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國國會議員都有誰
美國國會分參議員與眾議員。
美國副總統兼參議長拜登
參議員(senator)由各州選民直接選出 ,每州 2 名 ,實行各州代表權平等原則。現有議員100名。當選參議員必須年滿 30歲,作為美國公民已滿9年 ,當選時為選出州的居民 。任期6年,每 2年改選1/3 ,連選得連任 。
美國眾議長約翰·博納
眾議員(congressman)數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 ,由直接選舉產生,每州至少1名 ,人數固定為435名 ,必須年滿25歲,作為美國公民已滿7年,當選時為選出州的居民 。任期 2年,連選得連任。兩院議員長期連任現象極為普遍。議員不得兼任其他政府職務,國會議員代表其選區的選民,但是最為一個整體代表整個國家選民,通過立法來規范政府與人民的行為。
Ⅱ 有誰知道美國國會議員多少個人
眾議院中有各州眾議院議員435名,以及華盛頓特區、關島、美屬維爾京群島、美屬薩摩亞、波多黎各及北馬里亞納群島的無投票權代表,而參議員來自50個州,為數100名。
Ⅲ 伊朗最新問題
新華網維也納11月15日電(記者劉鋼)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15日在維也納原子能機構總部向機構35個理事國提交了有關伊朗核問題報告。報告認為,伊朗在澄清其核計劃方面與原子能機構的合作是「足夠」的。但報告未就伊朗是否發展核武器得出明確結論。
這份名為「伊朗執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保障協定及安理會第1737號和第1747號決議情況」的報告共9頁,詳細闡述了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澄清國際原子能機構所列有關伊朗核計劃未決問題的情況。
報告認為,伊朗在澄清鈾濃縮離心機問題方面採取了與國際原子能機構配合的態度,伊朗的合作是「足夠」的。伊朗申報的情況與國際原子能機構掌握的情況相符。從這個意義上說,伊朗在涉及鈾濃縮離心機問題上沒有隱瞞不報的核活動。
但報告也指出,伊朗至今仍然沒有按照聯合國安理會的要求停止鈾濃縮活動。目前伊朗有大約3000台離心機在運轉,並已開始試驗更新型、更高效的離心機。這種新型設備將加快伊朗提煉濃縮鈾的進程。
巴拉迪的報告還說:「根據目前掌握的信息,國際原子能機構無法就(伊朗核)計劃當初最基本的性質得出結論。」這一說法等於避開了伊朗核計劃是否用於軍事目的這一十分敏感的話題。
在肯定伊朗在澄清有關核活動方面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態度的同時,巴拉迪也指出,伊朗的合作是「對應式」的,還不夠積極主動。巴拉迪還要求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簽署一份附加議定書,並採取更加嚴格的透明措施,以便國際原子能機構對伊朗的核活動進行有效監控,以澄清涉及伊朗核問題的所有未決問題。
今年8月21日,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簽署工作計劃,承諾年底前向該機構提供有關伊朗核問題的敏感信息,並回答有關未決問題。一旦伊朗澄清了國際原子能機構列出的所有問題,該機構將宣布對伊朗過去的活動沒有遺留問題及不清楚的地方。機構理事會35個成員國將於本月22日舉行會議,討論巴拉迪提交的有關伊朗核問題的最新報告。
伊朗稱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顯示伊核計劃的和平性質
新華網德黑蘭11月15日電(記者 徐儼儼 梁有昶)伊朗首席核談判代表、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賈利利15日對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此前公布的伊核問題報告表示歡迎,稱該報告證明有關伊朗核計劃基於軍事用途的說法都是謊言。 >>點擊詳細
美國宣稱要繼續推動強化對伊朗的制裁
新華網華盛頓11月15日電(記者 趙毅 李學軍)美國白宮女發言人佩里諾15日重申,美國將繼續推動聯合國安理會對伊朗堅持進行核活動的行為實施新的制裁。 >>點擊詳細
美國宣布對伊朗實施新的制裁措施
新華網華盛頓10月25日電(記者李學軍 趙毅)美國國務卿賴斯和財政部長保爾森25日在國務院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美國對包括伊朗國防部在內的20多個伊朗政府機構、銀行和個人實施制裁。 >>點擊詳細
伊朗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交關鍵文件
新華網: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計劃本周就伊朗核問題提交一份報告,它將與歐盟負責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級代表哈維爾·索拉納本月晚些時候提交的另一份報告,一同被作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是否對伊朗實施新制裁的重要依據。 >>>點擊詳細
以色列:為阻止伊朗核計劃 一切皆有可能
新華網:以色列副總理沙烏勒·莫法茲10日說,可能採取任何措施阻止 伊朗核計劃。
莫法茲通過電台說:「眼下策略包括各國一致制裁和明確宣布所有選擇已擺到檯面上……動用武力是最後選擇,但顯然藉助談判解決的機會正在流逝。」 >>點擊詳細
伊朗核問題:美伊的危險博弈
解放日報:目前,圍繞伊朗核問題的爭論似乎又熱起來了。先是法國外長庫什內發表了應為伊朗核問題做「最壞打算」的言論,隨後伊朗方面表示,如果以色列對伊朗發動軍事打擊,伊朗將對以色列採取報復性轟炸,相關作戰計劃已經制定好。而21日,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與德國就是否對伊朗進一步制裁進行了磋商。對於目前的情勢,伊朗方面將如何應對?>>>點擊詳細
伊核危機:空襲?還是稍息吧
新華網:雖然白宮發言人不止一次聲稱布希無意攻打伊朗,但包括國會議員在內的越來越多美國人認定伊朗之戰在所難免。
擅長軍事報道的英國三大報紙之一《每日電訊報》日前說,美國資深外交政策顧問波德霍雷提出,解決美伊爭端的唯一辦法就是轟炸伊朗。 >>點擊詳細
Ⅳ 伊朗是怎麼回擊美製裁的
伊朗議會13日通過一項議案,決定向伊朗導彈系統研發項目和伊斯蘭革命衛隊境外行動增加5億多美元預算,以應對美國的最新制裁。
伊朗議會議長阿里·拉里賈尼在當天議程結束後說,美國應該清楚,這項議案只是伊朗反擊美國在本地區冒險主義行為的第一步。
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初上台後,美國以伊朗堅持試射導彈為由對伊朗不斷施壓,相繼出台了延長制裁期限、限制伊朗公民進入美國等措施。特朗普還要求行政部門每隔90天向國會提交報告,評估伊朗是否履行伊核協議承諾。8月初,特朗普簽署一份針對俄羅斯、朝鮮和伊朗的制裁法案,以伊朗和朝鮮發展彈道導彈項目等為由,對它們實施新制裁。
Ⅳ 伊朗門的丑聞收場
華盛頓,1987年7月7日上午九時,一位身穿海軍陸戰隊軍官制服,胸前掛滿勛章的軍人大步跨進了國會聯合調查委員會聽證會會場。在場的各大電視網的記者立即把攝像機鏡頭對准了他,大約有5000萬觀眾在等著看他的鏡頭。他就是諾思中校。這是他第一次在國會聽證會上亮相。 當主持人宣布聽證會正式開始時,諾思刷地站了起來,舉起右手面對國會特別調查委員會宣誓。沒想到,這個形象竟使美國公眾如痴如醉,不久颳起一股「諾思熱旋風。」
從電視中可以看到,面對連珠炮般的發問,諾思神情坦然,侃侃而述。這與他7個月前在國會作證時沮喪、緊張、支支吾吾的神情形成鮮明對照。美國觀眾第一次看到有人慷慨激昂而又頭頭是道地為美伊軍火交易款項轉交尼加拉瓜反政府軍一事辯解。諾思說,他從未直接同里根總統談起過把軍售款項轉交尼加拉瓜反政府軍一事,也從未看到過里根總統批准這一行動的文件。他表示,他並不是為里根總統打掩護。他強調他所做的一切都得到上級的批准,都是為了國家利益。他還公然批評國會:「我認為,這些聽證對我們國家利益造成嚴重損失,使親者痛,仇者快。」「尊敬的議員先生們,你們既當選手又當裁判,結果總是宣判你們自己獲勝。」諾思越說越激動,聽眾席上不時發出陣陣喝彩。
6天聽證會後,「牛仔中校」諾思一舉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被稱為「典型的硬漢」。《今日美國》別出心裁設立了「諾思熱線電話」,結果在7月7日至10日4天內收到6.7萬個電話,其中5.9萬個認為諾思誠實可信。一些年輕人甚至做了有諾思頭像的像章,上面刻著:「諾思:民族英雄。」甚至還有人打出要諾思競選下屆總統的標語牌。有些人把諾思作為自己的擇婿標准。好萊塢的編導則醞釀著如何利用諾思的故事拍成電影。各種稀奇古怪的事情接踵而至,形成了特有的「諾思現象」。
當大多數美國人還沒有從「諾思熱」中冷靜下來時,另一位關鍵人物約翰·波因德克斯特又登場了。諾思在作證時曾說他的一切行動都是得到上級授權的,因此作為諾思的上級,波因德克斯特的作證就顯得格外重要。波因德克斯特為人穩重祥和,工作勤奮,頭腦聰明,在里根政府處理一些重大外交事務過程中,他曾發揮過很關鍵的作用。
7月15日上午,波因德克斯特出場作證。他不象他的下級諾思那麼鎮定滿灑,相反他看起來似乎有些驚恐不安。他說,關於向伊朗出售武器所得款項用來援助尼加拉瓜反政府軍一事,他從來未向里根總統匯報過,是他親自批準的。「如果我向他提出要求,他當時是會批准這一決定的。」「我認為這是個好主意,我堅信總統也會認為這是個好主意。」他說,他所以要向總統隱瞞此事,是為了今後萬一事情泄露,里根有「加以否認的可能性,」以便保護總統「在政治上不受損害。」
波因德克斯特的證詞使白宮大大鬆了一口氣,對里根來說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據稱,里根得知結果後聳聳肩說:「這算什麼新聞?7 個月來我一直是這樣說的。」繼諾思和波因德克斯特之後,內閣要員舒爾茨、米斯、溫伯格等人相繼出席出證,但沒有什麼新的內容。於是,長達11個星期的「伊朗門」事件聽證會於1987年8年3日正式結束。盡管存在於眾人頭腦中的許多謎一直未能找到答案,盡管議員們仍然對結果表示不滿,但畢竟可以這么說,風暴已經過去了。
1987年11月18日,美國國會兩院「伊朗門」事件特別調查委員會發表了最後正式調查報告,這份長達690頁的報告詳細敘述了「伊朗門」事件的來龍去脈,並揭露了政府高級官員在決策過程中陽奉陰違,隱瞞事實,欺騙公眾以及對法律和憲法程序的蔑視。報告認為里根沒有完成憲法賦予他的責任,因而應對「伊朗門」事件負實質性的責任。盡管調查委員會沒有得到直接證據證明裡根總統有意欺騙國會和美國公眾,但里根總統的行動和聲明有欺騙之嫌。
這份調查報告的發表標志著「伊朗門」事件調查的結束,隨後這一案件交由美國司法機關繼續審理。國會的這次調查歷時 11 個月,花費了近 800萬美元,馬拉松式地聽取了500多人的證詞和查閱了30多萬份文件。如此興師動眾,大破錢財的國會調查在美國歷史上實屬罕見。
Ⅵ 伊朗一共有多少議員
伊朗議會議員由各選區選民通過無記名投票直接產生,任期4年。現有290個議席。
Ⅶ 伊朗革命衛隊
伊朗革命衛隊成立於1975年5月5日,其使命是保護伊朗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保衛伊朗革命和維護伊斯蘭教義。革命衛隊還負責維持其國內秩序,監控國內的敵對勢力,並建立了龐大的情報網路。
1986年,伊朗革命衛隊有編制35萬人,以營為單位進行獨立或聯合的軍事行動。革命衛隊還成立了小規模的海空軍。至1996年,革命衛隊正規軍整編為陸軍10萬人,海軍2萬人。
革命衛隊進行海外行動最大的一支部隊由12000名講伊朗語、阿富汗語、伊拉克語等不同語言的阿拉伯人組成。還有一支部隊由庫爾德人組成,與伊拉克北部的庫爾德人關系密切。
革命衛隊的海外行動接受海外情報委員會和海外行動委員會的共同指揮,由小分隊和非政府組織的成員共同落實。目前,這支部隊在伊朗和蘇丹進行訓練,在海灣地區具有重要影響。
他們有時「不通情理」,有時卻又溫情可愛,但可以肯定,他們並非美國所說的那般「恐怖無情」
在驚聞伊朗革命衛隊——作為一支主權國家的軍隊——竟然要被美國列入反恐黑名單後,不少人都瞠目結舌,難以置信。《國際先驅導報》記者由於長期在伊朗工作生活,有不少接觸革命衛隊的機會。事實上,他們遠非美國所說的那般「恐怖無情」。
有時嚴厲有時可愛
革命衛隊給人的感覺是復雜的,德黑蘭的外國記者對他們的直觀印象,常因見到衛隊的場合和現場氣氛的差別而各不相同。本報記者曾現場采訪諸如伊朗學生沖擊英國使館、大規模民眾遊行等突發事件,這些時候最早趕到現場執行警戒任務的往往是這些衛隊士兵。此時的他們往往顯得鐵面無私,甚至有些「不通情理」。
譬如幾天前,德黑蘭一個著名市場發生嚴重火災,記者前往現場采訪時,值守的衛隊士兵「敵情觀念」強烈,搞不懂外國記者對火災「為啥感興趣」,用不容置疑的動作和口吻命令記者離開。當記者出示采訪證件時,毫不買賬的衛隊士兵直接上來就用「蠻力」推搡。
不過,這些士兵也有溫情甚至可愛的一面。記者有次對美國前駐伊朗大使館進行拍攝采訪,曾被軍營內全副武裝的衛隊士兵短暫扣留。由於士兵和記者都是年輕人,再加上他們很少看到外國人,這些士兵在進行檢查時,還和記者拉起「家常」來,微笑著詢問「北京是什麼樣?」「有沒有德黑蘭好?」等等。檢查結束後,他們還不忘友好地和記者握手道別。
影響力滲透伊朗各個層面
伊朗革命衛隊絕對稱得上是一支精銳之師。它由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國父」霍梅尼在1979年革命後一手建立,聽從伊朗最高領袖的絕對領導。革命衛隊與伊朗國防軍平行,現有12萬人,有自己完備的海、陸、空和特種部隊編制。伊朗大部分導彈力量,包括讓美軍頗為頭疼的「流星-3」型中程導彈就掌握在革命衛隊手中。另外,伊朗的邊防工作和絕大部分政府機關的保衛工作都由革命衛隊負責。
在伊朗,革命衛隊的角色不僅僅局限在軍事上,其影響力滲透伊朗社會的各個層面。經濟上,衛隊在國家憲法的特許下掌控著不少涉及軍工製造、石油和天然氣開采以及民用交通等重要領域的產業。例如,2006年,衛隊所屬部門就贏得開發伊朗最大氣田和鋪設通往巴基斯坦能源管道項目的合同,總價值30多億美元。此外,革命衛隊還掌管境外560多家貿易公司,控制著伊朗一半以上的進口和30%的出口。
政治上,伊朗現任總統內賈德曾作為衛隊軍官參加過兩伊戰爭,現政府里5名內閣成員曾是衛隊成員。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拉里賈尼曾是衛隊高級將領,德黑蘭現任市長卡里巴夫也曾是衛隊空軍司令。此外,伊朗議會相當數量的保守派議員也曾在革命衛隊工作過。伊朗革命衛隊在國內政壇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不怕當美國「眼中刺」
革命衛隊是伊朗國家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非國家性質的恐怖組織截然不同。美國之所以把革命衛隊看成「眼中刺」,衛隊司令薩法維認為,「這並不奇怪,因為革命衛隊多次成功抗擊美國」。國際輿論則認為,主要原因還是在於美國認定伊朗革命衛隊干涉伊拉克及阿富汗事務,向伊拉克武裝分子和阿富汗塔利班提供威力強大的路邊炸彈、資金和技術培訓。
此外,由於伊朗堅決拒絕暫停鈾濃縮活動,布希政府既要面對國會中強硬派要求加大對伊朗制裁甚至訴諸武力的壓力,又要面對聯合國安理會制裁伊朗決議收效甚微所帶來的尷尬。把伊朗革命衛隊定為國際恐怖組織,既可以安撫國會強硬派,又能敦促其他國家強化對伊朗制裁。
對此,伊朗革命衛隊以一貫的強硬態度回應,薩法維16日公開表示:「我的部隊不會在面臨美國壓力時無動於衷,將在未來對美國予以重擊!」(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徐儼儼發自德黑蘭)
中新網倫敦8月19日電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19日報道稱,隨著伊朗革命衛隊在伊朗經濟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伊朗革命衛隊已聚集了大量「秘密財富」。
報道說,作為伊朗伊斯蘭革命的執行者,革命衛隊成員很想給人留下他們生活簡朴的印象:住在德黑蘭市中心破舊的舊式貧民區,開著廉價的韓國車。但是對於革命衛隊的許多指揮官來說,他們過著「相當豪華」的生活。他們住在德黑蘭北部山區的高級豪宅內,車庫里停著最新款的寶馬或賓士、地板上鋪著手織地毯、保險櫃里放著鑽石和黃金珠寶。伊朗革命衛隊利用權力和力量已控制了伊朗的主要商業領域,其成員所控制的商業領域包括石油和天然氣業、養雞農場、 養蜂場。不過,它所控制的不斷膨脹的商業帝國正成為白宮的關注重點,白宮已計劃將擁有125000名成員的伊朗革命衛隊列為「外國恐怖組織」 。
據上周披露的計劃,布希政府將於數月內宣布伊朗革命衛隊為「恐怖組織」。傳聞稱,伊朗革命衛隊策劃了對駐伊拉克和駐阿富汗美英部隊的襲擊行動。伊朗還拒絕按照國際社會的要求停止鈾濃縮活動。宣布伊朗革命衛隊為恐怖組織將使美國可以凍結或者阻止與革命衛隊有關的銀行帳戶或者商業活動。如果美國外交官能夠說服歐洲國家和公司,與伊朗作生意就是和伊朗革命衛隊作生意,從而使歐洲國家和公司也採取類似措施的話,這將產生實質性的效果。伊朗革命衛隊司令葉海亞-拉希姆-薩法維將軍16日就此作出強硬的反應。他說:「美國將來會受到革命衛隊更沉重的打擊。面對美國的壓力,我們從來不會保持沉默,我們將用自己的優勢對付他們。」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報道說,雖然伊朗經濟目前面臨困難局面,但珠寶和豪華傢具的銷售仍然很火爆,部分原因是革命衛隊成員大量投資於地產業。不過,一些真正的「肥貓」正把他們的錢轉到海灣國家,尤其是迪拜。(關新)
Ⅷ 伊朗領導排名
憲法規定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政治體制是根據霍梅尼「教法學家統治」理論構建的,其特色是包括最高領袖職位在內的一系列獨特製度。「最高領袖」在伊朗憲法中的正式稱呼是「領袖」。憲法規定,領袖由1名伊斯蘭教什葉派教法學家擔任,領導國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個權力部門,事實上行使國家的最高權力。根據憲法的明文規定,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總統的位置在最高領袖之下,但他是國家正式的最高領導人,即國家元首。因為伊朗實行總統內閣制,所以總統也是國家的政府首腦。
產生派別
最高領袖只能從什葉派教法學家中產生,即必須是專職宗教學者;而總統則只要是信仰伊斯蘭教什葉派、有伊朗國籍的伊朗人即可。伊朗的第一任最高領袖是霍梅尼,此後的領袖由「專家委員會」選舉產生,任期終身,除非辭職或被罷免。現任最高領袖是哈梅內伊。
領袖權利
最高領袖擁有廣泛的權力,職權包括制定國家大政方針並監督其執行,擔任武裝部隊統帥,宣布戰爭、和平和總動員令,下達全民公決令,可任命或罷免總參謀長、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廣播電視局局長和司法總監等官員,總統經選舉產生後必須經領袖批准方可生效,領袖可根據議會或最高法院的裁決罷免總統。而總統則主要是行政部門的首長,向人民、最高領袖和議會負責,如辭職則需向領袖遞交辭呈。
Ⅸ 關於哈梅內伊
伊斯蘭革命後,伊朗實行政教合一,全面伊斯蘭化,神權高於一切,議會和國家事務的大權都牢牢掌握在宗教首領手中,因此最高精神領袖是真正的一號人物。這樣,哈梅內伊不但在宗教上擁有絕對權威,還能號令三軍,凌駕於世俗法律之上,對國家大事一言九鼎。
他的立場決定伊朗的未來
這屆議會選舉對伊朗改革派來說生死攸關,選舉不僅是各政治派別爭奪議席的問題,更是伊朗新一輪權力再分配的前奏。
伊朗議會是國家立法機構,擁有290個席位,每四年舉行一次選舉。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伊朗議會與政府一直處於對立狀態,兩者之間的矛盾一直難以解決。在2000年的議會選舉中,改革派贏得了三分之二的席位,使得以哈塔米為代表的改革派在政府和議會中佔有相當大的優勢,改革方案的推行也更加便捷。而這早已引起保守派的不滿,他們一直千方百計阻撓改革的進程,並試圖奪回失去的陣地。另一方面,在議會選舉之後,伊朗還將於明年舉行總統選舉。這意味著整個國家從立法機構到行政機構都面臨著「改朝換代」的問題。因此伊朗各政治派別都尤其看重這次預示著權力更替的選舉,它將直接影響到未來數年內伊朗的政治格局和政策走向。
正因為其重要性,伊朗各界都把解決問題的希望寄託在哈梅內伊身上。議長卡魯比明確表示,「我們在議會選舉問題上陷入了僵局,最高領袖必須出面干預並解決這一問題」。
伊朗所有的憲監會成員都由哈梅內伊任命,也只有他才能取消憲監會。但哈梅內伊卻不願意在世俗事務中總出現他的影子,只有在法律渠道行不通的情況下,他才會插手。伊朗政壇目前的激烈沖突並非哈梅內伊願意看到的局面,由此可能招致國際社會對伊朗政治體制的批評,伊朗議會改革派主要人物米爾達馬迪就曾聲稱,「他們妄圖用民主的華麗外衣掩蓋醜陋的專制體制」。在這種情況下,哈梅內伊息事寧人、避免「家醜」擴大化的明智做法就是要求憲監會讓步。
今年1月,當憲監會大批量否決候選人資格引起改革派人士震驚的時候,哈梅內伊就曾進行調解。他說,沒有理由取消這些現任議員的參選資格,從前具有參選資格的人現在也應該被賦予同樣的權利,除非有確鑿證據證明他們確實違反了憲法中的相關規定而喪失了參選資格。他還表示,憲監會應更充分細致地考慮這個問題,使之通過法律手段得到最終解決,使任何人的權利都能得到法律保護。
哈梅內伊的話果然立竿見影,憲監會隨即重新審定了候選人資格,恢復了其中部分人士的參選資格。但改革派卻沒有就此罷休,他們的目標是讓憲監會恢復所有候選人的參選資格。但如果哈梅內伊真的轉而支持保守派的話,伊朗局勢也許會更加惡化。
Ⅹ 國會議員的數量取決於
眾議院名額按各州人口的比例分配,1787年制定的憲法規定每3萬人選出1名眾議員,根據每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結果確定各州的議席,但每州至少須有1名眾議員。後來根據國會在1929年通過的法律,眾議員的總人數被固定為435名,根據每10年一次的人口統計結果於各州之間調整。參議院的名額分配,各州不論大小,都有2名國會參議員,現在美國有50個州,全國現共有100名國會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