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的航母怎麼造的

伊朗的航母怎麼造的

發布時間:2022-11-29 13:54:02

1. 我想知道航空母艦怎麼做的用哪些基本材料

一般有的是鎢合金耐沖擊高強度鋼板
建造一艘大型航空母艦需要鋼板品種規格繁多,一般鋼種分船體板、裝甲板及結構板三大類。船體用潛艇耐壓板,屈服強度有450兆帕和550兆帕,450兆帕板經正火交貨,而550兆帕需調質交貨,板厚達22-28mm,採用高強鋼板可以減輕船體重量,且增加抗彈能力。船體板水下部分為了防魚雷與潛艇導彈的轟擊,採用鋼板厚度達150-203mm,也有製成雙層或三層船體,當外層板受到破損時,內層船體功能尚在,不致沉歿在沒有戰鬥力。古式航空母艦有在船體受攻擊部分採用掛甲板方式,以抵禦各種意外的攻擊。裝甲板多用於防彈和核心部位,如司令台是全艦的指揮部,用裝甲板保護,也是航空母艦用板最厚部分,最厚達330mm的裝甲板,性能類似於坦克板。再如核能或柴油機房受到了破壞後即失去航行能力,因此也需要用裝甲板附加保護,還有炮台和上述掛甲都用防彈裝甲板。結構板主要用於飛機遺產、隔侖及船體結構等,一般飛機遺產用結構鋼厚度為40-50mm,要求不平度達5mm/m以下,不然會引起飛機升降的質量,而且板面越大越好,盡量減少焊縫。結構板要求高強度,減小鋼板厚度,使船體減少焊縫。結構板要求高強度,減小鋼板厚度,使船體總重量減輕。建造一艘7.5噸級大型航空母艦,需用各種特殊品種厚鋼板4萬多噸,投資達35億美元之多,建造周期達13年之久,因此是一項特大的工程。而建設一台供航空母艦用板的5000mm以上現代化特寬厚鋼板軋機,設備噸位達7萬多噸,廠房面積達20萬平方米,投資達60多億元,建設期需要6年以上,也是一項很大的冶金工程。

2. 東方時事評論2011年10月7

【綜合消息】:美國方面認為,「哈卡尼網路」以巴西北部的北瓦濟里斯坦地區為大本營,時常越境進入阿富汗,對外國軍隊發動恐怖襲擊,要求巴方實施武裝清剿。25 日,美國高官林賽·格雷厄姆發表講話,他對美國媒體說,如果巴基斯坦繼續支持恐怖分子襲擊駐阿美軍,美國必須考慮「一切選項」。
當天,巴軍方召開高層「特別」會議,花6小時研究當前局勢。與會將領一致同意,抵制美國方面有關巴方應在北瓦濟里斯坦地區清剿「哈卡尼網路」的要求。理由是「哈卡尼網路」沒有對巴基斯坦構成直接威脅。巴基斯坦(軍方行動范圍)不能超出已經做到的事。」巴空軍隨後進入紅色警備狀態。
【時事點評】:這則新聞的要點之一是美國掩蓋了駐阿部隊的無能,不僅對阿富汗政府的安全保護不力開脫責任,反而栽贓於巴基斯坦,企圖挑撥巴阿之間的矛盾,並發出來赤裸裸的威脅。要點之二是巴方(其實就是中國)拒不接受美國「恐嚇」,巴空軍隨後進入紅色警備狀態。在我們以往的評論中反復強調過一個觀點,即:中國以反衛星武器、新一代核潛艇、中段反導、北斗導航、殲20、反艦彈道導彈等戰略與戰術武器為「軍事支撐」,徹底破滅了美國企圖軍事或政治層面「南亞破局」的妄想。但是美國卻一直沒有放棄破壞中國的外在安全環境以及破壞中國「以鄰為伴、與鄰為善」的國家形象,為金融攻擊「南方國家」或直接與中國進行貿易戰、圍堵「中國製造」做進一步的准備,但局勢並不會按美國的「設計稿」進行演繹,美國必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美國在南海的動作只不過是垂死掙扎

隨著美國經濟的衰退以及國力的衰弱,向中方交出亞太控制權只是早晚的事,上天(J-20)下海(航母)美國軍事哪裡還有狗屁的「代差優勢」?菲律賓的阿基諾作為「美國利益」的「一顆棋子」,為完成美國布置的「作業」做個姿態即可,如果他一心要「吃家飯拉野屎」(要了中國的經濟好處,又要去當美國的孫子)的話,他的政權壽命恐怕不會太長,反政府武裝隨時可能攻進馬尼拉。特別是他的美國主子都「泥菩薩過河」的情況下,阿基諾的瘋狂簡直就是愚蠢!
我們之所以說美國是「泥菩薩過河」,是因為美國的失業民眾快要跟政府拼了,奧巴馬政府能讓他們「上崗」嗎?難!奧巴馬「4000億美元的就業資金投入法案」還在虛構當中...,即便美國「驢象兩黨」通過了這個法案,錢從哪來?總不能讓美聯儲叫「印鈔工人加班加點」地印製「一大堆廢紙」用於美國國內基礎設施建設吧?還得靠華爾街來融資!向誰融資呢?歐盟債務危機已經「揭不開鍋」了,中國願意融資嗎?這就是華爾街「龐式騙局」「資金鏈」要不要斷裂的問題了。
從這個角度看,印度想到南海採油的「想法」純屬「自娛自樂」,美國都不敢動真格的印度「狗膽包天」了?美國在南海「惡心」中國的目的在於:
1)醜化中國國家形象,製造出中國與鄰國不能和睦相處的假象,並讓「世人」相信美國在亞洲「很有群眾基礎」,為美國高調參加11月分的東亞峰會做一個「鋪墊」。
2)盡可能地營造一個「天下圍攻」中國的態勢,引誘歐盟「合夥」發動金融攻擊。
但事實上美國所謂「群眾基礎」是自欺欺人,讓美國大失所望的是越南國家主席阮富仲將於本月中旬訪華。更何況中國反擊的「點」及「面」更多更廣!在這些反擊的「點」及「面」上既有明爭也有暗鬥。

阿富汗武裝人員「農村包圍城市」
八九月份以來,阿富汗武裝人員抗擊美軍又發展到了一個高潮,原因在於駐啊美軍想陸陸續續溜走,玩慣「貓和老鼠游戲」的武裝人員趁機主動出擊,打下了一場場「經典戰列」,他們用「誘敵深入關門打狗」的戰術幹掉了「曾經闖入巴基斯坦領空自以為別人看不到它」的黑鷹直升機,35名「具有特殊軍事能力」的海豹陸戰隊全軍覆沒。這一戰早已向「方方面面」證明了曾經闖入巴基斯坦的黑鷹直升機只是「穿了一件皇帝的新衣」,「赤身裸體地」出現在「別人」眼前。
緊接著戒備森嚴的英國使館、美國使館、北約駐阿總部一個接一個被襲擊,美國特工一個接一個被殺,在北約(美國)向阿方交接的時候武裝人員發動了一波波的攻擊潮,這證明武裝人員「非常留戀」駐阿美軍,「捨不得讓他們走」。
我們之所以有這段描述是因為,武裝人員與中俄利益「心有靈犀」!從中俄利益的角度出發就是要死死「拖住」這十萬美軍,並「嚴加看管」。原因在於:
1)10萬美軍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酒囊飯袋」,連一瓶飲用水都要從美國本土輾轉千里運到阿富汗前線,每月耗費百億美元,在美國經濟捉襟見肘的情況下,這樣一個「吃錢機」無疑會加速消耗美國的「元氣」。
2)「拖住」他們可以緩解其他方向的戰略壓力,且在中俄的「眼皮底下」他們很難有什麼作為。反之,如果他們跑了,美國可能在東亞等地區增加兵力。拖住並利用「阿富汗泥潭」「捆住他們的手腳」。
3)美軍長驅直入進駐中亞腹地,中俄則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之便,隨時可以將它設計為「帝國的墳墓」,即:「阿富汗泥潭」不僅可以捆住10萬美軍的手腳,在「某種情況下」可以困死美國。
中俄兩國領導人在公開層面上不止一次地高調宣布,「上合」將會主導阿富汗事務,弄得美國「食之無肉棄之可惜」進退不得。上述的這個「點」是暗鬥,那麼「兩核聯動」就是明斗。

伊朗再次「無理取鬧」
9月27日,伊朗海軍司令官哈比布拉賽義在紀念兩伊戰爭爆發31周年的活動上說:「就如一些傲慢的大國在我國領海邊界附近進行部署一樣,我們同樣會有力地出現在美國領海邊界附近」。29日,伊朗一名海軍官員日前宣布了該國設計並製造航母的計劃。該官員說,伊朗建造航母的初步計劃已獲審批,很快就將進入研究、設計和製造階段。伊朗當天還宣布將大規模生產自行研製的巡航導彈。
從「埃及之亂」到「敘利亞之亂」伊朗自始至終沒有亂了自己的陣腳,而是一次次的高調展示軍事力量與美國勢力「文攻武鬥」,這也是對敘利亞政府的一種支援方式。此時伊朗宣布要把軍艦開到美國領海附近海域去,但並沒有說明要去干什麼,到了美國海域附近以後去哪裡補給,去哪裡休整?在我們看來,伊朗軍艦肯定不是去美國「觀光旅遊」的,他的「潛台詞」就是要去造訪委內瑞拉,且准備把「伊朗生產」的中程導彈運到委內瑞拉去。這對美國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在伊朗看來,整個波斯灣是都是他自家的「自留地」,美國在巴林的軍事基地就是他的「眼中釘」,所以伊朗發展海上軍事力量也順理成章。在中俄歐以及伊斯蘭國家一頓「痛打」之後,美國居然「出人意料」地請求與伊朗建立「軍事熱線」以免誤判,遭到伊朗方面的斷然拒絕,讓美國顏面掃地。
根據「兩核聯動」的「原理」即:「伊核」「朝核」互為犄角、相互策應配合、輪番「騷擾」的原理,「曾經宣布無條件和談」的朝鮮方面很快會再出「新動作」,事實上根據我們得到的最新消息,朝鮮方面已經發出警告稱:只要美國不放棄謀求地區的支配權,只要韓國不放棄在地區問題上配合美國,那麼朝鮮都將做好戰爭准備。俄羅斯怒了就會欺負日本,朝鮮怒了就會欺負韓國,做美國難!做美國的盟友更難!

美國「禍不單行」,示威民眾「給力」
在中國搞了一次「大串聯」之後,中東四處「起火」,中俄歐以及「地方王」們群毆了美國以色列,巴勒斯坦「大著膽子」把申請帶到了聯合國,弄得美國焦頭爛額。然而,美國禍不單行,美聯儲幻想出來的「扭曲操作」深層陰謀又被「市場」所識破,即:美聯儲打算用「一錢不值」的「一大堆廢紙」去收購「捏」在「別人」手裡的美國國債,被「市場」所識破後,美聯儲的陰謀無法實現。美國國內矛盾最終被激化了,憤怒的美國失業民眾終於忍不住了,他們饒不了華爾街、饒不了美國政府!
9月30日,在美國紐約華爾街附近的祖科蒂公園,人們紛紛參加抗議活動。當日,在紐約下城華爾街金融區進行的「佔領華爾街」抗議活動進入第14天,數千名示威者露宿在華爾街附近的公園內,持續表達對華爾街無節制的貪婪等問題的抗議,美國東部城市舊金山有數百人響應。
示威者坐在布魯克林大橋的機動車道上和警方對峙,現場一度陷入混亂。警察蜂擁而上,最終以「妨礙公共秩序」為由進行鎮壓,並逮捕了700多人。
根據我們收到的消息,示威民眾並不是一群「散兵游勇」,也不是一群「糞青」,而是有組織的,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後成立了「臨時委員會」,未來會有更多的城市「呼應」,也會有更多的群體會加入進來,人多了「利益訴求」會多樣化,那時矛頭不僅僅是指向華爾街,更多的會指向美國政府和美國社會制度。從美國警方暴力鎮壓的程度來看已經非常接近「美國之亂」了,而且「之亂」還在持續進行中,不知那位曾經暗示「之亂」會在中國發生的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此時此刻有何感想!
要維持美國經濟勉強的穩定運行,本質上就是維持那部「華爾街金融永動機」的「勉強穩定運行」。因為,它事實上擔負著為美國民眾的生活開支、美國社會醫療養老支付、美國軍費開支等諸多「核心項目」進行融資的「融資功能」。如果不是「美國利益」用「美元本位制」的霸權、連續搞了兩波「量化寬松」,從而勉強支撐著那本被「新會計准則」所掩蓋的「美國金融爛賬」,令「美國經濟」還在「勉強地穩定運行」著,令「美國民眾」 的生活水平「並沒有受到實質性沖擊」,恐怕「埃及式之亂」早就發生了。
現在,長期的經濟低迷和高失業率已經讓很大一部分人不堪忍受了,華爾街面臨內(美國民眾)外(中俄歐的強烈抵制)雙重高壓,「金融永動機」已經處於「轟然倒塌」的邊緣。不可否認的是到現在為止「重病」的美國仍然可以聯合「牆頭草」歐盟發動對「南方經濟體」的攻擊,圍堵「中國製造」,但在沒有勝算的情況下美國的當務之急是盡快「搞定」示威民眾以免「夜長夢多」,至於如何「搞定」那美國只能向「天」祈禱了。

中國可以恐嚇一下「牆頭草」歐盟
「牆頭草」歐盟仍然准備在中美兩邊通吃,在全體「非美勢力」「撐」著巴勒斯坦帶著「入聯申請」來到聯合國後,本可以輕而易舉地將美國「推」到伊斯蘭世界的對立面,然而歐盟卻以「不好出面」為由,將聯合國的表決「擱淺了下來」。 這表明「既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的歐盟仍然有可能與美國一道站在「南方經濟體」的對立面上,即,歐盟仍然可能與美國一道圍堵「中國製造」。
但另一方面歐盟經濟(金融)受到美國的高壓,美國三大評級公司在歐元區四面出擊,歐元已處於崩潰的邊緣。歐盟國家爆發一波接一波的示威浪潮,在這場債務危機中有些銀行開始倒下了,希臘等國大規模的罷工示威愈演愈烈,隨時有可能退出歐元區。而歐盟「才稍稍露出水面」的「軍事整合進程苗頭」又可能被美國「扼殺」,美國不僅不能容忍歐盟「統一軍事委員會」的設想,而且還要在歐盟多個國家部署「宙斯盾」導彈防禦艦,這表明美國要在軍事、經濟(金融)重新掌控歐盟,讓歐盟「永世不得翻身」。
在這關鍵時刻,中國一改以往的「扶弱鋤強」慣例,不但不伸出「援手」,反而宣布中國在近期不打算購買高風險的歐元區國債,也就是說中國向歐盟傳達了這樣一個信息即:中國不僅可以「旁觀」任由美國去「宰殺」歐元,甚至中國也可以對歐元「落井下石」。這同時也是對歐盟的一種「威逼利誘」,警告歐元不要試圖配合美元,不然就先讓你完蛋。
在「南亞破局」的層面上歐盟沒有任何「可乘之機」,這不僅表現在本文開篇的巴基斯坦強硬的態度上以及伊朗的強硬上,更表現在中俄一次次在聯合國阻擊了「有關制裁敘利亞問題」的強硬態度上!
在我們看來,只要有中俄「坐鎮」,敘利亞根本不存在「落入」西方手中的任何可能性,問題僅僅在於,既要保住敘利亞又要與歐盟保持「和睦」,僅此而已!
據最新消息,「佔領華爾街」示威民眾規模一度達到上萬人,已經有80多所高校響應,這就是說示威不再是單純的「佔領華爾街」,而是演繹出了更多「新的內容」。我們想強調的是,一系列「之亂」的幕後推手美國如今已經搬起石頭砸到了自己的腳,正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多行不義必自斃」!

3. 航空母艦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航空母艦是當代最大的戰斗艦艇。這種大型軍艦以艦載飛機為主要武器,說得通俗一點,航空母艦就應是一種飛機和戰艦組合的兵器。

這種可怕的軍艦是20世紀初發明的。

最早提出研製航空母艦的人,是法國的艾德爾,他在1909年出版的《軍事飛行》一書中,對一種「可以攜帶飛機的軍艦」的裝備、性能作了詳細的描述,可當時幾乎沒有知音。不久,一則看來極為偶然的新聞報告,使艾德爾的設想有了實現的可能。這則報道說,德國人正在研究進行一項試驗,准備讓一架攜帶郵件的飛機,從一艘由德國漢堡駛往美國紐約的郵船上起飛,以加快向紐約投遞郵件的速度。

這會不會是一個陰謀。德國人也許想以此作掩護,要試驗一種特殊的越洋攻擊美國的新戰術吧?美國海軍物資局局長錢伯斯上校震驚之餘,立即向海軍部申請在軍艦上進行同樣的試驗。很快,他的申請被批准了。

1910年11月14日,美國「伯明翰號」輕巡洋艦靜靜地泊在美國東海岸漢普頓錨地。在它的前甲板上,有著一條剛鋪好的長26米、寬7米的木製飛行跑道。跑道的起點處停放著一架單座雙翼小飛機——「金鳥號」,機上坐著民間飛行員尤金·伊利。

起飛的命令下達了。伊利熟練地啟動了引擎,飛機在跑道上滑過,很快就沖出了甲板。由於跑道太短,飛機未能達到應有的起飛速度,因此飛機向下跌去,觀看的人們不由驚叫起來。然而,技術高超的伊利努力將已貼近海面的飛機拉了起來,最後將飛機降落在幾千米外的一個機場上。世界上第一次駕機從軍艦上起飛的試驗成功了。

兩個月後,美國重巡洋艦「賓夕法尼亞號」的後甲板上鋪設了一條36米長的木板跑道。伊利還是駕駛著那架「金鳥號」,成功地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在軍艦上降落的試驗。這相隔僅2個月的兩次試驗成功,奠定了航空母艦作為一種新型艦種的生存基礎。

美國人試驗成功的消息引起了英國人的興趣。英國很快組建了主要配備水上飛機的皇家海軍航空兵。1913年5月,英國人改裝了一艘5700噸的輕巡洋艦「競技神號」,使它成為一艘能搭載3架水上偵察機的水上飛機母艦。它堪稱是現代航空母艦的鼻祖。

以後,英國海軍又於1914年將一艘7450噸的運煤船改裝成水上飛機母艦,這艘皇家「方舟號」可搭載水上飛機10架。不過,由於水上飛機不能直接在母艦上起飛,要由艦上的起重機將飛機吊放到海面上起飛,飛機返回時也要先降在海面上,再由起重機吊回到母艦上。所以,嚴格說來,它倆還不是真正的航空母艦。

1917年6月26日,一艘由大型巡洋艦改建的航空母艦「暴怒號」,在英國皇家海軍開始服役,這艘標准排水量為19513噸的大軍艦可搭載10架飛機。它前甲板上的跑道長69.5米,僅可供起飛,作為飛機降落用就短了一些。在發生了一起機毀人亡的降落事故後,英國人在「暴怒號」的後甲板上加裝了一條長86.6米的降落跑道,使「暴怒號」成了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

可是,在一艘本來長度就有限的航空母艦上,起飛和降落兩條跑道分開鋪設,使得兩條跑道的長度都受到限制,起降的風險系數太大。於是,英國人又進行了新的設計。

1917年,英國海軍將一艘正在建造中的客輪,改裝成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式飛行甲板的航空母艦「百眼巨人號」。在改裝中,客輪原有的煙囪被全部拆除,改成從主甲板下面通向艦尾的水平排煙道,從而清除了飛行甲板上妨礙飛機起降最大的障礙。由於整個飛行甲板平坦、空曠,沒有任何上層建築,這種模式的航空母艦被稱為平原型航母。

在航母的發明史上,美國人和英國人各拿過「第一」。接著,日本人也拿到了「第一」。

1922年底,日本的「鳳翔號」航母建成服役。這艘標准排水量7470噸的航母是世界上第一艘專門設計建造的航母,可搭載26架飛機。

「鳳翔號」還創下了另一項第一:它改變了以往航母的平原型結構,第一次採用了島式上層建築,一個小型的塔式艦橋被設置在飛行甲板的右舷。這種島型甲板以後成為航母普遍採用的模式,一直沿用到現在。

當進入50年代,艦載機逐漸發展為噴氣式飛機後,對飛行甲板的要求更高了。為適應這種要求,英國人在1951年發明了斜角甲板,可使艦載機在斜、直兩段甲板上同時降落和起飛。即斜角甲板主要用於回收飛機,軸向直甲板用於飛機起飛,從而提高了飛行甲板的利用率。迄今為止,世界上的大型航母都是採用這種甲板模式的。

為幫助飛機起降,現代航母上還普遍安裝了蒸汽彈射器、助降裝置及末端連著液壓阻尼緩沖器的攔阻索,以及在機庫和飛行甲板之間上下垂直運送飛機的升降機。現在,斜角甲板、彈射器、助降器、攔阻索、升降機已成了航母普遍配備的「五大法寶」了。

4. 航空母艦是怎麼做出來的

航空母艦確實是人造的……沒有人是造不出來的。有人設計,有人建造,才能造的出來。
但是,航空母艦也可以認為是機器造的……人力是不可能造得出來的,得用各種機械設備、電子設備來建造,才能建成……人,只是那些設備的操作者……
不同的視角,不同的結果啦……

5. 航空母艦是如何製造的

海上霸主

——1918年航空母艦的誕生1918年9月,法國大發明家克雷曼·阿德的夢想實現了,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母——「百眼巨人」號完工,隨後正式加入英國海軍。它已經具備了現代航空母艦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徵和形態。「百眼巨人」號航空母艦的誕生,標志著世界海上力量發生了從制海到制空和制海相結合的一次革命性變化,敲響了一直在各國海軍中占統治地位的「巨艦大炮」理論的喪鍾,並逐步使世界各主要國家的海軍作戰原則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同時也為現代航母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1909年,法國發明家阿德發表了《軍事飛行》一書,第一次提出了航母的基本概念和關於航母的設想。從此,世界各大國開始了研製既能制海又能制空的航母的嘗試。

最先試驗成功飛機在艦上起飛和降落的是美國海軍。美國人捷足先登,主要是格倫·柯蒂斯的功勞。柯蒂斯是美國著名的柯蒂斯公司的創始人。柯蒂斯公司主要從事的是製造和銷售飛機的生意,當時著名的柯蒂斯式飛機就是他的公司製造的。柯蒂斯非常贊賞阿德的航母設想,他一方面為了銷售他的柯蒂斯飛機,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實現他「未來的戰斗將在空中進行」的預言,遂開始游說尚無一架飛機的美國海軍。美國海軍終於為其所動,同意在軍艦上進行飛機起降的試驗。

1910年11月11日,美國海軍停泊在弗吉尼亞州漢普敦水道的一艘輕巡洋艦「伯明翰」號的艦艏甲板上,鋪設了一條約26米長的木製飛行跑道。駕駛員尤金伊利駕駛民用柯蒂斯式雙翼飛機在該艦起飛。由於滑跑的距離太短,速度不夠,升力不足,飛機越飛越低,就在飛機將要掉進海里的一瞬間,飛行員伊利沉著地操縱飛機尾水平舵,將飛機拉了起來,飛行了3公里後,在海灣旁邊的一個廣場上著陸了。這次試飛成功,令美國海軍欣喜不已,於是兩個月後,他們又進行了一次飛機在軍艦上降落的試驗。1911年1月18日,停泊於舊金山灣內的另一艘美國裝甲巡洋艦「賓夕法尼亞」號的後主甲板上,鋪設了一條36米長的木製跑道。在跑道上每隔1米,橫方向裝了一根繩索,共22根,繩的兩端系著沙袋。飛機仍由伊利駕駛,並從附近的機場駕機起飛。當飛機飛到軍艦附近時,伊利操縱飛機對准跑道,朝跑道俯沖下來。飛機著艦後,機身下裝的一個鉤子勾住了一道繩索,拖著沙袋向前滑跑。因飛機被繩索和沙袋拖住,阻力很大,滑不多遠,很快就停了下來。約一個小時後,飛機又起飛離艦,在塞爾弗里奇機場降落。飛機在軍艦上降落的試驗也成功了!

美國人的試驗證明了飛機是可以從軍艦特製的跑道上安全地起飛和降落的。這實際上也證明了阿德的航母設想是完全能夠實現的。此時,英國正埋頭於水上飛機的研製,驚聞美國人的飛機在軍艦上起降成功的消息後,也進行了同樣的試驗。1912年,薩姆森中尉駕駛一架肖特27水陸兩用飛機成功地從停泊在希爾內斯灣的「非洲」號戰列艦上起飛,並在附近的海岸著陸。接著,為了炫耀大英帝國海軍高超的飛行技術,於同年5月9日,由格雷戈里中尉駕駛肖特27式琶機從正以每小時10.5節的航速在韋茅斯灣內航行的「愛爾蘭」號戰列艦上起飛,為此,肖特27飛機成了第一架在航行的軍艦上起飛的飛機。

1912年,英國海軍把一艘老巡洋艦「競技神」號改裝成了世界上第一艘水上飛機母艦(英國人稱其為「飛機搭載艦」)。然而,這並不是阿德所夢想的那種航母,也不是現代意義上的航母的雛形,因為艦上所載的水上飛機還不能在艦上直接起降。為了改建「競技神」號,英國人拆除了這艘艦上的一些火炮和設備,在艦艏鋪設了一個平台用於停放水上飛機,另外還在艦上加裝了一個大吊桿,用於將飛機吊放到水面上起飛和將降落在水面上的飛機吊收回艦上。「競技神」號水上飛機母艦上裝備有3架水上飛機,這些飛機都是從水上起飛和水上降落的,最後都要被從水裡提升到艦上。

繼第一艘水上飛機母艦改建成功之後,英國海軍又成功地改建了幾艘水上飛機母艦。1914年7月,英國「皇家方舟」號戰列巡洋艦試載海軍索普威斯807式水上偵探機成功。不久,英國海軍又將其改建成了水上飛機搭載艦,1915年底,它作為英國海軍的第一艘正式的水上飛機母艦開始服役。後來這艘水上飛機母艦改名為「柏伽索斯」號,也就是有些史料上所說的世界上的第一艘航空母艦。實際上,「柏伽索斯」號只能稱其為能夠在艦上起飛飛機的第一艘水上飛機母艦,因為它只不過是在艦艏的停機平台上加裝了一個能夠使飛機起飛的「平台拖車」而已。這就使「柏伽索斯」號除了能在海面上吊放水上飛機之外,還能使水上飛機通過平台拖車的辦法彈射起飛,但水上飛機卻不能在艦上降落。雖然「柏伽索斯」號還不是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艦,但英國人離實現航母的夢想已經不遠了,事實上也只差飛機能否在艦上降落這一步了!

水上飛機母艦最早被用於海戰,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1914年12月25日,以「恩加丹」號、「女皇」號和「里維埃拉」號三艘水上飛機母艦及巡洋艦和驅逐艦組成一支英國特混艦隊,授命去襲擊在庫克斯港的德軍飛艇基地,因霧大飛行員未找到飛艇基地,遂改襲停泊在港內的艦隊,但卻無功而返。世界海戰史上第一次飛機對軍艦的襲擊失敗了,然而,這次攻擊作戰的真正價值即在於,它向人們展示了用以母艦為主的特混編隊,從空中攻擊地艦的全新的海戰設想。正如負責制定這次作戰計劃的塞西爾·萊斯克蘭奇海軍少校所說:「12月25日發生的事件,是海軍作戰原則發生變化的明顯證據。可以想像,如果我們的飛機,攜帶的是魚雷而不是小型炸彈,那麼,德國的軍艦就有可能被擊沉。」遺憾的是,英國海軍根本就沒有把這樣一個小人物的話當回事,還在做著「巨艦大炮」決勝的美夢呢。

時隔不久,在達達尼爾海峽海戰中,水上飛機母艦上的飛機意外地立了一功,證明了萊斯克蘭奇少校見解的正確性。1915年8月12日,英軍駕駛員埃德蒙斯駕駛從水上飛機母艦上起飛的一架肖特184式水上飛機,成功地用一枚367公斤重的魚雷擊沉了一艘5000噸的土耳其運輸艦。但埃德蒙斯的成功,卻未能引起英國海軍將領們的重視,特別是英國海軍司令傑里科上將,他在思想上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1916年5月的日德蘭大海戰中,傑里科手中雖掌握著「坎帕尼亞」號(飛行甲板已加長到61米,飛機可從艦上彈射起飛)和「恩加丹」號兩艘水上飛機母艦,但是由於他不知道如何使用母艦上的飛機進行作戰,也未曾想到用母艦上的飛機去偵察德軍艦隊的動向,結果遭到了不應有的慘重損失。

英國的水上飛機母艦,在第一次大戰中得到了應用,也取得了一些戰果,但是由於水上飛機自身的局限性,在海戰中也暴露出它致命的弱點:一是飛機吊放、回收不便,受風浪影響很大;二是速度慢,航程短,載彈量小,炸不透重型裝甲艦,而陸地起降飛機在戰爭中卻得到了巨大的發展,特別是魚雷機,它攜彈量大、速度快、航程遠,在戰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所以,水上飛機在作戰中根本就無法與陸地起降的飛機相抗衡。

針對這一情況,英國人及時總結戰爭的經驗教訓,為適應戰爭需要,又重新回到了研製可在艦上起降飛機的航母的道路上,並提出了把陸地飛機帶到海上去的新設想。只不過,他們還在等待著有利時機的到來。

機會終於來了。由於1916年改裝「暴怒」號巡洋艦時,只在該艦沒有安裝前主炮的前甲板上設置了起飛甲板,而沒有在後甲板安裝飛機降落甲板,故艦載飛機只能在上面起飛,卻不能在上面降落。為了試驗飛機在軍艦上的降落,英國皇家海軍航空隊的飛行中隊長鄧寧中校曾經在該艦甲板上作了一次成功的起降嘗試(該艦當時是逆風航行的),但是當他進行第二次嘗試時,飛機掉進了大海。

由於鄧寧中校在「暴怒」號上駕機降落時不幸身亡,致使「飛機在母艦上降落」的問題引起了英國海軍界的高度重視,遂加快了研製航母的步伐。英國人做的第一件事是改善艦載機的性能,即用陸基起降的飛機去替代他們一直難以割捨的水上飛機;第二件事是在母艦上鋪設了飛機降落用的甲板。

「暴怒」號的悲劇發生後不久,英國海軍就把該艦上原先裝後主炮的地方改成了後飛行甲板,這樣在「暴怒」號上前後都裝上了橋梁結構的飛行甲板,飛機也換成了陸地起降的飛機,並可在艦上起飛和降落。該艦改裝成功後,可以裝載20架飛機。1918年7月,從「暴怒」號上起飛的飛機轟炸了德軍的一個飛機基地,並獲得了成功。世界上第一艘可以直接起降飛機的航母就這樣誕生了。但是,問題接著也就來了。處在該艦前後甲板中間的上層建築,仍然是飛行的障礙,飛機要在艦上降落很不安全,並且經常失敗。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原來,由於排煙、熱氣以及上層建築的綜合作用,在著艦甲板的上空形成了一個「不定常的渦流」,影響了飛機安全著艦。原因找到了以後,英國人通過不斷改進,終於在世界上首先推出了第一艘全通平甲板的真正航母——「百眼巨人」號。

該艦原名「卡吉士」號,是為義大利造的一艘客輪,開工不久,即被英國海軍買下,准備改建成航母。改建開始於1917年,完工於1918年9月,隨後正式加入了英國海軍。在改建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解決上面所提到的影響飛機著艦的問題。雖然找到了形成渦流的原因,但對於任何一艘水面艦艇的設計來說,都要求提供艦橋、桅桿,通常還有煙囪,或者至少是供主機排除廢氣的出口位置。怎樣設計才能處理好這幾者的關系,而又不影響飛行員著艦呢?這的確成了建造「百眼巨人」號的一大難題。正當英國造船專家們百思不得其解時,一名海軍軍官卻想出了一個解決方法,即把艦橋、桅桿和煙囪合並到上層建築上去,而上層建築的位置從飛行甲板的中間線移到右舷。這一方法名曰「島」型設計。它後來也就成為了航母的標准設計。

改建後的「卡吉士」號被英國海軍命名為「百眼巨人」號,艦上的飛機起飛和降落甲板相連在一起,飛行跑道很長,飛機的起飛降落也很方便。在飛行甲板的前端還設有一道欄柵,可以升起,也可以降下,目的是為了防止正在著艦的飛機,碰到停在甲板上的飛機,以及防止飛行員連同其飛機一起栽到海里去。另外還採用了島型艦橋且可以收縮,機庫則在飛行甲板下層的艙內。艦上所載的飛機是一種「杜鵑」式攻擊機,有折疊式機翼,能攜帶450公斤重、457毫米的魚雷。這種飛機在當時是一種優秀的艦載攻擊機,但由於建造的速度很慢,未能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戰。

航空母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戰艦,它以其強大的制海、制空能力,續航能力和其在戰爭中輝煌的戰績著稱於世,並一直橫行於大洋之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建造了120艘航空母艦,使海戰變成了空戰。現代航空母艦不僅具有強大的裝備和現代化的作戰指揮系統,而且分明就是一座「海上浮動城」,幾十萬匹馬力的核動力推進系統,使其不用添加燃料就能在大洋上航行作戰十幾年。如今,艦載飛機的重量可達35噸,蒸氣彈射器在幾秒鍾內可使飛機加速到每小時300公里。世界兩艘最大的航空母艦是美國的「企業」號和「尼米茲」號,都長330米,30萬馬力,排水量8.5萬噸,航速每小時65公里,可攜帶100多架飛機,艦上人員達4600名之多。

6. 航空母艦是怎麼造出來的

先是設計、放樣。比較先進的都是無紙化設計,並且不同部門可以共用同一個平台,提高造船效率。以前都是手工繪制圖紙。這方面日本、美國都比較領先,韓國也可以,國內近幾年也有所改善,造船速度明顯加快。

然後再是鋼板的切割、材料預處理、並且預製成構件。造航母都是用特種鋼,鋼材本身和切割、焊接,比普通民用或軍用船難度都要高一些。

再然後是在干船塢里進行裝配,龍骨、脅骨、蒙皮、甲板、甲板上層建築,使用龍門起重機將各種預制的構件拼裝到一起,再焊接成整體。

再然後就可以下水了,下水之後要舾裝,就是將船上的設備,像雷達、天線、武器、各種機電、管路等安裝。現在比較先進的或對於大型船隻,將部份管路或機電設備(比如動力)在裝配的過程中就已經安裝了。

再然後就是試航,一般像這種大型船隻1年的試航,1年的修改。

然後就能服役了。

7. 伊朗擁有航母嗎

伊朗的海軍很弱,沒有航母

目前伊朗海軍的家底有:

3艘俄制基洛級潛艇



其它的就是些快艇之類的了。


伊朗海軍的艦船老化,自製新船水平較差,尤其缺乏先進的武備和電子設備。剛剛結束的中、俄、伊三國演習,伊朗船隻缺乏防空的漏洞暴露無遺,整個演練全靠中國驅逐艦防空。

8. 航空母艦是怎麼製造的

現代的大型航母一般都是分段建造,以美國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為例,航母的核心部分都是在陸上造船廠進行建造,並且從設計上就採用模塊化處理,都造好之後運輸到臨海的干船塢中進行最後的組裝,最後在港口下水,並且舉行下水儀式,一般都是又命名人在船首處擊破一瓶香檳酒作為主要儀式。之後還要進行一系列的性能測試,其實就是美國海軍部門對於航母船體的質量驗收,要其各方面的標准達到預期的要求才能正式接收。之後就是航母的最後建造,包括艦島的儀器安裝,各種艦上設備的舾裝,最重要的是核反應爐和蒸汽彈射器的安裝,因為這兩項是美國航母的核心技術,並且屬於不能向外公開的機密,所以異常敏感,在航母訪問外國港口的時候,上艦參觀時不能看和不能拍攝的部分都屬於核心機密,有海軍陸戰隊士兵荷槍實彈地把守。最後就是正式服役,航母搭載若干架戰斗機就可以正式執行作戰任務了。

9. 我想問一下,航空母艦那麼大是怎麼造出來的,在海上,還是陸地請懂的人為我指點

呵呵,作為造船人,我要告訴你,航母不是最大的船。世界上最大的航母,美國的尼米茲級航母也就十幾萬噸,而大連造船廠每年都要造好幾條30萬噸的油輪。
當然,並不是說排水量越大的船越難造。航母上有很多技術難關,比如動力裝置、彈射裝置、武器裝備等。這些是民船不涉及的。
但是,造航母和造民船的工序是基本一樣的。都是先鋪設龍骨,也就是船底中間的一個最強的縱骨,相當於人的脊柱。然後分段建造。一段一段造好後,再把它們拼到一起,焊上,就是一個整船了,然後把武備安裝上去。
整個過程都是在船廠造的,陸地上。船體大合攏之後,才會下水。武器裝備什麼的都是下水後再往上裝的。
你還有哪裡不清楚的可以問我。我qq就是我名字

閱讀全文

與伊朗的航母怎麼造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語phan什麼意思 瀏覽:732
為什麼香港那麼多印尼口罩 瀏覽:368
越南為什麼要收護照 瀏覽:130
印度的葬禮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22
伊朗倒退多少年 瀏覽:484
印度是怎麼樣吃米飯的 瀏覽:401
如何出口越南 瀏覽:314
馬可波羅義大利哪裡人 瀏覽:268
薩達姆和伊朗什麼關系 瀏覽:789
印度的種姓是如何確認的 瀏覽:52
伊朗白領的工資是多少 瀏覽:772
韓國到中國人家裡住是什麼節目 瀏覽:861
伊朗給我們多少物資 瀏覽:944
中國到越南軟卧多少錢 瀏覽:734
支付寶怎麼往越南匯款 瀏覽:65
越南阿輝開的是什麼汽車 瀏覽:188
印度黑公交女孩屬於什麼種姓 瀏覽:62
越南辦護照結婚證要多少錢 瀏覽:223
印尼為什麼比馬來落後 瀏覽:713
印度種族等級怎麼辨認 瀏覽: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