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說dg辱華
近日,義大利奢侈品牌Dolce&Gabbana(杜嘉班納,以下簡稱D&G)的一則廣告片因為「中式發音」、模特用奇怪的姿勢使用筷子吃Pizza等片段被指歧視華人,一位網友在ins story說起這件事,D&G設計師、也是創始人之一Stefano Gabbana的賬號前來爭辯,惱羞成怒大罵出口,還公然辱華,稱中國是「屎一樣的國家」。
事情的起因是D&G前不久拍攝了一段把中國傳統文化與義大利經典飲食相結合的廣告宣傳片,標題為「起筷吃飯」。不過,片中的旁白所用的「中式發音」、傲慢的語氣以及中國模特用奇怪的姿勢使用筷子吃Pizza、義大利式甜卷等片段被網友質疑存在歧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嫌疑,在國內社交媒體引發廣泛爭議。
此舉引發輿論巨大反響,章子怡、陳坤、李冰冰、黃曉明、王俊凱、霍思燕等中國藝人,紛紛在微博發聲,宣布退出原定於今天(21日)晚上在上海舉辦的D&G時裝秀。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2日就D&G辱華事件答記者問:
問:
義大利時尚品牌Dolce&Gabbana因設計師「辱華」言論遭中國民眾抵制,大秀受到影響。當事人稱相關言論是由於其社交賬戶被盜導致。你對此有何看法?
答:
這個問題本質上不是外交問題,我們也不希望它上升為外交問題。所以我想,與其問外交部發言人,你不如去問問中國的普通民眾,問問他們是怎麼想、怎麼看這件事的。
問問民眾的回答?
那就是——絕不妥協!
⑵ DG辱華視頻「筷子吃披薩」遭抵制,筷子對中國有何意義
DG辱華視頻看了讓人生氣,筷子是中國傳統吃飯工具,它不僅僅是作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個東西。甚至都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單純工具的價值。
比如用筷子可以攪拌食物,比如煎蛋之前我們就有用筷子拌勻的習慣,而包餃子、包子等食物的餡料,筷子又是非常好用的。
而現在我們祖國大江南北都非常喜歡的油條,在油鍋里炸的時候,都用大筷子來翻面。
而從古至今,我們筷子的材料也是非常多元的,既有木筷子,也有竹筷子,還有銀筷子等等。筷子是2根一起使用,代表了中國人喜歡成雙成對,好事成雙的美好理念。
⑶ DG辱華事件是什麼
2018年11月21日,義大利奢侈品牌D&G在上海舉辦品牌大秀,卻被曝出其設計師在社交網站上發布涉嫌辱華的言論,引發爭議。
DG日前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幾條廣告,這些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義大利經典飲食相結合的廣告宣傳片,標題為「起筷吃飯」。其中的模特展示了如何使用筷子吃披薩餅(Pizza)、義大利式甜卷等物。
但廣告中筷子被稱為「小棍子形狀的餐具」。同時,片中旁白所用的「中式發音」、傲慢的語氣以及模特用筷子的奇怪姿勢,均被質疑存在歧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嫌疑。杜嘉班納並未對此事做出回應,只是刪除了官方微博上的相關視頻,但依舊引發中國網友的不滿。
(3)義大利多次的辱華事件有哪些擴展閱讀
事後發展
2018年11月21日,多名明星發聲抵制,中國模特罷演DG大秀。據悉,本要出席晚宴的李冰冰、陳坤、章子怡、王俊凱、迪麗熱巴、木子洋、梁靖康、火箭少女101均決定不出席今晚的秀;國內模特經紀公司旗下模特也罷演,Vogue主編張宇也直接返回北京,不出席今晚大秀。
2018年11月22日,淘寶等電商平台多家海外代購D&G品牌的店鋪表示,暫不接受訂單。包括天貓、京東、網易考拉、小紅書以及閑魚等電商平台均已下架D&G相關商品。
2019年1月21日下午,「起筷吃飯」廣告中的女主角發布微博,解釋了該廣告的拍攝全程,並表達了自己的想法。表示幾乎斷送模特事業。
⑷ 求資料匯總:新世紀以來,其它國家對中國的不友好言論、行為
一、德國公司的辱華T恤
一家德國公司近日推出並銷售一種印有「F-U-C-K YOU CHINA」辱華字樣的白色T恤衫,這是一次明顯的「辱華事件」。袖子部份,也印了一個留著兩撇鬍子、清裝打扮的中國小丑圖樣。
雖然該公司表示,這款T恤絕對沒有挑釁的意思,不過中國網友氣憤難平,強烈要求回收這款T恤,甚至呼籲抵制這個品牌的產品。
這家公司以來自德國慕尼黑設計師,現年28歲的 Philipp Patrick Plein命名,目前公司總部在瑞士。
二、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開除辱華主持人
2007年5月,在全美各界的聲討聲中,CBS正式宣布徹底取消播出辱華內容的「狗窩廣播秀(TheDog House with JV &Elvis)」欄目,「狗窩」兩名主持人和該節目的製作人也已被開除,並不允許再回CBS旗下的任何一家電台工作。
起源:該節目在4月5日播出的『中國食品』環節中,主持人傑夫假稱自己訂餐,致電一家中餐館。隨後,他在整個6分鍾10秒的『訂餐過程中』,對不知真相的一位華裔女性接待員、兩位華裔工作人員,使用了帶有侮辱和性調戲的歧視性語言。
除了一直把服務生稱為有貶低意味的『中國佬』之外,還有一些相當不雅的內容。『我可以看你的熱情、勁辣的亞洲臀部。』這些對話讓女服務生一時之間無法應對,於是將電話轉給男性服務生,不過,電台主持人語言依然辛辣,說:「我要你褲襠中的中國春卷。」而面對主持人的無理要求,中國餐館3位接待人員仍然保持十足的耐心,而且沒有意識到其中的性侮辱語言。
三、美國有線電視網 (CNN)創始人就辱華用語道歉
2007年3月15日,美國有線電視網(CNN)創始人特納(Ted Turner)發表書面聲明,就自己錯誤使用「中國佬」(Chinaman)一詞道歉,表示自己的口誤是無心之錯,絕無貶低華人的意味。
起源:特納接受灣區KGO電台著名節目主持人歐文斯 (Ronn Owens)現場訪問時,當他被問及是否相信中國會推動更環保的替代能源時,特納回答:「中國人都很聰明,你見過很笨的中國佬嗎?你是否看過有中國餐館掛上將結束營業的指示牌?」
特納將「中國人」稱為「中國佬」,引發全美各地華裔社區和主流社會的不滿。
四、《加勒比海盜3》周潤發造型被批「辱華」(這個好像比較冤)
在電影《加勒比海盜3:世界盡頭》中,周潤發飾演東方海盜,在電影中穿的衣服與中國清朝官員服裝十分相似,但他光頭、爛面,而且還留長須、長指甲,這被網友批為「辱華」。
五、阿特金森辱華犯眾怒 歐足聯主席怒斥其無恥
2005年,65歲的前英國曼聯主帥阿特金森在一次宴會上,當著264名嘉賓發表了一個小時的演講。在演講中說:「中國人本來有著世界上最好的避·孕方法——因為中國女人長得實在太丑了,我真的難以理解為什麼現在中國人會有那麼多。」這一席話令眾多嘉賓一片嘩然。接著,這番話被歐洲足聯主席斥為「無聊,無恥」。
六、馬來西亞系列辱華事件
馬來西亞系列辱華案
·2005年11月03日 4中國女子被曝在警局遭裸體搜身
·2005年11月24日 1中國女商人被曝遭大馬軍人強·奸
·2005年11月29日 32中國女子被曝在大馬被逼學狗叫
七、義大利警察辱華事件
2007年4月12日,義大利米蘭警察在華人區執勤時,因處罰、辱罵並毆打一名華人孕婦,引發當地近5000名華人與數百名義大利武裝警察爆發激烈沖突,導致十幾名華人和多名警察受傷,釀成義大利有史以來首起華人與警方嚴重沖突的事件。
4月12日上午11時,義大利米蘭唐人街保羅·薩比區,當懷抱兩歲零3個月大的孩子,並懷有身孕的華人女子卜若微(音)把車停在自家店前,准備下車的時候,正在邊上巡視的執勤警察卻不準她停車,並要沒收卜若微的駕駛證和行駛證。卜據理力爭,並質問警察:「為何義大利人可以停車,而中國人卻不可以?」該警察說:「就是不讓中國人停車!」接著當街發表了他對華人的見解:「華人就像狗一樣。」
八、歐美「系列辱華事件」
2006年8月12日,紐約皇後區兩名白人青年用歧視性言詞辱罵4名華裔青年,在對方還嘴後開車追打,導致兩華裔分別受輕重傷。8月2日,在加拿大蒙特利亞一小鎮,一對華人夫婦被當地青少年辱罵、毆打。此前蒙特利亞一家書包製造廠的經理,向屬下20多名華工訓話時發表辱華言論,甚至威脅「我會殺死你」。在歐洲,北愛爾蘭出現反華標語,一對華裔父女8月12日在自家外賣店門外,被3名白人青年搶去汽車並遇襲受傷,當地警方已列為種族歧視襲擊案處理。
九、CNN時事評論員公開辱華
2008年4月9日,就在奧運聖火火炬在美國舊金山傳遞過程中,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時事評論員卡弗蒂在其主持的電視節目中公然聲稱「中國產品都是
垃圾」,辱罵「華人在過去的五十年間,基本上是一幫沒有改變過的獃子和暴民」。
⑸ 杜嘉班納起訴辱華事件曝光者,事情前後經過到底是怎樣的
杜嘉班納辱華事件在之前可謂是傳的滿城風雨,也正因為此次辱華事件的發生,致使杜嘉班納這個品牌市場價值不斷下跌,目前在中國市場上甚至都看不到這個牌子的身影。也正因為失去了購買力超強的中國客戶,杜嘉班納的購買量也持續下跌,可以說是憑借一己之力,摧毀了一整個品牌。此次杜嘉班納起訴辱華事件曝光者很大的可能性就是為了報仇雪恨。據著名時尚資訊與穿搭網站Fashionista報道,時尚監管機構Diet Prada在社交網站上發文稱,他們在2019年初遭到了杜嘉班納起訴,理由是該機構曝光杜嘉班納創始人辱華,致使杜嘉班納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索賠400萬歐元。其中,杜嘉班納要求Diet Prada向公司層面賠付300萬歐元,向創始人Stefano Gabbana賠付100萬歐元。
像之前辱華事件的起因就是杜嘉班納嘲笑國人使用筷子的行為,非常可恥的種族歧視,引得大家對杜嘉班納這個牌子竭力的抵制。我們中國歡迎外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但這是建立在尊重中國,尊重國人的基礎上的。希望杜嘉班納能夠早日明白,做牌子的前提是以顧客為准,而不是一為的在網路上瘋狂抨擊別人。
⑹ 為何出現多個時尚大品牌辱華事件,我們應該採取那些行為
義大利奢侈品品牌杜嘉班納(Dolce&Gabbana)原定昨晚在上海舉辦時尚秀,然而遭到強烈的「辱華」質疑,原定參加時尚秀表演的中國大陸明星和模特紛紛宣布抵制。杜嘉班納於星期三當天取消了時尚秀。
事情大致的來龍去脈是,杜嘉班納為這場時尚秀發布的預告宣傳片引起一些國人不滿,他們指出宣傳片中有「刻意的中式發音和用筷子吃比薩餅的奇怪姿勢」,認為構成了辱華。在宣傳片引發爭議後,杜嘉班納設計師Stefano Gabbana上網爭辯,最後惱羞成怒,罵出中國是「屎一樣的國家」。
過去中國的發展不足加上外界與中國的聯系不夠,給不了解我們文化的人造成了誤解,我們需要全方位展示不斷變化中的中國,讓更多人了解現在的中國,才能消除外界的刻板印象。但是對於這些形形色色的辱華品牌,我們希望他們能夠明白,國家之間的文化經濟差異和缺乏深入了解,不能掩蓋對中國的無知的事實,更不能成為針對中國侮辱和戲謔的理由。
⑺ D&G辱華事件
杜嘉班納(Dolce & Gabbana)公司創立於1985年,總部位於義大利米蘭,成為在奢侈品領域中最主要的國際集團之一。兩位奠基人Domenico Dolce和Stefano Gabbana一直以來都是公司的兩個品牌——Dolce & Gabbana 和 D&G Dolce & Gabbana的創造和設計源泉,也是以平衡發展和致力於核心業務為特徵的成長策略的最初倡導人。
這個品牌銷售服裝,包,香水,太陽鏡等等流行服飾。
這次發視頻侮辱中國的就是這個品牌的奠基人兼設計師Stefano Gabbana。
次日,故宮文創就發微博展示清朝各種精緻的筷子,包括白玉的和鑲嵌海貝的,DISS D&G筷子也可以是奢侈品。
其實Stefano Gabbana作為歐洲人,我不認為他能很快學會用筷子,他也可能是學用筷子沒學會,就嫉妒華人手指靈活,繼而懷恨在心,才做了那樣的視頻。
作為中國人,我覺得不該把此事擴大到互罵的程度,大罵一頓就能體現中國文化嗎?我們只要自發抵制這個品牌就好,讓他再也不能在中國賺錢就行了,何必反咬瘋狗一口呢?
⑻ 切爾西辱華事件什麼內容
北京時間7月22日中午,切爾西年輕球員肯尼迪在社交媒體上發出多條侮辱中國人的言論,被曝光後隨即快速傳播開來。
上兩幅圖的意思大致分別為「醒醒,中國豬」。中國球迷對此相當憤怒,並通過各種渠道表達抗議,有在社交媒體上回應的、有致信英足總的、有舉報到FIFA的,至此事件逐步發酵。
恰巧當晚正值切爾西在鳥巢比賽,中國球迷希望的是禁止肯尼迪出場,可是最終肯尼迪還是登場了,其登場時球迷正在玩人浪,但發現上場的是肯尼迪是,現場噓聲四起。
切爾西讓話題球員上場,致使中國球迷對俱樂部以及主教練孔蒂相當不滿。
切爾西方面也逐漸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很可能會失去中國球迷以及中國市場。之後球隊官方從各方面做補救措施,先是在官方微博上發出聲明;
但是這段道歉本身就看不出有多誠懇,加上俱樂部方面也沒採取處罰之類的實際行動,中國球迷不傻,這件事不是僅僅道個歉就能解決的。
次日,肯尼迪也發文道歉,不過比起切爾西的道歉,肯尼迪顯得更加不走心,明顯是只為走個形式。他直到這時可能還抱有僥幸心態,覺得道完歉該怎麼踢球還怎麼踢。
而隨著事件的發酵,國內主流媒體相繼發文,嚴肅批判肯尼迪的辱華言論。人民日報發文「辱人者必自辱",人民網發文「搞事者,請管住自己的嘴巴」。
中國球迷逐漸達成共識,要徹底抵制肯尼迪,甚至切爾西,要求對方要用實際行動給中國人民一個交代。
之後肯尼迪再次道歉
「我為我犯下的罪行向中國人民道歉。我從來沒有侮辱或者冒犯任何人的意圖,我意識到我的言論是完全不恰當的。我聲明,我對中國人民懷著極大的尊敬和欽佩。我想向我的俱樂部和所有隊友進行道歉。我完全理解我代表切爾西的責任,我不是有意造成如此尷尬和不尊重的局面。」此次道歉看出他認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但是依然試圖辯解。
而人民日報也接連兩天評價此事,在官微表示「以尊重換尊重是國際共通准則」。央視也在新聞節目中報道了肯尼迪事件,也有明星在關注著此事
孔蒂也在采訪中發聲,他稱「肯尼迪對此感到非常抱歉」,但是並沒有解釋22號晚為何會讓肯尼迪登場。
25日,切爾西官方宣布,切爾西俱樂部就此確認肯尼迪已回到英國,他將不再代表切爾西參加亞洲巡迴賽。這算是切爾西方面做出的第一個實際行動,但是要想處理好這件事,還需要更多的後續行動。
從切爾西一開始的態度可以看出,如果沒有中國球迷的強烈抗議,外國人或許並不會重視此事。在種族歧視問題上,必須採取零容忍的態度,只有自己挺直了腰板,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⑼ D&G封殺中國模特,抵制中國產品,義大利網友稱丟人丟大了,你怎麼看
在大家的心裡,奢侈品應該是現代化的,是包羅世界每個原素或且於一起的精典,是一個能夠讓世界任何人都欲罷不能的東西。可是本應當集幸福於一身的奢侈品,也是有遭受「滑鐵盧」的情況下,還記得之前義大利奢侈品牌D&G室內設計師在社交網路服務平台公布辱華事件宣傳策劃短視頻,造成中國人高寬比不滿意,留學人員強烈抗議,陸續規定其退出中國銷售市場。回絕參加當日D&G在上海舉辦的主題活動,並發出聲明停止與D&G的協作,乃至導致六大電子商務平台陸續下線該知名品牌全部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