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葉門局勢伊朗方面的態度和做法
3月26日,以沙特為首的阿拉伯聯軍突然發動了對葉門反政府的胡塞武裝的空襲行動,導致葉門局勢驟然升級,而伊朗也對此作出了強烈回應,伊朗總統魯哈尼、外長扎里夫等伊朗高級官員紛紛譴責沙特此舉,伊朗外交部發言人阿夫卡姆更將空襲行動稱作是侵略行為,表示沙特此舉只會使危機更加復雜並且導致和平解決問題的機會徹底喪失
葉門局勢的惡化,愈發凸顯中東地區教派紛爭的色彩。遜尼派當政的沙特和什葉派政權伊朗,正在或將扮演這場博弈的主角。葉門是一個傳統伊斯蘭國家,遜尼派占穆斯林的53%,什葉派佔47%。基於兩派基本勢均力敵的特點,葉門或成為沙特和伊朗競相爭奪的對象。
作為近鄰,葉門同沙特的關系一向密切。財力雄厚的石油富國沙特歷來是貧窮葉門的「金主」,遜尼派當政的科威特和阿聯酋也常常向葉門慷慨解囊。海灣阿拉伯國家對葉門的影響可見一斑。2012年5月開始的葉門全國和解對話進程,就是根據海合會的調解協議啟動的。去年10月,什葉派胡塞武裝武力奪取了薩那的控制權後,沙特等海灣國家暫時中斷了對葉門的資金援助。哈迪逃往亞丁後,海灣國家紛紛將使領館從薩那南遷,以示對其支持。沙特不僅接納了哈迪避難,還迅速組建阿拉伯聯軍,開始對胡塞武裝進行空中打擊。沙特還在與葉門接壤的邊境地區部署重兵,隨時准備發動地面進攻。
伊朗與胡塞武裝的關系,似乎沒有沙特等遜尼派國家與哈迪政權那麼親密,但伊朗和葉門胡塞武裝在教義上的接近,必然會讓二者關系備顯曖昧。沙特率阿拉伯聯軍越境實施空襲後,立即遭到了伊朗的強烈譴責。
㈡ 葉門為啥打仗了,誰和誰打。
主要因為遜尼派哈迪政府和什葉派胡塞武裝之間的教派沖突,其中哈迪政府得到了同為遜尼派的沙特政府的武力支持,而胡塞武裝得到了同為什葉派的伊朗政府援助。
內部原因:一是葉門現任總統哈迪內政改革操之過急,引起前總統薩利赫親信的不滿,被改革排擠的勢力同胡塞武裝取得了聯系,內外夾擊哈迪政府,導致葉門局勢迅速惡化。二是哈迪無法有效平衡幾大黨派的權力斗爭和關系,導致葉門國內政治力量無法在關鍵時刻形成統一戰線,維持國家的穩定。
外部原因:一是由於敘利亞內戰和伊拉克亂局愈演愈烈,美國對葉門局勢的關注和支持減少;二是由於油價一路走低,海灣國家的經費也捉襟見肘,葉門政府因失去外部援助而陷入困境之中;三是由於海灣地區伊斯蘭教派別勢力的斗爭的影響,沙特和伊朗分別是海灣地區遜尼派和什葉派的代表,沙特主要戰爭意圖是通過打擊葉門胡塞武裝,制衡伊朗在葉門的勢力擴張。如果沙特不出兵,作為伊朗利益代理人的什葉派胡塞武裝,在佔領葉門另一重要城市亞丁、徹底顛覆葉門遜尼派武裝後,會對葉門北邊的沙特造成極大威脅。
㈢ 葉門到底是誰和誰打,誰贏了,美國在裡面算怎麼回事
沙特陸軍在與胡塞武裝的這一系列戰斗中,都表現出了其士兵極為低下的作戰素養和作戰能力,先進的坦克裝甲車輛一旦遭到胡塞武裝的攻擊,在進行匆忙的還擊之後立刻開始掉頭撤離,有些坦克兵甚至還直接把坦克丟棄,自己倉皇逃命,把一輛完好無損的先進坦克送給了胡塞武裝,真·運輸大隊長啊
沙特陸軍在葉門的表現其實早就可以預料得到,這支沒有經過多少戰火歷練的軍隊,經過了長時間的和平之後,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戰爭,該怎麼打仗。在海灣戰爭中,沙特軍隊就已經暴露了自己的真實作戰水平
1991年的海灣戰爭期間,沙特陸軍作為聯軍主力之一參加了海夫吉小鎮之戰。伊軍先後對海夫吉發起了三次裝甲營級沖擊,前兩次被美國海軍陸戰隊擊退,但第三次伊軍在沙特軍隊防線上的進攻就成功取得進展,將沙特軍隊趕出了海夫吉。
在美軍猛烈空襲後,沙特軍隊決心一雪前恥,以兩個營兵力對海夫吉小鎮發起沖擊。雖然伊軍已遭美軍空襲壓制,士氣十分低落,但仍成功以猛烈火力長時間壓制了優勢兵力的沙特軍隊。而沙特當時裝備的法國AMX-30B2坦克雖然火控系統先進,卻因為自身裝甲過於薄弱,不敢沖上去迎戰伊軍性能落後的69式坦克。
最後在美軍飛機狂轟濫炸之下,沙特軍隊終於突破伊軍火力封鎖,沖入海夫吉,士氣崩潰的伊軍隨即丟下武器裝備逃跑了——當然也是因為他們的彈葯打完了。
沙特陸軍在這場規模不算大的沖突中死傷100人左右,伊拉克方面死60-300人(很多逃散的伊軍被打死在沙漠中,難以精確統計),被俘400人左右,90輛坦克和裝甲車輛被擊毀。然而這裡面大部分是美軍空襲的戰果。也就是說,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沙特陸軍在地面戰中和被美軍空襲折磨得已到崩潰邊緣的伊拉克人差不多打了個平手。
之後沙特吸取的教訓就是——把所有不好使的法國武器都扔了,換美國新裝備……至於別的問題,相信用錢能解決一切的沙特皇家陸軍懶得多想。
㈣ 土耳其和伊朗哪個軍事實力更強
土耳其的武器更先進,雖然最近和北約鬧心,但畢竟是北約的一部分,所以武器很不錯,尤其是一些美國、歐洲的裝備。同時,土耳其自己的軍工也在發展。
不過,伊朗的實戰經驗更多,同時,戰斗意志更強一些。整個敘利亞戰爭中,伊朗的軍官團是相當重要的一支力量,沒有伊朗的力量支持,敘利亞絕對撐不下去。實戰經驗足,戰斗意志堅強,但武器落後一些。
都算中東的軍事強國。
㈤ 沙特相比伊朗,經濟和軍事都更加強大但為何伊朗被認為是中東霸主
其實中東誰也不做大,因為誰在中東做大,都不符合美國利益,一個戰火紛飛的中東,符合世界各國的利益!所以美國經常在中東挑起教派仇恨,就是讓中東不能和平,一個和平繁榮的中東,就會對美元構成威脅,對美國盟友以色列的威脅更大!如果中東任何一個國家做大,美元就少了一個支撐點(目前美元的支撐點是日本、以色列、沙特),所以不管是伊朗還是沙特都無法做大。
嚴格意義上伊朗和沙特都不是中東霸主,目前中東地區處於群雄逐鹿的戰國時代,並沒一個特別強勢的區域霸主崛起。首先從領土、人口、經濟、軍力的規模體量上看: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敘利亞、沙特、埃及,但伊拉克和敘利亞長期處於戰亂狀態——空有龐大的體量,但國民經濟和軍事力量長期受戰爭制約,於是最先出局。另外以色列體量雖小,但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都是中東一流的,長期以自己小小的體量同周邊所有阿拉伯國家抗衡。所以目前有資格競爭中東霸主之位的有伊朗、土耳其、沙特、埃及、以色列五國。
沙特的人口遠遠達不到與國土面積想匹配的數量,與伊朗差太多,可耕地面積與伊朗差的就更遠了,沒有足夠的人口和可耕地面積,不可能成為地區霸主的。伊朗在美國的封鎖下逐漸建立了中東少有的軍事工業相對完備,可以自主研製的國家,中程導彈,普通導彈都會研製。50-60萬的伊斯蘭革命衛隊,神秘彪悍。況且,伊朗還有核武器技術。
沙特所有武器裝備靠購買,出了名的王爺軍,連葉門反政府武裝都打不過,戰斗意志差的遠。但伊朗同樣不具有完全壓服沙特的實力:沙特擁有更為豐富的油氣資源,有更強大的經濟,軍事裝備也更加現代化。另外伊朗作為波斯人為主的信仰什葉派的國家在中東地區屬於不折不扣的少數派,沙特完全可以利用民族教派的紛爭團結阿拉伯遜尼派國家組成反伊朗的同盟。
倆國家都有極為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儲備,產量極高,都是歐佩克成員國。但是伊朗的石油開采難度要遠遠大於沙特,因為地形多山地嘛,交通不便,況且常年受制裁,因此,沙特要比伊朗有錢的多,兩國GDP相差將近2000億美元。但是沙特對石油的依賴程度要遠遠高於伊朗,油價下跌對沙特打擊很大,伊朗就無所謂了,價高了多賺點,低了少賺點,常年被制裁,習慣了。況且,沙特最大的油田和主要石油儲備區在波斯灣附近,離伊朗太近。總之,中東地區只有伊朗具有成為區域霸主的條件,沙特還差的遠,不是美帝乾爹罩著,沙特早被伊朗滅了。
㈥ 土耳其和伊朗哪個國家的軍事實力更強一些
土耳其軍隊比伊朗軍事實力高得多,兩國根本不在一個層次。
土耳其軍隊是北約第二大常設部隊,僅次於美國軍隊,有五個分支,總兵力已經超過一百萬(含警察)。
土耳其被認為是中東地區最強的軍事力量,當然以色列不能算在內。
伊朗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伊朗的導彈,伊朗擁有中東地區最大的導彈庫,伊朗於 1998 年開啟了 " 流星 -3" 導彈的研製,並在 2003 年首次試驗成功,射程達 1300 公里,增程版的 " 流星 -3B" 導彈射程則可以高達 2000 公里。
總之,兩國軍事實力相比,土耳其佔有明顯優勢,實力更強。
㈦ 葉門為何會成為現狀都有哪個參戰了請介紹詳細內容
遜尼派當政的沙特和什葉派政權伊朗,正在或將扮演這場博弈的主角。葉門是一個傳統伊斯蘭國家,遜尼派占穆斯林的53%,什葉派佔47%。基於兩派基本勢均力敵的特點,葉門或成為沙特和伊朗競相爭奪的對象。
伊朗與胡塞武裝的關系,似乎沒有沙特等遜尼派國家與哈迪政權那麼親密,但伊朗和葉門胡塞武裝在教義上的接近,必然會讓二者關系備顯曖昧。沙特率阿拉伯聯軍越境實施空襲後,立即遭到了伊朗的譴責。
葉門情況就是個穆斯林亂局
㈧ 葉門是不是現在不好葉門現在是怎麼樣
沙特,尤其是沙特王室信仰遜尼派伊斯蘭教,而最近在葉門崛起的胡塞武裝信仰什葉派。當然這只是宗教上的原因。胡塞武裝背後有著中東的什葉派大本營——伊朗的支持。沙特一向自認為是海灣地區的領(yī)頭(xiǎo)羊(bà),葉門的地理位置處於沙特後院,沙特因此不能容忍伊朗勢力再次崛起,從而發動了對葉門的打擊。
葉門在上世紀確曾分裂為南北兩部分,但後來成功統一。現在葉門被幾大勢力分割,包括首都薩那在內的北部地區被胡塞武裝控制(沙特地面部隊也已經進入),以南部亞丁市為中心的地區由葉門總統哈迪控制的政府軍把持,東部處於勢力真空地帶,大片地區被基地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所控制,一段時間之前還傳出了當地武裝分子「建國」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