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高原旁邊是什麼盆地

伊朗高原旁邊是什麼盆地

發布時間:2022-08-22 11:08:01

① 伊朗靠近哪裡

概況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位於亞洲西部,北接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土庫曼,瀕臨裏海,西與土耳其、伊拉克接壤,東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南隔波斯灣、阿曼灣與阿拉伯半島諸國相望。面積1 6 4 .8 萬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 8 3 0 千米。

伊朗是個古國。我國古代史書上稱其為「安息」國。公元前6 世紀稱波斯,是個大帝國。7 世紀後,異族先後入浸。1 8 世紀前期,納第爾汗領導伊朗人民推翻了異族統治。1 9 世紀後期起,英國、俄國和美國不斷侵入。1 9 2 5 年,建立起巴列維王朝。1 9 7 9 年成立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1 9 7 1 年8 月1 6 日同我國建交。

居民

波斯人約佔6 6 %,還有阿寒拜疆人、庫爾德人、俾路支人、巴赫蒂亞爾人、盧爾人、阿拉伯人、加什蓋伊人、土庫曼人、亞美尼亞人、亞述人等。西北部人口較密,大部分地區每平方千米1 0 —5 0 人,信伊斯蘭教,什葉派佔大多數。波斯語為官方語言。

自然環境

伊朗是一個高原和山地相間的國家,大部分位於伊朗高原上,海拔一般在9 0 0 —1 5 0 0 米之間。中央部分大部為較平坦的高原,佔全部領土的1 /2 。高原上多小型內陸盆地。北部有厄爾布爾士山脈,海拔2 4 0 0 —3 0 0 0 千米,主峰達馬萬德山海拔5 6 7 1 米,是一座死火山,為伊朗最高峰。裏海沿岸狹窄的平原上,覆蓋著肥沃的沖積土。西北部是亞美尼亞高原的一部分,多山間盆地,有全國最大的烏爾米耶湖。西南部和南部為許多平行的山嶺,把伊朗內地與海隔開。東部地區是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沙漠和荒地佔全國面積的1 /3 ,著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東南部在伊朗境內。伊朗東部和內地屬大陸性亞熱帶草原和沙漠氣候,寒暑變化劇烈,夏熱,冬冷多風,內地形成大片的草原、沙漠和鹽沼。西部山地區受地中海式氣候影響,年平均降水量達5 0 0 毫米以上,東部沙漠地區減少到1 0 0 毫米左右,沿裏海一帶年平均降水量達1 0 0 0 毫米以上,炎熱潮濕,可生長亞熱帶植物。

自然資源

伊朗擁有十分豐富的石油資源,現已探明的儲量達9 5 0 億桶。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以西南部胡齊斯坦省的卡倫河流域最豐富。主要油田有加奇薩蘭、馬倫、阿加賈里、比比—哈基梅等。此外還有大量天然氣、煤以及銅、鐵、鋁、鉻、石棉、磷酸鹽、石墨、硫磺等。在亞塞拜然和呼羅珊省還發現有鈾礦。

經濟概況

伊朗農業人口約佔全國人口4 5 %。主要農產品有小麥、大麥、稻子、棉花、甜菜等。畜牧業相當重要。地毯織造業很普遍。石油是經濟的命脈。年產原油1 億多噸,居世界前列;年產天然氣約5 0 0 —6 0 0 億立方米。西南部是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產區。在各工業部門中,紡織工業居第二位,其它還有建築材料、鋼鐵、汽車裝配、機械製造、制葯、采礦等。主要外貿對象是德國、日本、義大利、土耳其、法國等。石油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外還出口棉花、地毯、干鮮果品、皮張、礦石、天然氣等。進口以機器、鐵和鐵製品、化工產品、葯品、電機、汽車、糖、茶、棉布等為主。

卡倫河是境內唯一的通航河流。輸油管把石油從產區輸往各出口港及提煉中心。

重要城市

德黑蘭:首都。1 1 世紀建立的古城。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鐵路樞紐。有紡織、石油提煉、汽車裝配、制葯、水泥等工業。

阿巴丹:著名的石油城。有規模很大的煉油廠和設備完善的石油化工廠。波斯灣上的哈爾克島,是伊朗原油的輸出中心和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輸出港之一。

阿瓦士:位於石油蘊藏豐富的胡齊斯坦省。伊朗縱貫鐵路上的要站之一。為石油提煉中心和轉運站。大不里士:人口約6 0 萬。8 世紀起曾長期為伊朗首都。農畜產品重要貿易中心。以織毯、製革等手工業著名。地震較頻繁。

伊斯法罕:伊朗古都,古代「絲綢之路」的南路要站。全國最大紡織工業中心,金屬製品亦著名。

馬什哈德:是伊朗橫貫鐵路的東部終點。向為印度、阿富汗同德黑蘭間的商隊貿易中心。是黃麻、絲、茶和麵粉等商品的重要集散地。為什葉派伊斯蘭教聖地。

其它

重要節日:國慶日2 月1 1 日。春節(新年)3 月2 1 日。

與我國建交日:1 9 7 1 年8 月1 6 日。

貨幣:伊朗里亞爾。

時差:比格林尼治時間早3 小時3 0 分;比北京時間晚4 小時3 0 分。

國花:玫瑰。

國名釋義:古波斯語意為「光明」。

② 亞洲鄰近裏海的高原是什麼

亞洲臨近裏海的高原是伊朗高原。

伊朗高原:是亞洲西南部的高原地帶,亦是古代文化的發源地,其由阿拉伯版塊與歐亞大陸版塊碰撞之後形成的多折山脈帶地形。

伊朗高原由小亞細亞和高加索開始,一直向東延伸,包括現今阿富汗的絕大部分和巴基斯坦的很大部分。伊朗高原周圍被雄偉的高山所包圍,高原中央是遼闊的內陸盆地,沒有河流通往大海。伊朗農業條件最好的地區,是毗鄰兩河流域的胡澤斯坦地區,還有北部、西北部山鏈的山麓與河谷地區,特別是裏海、高加索山脈的斜坡地區。

伊朗高原是亞洲西南部的高原地帶,亦是古代文化的發源地,地處南亞次大陸西北部、印度洋的阿拉伯海、波斯灣、阿拉伯半島、高加索、裏海、中亞與帕米爾高原之間,范圍包括西亞中部高原及四周山地。佔有伊朗大部,東部在阿富汗,東南部屬巴基斯坦。古代為眾多文化中心所懷抱,近代又處在國際交通要沖,戰略地位重要。

伊朗高原北鄰裏海、圖蘭低地和興都庫什山脈、厄爾布爾士山脈;南濱波斯灣、阿曼灣和阿拉伯海;東緣以蘇萊曼山脈為界;西南緣是扎格羅斯山脈。

③ 伊朗高原的分區范圍

按照自然地理環境,伊朗高原可以劃分為五個特徵明顯的自然地區:扎格羅斯地區、內陸茺漠盆地或中央茺漠盆地、裏海沿岸地區、古代的帕提亞地區、東伊朗地區。
伊朗高原由小亞細亞和高加索開始,一直向東延伸,包括現今阿富汗的絕大部分和巴基斯坦的很大部分。伊朗高原面積約250萬平方公里。
其東部邊界是興都庫什山脈,它將伊朗與印度分開;其西部邊界是扎格羅斯山脈,它將伊朗高原與底格里斯河谷分開;
其南部邊界是印度洋和波斯灣;其北部邊界是阿拉斯河、裏海、科彼特山鏈、阿姆河以南的帕羅帕米蘇斯山。伊朗高原周圍被雄偉的高山所包圍,高原中央是遼闊的內陸盆地,沒有河流通往大海。從伊朗高原各山脈內坡流出的河流,全都消失在這個乾燥貧瘠的盆地之中。伊朗農業條件最好的地區,是毗鄰兩河流域的胡澤斯坦地區,還有北部、西北部山鏈的山麓與河谷地區,特別是裏海、高加索山脈的斜坡地區。伊朗高原的總面積有370萬平方公里。

④ 伊朗高原屬於伊朗嗎﹖

你好。不完全屬於伊朗。伊朗高原由小亞細亞和高加索開始,一直向東延伸,包括現今阿富汗的絕大部分和巴基斯坦的很大部分。伊朗高原面積約250萬平方公里。

⑤ 伊朗高原的自然環境

伊朗高原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間。中央部分大部為較平坦。高原上多小型內陸盆地。北部有厄爾布爾士山脈,海拔2400-3000千米,主峰達馬萬德山海拔5671米,是一座死火山,為伊朗最高峰。西南部為厄爾布爾士山與科彼特山,東部為加恩-比爾兼德高地,北部有厄爾布茲山脈,德馬萬德峰海拔5670米,為伊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是寬闊的扎格羅斯山山系,約占國土面積一半。中部為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有卡維爾荒漠與盧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餘米。裏海沿岸狹窄的平原上,覆蓋著肥沃的沖積土。西北部是亞美尼亞高原的一部分,多山間盆地,有全國最大的烏爾米耶湖。西南部和南部為許多平行的山嶺,把伊朗內地與海隔開。東部地區是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著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東南部在伊朗境內。

⑥ 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交界處是什麼盆地

這三國交界處是「錫斯坦低地(也叫」赫爾曼德盆地」)「


錫斯坦(Sistan):位於伊朗高原的東南部,呈橢圓形,是一個復雜的陷落地帶,向東盆地展開但形狀不規則,並直至興都庫什山脈為其東北邊緣。錫斯坦降水稀少,氣溫溫差極大。


⑦ 伊朗高原主要平原有什麼位於什麼境內又稱西問平原

伊朗高原沒有平原。伊朗高原,位於帕米爾高原和亞美尼亞高原之間,北鄰裏海、圖蘭低地和興都庫什山脈、科彼特山脈與厄爾布爾士山脈;南濱波斯灣、阿曼灣和阿拉伯海;東緣有基爾塔爾山脈與蘇萊曼山脈;西南緣是扎格羅斯山脈,南部有莫克蘭山脈。各山都很高峻,山脈與谷地交錯排列。為一四周環山的閉塞式山間高原。東西長2500千米,南北寬1500千米,面積約270萬平方千米。內部地勢起伏不大,海拔1000~1500米,多山間盆地,其間鹽沼、荒漠廣布。高原內部有卡維爾、盧特與雷吉斯坦三個荒漠。
伊朗高原由小亞細亞和高加索開始,一直向東延伸,包括現今阿富汗的絕大部分和巴基斯坦的很大部分。伊朗高原周圍被雄偉的高山所包圍,高原中央是遼闊的內陸盆地,沒有河流通往大海。伊朗農業條件最好的地區,是毗鄰兩河流域的胡澤斯坦地區,還有北部、西北部山鏈的山麓與河谷地區,特別是裏海、高加索山脈的斜坡地區。
伊朗絕大部分地區都是真正的山地型戈壁,只有西南地區擁有部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以及西部的扎格羅斯山脈以北的大量山間盆地以及河谷,為伊朗提供了優良的耕作區域。在伊朗的北部,有一道瀕臨裏海的狹長平原,這一區域的南方被高達3000多米的厄爾布爾士山脈阻隔(最高峰5000多米),與平原之間的落差高達2000多米,使得北方的濕潤氣流在這里匯集,形成降水充沛的魚米之鄉,面積大概約為成都平原的2倍。除此之外,這里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5-30度左右,河流遍地,比起中國的江南地區也絲毫不會遜色,因此這里也是伊朗水稻主產區。

⑧ 西亞的伊朗高原地區

閉塞的山間高原
包括高原內陸及其周圍山地,主要由南北兩側的邊緣山地及中間高原盆地所構成。其邊緣山地屬於阿爾卑斯—喜馬拉雅褶皺山帶。分為兩支,北支主要有厄爾布爾士山脈、科彼得山脈和興都庫什山脈;南支主要有扎格羅斯山脈、莫克蘭山脈、基爾塔爾山脈,並東延成蘇來曼山脈。伊朗高原南北介於中亞平原和阿拉伯海及其海灣之間,西鄰亞美尼亞高原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東接印度半島區的塔爾沙漠,東西長達2500公里,南北最寬為1500公里,面積約270萬平方公里,大部分屬伊朗,小部分屬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國。
伊朗高原周圍山地高大險峻,尤其是興都庫什山和扎格羅斯山脈等,海拔高度都在3000米以上,有冰雪覆蓋的山峰高大連綿,十分壯觀雄偉。
乾燥的伊朗式氣候
伊朗高原氣候主要屬亞熱帶乾旱與半乾旱氣候,具有大陸性顯著、溫差大、冬春降水多等特點,因此稱伊朗式氣候。南部邊緣為熱帶乾旱氣候。
伊朗高原基本上處在副熱帶高氣壓帶及東北信風帶,地勢較高,氣流多來自乾燥內陸,高原內部又呈盆地狀,導致本區氣候具有突出特點:大陸性顯著,冬涼夏熱,年較差大。年平均降水量為400毫米,大部分地區在200毫米以下,高原中部尚不到100毫米,僅在邊緣山地特別是迎風側降水量較多,厄爾布爾士山北坡和裏海沿岸年降水量常超過1000毫米,是降水最豐富的地區;西北部和西部山地年降水在500~750毫米之間。降水量的空間分布表現出自北而南、從西向東、由山地到內陸盆地逐漸減少的趨勢。
內陸流域廣大
封閉的地形、稀少的降水使伊朗高原上形成了廣大的內流區(包括無流區),內流、無流區約占其總面積的2/3。高原上沒有真正的大河,河流長度不大,流域面積有限。河流的水量少,水位季節與年際變化都很大,多季節性河流等成為本區突出的水文特徵。高原內部基本上為內流區和無流區,內陸河多發源於高原邊緣山地的內側,流向內陸低地。赫爾曼德河發源於喀布爾西帕格曼山,向西南流入薩巴里湖,全長1110公里,是伊朗高原最長的河流,為內陸河,主要靠高山融雪水和冬雨補給,最大徑流量在春季或春末,此時在乾旱的低地可出現春洪水災。其餘較大的內流河有赫里河、哈利勒河、庫爾河等。外流河多分布在高原邊緣山地的外側,都很短小,流域面積也很小。最長的外流河是卡倫河,發源於扎格羅斯山,流向西南,在阿巴丹附近匯入阿拉伯河,全長550公里,有一定的通航價值。此外,還有一些更短小的外流河流入阿拉伯海及阿曼灣、波斯灣。著名的湖泊有薩巴里湖、納馬克湖等,都是內陸鹹水湖。
植被
自然植被—土壤主要屬亞熱帶荒漠草原、荒漠和灰鈣土、棕鈣土及漠土系列,自然景觀多為半荒漠、荒漠景觀。整個內陸高原基本上是半荒漠和荒漠,植被稀疏,植物種類很少,多生長疏生短草和肉質、多刺、根系發達的灌木。森林面積很少,僅佔10%左右,在南裏海低地厄爾布爾士山脈北坡森林茂密,多闊葉林,在扎格羅斯山地西部有較稀疏的森林,在山地森林帶以上分布著大片的山地草原。
自然資源
以礦產資源最為豐富。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石油主要分布在扎格羅斯山的西南麓,即構造上屬新褶皺山地的前緣凹陷地帶,儲油構造良好,已探明儲量100多億噸,是西南亞也是亞洲和世界上的主要石油產地。鐵礦亦十分豐富,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地區,如克爾曼、巴米安等地,儲量大、品位高。銅、鉻、鉛、鋅等礦儲量也相當可觀。土地主要是適於放牧的各種草地,可耕地較少,不足總面積的1/5,水源不足,使草場載畜量很低。

⑨ 世界各大高原、盆地的地理范圍是啥

巴西高原,巴西境內東南部,青藏高原,你知道在那,伊朗高原,伊朗全境…帕米爾高原,塔里木盆地西邊…維多利亞高原…南極…還有北美洲大洋洲…盆地…剛果盆地……查德盆地…同在非洲中、北部,中國四盆…大洋洲南極洲…等

⑩ 列舉一下所有的平原高原盆地,然後介紹一下

1。
平原
陸地上海拔高度相對比較小的地區稱為平原。

平原是陸地上最平坦的地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原地貌寬廣平坦,起伏很小,它以較小的起伏區別於丘陵,以較小的高度來區別於高原。

平原的類型較多,按其成因一般可分為構造平原、侵蝕平原和堆積平原,但大多數形成一般都是河流沖擊的結果。堆積平原是在地殼下降運動速度較小的過程中,沉積物補償性堆積形成的平原。洪積平原、沖積平原,海積平原都屬於堆積平原。如長江中下游平原就是沖積平原。侵蝕平原,也叫剝蝕平原,是在地殼長期穩定的條件下,風化物因重力,流水的作用而使地表逐漸被剝蝕,最後形成的石質平原。侵蝕平原一般略有起伏狀,如我國江蘇徐州一帶的平原。構造平原是因地殼抬升或海面下降而形成的平原,如俄羅斯平原。

世界平原總面積約佔全球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平原不但廣大,而且土地肥沃,水網密布,交通發達,是經濟文化發展較早較快的地方。我國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就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另外一些重要礦產資源,如煤,石油等也富集在平原地帶。

■長江中下游平原

中國長江三峽以東的中下游沿岸帶狀平原。北界淮陽丘陵和黃淮平原,南界江南丘陵及浙閩丘陵。由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面積約20多萬平方千米。地勢低平,海拔大多50米左右。中游平原包括湖北江漢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稱兩湖平原)、江西鄱陽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徽長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皖中平原)以及江蘇、浙江、上海間的長江三角洲。氣候大部分屬北亞熱帶,小部分屬中亞熱帶北緣。年均溫14~18℃,最冷月均溫0~5.5℃,絕對最低氣溫-10~-20℃,最熱月均溫27~28℃,無霜期210~270天。農業一年二熟或三熟,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集中於春、夏兩季。地帶性土壤僅見於低丘緩岡,主要是黃棕壤或黃褐土。南緣為紅壤,平原大部為水稻土。農業發達,土地墾殖指數高(上海62.1%,江蘇45.6%),是重要的糧、棉、油生產基地。盛產稻米、小麥、棉花、油菜、桑蠶、薴麻、黃麻等。河汊縱橫交錯,湖盪星羅棋布,湖泊面積2萬平方千米,相當於平原面積10%。兩湖平原上,較大的湖泊有1300多個,包括小湖泊,共計1萬多個,面積1.2萬多平方千米,占兩湖平原面積的20%以上,是中國湖泊最多的地方。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等大淡水湖,與長江相通,具有調節水量,削減洪峰的天然水庫作用,產魚、蝦、蟹、蓮、菱、葦,還有中華鱘、揚子鱷、白鱀豚等世界珍品,水產在中國占重要地位,素稱魚米之鄉。是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有上海市、南京市、武漢市、南昌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南通市、蕪湖市、長沙市等城市。主要工業有鋼鐵、機械、電力、紡織和化學等,是重要的工業基地。平原居中國南北和東西交通網的樞紐地帶,水陸交通都很發達。長江貫穿中部,成為一條東西向的水運大動脈,加上其無數支流,構成一龐大水道網。
世界十大平原?

(1) 南美洲亞馬孫平原:5600000平方千米
(2) 歐洲東歐平原:4000000平方千米
(3) 亞洲西西伯利亞平原:2600000平方千米
(4) 南美洲拉普拉塔平原:1500000平方千米
(5) 北美洲北美大平原:1500000平方千米
(6) 亞洲圖蘭平原:1500000平方千米
(7) 亞洲恆河平原:450000平方千米
(8) 亞洲印度河平原:300000平方千米
(9) 歐洲中歐平原:300000平方千米
(10) 亞洲松遼平原:250000平方千米

2。
高原
高原(plateau)

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積廣大,地形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比較完整的大面積隆起地區稱為高原。高原與平原的主要區別是海拔較高,它以完整的大面積隆起區別於山地。

高原是指海拔超過l000米,面積較大,頂面起伏較小,周圍形成陡坡的高地。高原素有「大地的舞台」之稱,它是在長期連續的大面積的地殼抬升運動中形成的。它以較大的高度區別於平原,又以較大的平緩地面和較小的起伏區別於山地。有的高原表面寬廣平坦,地勢起伏不大;有的高原則山巒起伏,地勢變化很大。高原海拔高,氣壓低,氧氣含量少,利用這一低壓缺氧環境,可提高人體的體力耐力素質,故其成為體育界耐力訓練的「寶地」。

另外高原地區接受太陽輻射多,日照時間長,太陽能資源非常豐富。高原區水的沸點低於100℃,如用普通飯鍋煮飯,則會夾生。按高原面的形態可將高原分幾種類型:一種是頂面較平坦的高原,如中國的內蒙古高原;一種是地面起伏較大,頂面仍相當寬廣的高原,如中國青藏高原;一種是分割高原,如中國的雲貴高原,流水切割較深,起伏大,頂面仍較寬廣。黃土高原是中國四大高原之一,高原大部分為厚層黃土覆蓋。陝西黃土高原地層出露完整,地貌形態多樣,是中國黃土自然地理最典型地區。

青藏高原 海拔4000-4500米,面積230萬平方公里,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帕米爾高原
蒙古高原
中西伯利亞高原
南極冰雪高原
巴西高原 面積500萬平方公里
德干高原 位於印度半島,
伊朗高原 位於西亞
東非高原 一般海拔1000-1500米
南非高原 海拔1500-2000米

3。
盆地
盆地(basin)

人們把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狀地形稱為盆地。地球上最大的盆地在東非大陸中部,叫剛果盆地或扎伊爾盆地,面積約相當於加拿大的1/3。這是非洲重要的農業區,盆地邊緣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

盆地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地殼構造運動形成的盆地,稱為構造盆地,如我國新疆的吐魯番盆地、江漢平原盆地。另一種是由冰川、流水、風和岩溶侵蝕形成的盆地,稱為侵蝕盆地 ,如我國雲南西雙版納的景洪盆地,主要由瀾滄江及其支流侵蝕擴展而成。

中國主要盆地

中國有五個十分有名的盆地,分別為四川、塔里木、吐魯番、准噶爾、柴達木等盆地,面積都在10萬平方千米以上。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又被稱為「中國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

位於新疆省南部的塔里木盆地,是我國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為維吾爾語的漢譯名,意為「無韁之馬」的大盆地。盆地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甘肅、新疆邊境,東西長約1600公里左右,南北最寬處約為600公里左右,面積約為53萬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約1000米,約佔新疆總面積的二分之一。較四川盆地大2.6倍,較北疆准噶爾盆地大1.4倍,較吐魯番盆地大10多倍,是我國最大的內陸盆地。

塔里木盆地深居歐亞大陸腹地,四周高山海拔均在4000~6000米,距海遙遠、氣候乾旱少雨,晝夜溫差和季節變化很大,是典型的大陸性荒漠氣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元月份平均溫度在零下10℃,7月份均溫到25℃,同一地方冬夏溫差可達50℃—60℃,晝夜溫差達15℃—20℃之間。每當春夏和秋冬之交,早晚寒冷,常常要穿棉衣;而中午氣溫卻很高,穿著單衣還熱。所以人們用「早穿皮襖午穿紗,懷抱火爐吃西瓜」來形容這里的氣候特點。盆地的降雨量除西部相對地稍多以外,大部分地區年降雨量都在50毫米以下,東部地區只有10毫米左右,有的地方甚至終年滴雨不降。

從盆地邊緣到中心,依次出現戈壁灘,沖積扇平原和沙丘地區,整個盆地呈環狀結構。河流從周圍高山下注所造成的沖積平原,一般都是綠洲。大的綠洲有喀什、莎東、和田、阿克蘇和庫車等。綠洲內農業發達,水渠縱橫,田連阡陌,綠樹成蔭,盛產小麥、玉米、水稻、棉花和瓜果。這里是我國糧食、長絨棉和蠶絲的重要產區。盆地中部是我國最大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面積約33.4萬平方公里,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沙漠。由於沙漠面積大,又極端缺水,在舊社會很少有人能進入沙漠的中心地區,故將這個大沙漠命名為「塔克拉瑪干」,意是維吾爾語,為進去出不來。盆地東部有著名的游移湖泊——羅布泊。還有許多條內陸河,水源不是靠天雨,主要靠高山融化的雪水來補給。

塔里木盆地內主要居住的是維吾爾族人。在舊社會由於交通不便等多種原因,這里處於自然封閉狀態,很少有人前來。解放後,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人民相互間的交往加速,來的人日漸增多,特別是人民政府多次派科學考察隊到此考查自然情況和資源,已發現這里不僅礦產資源豐富,有多種有色金屬與石油,還有大量的鹽礦等。隨著我國建設的發展,這些寶貴的資源都將得到合理開發和利用。

准噶爾盆地

准噶爾盆地位於天山以北,天山與阿爾泰山之間,西北、東北和南面均為高山所包圍,成一不等邊的三角形,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盆地。盆地地勢由東向西微微傾斜,東端海拔高度可達千米,而西部的湖沼窪地已下降到200~400米,艾比湖水面高程僅189米,是盆地最低部位。

准噶爾盆地的地形結構與塔里木盆地相似,但四周的山嶺有許多缺口,所以盆地形狀不如塔里木完整。盆地東西兩端較為開展,成為中國通往中亞的孔道。盆地的海拔平均約500米,向東地勢漸高,與內蒙古高原相連接。盆地內部景色較為復雜,有草原、沙漠、鹽湖、沼澤。其中沙漠僅限於中部及東部,即瑪納斯河以東,統稱為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這里氣候乾燥,沙丘比較小,高度也較低。瑪納斯河以西,降水量較多,大部分為草原和沼澤地帶。盆地西部有高達2000米的山嶺,但是有幾個缺口,西北風吹入盆地內,因而冬季氣候寒冷。

准噶爾盆地有著豐富的石油、煤和各種金屬礦藏。盆地西部的克拉瑪依是中國較大的油田之一。北部阿爾泰山區自古以來以盛產黃金著名。准噶爾盆地的綠洲較少,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側;盆地東緣因沒有高大山脈為綠洲的發育提供水源,所以基本上沒有什麼綠洲。

柴達木盆地

柴達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上陷落最深的一個巨大盆地,略呈一不等邊的三角形。位於青海省阿爾金山、祁連山、昆侖山間,東西長800公里,南北最寬處350公里,面積約22萬平方公里,由許多小型的山間盆地所組成。盆地西高東低,海拔2,500~3,000米,比塔里木盆地高2~3倍,是一個高原型盆地。從盆地邊緣至中心依次為戈壁、丘陵、平原、湖泊。

「柴達木」蒙古語即「鹽澤」的意思。二三億年前這里還是一個大湖,後來盆地西部上升,湖面逐漸縮小,留下5,000多個鹹水湖。位於盆地中央的察爾汗鹽池是中國最大的鹽湖,面積約1,600平方公里,儲鹽量達250億噸,可供全國人民食用8000年之久。鹽湖表面結成大面積堅硬深厚的鹽蓋,最厚處達15米。貫穿盆地南北的公路,有31公里長的路面就是建築在察爾汗鹽湖的鹽蓋上;這里的不少房屋也是用鹽塊砌成的。盆地上還有五光十色的鹽結晶,其中水晶鹽塊可以雕刻成各種藝術品。柴達木不僅是鹽的世界,而且還具有豐富的石油、石棉以及各種金屬礦藏,曾被人們譽為「聚寶盆」。如今,這個沉睡千年的「聚寶盆」,正在建設成為中國西北的重要工業基地之一,其東部和東南部已成為新墾農業區。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與上述3個盆地的自然景色迥然不同,這里江水滔滔終年不息,蔥郁的山林、翠碧的田野襯托著紫紅色的土壤,紅綠相映成趣,使這個被譽為「天府之國」的盆地顯得分外妖饒。

四川盆地屬丘陵狀盆地,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不但形式完整,而且是一個標準的構造盆地。四周邛崍山、龍門山、大巴山、巫山及大婁山環繞,海拔1000~3000米,多紫紅色砂頁岩,故有「紫色盆地」、「紅色盆地」之稱。大約距今1.35億年前,四川盆地還是一個內陸大湖。後因地殼運動,周圍上升為山地,東緣的巫山地形較低,湖水從巫山溢出,湖底逐漸乾涸成為盆地。在地殼水平運動的作用下,盆地山脈都成西南—東北方向排列,以川東一帶地勢最高,華鎣山最高峰海拔約1800米,成為盆地中的最高點。盆地中部丘陵和緩起伏,面積幾乎占盆地一半以上,形成一個丘陵性盆地。

成都平原位於盆地的西部,它是一個由於地殼不斷下沉和河流夾帶的泥沙長期堆積而成的扇形沖積平原。平原上河渠交錯,灌溉便利,是四川盆地的精華所在。2200多年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為了防洪和灌溉,在成都平原、岷江上游利用地形特點,因勢利導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是建築在灌縣附近岷江中心的一條大堤,它把岷江分成內江和外江。都江堰前端的堰頂尖如魚嘴,叫做都江魚嘴。外江的水滾滾而下,匯注長江。內江的水經過人工切開的山岬,通過渠道被引入成都平原。這個引水口叫做「寶瓶口」,被切開後與岸隔離的石堆叫做「離堆」。為了控制灌溉用水,在都江堰下游的內、外兩江之間修了一道飛沙堰,使內江水在平水時可以全部流入渠道,大水時過多的水量可越過飛沙堰泄入外江。這一工程建成以後,灌溉了幾百萬畝農田,有力地促進了成都平原的農業生產。勞動人民還在寶瓶口的石壁上刻了水格,觀測水位變化,並積累了許多水利工程方面的寶貴經驗。

四川盆地除了成都平原的沖積土以外,在廣大丘陵地區,滿山遍野都是一片紫紅色的土壤。這種土壤是從紫紅色的砂頁岩風化而來的,含有植物所需要的磷、鉀等礦物養料,是中國南方最肥沃的土壤之一。但因這種土壤質地比較疏鬆,而盆地中的降水又十分豐沛,再加上多丘陵地形,在缺乏植被保護的地方,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長期以來,四川人民為了保持水土修築了許多梯田。

四川盆地由於經歷過由陸地到海盆、由海盆到湖盆、然後又由湖盆轉變成為陸盆的歷史,所以在盆地中沉積了豐富的煤、鐵、鹽、天然氣和石油等礦藏,再加上盆地內溫暖濕潤的氣候,精耕細作的肥沃土壤,使得被譽為「天府之國」的四川盆地不僅是中國重要的稻、麥、玉米等糧食豐產區,還盛產甘蔗、棉花、蠶絲、茶葉、油菜、葯材和水果。新中國成立後,這里的鋼鐵、機器製造、化工等重工業和許多輕工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如今,四川盆地正在建設成為中國內地的一個重要的現代化的工、農業生產基地

閱讀全文

與伊朗高原旁邊是什麼盆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女皇有多少國家 瀏覽:593
印度邊境需要什麼邊境證 瀏覽:998
英國租房信息均價費用多少 瀏覽:859
中國人去伊朗要注意些什麼 瀏覽:225
中國哪裡的乙肝患者多 瀏覽:1000
中國哪裡的人最靈 瀏覽:585
印度馬丁身高多少 瀏覽:168
印尼賓館發票怎麼開 瀏覽:137
英國富人多少人 瀏覽:342
印度神話與泰國有什麼關系 瀏覽:811
印度蝗蟲什麼時候回來 瀏覽:989
美國溫度84度中國多少度 瀏覽:973
十三行在中國哪個地方 瀏覽:932
印尼的特色植物是什麼意思 瀏覽:480
印度人怎麼評論他們的芒果乾 瀏覽:615
和印度人做生意什麼感覺 瀏覽:996
去伊朗開店辦理什麼簽證 瀏覽:740
華人在伊朗工作怎麼樣 瀏覽:936
義大利語英語哪個好 瀏覽:609
印尼選票有多少 瀏覽: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