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的成長歷程
中色建設自1983年成立至今,在二十年發展壯大的歷程中,公司先後在海外近20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常駐機構,形成了自己的遍布全球的作業網路。在國際市場競爭的激烈搏擊中,中色建設已經初步培育出企業自身的經營特色;在不斷的探索和奮斗中,中色建設樹立起了有行業特點、有技術經濟實力和重質量、講信譽的企業形象,並在中東地區、亞洲周邊國家、澳大利亞的一些特定市場中顯現品牌效應。
1983年經國家批准成立中國有色金屬對外工程公司。
1994年公司承建的伊朗鐵合金廠建成投產,伊朗國家領導人出席的剪綵儀式。
1996年中國有色金屬對外工程公司更名為中國有色金屬建設集團公司。
1997年中國有色金屬建設集團公司進行資產重組,剝離其優質資產組建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並於1997年4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1997年和1998年入選美國《工程新聞記錄》評出的全球225家最大的國際工程承包公司。
1997年被美國《工程新聞記錄》評為200家國際大型設計公司之一,位列第184名。
1998年初公司獲得了ISO9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
1998年公司在財政部進行的對外經濟合作企業評價中總資產名列第15名,凈資產名列第8名,利潤名列第2名。
1998年,合資成立蒙古鑫都礦業公司,著力在海外建立公司的資源開發基地。
1998年,公司開始投資高新技術產業,成立以網路通訊技術開發為主營業務的合資公司。
1998年,公司開始涉足金融行業,並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2000年公司承建的伊朗亞茲德年產2.8萬噸鋅冶煉廠建成投產,伊朗國家副總統參加了建成剪綵儀式。
2001年,伊朗加佳姆氧化鋁改造工程正式開工。
2003年,伊朗加佳姆氧化鋁改造工程投產,伊朗總統參加了投產儀式,項目獲得伊朗政府高度贊賞。
2003年,公司建設的尚比亞謙比西銅礦工程竣工投產。
2003年,公司投資建設的蒙古國圖木爾廷-敖包鋅礦開工建設。
2003年,年產11萬噸電解鋁的伊朗阿拉克鋁廠工程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2003年,年產8萬噸陽極銅的伊朗哈通阿巴德銅冶煉廠項目基本建成。
公司自1983年成立至今,走過了近二十年的發展歷程。由於率先進入國際市場,公司在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已經初步形成了企業自身的經營特色,並在一些國家的特定市場開始顯現品牌效應。為了及時獲取目標國的項目信息和促進市場開發工作,公司先後在海外近20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常駐機構。
公司在多年的業務活動中培養和引進了一批高學歷並具有相關專業高級技術職稱的員工,形成了一個知識、技術高度密集的群體。 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在國際市場近20年的探索和奮斗,已經在中東地區和亞洲周邊國家的經營活動中形成了有行業特點、有技術經濟實力和重質量、講信譽的企業形象。
Ⅱ 地質成礦條件和資源開發條件5
1.區域地質和地質成礦條件分析
在遠古時代,委內瑞拉曾是淺海地區。海相沉積盆地約佔全國面積的35%,可分為馬拉開波-法爾孔盆地、東部盆地、巴里納斯-阿普雷盆地和圖伊-卡里亞科盆地四大塊。
馬拉開波盆地包括馬拉開波次盆地(面積6.7萬平方公里)和法爾孔次盆地(面積3.8萬平方公里),位於委內瑞拉的西北部,呈東西走向,包括蘇利亞和法爾孔兩個州,長525公里,寬300公里。這里集中了全國3/4的石油儲量和石油產量。在馬拉開波盆地,主要油田有拉羅薩、蒂亞、胡安娜、拉古尼利亞、巴查蓋羅、拉巴斯、馬拉、康塞普西翁、博斯坎、海內格蘭德、莫塔坦、洛斯曼努埃萊斯和庫沃等。在法爾孔盆地,主要的油田有庫馬萊沃和科羅等。
東部盆地包括安索阿特吉、莫納加斯、瓜里科、蘇克雷和阿馬庫羅三角洲等地區,呈東西走向,長700公里,寬220公里,面積達15萬平方公里,是全國第二大石油產區和儲備區,產量約佔全國產量的1/5。主要的油田有基里基里、胡塞平、土庫比塔、滕普拉多爾、土庫比多、拉斯梅塞德斯和奧菲西納等。
巴里納斯-阿普雷盆地,包括巴里納斯、阿普雷和葡萄牙薩等州,面積為8.7萬平方公里,是有待進一步勘探和開發的地區,產量有限。
圖伊-卡里亞科盆地,位於東部盆地的北邊,面積約1.8萬平方公里,從巴爾洛貝托延伸到卡里亞科灣,幾乎全被加勒比海的海水所覆蓋,是有待加快勘探和開發的地區。已在帕里亞半島發現了大量的天然氣。
奧里諾科重油帶位於東部盆地的南緣,包括奧里諾科河的北部和安索阿特吉州、莫納加斯州和阿馬庫羅三角洲的南部地區,東西長650公里,南北寬70公里,面積4.5萬平方公里。這里有全世界最大的超重油田,正在進行開發。
委內瑞拉油氣資源豐富,找礦前景廣闊,近幾年來一直是油氣勘查的熱點地區,90年代以來油氣勘查開發投資增長迅速。
委內瑞拉西北部地區位於南美大陸西緣安第斯褶皺帶的北安第斯區,區內分帶異常明顯,自西而東分為博利瓦爾坳陷、西科迪勒拉、考卡斷坳、中科迪勒拉、馬拉開波-馬格雷納山間斷坳和東科迪勒拉等六個小區。西科迪勒拉北部似為侏羅-白堊紀變形洋殼,具深水沉積和超基性火成岩,伴生鉑、鉻、鎳和金銀礦,向南轉變為弧溝系,成礦以斑岩銅礦為主;中科迪勒拉由前寒武紀片麻岩、時代不明的深變質岩和古生代、中生代及第三紀閃長岩組成;東科迪勒拉和科迪勒拉德梅里達山區主要為古生代和中生代海、陸相沉積,前寒武紀片麻岩與古生代變質岩及時代不明的花崗閃長岩類相伴產出,並形成相應的熱液型礦產。
2.礦產資源開發條件分析
委內瑞拉礦產資源豐富。其擁有人類已知的所有礦產資源,並享有「浮在油海上的鐵船」之稱。除了石油和鐵礦以外,還有煤、天然氣、黃金、鋁土礦、金剛石、鋅、銅、銀、錳和鈦等。
(1)石油
拉美的石油探明儲量約佔世界的8%,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和委內瑞拉。委內瑞拉是南美已探明石油儲量的主要集中區,素有「石油之國」之稱,主要油田分布在馬拉開波湖地區和東北地區。已證實的石油儲量近20多年來增長很快,1965年為25億噸,1975年為26億噸,1985年為37億噸,1999年為105億噸,佔世界可采儲量的7.0%,僅次於中東地區的沙特、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聯酋,居世界第六位,按目前的開采水平,可供開采近65年;此外,奧里諾科油帶的可開采超重油儲量達2670億桶,委內瑞拉是世界上最大的超重油資源國。這種被列為非傳統石油資源的超重油尚有待開發。
(2)天然氣
主要分布在帕里亞半島。1999年底天然氣證實儲量為40400億立方米,佔世界儲量的2.8%,居世界第八位。進入90年代以後,天然氣產量連年增長,按目前產量考慮,可開采126年。
(3)煤礦
委內瑞拉煤炭的總儲量約為90億噸,主要分布在安索阿特吉、法爾孔、阿拉瓜、拉臘、蘇利亞和塔奇拉等州。其中蘇利亞的瓜薩雷盆地煤礦證實儲量24億噸,預測儲量達59億噸。塔奇拉州的洛瓦特拉儲量約1.25億噸、東北地區的納里瓜爾儲量約5000萬噸。目前有三個產煤區:一是塔奇拉州的洛瓦特拉,二是安索阿特吉州的納里誇爾,三是蘇利亞州的瓜薩雷。
瓜薩雷煤礦拉美的大煤田之一。該礦煤質較好,平均熱值為12650BTU/磅,含S0.6%,總揮發份34.5%,灰份6.7%,濕度7%。地處沿海平原,有利於出口。
長期進行勘查的結果,發現了數個可開發利用的礦床。PasoDiablo礦,確定儲量1.8億t,目前尚處於早期生產階段,1998年產量500萬t,而其目標要達到800萬t。
Socuy煤礦項目估計儲量2.15億t,目前尚處於經濟評價階段。計劃最大產量為1000萬t/年,投資目標接近5億美元。
Norte和Cachiri煤礦擁有證實儲量7000萬t,1998年Norte礦達到120萬t生產水平,而中期期望產量為200萬t。Cachiri礦,目前尚處於開發階段,未來的最大產量目標為200萬t/年,投資額達1億美元。目前,Norte和Cachiri礦目前具有小規模開采。
(4)鐵礦
拉美的鐵礦石儲量佔世界的20%,主要分布在巴西和委內瑞拉等地;委內瑞拉的鐵礦資源主要分布在馬塔卡的鐵礦帶,其面積估計為9.4萬平方公里,從東邊的馬諾阿延伸到阿普雷州,長約650公里。主要產地是瓜亞納地區的聖伊西特羅。委內瑞拉已探明儲量約為28億噸,含鐵品位達60%~80%以上重要的鐵礦有玻利瓦爾、聖伊西特羅、埃爾巴奧、拉斯格魯利亞、比阿科亞、瑪麗婭、路易莎、埃爾特魯埃諾、埃爾多拉多、西納魯科、烏莫卡羅、馬諾阿、王冠山、洛斯莫里契斯等。
(5)鋁土礦
委內瑞拉鋁土礦1999年儲量為3.2億噸,儲量基礎為3.5億噸,居世界第九位。主要分布在玻利瓦爾州和阿馬庫羅三角洲。在阿馬庫羅三角洲的斜坡地段,發現了具有開發價值的鋁土礦。在玻利瓦爾州的塞德尼奧縣比希瓜奧斯地區發現的大鋁土礦礦床,儲量達5億噸,氧化鋁含量在50%以上。另外,在烏巴塔及其附近地區估計儲量有鋁土礦400萬噸,其氧化鋁含量在42%~66%。在努里亞高原和洛斯瓜伊卡斯也發現了鋁礦。委內瑞拉氧化鋁公司制定了大規模開采鋁土礦的計劃以滿足國內制鋁工業對氧化鋁的需求。
委內瑞拉鋁土礦礦床主要為紅土型鋁土礦床,這類礦床主要由酸性、中性和基性成分的含鋁硅酸鹽岩石在熱帶和亞熱氣候條件下經深度化學風化形成,礦石由三水軟鋁石組成。世界上鋁土礦主要產自紅土型礦床。
洛斯皮希瓜奧斯(LosPijiguaos)風化紅土型鋁土礦,位於博利瓦爾州西北部。鋁土礦金屬儲量17650萬噸,品位26.2%,礦石工業類型三水鋁型。成礦時代晚白堊-早第三紀,礦體產於前寒武紀花崗岩岩基的風化面上,裸露地表。礦層從上到下依次為結核帶、斑點鋁土礦帶,逐漸過渡到基岩。礦體平均厚7.6米。主要礦物為三水鋁石、勃姆石及石英。含Al2O349.5%、SiO29.3%,遠景資源有58億噸。露天開采,此礦為該國最大的開采礦山。
烏帕塔(Upata)風化紅土型鋁土礦,位於委內瑞拉東部。鋁土礦金屬儲量125萬噸,品位25%,礦石工業類型三水鋁型。成礦時代第三紀,礦體呈囊狀、平伏狀,分布於粘土、砂、礫石中。礦石為緻密狀、豆狀結構。主要礦物有三水鋁石、高嶺石。
努里亞(Nuria)風化紅土型鋁土礦,位於委內瑞拉東部。鋁土礦金屬儲量2430萬噸,品位24.3%,礦石工業類型三水鋁型。成礦時代第三紀,礦體呈平伏狀、囊狀,產於風化殼的粘土、砂和碎屑中,具有豆狀,緻密狀結構,主要礦物有三水鋁石、高嶺石。遠景資源5億噸。露天開采,其中博利瓦爾礦山1985年投產,設計能力200萬~300萬噸/年。
(6)黃金
委內瑞拉的黃金儲量約為8000噸,是世界上重要的黃金儲備國之一。主要的黃金產地是瓜亞納高原。脈狀金礦分布在卡利亞奧黃金縣,那裡有拉莫古比亞、索薩、孟德斯、拉古納、智利、拉埃斯佩連西亞、拉因格雷伊勃萊、拉特洛亞、拉巴斯、拉丘古塔、托米、聖路易斯等金礦。此外,在拉布埃爾瓦、博塔納莫、西卡普拉和拉多拉多等縣也有礦脈金礦。淤積金礦主要分布在瓜亞納高原的河流、峽谷、沖積錐體和古梯田中。據專家估計,委內瑞拉有5000t黃金儲量可供露天開發,3000t需要坑采。
委內瑞拉最重要的黃金礦床位於Bolivar州。1998年發現拉斯布里薩斯金礦床,金儲量超過180噸。
加拿大Placer Dome公司,擁有Las Cristinas金礦的70%,CVG擁有其餘的30%股權。該礦床被認為是拉丁美洲地區最大的礦床。礦山開發所需資金高達57000萬美元。已探明儲量1170萬盎司。在預期的19年的項目生命期內,其產量可望達到40萬盎司/年。礦山的建設將創造2500個直接就業機會和4000個間接就業機會,同時礦山的經營管理還將提供1000個工作職位。但是,1999年7月Placer Dome公司宣布,由於金價過低,該礦山的開發暫時中止。
Monarch資源有限公司在瓜亞納地區進行了幾個勘探項目,但其最主要的發現卻是在靠近EI Dorado的La Camorra地區,這里的探明儲量(礦石量)為54萬噸,品位22克/噸。該礦床的正式勘探工作開始於1988年,1994年9月礦山投產,1998年產量達到130千克/月,低於165千克的目標產量。有望獲得進一步的投資以對La Camorra進行勘探工作,這是委內瑞拉第一個為私人公司所擁有的地下礦山,也是50年來的第一個地下黃金礦山。在過去的幾年裡,Monarch公司已經投入了8000多萬美元,並且取得了其它幾個地區的探礦權,這些地區包括Las Zinas,Emillia和Bochinche。
(7)銅礦
阿羅阿(Aroa)火山岩型銅、鐵礦,位於雅拉貴州。銅金屬儲量90萬噸,品位6%,礦石工業類型塊狀硫化礦。成礦時代古生代,礦體呈透鏡狀產於綠片岩、灰岩、千枚岩中,金屬礦物有黃鐵礦和黃銅礦。
(8)鎳礦
洛馬海羅(Loma Hierro)風化型鎳(鈷)礦,位於委內瑞拉東部。鎳金屬儲量88.5萬噸,品位1.58%,礦石工業類型氧化礦。成礦時代第三紀,鎳分散在蛇紋岩化橄欖岩之上的赭土和殘積土中。主要礦物有含鎳蛇紋石、硅鎂鎳礦、含鎳針鐵礦。
(9)鉛鋅礦
拜拉多里斯(Bailadores)火山岩型鋅、鉛、銅礦,位於該國西部。鋅金屬儲量41.6萬噸,品位26%;鉛金屬儲量11.7萬噸,品位7%;銅金屬儲量24萬噸,品位1.5%,礦石工業類型塊狀浸染狀硫化礦。成礦時代中侏羅世,透鏡狀礦體,產於綠泥石石英岩和綠泥石片岩中,在下盤蝕變岩石中具浸染狀礦化。地下開采,年產礦石30萬~50萬噸。
(10)金剛石
委內瑞拉的金剛石主要分布在奧里諾科河以南的玻利瓦爾州,以高卡、古切貝羅、巴拉瓜、卡羅尼、本圖阿里和上奧里諾科等河流為界。主要產地是瓜尼阿莫、拉帕拉瓜卡羅尼、聖埃倫娜、埃爾卡薩維和聖薩爾瓦多·德保爾。1993年.金剛石產量達47.8萬克拉。
Ⅲ 礦產儲量與資源
(一)能源礦產:油氣亞塞拜然油氣資源非常豐富。據西方業內出版物估計,亞塞拜然的證實石油儲量在9.5億噸到17.7億噸之間(R.M.Levine et al.,2008)。《石油與天然氣雜志》 報道,截至2009年1月1日,亞塞拜然估計的石油證實儲量為9.5億噸,估計的天然氣證實儲量為8495.1億立方米(Oil & Gas Journal,2008)。亞塞拜然國家石油公司估計的石油儲量接近於24億噸。這個估計
數字是依據原蘇聯的儲量分類體系提出來的。亞塞拜然的油氣在陸上和海區均有分布,但大部分儲量和資源集中在海區,海上油氣田是目前
及今後相當長時期內勘查和開發的重點。亞塞拜然的油氣聚集區在地質構造上屬南裏海盆地的西部,稱為庫拉盆地。該盆地介於大、小高加索山脈之間,是一個北西向狹長喇叭狀盆地,地處亞塞拜然、喬治亞及裏海西北大陸架,面積20萬平方千米(水域12萬平方千米)。亞塞拜然油氣區位於該盆地中東部。
盆地基底深10~20千米,白堊系和古新統沉積岩厚7000~9000米,始新統至中新統厚7000~8000米,上新統及第四系砂泥岩夾石灰岩厚3000~4000米。主要產油氣層為上新統中段砂泥岩系,稱為 「生產岩系」,在盆地東部厚可達3500米,向西尖滅,為三角洲沉積,共有150多個產層。油氣儲量多集中在 「生產岩系」 中、下部,上部有的出露地表,油氣藏被破壞。曾在陸上發現過白堊系油田,為上白堊統火山噴發岩風化殼油藏。
亞塞拜然油氣區是一個有一百多年開采歷史的老油氣區,陸上古近紀—新近紀勘探程度很高,海上油氣潛力很大。最近十幾年來,亞塞拜然招商引資,大力勘查和開發海上油氣田,取得了突出成績。
近年來發現的大型海上油田主要有阿澤里、恰雷格和久涅什利油田,前面提到過,亞塞拜然目前最大的合資項目AIOC,正是以這三個大油田(業內人士取三個油田英文拼寫的第一個字母,稱為ACG巨型構造)作為開發對象。ACG巨型構造的石油證實儲量起初是7.56億噸,後來亞塞拜然國家石油公司宣布將此數調高至9.66億噸(R.M.Levine et al.,2006)。
1999年發現的沙赫傑尼茲氣田位於巴庫東南96.6千米的海域,被認為是最近20年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發現之一,據項目經營者英國石油公司的估計,潛在可採收儲量約有4240億立方米天然氣和8200萬噸凝析油(R.M.Levine et al.,2007)。其他一些資料來源估計該氣田含有近1萬億立方米天然氣。據亞塞拜然地礦界權威人士說,該氣田的儲量包括1.5萬億立方米天然氣和2000億立方米凝析氣(В.Баба-заде и др.,2007)。該氣田由亞塞拜然國家石油公司與英、法、俄、意、伊朗、挪威、土耳其等國石油公司組成的經營公司開發(R.M.Levine et al.,2007)。
(二)金屬礦產
亞塞拜然的金屬礦產主要有鐵、銅、鉛、鋅、汞、銻、金等,現有礦床以中、小型者居多(圖8-1)(В.Баба-заде и др.,2007)。
1.鐵、錳
亞塞拜然的鐵礦床有三種類型:矽卡岩型磁鐵礦礦床、熱液交代型和沉積型(磁鐵礦砂岩)礦床。其中最有意義的是矽卡岩型礦床,其工業礦床分布在達什克桑礦區中部,有達什克桑、南達什克桑和達米羅夫礦床。達什克桑礦床是前蘇聯的大型礦床之一,工業儲量超過3億噸。矽卡岩磁鐵礦礦體是緩傾層狀礦體,在有的地段長1000~4000米,厚度為4~5米至60米不等,鐵平均品位45%~60%。鐵礦石中釩和鈷含量高(達 0.04%),可順便回收利用。
亞塞拜然目前還沒有找到具有一定規模的錳礦,只對一些規模不大但有遠景的晚白堊世火山沉積型錳礦床或多或少作過調查。莫拉賈利勒錳礦床的層狀礦體長約200米,厚度為0.3~3米,有時達10米。礦石含錳17%~32%,鐵20.4%~42%,P2O5 1.54%。在小高加索山脈南坡阿爾茲構造帶內還有一些細脈浸染型礦點。
2.鋁
亞塞拜然利用明礬石提煉鋁。扎格利克大型明礬石礦床的工業儲量有1.3億噸。亞塞拜然政府批准了一項與荷蘭公司的合同,將亞塞拜然鋁業公司(由吉揚賈氧化鋁廠、蘇姆蓋特煉鋁廠和扎格利克明礬石礦山組成)交給荷蘭公司長期管理,前6年後者注資6億美元,每年生產25萬噸鋁產品,其中90%供出口。
在亞塞拜然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東北部的二疊紀沉積底部,發現了一系列鋁土礦礦點。鋁土礦和含鋁土礦岩石厚度為2~13米,有的地段延伸長度為1.5~2千米,形成層狀-透鏡狀礦體。鋁土礦中Al2O3含量為30%~57%。
圖8-1 亞塞拜然金屬礦床礦點分布圖(引自В.Баба-заде идр.,2007)
3.銅、鉬
在克達別克和奧爾杜巴德礦區分布有一些中小型斑岩銅、鉬礦床。克達別克礦區有卡拉達格、哈爾哈爾和賈吉爾恰伊礦床,銅的總儲量超過150萬噸。擬建采礦企業。奧爾杜巴德礦區有米斯達克、蓋達格、季阿赫恰伊、蓋格爾等礦床,儲量超過100萬噸,還有含銅黃鐵礦礦床。
在納希切萬自治區共和國分布有含銅砂岩礦床和礦點。在長達60~70千米的漸新世沉積發育帶范圍內,見有3個礦化層,厚3~5米,平均含銅0.3%~0.5%,個別地段高達0.5%~1.5%
納希切萬自治區共和國的深成熱液脈型鉬礦床也很有前景(帕拉加恰伊礦床),在其下部層位還產有斑岩銅礦石。在大高加索山脈南坡,廣泛發育黃鐵礦型銅礦床和黃鐵礦型銅-多金屬礦床,主要有別洛卡內-扎卡塔雷礦區的馬濟姆恰伊、日希赫和克赫納梅丹礦床。
4.鉛、鋅
在大高加索山脈南坡,有一個久穆什盧格礦田,內有同名礦床和一些有遠景的礦點。還發現大量有遠景的鉛鋅礦床,如阿格達拉、納西爾瓦茲、克瓦努茨、科武爾馬達拉西、馬茲里、薩帕爾達拉等礦床。其中,納西爾瓦茲礦床C2級銅鉛鋅礦石儲量為34.5萬噸。在小高加索山脈山前地帶,最有遠景的是梅赫馬寧礦床,是一個典型的熱液脈型礦床,空間上與閃長岩-斑岩小侵入體有關。
在亞塞拜然境內共發現了20多個黃鐵礦型多金屬礦床,大多數分布在別洛卡內-扎卡塔雷礦區,其中就有特大型的菲利茲恰伊礦床。該礦床只有一個層狀礦體,沿走向已勘探的礦體長1200米,厚度從西向東有規律地逐漸增加,從0.1~0.2米到25米。無論是礦體頂板還是底板,層狀-條帶狀和塊狀礦石與圍岩都有明顯的突變界線。礦石有用組分與含量:Cu 0.27%~1.03%,Zn 1.01%~3.69%,Pb 0.21%~1.58%,Ag 15.65~45.41克/噸。礦床中見有銅-磁黃鐵礦礦石,占礦石總量的2%。
卡茨達格、卡捷赫、馬濟姆恰伊、薩加托爾等礦床探明儲量也很大,通過對原來研究得不夠詳細的礦床進一步做工作,或者勘探已知礦床的兩翼、深部層位和兩礦之間地段,都有增加儲量的現實前景。
總之,亞塞拜然礦業界的一些專家學者認為,亞塞拜然西北地區黃鐵礦型多金屬礦床儲量巨大,而且存在擴大儲量的現實可能,在此地建立大型有色冶金中心在經濟上是合理的。
5.汞、砷、銻
在小高加索地區發現了十多個實際上是單一金屬的汞礦床(阿吉亞塔格、紹爾布拉赫、阿格卡亞等)、銻礦床(耶利茲格爾)和銻汞礦床(列夫恰伊)。在阿拉茲地區,則有達雷達格、薩爾瓦爾塔、奧爾塔肯德、巴什肯德等砷礦床和礦點。據推斷,在達雷達格含礦斷裂的深部,主要在古新世砂岩段,可能有砷的工業聚集。
克達別克礦區的比季布拉赫銅砷(斜方硫砷銅礦)礦床很有意義。在圖特洪河和列夫恰伊河流域,發現了產在硅質灰岩(似碧玉岩)中的銻礦點。小高加索山脈東端傾伏區的朱瓦爾拉銻礦點(含汞)很有意義,礦體長200~800米,平均厚7米,主要礦石礦物是輝銻礦,取樣截面上銻的平均含量為2.5%~3%,有的地方6.5%~7.3%,偶爾高達13%。礦石中還含有砷、銅,偶見金、銀。
6.金
亞塞拜然對小高加索地區的4個金礦床作過詳細勘探:克孜勒布拉赫、維什納林、戈申和達格克薩曼礦床。4個礦床集中產在狹長的熱液蝕變岩石帶中,都計算了工業儲量,認為可以開發,礦山技術和水文地質條件有利。小高加索地區的其他金礦產地都作過不同詳細程度的研究。
近年來,在達利克桑礦區和丘拉克恰伊河流域,發現了喬夫達爾和基亞帕茲兩個發育低溫熱液少硫化物細脈浸染礦石的地段,金的工業儲量和資源量相當大。
在小高加索山脈南部梅格里-奧爾杜巴德岩基的內接觸帶,產有一批金礦床和礦點,其中具有工業意義的礦床有皮亞茲巴什、沙卡爾達拉、卡利亞基、克瓦努茨等礦床。皮亞茲巴什礦床的1號礦脈已被證實具有工業價值,並且計算了儲量。礦田范圍內有大量(超過70條)含金石英脈,鄰區普查工作也發現了許多礦脈,說明有必要作深部評價,首要任務是預測1號礦脈(在地表金含量高達20克/噸)工業金礦化的延伸深度。穆嫩達拉礦床的工業價值也需要進一步研究,該礦床已計算了儲量,還作了礦石工藝試驗,制定了選礦方案。
在亞塞拜然,含金黃鐵礦礦床是金礦資源的重要對象,其金含量足以將之作為主要成礦組分,例如克達別克礦床等。小高加索的所有斑岩銅礦中,金都以混入物的形式賦存在礦石中,含量通常為 「痕量」 水平,1克/噸或高一點。大、小高加索地區的黃鐵礦型多金屬礦床也具有類似特點。
許多河流流域,特別是近平原河段,晚第四紀沖積層中的砂金,具有很大實際意義。
(三)非金屬礦產
亞塞拜然非金屬礦產主要有膨潤土、白雲岩、重晶石、沸石、岩鹽、溴碘和硼(В.Баба-задеи др.,2007)。
1.白雲岩
沿著阿拉茲河中游左岸,有一個寬闊的白雲岩分布帶。白雲岩層的厚度達到1200~1500米。涅格拉姆礦床是最大的礦床,工業儲量1.4億噸,礦床產在朱利法二級復背斜中。灰色、紅灰色和玫瑰色均質白雲岩組成大型層狀礦體,厚度為980米。
2.膨潤土
膨潤土主要產在小高加索山脈東北山前地帶(達什薩拉赫拉、漢拉爾等礦床)和大高加索山脈的東南傾伏地段(什漢達格、別格利亞爾、基亞什庫拉克等礦床)。
達什薩拉赫拉礦床的工業儲量有1億噸,有一個層狀礦體,分中部和南部兩個礦段。中礦段沿走向延伸900米,南礦段長度為1300米,二者礦體的寬度分別為250~300米和360~380米,平均厚度分別為66米和35米。膨潤土主要由蒙脫石組成(70%~85%),其次是高嶺石、水雲母、方解石、鱗石英,偶含變水高嶺石和石膏。膨潤土屬鹼性膨潤土(鹼性系數平均為2.3),在乾燥空氣狀態下膨脹率為10~19倍,主要為12~13倍。這種高膨脹率(大於12倍)、高分散率的膨潤土可用來制備球團礦,配製優質泥漿。這類膨潤土在該礦的工業儲量中佔一半以上。礦床的礦山技術條件有利。
3.重晶石和沸石
喬夫達爾重晶石礦床的預測資源量超過150萬噸,完全可以安排開采。在塔烏茲礦區,發現了艾達格大型晚白堊世凝灰岩礦床,其天然沸石-單斜發沸石含量為70%~90%,平均51.3%,工業儲量3000萬噸。伴生礦物有絲光沸石、片沸石、鈉沸石、方沸石等。含沸石地層延伸長度為1.5千米,厚度為35~100米。艾達格礦床的天然沸石吸附性能好,經濟價值高,很有利用價值。此外,在戈爾內塔雷什和阿拉茲等地區,也發現了沸石礦點。
4.岩鹽
納希切萬、蘇斯塔、杜茲達格、涅格拉姆、沙卡拉巴德-科沙季津礦床,是亞塞拜然最大的岩鹽礦床,它們實際上構成了一個新近紀大含鹽盆地。其中,涅格拉姆礦床尤其引人注目。岩鹽礦層沿傾向可追索3千米,走向長度為400~800米,厚度為46.690米,氯化鈉含量83%~96%。按照純鎂含量,該礦床的岩鹽滿足 「超級」 和 「高級」 品級要求,純鎂最低含量為0.004%,最高含量為0.06%。岩鹽根本不含硫酸鈉和氯化鉀,硫酸鈣和氯化鈣總量(0.54%~0.85%)稍高於二級鹽標准。不溶殘渣含量高(1.38%~8.96%),是降低岩鹽質量的主要因素。該礦床BC1級表內儲量為73.6萬噸,預測儲量估計為12億~15億噸。
5.溴和碘
亞塞拜然擁有涌水量為25萬立方米/晝夜、碘和溴含量高的大型地下水源地。碘溴水(又稱工業地下水)的巨大儲量集中蘊藏在巴巴扎南、米紹夫達格、希林、涅夫捷恰拉、比納-戈夫桑、科圖爾達格-卡爾馬斯等水源地。現今還在生產的巴庫和新涅夫捷恰拉兩個碘溴工廠(分別年產碘440噸和800噸,溴4600噸和3000噸),僅僅利用了這種礦產資源的很小一部分儲量。這種工業地下水中還含鍶,現在採用的加工工藝還不能提取出來。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統計資料(U.S.Geological Survey,2009a),亞塞拜然的溴儲量為30萬噸,儲量基礎也為30萬噸,按儲量在美國、約旦、土庫曼、烏克蘭之後,居世界第五位。2008年溴產量估計為2000噸,佔世界第五位。碘儲量17萬噸,儲量基礎34萬噸,儲量僅次於智利和日本,與土庫曼並列世界第三名。2008年碘產量估計為300噸,名列世界第五。
6.硼
在亞塞拜然,有一種特殊而有效的硼礦資源,這就是泥火山的死火山角礫岩。僅僅統計了16個這樣的開采對象,含硼硬石膏(B2O3)的數量就有750萬噸左右,其含量為0.16%。這種火山噴發物中稀有元素的含量高:鋰0.0045%~0.1%,銣0.008%~0.025%,銫0.0025%~0.1%。亞塞拜然境內已查明220多個泥火山。
和無數現代鹽湖和埋藏鹽湖一樣,在納希切萬向斜的鹽類沉積層中發現的硼礦點(久茲恰伊、科赫等),在拉吉奇凹陷及其他構造的邁科普組含石膏砂泥質沉積岩層中發現的硼礦點,都有工業前景。在納希切萬含鹽地層中發現了水方硼石和硼鎂石,在一些小侵入體的接觸帶內發現了硅硼鈣石礦點。在克達別克礦區,電氣石化次生石英岩B2O3含量達8%~9%,岩層厚10~15米。納希切萬地區的達雷達格碳酸砷泉水涌水量大,含硼硬石膏濃度高(800~1200毫克/升),很有價值。納加吉爾泉的硼濃度也偏高(200毫克/升)。
Ⅳ 礦產工業
(一)能源工業
1.石油
俄羅斯是世界石油生產大國,目前石油產量居世界首位。從2000年到2007年石油產量逐年增長,由3.23億噸增至4.91億噸。2008年產量有所下降,為4.885億噸,比2007年減少了0.51%(表2-11)。這是俄羅斯近十年來石油產量第一次下降。產量主要來自西西伯利亞的漢特-曼西自治區(佔全國總產量的56.8%)和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佔8.0%),以及歐洲部分的伏爾加河沿岸(佔11.1%)和烏拉爾聯邦區(11%)(表2-12)。主要生產公司是:「俄羅斯石油」無限股份公司(ОАО 「 НК Роснефть」),2008年產量為11384.6萬噸; 「盧克」 石油無限股份公司(ОАО 「НК Лукойл」),2008年產量為9024.5萬噸; 「秋明-英國」 石油無限股份公司(ОАО 「THK-BP」),2008年產量為6879.4萬噸; 以及 「蘇爾古特油氣」 無限股份公司(ОАО 「Сургутнефтегаз」),2008年產量為6168.2萬噸(表2-13)(А.Г.Коржубаев и др.,2009)。
表2-11 1970~2008年俄羅斯和世界石油開采量
資料來源:А.Г.Коржубаев и др.,2009。
表2-12 俄羅斯2008年石油和凝析油按地區的開采量
資料來源:А.Г .Коржубаев и др.,2009。
2008年俄羅斯石油開采量的下降不是偶然的。早在多年前,俄羅斯業內權威人士就作出過這種預言。業內人士還指出,鑒於俄石油原料基地的嚴峻形勢,要想維持近幾年的開采水平,必須建立新的石油開采中心(東西伯利亞,以及鄂霍次克海、伯朝拉海和裏海大陸架)(劉吉成摘譯,2007b)。
2.天然氣
俄羅斯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天然氣生產國,2008年產量為6017億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一位(British Petroleum Company,2009)。西西伯利亞是天然氣主要產區。聯邦政府控制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得天獨厚,不僅是俄羅斯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壟斷企業。
3.煤炭
俄羅斯煤炭產量1990年曾經達到3.95億噸的水平,從1991年蘇聯解體後就猛降到3億噸以下,20世紀90年代一直在2.5億噸上下徘徊,2000年為2.58億噸,2005年2.98億噸,2006年3.1億噸,2007年3.14億噸,2008年約3.22億噸,居世界第五位(圖2-14)。大部分產量來自庫茲涅茨盆地,其次是坎斯克-阿欽斯克盆地、伯朝拉盆地和頓涅茨盆地等。煤炭產量中,煙煤佔主要地位,其所佔比例一直保持在65%左右。
表2-13 俄羅斯1999~2008年的石油開采量(按公司細分)
資料來源:А.Г.Коржубаев,П.В.Эдер,2009。
4.鈾
俄羅斯鈾精礦產量自2000年以來逐年增長,2007年達到3413噸(鈾含量),佔世界第四位,其產量只能滿足需求量的23%。目前赤塔州的斯特列爾佐夫斯卡鈾礦床是俄唯一在采鈾礦床,埃利孔、УДК、奧洛夫三個鈾礦床已於2007年獲得了采礦許可證,組建了鈾礦開采企業。經過合並重組,俄羅斯鈾-稀有金屬-金股份公司(APM3)是目前俄羅斯最大的鈾礦開采企業,控制國內一切采鈾活動,並在哈薩克建有合資企業,按擁有儲量和開采量,已躋身世界五強之列(А.В.Бойцов и др.,2008)。
(二)金屬礦產工業
1.黑色金屬工業
(1)鐵
2006年俄羅斯鐵礦石產量突破億噸大關,達到10381萬噸,2008年為1.1億噸,居世界第五位(馬建明,2008a; U.S.Geological Survey,2009a)。主要產區包括庫爾斯克磁異常區(年生產能力5000萬噸)、西北地區(2200萬噸)、烏拉爾地區(2200萬噸)和西伯利亞地區(1800萬噸)。最大的幾家鐵礦公司是庫爾斯克磁異常區的列別季、米哈依洛夫卡、斯托伊洛和烏拉爾的卡奇卡納爾采礦公司。
俄羅斯原鋼產量近年來持續上升,2008年達到7400萬噸,佔世界第四位,原鋼產量佔有重要地位的鋼鐵公司包括馬戈尼托哥爾斯克、謝韋爾(切列波韋茨)、新列佩茨克、下塔吉爾、米切爾(車里雅賓斯克)、西西伯利亞(新庫茲涅茨克)鋼鐵公司。
(2)錳
俄羅斯錳礦石產量2006年估計為11.5萬噸,相當於伊朗的產量,佔世界第12位,在獨聯體國家中位列烏克蘭(224.5萬噸)、哈薩克(220萬噸)和喬治亞(22.5萬噸)之後。俄羅斯的錳鐵合金和硅錳合金產量較高,2006年為29.5萬噸,佔世界第八位。
(3)鉻
俄羅斯目前只開采薩拉諾夫礦床和岑特拉利內礦床,鉻礦石年產量僅有50萬噸,勉強夠需求量的一半,另一半從哈薩克進口(Г.А.Машковцев и др.,2009)。
2.有色金屬工業
(1)銅(圖2-21)
據 《World Metal Statistics》 2009年的資料,近幾年俄羅斯銅礦山產量逐年下降,到2008年略有上升,為78.48萬噸(含銅量),佔世界第六位(表2-14)(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資料估計的俄羅斯銅礦山產量低一些,2008年為75萬噸,佔世界第六位(U.S.Geological Survey,2009a)。
表2-14列出俄羅斯近幾年銅礦產品生產、消費和進出口情況。
表2-14 俄羅斯銅礦產品產量、進出口量及消費量(噸)
資料來源:World Bureauof Metal Statistics,2009。
據俄羅斯人的資料(И.Ф.Мигачев и др.,2008),2006年俄羅斯銅礦開采量為79.35萬噸(含銅量,下同)。主要的在采礦床是:諾里爾斯克礦床群(占銅開采量的60%)的銅鎳礦床(「十月」 礦床41.47萬噸,塔爾納赫礦床4.97萬噸,諾里爾斯克I礦床1.42萬噸),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佔30%)的黃鐵礦型銅鋅礦床(加伊礦床6.38萬噸,薩弗亞諾夫礦床3.64萬噸,烏澤爾加礦床2.59萬噸,烏恰雷礦床2.01萬噸,列特涅耶礦床2.18萬噸,朱欣斯克礦床1.8萬噸)。銅礦山企業十分集中,8家企業提供了俄羅斯90%的銅開采量(表2-15)(И.Ф.Мигачеви др.,2008)。
表2-15 俄羅斯主要有色金屬生產企業(截至2007年1月1日)
註:(1)按2001年最大開采能力計算的保證年限,從2004年起停止開采。
資料來源:И.Ф.Мигачев и др.,2008。
(2)鎳、鈷
據俄羅斯人的資料,2006年俄羅斯開采了36萬噸鎳和1.6萬噸鈷,主要產自西伯利亞聯邦區(諾里爾斯克礦床群生產了78.2%的鎳和72.2%的鈷)和西北聯邦區(摩爾曼斯克州生產了13.7%的鎳和10.4%的鈷)的銅鎳硫化物礦床,只有8%的鎳和16%的鈷產自烏拉爾的硅酸鹽型(紅土型)礦床(И.Ф.Мигачев и др.,2008)。
按照西方的統計資料,俄羅斯2008年鎳礦山產量為28.68萬噸,略低於前三年的水平,但仍在世界上占第一位(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2008年鈷的礦山產量估計為5800噸,佔世界第五位(U.S.Geological Survey,2009a)。俄羅斯近年鎳礦產品生產、消費和貿易情況見表2-16。
表2-16 俄羅斯鎳礦產品產量、進出口量及消費量(噸)
資料來源:World Bureauof Metal Statistics,2009。
諾里爾斯克鎳采冶聯合企業是俄羅斯最大的鎳鈷生產公司,其鎳產量占國內產量96%,鈷產量佔95%,銅產量佔55%。在世界上,它是鎳和鉑族金屬生產量名列前茅的生產公司,在世界總產量中的佔比如下:鎳大於20%,鈀大於46%,鉑約12%,鈷大於10%,銅3%(О.Н.Симонови др.,2009)。
(3)鉛、鋅
俄羅斯2006年開采了7.06萬噸鉛,全部產自13個鉛鋅礦床(圖2-21),其中西伯利亞聯邦區和遠東聯邦區的3個礦床就佔了總產量的87.4%(表2-15)。在開採的黃鐵礦型銅礦床、銀-多金屬礦床和錫-多金屬礦床的礦石中,11%的鉛未回收,存留在尾礦中。
2006年俄羅斯鋅的開采量為30.3萬噸,其中80.7%產自伏爾加河沿岸聯邦區和烏拉爾聯邦區的20個黃鐵礦型銅鋅礦床。另有13個鉛鋅礦床開采了全國19.1%的鋅,而這類礦床要佔全國鋅儲量的71%。和鉛的情況一樣,銀-多金屬礦床和錫-多金屬礦床采出來的礦石中,鋅未被回收,殘留在尾礦中(占鋅開采量的0.2%)。6個企業提供了80%的鋅產量(表2-15)。值得指出的是,作為鋅開采量主要來源的黃鐵礦型銅鋅礦床,鋅的回收率較低,不超過71%,其尾礦中鋅含量高達1.22%(И.Ф.Мигачев и др.,2008)。
西方國家統計的俄羅斯鉛和鋅的礦山產量與俄羅斯報道的相差較大,據2009年《World MetalStatistics》 的資料,俄羅斯2007年和2008年鉛的礦山產量達到4.8萬噸,較2006年增長了40%多; 2008年鋅礦山產量18.6萬噸,較前兩年有所增加。俄羅斯鉛鋅產量一直上不去,在世界上排第十名之後。近年來鉛鋅礦產品生產、消費和貿易情況如表2-17和表2-18所列(World Bureauof Metal Statistics,2009)。
表2-17 俄羅斯鉛礦產品產量、進出口量及消費量(噸)
資料來源: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
(4)鋁
目前俄羅斯有3個礦山在開采鋁土礦: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的北烏拉爾鋁土礦礦山,科米共和國的中提曼鋁土礦礦山,阿爾漢格爾斯克州的北奧涅加鋁土礦礦山,其中只有前者是優質礦石(圖2-21)。俄羅斯鋁土礦產量從2001年的459.5萬噸增加到2005年的640.93萬噸,之後連年下降,2008年降至530.2萬噸(表2-19)。原鋁產量近年來逐年上升,從2001年的330萬噸增至2008年的418.7萬噸,佔世界第二位,僅次於中國(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俄羅斯霞石正長岩精礦(25%~30%)的產量近年來保持在年產100萬噸的水平。主要的鋁生產企業為俄羅斯鋁業公司(Rusal)和西伯利亞-烏拉爾鋁業公司(Sual),前者是俄羅斯最大的鋁生產公司,佔有俄70%的鋁市場,後者是俄第二大鋁生產公司和鋁土礦主要生產公司,這兩家公司控制著俄羅斯所有的鋁、鋁土礦和氧化鋁企業。2007年3月,Rusal發起與Sual和瑞士嘉能可(Glencore)國際公司合並,組建成俄羅斯聯合鋁業公司(Rsual),成為全球鋁業巨頭。該公司正在大力更新設施,擴大生產能力,爭取緩解俄羅斯鋁生產企業對國外原料供應的依賴性。
表2-18 俄羅斯鋅礦產品產量、進出口量及消費量(噸)
資料來源:World Bureauof Metal Statistics,2009。
表2-19 俄羅斯鋁礦產品產量、進出口量及消費量(噸)
資料來源: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
(5)鎢、錫、鉬(圖2-21,2-25)
俄羅斯鎢精礦產量在世界上僅次於我國,20世紀90年代開始一直下降,從1995年的5400噸(鎢含量,下同)下降到2000年的3500噸。從2001年開始,鎢精礦產量逐年增長,2004年達到5500噸的水平,2006年又降為4000噸,2008年可能為3200噸,佔世界第二位。礦石主要采自遠東的濱海邊疆區,加工企業是北高加索納利奇克的吉德羅冶金工廠。
俄羅斯錫的礦山產量近十幾年來一直走低,從1995年的9000噸下降到2002年1300噸,降至低谷,2005年恢復到3000噸水平,之後又不斷下降,2008年從2007年的2400噸陡降為1118噸(表2-20),世界排名接近第7名。
表2-20 俄羅斯錫礦產品產量、進出口量及消費量(噸)
資料來源:World Bureau of Metal Statistics,2009。
鉬的礦山產量變化不如鎢、錫那麼大,20世紀90年代中晚期年產2000多噸,目前年產3000~4000噸,居世界第八位。美國地質調查局的資料估計2008年產量為3500噸,而 《WorldMetal Statistics Yearbook》(2009)資料估計,近幾年的年產量都是4800噸。在采礦山主要有西外貝加爾地區的吉達鎢鉬礦山、北高加索的特爾內奧茲鎢鉬礦山、索爾斯克地區的索爾斯克鉬礦開采企業、赤塔州的沙赫塔明斯克鉬礦開采企業。俄羅斯專業人士指出,當前俄羅斯鉬產量只及1991年產量的一半,但70%的鉬原料都出口了,在不久的將來,因生產優質鋼材,鉬的需求量預計將增至每年1.2萬~1.3萬噸,鉬的開采量需要擴大1~2倍。
(6)銻
目前僅在薩哈(雅庫特)共和國的薩雷拉赫和先塔昌兩個金銻硫化物礦床進行開采。銻的礦山產量從1995年的6000噸下降後一度保持在4000~4500噸的水平。2002年驟降到1000噸,2004年至今保持在年產3000噸的水平,居世界第六位。銻精礦由薩雷拉赫公司生產,因加工企業遠在俄羅斯歐洲部分的梁贊,故銻精礦全部出口,而俄羅斯每年需要的4000~6000噸銻,要從中國、亞美尼亞、吉爾吉斯斯坦等國進口。
(7)釩
俄羅斯與南非、中國和哈薩克一道,是世界釩的主要生產國,其產量約佔世界釩產量的30%。釩產量從2004年以來大幅上升,2008年估計為1.6萬噸,僅次於南非和中國,居世界第三位(U.S.Geological Survey,2009a)。目前在采礦床是烏拉爾卡奇卡納爾礦床,由丘奈沃伊和下塔吉爾鋼鐵廠冶煉金屬,圖拉釩化學冶金廠生產釩氧化物。
3.貴金屬工業
(1)金
據俄羅斯金礦企業家協會年度工作報告,俄羅斯金的年產量(指開采量和伴生金、再生金產量)近年來保持在160~180噸的水平,2002年為170.9噸,2004年174.1噸,之後逐年下降,到2007年降至162.8噸,2008年又升至184.5噸,佔世界第五位(表2-21)。世界金屬統計局的資料表明,俄羅斯金礦山產量前幾年在160噸上下波動,2008年驟降至94.6噸,在世界上居第七位。
表2-21 俄羅斯2002~2008年岩金和砂金開采量及對2009年的預測(千克)
資料來源:В.Н.Брайкои др.,2009。
2008年開采量超過3噸的主要採金區共有11個,佔全俄金開采量的96.5%,它們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楚科奇自治區、薩哈(雅庫特)共和國、阿穆爾州、哈巴羅夫斯克(伯力)邊疆區、伊爾庫茨克州、馬加丹州、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布里亞特共和國、外貝加爾邊疆區、車里雅賓斯克州(表2-22)。年開采量超過1噸的採金企業有22家,其中最重要的是極地金礦公司(Полюс Золото)、楚科奇金礦公司(Чукотская ГГК)、彼得羅帕甫洛夫斯克公司(ГКПетропавловск)等(表2-23)。這22家企業的開采量佔全俄金開采量的74.8%。外國公司控制的企業在2008年金開采量中占的比例為20.7%,前幾年一般佔16%左右。
從所開採的礦床工業類型來看,總的趨勢是岩金礦床開采量及所佔比例增加,砂金礦床開采量及所佔比例減少。如2001年開采量中岩金礦床佔39.7%,砂金礦床53.0%,綜合性礦床(表中的伴生金)7.3%。2002年岩金礦床和砂金礦床開采量相當,從2003年起,岩金開采量超過砂金開采量,並不斷上升,砂金開采量則逐年大幅下降,到2008年,上述幾個比例數字分別改變為62.3%(岩金),30.7%(砂金)和7.0%(伴生金)。俄羅斯採金業業內有關人士認為,自2002年以後,砂金開采量的下降,特別是砂金開采企業數量銳減(主要開采砂金的年開采量低於500千克的企業減少30%)及開采量所佔的比例下降,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俄聯邦政府對砂金礦開采支持不夠; 將地下資源的利用交由聯邦一級管理的行政改革沒有奏效; 聯邦各主體對各自境內採金企業活動的影響力下降; 聯邦國家地下資源管理機關或其區域管理機關的競賣活動(競拍地下資源勘探、開采和地質研究權),沒有考慮到現有採金企業的利益及其對區域預算的貢獻,加大了企業開支。有關人士進而主張,為了改善採金企業的工作條件,必須修改俄羅斯 《地下資源法》,廢除給現有採金企業授予地下資源地段進行勘探和開採的拍賣制度,將授予地下資源地段以進行地質研究,以及進行砂礦勘探和開採的許可權交還給聯邦主體一級。
表2-22 俄羅斯2002~2008年金的開采量和產量(千克)
資料來源:В.Н.Брайко и др.,2009。
表2-23 俄羅斯2006~2008年主要金礦公司的開采量(千克)(1)
續表
註:(1)此表數據不全。表中最大的金礦公司Полюс Золото公司2007年開采量缺失,現根據原作者2007年總結報告補上,2008年開采量據表中給出的增長比例推算列出。
資料來源:В.Н.Брайко и др.,2009。
(2)銀
俄羅斯現有103個礦床開采銀,年產量在1500噸左右,其中綜合性礦床占開采量的57%。銀的主采區是遠東聯邦區,佔全俄開采量的65%。西方國家的統計資料估計俄羅斯目前銀的年產量在400噸水平,能排在世界第十名位置上。在各聯邦主體中,馬加丹州因為開采杜卡特銀礦床和其他銀礦床而名列第一,占開采量的48%,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占第二位,占開采量的12.3%,主要開采哈坎賈礦床; 泰梅爾自治共和國占第三位,那裡開采著名的諾里爾斯克礦床群的銅鎳硫化物綜合性礦石,順便回收銀。
(3)鉑族金屬
俄羅斯鉑族金屬年產量在2003~2006年期間保持在140多噸的水平,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鈀年產量在98噸左右,居世界首位。近幾年鉑族金屬產量下降,2007年為120.5噸。目前鉑年產量估計維持在18~20噸之間,鈀年產量在80~82噸之間。俄羅斯有資料說(Б.И.Беневольскийидр.,2008),2006年鉑族金屬產量為156噸,其中149噸產自原生礦床,7噸產自砂礦。原生礦床中生產的鉑族金屬的全部產量,來自諾里爾斯克礦床群(佔99.5%)和貝辰加礦床群的銅鎳硫化物綜合性礦石。諾里爾斯克鎳業公司是世界領先的鎳和鈀生產公司,是俄羅斯頭號鉑族金屬生產商,也是俄羅斯唯一的鈀生產商,其鈀產量佔世界產量的46%以上,鉑產量佔12%以上(О.Н.Симонов и др.,2009)。
(三)非金屬礦產工業
1.磷
俄羅斯的磷產量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2003~2006年期間年產磷礦石(磷酸鹽岩石)1100萬噸左右,摺合P2O5約400多萬噸,佔世界第四位。其中,磷灰石精礦(37%~39.6%P2 O5)412萬噸,磷塊岩(19%~30%P2O5)30萬噸。磷灰石礦石產自科拉半島希比內岩體霞石正長岩礦床,磷塊岩主要產自伏爾加-維亞特經濟區。近20年來,磷塊岩開采量和磷肥產量每況愈下,到2007年,所有磷塊岩礦床的工業開采量最終停止。這意味著俄羅斯雖有大量磷塊岩儲量,卻沒有磷肥了(М.И.Карпова и др.,2009)。
2.鉀鹽
俄羅斯是世界上僅次於加拿大的鉀鹽生產大國。進入新世紀以來,鉀鹽開采量不斷增加,2005年開采量為760萬噸K2O,鉀肥產量625萬噸,鉀肥產量比1990年增長62%,也超過歷史最好年份1985年(540萬噸K2O)。2006年鉀鹽開采量降為697萬噸K2O,鉀肥產量為572萬噸。2007年鉀鹽開采量為768萬噸,鉀肥產量猛增至1110萬噸。在採的唯一礦床是烏拉爾聯邦區的上卡姆礦床,由烏拉爾鉀鹽公司(Уралкалий)和 「鉀石鹽」 公司(Сильвинит)開采,目前其鉀鹽開采量大約各佔一半。
3.菱鎂礦
俄羅斯菱鎂礦產量近年來都穩定在100萬~120萬噸的水平,2006年為120萬噸,與朝鮮並列世界第三位。最大的氧化鎂生產商是菱鎂礦集團(Magnezil),開采車里雅賓斯克州的薩特卡菱鎂礦礦床。戈盧博耶礦床2006年8月投入開采。
4.螢石
進入21世紀以來,俄羅斯螢石精礦(55%~96.4% CaF2)產量近年來不斷增加,2005年達到24.6萬噸之後又急劇下降,2008年產量估計有20萬噸,居世界第五位。螢石主要采自東西伯利亞和遠東,有外貝加爾的阿巴蓋圖伊、烏蘇格利、恰克圖、卡蘭圭等礦床,濱海邊疆區的波格拉尼奇和沃斯涅先斯克礦床。
5.硼
俄羅斯硼礦石產量近幾年變化較大,2004年以前的幾年間硼礦石(多種硅灰硼石礦石的混合物,含B2O38.6%)年產100萬噸,2004年驟減為50萬噸,2005年和2006年為40萬噸,2008年估計也是40萬噸,佔世界第四位。
6.金剛石
俄羅斯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金剛石生產大國,天然初級金剛石(寶石級加工業級)產量近十幾年來在穩步增長,2000年達到頂峰的4500萬克拉(圖2-28),然後略有下降,2006年為3840萬克拉。合成金剛石產量近年保持在年產8000萬克拉的水平,僅次於美國(奚甡,2008i)。天然金剛石開采加工的基本格局未變,主產區仍舊是薩哈(雅庫特)共和國的雅庫特含金剛石區(表2 -24)。俄羅斯薩哈金剛石聯合公司(АЛРОСА)是俄羅斯最大的國家壟斷性金剛石生產企業,其金剛石產量約佔全俄產量的97%。該公司旗下擁有4個采選聯合企業:「成功」(經營 「閃光」、「成功」 岩筒)、「和平」(經營 「和平」、「國際」 岩筒)、艾哈爾(經營艾哈爾、「共青團」 岩筒)、紐爾賓采選聯合企業(經營紐爾賓和博圖奧巴岩筒)。阿爾漢格爾斯克州的羅蒙諾索夫礦床已於2006年6月全面投產。
表2-24 到2025年金剛石開采量、出口量和需求量預測(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Ю.К.Голубе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