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領土最大的國家排名是怎樣的中國排第幾
領土最大的國家依次排名:俄羅斯,加拿大,中國。中國排名第三。
1、俄羅斯。
中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多個,其中台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千米。中國同14國接壤,與8國海上相鄰。省級行政區劃為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2. 伊朗石油儲量居世界第幾
伊朗石油儲量居世界第四,儲量僅次於委內瑞拉、沙烏地阿拉伯、加拿大。伊朗擁有近1600億桶的已探明石油儲量,就可輕易開采儲量而言,伊朗僅次於委內瑞拉和沙烏地阿拉伯。加拿大雖然石油儲量第三,但其石油產量非常低。
伊朗石油儲量居世界第幾
石油在人類生活生產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是世界各國的主要能量來源。一直以來,世界各國對石油的爭奪戰從未停止,尤其利比亞、阿拉伯等地區。掌握石油資源在某種程度上就等於掌握了石油的控制權。
中國一直都被稱為「進口原油大國」,但其實我們國家的石油資源也很豐富,已探明石油儲量位居世界第七。但是由於開采技術和時間以及需求量大等問題,所以一直都在大量進口原油。
目前石油是世界人類活動生產的主要能源,但石油是非可再生資源,一旦開采完就沒有了。所以人類也在不斷地開發新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來應對未來某一天石油的枯竭耗盡。
3.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排名前十位: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排名前十位: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印度、阿根廷、哈薩克、阿爾及利亞。
1、俄羅斯領土面積:17,124,442.00平方千米。
2、加拿大領土面積:9,984,670.00平方千米。
3、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面積:9,743,838.20平方千米。
4、美國領土面積9,629,091.00平方千米。
5、巴西領土面積:8,515,767.00平方千米。
6、澳大利亞領土面積:7,692,024.00平方千米。
7、印度領土面積:3,287,263.00平方千米。
8、阿根廷領土面積:2,794,760.00平方千米。
9 、哈薩克領土面積:2,724,900.00平方千米。
10、阿爾及利亞領土面積:2,381,741.00平方千米。
(3)伊朗和加拿大哪個好擴展閱讀:
國土面積最大的十個國家排名:
1、俄羅斯:
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國土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俄羅斯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強國,其軍工實力雄厚,特別是高等教育、航空航天技術,居世界前列。俄羅斯還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2、加拿大:
加拿大位於北美洲最北端,領土面積為998.467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二,國土大部分位於北極圈之內,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五大湖沿岸。
另外,加拿大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使其成為世界上擁有最高生活品質、社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是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鑽石生產國之一。
3、中國:
中國疆域遼闊,國土總面積963.406萬平方公里,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約5000年前。中國文化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絢爛多彩,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
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有詩詞、戲曲、書法、國畫等,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則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4、美國:
美國是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50個州和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其主體部分位於北美洲中部,國土總面積為963萬平方公里。美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政治、教育、經濟、軍事、文化、創新等實力領銜全球。
作為世界第一軍事大國,其高等教育水平和科研技術水平以及航空工業方面,也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5、巴西: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國土總面積854.74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巴西曾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是重要的發展中國家,航空製造業強國。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為一個民族大融爐,有來自歐洲、非洲、亞洲等地區的移民。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運動,是2014年世界盃舉辦國。
6、澳大利亞:
領土面積769.2024萬平方公里,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首都為堪培拉。
作為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和全球第12大經濟體、全球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其也是多種礦產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國家,因此被稱作「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同時,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也被稱為「騎在羊背的國家」。
7、印度:
印度位於10°N-30°N之間,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是南亞次大陸最大國家。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
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
8、阿根廷:
阿根廷國土面積278.04平方公里是南美洲國家聯盟、20國集團成員和拉美第三大經濟體。阿根廷是世界上綜合國力較強的發展中國家之一。
阿根廷也是世界糧食和肉類的主要生產和出口國之一。阿根廷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高文化修養的人民、對外開放政策和多元的經濟體,因此阿根廷有一個相對於其它拉丁美洲國家的龐大中產階級。
9、哈薩克:
哈薩克國土面積272.49平方公里是一個位於中亞的內陸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國名來自其主體民族哈薩克族。哈薩克通過裏海可以到達亞塞拜然和伊朗,通過伏爾加河,頓河運河可以到達亞速海和黑海。
國土面積排名世界第九位。東南連接中國新疆,北鄰俄羅斯,南與烏茲別克、土庫曼和吉爾吉斯斯坦接壤。
10、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國土面積238.1741平方公里,居全球第10位。阿爾及利亞經濟規模在非洲居第四位,僅次於南非、奈及利亞和埃及。石油與天然氣是阿國民經濟的支柱。阿爾及利亞天然氣儲量為全世界第五,是全世界第二大天然氣出口國。石油儲量為全世界第十四。
4. 列出世界所有國家以及它們的首都好嗎
世界各國首都城市一覽表
非洲 Africa
首都名稱 所在國家
阿爾及爾 Algiers 阿爾及利亞 Algeria
羅安達 Luanda 安哥拉 Angola
波多諾夫 Porto-Novo 貝南 Benin
哈伯羅內 Gaborone 波札那 Botswana
布瓊布拉 Bujumbura 蒲隆地 Burundi
雅溫得 Yaounde 喀麥隆 Cameroon
普臘亞 Praia 維德角 Cape Verde
班吉 Bangui 中非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恩賈梅納 N'Djamena 查德 Chad
莫羅尼 Moroni 葛摩 Comoros
布拉柴維爾 Brazzaville 剛果共和國 Congo Rep.
吉布地 Djibouti 吉布地共和國 Djibouti
開羅 Cairo 埃及 Egypt
馬拉博 Malabo 赤道幾內亞 Equatorial Guinea
阿斯馬拉 Asmara 厄利垂亞 Eritrea
亞的斯亞貝巴 Addis Ababa 衣索比亞 Ethiopia
利伯維爾 Libreville 加彭 Gabon
班珠爾 Banjul 甘比亞 The Gambia
阿克拉 Accra 迦納 Ghana
科納克里 Conakry 幾內亞 Guinea
比紹 Bissau 幾內亞比索共和國 Guinea-Bissau
阿比讓 Yamoussoukro 象牙 Ivory Coast
內羅畢 Nairobi 肯亞 Kenya
馬塞盧 Maseru 賴索托 Lesotho
蒙羅維亞 Monrovia 賴比瑞亞 Liberia
的黎波里 Tripoli 利比亞 Libya
安塔那利佛 Antananarivo 馬達加斯加 Madagascar
利隆圭 Lilongwe 馬拉維 Malawi
巴馬科 Bamako 馬里 Mali
路易港 Port Louis 模里西斯 Mauritius
努瓦克肖特 Nouakchott 茅利塔尼亞 Mauritania
Mamoutzou Mayotte
拉巴特 Rabat 摩洛哥 Morocco
馬普托 Maputo 莫三比克 Mozambique
溫得和克 Windhoek 納米比亞 Namibia
尼亞美 Niamey 尼日 Niger
拉各斯 Abuja 奈及利亞 Nigeria
聖但尼 Saint-Denis 留尼旺島 Reunion
金沙薩 Kinshasa 剛果民主共和國(扎伊爾) Republic of the Congo
基加利 Kigali 盧安達 Rwanda
聖多美 Sao Tome 聖多美及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國 Sao Tome and Principe
達喀爾 Dakar 塞內加爾 Senegal
維多利亞 Victoria 塞席爾 Seychelles
弗里敦 Freetown 塞拉里昂 Sierra Leone
摩加迪沙 Mogadishu 索馬里 Somalia
比勒陀利亞Pretoria 南非 South Africa
喀土穆 Khartoum 蘇丹 Sudan
姆巴巴內 Mbabane 史瓦濟蘭 Swaziland
達累斯薩拉姆 Dar es Salaam 坦尚尼亞 Tanzania
洛美 Lome 多哥 Togo
突尼西亞 Tunis 突尼西亞 Tunisia
坎帕拉 Kampala 烏干達 Uganda
無 西撒哈拉 Western Sahara
盧薩卡 Lusaka 尚比亞 Zambia
索爾茲伯里 Harare 辛巴威 Zimbabwe
美洲 Americas
首都名稱 所在國家
The Valley 安圭拉島 Anguilla
聖約翰 Saint John's 安提瓜島 Antigua and Barbuda
布宜諾斯艾利斯 Buenos Aires 阿根廷 Argentina
Oranjestad Aruba
拿騷 Nassau 巴哈馬 The Bahamas
布里奇頓 Bridgetown 巴貝多島 Barbados
貝爾莫潘 Belmopan 貝里斯 Belize
哈密爾頓 Hamilton 百慕大群島 Bermuda
拉巴斯 La Paz 玻利維亞 Bolivia
巴西利亞 Brasilia 巴西 Brazil
羅德城 Road Town 英屬維爾京群島 British Virgin Islands
渥太華 Ottawa 加拿大 Canada
聖地亞哥 Santiago 智利 Chile
波哥達 Bogota 哥倫比亞 Colombia
聖約瑟 San Jose 哥斯大黎加 Costa Rica
哈瓦那 Havana 古巴 Cuba
羅素 Roseau 多米尼加島 Dominica
聖多明各 Santo Domingo 多米尼加 Dominican Republic
基多 Quito 厄瓜多 Ecuador
聖薩爾瓦多 San Salvador 薩爾瓦多 El Salvador
Stanley Falkland Islands
Cayenne French Guiana
Nuuk (Godthab) 格陵蘭 Greenland
聖喬治 Saint George's 格瑞那達 Grenada
巴斯特爾 Basse-Terre 瓜德羅普島 Guadeloupe
瓜地馬拉 Guatemala 瓜地馬拉 Guatemala
喬治敦 Georgetown 蓋亞那 Guyana
太子港 Port-au-Prince 海地 Haiti
特古巴加爾巴 Tegucigalpa 宏都拉斯 Honras
金斯敦 Kingston 牙買加 Jamaica
法蘭西堡 Fort-de-France 馬提尼克島 Martinique
墨西哥城 Mexico 墨西哥 Mexico
普利茅斯 Plymouth 蒙特塞拉特島 Montserrat
government offices in Yaren District 諾魯 Nauru
Willemstad Netherlands Antilles
馬那瓜 Managua 尼加拉瓜 Nicaragua
巴拿馬城 Panama 巴拿馬 Panama
亞松森 Asuncion 巴拉圭 Paraguay
利馬 Lima 秘魯 Peru
聖胡安 San Juan 波多黎各島 Puerto Rico
巴斯特爾 Basseterre 聖基茨-尼維斯-安圭拉島 St. Kitts and Nevis
卡斯特里 Castries 聖露西亞島 St. Lucia
金斯敦 Kingstown 聖文森特島 S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帕拉馬里博 Paramaribo 蘇利南 Suriname
西班牙港 Port-of-Spain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Trinidad and Tobago
大特克 Grand Turk 特克斯群島和凱科斯群島 Turks and Caicos Islands
華盛頓 Washington, DC 美國 United States
蒙得維的亞 Montevideo 烏拉圭 Uruguay
加拉加斯 Caracas 委內瑞拉 Venezuela
夏洛特阿馬利亞 Charlotte Amalie 美屬維爾京群島 Virgin Islands
亞洲/大洋洲 Asia/Pacific
首都名稱 所在國家
喀布爾 Kabul 阿富汗 Afghanistan
帕果-帕果 Pago Pago 美屬薩摩亞群島 American Samoa
堪培拉 Canberra 澳大利亞 Australia
達卡 Dhaka 孟加拉國 Bangladesh
廷布 Thimphu 不丹 Bhutan
仰光 Rangoon 緬甸 Burma
金邊 Phnom Penh 柬埔寨 Cambodia
北京 Beijing 中國 China
蘇瓦 Suva 斐濟 Fiji
帕皮提 Papeete 法屬波利尼西亞 French Polynesia
阿加尼亞 Hagatna (Agana) 關島 Guam
新德里 New Delhi 印度 India
雅加達 Jakarta 印度尼西亞 Indonesia
東京 Tokyo 日本 Japan
萬象 Vientiane 寮國 Laos
吉隆坡 Kuala Lumpur 馬來西亞 Malaysia
馬累 Male (Maale) 馬爾地夫 Maldives
Palikir 密克羅尼西亞 Micronesia
烏蘭巴托 Ulaanbaatar 蒙古 Mongolia
加德滿都 Kathman 尼泊爾 Nepal
努美阿 Noumea 新喀里多尼亞 New Caledonia
惠靈頓 Wellington 紐西蘭 New Zealand
平壤 P'yongyang 朝鮮 North Korea
塞班 Saipan 馬里亞納群島 N. Mariana Islands
伊斯蘭堡 Islamabad 巴基斯坦 Pakistan
Koror 帛琉群島 Palau
莫爾茲比港 Port Moresby 巴布亞紐幾內亞 Papua New Guinea
馬尼拉 Manila 菲律賓共和國 Philippines
亞當斯敦 Adamstown 皮特克恩島 Pitcairn Island
新加坡 Singapore 新加坡 Singapore
漢城 Seoul 韓國 South Korea
科倫坡 Colombo 斯里蘭卡 Sri Lanka
曼谷 泰國 Thailand
努庫阿洛法 Nuku'alofa 湯加王國 Tonga
安卡拉 Ankara 土耳其 Turkey
Port-Vila Vanuatu
河內 Hanoi 越南 Vietnam
阿皮亞 Apia 西薩摩亞 Western Samoa
斯里巴加灣市 汶萊
無 巴勒斯坦 Palestine
帝力 東帝汶 East Timor
甘托克 錫金 Sikkim
歐洲 Europe
首都名稱 所在國家
地拉那 Tirana 阿爾巴尼亞 Albania
安道爾 Andorra la Vella 安道爾共和國 Andorra
維也納 Vienna 奧地利 Austria
Minsk Belarus
布魯塞爾 Brussels 比利時 Belgium
Sarajevo Bosnia
索非亞 Sofia 保加利亞 Bulgaria
薩格勒布 Zagreb 克羅埃西亞 Croatia
尼克西亞 Nicosia 塞普勒斯 Cyprus
布拉格 Prague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 Czech Republic
哥本哈根 Copenhagen 丹麥 Denmark
赫爾辛基 Helsinki 芬蘭 Finland
巴黎 Paris 法國 France
柏林 Berlin 德國 Germany
直布羅陀 Gibraltar 直布羅陀 Gibraltar
雅典 Athens 希臘 Greece
梵蒂岡 Vatican City Holy See
布達佩斯 Budapest 匈牙利 Hungary
雷克亞未克 Reykjavik 冰島 Iceland
都柏林 Dublin 愛爾蘭 Ireland
羅馬 Rome 義大利 Italy
瓦杜茲 Vaz 列支敦斯登 Liechtenstein
盧森堡 Luxembourg 盧森堡 Luxembourg
Skopje 馬其頓 Macedonia
瓦萊塔 Valletta 馬爾他 Malta
摩納哥 Monaco 摩納哥 Monaco
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荷蘭 Netherlands
奧斯陸 Oslo 挪威 Norway
華沙 Warsaw 波蘭 Poland
里斯本 Lisbon 葡萄牙 Portugal
布加勒斯特 Bucharest 羅馬尼亞 Romania
聖馬利諾 San Marino 聖馬利諾 San Marino
Bratislava Slovakia
Ljubljana 斯洛維尼亞 Slovenia
馬德里 Madrid 西班牙 Spain
斯德哥爾摩 Stockholm 瑞典 Sweden
伯爾尼 Bern 瑞士 Switzerland
安卡拉 Ankara 土耳其 Turkey
倫敦 London (大不列顛)聯合王國 United Kingdom
貝爾格萊德 Belgrade 南斯拉夫 Yugoslavia
前蘇聯 Former Soviet Union
首都名稱 所在國家
Yerevan 亞美尼亞 Armenia
Baku (Baki) Azerjan
Minsk Belarus
Tallinn 愛沙尼亞 Estonia
T'bilisi 喬治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Georgia
Astana (Akmola) 哈薩克 Kazakhstan
Bishkek Kyrgyzstan
Riga 拉脫維亞 Latvia
Vilnius Lithuania
Chisinau Moldova
莫斯科 Moscow 俄羅斯 Russia
Dushanbe 塔吉克 Tajikistan
Ashgabat 土庫曼 Turkmenistan
Kiev (Kyyiv) 烏克蘭 Ukraine
Tashkent (Toshkent) 烏茲別克 Uzbekistan
中東 Middle East
首都名稱 所在國家
麥納麥 Manama 巴林 Bahrain
開羅 Cairo 埃及 Egypt
無 Gaza Strip
德黑蘭 Teheran 伊朗 Iran
巴格達 Bagdad 伊拉克 Iraq
耶路撒冷 Jerusalem 以色列 Israel
安曼 Amman 約旦 Jordan
科威特 Kowait 科威特 Kuwait
貝魯特 Beirut 黎巴嫩 Lebanon
馬斯喀特 monarchy 阿曼 Oman
多哈 Doha 卡達 Qatar
利雅得 Riyadh 沙烏地阿拉伯 Saudi Arabia
大馬士革 Damascus 敘利亞 Syria
阿布扎比 Abu Dhabi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United Arab Emirates
無 West Bank
薩那 Sanaa 葉門 Yemen
5. 石油大國是哪個國家
石油大國是:1、委內瑞拉,2、沙烏地阿拉伯3、加拿大,4、伊朗 ,5、伊拉克,6、科威特,7、阿聯酉,8、俄羅斯,9、奈及利亞。世界上超過三分之一的能源來自石油,遠超過其他任何能源。基辛格有句名言「誰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全世界」。的確,作為全球最重要的戰略物資,如今的石油就相當於古代戰爭中的「糧草」。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旦糧草被對手拿捏了,戰爭的勝利將無從談起。同樣的道理,在現代化戰爭中,如果石油補給給被敵人切斷,交通會立刻陷入癱瘓,不管多先進的戰機、坦克等裝備,瞬間就變成一堆廢鐵。因此,從二戰之後,幾乎所有國家都十分看重這項戰略資源。
1、委內瑞拉
委內瑞拉位於南美洲的北部,是一個石油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其石油量已超過3000億桶,雖然石油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仍舊是一個非常窮的國家,因為其石油品質較差,還極為難開采。委內瑞拉已探明石油儲量3040億桶,超過了被大家視為「盛產流動石油」的中東。佔全球儲備比例的17.8%,每日石油儲量238萬桶,每日石油消耗74.6萬桶,儲量可供其使用1116年。
為什麼同樣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石油的中東「石油資源豐富」,原油質量差,開采困難。委內瑞拉雖然儲量世界第一,但這些地下近萬米深的石油資源屬於劣質高硫重油。這種原油以油砂的形式隱藏在地下深處,不僅極難開采,而且極其昂貴。而且必須經過提煉和混合才能出口。相比輕油,質量差很多,只能靠低價策略,賣給一些經濟落後的地區。開采困難和油品質量差造成的二次加嚴重影響了委內瑞拉石油的生產效率和成本。在世界輕質原油豐富的前提下,油氣開采企業當然不願意開采重油。其次是,設施投資少,開采和提煉技術落後。與沙烏地阿拉伯一樣,委內瑞拉最初的石油開采系統也依賴於歐美石油公司。他們把土地租給歐美的石油公司,自己收取租金和分紅。因此,大量的石油利潤被外國公司拿走。所以委內瑞拉想重新控制石油,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就規定新油田只能由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開采。外資石油公司的稅收和租金不斷提高,甚至90%的利潤都被徵收。無利可圖的外資只能大量撤出,委內瑞拉也受到了各國的制裁。而委內瑞拉的石油開采技術停留在20世紀70年代。與開采成本高相對應的,是石油冶煉水平低。這些低端油品種的自然利潤極低。因此,雖然石油儲量最大,但石油銷售收入根本無法與其他國家相比。
當然,委內瑞拉的貧窮和美國的制裁也有很大關系。由於地處拉美,卻處處和美國對抗,因此委內瑞拉的石油出口飽受美國制裁。除了古巴,南美各國都不敢與它交易。而銷往其它洲的話,高昂的運輸成本,更得不償失。
2、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是世界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之一,其產量和儲存量都位於世界首位,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路上油田和海上油田,其油產量達到了2665億桶,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石油大國。「頭頂一塊布,全球我最富」,說起沙烏地阿拉伯,估計沒誰不知道,這個遠在中東的國家因為豐富的石油資源,還有各種花式炫富的消息而聞名全球。沙烏地阿拉伯,位於西亞,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沙特是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中東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中東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沿岸地區,自身對石油的消費量很少,中東所產石油90%以上由波斯灣沿岸港口用游輪運往歐洲西部,美國、日本、中國等國家和地區。
目前,沙烏地阿拉伯已探明石油儲量2980億桶,佔全球儲備比例17.85%,每日石油產量1052萬桶,每日石油消耗264萬桶,儲量可供其使用309年。盡管,沙烏地阿拉伯已探明石油儲量略低於委內瑞拉,但其石油都位於傳統上可進入的油井內,而這些油井本身就位於廣闊的油田內。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儲量佔全球石油常規儲量的五分之一以上。隨著勘探力度的加大,沙烏地阿拉伯很可能重新占據榜首的位置。美國地質調查局預測,沙特沙漠下可能藏有超過1000億桶石油,有待被發現和開采。
300用,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石油大國。
6、科威特
科威特是一個石油和天然氣儲量都非常豐富的地區,其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140億噸,約為15桶,占據世界石油儲量的10.8%,該國家的石油公司也是世界公認的頂級石油企業。
7、阿聯酉
阿聯酉也是目前石油出口量最大的國家,憑借其石油的產量,已成為一個名副其實富得流油的國家,其石油主要集中在扎庫姆油田,石油產量為133.4億噸。約為1050億桶。
8、俄羅斯
俄羅斯不僅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國家也是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主要集中在西伯利亞大草原,其次是伏爾加烏爾拉,作為世界最大石油儲量國家,其已探明的石油量高達1078億桶。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境內石油主要分布在雅庫特和薩哈林兩大油氣盆地。
目前,俄羅斯已證實石油儲量600億桶,佔全球儲備比例6.2%,每日石油產量1070萬桶,每日石油消耗220萬桶,其儲存可供其使用113年。
根據區域劃分,俄羅斯石油產量最豐富的地區位於西西伯利亞,是全國產量最大的產區,產量佔地區總產量約77%,佔全國總產量約45%。Samotler油田是該自治州的最大油田,也是俄羅斯的最大油田。
伏爾加-烏拉爾,是俄羅斯次於西西伯利亞的第二大石油工業區,著名的Urals Blend油種,便是根據此地命名。Romashkinskoye是伏爾加-烏拉爾的一個大型油田,以此油田為代表的伏爾加-烏拉爾地區,整體特徵為油田的普遍老年化。
所以,目前原油資源勘探與開發的中心逐漸東移,東西伯利亞或成為未來俄羅斯原油增量的主要來源。
近幾年,歐美對俄羅斯油氣工業的制裁主要針對的是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海上資源以及難采資源的開發,俄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推動本國油氣工業的技術進步,逐步擺脫對歐美國家的設備依賴與技術依賴。
9、奈及利亞
奈及利亞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非洲石油量最多的國家,該國家不僅經濟非常發達,而且資源也非常豐富,其石油產量約為372桶,也是世界石油最多的國家前十名之一。
石油,一種能源,它的出現,標志著人類從農業文明順利向工業文明及工業後工業化文明的發展邁進,它是工業的重要原料,被譽為工業的血液和經濟發展的動力推進器,石油,它為人類提供了新的生活狀態和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石油也因此成為人類和世界各國的搶手貨。
6. 伊朗是發達國家嗎,怎麼樣區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
伊朗不是發達國家。發達國家主要從四個方面衡量: 人均 GDP高、工業技術先進、 科學技術先進、社會福利高。 必需同時滿足以上四點才能算是發達國家, 四個標准缺一不可。
聯合國的開發計劃署編制了「人類發展指數」,用以取代單一的人均 GDP衡量體系,以此來界定一個國家是否屬於發達國家,就相對全面客觀了。目前的具體標準是:人類發展指數不低於0.9即為發達國家。人類發展指數由三個指標構成:預期壽命、 成人識字率和人均 GDP的對數。這三個指標分別反映了人的長壽水平、知識水平和生活水平。
全球的發達國家28個,分別為:
歐洲:英國、愛爾蘭、法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德國、奧地利、瑞士、挪威、冰島、丹麥、瑞典、芬蘭、義大利、斯洛維尼亞、捷克、斯洛伐克、馬爾他、塞普勒斯。
北美洲:美國、加拿大。
大洋洲:澳大利亞、紐西蘭。
亞洲:日本、韓國、新加坡、以色列。
7. 世界哪個國家自然之源最豐富
那要看哪些方面的自然資源了
比如石油天然氣:俄羅斯,沙特,伊朗,加拿大....
比如鋼鐵金屬:巴西,澳大利亞,俄羅斯,加拿大...
比如稀土:中國,澳大利亞,加拿大...
比如淡水資源: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
比如木材:俄羅斯,巴西,加拿大...
總的來說俄羅斯,加拿大,巴西綜合的自然資源來說這幾個國家排在前列...
我是國家地理愛好者,希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8. 人口排名前十位的國家及首都的情況。拜託各位啦!
一、GemeinschaftUnabhängigerStaaten(GUS)獨聯體(dieehemaligenUdSSR前蘇聯)
國名,首都
Armenien亞美尼亞,Jerewan,Eriwan埃里溫
Aserbeidschan亞塞拜然,Baku巴庫
Estland愛沙尼亞,Tallinn塔林
Georgien喬治亞,Tbilissi第比里斯
Kasachstan哈薩克,Alma-Ata阿拉木圖
Kirgisistan吉爾吉斯斯坦,Bischkek比什凱克
Lettland拉脫維亞,Riga里加
Litauen立陶宛,Vilnius維爾紐斯
Moldawien摩爾多瓦,Kischinjow基什尼奧夫
Russland俄羅斯,Moskau莫斯科
Tadschikistan塔吉克,Duschanbe杜尚別
Turkmenistan土庫曼,Achhabad阿什哈巴德
dieUkraine烏克蘭,Kiew基輔
Usbekistan烏茲別克,Taschkent塔什干
Weißrussland白俄羅斯,Minsk明斯克
★★★
二、Asien亞洲
Afghanistan阿富汗,Kabul喀布爾
Bahrein巴林,AlManamah麥納麥
Bangladesch孟加拉,Dhaka達卡
Bhutan不丹,Thimpu廷布
Brunei汶萊,BandarSeriBegawan斯里巴加灣市
Burma,Birma緬甸,Rangun仰光
Indien印度,Neu-Delhi新德里
Indonesien印度尼西亞,JakartaRaya雅加達
Irak伊拉克,Bagdad巴格達
Iran伊朗,Teheran德黑蘭
Japan日本,Tokio東京
derJemen(VDRJ)民主葉門,Aden亞丁
Jemen葉門,Sana薩那
Jordanien約旦,Amman安曼
Kambodscha柬埔寨,Phnom-Penh金邊
Katar卡達,Doha多哈
Korea朝鮮,Pjöngjang平壤
Kuwait科威特,Al-Kuwait科威特
Laos寮國,Vientiane萬象
derLibanon黎巴嫩,Beirut貝魯特
Malaysia馬來西亞,KualaLumpur吉隆坡
Malediven馬爾地夫,Male馬累
dieMongolei蒙古,Ulan-Bator烏蘭巴托
Nepal尼泊爾,Kaman加德滿都
Oman阿曼,Maskat馬斯哈特
Ost-Timor東帝汶,Dili帝力
Pakistan巴基斯坦,Islamabad伊斯蘭堡
Palästina,Jerusalem耶路薩冷
diePhilippinen菲律賓,Manila馬尼拉
Saudi-Arabien沙烏地阿拉伯,ErRijad利雅得
Sikkim錫金,Gangtok甘托克
Singapur新加坡,Singapur新加坡
SriLanka斯里蘭卡,Colombo科倫坡
Südkorea韓國,Seoul漢城
Syrien敘利亞,Damaskus大馬士革
Thailand泰國,Bangkok曼谷
dieTürkei土耳其,Ankara安卡拉
VereinigteArabischeEmirate阿拉伯聯合大公國,AbuDhabi阿布扎比
Vietnam越南,Hanoi河內
Zypern塞普勒斯,Nikosia尼科西亞
★★★
三、Afrika非洲
Ägypten埃及,Kairo開羅
Algerien阿爾及利亞,Algier阿爾及爾
Angola安哥拉,Luanda羅安達
Äquatorial-Guinea赤道幾內亞,Malabo馬拉博
Äthiopien衣索比亞,AddisAbeba亞的斯亞貝巴
Benin貝南,PortoNovo波多諾伏
Botswana波札那,Gaberones哈伯羅內
Burundi蒲隆地,Bujumbura布瓊布拉
Dschibuti吉布地,Dschibuti吉布地
Elfenbeinküste象牙海岸,Abidschan阿比讓
Gabon加彭,Libreville利伯維爾
Gambia甘比亞,Banjul班珠爾
Ghana迦納,Accra阿克拉
Guinea幾內亞,Konakry科納克里
Guinea-Bissau幾內亞比索,Bissau比紹
Kamerun喀麥隆,Yaounde雅溫得
KapVerde維德角,Praia普臘亞
Kenia肯亞,Nairobi內羅畢
Komoren葛摩,Moroni莫羅尼
Kongo剛果,Brazzaville布拉柴維爾
Lesotho賴索托,Maseru,馬塞盧
Liberia賴比瑞亞,Morovia蒙羅維亞
Libyen利比亞,Tripolis的黎波里
Madagaskar馬達加斯加,Tananarive塔那那利佛
Malawi馬拉維,Lilongwe利隆圭
Mali馬里,Bamako巴馬科
Marokko摩洛哥,Rabat拉巴特
Mauretanien茅利塔尼亞,Nouakchott努瓦克肖特
Mauritius模里西斯,PortLouis路易港
Mosambik莫三比克,Maputo馬普托
Namibia納米比亞,Windhuk溫得和克
Niger尼日,Niamey尼亞美
Nigeria奈及利亞,Lagos拉各斯
Ober-Volta上沃爾特,Ouagadougou瓦加杜古
Ruanda盧安達,Kigali基加利
Sambia尚比亞,Lusaka盧薩卡
Senegal塞內加爾,Dakar達喀爾
Serbien塞爾維亞
Seschellen塞席爾,Victoria維多利亞
SierraLeone塞拉里昂,Freetown弗里敦
Simbabwe辛巴威,Salisbury索爾茲伯里
Somalia索馬里,Mogadischu摩加迪沙
Südafrika南非,Pretoria比勒陀利亞
Sudander蘇丹,Kharthoum喀土穆
Swasiland史瓦濟蘭,Mbabane姆巴巴納
Tansania坦尚尼亞,DaresSalam達累斯薩拉姆
Togo多哥,Lome洛美
Tschad查德,N´Djamena恩賈梅納
Tunesien突尼西亞,Tunis突尼西亞
Uganda烏干達,Kampala坎帕拉
Zaire扎伊爾,Kinshasa金沙薩
Zentralafrika中非,Bangui班吉
★★★
四、Europa歐洲
Albanien阿爾巴尼亞,Tirana地拉那
Andorra安道爾,AndorralaVella安道爾
Belgien比利時,Brüssel布魯塞爾
BosnienundHerzegowina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Sarajevo薩拉熱窩
BRDeutschland聯邦德國,Berlin柏林
Bulgarien保加利亞,Sofia索非亞
Dänemark丹麥,Kopenhagen哥本哈根
Finnland芬蘭,Helsinki赫爾辛基
Frankreich法國,Paris巴黎
Griechenland希臘,Athen雅典
Großbritannien英國,London倫敦
Irland愛爾蘭,Dublin都柏林
Island冰島,Reykjavik雷克雅未克
Italien義大利,Rom羅馬
Jugoslawien南斯拉夫,Belgrad貝爾格萊德
Kroatien克羅埃西亞,Zagreb薩格勒布
Liechtenstein列支敦斯登,Vaz瓦杜茲
Luxemburg盧森堡,Luxemburg盧森堡
Makedonien馬其頓
Malta馬爾他,Valetta瓦萊塔
Monaco摩納哥,Monaco摩納哥
Montenegro黑山
Niederlande荷蘭,Amsterdam阿姆斯特丹
Norwegen挪威,Oslo奧斯陸
Österreich奧地利,Wien維也納
Polen波蘭,Waschau華沙
Portugal葡萄牙,Lissabon里斯本
Rumänien羅馬尼亞,Bukarest布加勒斯特
SanMarino聖馬利諾,SanMarino聖馬利諾
Schweden瑞典,Stockholm斯德哥爾摩
Schweizdie瑞士,Bern伯爾尼
Slowakeidie斯洛伐克,Bratislava布拉迪斯拉發
Slowenien斯洛維尼亞,Ljubljana,Laibach盧布爾雅那
Spanien西班牙,Madrid馬德里
Tschechien捷克,Prag布拉格
Ungarn匈牙利,Budapest布達佩斯
Vatikanstadt梵蒂岡,Vatikanstadt梵蒂岡城
★★★
五、Nordamerika北美洲
Bahamas巴哈馬,Nassau拿騷
Barbados巴貝多,Bridgetown布里奇頓
Belize貝里斯,Belmopan貝爾莫潘
CostaRica哥斯大黎加,SanJose聖約瑟
Dominica多米尼加,Roseau羅索
DominikanischeRepublik多明尼加,SantoDomingo聖多明各
ElSalvador薩爾瓦多,SanSalvador薩爾瓦多
Grenada格瑞那達,St.Georges聖喬治
Guatemala瓜地馬拉,CiudaddeGuatemala瓜地馬拉城
Haiti海地,Port-au-Prince太子港
Honturas宏都拉斯,Tegucigalpa特古西加爾巴
Jamaika牙買加,Kingston金斯敦
Kanada加拿大,Ottawa渥太華
Kuba古巴,Havanna哈瓦那
Mexiko墨西哥,Mexiko墨西哥城
Nicaragua尼加拉瓜,Managua馬那瓜
Panama巴拿馬,Panama巴拿馬城
TrinidandTobago特立尼達和多巴哥,PortofSpain西班牙港
dieUSA美國,Waschington華盛頓
★★★
六、Südamerika南美洲
Kolumbien哥倫比亞,Bogota波哥大
Venezuela委內瑞拉,Caracas加拉加斯
Ecuador厄瓜多,Quito基多
Surinam蘇利南,Paramaribe帕拉馬里博
Guayana蓋亞那,Georgetown喬治敦
Peru秘魯,Lima利馬
Argentinien阿根廷,BuenosAires布利諾斯艾利斯
Bolivien玻利維亞,LaPaz拉巴斯
Brasilien巴西,Brasilia巴西利亞
Chile智利,SantiagodeChile聖地亞哥
Paraguay巴拉圭,Asuncion亞松森
Uruguay烏拉圭,Montevideo蒙得維的亞
★★★
七、Ozeanien大洋州
Australien澳大利亞,Canberra堪培拉
Fidschi斐濟,Suwa蘇瓦
Kiribati吉里巴斯,Tarawa塔拉瓦
Nauru諾魯,Yaren亞倫
Neuseeland紐西蘭,Wellington惠靈頓
Papua-Neuguinea巴布亞紐幾內亞,PortMoreaby莫爾茲比港
Salomonen索羅門群島,Honiara霍尼亞拉
Tonga湯加,Numu´alofa努庫阿洛法
Vanuatu萬那杜,Vila維拉港
Westsamoa西薩摩亞,Apia阿皮亞
9. 請問中國日本韓國越南印度俄羅斯伊朗土耳其英法德意美國加拿大這些國家哪個比較有城府
最有城府的莫過於中美兩個大國;美國人是明著玩黑的,而中國樂於隱藏自己的實力和意圖;
俄羅斯,日本,土耳其應該屬於第二序列;雖然說俄羅斯總惹是生非,招來一身麻煩,但是莫斯科還是比較壞的,一部分藉助於自己強大的實力;日本在戰後受到種種制約,只能通過國際公關玩陰的,比如在釣魚島問題和制衡中國等等問題上。土耳其是新崛起的力量,但是野心很大,通過操弄和中東各個政治勢力關系給自己撈好處;包括支持中國境內的分裂分子。土耳其一直有恢復就突厥帝國輝煌的雄心壯志。
英法德意這些美國在歐洲的盟友我不是很了解,但是我一直認為英國和德國的城府比較深;英國作為老牌的殖民帝國,跟著美國在全世界使壞,這一點在最近的香港問題上就能體現出一二。德國雖然比較平易近人,但是實力雄厚,尤其在歐債危機中更是利用種種手段鞏固了自己歐盟老大的地位。
我認為韓國不是排在第二就是第三序列的位置。在國際公關上,韓國一直和日本有得一拼。韓國對朝鮮的情報工作也是有一套的。通過各種各樣的宣傳,韓國正在改變國際對他們的傳統看法,但是這也威脅了中日兩國的利益。日本擔心韓國在領土問題和歷史問題上給自己找麻煩,中國擔心韓國民族主義會延燒到中國(眾所周知,韓國給端午節申請了世界遺產,還有人堅持長白山是他們的)。中日兩國在很多問題上都有被別人指責的口實,但是韓國基本沒有這種負擔。藉助此「道德高地」,韓國正在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國際聲譽和國際影響力。
印度,越南,伊朗應該排在最後的位置。可能有人不會同意我的看法。但是我個人認為,印度作為大國,實在沒什麼城府;即使少數領導人有戰略眼光,政府的官員們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執行。而且印度人死要面子,很多事情上不知道取捨就和人鬧僵。伊朗,在前總統內賈德帶領下,只會玩硬的,結果經濟一落千丈;現總統魯哈尼還是有一定頭腦的,但是其外交手腕具體能取得什麼結果還有待觀察。越南就是純粹的朝秦暮楚,陽奉陰違的小人。其外交沒有一貫性,只能說他是個混混,談不上城府,早晚自取滅亡。
原創手寫不易,求採納。
加拿大基本就是美國的隨從,本人感覺其基本沒什麼城府
10. 面積和人口分別居世界前六位的國家是哪幾個
面積居世界前六位的國家是: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人口居世界前六位的國家是:中國(含港澳台)、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巴基斯坦(截止到2019年3月)。
一、國土面積居世界前六位的國家是:
1、俄羅斯
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由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4個自治區、1個自治州、3個聯邦直轄市組成,國土面積為1707.54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俄羅斯是有較大影響力的強國,其軍工實力雄厚,特別是高等教育、航空航天技術,居世界前列。俄羅斯還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2、加拿大
加拿大位於北美洲最北端,領土面積為998.467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二,國土大部分位於北極圈之內,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五大湖沿岸。
另外,加拿大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使其成為世界上擁有最高生活品質、社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是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鑽石生產國之一。
3、中國
中國疆域遼闊,國土總面積963.406萬平方公里,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約5000年前。中國文化淵遠流長、博大精深、絢爛多彩,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在世界文化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
傳統文化藝術形式有詩詞、戲曲、書法、國畫等,而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則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
4、美國
美國是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50個州和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其主體部分位於北美洲中部,國土總面積為963萬平方公里。
美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政治、教育、經濟、軍事、文化、創新等實力領銜全球。作為世界第一軍事大國,其高等教育水平和科研技術水平以及航空工業方面,也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5、巴西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國土總面積854.74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巴西曾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是重要的發展中國家,航空製造業強國。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為一個民族大融爐,有來自歐洲、非洲、亞洲等地區的移民。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運動,是2014年世界盃舉辦國。
6、澳大利亞
領土面積769.2024萬平方公里,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首都為堪培拉。作為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和全球第12大經濟體、全球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其也是多種礦產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國家,因此被稱作「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同時,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也被稱為「騎在羊背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