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伊拉克和伊朗是以遜尼派為主或以什葉派為主
伊拉克和伊朗都是以什葉派為主
伊拉克.阿拉伯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73%,庫爾德人約佔21%。該國穆斯林約占人口的95%,其中什葉派穆斯林佔54.5%、遜尼派穆斯林佔40.5%。
伊朗是一個多民族的穆斯林國家,有波斯、亞塞拜然、庫爾德、阿拉伯及土庫曼等民族,其中波斯人佔66%,亞塞拜然人佔25%,庫爾德人佔5%,還有阿拉伯人、巴克台里人、洛雷人、俾路支人及土庫曼人等少數民族。官方語言為波斯語,伊斯蘭教(什葉派)為國教,98.8%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中91%為什葉派,7.8%為遜尼派。
詳細參考:伊拉克網路
http://ke..com/view/7692.htm
伊朗好搜網路
http://ke.haosou.com/doc/4716133-4930702.html
『貳』 伊朗現在是靠石油致富的,石油開采前伊朗以什麼為主收入呢
主要是依靠農業為主要收入的。眾所周知,伊朗的石油資源是非常豐富的。現在伊朗的石油出口,是推動它們經濟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因素。許多發展國家都是像伊朗一樣,出口資源,來帶動一系列相關經濟的發展。因為是有是現在階段的主要能源資源,而石油的資源有限,許多地區相當缺乏石油資源。
後來伊朗的國王對於他們的土地政策進行了改革,推動了伊朗的經濟發展,尤其是農業方面的發展。農民們分到了自己的耕地。耕種的收獲,也讓農民們能夠自給自足,能夠相對富有,提高了農民們的收入,也讓他們更有了生產的積極性。
『叄』 「多哈」在那裡
多哈是卡達首都...
多哈簡介:
多哈位於北緯25.26,東經51.56,人口約40萬,語言為阿拉伯語、英語、烏爾都語,宗教為伊斯蘭教。
氣候
多哈是典型的熱帶氣候,夏季(5月—10月)炎熱乾燥多風;冬季較為涼爽舒適,時而下雨,濕度
較高。旅遊的最好季節是11月—3月之間,推薦可帶上一些羊毛衫。
行
多哈公路路況很好,卡達車輛靠右行駛,市區內少紅綠燈多轉盤,通過轉盤時須讓轉盤內左方車輛先行,車速較快,限速為50公里/時—120公里/時,前排人員必須系安全帶,多哈的警察非常嚴格,市區多個路段設有電子監控系統,並有移動雷達測速設備,對違反交通規則者處罰嚴厲,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另外,卡達沒有鐵路,公共交通不發達,也沒有自行車。多沙丘和荒漠,地形較復雜,容易迷失方向,車輛容易陷在沙丘上,不過城市並不大,步行就可以逛遍。
多哈國際機場(DOH)
電話: 462 2999.
網址: www.dohaairport.com
機場距離市中心5公里,擁有超過20個國際航班,最有名的是世界上最好的航空公司之一——卡達航空(tel: 449 6111; website: www.qatarairways.com)。多哈許多酒店均可在機場大廳預定,豪華計程車(橙白相間)排列整齊,能把遊客載到市中心。
住
有眾多的酒店,各種檔次。最著名的高級酒店有:Sheraton Doha Hotel and Resort, Doha Marriott Gulf Hotel, Ramada, Sofitel, Sealine Beach Resort, Oasis, Shezan, Doha Palace, Regency等。有各種檔次的餐廳滿足能不同需要,當然,好酒店裡的餐廳也是很不錯的。
食
卡達人對餐飲非常講究,尤其是早餐講究色味結合。他們在吃早餐時,乾酪或酸乳酪上一般都要滴上些金黃透綠的橄欖油,還要配上綠色或黑色的小橄欖作點綴。早餐當地人還喜歡吃「燜蠶豆」,就是用蠶豆、大蒜和橄欖油等煮熟食用。卡達人中、晚餐一般都是以蔬菜、水果為主。製作菜餚喜用大量香味調料。
卡達人的以米飯、牛羊肉為主,喜歡吃海味。招待貴賓多用烤全羊,在羊肚裡填上米飯再烘烤,別有風味。有時也請客人吃椰棗飯,用椰棗、松子和葡萄乾炒米飯,香甜可口。招待客人吃的海味是烤魚和蘸湯大蝦。一種用做烤魚菜的魚名叫「哈穆拉」,顏色發紅。肉質鮮嫩,一般重10多斤,用松枝烤熟,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蘸湯大蝦是將大蝦油煎或水煮後蘸上用羊肉末制的作料湯,鮮美爽口。
吃飯時,賓主依次盤坐在地毯上用手抓食,賓主邊吃邊談,一頓飯常常長達一、二個小時,最後送上咖啡,客人喝幾口咖啡後,便可以起身告辭。同其他伊斯蘭國家一樣,卡達嚴禁穆斯林食豬肉,飲烈性酒、禁煙,而且禁賭,如有違犯嚴加懲處,對外國人也不例外。
購
中東歷來以香料和香水為榮,他們有很多香味是比較特別的。香料一般是當地人接待客人時候用的,如果有外來的客人到訪的話,他們就會很注重香料的運用。他們會把家裡收拾得很乾凈,准備很好的飯菜,而且在客人來之前都會點燃一支香,頓時滿室飄香,也會灑一些香水在客人的身上,在香氣宜人的氣氛中進行熱情談話,並且有贈送香片、香枝、香水的習慣。
市場里還可以找到當地很具民族特色的工藝品市場,比如金飾、生活用品、陶藝品、咖啡、編織品以及形狀各異的紀念品,當然還有椰棗。多哈市內還有很具規模的駱駝市場。這里大部分駱駝是優質駱駝,產自北非蘇丹地區。
『肆』 伊朗的農業結構以什麼為主
伊朗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伊歷1393年(2014年3月-2015年3月),伊朗農業產值為1009萬億里亞爾元,佔GDP的9.3%。
主要農產品包括:小麥、大米、大麥、棉花、茶葉、甜菜、水果、乾果、奶製品、魚子醬、羊毛等。伊朗是中東地區主要的干鮮果品生產和出口國,其中,開心果、核桃、檸檬、桔、柑、獼猴桃、無花果和石榴是主要出口產品。此外,伊朗還是世界第一大藏紅花生產國,總產量佔世界總量的95%。
伊朗農耕資源豐富,全國可耕地面積超過5200萬公頃,占其國土面積的30%以上,已耕面積1800萬公頃,其中可灌溉耕地830萬公頃,旱田940萬公頃。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43%,農民人均耕地5.1公頃。農業機械化程度較低,其綜合收割機與拖拉機保有量分別為1.3萬台和36萬台。伊政府高度重視、大力發展農業,糧食生產已實現90%自給自足。
農業主產區集中在裏海和波斯灣沿岸平原地帶,大部分地區乾旱缺水。自2003年以來,伊朗政府逐年加大農業扶持力度,重點支持水利灌溉等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農業科研、信貸與自然環境保護,以便改良農耕環境,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力爭實現政府第四個五年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制定的13.5%的行業增長目標。
『伍』 西亞的主要國家及首都
西亞20個國家(含巴勒斯坦)及首都如下:
1、阿富汗(喀布爾)
2、伊朗(德黑蘭)
3、土耳其(安卡拉)
4、塞普勒斯(尼科西亞)
5、敘利亞(大馬士革)
6、黎巴嫩(貝魯特)
7、巴勒斯坦(耶路撒冷)[有文獻稱為組織或地區]
8、約旦(安曼)
9、以色列(耶路撒冷)
10、伊拉克(巴格達)
11、科威特(科威特城)
12、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得)
13、葉門(薩那)
14、阿曼(馬斯喀特)
15、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扎比)
16、卡達(多哈)
17、巴林(麥納麥)
18、喬治亞(第比利斯)
19、亞美尼亞(埃里溫)
20、亞塞拜然(巴庫)
附圖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您,並被您採納!
『陸』 多哈是什麼國家的首都
http://www.21page.net/world_geography/country.asp?country=%BF%A8%CB%FE%B6%FB。
卡達國
The State of Qatar
首都: 多哈
面積: 11,437.00 平方公里
同北京時差: -5.00
國際電話碼: 974
人口: 50.1萬人(1996年)
語言: 阿拉伯語(官方語言)和英語
貨幣: 卡達里亞爾
民族: 阿拉伯人佔40%,巴基斯坦人佔18%,印度人佔18%,伊朗人佔10%。
宗教: 穆斯林佔95%,卡達本地人多數屬孫尼派中的瓦哈比教派,其它信仰者佔5%。
簡史
1871年卡達被土耳其人佔領。1882年,英國人侵入,在卡達部分地區將土耳其人趕走,並宣布這一地帶為英國的「保護地」。1916年,英國強迫卡達酋長接受奴役性條約,把卡達變為英國的「保護國」。1956年,美國與卡達簽訂協定。根據協定,美國在阿茲-托班修建軍事基地,使用期為99年。1971年9月1日,卡達宣告獨立。
『柒』 卡達首都多哈在什麼地方
多哈 Dawhah,Ad 卡達首都,第 一大城市。經濟、交通和文化中心,波斯灣 著名港口之一。人口約22萬。位於波斯灣 西南岸卡達半島東岸中部,地勢平坦,氣 候乾旱。原為漁港和採珠船集中港,第二次 世界大戰後隨國內石油工業發展而繁榮。 集中全國大多數的天然氣液化、石油化工、 發電、水泥、塑料製品、魚類加工、海水淡化 等工業。1970年建成深水港,新建有8個 碼頭,可停泊萬噸海輪。有國際機場,通歐 洲和印度等地。市內有現代化的商業區和 住宅區。街道寬闊,有許多呈現阿拉伯民族 特徵的高大建築。有埃米爾王宮、首都大清 真寺、國家博物館、水族館等。
多哈市
卡達首都多哈市是全國的政治、商業和文化中心,人口26.4萬,約佔全國總人口的50.6%。
多哈位於卡達半島東海岸的中部,夏季氣候炎熱潮濕,特別是6-9月份,氣溫可達攝氏48ºC。冬季氣候涼爽,溫度適宜,夜間氣溫一般在20ºC以下,最低可達7ºC。夏季無雨,冬季多風,雨量稀少。
多哈交通方便,近郊有國際機場和深水港,與全國其它城鎮及領國沙特均有高等級公路相通。
多哈海濱大道CORNICHE(全長約8公里)是全國最漂亮的大道,是多哈市民主要休閑、健身的地方。大道中間有寬闊的綠地,種植著綠茵茵的草坪、常年盛開的鮮花和高大的椰棗樹。大道中部有一座較大的街心公園-貝達公園,裡面有多處反映海灣阿拉伯國家傳統習慣的藝術雕塑,在這里常舉行大型的露天慶典活動。卡達埃米爾宮就座落在海濱大道的一側,許多政府機構如:外交部、經貿部、財政部、內政部、中央銀行等均沿大道而建,一些現代化建築在這條大道上競相一座接一座地矗立起來。
卡達唯一的一所大學「卡達大學」位於多哈近郊。該校設施齊全,教學設備先進,在校生近1萬人,教職員工約1500人。設有教育、人文、理工、法律、工程、經濟管理、技術等7個院、系和一些科研實驗中心。
多哈市有一座可稱是卡建國的歷史見證的地方既現在的卡達國家博物館。
卡達國家博物館
卡達國家博物館於1975年6月正式開放,由四個部分組成:
一、 舊宮
建於1901年,當時是首任埃米爾阿卜杜拉?本?賈西姆?阿勒薩尼的住處和辦公地。1972年前埃米爾(現任埃米爾的父親)下令對該宮進行翻修和加固,並該建成博物館。
二、 新樓
在對舊宮進行翻修加固的同時,在舊宮北側蓋了一座新樓,共三層。頂層是圖書館和辦公室;中層為科教電影放映廳,介紹阿拉伯半島和卡達的地質形成史;底層為地下展廳,陳列著與中世紀的伊斯蘭文化藝術、科學、近代游牧生活以及現代史、地質學與石油等有關的圖片和文物。
三、 海洋博物館
1977年10月建成,陳列著海灣地區的多種海洋魚類、生物以及貝殼、珍珠等實物。
四、 海水湖
在舊宮的東側有一小湖,湖底有管道與海洋相通,水深1.5米至2.5米,湖中有一些舊時的帆船模型。
『捌』 多哈有多富
多哈(DOHA)也叫貝達,是卡達國首都,位於阿拉伯半島東北面一個小半島的東部沿海,波斯灣著名的海港,是卡達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全國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也是全國人口最集中的地區,人口約20萬,佔全國人口的80%,其中大部分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講阿拉伯語。
位於市中心的高大挺拔的宣禮塔的台階,是用綠色優質大理石鋪就的,其實這是一座鍾樓。建在海濱大道上的薩格爾金字塔式的金字塔,頗具現代特色,其底座大廳有一個大型的展覽館,定期展出世界各國最新的汽車,供人們訂購。多哈新城區的建築布局十分講究,大部分建築都不重樣,街心公園比比皆是,青翠的芭蕉樹齊整如一,令人賞心悅目。由於多哈重視綠化工作,沒有污染,因此這里的海灘一直享有「銀色沙灘」的美稱。
多哈還被譽為海灣地區的「體育之城」,在郊區建有7座大型體育場,式樣各異,向人們展示著現代建築之精美。
多哈是卡達的重要海港,建有深水碼頭,可以同時停泊多艘大型輪船。多哈還是一個漁港與採集珍珠的集中港,每到採珠季節,很多採珠能手雲集在各港口,頭頂烈日,項掛籃筐,腰系保險繩,採集珍珠蚌。
一個在中國一塊錢能買兩個的羊角麵包,在多哈售價21元人民幣。一處位置很偏的普通公寓房,每天的租金為600美元。多哈的綠樹算不上成蔭,但卻總能適時地出現,據說在水比油貴的卡達,養活一棵樹要花費上千美元。而多哈的樹都是四季常青,如此算來,海濱大道兩旁的綠化,也實在算得上「流光溢彩」了。或許真的無法比較沙特、阿聯酋、卡達到底誰更富有,但估計很多人知道這么一句話———曼哈頓的消費水平有多高,多哈就有多高。
「富得流油」幾乎已經成為海灣國家的統一標簽,但卡達的「富」卻讓人咋舌。或許真的無法比較沙特、阿聯酋、卡達到底誰更富有,但估計很多人知道這么一句話——曼哈頓的消費水平有多高,多哈就有多高。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中國一塊錢至少能買兩個羊角麵包,在多哈的售價是7第納爾(卡達貨幣單位,1第納爾約合3元人民幣)一個。
油井、名車、豪宅、奢侈品……我們對海灣產油國的認知鏈條在多哈能得到最順理成章的印證。在多哈街頭,在國內難得一見的賓士、寶馬新款跑車比比皆是。我們一路走來,彷彿在觀賞車展一般。而且,開高檔跑車的多半是年輕人。隨著亞運會的到來,原本就寸土寸金的多哈更顯得處處「金貴」。一位沒有提前預訂住處的同行為了能趕上便宜的房價,提前一個月就趕到多哈。結果,房價還是讓他直吐舌頭:「一處位置很偏的普通公寓房居然每天要收600美元!」他幾乎哭著告訴記者。而據記者了解,像喜來登、萬豪等多哈的頂級酒店,早就借亞運「東風」把房價提到了每日1000美元以上。
或許富有已經不足以形容卡達的奢華,油井名車豪宅已不再是卡達人生活的全部。有人說體育是和平年代的戰爭游戲,不滿足於錦衣玉食的卡達人也以大把金元為先鋒,全力沖向體育的制高點。
卡達的富足是有些內斂的,卻是漸漸鋪開的。走下飛機,我們真的不敢相信腳下的土地是屬於富得流油的卡達的——滿眼的戈壁黃沙讓我們不得不收起從書本里得來的艷羨。候機樓沒有半點奢華的痕跡,機場周圍沒有一幢摩天高樓。然而我們的第一印象很快就被顛覆了——一走出候機樓,我們就發現幾十輛清一色的寶馬7系計程車整齊地列成一行,讓人直流口水。當大巴駛上多哈最著名的海濱大道CORNICHE的時候,眼前的景象幾乎要讓我們失聲尖叫了,兩邊的高樓雖算不上林立,卻是錯落有致、結構各異。從厚重而高貴的石材就看得出來,這些已經建好或者正在興建的高樓都造價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