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女球迷看球賽獲刑後自焚身亡,宗教對女性有哪些極端的限制
最近伊朗女球迷看球賽獲刑後自焚身亡的消息讓人心寒,那麼宗教對女性有哪些極端的限制,其實是非常多的,比如婆羅門教,古典印度教。畢竟男尊女卑自古以來就存在。
過去許多宗教對女性都是有限制的,也離不開當時的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影響。不過現在全世界的女性都已經站起來的,兩性平等是最基本的事,希望伊朗這次這位女士的犧牲能讓她們別的女性得到更好的對待。
Ⅱ 為什麼穆斯林婦女要包裹嚴實
這是他們的宗教原因,教義要求婦女不能拋頭露面,出門在外一定要包裹嚴實,在家可以不這樣,但也不能暴露太多的肢體,所以長袍是長年都穿的
Ⅲ 伊朗巴列維是如何覆滅的霍梅尼為何要革命
說起伊朗,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這是中東地區最大的國家之一,自古以來就是中東世界的大國。而且經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新興的巴列維王朝也是發展的風生水起的,非常的富饒,比沙特還要富裕,算是伊朗歷史上非常成功的一個王朝了。
而現在的伊朗整體社會倒退,宗教重新掌權,經濟發展倒退。而這一切都開始於霍梅尼,在1978年,伊朗國內爆發反抗巴列維的遊行示威後,其秘密回到了伊朗,領導了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革命勝利後,霍梅尼走上了與美國對抗的道路,同時實行政教合一,恢復伊斯蘭教法,重新禁錮百姓。
白色革命,巴列維家族腐敗
伊朗巴列維國王只注意經濟改革的白色革命,最大的特點就是經濟的發展明顯與社會發展相脫節,伊朗社會貪污盛行,造成整個社會道德的頹敗;貧富懸殊與日加劇。但國王拒絕政治體制改革,最後導致各種社會矛盾激化。巴列維王朝的專制現代化造成的令人窒息的政治專制、觸目驚心的腐敗和驚人的經濟兩極分化,老百姓對白色革命的失望和不滿是顯而易見的。霍梅尼把握住了機會,教士集團和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中下層群眾結成了聯盟。在伊斯蘭革命中,以霍梅尼為領袖的教會理所當然地成為眾望所歸,終於引發黑色革命,巴列維王朝自此終結。1979年巴列維被迫出走,流亡在外的什葉派領袖霍梅尼返回國內執政。
兒子被殘殺
霍梅尼有個長子叫做穆斯塔法,是霍梅尼最喜歡的兒子,也是當時伊朗著名的宗教專家,導師,是霍梅尼最寄予厚望的繼承人。但是,這個兒子卻被巴列維政府給殺了,這仇恨是殺子之痛,苦大仇深,所以霍梅尼為了私仇那也是要革命的。
千年地位的失去
從古代歷史來說,舊勢力被新勢力取代,他們是不會善罷甘休的,而伊朗那是幾千年的伊斯蘭教傳統,也就是宗教領袖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是可惜的是霍梅尼時代,在巴列維的改革中,徹底的在世俗化,教士階層整體的在退出國家權力中心。所以對於霍梅尼這個領袖來說,絕對不甘心失去權力,這是從公仇來說的。
因此公仇私恨,共同引起了霍梅尼在1977年指揮幾百位國內教士階層遊行示威反抗,而這幾百位教士,不斷煽動社會情緒,不斷跟社會的那些無業遊民,失去工作的不滿人群合流,還有政府裁員中失去工作的人一起,使得整個的遊行隊伍不斷的擴大。最終在1988年達到幾十萬人,幾百萬人,這個聲勢巴列維政府再也壓制不住了。
倒退是全面的。首先是對人性的全面禁錮。1983年伊朗議會通過一項法案,恢復了伊斯蘭傳統刑法,多妻制重新合法化;婚姻年齡由男女18歲改為男性十五歲,女性九歲;婦女被要求嚴格遵從的中世紀的伊斯蘭教規,婦女重新又黑紗蒙面。此外,舞廳和酒吧被禁,音樂和影視方面也不得違背伊斯蘭價值標准,等等。其次強調國家對經濟的控制。
1983年伊朗議會還通過一項法案,強調經濟國有化、價格實施國家管制、限制自由貿易等。此外,霍梅尼為了在教育系統的伊斯蘭化旨在保障整個社會伊斯蘭化及其延續,教士取代了世俗知識分子教師,學校的意識形態教育則以伊斯蘭主義取代了所謂西方的文化帝國主義為此,教會和激進伊斯蘭學生組織在大學搞文化革命,1980年5月,霍梅尼下令成立文化革命委員會領導運動,該委員會在高校大規模清洗非伊斯蘭分子,甚至一度關閉了所有大專院校。
恢復伊斯蘭教法切切實實讓伊朗社會發展倒退,這是不爭的事實。在巴列維王朝時期,伊朗女子可以隨意拋頭露面,但是現在反而還要面帶黑紗,重新禁錮起來。而且在西方長期的封鎖下,伊朗經濟長期困難,百姓長期過苦日子,這也是罪過。霍梅尼唯一的貢獻是至少讓伊朗獨立自主,不再是美國的小弟,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而且還能進行研製核武器,這些當然也是進步。
Ⅳ 40年來伊朗首次允許女性出入足球場,為什麼40年來女性都被禁止進場
2018年的6月21日,對於伊朗喜愛足球的女生來說,真的是歷史性的一刻,因為在這天伊朗的女球迷終於被允許去賽場看足球比賽了。這是繼1979年以來女性被禁止觀看男性體育賽事以來第一次被允許進入賽場觀看比賽,真的是歷史性的一刻。伊朗首次允許女性進足球場看球,為什麼40年來女性都被禁止進場?下面就讓小編來詳細分析一下。
事實證明,有美女為他們加油的戰隊會增加獲勝的可能性,這個是有依據的,伊朗的美女們進入了足球賽場,為她們國家的隊員加油,在世界人們看來,是一套靚麗的風景線。
Ⅳ 老照片:今非昔比,70年代的伊朗女性如此現代如此開放 讓人不敢相信!
1970年代伊朗,那時的伊朗是一個開放而世俗化的社會。在沙灘上,伊朗家庭享受度假時光,女孩子們的穿著比當時歐洲國家還開放。那個時候,伊朗女性不用戴面紗,她們打扮時髦。從1965年到1978年,伊朗舉辦了14屆選美大賽,展示了女性的美麗。然而,1979年的伊斯蘭革命改變了一切,女性被迫戴上面紗,遮蓋了她們的真實面貌。革命爆發時,許多女性已經完成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在那個時期,伊朗的社會開放程度遠超同時期的許多國家。
1970年代的伊朗,女性可以拋頭露面走在大街上,沒有面紗的遮掩。那時的伊朗年輕人穿著打扮時尚,走在街上興高采烈。在伊朗革命之前,伊朗的社會相對自由,女性享有更多權利。然而,伊斯蘭革命之後,這些場景不復存在,女性必須遵守嚴格的著裝規定,戴上面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但也有倒退的時候。
那時的伊朗,一個年輕的女子試圖靠近巴列維國王,國王統治時期是一個很世俗化的社會。國王與衛士出席波斯王朝建立2500年紀念慶典,慶典規模和聲勢之大,奢華之極,但這也招致了反對國王的左翼和宗教界勢力。最終,這種奢華和放縱引發了之後的一系列事件,最終在8年後引爆了伊斯蘭革命。革命後,伊朗的海灘和公共場所發生了巨大變化,女性必須遵守嚴格的著裝規定。
伊朗女性的風貌在相機鏡頭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革命前,女性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的著裝風格,革命後,她們必須穿長及膝蓋的罩衫並戴頭巾。盡管如此,女性依然有自己抵抗的方式,比如把頭巾盡量往後推。伊朗女性的故事,是歷史變遷中的一個縮影,展示了社會變革對個人生活的影響。
Ⅵ 一條頭巾引發全國抗議,伊朗存在哪些社會性問題
伊朗近期因為一條頭巾引發了全國的抗議,起因是有一女孩因為在佩戴頭巾的時候將頭發露了出來,佩戴的太松,引起了道德警察的不滿和指責,隨後便被道德警察拘留起來。沒想到在拘留期間,這名女孩卻意外死亡,警方對此表示這名女孩的死因是因為心臟病發作。但是她的家人卻表示女孩根本就沒有任何疾病,並且在女孩的身上還發現有被打的傷痕,於是家人便懷疑女孩的死因是因為被警方虐打致死的。
十幾歲的年紀明明還在讀書,根本就沒有成年,但是在伊朗的法律規定里,卻達到了結婚的年齡。伊朗對此表示,這種規定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女性,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就像是伊朗規定女性必須戴好頭巾一樣,也表示是為了女性的安全考慮。不過小編認為這些社會性的問題,對女性來說是非常不公平的。
Ⅶ 伊朗伊斯蘭草命後,為何女性的地位反而降低了呢
伊斯蘭革命後女性的地位下降是因為他們必須過著頭巾而且很多工作也沒有再適合他們的了,不讓它們拋頭露面去工作。沒有工作沒有經濟基礎。地位必然就下降了。
Ⅷ 伊朗宗教對女性的限制到底有多嚴格,為什麼
伊朗宗教禁止女性在外裸露皮膚,出門必須包嚴,禁止在公眾場合游泳,甚至還有專門的警察在大街上抓捕「不守規矩」的女人。如果有國外的女人去他們國家旅遊也必須帶上頭巾,否則也會被抓捕。而這一切是因為他們的宗教要求。
伊朗的著裝在每個時期的要求都各不相同,剛開始是在強硬的高壓政策下逼著女性脫掉頭巾,後來就是讓警察看著你帶上頭巾。不過現在管的稍微有點鬆了,但是還是隨處可見這樣的女性。
其實信奉宗教還是要適度,不能侵犯到別人的自由,而伊朗宗教這樣全民變態的強硬政策也是讓很多伊朗女性不是很習慣,從而有人在外麵包裹嚴實回家就換上美美的衣服,化上漂亮的濃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