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淺談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及其美術作品的特點
拉斐爾 的簡介
拉斐爾(1483~1520) Raphael 義大利畫家。1483年4月6日生於烏爾比諾 ,1520年4月 6日卒於羅馬 。原名拉法埃洛·聖喬奧 。自幼隨父(烏爾比諾公爵的宮廷畫師)學畫,後又轉入佩魯吉諾門下,1500年出師。 拉斐爾早期作品就顯露出非凡的天才。21歲時畫的《聖母的婚禮》不僅表明他充分吸收了佩魯吉諾的藝術精華,而且後來居上,無論構圖與形象塑造都有所創新。尤其是畫面的平衡,背景的描繪,聖母瑪利亞及其夫約瑟形象的端莊、文雅,均為前輩畫家作品中所罕見。
1504 ~1508 年他居留佛羅倫薩,那裡一度恢復的共和政治、民主精神和人文主義思想影響了他。同時他對各畫派大師的藝術特點均認真領悟,博採眾長,特別傾心學習達·芬奇的構圖技法和米開朗琪羅的人體表現及雄強風格,使其獨具古典精神的秀美風格日趨成熟,從而迅速取得了和達·芬奇、米開朗琪羅鼎足而立的巨大成就。他的一系列聖母畫像,和中世紀畫家所畫的同類題材不同,都以母性的溫情和青春健美而體現了人文主義思 想。其中最有名的是《帶金鶯的聖母》(藏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草地上的聖母》(藏維也納美術史博物館)和《花園中的聖母》( 藏盧浮宮博物館)。1512~1513年繪成的大型油畫《西斯廷聖母》,人物形象和真人大小相仿,由聖母、聖徒組成的三角形構圖,莊重均衡,聖母和耶穌的體態健美而有力量,表現了母愛的幸福與偉大。另一幅更為高大的是祭壇畫形式的《福利尼奧的聖母》和稍後創作的《椅中聖母》、《阿爾巴聖母》,都堪稱是他完美無缺的作品 。
1509年後,他被羅馬教皇尤里烏斯二世邀去繪制梵蒂岡皇宮壁畫,其中簽字廳的壁畫最為傑出。這批遍布大廳四壁 和屋頂的繪畫,分別代表了人類精神活動的4個方面:神學、 哲學、詩學和法學,作品除發揮了他特有的繪畫風格外,還特別注意到了繪畫表現與建築裝飾的充分和諧,給人以莊重顯明、豐富多彩之感。這期間重要作品還有為埃利奧多羅廳繪制的《埃利奧多羅被逐出神殿》和《波爾申納的彌撒 》,為火警廳繪制的《波爾戈的火警》和為法爾內西納別墅繪制的《加拉泰亞的凱旋》等。這些作品的形象塑造和光色運用 都達到了新的境界,被譽為古今壁畫藝術登峰造極之作。拉斐爾23歲時自畫像《西斯廷聖母》 他的肖像畫也有很高成就。特點是形神兼備,氣韻盎然。 多採用微側半身姿態,將背景隱去,唯以人物自然親切的神態突出於畫面。代表作為《卡斯蒂廖內像 》和《披紗女子像》。前者描繪一位學者,其優雅的風度和深厚的學識表現得淋漓盡致。後者描繪的是一位女郎,她的容貌和作者筆下的聖母形象近似,但典雅的服飾,健美的體態,恰如其分地表現了生活中的女性。1520年春 ,他已患重病 ,仍在繪制《基督變容》,雖未能完成,但出自其手的部分仍光輝照人,氣勢磅礴,表明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在不斷探索、豐富和完善自己的風格。
『貳』 文藝復興的三傑,他們的繪畫風格和特點
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著重以義大利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為主,其中以其盛期的美術「三傑」為代表,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是以其活潑、健康、旺盛的人文精神沖擊著刻板、冷漠、而沉鬱的宗教靈魂,以鮮明的人性形象取代了神秘的宗教形象,以科學的真理矯正著宗教的愚頑,形成西方繪畫史上人文主義藝術的高峰。
『叄』 義大利文藝復興有那三傑他們各有哪些藝術特點
公元十四世紀,新興的資產階級開始登上了歷史舞台。他們和人民大眾在一起,展開了政治,文化上的反封建的斗爭,歐洲歷史上就出現了稱之為文藝復興的文化運動。
「文藝復興」是古希臘之後人類從未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在這一變革中,出現了不少偉大的人物,最有代表性的「三傑」是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他們的出現,集中體現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美術的高度成就及其重要特徵。
達·芬奇(1452-1519)。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畫家,自然科學家,哲學家和工程師。他把數學、解剖、透視、明暗和造型的各種實驗和研究成果應用於繪畫,並努力探索藝術的概括形式。一生創作了七千多頁手稿和大量繪畫作品。其代表作品以《最後的晚餐》和《蒙娜麗莎》最為著名
米開朗琪羅(1475-1564)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傑出雕塑家、畫家、建築師和詩人。他的繪畫以梵帝岡西斯庭教堂800平方米天頂上的《創世紀》等創作為代表,在藝術史上被稱為人體藝術的網路全書;在建築設計雕塑上,以羅馬彼得教堂等建築群聞名於世。其代表作有《大衛》《摩西》等
拉斐爾(1483-1520)義大利傑出畫家、建築師。從小習畫,在吸收各家之長的基礎上,形成了構圖和諧、人物形象溫順柔情的藝術特色。曾擔任羅馬梵帝岡大教堂的裝飾建築師。三十七歲英年早逝。其代表作有《西斯庭的聖母》、《花園中的聖母》、《聖母升天》等作品。
『肆』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三傑」畫家的藝術特色
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 這是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候的三傑!達芬奇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的著名的畫家、科學家。他一生完成的作品不多,但幾乎件件都是不朽的名作。他的作品自始至終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並特別善於將藝術創作和科學探討相結合,在世界美術史上堪稱獨步。他的筆記中涉及科學研究的范圍極其廣闊,從物理數學到生理解剖,幾乎無所不包;他在技術方面的創造發明遍及民用、軍事、工程、機械等各方面。
拉斐爾幼年便從父學畫,他的父親是烏爾比諾公爵的宮廷畫師。他的畫面上始終洋溢著明凈的色彩、柔和的光線和寧靜而優雅的節奏感,這都得益於他受到的早期教育。
米開郎琪羅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的雕刻家、畫家和建築師,是文藝復興盛期的代表。他少年時代就進入著名的"梅第奇花園",在那裡接受了藝術訓練,並接觸到大量收藏在那裡的古代藝術珍品,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已流露出不凡的氣質。雖然 也有復制 但是 也是 復制的精華 希望樓主滿意!!!
『伍』 義大利三傑的藝術特色是什麼 有誰告訴我
真巧!這不是我們外美史中的簡答題嗎?
達.芬奇
壯麗、明確、穩定,是科學的代表,其代表作《蒙娜麗莎》《岩間聖母》《最後的晚餐》
米開朗琪羅
雄偉、高大、有氣勢,是力量的代表,其代表作《大衛》《被縛的奴隸》《摩西》
拉斐爾
寧靜、典雅、和諧,是優美的代表,其代表作《西斯廷聖母》《雅典學院》《椅中聖母》
『陸』 「歐洲文藝復興三傑」的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他們的畫風有什麼不同
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畫家。他們都是西方古典主義油畫的開創者奠基者,都是繪畫技法卓絕建樹非凡的藝術大師,都有經典的油畫作品傳世。但是,他們在繪畫創作上又各有各的風格,各有各的特色。
達芬奇(1452年一1519年)、米開朗基羅(1475年一1564年)、拉斐爾(1483年一1520年),三人幾乎生活於同一時期即15世紀下半葉至16世紀上半葉,這個時期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的盛期,也是西方油畫研製成功的初期。一方面,文藝復興運動為繪畫藝術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生逢其時。一方面,這時候油畫剛產生不久,如何探索開創一條成功而成熟的油畫創作方式和模式,又是他們面臨的一個嚴竣的挑戰。在這樣的形勢背景下,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孜孜以求,刻苦研磨,大膽探索,各自形成了獨樹一幟特色鮮明的繪畫風格,開創了西方古典主義寫實油畫的範例。
一,達芬奇的畫風。
拉斐爾油畫以細膩柔潤唯美和諧立名。在三位大師中,拉斐爾年齡最小。拉斐爾少年時就非常敬佩達芬奇,發誓要成為和達芬奇一樣的畫家。19歲時他來到佛羅倫薩,和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同城「競技」。他一方面學習刻苦學習臨摹兩位老大哥的繪畫作品,一方面潛心研究探索自己的繪畫風格,常常夜繼日地作畫,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遂瑧入化境,自成一家,形成唯美和諧柔潤細膩的繪畫風格。拉斐爾因病37歲辭世,傳世油畫30多幅。代表作有《美惠三美神》、聖母子》、《西斯庭聖母》等。
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以高超的繪畫技法不同的繪畫風格創作出經典的油畫作品,開創了西方古典主義寫實油畫的範例,對西方油畫藝術發展產生巨大而深遠影響。他們被並列為文藝復興時期「繪畫三傑」。
『柒』 你認為「威尼斯畫派三傑」和「文藝復興三傑」的畫風有什麼特色
一,首先要搞清幾個概念。
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首先應搞清「文藝復興」、「文藝復興繪畫三傑」、「威尼斯畫派」、「威尼斯畫派三傑」這幾個概念,然後再談他們的畫風特色。
1,文藝復興。全稱為歐洲文藝復興運動。
二,文藝復興繪畫「三傑」與威尼斯畫派「三傑」的關系。
1,文藝復興繪畫「三傑」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是整個文藝復興時期在繪畫領域最傑出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威尼斯畫派「三傑」貝里尼、喬爾喬內、提香既是威尼斯畫派的重要代表,也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重要畫家。他們一個是從整體而言,一個是從局部而言,他們是整體與局部的關系。
2,文藝復興繪畫「三傑」的生活創作時代先於威尼斯畫派「三傑」,他們是一先一後的關系。
3,文藝復興繪畫「三傑」與威尼斯畫派「三傑」同屬古典主義寫實油畫畫派,前者是開創者、奠基者,後者是繼承者、發揚者,他們是開創與傳承的關系。
三,文藝復興繪畫「三傑」與威尼斯畫派「三傑」的畫風特色。
1,文藝復興繪畫「三傑」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在油畫誕生初期開創了古典主義寫實油畫的範例,但「三傑」的畫風又不盡相同,各有特色。其中達芬奇以嚴謹精細朴實凝重的畫風著稱。米開朗琪羅以雄渾健拔激昂大氣的畫風立名,拉斐爾以和諧柔美端莊優雅的畫風傳世。
2,威尼斯畫派「三傑」貝里尼、喬爾喬內、提香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對古典主義寫實油畫又有一些創新發展。貝里尼對創立威尼斯畫派貢獻突出,喬爾喬內更多地承襲了拉斐爾油畫的唯美畫風,而且更加註重油畫的背景烘托渲染效果。提香在古典寫實油畫的色彩運用上取得了大的突破,畫風庄嚴華美,軒然大氣,對後來油畫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捌』 簡要概括出義大利三傑的藝術風格
義大利是人文主義文學的發源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藝復興的先驅者,被稱為「文藝復興三顆巨星」,也稱為「文壇三傑」(文藝復興前三傑)。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作品 另外,16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繪畫藝術臻於成熟,其代表畫家有被譽為「藝術三傑」(文藝復興後三傑),他們分別是:列奧納多·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
這里詳細介紹藝術三傑:
列奧納多 "達 "芬奇 (1452-1519)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負盛名的美術家、雕塑家、建築家、工程師、科學家、科學巨匠、文藝理論家、大哲學家、詩人、音樂家、和發明家。他生於佛羅倫薩郊區的芬奇鎮,卒於法國。壁畫《最後的晚餐》、祭壇畫《岩間聖母》和肖像畫《蒙娜麗莎》是他一生的三大傑作。他畫中的人物真實、栩栩如生,構圖嚴謹、穩重。這三幅作品是達 "芬奇為世界藝術寶庫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歐洲藝術的拱頂之石。
拉斐爾(1483~1520)義大利畫家。1483年4月6日生於烏爾比諾 ,1520年4月6日卒於羅馬 。原名拉法埃洛 "聖喬奧 。他的一系列聖母畫像,和中世紀畫家所畫的同類題材不同,都以母性的溫情和青春健美而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其中最有名的是《帶金鶯的聖母》(藏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草地上的聖母》(藏維也納美術史博物館)和《花園中的聖母》( 藏盧浮宮博物館)。1512~1513年繪成的大型油畫《西斯廷聖母》,人物形象和真人大小相仿,由聖母、聖徒組成的三角形構圖,莊重均衡,聖母和耶穌的體態健美而有力量,表現了母愛的幸福與偉大。另一幅更為高大的是祭壇畫形式的《福利尼奧的聖母》和稍後創作的《椅中聖母》、《阿爾巴聖母》,都堪稱是他完美無缺的作品 。 1509年後,他被羅馬教皇尤里烏斯二世邀去繪制梵蒂岡皇宮壁畫,其中簽字廳的壁畫最為傑出。這批遍布大廳四壁和屋頂的繪畫,分別代表了人類精神活動的4個方面:神學、哲學、詩學和法學,作品除發揮了他特有的繪畫風格外,還特別注意到了繪畫表現與建築裝飾的充分和諧,給人以莊重顯明、豐富多彩之感。這期間重要作品還有為埃利奧多羅廳繪制的《埃利奧多羅被逐出神殿》和《波爾申納的彌撒》,為火警廳繪制的《波爾戈的火警》和為法爾內西納別墅繪制的《加拉泰亞的凱旋》等。這些作品的形象塑造和光色運用都達到了新的境界,被譽為古今壁畫藝術登峰造極之作。他的肖像畫也有很高成就。特點是形神兼備,氣韻盎然。多採用微側半身姿態,將背景隱去,唯以人物自然親切的神態突出於畫面 。代表作為《 卡斯蒂廖內像 》和《 披紗女子像》。
米開朗基羅 "博那羅蒂(1475-1564),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繪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1496年,米開朗基羅來到羅馬,創作了第一批代表作《酒神巴庫斯》和《哀悼基督》等。1501年,他回到佛羅倫薩,用了四年時間完成了舉世聞名的《大衛》。1505年在羅馬,他奉教皇尤里烏斯二世之命負責建造教皇的陵墓,1506年停工後回到佛羅倫薩。 1508年,他又奉命回到羅馬,用了四年零五個月的時間完成了著名的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1513年,教皇陵墓恢復施工,米開朗基羅創作了著名的《摩西》、《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1519-1534年,他在佛羅倫薩創作了他生平最偉大的作品——聖洛倫佐教堂里的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1536年,米開朗基羅回到羅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六年的時間創作了偉大的教堂壁畫《末日審判》。之後他一直生活在羅馬,從事雕刻、建築和少量的繪畫工作,直到1564年2月18日逝世於自己的工作室中。他生命的最後二十年專稿建築。他的作品雄壯宏偉,因此他所畫的女性也具有男性的氣質。
『玖』 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的主要藝術成就和藝術特徵,說主要共同的特徵。
表達了以人為中心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人文主義思想
是新的資產階級通過弘揚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反對教會宣揚的陳腐學說發起的一場產新的促使人們思想解放的文化運動
盛期文藝復興美術的3位主要代表是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
其中,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在羅馬的活動促成了羅馬畫派的形成。
達芬奇 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的著名的畫 家、科學家。他一生完成的作品不多,但 幾乎件件都是不朽的名作。他的作品自始 至終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並特別善於將 藝術創作和科學探討相結合,在世界美術 史上堪稱獨步。他的筆記中涉及科學研究 的范圍極其廣闊,從物理數學到生理解 剖,幾乎無所不包;他在技術方面的創造 發明遍及民用、軍事、工程、機械等各方 面。
米開郎琪羅是 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的雕刻 家、畫家和建築師,是文藝復興盛期的代 表。他少年時代就進入著名的梅第奇花園 ,在那裡接受了藝術訓練,並接觸到大量 收藏在那裡的古代藝術珍品,在他的早期 作品中已流露出不凡的氣質。
拉斐爾 (Raphael 14831520) 拉斐爾幼年便從父學畫,他的父親是烏爾 比諾公爵的宮廷畫師。他的畫面上始終洋 溢著明凈的色彩、柔和的光線和寧靜而優 雅的節奏感,這都得益於他受到的早期教 育。拉斐爾的古典西洋繪畫對後世畫家造成拉斐爾的古典西洋繪畫對後世畫家造成很大的影響。代表作《雅典學派》是裝飾在梵蒂岡教宗居室創作的大型壁畫,將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將基督教和異教,統統融合到一起,創造出和諧的場面。而他的建築風格在《雅典學派》中表現,特別是室內優美裝飾,給予後世很大的影響。另外,拉斐爾的「秀美」畫風,人物清秀,場景祥和,加上他將宗教的虔誠和非宗教的美貌有機地融為一體,將基督教和異教,統統融合在一起,創造出和諧的場面。
『拾』 文藝復興三傑 藝術特點
達·芬奇:
《岩間聖母》是達·芬奇創作的最有名的代表作。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熱心於藝術創作和理論研究,研究如何用線條與立體造型去表現形體的各種問題,另一方面他也同時研究自然科學,為了真實感人的藝術形象,他廣泛地研究與繪畫有關的光學、數學、地質學、生物學等多種學科。他的藝術實踐和科學探索精神對後世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他是人類智慧的象徵,他的逝世是對全世界的一個傷害。其代表作還有壁畫《最後的晚餐》《安吉里之戰》和肖像畫《蒙娜麗莎》。
達芬奇在刻畫前景人物、特別是圍觀的群眾時,色調幽暗,讓形象從陰影中閃出,一反 15 世紀繪畫明晰透露的特點,力求幽微含蓄,在藝術手法上形成他獨創的煙霧狀色調。
達芬奇精通人體解剖學、透視學,造型精準,畫面色彩多成中性色,畫風凝重。達芬奇的素描手稿極具研究價值,他一生完成的作品不多,但幾乎件件都是不朽的名作。他的作品中多體現出智慧、深邃、嚴謹的氣息。他的作品自始至終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並特別善於將藝術創作和科學探討相結合,在世界美術史上堪稱獨步。他的筆記中涉及科學研究的范圍極其廣闊,從物理數學到生理解剖,幾乎無所不包;他在技術方面的創造發明遍及民用、軍事、工程、機械等各方面。達芬奇具有廣博的學識和高超的藝術技藝,充滿了科學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
米開朗琪羅:
代表作《酒神巴庫斯》、《哀悼基督》,1501年,他回到佛羅倫薩,用了四年時間完成了舉世聞名的《大衛》。1508年,他又奉命回到羅馬,用了四年零五個月的時間完成了著名的西斯廷教堂天頂壁畫。1513年,教皇陵墓恢復施工,米開朗基羅創作了著名的《摩西》、《被縛的奴隸》和《垂死的奴隸》。
米開朗基羅代表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的最高峰,他創作的人物雕像雄偉健壯,氣魄宏大,充滿了無窮的力量。他的大量作品顯示了寫實基礎上非同尋常的理想加工,成為整個時代的典型象徵。他的藝術創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義思想和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常常以現實主義的手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為自由而斗爭的精神面貌。米開朗琪羅在藝術作品中傾注了自己滿腔悲劇性的激情。這種悲劇性是以宏偉壯麗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徵又是現實的反應。這些都使他的藝術創作成為西方美術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拉斐爾:
拉斐爾是義大利傑出的畫家,和達·芬奇、米開朗琪羅並稱文藝復興時期藝壇三傑。他的作品博採眾家之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代表了當時人們最崇尚的審美趣味,成為後世古典主義者不可企及的典範。其代表作有油畫《西斯廷聖母》、壁畫《雅典學院》等。
拉斐爾創作了大量的聖母像,顯露出其非凡的天才。他的一系列聖母畫像,都以母性的溫情和青春健美而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其中,比較有名的有《聖母的婚禮》、《帶金鶯的聖母》、《草地上的聖母》、《花園中的聖母》、《西斯廷聖母》、《福利尼奧的聖母》、《椅中聖母》、《阿爾巴聖母》等
在拉斐爾所處的年代,流行一種新柏拉圖主義的哲學思潮,既主張美是不生不滅的永恆,也在藝術中追求理想美的創造。而在人文主義大師們的藝術創造中,更為重視的是對生活美的發現,他們在藝術描繪的一切美中都具有現實美感。在拉斐爾過去創造的聖母中,總是極力追求美麗、幸福、完好無缺、更多地具有母親和情人的精神氣質和形象。拉斐爾極善運用曲線塑造形象,人物的組合、體態、衣著、褶紋都以長短不等的各種曲線構成,給觀賞者以豐滿、柔潤與高度和諧的完美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