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他的權力比總統還大
伊朗的政體特殊,採用政教合一模式,由什葉派教士掌控國家核心權力,教士首領即最高精神領袖掌握軍權和決策權,民選總統僅作為決策執行者。這一模式在現代世界獨一無二。
這種模式在伊朗歷史上有著復雜背景。在伊斯蘭革命爆發前的伊朗是一個世俗化程度較高的國家,西方文化影響廣泛。然而,革命後伊朗急速轉向政教合一體制,成為中東地區唯一的政教合一國家。
伊朗政體的逆轉原因包括地緣政治壓力、社會矛盾激化以及對美國的傳統盟友關系的轉變。1979年伊斯蘭革命爆發,推翻了巴列維王朝,伊朗轉向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面對的外部壓力,包括與蘇聯的緊張關系、阿拉伯國家的攻擊和美國的制裁。兩伊戰爭的爆發加劇了伊朗的危機。為應對這些挑戰,伊朗內部資源被集中利用,通過思想動員,激發民眾對國家的支持。
伊斯蘭革命後,伊朗轉向政教合一的體制,通過宗教手段最大限度地動員社會資源,以增強國家實力和應對外部威脅。這一模式在伊朗國內得到了廣泛的接受和應用。
伊朗政體的特殊性體現在其地緣政治背景和戰略考量上。在與阿拉伯國家的博弈中,伊朗利用宗教認同作為政治工具,以爭取敘利亞、伊拉克等國的支持。政教合一的體制有助於在中東地區構建什葉派聯盟,對抗遜尼派國家。
在未來,政教合一的體制預計將繼續存在。伊朗面臨的地緣政治挑戰和戰略需求將推動其保持這種體制,以應對與美國、阿拉伯勢力的矛盾,同時增進與什葉派國家的關系。通過伊斯蘭復興概念,伊朗也可能尋求與遜尼派國家的情感認同,進一步鞏固其在中東地區的地位。
B. 為什麼伊朗最高權力不是總統擁有的
伊朗的政治體制
1979年2月,伊朗前宗教領袖霍梅尼領導的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成立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當年12月,伊朗舉行公民投票通過新政權成立後的第一部憲法。根據憲法,伊朗實行政教合一、神權高於一切的政治體制,最高宗教領袖霍梅尼為伊朗國家最高領導人。1989年4月,伊朗對憲法進行了部分修改,強調伊斯蘭信仰、體制、教規、共和制及最高領袖的權力不容更改,同時對領袖的產生以及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門等方面的規定作了修訂,使伊朗的行政、司法和立法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根據憲法,領袖是伊朗國家最高領導人,也是伊朗政教合一的象徵。領袖的許可權包括任免憲法監護委員會(憲監會)宗教成員、司法總監、音像組織主席、武裝部隊參謀長、革命衛隊司令以及武裝部隊和安全部隊的司令;宣戰或宣布停戰;協調國家三權機構領導人之間的關系;頒發總統委任狀,在總統有瀆職行為或議會認為總統政治上無能的條件下罷免總統等。
領袖通過專家會議選舉產生。專家會議是選舉伊朗革命領袖的最高權力機構,共有成員86人,每年舉行一次年會,討論國家大事及領袖的行為。專家會議可在領袖不稱職或失去領袖的必要條件時廢黜領袖。1989年6月霍梅尼逝世後,通過專家會議推舉,哈梅內伊當選為伊朗最高領袖。
伊朗政府實行總統內閣制。總統是繼領袖之後的國家最高領導人,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總統可授權第一副總統掌管內閣日常工作,有權任命數名副總統,協助主管專門事務。總統由直接選舉產生,任期四年,可連任一屆。伊朗內閣部長由總統提名,需要議會審議通過。
伊朗最高領袖 相當於別國的總統
總統--相當於別國的總理。
C. 伊朗最高領袖和總統,到底誰大啊
伊朗是個宗教體制的總統共和制國家,總統擁有最高的行政權力,更多的是主導外交 但是最高精神領袖在宗教體制國家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他實際掌控著國家軍隊 革命衛隊和國家安全機構。 總統實際類似於這個國家的執行總裁 最高精神領袖類似於董事長 所以最高領袖的實際權力要更大。
D. 伊朗的實際控制人和最高領導人並不是總統,這是怎麼回事
這和伊朗獨一無二的政治體制有著分不開的關系,因為伊朗是一個政治和宗教二合一的國家,從他們國家全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就可以看出來了,所以他們的政治是絕對離不了宗教的,因此伊朗實際控制人是他們的精神領袖而非總統。每一個國家的國情不同,其體制當然也會不同,我們要尊重每個國家的宗教文化,因為有著相同的宗教信仰所以他們在關鍵時候也會異常團結。
不過像他們這種宗教信仰太過根深蒂固就很容易限制國家發展,尤其是精神領袖的終身制是很危險的。或許這也是伊朗擁有那麼好的資源卻發展不是特別好的原因吧,表面跟隨現代社會發展現代政治而根本上還在守著以前那樣的體制那樣固有的思想。
E. 為什麼伊朗最高權力不是總統
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國家。
最高權力的不一定是總統,如德國有總統,但只是象徵出席一些國際活動,簽一些字,沒多大實權,實權是總理。
因為德國二戰戰敗後,總統是一種象徵,沒權力的。
如日本的天皇,英國的女王也是一樣,現在歐洲的皇室,所謂的王子,公主也一樣,只是國家發放津貼照顧一下。
言規正傳,
伊斯蘭革命後第一部憲法於1979年12月頒布,規定伊實行政教合一制度,神權統治高於一切。1989年4月對憲法進行部分修改,突出強調伊斯蘭信仰、體制、教規、共和制及最高領袖的絕對權力不容更改。同年7月,哈梅內伊正式批准經全民投票通過的新憲法。
伊斯蘭議會是伊最高立法機構。實行一院制,有270個席位,絕大多數議員屬伊斯蘭教什葉派,少數為伊斯蘭教遜尼派以及基督教和猶太教徒。議員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四年。第五屆議會於1996年6月組成,議長為阿里·阿克巴爾·納泰格·努里(Ali Akabar Nataq Nuri),1996年6月6日當選。1998年6月,努里再次當選為議長,任期一年。2000年2月18日,伊朗舉行第六屆議會選舉,本屆議會議席增至290位,目前已選出225名議員,支持哈塔米的黨派獲得170個議席,另有65個議席將在一個月後的第二輪選舉中產生。
領袖是伊朗國家最高領導人,也是伊朗政教合一的象徵。總統是繼領袖之後的國家最高領導人,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
以前的歐洲大多是政教合一的國家,如古羅馬,法蘭西,英吉利等等王國就是這樣,以前的中世紀,不是有一些大科學,被神權處死嗎?如哥白尼。
現在世界上,政教合一的不多了。主要分布在阿拉伯世界。
F. 伊朗有2位國家元首,最高大權是在總統手裡,還是最高領袖手
伊朗作為政教合一的國家,有兩位國家元首,分別是最高精神領袖和國家總統。實權主要掌握在最高精神領袖手中。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最高精神領袖霍梅尼被推舉為伊朗國家領袖,由於其為宗教人士,對於國家施政經驗有限。在這種背景下,伊朗在實施伊斯蘭體制的同時,也確立了共和制度,但並非傳統的議會制,而是總統制。
伊朗的總統地位在最高精神領袖之下,總統雖然由選舉產生,但候選人的資格由最高精神領袖決定。比如前總統內賈德在兩次宣布參選後,由於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的阻止,最終無緣總統大位。在總統選舉後,勝選總統必須獲得最高精神領袖的委任函,才能正式就職。由此可見,伊朗總統實際上由最高精神領袖控制。
盡管如此,伊朗的總統並非沒有實權。作為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總統行使最高行政權和內閣成員任免權。例如,內賈德總統曾任命自己的親家公馬沙伊為副總統,但由於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的反對,最終解除了親家公的副總統職務。此外,總統負責參與國際會議、出訪他國等外事活動,這些活動通常由總統出面,最高精神領袖則從不外訪。
然而,盡管總統擁有行政權,但最高軍事指揮權卻掌握在最高精神領袖手中。在伊朗,無論是伊斯蘭革命衛隊還是普通武裝力量,都必須聽從哈梅內伊的指揮。比如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海珊·薩拉米就是由哈梅內伊任命,而非伊朗總統任命。在疫情期間,哈梅內伊直接向伊朗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巴蓋里下達命令,要求成立「醫療衛生總部」,伊朗總統對此無權做出決策指示。
綜上所述,伊朗總統的實權相對較小,受到最高精神領袖的嚴格制約。盡管總統作為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擁有一定的行政權,但關鍵決策權和軍事指揮權等大權卻在最高精神領袖手中。
G. 伊朗為何有個最高領袖,而且還比總統大,總統的職能是什麼
伊朗的憲法規定,最高領袖由伊斯蘭教什葉派教法學家擔任,實際掌控國家的軍權和決策權。總統僅是政府首腦,地位低於最高領袖。
伊朗的政教合一體制源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憲法。此體制使宗教領袖有權治理國家。
最高領袖擁有巨大權力,可指任總統。例如,艾哈邁迪內賈德和魯哈尼兩位總統均是按照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意願而上任。
哈梅內伊反感艾哈邁迪內賈德的平民形象和政治口號,因此否決了艾哈邁迪內賈德的參選資格,並最終因涉嫌煽動騷亂將其逮捕。
伊朗的政體獨特,最高領袖為國家實際領導者,總統則為象徵性的角色。這種體制在伊朗歷史上形成,通過伊斯蘭革命和憲法的制定得以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