爾停泊時發生猛烈爆炸並翻沉,當時一般認為爆炸物是掃海後漏網的水雷,但真正的爆炸原因至今可能仍是個迷。本級艦還有一艘萊昂納多·達·芬奇號(Leonardo Da Vinci),建於熱那亞謝斯特里波內提的奧德羅造船廠,1910年7月18日鋪設龍骨,1911年10月14日下水,1913年5月17日完成,1916年8月2日由於爆炸事故沉於塔蘭托,1919年9月17日重新撈起,1923年3月26日拆毀。
安德烈亞·多里亞級戰列艦(Andrea Doria Class)
排水量:標准23,887噸、滿載28,882噸(杜伊利奧號為29,391噸)
尺度:艦長186.9米、水線169米、艦寬28米、吃水10.4米
主機:蒸汽輪機、2軸、85,000馬力
續航力:4250海里/12節
航速:27節
裝甲:裝甲帶3.1-9.8英寸、主甲板0.5-4英寸、炮塔11英寸、司令塔3.9-10.2英寸
武備:2門三聯裝及2門雙聯裝12.6英寸/43.8倍口徑主炮、12門5.3英寸/45倍口徑副炮、10門3.5英寸/50倍口徑防空炮、8門3.93英寸/47倍口徑防空炮、12門37毫米及16門20毫米防空炮
艦員:1495
以上為1937年改裝後的數據,作為舊式戰列艦,該級艦曾於1937-1940年進行大規模的現代化改裝。
安德烈亞·多里亞號(Andrea Doria)
建於拉斯佩齊亞造船廠,1912年5月24日鋪設龍骨,1913年5月30日下水,1916年6月13日完成,1937年4月至1940年7月在的里雅斯特進行大規模現代化改裝,1941年2月參與截擊襲擊熱那亞的英國海軍「H」編隊,但未交火。1943年9月9日由塔蘭托駛往盟軍控制的馬爾他,隨後被扣留。1944年歸還義大利,作為練習艦使用。1957-1961年拆毀。
卡約·杜伊利奧號(Caio Dulio)
始建於那不勒斯卡斯特拉馬爾的迪斯塔比亞造船廠,後轉至熱那亞安薩多造船廠完成建造工作。1912年2月24日鋪設龍骨,1913年4月24日下水,1915年5月10日完成,1937年4月至1940年7月在熱那亞進行大規模現代化改裝。1940年11月11日英國海軍襲擊塔蘭托,該艦被一條魚雷擊中右舷,不得不搶灘救險。至1941年5月修復。1942年3月進行改裝。1943年9月9日由塔蘭托駛往盟軍控制的馬爾他,隨後被扣留。1944年歸還義大利,作為練習艦使用。1947-1949年曾充當艦隊旗艦,後再次用作訓練,1957-1961年拆毀。
1914年義大利海軍開始建造「弗朗切斯科·卡拉喬洛」級戰列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義大利海軍除了「弗朗切斯科·卡拉喬洛」級之外,沒有再開工建造新的戰列艦。因為義大利決定站在美國和法國一方參戰,從而感到建造重型遠洋艦只是不必要的,所以義大利集中力量建造適合於在亞得里亞海活動的較小型艦只。弗朗切斯科·卡拉喬洛級戰列艦原計劃建4艘,但只有首艦下水。
弗朗切斯科·卡拉喬洛級戰列艦(Fransesco Caracciolo Class)
排水量:標准29,400噸、滿載33,950噸
尺度:艦長212米、艦寬29.6米、吃水9.5米
主機:蒸汽輪機、4軸、108,000馬力
續航力:8,000海里/10節
航速:29節以上
裝甲:裝甲帶最大11.8英寸、主甲板1.5-3.4英寸、炮塔5.9-15.6英寸、司令塔13.2英寸
武備:4門雙聯裝15英寸/40倍口徑主炮、12門6英寸/45倍口徑副炮、12門3.5英寸及多門13.2毫米防空炮、8具17.7英寸魚雷發射管
艦員:1480

該艦計劃建造4艘,並陸續於1914年開工,因為義大利集中力量建造適合於在亞得里亞海活動的驅逐艦、潛艇和其他較小型艦只,建造計劃於1916年全部停止。1919年繼續首艦的建造工作,但1920年10月因資金原因再次停建,首艦卡拉喬洛號出售並於1921年拆毀,其餘3艘也同時拆毀。
弗朗切斯科·卡拉喬洛號(Fransesco Caracciolo)
建於那不勒斯卡斯特拉馬爾的迪斯塔比亞造船廠,1914年10月16日鋪設龍骨,1916年停止建造,1919年重新啟動,1920年5月12日下水,1920年10月取消建造工作並出售,1921年拆毀。
在1922年華盛頓海軍會議召開之際,義大利正經歷財政危機,從而無力參加海軍武備的競賽。它接受了與法國同等的海軍地位,但前提條件是允許義大利海軍建造新戰列艦,並同意將新建戰列艦的總噸位限制在70,000噸。到1928年義大利海軍現役的戰列艦已顯陳舊,為此,義大利海軍開始研究能與華盛頓條約的限制相一致的主力艦,最初包括標准排水量為25,000噸級和35,000噸級兩套設計方案。1930年倫敦海軍會議上,義大利拒絕了英國提出的各國建造小型戰列艦的方案,隨後義大利海軍也放棄了小型戰列艦的研究。到1931年12月法國確定建造敦刻爾克號新型戰列巡洋艦後,義大利海軍加快了對新型主力艦的研究和設計,並著手對現役的舊式戰列艦進行大規模改裝。1933年義大利海軍最終決定採用35,000噸戰列艦的設計方案。1935年7月義大利海軍批准了新型戰列艦的最後設計方案,並於1934年10月開始建造,這就是維托里奧·維內托級戰列艦。
維托里奧·維內托級戰列艦(Vittorio Veneto Class)
排水量:設計35,000噸、標准41,167噸(利托里奧號41,377噸,羅馬號和因佩羅號為41,650噸)、正常43,624噸(利托里奧號43,835噸,羅馬號和因佩羅號為44,050噸)、滿載45,752噸(利托里奧號45,963噸,羅馬號和因佩羅號為46,215噸)
尺度:艦長237.76米(羅馬和因佩羅為240.7米)、水線232.4米、艦寬32.95米、吃水9.6-10.44米
主機:蒸汽輪機、4軸、140,000馬力
續航力:4700海里/14節、3900海里/20節
航速:30節
裝甲:裝甲帶2.4-13.8英寸、主甲板0.5-6.4英寸、主炮塔3.9-13.8英寸、副炮塔1.4-5.3英寸、司令塔7.9-10.2英寸
武備:3門三聯裝15英寸/50倍口徑主炮、4門三聯裝6英寸/55倍口徑副炮、12門90毫米防空炮、10門雙聯裝37毫米及12門雙聯裝20毫米防空炮、1942年又增加4門雙聯裝20毫米防空炮、、3架Ro.43型水上飛機(後其中2架換成Reggiane Re2000型戰斗機)
艦員:1872-1960
該級艦屬於條約型戰列艦,是一級充分體現義大利海軍在地中海作戰意圖的主力艦,其突出特點是續航力小,航速高,火力猛。該級艦的設計,由當時的義大利工程監察長普利策負責,並充分採用了新的水下舷側防護系統(即通常所說的「普利策系統」)。其舷側和主炮塔均有很好的裝甲防護,不過在水平防護方面相對薄弱。9門15英寸/50倍口徑身長的主炮與當時其他相同口徑的主炮比較,具有威力大和射程遠的特點。另外,由於該級艦作戰海域為地中海,只要求相對有限的續航力,因此可以在不過分增加排水量和總長的情況下,安裝大功率的動力裝置,從而達到30節的最大航速。
維托里奧·維內托號(Vittorio Veneto)
建於的里雅斯特的亞得里亞特伊戈造船廠,1934年10月28日鋪設龍骨,1937年7月25日下水,1940年4月28日完成。1940年8月底維內托號與其他戰列艦一起前往截擊負責掩護駛往馬爾他的護航運輸隊的英國皇家海軍「H」編隊和「F」編隊,但由於英方的規避,雙方沒有交火。1940年11月11日英國襲擊塔蘭托後,它雖未受損傷,但仍與其他戰艦一起轉移到那不勒斯。1940年11月27日在特烏拉達角海戰中受到英軍魚雷機的攻擊,但未被命中。1941年1月英國空軍空襲那不勒斯後,該艦轉移到斯培西亞港。1941年2月參與截擊襲擊熱那亞的英國海軍「H」編隊,但未交火。1941年3月28日在馬塔潘角海戰中,被英國劍魚機命中一條魚雷,進廠修理了4個月。1941年9月英國組織護航運輸隊駛往馬爾他,並將行動命名為「長矛」護航作戰,維內托號曾與利托里奧號前往截擊,但雙方水面艦只沒有交火。1941年12月14日在墨西拿海峽被英國潛艇催促號發射的其中一條魚雷命中,再次進廠修理了數個月。1942年6月中旬,英國海軍組織兩只護航運輸隊前往馬爾他島輸送補給品。其中由直布羅陀出發的稱為「魚叉」護航作戰,由亞歷山大出發的稱為「雄壯」護航作戰,在這兩次護航作戰中,英護航編隊受到德、意航空兵、水面艦艇和潛艇的襲擊。6月14日,維內托號和利托里奧號與其它艦只出航襲擊從亞歷山大出發的英國護航運輸隊,6月15日該艦遭到美國B-24轟炸機的轟炸,但未受傷。後英國海軍下令護航運輸隊返回亞力山大。義大利艦隊不敢戀戰,也於16日返回基地。雖然德、意軍在這次破交作戰中取得重大勝利,但給英護航運輸隊以沉重打擊的主要是德、意航空兵,反觀意水面艦隊則沒有什麼戰果。這次截擊也是維內托號的最後一次作戰行動,此後由於缺油,維內托號及其姊妹艦一直呆在拉斯佩齊亞。1943年6月5日,拉斯佩齊亞遭盟軍空襲,維內托號被命中兩彈,修理結束後返回拉斯佩齊亞,用於城市的保衛戰,抗擊盟國的空中攻擊,直到義大利投降,1943年9月9日與其姊妹艦駛往盟軍控制的馬爾他,隨後被扣留。戰後1947年10月回到拉斯佩齊亞,1948年1月退役,1948-1950年在拉斯佩齊亞拆毀。
利托里奧號(Littorio)
建於熱那亞安薩多造船廠,1934年10月28日鋪設龍骨,1937年8月22日下水,1940年5月6日完成,1943年7月30日改名為義大利號(Italia)。1940年8月底利托里奧號與其他戰列艦一起前往截擊負責掩護駛往馬爾他的護航運輸隊的英國皇家海軍「H」編隊和「F」編隊,但由於英方的規避,雙方沒有交火。1940年11月11日在英國海軍襲擊塔蘭托的行動中,被命中三條魚雷,入塢修理直到1941年3月才重返艦隊。1941年9月英國組織護航運輸隊駛往馬爾他,並將行動命名為「長矛」護航作戰,利托里奧號曾與維內托號前往截擊,但雙方水面艦只沒有交火。1941年12月17日在第一次錫爾特灣海戰中,該艦與其它戰列艦一起為一支運輸船隊擔任遠距離掩護兵力,並與英方一支護航隊遭遇,利托里奧號曾在32,000米的最大距離上開火,後英艦退卻,雙方均未取得大的戰果,義大利運輸船隊也順利抵達目的地。1942年3月22日在第二次錫爾特灣海戰中,以利托里奧號為核心的意艦隊與英護航運輸隊展開炮戰,由於意艦隊在火力上佔有明顯優勢,最後的結果除利托里奧號的甲板被彈片劃破外,其他艦只未受任何損傷,而英艦船的損失較為嚴重。1942年6月參與襲擊從亞歷山大出發的英國護航運輸隊,6月15日上午該艦遭到美國B-24轟炸機的轟炸,前部炮塔被命中一彈,晚上在停止追擊英護航隊返回基地途中,又受到英轟炸機的攻擊,並被命中一條魚雷。該艦修復後,義大利海軍的燃油已十分短缺,1942年11月轉移至那不勒斯,12月又返回塔蘭托,此後被用於城市的保衛戰,抗擊盟國的空中攻擊。1943年7月25日義大利投降後,該艦即改稱義大利號。9月9日與其姊妹艦駛往盟軍控制的馬爾他,在航行至撒丁島附近海域時,遭到昔日盟友德國空軍的猛烈襲擊,並被兩顆無線電控制的重鎊制導炸彈擊中而受傷,9月18日被盟軍扣留。戰後1947年2月回到西西里的奧古斯塔,1948年6月退役,後在拉斯佩齊亞拆毀。
當維內托號和利托里奧號還在建造時,義大利已退出國際聯盟,並放棄了有關限制軍備的談判。義大利海軍認為,即使4艘舊式戰列艦現代化改裝完畢,再加上2艘新建的維內托級戰列艦,義大利海軍仍不具備足夠的力量對抗英法在地中海的海軍聯盟。因此,決定在維內托號的基礎上稍作改進,再建造2艘新戰列艦,即羅馬號和因佩羅號。
羅馬號(Roma)
建於的里雅斯特的亞得里亞特伊戈造船廠,1938年9月18日鋪設龍骨,1940年6月9日下水,1942年6月14日完成。該艦是義大利最後服役且最短命的戰列艦,由於燃油短缺,該艦從未執行過任何戰斗任務,連出港活動也受到限制。1943年6月5日在拉斯佩齊亞遭到美軍空襲,並被命中兩顆炸彈,23日再次遭到空襲,再次被命中2顆炸彈,在熱那亞修理後於8月13日返回拉斯佩齊亞。1943年9月9日與其姊妹艦駛往盟軍控制的馬爾他,在航行至撒丁島附近海域時,遭到昔日盟友德國空軍的猛烈襲擊,分別被兩顆無線電控制的重鎊制導炸彈重創,最後斷成兩段並沉沒,其海上生涯僅持續了15個月。
因佩羅號(Impero)
建於熱那亞安薩多造船廠,1938年5月14日鋪設龍骨,1939年11月15日下水,1940年拖至布林迪西繼續未完成的建造工作,1942年1月22日,該艦依靠自己的動力航行至威尼斯,雖然尚未完工,但艦上已配備艦長和全體艦員,並具有對空和水面防禦的能力。後又航行至的里雅斯特,被遺棄給德國人。義大利投降後,曾被德國當作靶艦。1945年2月20日被盟軍飛機炸傷。戰後在威尼斯拆毀。

② 戰列艦是什麼時候誕生的

在17世紀之前,帆船上雖早已安裝了火炮,並設置了供射擊用的舷窗,但是舷炮的射擊仍十分笨拙。當時的火炮是從陸上移到戰艦上的,也安裝有木輪,因而發射時會產生很強的後坐力。為了制止艦載炮身的後坐,火炮往往被緊緊地固定在船的艙壁上,炮管則通過舷窗伸出船舷外,使得裝填彈葯十分困難,尤其是在激烈的海戰中,裝填彈葯簡直無法進行。

17世紀初期,艦炮射擊技術出現了一項重要革新,即用繩子來制止火炮後坐,這使得從炮門起,有很長一段炮身能夠留在船艙內,裝填炮彈變得簡單易行了。

1652~1678年,為爭奪殖民地和海上霸權,英國同荷蘭進行了3次大規模的海上戰爭。英國統帥是作戰經驗和謝練經驗極其豐富的將領羅伯特·布萊克,他根據以往的經驗和舷側炮戰船的作戰特點,確立了艦隊縱列這一戰術思想。年,英國海軍頒布了兩個在海軍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文件,其一是《航行中艦隊良好隊形教範》,規定了在航行中保持良好隊形、指揮統一、完整的聯絡方法等重要內容;其二是《戰斗中艦隊良好從形教範》,第一次作出了組成縱隊戰斗隊形的規定。依據這一規定,作戰時將所有艦只以一定的間隔排成千個縱隊,戰斗時每次只有一艘戰艦用舷側炮向敵艦射擊,其餘各艦迅速裝填彈葯。一艘艦射擊完畢後,第二艘進行射擊,一艘接一艘依次進行。這種隊形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舷側炮的威力。與此同時,指揮官可根據作戰意圖對秩序井然的隊形中的艦船實施有效的指揮,大大提高了戰鬥力。在此基礎上,英國海軍頒布了《艦隊隊列條令》和《艦隊戰斗條令》,在海軍戰術上改變了以往海戰中無戰斗隊形,以單艦格鬥、炮擊和接舷戰為主的混戰狀況,轉而採用縱列編隊、首尾相接、搶占敵艦上風、以炮戰為主的戰斗手段。

正是這一時期,採用縱列隊形進行作戰的主力艦船被稱作為「戰列艦」。因為,只有噸位較大、艦炮較多的艦船,才有充分的能力堅持在戰斗隊列上。那時,英國按艦炮的數量將戰艦分成了6個等級:第一級90們炮以上;第二級80門~90門炮;第三級50門~80門炮;第四級38門~50門炮;第五級18門~38門炮;第六級18門炮以下。其中,前三級船在戰斗編隊中適於作戰,因而歸人戰列艦。第四級為快速帆船或巡航艦,這些快速帆船可以說是巡洋艦的鼻祖,它們一艘只有一層炮甲板,配備50門左右的火炮,這些戰船噸位小、火力弱,無力參加大型戰斗,主要擔負巡邏、警戒、偵察、護衛等任務。

戰列艦是18世紀最傑出的武器,當時幾乎沒有一種武器能夠與之相比。最大的戰列艦可在1小時內連續發射30噸炮彈,且可持續數小時之久。如此強大的作戰能力令人驚嘆,歷史學家們甚至稱它為「魔鬼的武庫」。

這一時期,戰列艦中最著名者為英國的「勝利」號,它於1759年開始建造,1765年下水,排水量2162噸,全長67.8米,寬15.3米,共有3根主桅桿,主桅桿高達61.5米,桅桿底部最粗處直徑達0.9米。3根桅桿的帆桁上共掛有36面橫帆,所有帆的總面積有1.6×104米2,滿帆時最高航速達10節。

「勝利」號上設有3層炮甲板,裝備102門鐵鑄加農炮,可發射5.4千克~14.4千克的炮彈。另外,船上還有兩門30.6千克炮彈的巨型短炮,這種被英國人稱為「粉碎者」而被法國人叫做「魔鬼炮」的短炮,專門用於抵近敵船射擊,威力巨大,兩門炮一次單舷齊射,便可發射出半噸重的炮彈。

1873年,人類造船史上最早將風帆從艦桅去掉的純粹的蒸汽機動力戰列艦「蹂躪」號在英國誕生了,它標志著機器動力的最後勝利,標志著船舶史上新技術革命的來臨。這艘戰列艦首尾各裝有一座雙聯裝305毫米的火炮。1892年,英國又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鋼質戰列艦「君主」號,這艘戰列艦滿載排水量1.5585萬噸,航速達到創記錄的18節。該艦舷高,前後甲板各裝有一座雙聯裝343毫米炮塔炮,兩舷還裝有副炮。該艦一建成,立即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很快就成為各國戰列艦設計的樣板,並被公認為近代戰列艦的模本。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一位名叫馬漢的美國海軍軍官於1890年撰寫了《制海權對歷史的影響》一書,轟動了各海軍強國。馬漢在書中宣揚了這樣一個觀點:誰取得了制海權,誰就能奪得世界霸權,而誰要取得制海權,就要擁有強大的海上武力,就要建造裝有大口徑火炮的重型戰艦。在這一思想的影響下,各海軍強國開始了一場建造重型戰艦的狂熱競賽。

1904~1905年發生的俄日戰爭,通過戰列艦大編隊交鋒,證明了艦炮在遠距離上的效力,也證明了增加主炮數量的重要性。根據這場戰爭提供的經驗,當時的工業強國率先研製新一代的戰列艦。只用了一年時間,英國的「無畏」號戰列艦於1906年匆匆下水。該艦排水量1.79萬噸(還有人說為2.1845萬噸),有4台蒸汽渦輪機作動力,速度21節。該艦採取了戰列艦一律用重炮武裝的原則,使戰列艦發展出現了轉折點。裝備的火炮只有兩種口徑:10門口徑為305毫米的艦炮構成主炮,配置在5個雙管炮塔中,其中3個在戰艦的縱向,2個在兩頭。由於火力、速度和活動半徑的增加以及良好的裝甲防護力,使「無畏」號戰列艦勝過以往所有的戰列艦,成為標准型戰列艦,世界各國海軍都模仿這種艦型。當時,人們將按「無畏」號的戰列艦建造的戰列艦稱為?無畏艦」。

面對英國的無畏戰艦,德國人不甘示弱,建造了排水量更大、裝甲更厚、艦炮口徑更大的戰列艦。英國海軍面對德國人的挑戰,公開宣稱:你造一艘,我就造兩艘,以此同德海軍抗衡。在這同時,日、美及其他一些海軍強國,也緊緊跟上這場軍備競賽。這期間新建的戰列艦都增加了火炮的數量,提高了防護能力,主炮口徑已達380毫米,主炮數量已由4門增加到10門~12門,蒸汽往復機也為蒸汽渦輪機所代替,航速已達23節~26.5節,排水量增大到2萬噸左右,最大則達2.25萬噸,「大艦巨炮主義」由此正式步人海戰舞台。

狂熱的軍備競賽,使戰列艦獲得迅速發展。到1914年,英國已有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73艘,最大的排水量3.3萬噸;而德國也有52艘;法國擁有22艘;義大利12艘;奧地利15艘;俄國10艘;美國和日本分別擁有25艘和13艘。

③ 戰艦世界義大利戰列艦什麼時候出

那艘5級的義大利金幣戰列艦國服已經開賣了。估計下個版本就能使用了。
義大利線估計要明年。今年年底估計還有一個法戰線。
但是要現有巡洋艦才能有戰列艦。所以先出的肯定是意巡線。

④ 戰列艦發展史

戰列艦

battle ship

戰列艦又稱主力艦,戰斗艦,它是以大口徑艦炮為主要武器,具有很強的裝甲防護和突擊威力,能在遠洋作戰的大型水面軍艦,又稱戰斗艦。在海戰中通常是由多艘列成單縱隊戰列線進行炮戰,因而得名。早期的戰列艦也曾稱作鐵甲艦或裝甲艦等。

戰列艦名稱是隨著1655—1667年英國-荷蘭戰爭中海軍戰術的改變而出現的。當時火力最強的戰船不進行接舷格鬥,而是排成一線縱隊的戰列,與敵艦隊平行行駛,利用本艦隊一側的舷炮對敵集中火力齊射,因而得名「戰列艦」。1638年建成的英艦「海上群王」號便是這種戰艦的第一艘,它有3層舷炮甲板,102門火炮。這時的戰列艦都是木製的帆船。

1849年,法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以蒸汽機為主動力裝置的戰列艦「拿破崙」號。它裝有舷炮100蒸汽戰列艦時代。但它仍掛有作為輔助動力的風帆。1861年,英國第一艘鐵殼裝甲戰列艦「勇士」號,也掛有輔助的風帆。戰艦上的風帆到達20年後才逐漸消失。

1862年,法國建造了第一艘裝有旋轉炮塔的戰列艦「阿爾貝王子」號,由於炮塔式艦炮可向任何方向過時了,所以在一段時期里裝艦的名稱取代了戰列艦。

1906年,英國建造的當時世界上最大,火力最強的裝甲艦「無畏」號下水了,並恢復了戰列艦的名稱。「無畏」號是由義大利著名工程師庫尼貝迪上校設計並監造,排水量17 900噸,航速40公里/小時,裝備有安裝在家座炮塔內的10門305毫米主炮,24門76毫米副炮,水下魚雷發射器材座,這比當時其它最大的裝甲艦的火力還要強1倍以上,兩舷,炮塔和指揮塔的裝甲厚達280毫米。此後,各海軍強國紛紛仿效「無畏」號建造造自己的戰列艦。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無畏」艦就是戰列艦的同義詞,戰列艦的多少也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海軍實力強弱的標准。世界上最後一艘戰列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下水的。這期間,戰列艦的排水量,航速,主炮口徑,裝甲厚度及其它性能都有了很大提高,便在先後建造的上百艘戰列艦中,無一不承襲了「無畏」號所奠定的基本形式。

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是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下水的「大和」和「武藏」號戰列艦,滿載排水量為72 800噸,最高航速為50公里/小時,艦上裝有3聯457毫米主炮9門,炮彈重達1460公斤,還有12門3聯裝155毫米副炮和12門雙聯裝128毫米平高兩用炮。「武藏」號在1944年10月24日,「大和」號在1945年月月初日,先後被美軍飛機擊沉,這標志著戰列艦的沒落,它在海戰中的地位被航空母艦所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都不再建造新的戰列艦。估計今後也不會再有哪個國家建造戰列艦了。

80年代,美國對4艘已退役的「依阿華」級戰列艦進行現代化改裝,加裝各種新型雷達,導彈,防空,電子對抗和指揮控制通信系統,重新編入現役。1989年,美國對密蘇里、威斯康星號等戰列艦已相繼完成改裝工程,重新服役,分別部署於太平洋和大西洋,獨立進行海上作戰,支援登陸和攻擊岸上目標等任務。在1991年1月的海灣戰爭中,美軍曾使用其中的「密蘇里」和「威斯康星」號戰列艦對伊拉克目標進行炮擊和發射巡航導彈。但在此後的1993年,美國的4艘戰列艦又再次退出現役。

戰列艦經歷了風帆戰列艦和蒸汽戰列艦兩個階段。19世紀中期出現蒸汽戰列艦。20世紀初,英國建造了無畏號戰列艦;法、俄、德、意、日、美等國也相繼建造戰列艦。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開始將4艘艾奧瓦級戰列艦進行現代化改裝,其滿載排水量為5.8萬噸左右,最大航速為35節,使用經濟航速(17節)時的續航力為1.5萬海里。

圖:目前世界世界上僅存的戰列艦-美國的「依阿華」級戰列艦。它的主要武器是3座3聯裝的406毫米口徑主泡,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艦炮

⑤ 為什麼二戰戰敗國義大利可以擁有航母

義大利屬於停戰而不是戰敗。而且戰後英美免去了對義大利的賠償,並給了當時窮困的義大利不少救助,英國提供了6億救濟物資,美國提供了20億。
領土賠償方面義大利割讓了佐澤卡尼索斯(Dodecanese)群島給希臘,並且割讓了少量北方領土給南斯拉夫。同時利比亞和阿爾巴尼亞宣布獨立,索馬里等也宣布獨立。但是義大利也不屬於戰勝國因為
卡迪亞會議發表的《聯合國家宣言》第3條限制了英法與義大利的單獨媾和——「各政府保證繼續同共同的敵人或任何一個敵人作戰,決不單獨媾和。凡願與本宣言發生聯系的其他國家政府均有權參加。」
因此在程序上,義大利在向盟軍無條件投降之前,是不能參加盟軍的。
因此義大利布林迪西政府的代表巴多利奧在9月29日與艾森豪威爾在馬爾他的英國戰列艦「納爾遜」號上簽署無條件停戰協議,並於1943年11月9日簽署了一份附加議定書,在議定書只是進一步強調了無條件投降和交出戰犯。它也就使蘇聯成為停戰協定的簽字國。 而該無條件投降宣言中規定義大利必須接受今後將提出的政治、經濟和財政方面的各項條件,也就是說義大利在戰後的命運將完全取決於同盟國。
在義大利簽了這份賣身契之後,才正式無條件投降了,然後才加入了同盟國對德宣戰。

⑥ 請各位提供一下戰列艦的發展歷程,以及所有戰列艦著名戰役和所有戰列艦的具體型號和具體參數

戰列艦又稱主力艦,戰斗艦,它是以大口徑艦炮為主要武器,具有很強的裝甲防護和突擊威力,能在遠洋作戰的大型水面軍艦。

(目前世界世界上僅存的戰列艦-美國的「依阿華」級戰列艦。它的主要武器是3座3聯裝的406毫米口徑主泡,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艦炮)

戰列艦名稱是隨著1655—1667年英國-荷蘭戰爭中海軍戰術的改變而出現的。當時火力最強的戰船不進行接舷格鬥,而是排成一線縱隊的戰列,與敵艦隊平行行駛,利用本艦隊一側的舷炮對敵集中火力齊射,因而得名「戰列艦」。1638年建成的英艦「海上群王」號便是這種戰艦的第一艘,它有3層舷炮甲板,102門火炮。這時的戰列艦都是木製的帆船。

1849年,法國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以蒸汽機為主動力裝置的戰列艦「拿破崙」號。它裝有舷炮100蒸汽戰列艦時代。但它仍掛有作為輔助動力的風帆。1861年,英國第一艘鐵殼裝甲戰列艦「勇士」號,也掛有輔助的風帆。戰艦上的風帆到達20年後才逐漸消失。

1862年,法國建造了第一艘裝有旋轉炮塔的戰列艦「阿爾貝王子」號,由於炮塔式艦炮可向任何方向過時了,所以在一段時期里裝艦的名稱取代了戰列艦。

1906年,英國建造的當時世界上最大,火力最強的裝甲艦「無畏」號下水了,並恢復了戰列艦的名稱。「無畏」號是由義大利著名工程師庫尼貝迪上校設計並監造,排水量17 900噸,航速40公里/小時,裝備有安裝在家座炮塔內的10門305毫米主炮,24門76毫米副炮,水下魚雷發射器材座,這比當時其它最大的裝甲艦的火力還要強1倍以上,兩舷,炮塔和指揮塔的裝甲厚達280毫米。此後,各海軍強國紛紛仿效「無畏」號建造造自己的戰列艦。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無畏」艦就是戰列艦的同義詞,戰列艦的多少也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海軍實力強弱的標准。世界上最後一艘戰列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下水的。這期間,戰列艦的排水量,航速,主炮口徑,裝甲厚度及其它性能都有了很大提高,便在先後建造的上百艘戰列艦中,無一不承襲了「無畏」號所奠定的基本形式。

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是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下水的「大和」和「武藏」號戰列艦,滿載排水量為72 800噸,最高航速為50公里/小時,艦上裝有3聯457毫米主炮9門,炮彈重達1460公斤,還有12門3聯裝155毫米副炮和12門雙聯裝128毫米平高兩用炮。「武藏」號在1944年10月24日,「大和」號在1945年月月初日,先後被美軍飛機擊沉,這標志著戰列艦的沒落,它在海戰中的地位被航空母艦所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都不再建造新的戰列艦。估計今後也不會再有哪個國家建造戰列艦了。(圖)(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大和」號戰列艦是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

80年代,美國對4艘已退役的「依阿華」級戰列艦進行現代化改裝,加裝各種新型雷達,導彈,防空,電子對抗和指揮控制通信系統,重新編入現役。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軍曾使用其中的「密蘇里」和「威斯康星」號戰列艦對伊拉克目標進行炮擊和發射巡航導彈。但在此後的1993年,美國的4艘戰列艦又再次退出現役。

美國「依阿華」號(BB61)戰列艦

1938年5月,
美國海軍確定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後續的新型高速戰列艦的設計方案——依阿華級戰列艦。該級戰列艦是美國海軍最後建成的噸位最大的一級戰列艦。在保持南達科他級防護水平的基礎上重點提高航速,設計航速高達33節。考慮到進行大西洋—太平洋之間的快速調動,受巴拿馬運河船閘限制,採用限制船體最大寬度,拉長艦體以搭載更大功率動力裝置的設計措施,但影響了適航性能。安裝新型50倍口徑406毫米主炮。加強艦體水下防禦能力,進一步增強了水平裝甲。

1938年5月17日到1940年7月19日,共有6艘依阿華級戰列艦的建造預算獲得通過。1942年8月27日首艦「依阿華」號(BB61)下水。1942年12月7日「新澤西」號(BB62)下水。1943年12月7日「威斯康星」號(BB64)下水。1944年1月29號「密蘇里」號(BB63)下水。1945年8月,「伊利諾伊」號(BB65)在建造到總工程量的22%時停工,該艦沒有完工下水。1950年1月「肯塔基」號(BB66)下水,但隨後停建。後將艦艏拆移,更換到因與驅逐艦「艾登」號相撞而艦艏損壞的「威斯康星」號上,20世紀60年代初,8座鍋爐拆裝到2艘「薩克拉門托」級快速戰斗支援艦後,整艦被拆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依阿華級戰列艦以其高速性以及強大的高射火力伴隨航空母艦特遣艦隊和支援兩棲登陸作戰。依阿華級「密蘇里」號戰列艦服役後不久,即因1945年9月2日作為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簽字地點而聲名遠揚。

「依阿華」號、「新澤西」號、「威斯康星」號1949年編入預備役。

。1958年3月再次編入預備役。1968年4月,「新澤西」號單獨重返現役,進行現代化改裝後參加越南戰爭。1969年再次退役。

1981年-1989年間,在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的支持下,四艘「依阿華」級戰列艦經過大規模現代化改裝後,再次重返現役。艦上安裝了「戰斧」巡航導彈、「魚叉」艦艦導彈、「密集陣」近程防禦系統,以及無人飛機彈射器,更新電子設備。1990年「依阿華」號、「新澤西」號由於軍費減少,1990年再次退役封存。1990年11月「威斯康星」號、「密蘇里」號開赴波斯灣參加海灣戰爭。戰後不久,「威斯康星」號退出現役。1992年3月31號「密蘇里」號退出現役。

依阿華級戰列艦長270.4米,寬33米,吃水l1.6米;標准排水量4.5萬噸,滿載排水量5.8萬噸;艦體最厚裝甲達430毫米。

⑦ 義大利在二戰前和二戰中有什麼戰列艦計劃

一戰以後,義大利經濟疲軟、社會動盪,所以直到1934年才開始設計「維內里奧·維內托」級新戰列艦。
1933年 開始對原有的「加富爾」進行現代化改進。
1937年 改造兩艘「杜伊里奧」級
二戰期間 就是這幾艘艦了。「加富爾」 「凱撒」 「維內托」 「羅馬」 「多利亞」「杜伊里奧」

⑧ 二戰中,義大利最強大的戰列艦是哪艘怎麼沉的在哪時間它的簡介。

維托里奧·維內托級戰列艦 維內托級首批2艘:「維托里奧·維內托」號、「利托里奧」號;2艘改進型:「羅馬」號,「帝國」號。



2.利托里奧號(Littorio) 建於熱那亞安薩多造船廠,1934年10月28日鋪設龍骨,1937年8月22日下水,1940年5月6日完成,1943年7月30日改名為義大利號(Italia)。


3.「羅馬號」是義大利維托里奧·維內托級戰列艦是建造的一艘改進型戰列艦,排水量高達35000噸,該艦也是二戰時義大利最後一艘服役的主力艦。「羅馬」號服役於1942年6月,1943年9月被德國制導炸彈擊沉,全艦官兵葬身海底。


4.「帝國」號1945年初仍未能全面竣工,於2月20日在里雅斯特自沉。


維內托級戰列艦(意文:Vittorio Veneto,中文全稱:維托里奧·維內托級戰列艦),義大利建造的一種戰列艦,是一級充分體現義大利海軍在地中海作戰意圖的主力艦,航速較高,最大航速達到30節,續航力14節/4700海里。從建成時到大和號戰列艦舾裝的這段時期一直是世界上最強大,最先進的戰列艦之一。

⑨ 二戰時義大利的武器裝備能排上號嗎

1 維內托級戰列艦

⑩ 戰列艦在什麼年代出現

美國海軍戰列艦佛羅里達級:猶它號bb31(靶艦)俄明級:懷俄明號bb32(靶艦)、阿肯色號紐約級:紐約號bb34、得克薩斯號內華達級:內華達號bb36、俄克拉荷馬號bb37賓夕法尼亞級:賓夕法尼亞號bb38、亞利桑納號bb39新墨西哥級:新墨西哥號bb40、密西西比號bb41、愛達荷號bb42田納西級:田納西號bb43、加利福尼亞號bb44科羅拉多級:科羅拉多號bb45、馬里蘭號bb46、西弗吉尼亞號bb48北卡羅來納級:北卡羅來納號bb55華盛頓號bb56南達科它級:南達科他號bb57、印第安那號bb58、馬薩諸塞號bb59、亞拉巴馬號bb60衣阿華級:衣阿華號bb61、新澤西號bb62、密蘇里號bb63、威斯康星號bb64阿拉斯加級:阿拉斯加號cb1和關島號cb2。(超大型巡洋艦?/戰列巡洋艦?)美國海軍戰列艦總體來說以內華達級(採用「亦有亦無」的部分裝甲防護)和北卡羅來納級(採用「裝甲圍艙」的匣式結構)做為戰艦設計上的分水嶺呈漸進式的發展。_戰爭期間損失了亞利桑那號和俄克拉荷馬號戰艦,以及靶艦猶它號。全部是在珍珠港損失的。太平洋戰爭中各型戰艦的任務進行了重新劃分,以北卡羅來納級為界,新型快速戰列艦的主要任務是為航空母艦提供對空掩護。舊型戰列艦的主要任務是支援兩棲作戰。二戰美國海軍戰列艦的結局:佛羅里達級:猶它號(靶艦),1941年在珍珠港被炸沉。殘骸作為紀念遺址保留在原地懷俄明級:懷俄明號(訓練艦),1947年退役,出售給紐約lipsett公司解體阿肯色號,1946年作為原子彈爆炸靶艦沉沒。殘骸位於比基尼環礁內,為美國財產紐約級:紐約號,在比基尼實驗中嚴重受損。1948年作為靶艦在珍珠港外海沉沒。殘骸位置在北緯49度48分,西經158度32分24秒,水面下1200米處。殘骸為美國財產得克薩斯號,在得克薩斯聖哈辛托作為博物館艦保存內華達級:內華達號,1948年作為靶艦在珍珠港外海沉沒。殘骸位於北緯58度,西經159度17分,水下1300米處。為美國財產俄克拉荷馬號,1941年在珍珠港被炸傾覆。1943年浮揚,1946年出售給拆船公司。拖回美國本土途中遇風浪沉沒賓夕法尼亞級:賓夕法尼亞號,在比基尼實驗中嚴重受損。1948年作為靶艦沉沒。殘骸在誇賈林環礁內,為美國財產亞利桑納號,1941年被炸沉。殘骸作為美國國家公墓保存,為美國國家財產新墨西哥級:新墨西哥號,1947年出售給紐約lipsett公解體密西西比號,戰後作為導彈試驗艦保留。1956年出售給伯利恆鋼鐵公司解體愛達荷號,1947年出售給紐約lipsett公解體田納西級:田納西號,1959年出售給伯利恆鋼鐵公司解體加利福尼亞號,1959年出售給伯利恆鋼鐵公司解體科羅拉多級:科羅拉多號,1959年出售給伯利恆鋼鐵公司解體馬里蘭號,1959年出售給learner公司解體西弗吉尼亞號,1959年出售解體`北卡羅來納級:北卡羅來納號,戰後作為紀念艦保留在北卡羅來納州的威爾明頓華盛頓號,1961年出售給lipsett公司解體南達科它級:南達科他號,1962年出售給lipsett公司解體印第安那號,1962年出售給lipsett公司解體馬薩諸塞號,作為紀念艦保存在馬薩諸塞州fallriver亞拉巴馬號,作為紀念艦保存在亞拉巴馬州莫比爾衣阿華級:衣阿華號,停泊在舊金山。作為封存艦只保留新澤西號,停泊在新澤西州,作為博物館艦開放密蘇里號,停泊在珍珠港亞利桑那號殘骸旁邊,作為博物館艦開放威斯康星號,停泊在弗吉尼亞州諾福克港,向公眾開放日本海軍戰列艦金剛級:金剛號、榛名號、霧島號、比睿號扶桑級:扶桑號、山城號伊勢級:伊勢號、日向號長門級:長門號、陸奧號大和級:大和號、武藏號大和級是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號稱世界第一戰列艦。大和級兩艦均是在挨了三十枚左右的炸彈及魚雷才沉沒的。日軍戰列艦在戰爭期間除長門號以外全部沉沒。其中扶桑號毀於炮戰;比睿號、霧島號炮戰受重創在空襲的威脅下自沉;金剛號、山城號被魚雷擊沉;榛名號、大和號、武藏號被航空兵擊沉。陸奧號毀於事故。三十年代以來日本只有大和級兩艘服役,看看美軍二戰中服役的戰艦數量,日軍豈有不敗之理。長門級、大和級在大戰期間惟恐被擊沉而挫了士氣很少出戰(戲稱柱島艦隊),扶桑級、伊勢級過於老舊很少投入一線,卻只有金剛級這種日軍中最老式戰列艦馳騁大樣,原因也是航速和續航力。另外日軍戰列艦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異常高大的寶塔式多層上層建築和桅桿。很好辨認。二戰日本海軍戰列艦的結局:金剛級:金剛號:1944年11月21日在台灣附近海域被美國海獅號潛艇擊沉;比睿號:1942年11月13日在薩沃島海戰中被美國巡洋艦隊重創,次日遭美國飛機攻擊,被迫自沉;榛名號:1945年7月19日和28日在吳港被美國飛機攻擊,坐沉在錨地;霧島號:1942年11月13日在索羅門群島附近海域夜戰中被美國華盛頓號和南達科他號戰列艦重創,次日被迫自沉;扶桑級:扶桑號:1944年10月25日在蘇里高海峽夜戰中被美國艦隊擊沉;山城號:1944年10月25日在蘇里高海峽夜戰中被美國艦隊擊沉;伊勢級:伊勢號:1945年7月28日在吳港附近海域被美國艦載機擊沉,1947年打撈解體;日向號:1945年7月28日在吳港附近海域被美國艦載機擊沉,1947年打撈解體;長門級:長門號:1944年10月萊特灣海戰中被美國艦載機重創,停泊在橫須賀一直未能修復,戰後作為戰爭賠償交付美國,1946年7月29日在比基尼環礁原子彈爆炸試驗a試驗中傾覆沉沒;陸奧號:1943年6月8日在廣島灣由於事故發生大爆炸沉沒;大和級:大和號:1945年4月7日沖繩天號作戰途中在九州坊之岬附近海域被美國艦載機擊沉;武藏號:1944年10月24日萊特阿號作戰途中在錫布延海被美國艦載機擊沉。德國海軍的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老式戰列艦赫爾戈蘭級:黑森號heisse:作為無線電靶艦使用。戰後賠償給蘇聯德意志級:漢諾威號hannover:靶艦。戰後拆毀施萊辛號schlesien:作為布雷艦使用。戰爭末期在施韋內明德擱淺作為岸炮台。戰後解體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號schleswig-holstein:被炸沉,殘骸打撈起來後賠償給蘇聯襲擊艦德意志級deutschlandclass德意志(呂佐lutzow)號:1945年在施韋內明德鑿沉。戰後由蘇聯打撈解體舍爾海軍上將號admiralscheer:在基爾的德意志工廠被炸傾覆。戰後解體斯比伯爵號admiralgrafspee:1939年在烏拉圭蒙的維地亞自沉大型襲擊艦/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級沙恩霍斯特號scharnhorst:1943年在北冰洋被皇家海軍擊沉格奈森瑙號gneisenau:1945年在格丁尼亞港鑿沉。1947年由波蘭解體戰列艦俾斯麥級俾斯麥號bismarck:1941年在大西洋被皇家海軍擊沉提爾皮茨號tirpitz:1944年被炸傾覆。戰後由挪威解體德國海軍戰艦因為要面對大量的英國艦隊,所以在設計理念上與其他各國略異,基本上可以歸納出幾個特點:裝甲厚:因為火力,機動力與防禦力中很難三者兼顧,德艦采"重裝甲"主義是犧牲火力來換取的,多一門炮不一定打得到敵軍,多一寸裝甲可以抵擋多發敵艦的炮彈。速度快:德艦擁有世界一流的引擎,因為數量居於劣勢,有較高的速度才能採用"打帶跑"戰術,否則英軍玩起"一換一"戰術,德艦就被耗光了。火控優良:精度奇佳的光學瞄準儀與雷達,配合其火炮優良的冶金技術,炮擊的威力與準度相當可觀。外觀相似:德國受凡爾賽條約限制軍備,故雖在造艦技術上雖有先進的理論,卻缺乏實務經驗,故其船艦設計略嫌保守,每型船艦都像是同一版本的不同比例,外觀都差不多。英國海軍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舊式戰列艦鐵公爵級:鐵公爵號(作為海軍艦艇母船使用)伊麗莎白女王級:伊麗莎白女王號、厭戰號、巴勒姆號、勇士號、馬來亞號復仇級:復仇號、決心號、拉米里號、皇家橡樹號、君權號戰列巡洋艦聲望級:聲望號、反擊號/胡德號/條約型戰列艦納爾遜級:納爾遜號、羅德尼號英王喬治五世級:英王喬治五世號、威爾士親王號、約克公爵號、安森號、豪號新型戰列艦前衛級:前衛號英國在一戰結束至二戰前投入建造的條約型戰列艦為了追求防護性能從而導致在航行性能上都有重大的缺憾,這和英國國力衰退有很大關系。開戰時英國戰列艦隊以一戰時服役的兩級戰列艦為中堅,在戰爭中這種老式戰艦不斷改進在護航作戰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戰爭期間共損失5艘,巴勒姆號、皇家橡樹號被u艇擊沉;威爾士親王號、反擊號戰列巡洋艦、鐵公爵號艦艇母船被航空兵擊沉;胡德號炮戰中被擊沉。其餘在戰後相繼拆除(英國佬對那些有功於他們的東西都挺狠的,無論是居功至偉的丘吉爾首相還是戰功卓著的厭戰號戰列艦,過河就拆橋,使完便拋棄)。二戰英國海軍戰列艦的結局:伊麗莎白級:伊麗莎白女王號:1948年3月出售解體;厭戰號:1947年12月出售解體,在拖往戰列艦「屠宰場」的途中掙脫拖帶的纜繩,在康沃爾郡海岸擱淺(比較不屈不撓)。不過後來還是就地拆解了;馬來亞號:1948年2月出售解體;巴勒姆號:1941年11月在地中海被德軍u331號潛艇擊沉;勇士號:1948年3月出售解體。復仇級:復仇號:1948年9月出售解體;決心號:1948年5月出售解體;拉米里號:1948年3月出售解體;君權號:租借給蘇聯,1949年2月歸還,4月出售解體;皇橡號:1939年10月在錨地斯卡帕灣被德國u47號潛艇擊沉。納爾遜級:納爾遜號:1949年3月出售解體;羅德尼號:1948年3月出售解體。英王喬治五世級:`英王喬治五世號:1958年1月出售解體;威爾士親王號:1941年12月被日軍航空隊的飛機擊沉在馬來海域。約克公爵號:1958年2月出售解體;安森號:1957年12月出售解體;豪號:1958年6月出售解體。前衛級:前衛號:1949年開始作為訓練艦和皇家遊船,於1960年拆毀。聲望級戰列巡洋艦:聲望號:1948年3月出售解體;反擊號:1941年12月被日軍航空隊的飛機擊沉在馬來海域。胡德號戰列巡洋艦:1941年5月在追擊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的戰斗中戰沉。法國海軍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舊式戰列艦:科爾貝級:科爾貝號(後改為訓練艦)、海洋號、巴黎號(後改為訓練艦)普羅旺斯級:普羅旺斯號、布列塔尼號、洛林號條約型戰艦:黎塞留級戰列艦:黎塞留號、讓•巴爾號(二戰爆發時未完工)、克萊蒙梭號(二戰爆發時在建)敦刻爾克級戰列巡洋艦:敦刻爾克號、斯特拉斯堡號法國的條約型戰艦的主炮很有特色,主炮塔由兩對雙聯炮組成一座四聯裝炮塔。雙聯炮是一個整體,許多部件兩門共用,主炮裝彈高低角沒有限制,減輕了重量,提高了射速。法國條約型戰艦(及英國納爾遜級)的這種主炮排列方式,優點是裝甲防護重點地帶集中在軍艦的中前部,可以減少全艦裝甲的重量,缺點是主炮集中在一起,戰時的戰損率會增加;射擊時存在死角。可惜的是二戰中法國在陸上敗得太快,法軍被德軍秋風掃落葉般的打跨了,海軍不但失去了表演的機會,還成為列強虎視耽耽的一塊肥肉。戰爭期間損失8艘,戰列艦布列塔尼號被英國艦隊擊毀,科爾貝號和巴黎號被英國「接管扣押」。戰列艦海洋號、克萊蒙梭號被德軍繳獲,後被炸沉。戰列艦普羅旺斯號、戰巡敦刻爾克號、斯特拉斯堡號自沉。義大利海軍戰列艦舊式戰列艦加富爾級:加富爾公爵號、儒略•愷撒號杜里奧級:杜里奧號、安德列•多里亞號新式戰列艦利托里奧級:利托里奧號(後改叫義大利號)、維多里奧•威尼托號、羅馬號、帝國號(在建)義大利投入戰爭時三軍備戰不足,被英軍夜襲塔蘭托後意國海軍更是沒了精神,此後再未恢復元氣。義大利的戰爭潛力很差,資源也不足,舉例來說加富爾級等戰艦改裝時的320mm主炮是用原裝備的305mm炮銑成的;到了戰爭後期居然將戰艦用來充當兵營!可見意國海軍之窩囊。要說意國戰艦的優點就是其381mm/50倍口徑主炮的射程極長達到42,800米。戰爭期間帝國號未能完工,後被德軍虜獲。愷撒號退役,加富爾號、羅馬號被航空兵擊沉。義大利號、威尼托號和愷撒號戰後被分別賠償給美、英、蘇戰勝國。加富爾級加富爾伯爵號contedicavour,1940年12月在塔蘭托軍港被英國飛機炸沉。1941年浮揚,拖到的里雅斯特船廠。修理工作從1943年初開始。1943年10月義大利退出戰爭後,船員將其自沉。德國將其打撈出水,1945年2月被美國飛機炸沉。儒略•愷撒號giuliocaesar,1943年之後被盟國拘留在馬爾他和蘇伊士運河的大苦湖。戰後作為戰爭賠償移交給蘇聯,改名「新羅西斯克」號。1956年在塞瓦斯托波爾港內爆炸沉沒。推測原因為觸到二戰遺留水雷。杜里奧級杜里奧號caioilio,1943年義大利退出戰爭後被拘留在蘇伊士運河。1944年後作為義大利海軍訓練艦使用。1956年退役,1958年解體。安德列•多里亞號andreadolia,1943年義大利退出戰爭後被拘留在蘇伊士運河。1944年後作為義大利海軍訓練艦使用。1956年退役,1958年解體。利托里奧級利托里奧號littorio,後改名義大利號italia,在塔蘭托空襲中受傷。1943年義大利退出戰爭後被拘留在蘇伊士運河。根據聯合國對意和約,於1947年解體。維多里奧•威尼托號vittorioveneto,在塔蘭托空襲中受傷。1943年義大利退出戰爭後被拘留在蘇伊士運河。根據聯合國對意和約,於1948年解體。羅馬號roma,1943年隨義大利海軍艦隊駛往馬爾他投降時,被德國炸沉。帝國號impero(未成艦),1943年9月被德國俘獲,作為靶艦使用。1945年2月被美國炸沉,1947年打撈並拖往威尼斯近海擱淺。1950年解體。二戰期間蘇聯海軍的戰列艦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級: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原馬拉號戰列艦。戰爭期間作為浮炮台使用。在波羅的海配合紅軍進行岸轟任務。多次遭到德國轟炸,艦體損壞嚴重。1955年解體甘古特號,原十月革命號戰列艦。戰爭期間作為浮炮台使用。在波羅的海配合紅軍進行岸轟任務。1952年起作為訓練艦使用。1957年解體塞瓦斯托波爾號,原巴黎公社號戰列艦。戰爭期間作為浮炮台使用。在黑海配合紅軍進行岸轟任務。1947年改為訓練艦。1956年解體租借戰列艦:復仇級君權號(阿爾漢格爾斯克號):1944年獲得,主要用來在北極航線護航。1949年歸還英國,同年解體。1939年9月1日主要國家戰列艦數量(艘/噸):英國——15/473,588。美國——15/464,300。日本——10/314,024。法國——7/162,654。義大利——4/95,012。德國——5/99,200。蘇聯——3/69,878。補充一些夭折的二戰戰列艦/戰列巡洋艦計劃米帝:戰列艦:「蒙大拿」級BB.67蒙大拿費城海軍船廠建造BB.68俄亥俄費城海軍船廠建造BB.69緬因紐約海軍船廠建造BB.70新罕布希爾紐約海軍船廠建造BB.71路易斯安娜諾福克海軍船廠建造約翰牛:戰列艦:「獅」級1937年計劃,主要是針對德國的新型主力艦而設計,共四艘,分別為獅,蠻勇,征服者,憤怒。前兩艘於1939年4月開工,但在不列顛之戰打響後因船廠屢遭轟炸而停工,後兩艘也因此被取消。高盧:阿爾薩斯級戰列艦:1938年計劃,黎賽留級改進型,共六艘,前四艘為阿爾薩斯,諾曼底,弗郎第埃,伯爾格諾,後兩艘未命名。「獅II」級:1944年底,英國決定將被擱置的兩艘獅級完工,同時對其設計進行了修改,主要是依戰訓強化了防空。但二戰結束後英國國力大不如前,因而這個計劃也未能完成。戰列巡洋艦:g3戰列巡洋艦1939年型:為了打擊德國的海上襲擊艦,英國急需高速主力艦,但由於時間緊迫,新艦沒有重新設計,而是直接使用了1922年因華盛頓條約被放棄的g3戰巡的資料,並用當時的最新技術進行了修改。改進內容包括更換新的主機,新的主,副炮,強化防護,加裝雷達等等。改進後具體性能不詳,不過其噸位應該和依阿華差不多。鬼子:戰列艦:「超大和」級大和放大版,只是圖紙上的東西,計劃建造6艘,均未開工。漢斯:戰列艦:H級H艦(興登堡)1939.7.15布羅姆·福斯漢堡造船廠開工1939年底停工J艦1939.8.15威希公司不來梅港造船廠開工1939年底停工K艦未開工L艦未開工M艦未開工N艦未開工大型襲擊艦/戰列巡洋艦:O級O艦、P艦、Q艦,3艘均未開工襲擊艦/袖珍戰列艦:P級P1~P12原計劃12艘,後削減為8艘,均未開工蘇聯:戰列艦:23型「蘇聯」級「蘇維埃聯盟」號1938.7.15列寧格勒波羅地海造船廠開工「蘇維埃烏克蘭」號1938.10.31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廠開工「蘇維埃白俄羅斯」號1939.12.21莫洛托夫斯克開工「蘇維埃俄羅斯」號1940.3.21莫洛托夫斯克開工27型「彼得巴甫洛夫斯克」級改進計劃對戰損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級進行改裝,換裝「飛剪」艦艏,拆除3號炮塔,加裝各種口徑高炮以加強防空。後由於發現如此改進和新造一艘差別不大,只好作罷。大型巡洋艦/戰列巡洋艦:69型「喀琅施塔德」級「喀琅施塔德」號1939.7.15列寧格勒造船廠開工「塞瓦斯托波爾」號1939.11.5列寧格勒「61公社社員」造船廠開工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戰列什麼時候上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股票監管機構叫什麼名字 瀏覽:371
印尼魏橋鋁業叫什麼名字 瀏覽:775
英國人早餐用什麼豆子 瀏覽:704
有什麼軟體可以聯系越南 瀏覽:67
我的越南老家是哪裡的 瀏覽:731
中國驚奇先生怎麼就63 瀏覽:838
越南人最喜歡什麼香味 瀏覽:220
一千印尼盾的人叫什麼名字 瀏覽:560
伊朗怎麼走上現代化的 瀏覽:992
義大利面怎麼做花環 瀏覽:658
丁俊暉在英國有多少公司 瀏覽:317
義大利的傢具是什麼材質 瀏覽:317
如何玩和平精英國際服體驗版 瀏覽:773
英國買二手車怎麼樣 瀏覽:262
印度發胖有什麼症狀 瀏覽:603
中國人壽全保包括什麼 瀏覽:817
越南祈福人數多少 瀏覽:238
南工大和中國礦大哪個好 瀏覽:344
中國洋槐蜂蜜品牌哪個最好 瀏覽:999
英國讀的ma什麼意思 瀏覽: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