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語archi是什麼意思

義大利語archi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6-16 03:05:51

㈠ archi 什麼意思

建築

㈡ 拱門義大利語怎麼讀

arco
來自意漢漢意詞典109910單詞
拱門 ★★ 拱形 ★★ 弧 ★★ 箭 ★★ 箭頭 ★★ 一段時間 ★★ 弓形 ★★ 弧形 ★★ 拱型門 ★★ 弓 ★★ 拱 ★★ —段時間
------------------------------
★《意漢詞典》★
s.m.
[pl. -chi]
(1) 弓 :
tendere l』arco 拉弓,張弓
tiro con l』arco (all』arco) 射箭
(2) [轉] 弓形,弧形:
piegare ad arco 彎成弓形
(3) [轉] 一段時間 :
è rimasto coerente ai propri principiper tutto l』arco della sua vita. 他一生始終堅持他自己的原則。
(4) [音] 弓子 :
strumenti ad arco弦樂器
gli archi弦樂器
orchestra d』archi 弦樂隊
(5) [建] 拱,拱門,弓形結構 :
un arco a tutto sesto 半圓拱
un arco a sesto sesto尖拱
l』arco della porta 門拱
archi di un ponte 橋孔,橋洞
(6) [數] 弧
(7) [電] 弧光 :
arco voltaico 電弧
lampada ad arco 弧光燈
(8) [機] 圓弧 :
arco di azione 作用弧
(9) [地] 弧 :
arco di meridiano (di parallelo) 子午線弧
★常用短語:
l』arco del cielo [文] 天穹
l』arco delle sopracciglia [解] 眉弓
l』arco di trionfo 凱旋門
l』arco trionfale (基督教教堂) 中殿與後殿、耳殿等相隔的拱門
nel breve arco di tempo 在短時間內
stare con l』arco teso 劍拔弩張
★常用短語:
L』arco sempre teso si spezza. [諺] 凡事要有張有弛。

㈢ 翻譯義大利語Eccidio della divisione Acqui

阿奎步兵師遭屠事件

維基網路來的:http://en.wikipedia.org/wiki/Massacre_of_the_Acqui_Division

The Massacre of the Acqui Division (Italian: il massacro della divisione Acqui; Greek: Η ∑φαγή της Μεραρχίας Άκουι, Hi Sfagi tis Merarchias Akoui), also known as the Cephalonia Massacre (Italian: Eccidio di Cefalonia, German: Massaker auf Kefalonia), was the mass execution of the men of the Italian 33rd Acqui Infantry Division by the Germans on the island of Kefalonia, Greece, in September 1943, following the Italian armistice 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1][2][3] About 5000 soldiers were massacred and others drowned or otherwise murdered. The massacre provide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o the novel Captain Corelli』s Mandolin, which later became a Hollywood film.[4][5][6] It was one of the largest prisoner of war massacres of the war, along with the Katyn massacre of 22,000 Poles,[7][8] and one of the largest-scale German atrocities to be committed by Wehrmacht troops (specifically, the 1. Gebirgs-Division) instead of the SS.[9]

是指二戰期間繼義大利停戰後的1943年9月,德國人在希臘克發隆尼亞島大規模槍決義大利第三十三阿奎步兵師事件。約有500名士兵被屠,其餘士兵或被溺或被殺害。該屠殺事件為Corelli上校的小說「Madonlin」提供了歷史背景,該銷售後被好萊塢搬上銀幕。該屠殺事件是二戰期間最大規模的屠殺戰俘事件之一,與之類似的是22000波蘭人罹難的卡廷屠殺,也是德國威爾瑪赫特部隊犯下的最大規模的暴行之一。

㈣ 「建築師是干什麼的」

賀承軍如今,說「建築」並且加上「藝術」,合稱為「建築藝術」者,大抵上不是建築專業人士了。專業人士酷得「混同於普通百姓」,說「搞建築」,或者就是設計。稱自己是「建築師」,似乎也有點滑稽,要麼叫「注冊建築師」,或者是「××建築師事務所的」。建築師們一面嚷嚷著要突出建築師的「主體性」,一面卻不好意思起來。 發生這種悄然變化的原因,一方面是受流行文化的俏巧與反叛意識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建築領域的「現象學革命」。 被湮滅的「現象學革命」 「現象學革命」可以從深層次與淺層次來理解。深層次的意思,是指建築自身的意義從意識形態、民族抱負、具象象徵(比如龍鳳圖騰)中解脫出來,走得更遠些,則有如同裝置藝術的講究純粹建築的文本實驗形態,有點莫名其妙的「製造場所」,聽起來就象大煉鋼鐵時的農民手工作坊。 淺一點說,「現象學革命」確實促使建築界人士慎用「藝術」與「文化」這樣的語言。在西方,受法蘭克福學派和解構文學批評的影響,建築師Architect,這個名詞的字根「Archi」��其「主要的、總體的」意思也深受質疑。很有些反諷地,建築師寧可回到「匠人」的本體。留長辮子的建築師,變成了平頭工匠。只有那些外行人,則還在繼續說:要藝術大師,不要匠人。 如今的建築師眼中的建築,「匠氣」是多麼地可貴:榫鉚是個榫鉚,釘是個釘,構造清爽,沒有附加雕飾,就象個16歲的處女。 建築師要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或者只要有一部分人堅持走下去,中國當代建築沒准會有奇跡出現。八九十年代,當現象學在建築學生中廣為傳布的時候,老教授們老眼昏花加上胸有成竹,很是看不慣這股歪風。現在好了,隨著房地產業的發展,商人們開發出樓盤,是要吆喝著讓人買的,「人文主義」就成了最溫馨誘人的行頭。老教授們極力制止不了的青年學子對現象學的熱愛,輕而易舉就被商人們扭過來了。當代中國建築與房地產業的旗幟是:人文主義(或人本主義)。 人文幻境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 有意思的是,在政府的公文和官員正式講話中,幾乎從未出現過人文主義一詞。在改革開放之初,學界不太敢提哲學時,美學是熱鬧過一陣子的;當政府也提倡美學和美育的時候,作為學術的美學衰落了。也許,當人文主義出現在政府公文里的時候,就是學界和房地產界對之冷淡之時。這是學術名利場的事情,我絕不是要以此貶低人文主義在中國的價值,恰恰相反,我認為無論怎樣深入研究都還不夠。 我不敢認同「盡顯您尊貴身份、優雅品味」的「人文主義」豪宅,我也不敢稱頌只能在數百萬人口聚集(其中有數十萬富翁)建設的高檔住宅小區體現出了有價值的「人文主義」或者什麼了不起的美學成就。盡管從「不講道德的」經濟學角度看,打壓社會上層的消費慾望是愚蠢的,盡管義大利人文主義價值確實也體現於那些權門豪貴的府邸、市政廳和教堂上。 人文主義這個詞成型於19世紀,而且它脫胎於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一詞。人文主義之作為主義,它的本來含義是博學多聞,有點附庸風雅,有點依附權貴,它是長在資本主義這棵大樹上的美麗枝葉。所以當現代主義建築,即我們所謂的火柴盒式的建築廣為流行的時候,人文主義是被遮蔽了的。 在我國,當盛行「干打壘」、「窮過渡」的建築的時候,當北京前門大街的板式住宅樓當城市主要大街臉面的時候,人文主義的確難覓蹤跡。 中國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在享用著「人文主義」的洋樓環境:歐風美情、陽光沙灘、夏日情人。一些並未富起來的學子在吹噓人文主義幻境:解除意識形態威壓,可望或者可即的知識經濟浪漫生活。建築師們沿著人文主義的道路,輕松地拾撿著歐洲建築的細部,努力打點和美化上層社會的大花園。 也許,前面所說的現象學建築能給全社會、包括社會底層帶來居住的光明和價值,它甚至肯定沒有建築師的建築,它鼓勵用最簡單實用的方式構築「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

㈤ 義大利語以co結尾的名詞的復數形式哪些情況下變成chi哪些情況變成ci

因該是這樣的:
如果結尾的co前一個字母是母音(a,e,i,o,u)的話,復數就是ci結尾
例如
tecnico - tecnici
amico - amici
medico - medici
如果前一個字母是輔音的話,復數就是chi結尾
例如
arco - archi
trucco - trucchi
banco - banchi
大部分是這樣,也有一些不一樣的,例如:porco - porci,而非porchi

㈥ 翻譯下面的一端,,,義大利語

頂部是拱門的入口,有兩個一樣的釘子從上垂直下來,對著Mariabronn修道院的路邊上有一棵七葉樹,一個孤獨的南方之子(在很久之前朝聖者從羅馬帶來),那棵珍貴的七葉樹的樹干仍然朝氣蓬勃,它的枝葉圍成圈狀溫和地遮蓋在路的上面,在風中自由的呼吸.在春天,那時它的周圍部已經滿了紅色的葉子,它仍然要等待著它的葉子慢慢長長,在夜晚的時候會更好看,在葉面之間和它那奇特的花發出光亮,一種微微發白的綠色暗淡的光,伴隨著強烈的刺鼻的香味,充滿誘惑,讓人難以忍受.在10月的時候,是收集其餘的果實和裝滿紅酒的大酒桶,被秋風吹走的果實發黃的荊棘冠(不好意思,這里實在不知道該怎麼翻譯).不是每一年都能成熟,因為他們會被修道院里的那些孩子折騰.(e il sottopriore Gregorio這個sottopriore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後面的是人名),來自mezzodì,在他的房間的壁爐那烤火,奇特而柔軟,bell'aobero(也不知道什麼意思)修道院的入口上面有一頂皇冠,主人對寒冷敏感而且很容易冷得發抖,
在最初的區域內,涉及到大門上這對神秘的釘子和窗戶,檐口和支柱上裝飾的拱形石頭,愛著這來自流淌著拉丁血脈並帶著好奇心的,像來自不同的地區的外國人一樣.


PS.翻譯的有點牽強
文學色彩太重,很多詞彙和句式不太好翻譯
為了能看明白我做了點刪減,主要意思就是這樣了

㈦ CSGO名字前面加了個Archi-ASF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你的STEAM組,類似公會一類的東西,可以在游戲中設置不顯示steam組,也可以在steam裡面退出這個組

㈧ Mediterraneo是什麼意思

片 名: Mediterraneo

譯 名: 地中海 (義大利語譯名)

導 演: ( 加布里埃爾·薩爾瓦托雷斯 Gabriele Salvatores )

主 演: ( Diego Abatantuono) ( Claudio Bigagli) ( Giuseppe Cederna) ( Claudio Bisio) ( Gigio Alberti) ( Ugo Conti)

上 映: 1992年03月22日 美國 更多地區

地 區: 義大利 更多詳細拍攝地

對 白: 義大利語 英語 希臘語 土耳其語

評 分: 本站評分..9.0/10 ( 2票 ) 詳細

IMDb評分7.1/10 ( 3089票 ) 詳細

顏 色: 彩色

聲 音: Dolby

時 長: 96 min / Argentina:86 min / Spain:90 min / Sweden:90

類 型: 喜劇 劇情 戰爭

分 級: 澳大利亞:M 冰島:L 阿根廷:13 澳大利亞:PG 智利:14 芬蘭:K-12 西班牙:13 瑞典:7 英國:15 美國:R 挪威:10

加入站內收藏夾 查看評論及點評 對本電影評分·地中海劇情介紹:

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義大利喜劇,由蓋布.瑞爾沙瓦導演。故事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八名義大利軍人帶著一頭驢子奉命駐守在愛琴海上的一個希臘小島。當地有如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鎮上居民根本感受不到戰爭氣氛。不久之後,這支軍隊也忘卻了他們的任務,跟鎮民打成一片,以舉行足球賽作為消遣,或是為村中教堂作壁畫,或是追尋愛情,不一而足。直至接近大戰尾聲,一艘軍艦前來接載他們回國,才驚悉他們捨不得離開這個人間天堂。全片故事性不強,但閑適的生活感覺和輕松有趣的笑料卻令觀眾獲得愉快的觀賞感受,並在談笑間表達了反戰的主題。

電影原聲音樂:
1. L'Arrivo (01:43)
music by Giancarlo Bigazzi / arranged & realised by Marco Falagiani
2. Il tempo passa (02:43)
music by Giancarlo Bigazzi / arranged & realised by Marco Falagiani
3. I fratelli Munaron e la pastorella (00:27)
music by Giancarlo Bigazzi & Marco Falagiani / arranged & realised by Marco Falagiani
4. Aziz il turco (02:10)
music by Giancarlo Bigazzi / arranged & realised by Marco Falagiani
5. Stelle sull'egeo (02:55)
music by Giancarlo Bigazzi / arranged & realised by Marco Falagiani
6. Ritorno di un vecchio tenente (00:58)
music by Giancarlo Bigazzi / arranged & realised by Marco Falagiani
7. Ballo in piazza (03:45)
music by Giancarlo Bigazzi & Marco Falagiani / arranged & realised by Marco Falagiani
8. La realta' che torna dal cielo (01:00)
music by Giancarlo Bigazzi / arranged & realised by Marco Falagiani
9. L'asino e la luna (00:52)
music by Giancarlo Bigazzi & Marco Falagiani / arranged & realised by Marco Falagiani
10. Progetti per il futuro (02:41)
music by Giancarlo Bigazzi / arranged & realised by Marco Falagiani
11. Il mare degli archi (00:44)
music by Giancarlo Bigazzi / arranged & realised by Marco Falagiani
12. Cornamuse (00:36)
music by Giancarlo Bigazzi / arranged & realised by Marco Falagiani
13. Tema di Vassilissa (02:23)
music by Giancarlo Bigazzi & Marco Falagiani / arranged & realised by Marco Falagiani
14. Il paese dietro i lenzuoli (01:37)
music by Giancarlo Bigazzi / arranged & realised by Marco Falagiani
15. Scene di vita in un'isola dell'Egeo (00:50)
music by Giancarlo Bigazzi / arranged & realised by Marco Falagiani
16. Mediterraneo (04:04)
music by Giancarlo Bigazzi / arranged & realised by Marco Falagiani
17. Il mare dall'alto (00:51)
music by Giancarlo Bigazzi / arranged & realised by Marco Falagiani
18. Lontani (03:00)
music by Giancarlo Bigazzi / arranged & realised by Marco Falagiani
19. Noventa scompare nel blu (00:42)
music by Giancarlo Bigazzi / arranged & realised by Marco Falagiani
20. Il ladro (02:50)
music by Giancarlo Bigazzi / arranged & realised by Marco Falagiani
21. Il pope (00:38)
music by Giancarlo Bigazzi / arranged & realised by Marco Falagiani
22. L'incontro (00:50)
music by Giancarlo Bigazzi & Marco Falagiani / arranged & realised by Marco Falagiani
23. Lo sbarco (01:15)
music by Giancarlo Bigazzi / arranged & realised by Marco Falagiani

㈨ 從國王開始,地位由高到低

【爵】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舊說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後代爵稱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如漢初劉邦既封皇子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為王,彭越為梁王,英布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為陳王;唐郭子儀被封為汾陽郡王;清太祖努爾哈赤封其子阿濟格為英親王,多鐸為豫親王,豪格為肅親王。再如宋代寇準封萊國公,王安石封荊國公,司馬光為溫國公;明代李善長封韓國公,李文忠封曹國公,劉基封誠意伯,王陽明封新建伯;清代曾國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李鴻章封一等肅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有時稱相國,常與宰相通稱,簡稱「相」。如《陳涉世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廣《廉頗藺相如列傳》:「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 ! 」《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 指南錄 ) 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後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如宋代趙普、文彥博等曾被加太師銜。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後來也逐漸成為虛銜。如《梅花嶺記》「顏太師以兵解」,顏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師銜,故稱。再如明代張居正曾有八個虛銜,最後加太子太師銜;清代洪承疇也被加封太子太師銜,其實並未給太子講過課。

【太傅】參見「太師」條。古代「三公」之一。又指「東宮三師」之一,如賈誼曾先後任皇子長沙王、梁懷王的老師,故封為太傅。後逐漸成為虛銜,如曾國藩、曾國荃、左宗棠、李鴻章死後都被迫贈太傅。

【少保】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後逐漸成為虛銜,如《梅花嶺記》「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職,故稱。其二,古代稱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為「東宮三少」,後也逐漸成為虛銜。

【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沒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如《張衡傳》:「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再如大書法家顏真卿曾任吏部尚書,詩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書,,史可法曾任兵部尚書。

【學士】魏晉時是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唐以後指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的秘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內相」之稱。明清時承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為翰林學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士的地位和職掌都不同。如《 ( 指南錄 ) 後序》「以資政殿學士行」,這是文天祥辭掉丞相後授予的官職;《譚嗣同》「君以學士徐公致靖薦」,徐致靖當時任翰林院侍讀學士,這是專給帝王講學的官職。白居易、歐陽修、蘇軾、司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學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如《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為趙將……拜為上卿。」

【大將軍】先秦、西漢時是將軍的最高稱號。如漢高祖以韓信為大將軍,漢武帝以衛青為大將軍。魏晉以後漸成虛銜而無實職。明清兩代於戰爭時才設大將軍官職,戰後即廢除。《張衡傳》「大將軍鄧騭奇其才」,鄧騭當時為漢和帝的大將軍。

【參知政事】又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框密副使合稱「宰執」。宋代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職。《訓儉示康》「參政魯公為諫官」,「魯公」指宋真宗時的魯宗道。《譚嗣同》「參預新政者,猶唐宋之參知政事,實宰相之職」。

【軍機大臣】軍機處是清代輔佐皇帝的政務機構。任職者無定員,一般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兼任,稱為軍機大臣。軍機大臣少則三、四人,多則六、七人,被稱為「樞臣」。清末漢人只有左宗棠、張之洞、袁世凱等短時間地任過軍機大臣。《譚嗣同》「時軍機大臣剛毅監斬」。

【軍機章京】參見「軍機大臣」條。是軍機處的辦事人員,軍機大臣的屬官,被稱為「小軍機」。《譚嗣同》:「皇上超擢四晶卿銜軍機章京,與楊銳、林旭、劉光第同參預新政。」

【御史】本為史官,如《廉頗藺相如列傳》「秦御史前書曰」,「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秦以後置御史大夫,職位僅次子丞相,主管彈劾、糾察官員過失諸事。韓愈曾任監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僉都御史。再如《記王忠肅公翱事》「公為都御史,與太監某守遼寧」,王翱當時任都察院長官。

【樞密使】樞密院的長官。唐時由宦官擔任,宋以後改由大臣擔任,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樞密使的權力與宰相相當,清代軍機大臣往往被尊稱為「樞密」。宋歐陽修曾任樞密副使。《〈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文天祥當時掌管軍事要務。

【左徒】戰國時楚國的官名,與後世左右拾遺相當。主要職責是規諫皇帝、舉薦人才。《屈原列傳》:「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職名稱。是輔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漢代稱大司馬。宋代定為最高一級武官。《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場官司。」高太尉指高俅。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廉頗藺相如列傳》:「拜相如為上大夫。」當時藺相如比上卿廉頗官位要低。

【大夫】各個朝代所指的內容不盡相同,有時可指中央機關的要職,如御史大夫、諫議大夫等。《屈原列傳》:「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認為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閶大夫歟 ? 」屈原擔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務的長官。《〈指南錄〉後序》:「縉紳、大夫、士萃於左丞相府。」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諫議大夫等。

【士大夫】舊時指官吏或較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師說》:「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者,則群聚而笑之。」《石鍾山記》:「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訓儉示康》:「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五人墓碑記》:「郡之賢士大夫請於當道。」

【太史】西周、春秋時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典籍、歷法、祭祀等事。秦漢以後設太史令,其職掌范圍漸小,其地位漸低。司馬遷做過太史令。《張衡傳》:「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五人墓碑記》:「賢士大夫者,問卿因之吳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長姚公也。」文起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稱太史。

【長史】秦時為丞相屬官,如李斯曾任長史,相當於丞相的秘書長。兩漢以後成為將軍屬官,是幕僚之長。《出師表》:「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長史」指張裔。《赤壁之戰》:「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亂江東,為孫權長史。」

【侍郎】初為宮廷近侍。東漢以後成為尚書的屬官。唐代始以侍郎為三省 ( 中書、門下、尚書 ) 各部長官 ( 尚書 ) 的副職 ( 詳見「三省六部」條 ) 。韓愈曾先後任過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出師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譚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袁世凱為兵部侍郎。

【侍中】原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因侍從皇帝左右,地位漸高,等級超過侍郎。魏晉以後,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出師表》提到的郭攸之、費禕即是侍中。

【郎中】戰國時為宮廷侍衛。自唐至清成為尚書、侍郎以下的高級官員,分掌各司事務。如《荊軻刺秦王》:「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此指宮廷侍衛。《張衡傳》「公車特徵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車騎門戶的官名。

【參軍】 「參謀軍務」的簡稱,最初是丞相的軍事參謀,如《出師表》所說的參軍蔣琬。晉以後地位漸低,成為諸王、將軍的幕僚,如陶淵明曾任鎮軍參軍,《後漢書》著者范曄曾任劉裕第四子劉義康的參軍。隋唐以後逐漸成為地方官員,如杜甫曾任右衛率府胄曹參軍、華州司功曹參軍,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戶曹參軍。

【令尹】戰國時楚國執掌軍政大權的長官,相當於丞相,如《屈原列傳》:「令尹子蘭聞之大怒。」明清時指縣長,如《促織》:「天將以酬長厚者,遂使撫臣、令尹並受促織恩蔭。」

【尹】參見「令尹」條。戰國時楚國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鴻門宴》「楚左尹項伯者」,左尹地位略高於右尹。又為古代官的通稱,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縣尹等。 ·

【都尉】職位次於將軍的武官。《陳涉世家》:「陳涉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鴻門宴》:「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

【冏卿】太僕寺卿的別稱,掌管皇帝車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記》「賢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因之」是吳默的字。

【司馬】各個朝代所指官位不盡相同。戰國時為掌管軍政、軍賦的副官,如《鴻門宴》:「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隋唐時是州郡太守 ( 刺史 ) 的屬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白居易當時被貶至九江,位在州郡別駕、長史之下。

【節度使】唐代總攬數州軍政事務的總管,原只設在邊境諸州;後內地也遍設,造成割據局面,因此世稱「藩鎮」。《紅樓夢》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書二封與賈政並京營節度使王子騰。」

【經略使】也簡稱「經略」。唐宋時期為邊防軍事長官,與都督並置。如范仲淹曾任陝西經略副使。明清兩代有重要軍事任務時特設經略,官位高於總督。如《梅花嶺記》「經略洪承疇與之有舊」,洪承疇降清後曾任七省經略,駐扎江寧。

【刺史】原為巡察官名,東漢以後成為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稱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蘇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參見「刺史」條。又稱「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長官。范曄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記》:「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孔雀東南飛》:「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赤壁之戰》:「與蒼梧太守吳巨有舊,欲往投之。」

【都督】參見「經略使」條。軍事長官或領兵將帥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長官亦稱「都督」,相當於節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嶺記》:「任太守民育及諸將劉都督肇基等皆死。」劉肇基是駐地方衛所的軍事長官。

【巡撫】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為省級地方長官,地位略次於總督,別稱「撫院」、「撫台」、「撫軍」。如《五人墓碑記》:「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撫吳,即擔任吳地的巡撫。

【撫軍】參見「巡撫」條。《促織》:「乃賞成,獻諸撫軍。」撫軍大悅,以金籠進上。」又稱作「撫臣」,如「詔賜撫臣名馬衣緞」。

【校尉】兩漢時期次於將軍的官職。如《赤壁之戰》:「以魯肅為贊軍校尉。」魯肅當時擔任協助主帥周瑜規劃軍事的副將。唐以後地位漸低。

【教頭】宋代軍中教練武藝的軍官,《水滸傳》中的林沖就是京城八十萬禁軍的槍棒教頭。

【提轄】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訓練軍隊、督捕盜賊等事務。如《水滸傳》中的魯提轄魯智深。

【從事】中央或地方長官自己任用的僚屬,又稱「從事員」。《赤壁之戰》:「晶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

【知府】即「太守」,又稱「知州」。《登泰山記》:「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

【縣令】一縣的行政長官,又稱「知縣」。《孔雀東南飛》:「還家十餘日,縣令遣媒來。」

【里正】古代的鄉官,即一里之長。如《促織》:「令以責之里正。」

【里胥】管理鄉里事務的公差。《促織》:「里胥狡黠,假此科斂丁口。」

【三省六部】三省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隋唐時,三省同為最高政務機構,一般中書省管決策,門下省管審議,尚書省管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中書省長官稱中書令,下有中書侍郎、中書舍人等官職;門下省長官稱侍中,下有門下侍郎、給事中等官職;尚書省長官為尚書令,下有左右僕射等官職。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 ( 管官吏的任免與考核等,相當於現在的組織部 ) 、戶部 ( 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 ) 、禮部 ( 管典禮、科舉、學校等 ) 、兵部 ( 管軍事,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 ) 、刑部 ( 管司法刑獄,相當於現在的司法部 ) 、工部 ( 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 ) 。各部長官稱尚書,副職稱侍郎,下有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官職。六部制從隋唐開始實行,一直延續到清末。

【官職的任免升降】 「三省六部」制出現以後,官員的升遷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職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詞語:

(1) 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如《 ( 指南錄 > 後序》中的「於是辭相印不拜」,就是沒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職。

(2) 除。拜官授職,如「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 ( 《 ( 指南錄 > 後序 ) 》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職的意思。

(3) 擢。提陞官職,如《戰國策·燕策》:「先王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 遷。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為易於區分,人們常在「遷」字的前面或後面加一個字,升級叫遷升、遷授、遷敘,降級叫遷削、遷謫、左遷,平級轉調叫轉遷、遷官、遷調,離職後調復原職叫遷復。

(5) 謫。降職貶官或調往邊遠地區。《岳陽樓記》「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中的「謫」就是貶官。

(6) 黜。「黜」與「罷、免、奪」都是免去官職。如《國語》:「公將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齊。」

(7) 去。解除職務,其中有辭職、調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離屬於一般情況和調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

(8) 乞骸骨。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如《張衡傳》:「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

㈩ architorture什麼意思

紀錄片《建築文化》最開始的名字,有建築折磨的意思,Archi是建築的意思,torture的意思是折磨拷打的意思。合起來的意思大概就有種建築折磨的意思吧!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語archi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600萬等於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710
越南靜嘉縣屬於哪個省 瀏覽:69
印尼華裔女生怎麼樣 瀏覽:599
印度種族歧視什麼人 瀏覽:789
越南軍車有哪些 瀏覽:134
越南隔離區有哪些 瀏覽:37
哈爾濱在中國怎麼樣 瀏覽:779
義大利巴士卡怎麼打 瀏覽:970
伊朗人為什麼認可最高領袖 瀏覽:146
中國國土面積相當於哪些國家 瀏覽:454
英國綠卡怎麼領取 瀏覽:381
街頭采訪看中國多少人參軍 瀏覽:227
印尼人怎麼捕鳥 瀏覽:396
伊朗紙幣叫什麼 瀏覽:105
伊朗憑什麼不能擁有核武 瀏覽:295
伊朗的國土面積有多少平方公里 瀏覽:761
印尼黑酸枝豪華版沙發多少錢 瀏覽:210
越南海防特產有哪些工藝值得買 瀏覽:640
二戰義大利佔領哪些地方 瀏覽:570
全球化背景下青年如何實現中國夢 瀏覽: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