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現在伊朗的石油還出口嗎有哪幾個國家進口伊朗的石油
1. 伊朗的石油出口是否持續進行?
伊朗的石油出口目前仍在繼續,盡管美國對伊朗實施了經濟制裁,但美國對某些國家實施了豁免權,允許這些國家繼續從伊朗進口石油。這些國家包括中國、日本、韓國、英國和法國等。
2. 有哪些國家進口伊朗的石油?
中國、日本、韓國、英國和法國等國家繼續從伊朗進口石油。這些國家是世界上重要的工業國和發達國家,對石油資源有大量需求,而且它們的經濟發展和穩定對美國也有重要意義。
3. 為什麼美國對這些國家進口伊朗石油採取豁免權?
美國對這些國家進口伊朗石油採取豁免權的原因部分是出於經濟考慮。這些國家是重要的出口大國和進口大國,與美國的經濟關系密切。它們每年都與美國有大量的貿易往來,對美國的經濟安全有積極作用。此外,這些國家大多是美國的盟友,維護與盟友的關系也是美國政策的一部分。盡管中國不是美國的盟友,但與中國的經濟和合作關系對美國同樣重要。
4. 伊朗如何應對石油出口的挑戰?
面對經濟制裁和美元結算的限制,伊朗採取了多種方式應對石油出口的挑戰。其中之一是採用以物換物的方式進行出口,另一種是使用其他貨幣結算,例如人民幣。中國與伊朗之間的石油交易就是通過人民幣結算的,這種結算方式既快捷又穩定。
5. 伊朗在全球石油市場中的地位如何?
伊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出口國之一,盡管面臨嚴厲的制裁,但在全球石油市場份額中仍占據重要地位。伊朗的石油出口對於全球石油市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Ⅱ 中國買伊朗石油美國怎麼不制裁
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季莫費耶夫對媒體表示,美國不會將中國公司列入對伊制裁名單。他說:「中國將繼續購買伊朗石油。美國將中國公司列入對伊制裁名單的任何企圖,都將成為中美之間非常嚴重的政治問題。」
懷疑季莫費耶夫這番話有點挑畔離間不懷好意。認為美國不會對中國企業進行制裁的想法是有些天真。中國可以拿對美國油氣的進口作為牌,這也是很有力量的;中石油那是相當不怕美國制裁,美國制裁只會制裁自己不向中國賣油。當然,中國採取規避制裁的保底手段不容忽視。不要過分剌激特朗普,一定要低調低調再低調,悶頭發大財。
有人說,「伊朗根本就看不起中國,不過是沒辦法了而已,一旦取消制裁,馬上撲到西方懷抱。」這次特朗普給它上了一堂生動的政治課。對於我們說,能賺錢能獲利才是王道。
看多了美國的大棒外交新聞,有時候會有一種天真的想法:不僅僅是我們的外交工作做得好,還有我們愚蠢的對手太過慷慨,將權力利益拱手相讓。我們現在收獲的,是開國領袖留下的獨立自主外交大政方針的紅利。
Ⅲ 伊朗用人民幣替代美元,千萬噸伊朗石油運抵中國後,事情後續如何發展
首先就是伊朗的經濟正在實現正增長,而且伊朗的出口額也會越來越高。其次就是,不管伊朗與一些大國是否達成協議,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收入都會上漲。
Ⅳ 如果中國繼續向伊朗進口石油,會遭受美國制裁。那麼如果制裁會對中國產生什麼影響
分一點油給美國,美國就不做聲了,。有錢就是好使,。
Ⅳ 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伊石油貿易人民幣結算
在最近簽訂的中伊25年戰略合作協議中,最引人注目的內容之一是中伊兩國的石油和貿易將採用人民幣和數字人民幣進行結算。這是中國官方首次將數字人民幣國際化公開亮相。
可能有些人對此不太了解,也不明白其中重大的意義。本文將從一個新的角度分析這項舉措對中國的影響和作用,以及美國可能如何應對?是否會因此引發戰爭?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場沒有硝煙的貨幣戰爭,以及中美背後的博弈。
使用人民幣結算中伊石油貿易,實際上是一個具有歷史性意義的舉措。這標志著中國的人民幣首次針對美元發起了挑戰。
要理解這一舉措的重要性,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美元霸權是如何形成的。曾經有觀點認為,美國在世界上的霸權地位主要依靠美元、石油和航母,而石油是每個國家向前發展所需的核心資源。許多人可能誤以為石油只是用於燃油的資源,但事實上,石油的作用遠不止於此。
石油是生產衣服、塑料袋、化肥農葯等產品的關鍵原料。因此,每個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石油。然而,由於美元與石油的掛鉤,許多國家不得不跑到美國換取美元,然後用這些美元購買石油。為了方便,許多國家會囤積一些美元以備不時之需。
由於美國經濟實力的衰退,美元的地位受到了挑戰。為了穩固美元的地位,美國找到了石油輸出國沙特,並承諾提供軍火保護。作為交換,沙特同意在出口石油時只能使用美元交易。這一舉措讓美元與石油掛鉤,美元因此重獲新生。
然而,隨著中國的發展,人民幣可能打破美元的霸權地位。中國伊朗之間價值4000億美元的合作協議正式成立,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石油交易改用人民幣流通。
實際上,早在2016年,中國就提出了這個計劃,但為什麼最近才最終簽訂呢?原因很簡單,中國已經達到了伊朗的標准。伊朗宣布使用數字人民幣作為石油交易的貨幣,這需要很大的勇氣,關鍵一點是中國是否已經有了可以對抗美國的能力。
中國的軍事力量是否足夠保護伊朗,以及中國是否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是伊朗考慮的關鍵因素。中國在疫情控制、經濟復甦以及軍事力量方面都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此外,中國的工業產能非常廣泛,尤其是高科技產能方面。即使其他國家不接收人民幣,中國龐大的市場也可以支撐人民幣的交易和使用。
中國的軟實力也得到了提升。中國需要培養一些認同感,讓其他國家一想到中國,就能想到一個強大、負責、穩定並且守信的形象。中國在疫情的正確處理方式確實令許多國家對中國刮目相看。
以上提到的三點缺一不可。比如,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強大,但經濟發展不行;日本經濟發展和國際形象不錯,但軍事方面被美國控制。而中國具備了伊朗需要的所有條件,因此伊朗勇敢地站出來與中國共同謀求發展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有人可能會問,美國會因為中伊簽訂的條約而主動挑起戰爭嗎?答案是不會。因為如今是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美國不敢輕易挑起戰爭。打伊朗得不償失,打中國更加不可能。美國國內的疫情還在爆發期無法有效控制,新總統拜登上台後引起了不少美國民眾的抗議,國內一團糟。此時如果選擇攻打實力強勁的大國可能會腹背受敵,兩頭都落不著好。
美國作為利益至上、一肚子「壞水」的國家,這點分寸還是有的,所以最多也就是在媒體上叫囂,在中國南海挑釁,這些「老把戲」上不了檯面也不會損傷中伊分毫。
回答完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世界上的石油出口全部用人民幣結算,中國會有哪些好處?首先,人民幣將與美元、歐元形成國際貨幣三足鼎立的狀態,甚至超越上述兩種貨幣。在國際商業貿易中,石油以人民幣結算會帶動其他商業項目以人民幣結算。因為對人民幣的需求增加,出口商也樂於接受人民幣不再出現排斥或者不收人民幣的情況。
其次,將帶動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雖然也會給國內貨幣調控增加難度,但也不失為一次機會。然後,可能會引起人民幣金融資產吸引力增加,一般國家並不會以現金形式持有人民幣而是通過購買人民幣資產。例如:國內的債券、股票等,這有助於活躍我國的金融市場。
最後一點是,各國中央銀行將會把人民幣作為重要的儲備貨幣能更好地打開國門,各國之間進行友好的貿易往來。當然,以上純屬猜測,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有機會實現。
對於中國來說,需要緊緊抓住這難得的戰略窗口期建立起自己的石油戰略,爭取在國際上獲得更多的話語權,才能足以與美國的勢力抗衡。
機遇已經出現,未來的懸念並不大,飯還是要一口一口吃的,只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祖國以後一定會越來越好。
Ⅵ 中伊戰略合作,石油交易不用美元,美國能否發動戰爭
美國有兩大神器,一個是美元,一個是美軍。 歷史 上美國為了捍衛美元霸權地位,不斷出兵打仗。所以二戰後美國對外戰爭都是掙錢的,因為美元成為國際上石油結算貨幣,讓美國每天都在掙錢。
2021年3月26日,中伊向全球放出重磅消息,中國與伊朗簽訂了25年戰略協議,這項協議包含內容很多,伊朗向中國提供石油,而且石油結算不用美元。這個消息放出後,美國政府並沒有做出什麼回應。但美國媒體開始回應了。
據外媒資料顯示,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美國媒體近日發言稱,中伊25年的戰略合作協議,並在霍爾木茲海峽的重要島嶼上進行合作,這對美國是不利的。霍爾木茲海峽離美國那麼遠,怎麼就對美國不利了。
綜合了一下美媒的觀點大體以下幾種: 一是認為中伊石油貿易不用美元,開了不好的頭, 如果有其他國家跟著學,那美元地位就會受到沖擊。 二是中伊戰略合作,導致美元主導地位受到威脅,對美國傷害很大。三是美元失去霸主地位,美國將遭遇危機,再也不能通過美元收割全球的財富。四是美元崩盤,舊的秩序崩塌,可會出現動盪。
美國媒體還不忘警告中伊兩國,認為美元與石油脫鉤後,美元不僅丟了霸主地位,對全球來說很危險。
美元成為全球通用貨幣後,特別是在石油結算中,各產油國必須用美元,誰不用就打誰,這已經成為不爭秘密了。
當年伊拉克戰爭,本來薩達姆政權奄奄一息了,美國照樣出兵伊拉克,把薩達姆趕下台,就是因為薩達姆也曾想繞開美元,把石油賣出去,這就如動了美國的乳酪。因此,美國迅速出兵,把薩達姆打垮。
伊拉克戰爭後,利比亞的卡扎菲也預感到自身不安全,因此迅速向西方示好,不惜拿出油田讓西方國家開采,而且卡扎菲還與美國主動交好,當時外界認為卡扎菲可能安全了。但沒想到,中東地區迎來「阿拉伯之春」,利比亞爆發了內戰,實際上就是美國支持反對派武裝與卡扎菲打。
為什麼美國還要收拾卡扎菲呢?
依然是美元,因為卡扎菲後來想鼓動一些產油國家不用美元結算,最終讓美國盯上。
1999年,美國轟炸南聯盟,把米洛舍維奇趕下台,實際上也是為了美元。難道米洛舍維奇對美元構成威脅?
其實是歐元對美元構成威脅,我們看看美國轟炸南聯盟大使館的時間,正好是歐元發行時間。當時歐元被認為是第二種國際貨幣,甚至比美元都值錢。那麼歐元與南聯盟有什麼關系?
美國對歐盟發行歐元恨之入骨,但一時又找不到借口打壓,於是就把目光對准了米洛舍維奇執政的南聯盟,這個被認為是歐洲最後一個 社會 主義國家,很快在美國主導下被打垮。
北約轟炸南聯盟,科索沃獨立,當時歐元一落千丈,很快就失去與美元爭奪國際貨幣的權力。
由此可見, 歷史 上只要誰動美元地位,美國就會想方設法發動戰爭。那麼對中伊戰略協議,美國如何處置呢?
中伊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而且宣布不用美元結算石油,美國政府雖然沒有什麼動作,但美國媒體開始不淡定了。
其實美國對中伊合作一定很恨,而且也一定有其戰略。咱們先看美國,自從伊斯蘭革命後,40多年來,美國一直對伊朗進行打壓,伊朗很難受。
但美國雖然制裁打壓伊朗,有時甚至要大打出手,但美伊戰爭終究沒有爆發。為什麼美國不打呢?
伊朗可不是伊拉克,也不是利比亞,伊朗是地區大國,其實力不可小視。美國如果打伊朗,恐怕費勁,也不一定能贏。因此,美伊關系一直懸到了拜登上台。
現在中國與伊朗戰略協議簽定後,石油結算肯定要拋棄美元,美國會對中伊兩國動手嗎?
從戰略來看,美國即使有實力對付中伊兩國,也不可能同時發動對中伊的戰爭,美國都不可能戰勝。而美國這兩年沒少對中伊兩國下死手,特別是對中國抹黑造謠,甚至插手中國內政,干涉我國新疆、香港事務。
現在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石油需求量大,中東是中國最主要能源進口地,除了伊朗就是沙特。這兩年,美國霸道的對中國進行制裁,認為中國與伊朗有貿易。但從聯合國角度看,中國與伊朗簽訂什麼樣的協議都是合理合法的,美國沒理由干涉。
2021年,面對美國新一輪的打壓,中伊兩國簽訂協議,美國或許早就預料到。俗話說「腳上泡自己磨的」,如果美國打壓中伊兩國,或許美國還繼續掙著美元的紅利。
對於中伊兩國不用美元的事,美國一定會使陰招,但一定發動戰爭,但有可能以其他方式給中國與伊朗製造麻煩,因為美國慣於玩陰的。因此,中國與伊朗都應該提防。
對於中國與伊朗在石油交易中不用美元,有人認為美國衰弱了。其實並沒有規定必須用美元,石油用美元結算,本身就是美國割全世界的韭菜,而且也不是必須的。只是美國強大時,有些國家敢怒不敢言,有些小國提出不用了,就遭到美國打壓。
現在美國走到現在,雖然實力不如以前,但美國實力還依然強大。對小國還能發動一場戰爭。但對於中伊兩國,美國發起戰爭的代價太大。
美元作為美國極力維護的霸權象徵,現在中伊兩國繞過美,俄羅斯也會這樣做。美國要想不衰弱,目前來看就只能先看著,如果阻止這些國家根本不可能。中伊俄等國都不用美元,美國必然受損,如果全球各國都不用了,那美國才真的衰弱了。
美國的確衰弱了,但實力猶存,唱衰美國的同時,也要小心美國使陰招,比如「顏色革命」,或者對某國突然發動襲擊,美國在 歷史 上沒有做。
中伊戰略合作協定簽署後,美國媒體最先出來放風, 不排除美國政府隨後有所動作,因此小心為好。
Ⅶ 美國憑什麼取消伊朗石油出口權到底會怎樣處理伊朗
美國取消伊朗石油出口權一是為了石油美元霸權,另外一方面是想要挑起中東大亂,要對伊朗的石油進行全球封鎖。
二、挑起中東大亂
其實大美這樣的舉動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就是想要教訓一下伊朗,讓伊朗成為眾矢之的,阻止中東力量進一步擴大。因為一旦美國禁止伊朗出口,伊朗便會毫不猶豫的封閉霍爾木茲海峽,這必然會引燃阿拉伯國家的怒火,大美這個時候就可以趁亂讓伊朗乖乖就範,還可以最大程度上解決美元信用危機,說不定還可以大撈一筆戰爭橫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