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元青花伊朗款是什麼意思

元青花伊朗款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7-04 12:59:39

⑴ 至正款元青花碗的相關知識

請輸入你的答案...元代是我國陶瓷歷史上承前啟後的一個時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元朝政府在景德鎮設立浮梁瓷局,管理景德鎮瓷器的生產,使景德鎮成為我國陶瓷的生產中心。其中青花瓷器的燒造,最具有劃時代意義,改變了此前我國以青瓷為主流生產的特點,從此青花瓷就成為了中國陶瓷的主流! 至正型與延型元青花元代青花瓷器所用的青花鈷料主要有進口料、國產料、混合料三種。進口的鈷料主要是「蘇麻離青」,此種鈷料屬於高鐵低錳型,青花發色藍艷並帶有鐵銹斑。而國產料屬於高錳低鐵型,發色較為淺淡,且無鐵銹斑。在學術界上一般將元青花分為兩種類型,至正型元青花和延型元青花。前者是以英國大維得基金會所藏的一對帶有「至正十一年」銘文的象耳瓶為斷代的標准器物。學術界普遍認為此類型元青花主要生於元代中晚期(約1341-1368年)。而後者主要是以江西九江延祜六年(1319年)墓出土的青花牡丹紋塔式蓋瓶為標准器。生產的時代大致在元代早期(約1319-1340年)。這兩種類型的元青花在風格上有很大的差異。前者採用進口鈷料,呈色艷麗且帶有鐵銹斑,伴隨有暈散現象,紋飾多密集,層次繁多,造型多高大。後者採用國產料,紋飾較為簡單草率。從目前的出土和國外發現的元青花來看,至正型元青花多為出口外銷以及一些陳設器和廟宇供器。因此,許多官方的書籍中認為國內還未發現有典型的至正型元青花碗、盤之類的特殊器實用物。但是隨著近年來民間收藏隊伍的壯大,民間出現了很多非常有價值的元代青花瓷器和標本,促進了民間對元青花更深入的研究。筆者通過多年來對元青花有關的資料與實物的研究發現,在國內至正型元青花還是有碗、盤之類的實用器的。標本一為元青花河塘鴛鴦紋碗的殘件,此殘件出土於揚州運河。釉色白中閃青,青花發色藍艷,呈暈散狀,有鐵銹斑,手摸上去,鐵銹斑處有下凹的感覺。碗內心繪河塘鴛鴦紋,口沿處有一圈纏枝菊紋邊飾,碗外腹繪纏枝蓮紋,下腹為典型的元代蓮瓣紋,碗底內心有乳突,呈螺旋狀。此器畫工頗為精細,線條硬朗流暢,時代特徵明顯。標本二和標本一的特徵基本一致,前者口徑為15cm,後者口徑為16cm。只是在紋飾上,後者碗外底少了一層蓮瓣紋的裝飾,仔細觀察兩件殘器,清晰可見使用磨損過的痕跡,尤其在器內和口沿初,更是明顯。標本三為元青花龍紋盤的殘件,同樣出土自揚州運河,口徑19cm,盤內心繪龍紋,龍頭略小,細頸曲長脖,五爪龍,三根肘毛分開,與許多至正型大件元青花龍紋畫法一致。首都博物館也有與之類似的殘件。盤壁繪有纏枝蓮紋,外側為典型的元代蓮瓣紋,蓮瓣內繪有八寶紋,器底無釉。此殘件傳世痕跡也較為明顯。標本四為青花龍紋高足杯,此類器型在元青花當中很常見,這件高足杯外繪龍紋,內心為模印龍紋,頭、頸、身等紋飾的畫法也很有時代特徵。此器身龍紋的龍鱗繪制採用橫豎直線交錯的席狀紋,此種紋飾在元代以後不見。高足杯的上下身,採用的是接胎的辦法,高足杯的內頂端無釉,有小凸,這也是元代高足杯的典型特徵之一。通過觀察發現,此殘器的傳世痕跡依然明顯。以上幾件元代至正型元青花均在國內發現,並且有確切的出處。除此之外,筆者還曾在其他一些藏家手中見到過類似的藏品。通過對以上標本的比對發現,「國內無典型至正型實用器」的觀點是不正確的。因此筆者認為元代景德鎮曾為國內生產過至正型元青花實用器。元代青花瓷在元代產量並不大,國內並未普及使用,只有少數人能用。而類此上述至正型的元青花瓷據筆者推測,大部分應當是為統治階層,王公貴族,富豪之家燒制的。當時作為外銷的至正型元青花從性質上屬於商品,但面對國內,許多權勢階層,富貴之人是完全可以消費的。再者,景德鎮也曾專門為國內生產過至正型元青花。通過對比,這些國內的至正型元青花和出口外銷的元青花是有許多相同點和不同點的,筆者也做了一個初步的研究,這些國內的元青花同樣採用進口的鈷料,不同於元代外銷東南亞的使用國產料的元青花。這與外銷到土耳其、伊朗等地的元青花一樣使用進口青料,而且在紋飾上也許很多相同之處。其中土耳其博物館有一件河塘鴛鴦碗與殘件標本一和標本二幾乎一致。國內的至正型元青花實用器在器物的大小上和外銷伊朗,土耳其的元青花同類器物又有區別,外銷歐洲的元青花尺寸較大,盤子一般在40cm以上,碗一般在30cm左右,而國內的同類器物,盤口徑一般在20cm以內,碗一般在15-17cm之間。這也證明了這些殘件是景德鎮專門針對國內少部分王公貴族,富豪之家所生產的至正型青花瓷器。至正型元青花中的薄胎器至正型的元青花總體特點就是胎體厚重,器形高大,紋飾豐富,密集多層次。至正型元青花同樣有薄胎器,同樣有紋飾簡練的裝飾。如標本五,此為一件玉壺春瓶的殘件,高26cm,通體胎體極為輕薄,大部分厚度僅為2mm左右,胎質比較細膩,但仍然可見空隙和雜質,與明代的胎質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器身分三段接胎而成,接胎痕清晰可見。其在紋飾裝飾技法上較為簡捷,僅有三層裝飾,徑部和底部繪有窗格紋,中間腹部有纏枝牡丹一周,纏枝牡丹的畫法在同類元青花中很常見。此器所用青料為標準的進口的蘇料,暈散與鐵銹斑都較為明顯。這樣的元青花在筆者所看過的博物館館藏和一些資料中從未見過,十分稀有。至正形元青花和樞府瓷器的關系多年前筆者偶然得到一件元青花罐上面蓋子的標本(標本六),此標本中的特別之處就在於此青花蓋子上竟粘有一塊卵白釉的龍爪,兩者緊密的粘貼,深入胎骨,應當為燒窯過程中造成的。此標本透露出一個信息:「元青花瓷和卵白釉瓷曾在同一窯中燒造過」。之前大部分學術觀點認為:「帶有樞府字樣的卵白釉瓷器屬於浮梁瓷局所生產的官窯器」,而此塊標本的出現,卵白釉瓷器與元青花瓷器同窯燒造,能否說明至正型元青花也有官窯的性質呢?筆者覺得這還需要以後更多的考證。

⑵ 元青花大盤的底部特徵

這種大盤的底部特徵就是極度縮量,人氣非常低迷。

⑶ 元代青花瓷你了解多少

你好,怎麼說呢。首先說明「我本人也沒有見過元青花的實物」,只能在網上找些前人經驗,供你參考。
元代時期,我國青花瓷已經發展成熟,製作瓷器的原料也從單一的傳統瓷土發展成傳統瓷土與高嶺土並用。在瓷器的燒造上也取得新的突破,在瓷胎上用青料描繪出 紋飾,再施以一層青白釉、白釉或卵白釉等釉料,然後入窯燒造完成。元青花以其獨特的製作工藝和精美的紋飾風格,成為歷代青花之代表,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 。在這里小編和大家分享些元青花釉料的小知識。
青白釉又名影青釉,為元代製作青花瓷所使用的釉料。使用青白釉製作的元青花,釉面瑩潤透明,但不光滑,用手觸摸有凹凸不平之感。器身釉色呈淡牙黃色,也有 乳濁白色的,並微微泛出閃青藍,溫潤中略顯淡藍,在器足積釉處,釉色呈現水綠色。元青花中器形為瓶、罐類的,透過斜光觀察釉面,能看到釉面里存在不規則的 米白色絲線條紋。元代釉下青花的釉面不存在氣泡,但是溫度偏高的時候,釉面會變得很乾,並伴有微弱的冒汗現象。
元至正年間,青花瓷製作開始使用白釉,燒成後瓷器釉色呈現白中閃青,釉面亮滑瑩潤,在瓷器積釉處釉色呈現鴨蛋青色,並伴有閃動感,瓷器底足上的一圈釉面顏 色呈現淡淡的水綠色。
卵白釉是元朝末期使用到青花瓷製作中的,其釉層呈現乳濁感,一般用在小型器件上,如碗、高足杯、缽、小罐等,這些小件青花瓷器的外圈往往留下浸釉時手抓留 下的指痕。此外高足杯的高足內側近底處存在一圈寬窄不等的釉料痕跡,器蓋內側不施釉,顏色呈現土黃色,能看到細微的釉斑。
希望對你有幫助。
純手打望採納。

⑷ 元青花瓷的款識

元青花瓷器帶款者極少,現藏英國大維德藝術基金會的一對至正十一年(1351年)青花象耳瓶,有用青花書寫的共計5行62個字:「信州路玉山縣順成鄉德教里荊堂社奉聖弟子張文進,喜舍香爐花瓶一對,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謹記。星源祖殿,胡凈一元帥打供。」這屬於專門寫在供器上的供養款式,有供養人姓名及具體年代,對鑒別器物年代具有重要參照意義。至正為元末順帝的年號,此對瓶應為元代晚期青花瓷的代表作品。
見著錄的還有「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名款的青花釉里紅塔式四靈蓋罐和「後至元戊寅五月」銘文的青花釉里紅樓閣谷倉。「戊寅年」為後至元四年,即公元1338年。
藍料直書「至正七年置」五字楷款的青白釉蓋罐,「至正七年」應為公元1347年。「戊子年□□」銘文款的青花纏枝靈芝紋罐,「戊子年」為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至正十一年(1351年)銘文的青花雲龍紋象耳瓶一對。
江西萍鄉市博物館收藏的元青花雙鳳紋高足杯,杯內心書一青花「福」字。這種吉語款由元代一直延續到明清兩代,在民窯青花瓷中極為普遍。
另外還有些元青花瓷在底部或蓋里墨書一兩個字,也有的在碗心以青花題詞題字。1980年江西高安縣窖藏出土的一件青花高足杯底心草書「人生百年常在醉,算來三萬六千場」詩句,詩意豪放,符合元人游牧民族的性格。
最後要提及藏於伊朗阿特比爾神宮的中國元青花器物。這些器物有的底部或脛部書寫或鑽刻阿拉伯文,據有關專家考證,這些阿拉伯文為伊朗阿巴斯王的名字或阿巴斯題的獻辭,也有的為藏者符號。阿巴斯為16世紀的伊朗國王,將中國元青花獻給神廟里收藏,可見伊斯蘭國家對元青花的崇拜。但經伊朗專家分析確認,元青花器物上的印章式款為波斯文,推斷是簽名,有可能是工匠對自己作品的留名。
藏於山東的:元青花螭龍雙耳人物盤口瓶【完整器】,高37.5厘米,口8.5厘米,底12.8厘米,器體鼓腹直徑較肥大、頸部、腹部、底部接胎外壁接痕清晰可見,《周亞夫細柳營》人物故事紋,存世甚少的元青花瓷器中,繪有人物故事題材的更是鳳毛麟角。

⑸ 元青花瓷真品怎麼識別

元青花是元代生產的青花瓷品,由於真品較少一直未被陶瓷專家關注,但是上世紀50年代,美國人波普博士證實了至正型元青花的存在,掀起了元青花瓷器的收藏熱潮。尤其是近年一件「鬼穀子下山」的元青花罐在英國拍賣創造上億的天價,更引起收藏界的青睞。
元青花瓷出名在國外,但生產和儲藏在國內。元代統治約90年,燒瓷九十載,所以元瓷的存量是不少的。這里強調收藏元青花是有可能的。當下在中國,發現和收藏元青花是十分有希望的。不少民間的收藏家他們確實找到不少像「鬼穀子下山」樣的青花瓷器。
總樣識別元青花?我把我收藏過程中獲得的體會到了七點要領以供大家參考,不夠全面,但是根據所列條文先從概念上認識,再從具體下手或者可以讓您抓到真正的元青花。
一、用手拎一下,元青花瓷器沉重、厚實,與輕巧的宋瓷不同。
二、胎體白中帶淡淡的青色,不是白如象牙。
三、紋飾繁密,幾乎將全器畫滿,不留大塊空白,圖案有伊朗風韻。
四、畫筆輕松自如,酣暢有力,自然,不做作,許多圖形不像瓷工所繪,而似文人畫家在瓷片上作畫。
五、造型大、笨重,但輪廓線條流暢。不論瓶成罐,要收縮處即收,要放開處即放,達到處處順眼的境地。大型的元瓷會是由若幹部分組成,因此也會留下拼接痕跡。
六、元青花瓷較多的由進口的蘇麻離青繪制,這是分辨元青花的重要依據。青花發色濃艷,深沉,藍得很深。由於其含鐵量高,700年後的青花料厚處有鐵結晶黑色斑點或發白的錫斑出現。
七、元代瓷器底部不通行寫款識。元青花器有時會出現「古相博陵第」的印文,或寫有「至正××年,張文進造」等字樣,收藏此類青元瓷,年代有定位,更為安心。
總的來說,要收藏到真正的元代青花瓷,要多看,多讀書。多去博物館看真品元青花,記憶它的造型、大小、花式和青花色彩。如在市場上遇到相似瓷器,即可與之比較和研究。我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看到不少元青花,拍下照來以作標准對照。元青花由中國人製造,然而由外國人識定它,這讓我想起,如果你識定此瓷器為元青花,那麼就堅持自己的觀點,暫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多讀書,讀一些新出版的有關元青花研究的書籍,從理論上弄懂它的來龍去脈,對收藏會有好處。經典書籍對元青花瓷描述較少,但反復讀來也有收益。

⑹ 元青花瓷

元朝時期,米納依彩繪陶器使用含鈷的氧化物繪制燒成釉下藍彩的技術,傳到了我國內地,為景德鎮制瓷藝人掌握,燒出了純深藍色的霽藍釉和聞名世界的精美的白釉下藍花的青花瓷器。
優質的元青花瓷為元末景德鎮特製.
元朝有關的記述中沒有提到青花,直到20世紀50年代,美國的波普博士根據英國人大維德收藏的一對帶有至正十一年(1351年)款的青花雲龍象耳瓶,對照伊朗阿德比爾宮博物館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博物館收藏的大量元青花瓷器,進行了對比研究,提出了至正型青花的概念,使國際上產生了研究、收藏元青花瓷器的熱潮。
此後我國的考古工作者在許多地方都發現了元青花。其中有許多與大維德瓶的水平、風格相似。而也有的青花發色淺淡甚至灰暗,紋樣簡單,器型較小,並且可以確定這種元青花器的製作早於至正年。至正型的青花是使用伊朗青料繪制燒成。元青花大多數沒有款識,後人即使見到精美的元青花,容易誤認為宣德時期,洪武與永樂朝的青花也存在這種情況,只是最近20年才逐漸被區分出來。
元代青花瓷器的創制,是陶瓷史上劃時代的大事。從此以後,以青花為主體的彩瓷成為瓷器的主流品種,以往一貫佔主流地位的顏色釉退居次要地位,陶瓷美學上從以素雅為美的中古時代進入了五彩繽紛的近古時代。因此元青花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被學術界認識之後,就立即引起了藝術品收藏界的關注。元青花的市場價格一路飆升。那麼這到底合理不合理?元青花究竟應該如何估價?
關於文物藝術品的估價問題,按照價值規律。實際上並非每一件元青花都是一級精品。造型、紋樣都十分精美的屬於一級珍品;器型較小、紋飾略簡單的可列為二級和三級。
元青花的特點
元代瓷器造型上總的特點是渾厚凝重、氣魄雄偉,特別是高級的細瓷,包括至正型青花,這個特點尤為明顯。這與蒙古人豪爽的性格有關,同時也與它是出口品有關。至正型青花最主要的器型是大盤,傳世品也是以大盤為最多,而且這些傳世的元青花大盤大部分保存在伊朗和土耳其的國家博物館,是昔日王宮的遺留。這說明元青花在當時主要是返銷元青花技術的故鄉—盛產米納依彩繪陶器的伊朗。當然也有龍泉窯的大盤。這種大盤是我國以前沒有的新型式樣,系按照伊斯蘭國家人的飲食習慣,置於地毯上盛放食物。盤子的直徑達三尺,卻極為平整,毫不翹棱變形。盤的樣式為折沿,而且板沿很寬,有二寸多,適於手持搬動,分菱花和圓形兩種。菱花式的有十瓣、十二瓣和十六瓣。十瓣和十六瓣的是花口圓身;十二瓣的是花口、花身、花足的通體菱花式,每瓣大小相同,製作十分講究,尤為精緻。
元青花的裝飾
至正型青花在紋樣上的特點是既帶有一些西亞美術的裝飾形式,又有濃厚的我國傳統民間圖案的面貌,布局繁密,風格華麗熱烈,與當時織金錦的圖案和效果又極為相似。從陶瓷藝術發展史上看,元青花的紋飾不但數量上遠遠超過了宋代磁州窯黑彩的圖樣,表現技法也十分熟練高超,畫面精美生動。
西亞的特產花卉—大麗花,又稱西番蓮的纏枝花紋是元青花的最常見的紋樣,也是我國瓷器的主要紋飾。元青花的紋飾分很多層,少則兩三層,多達七八層,但均分主紋與輔紋兩類,瓶罐的腹部和盤子的中心為主紋,常見的有海水龍、雲龍、鳳凰、麒麟、孔雀、天馬、獅子、魚藻、草蟲、牡丹、山茶、松竹梅、鴛鴦荷花、牽牛花、庭院竹石芭蕉以及十字寶杵等,輔紋有如意雲肩、纏枝花、蕉葉、海浪、魚鱗、龜貝、金錢、回紋、鎖子連環、雜寶變形蓮瓣等,極為豐富。
至正型青花發色青翠濃艷,青花紋飾筆畫有些暈散,濃淡相互映襯,變化自然,最濃處成為黑色並深入胎骨,並發出黑色閃銀光的鐵斑。用手撫摸釉面,黑色深入胎骨處感覺凹陷。
元青花無論大小盤、碗、杯、盞之屬,均里外畫花,有白底藍花,也有藍底白花,還有白底藍花與藍底白花分不同層次交織在一起。有的白花凸起,呈淺浮雕狀,為預先在胚體上雕刻而成,可見元青花製作之精。
元青花的胎釉特點
元朝開始採用高嶺山的優質瓷土加瓷石的二元法配置瓷胎,胎質已經比宋代影青玻璃化程度高多了,堅實細膩,但仍然含有金屬雜質,所以燒出後在砂底處多有砂眼、刷痕和鐵質斑點,並在底足、口邊與縮釉處呈現紅色斑,俗稱「火石紅」。
元青花一般器型碩大,顯得笨拙,胎體比其他時代的瓷器厚而沉重。修胎也不精,大罐、大瓶之類,介面鏇削不細致,用手撫摸多凹凸不平;加上大器燒造不易,所以難免會出現翹棱、夾扁、凹心、塌底等缺陷。
元青花的釉面顏色總體為青白色,早期偏青,並且釉子較厚,常有垂流淚痕,淚痕處顏色更加青灰。晚期的特別是至正型精品,釉子濃淡適宜,釉色透亮接近潔白。器里施釉少而薄,接痕更加明顯。

⑺ 這是什麼年代的盤

尺寸:高21.5厘米,口徑8.5厘米,底徑13.5厘米品相:蓋有雞爪紋,蓋面有少許縮釉點

藏品說明:此蓋罐圓口,短直頸,豐肩碩腹,至底內收,淺圈足,形制規整,製作精細,附平頂圓蓋,子母口。內施白釉,胎釉溫潤。整體青花纏枝蓮花紋為主體紋飾。畫工精美,青料發色濃艷沉穩。纏枝蓮紋飾是纏枝紋的一種,為傳統吉祥紋樣。作為瓷器裝飾的紋樣形式之一,因其圖案花枝纏轉不斷,故稱纏枝紋,明代稱為"轉枝"。其構圖機理是以波狀線與切圓線相組合,作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展開,形成波卷纏綿的基本樣式,再在切圓空間中或波線上綴以花卉並點以葉子,便形成枝莖纏繞,花繁葉茂的纏枝花卉紋或纏枝花果紋。

清乾隆青花纏枝蓮紋蓋罐 圖集之二

清乾隆青花纏枝蓮紋蓋罐 圖集之二

⑻ 元代的青花瓷有何特點

元代的青花瓷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

元青花瓷(又稱元青花),即元代生產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生產於唐代,興盛於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的景德鎮,紋飾最大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

元青花瓷大改傳統瓷器含蓄內斂風格,以鮮明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簡明的快感。以其大氣豪邁氣概和藝術原創精神,將青花繪畫藝術推向頂峰,確立了後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

(8)元青花伊朗款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元青花瓷造型獨具特色。從製作工藝上看,此時出現了胎體厚重的巨大形體,如大罐、大瓶、大盤、大碗等。但也有精細之作,如胎體輕薄的高足碗、高足杯、匜、盤等。在元代社會,青花瓷還沒有成為宮廷或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除酒具、明器外,主要產品是對外輸出,因此元青花瓷的造型有一定特殊性,其原因乃是為了滿足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習慣使用者的需要。如大罐、大瓶、大盤、大碗是為了適應伊斯蘭國家廣大穆斯林席地而坐、一起吃飯的習慣而特別生產的大型飲食器皿。

而元時生產的小型器皿如小罐、小瓶、小壺則多銷往菲律賓。根據考古資料可知,許多小件元青花瓷都是當年為滿足東南亞人陪葬需要而製作的外銷商品。除了外銷,元青花生產者對內為了符合元代社會生活習俗還生產了中小型瓶、爐、筆山、高足碗、連座器等。大體可綜合為五大類。

⑼ 元清花的特點

(1)元代青花瓷器的釉色一般比明清時期的略厚一些,胎質不如明清的細致,在器物上有砂眼、刷痕和鐵質斑點,底足和縮釉處呈現出一種火石紅斑。它器型形制巨大,常見的有大瓶、大罐等。
(2)器型多見的為盤、罐、梅瓶、長頸瓶、玉壺春瓶、扁瓶、執壺、缽、盒、水滴、豆形洗、高足碗、yi、盞托,其中大件器為多。多棱梅瓶、多棱玉壺春、多棱瓢瓶及方形扁壺、高頸大罐等為元代特有的器型。
(3)元代青花瓷的胎質白,含雜質多,胎上大多有鐵褐色小點。器壁較厚,重而堅。
(4)元代用的是純凈的透明釉。釉色白中見青為主,鴨蛋青,晶瑩透明,油潤而有玉質感。
(5)青花用蘇泥勃青、蘇麻離青料為主,也有進口料與國產料混合使用。發色多種,但濃艷、淡雅、青灰三種為主。也有暈散現象。青花燒成後有黑色鐵銹斑,有的凹凸不平。
(6)元代青花瓷器的圖案花是元紋,一般具有茂密的特點,大多分較多層次,最多有八層,通常說的「滿畫」,這代特有的繪畫技法。在器身上以主題文飾和輔助文飾密切結合,構成整體。主題文飾主要有三種:一是以整幅圖畫為主題,如魚藻圖、人物故事圖、蓮池及蓮池水禽圖、庭院花鳥、芭蕉竹石圖;二是動物紋,以龍紋為主,亦有鳳凰、孔雀、獅子、天馬、麒麟、草蟲等; 三是花草紋,以纏枝牡丹及纏枝蓮花使用最多,還有串枝花、靈芝、羯磨文等。輔助文飾應用最多的是纏枝牡丹、蓮、菊,仰覆蓮斑紋、水波紋。還用雜寶、回紋、蕉葉、連續斜方格紋、雲紋、錢紋、變形錢紋、朵蓮、纏枝石榴、纏枝海棠、串枝花、雲肩紋。元青花瓷還多見利用如意頭形、菱形來勾勒開光線條。
(7)元青花兩多:多無款;多底部不施釉。

⑽ 怎樣鑒定元青花瓷器

首先元青花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1.青花加彩期 2.青花青白釉時期 3.至正型青花時期(成熟)
下面說重點的:你所指的應該是至正型的元青花(至正型也是典型的元青花)
首先鑒定要從多個方面來考證 不能只看單一的一個方面

造型:高足杯、玉壺春瓶、罐、梅瓶和大盤五種器形是至正型元青花的常見器形
胎質:在露胎處可見火石紅 並且有些器物會有輪旋的旋紋痕跡,且有乳突
紋飾:★元青花獨有紋飾 ①仰覆蓮瓣紋分開繪畫 不借邊 (且邊框勾線後填色)
②蕉葉紋中莖滿色
③蓮花葉為葫蘆形
④牡丹葉肥大規整
⑤雲紋為蝌蚪形
⑥竹尖葉向上
⑦梅的枝幹上見刺狀小枝
青花用料:官窯器用料為蘇麻離青 該青料因含鐵量高 所以可見鐵銹斑
款識:元青花無款 且底部多為糙底(不上釉)
就先說這么多了 說再多現在也只是紙上談兵 這位朋友是剛入門的吧 建議不要考慮元青花了 因為「元青花」實在是爛大街了 剛入門的話 還是從明清的民窯瓷器入手吧 從小玩到大 沒有人是一入門就玩元青花的。。。。。。。。

很高心為你回答
本人是學習這個專業的 如果還有不明白的話可以繼續提哈

BY 豬是の說來過倒

閱讀全文

與元青花伊朗款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飛上海的飛機什麼時候恢復 瀏覽:451
印尼椰子怎麼出口 瀏覽:122
羅馬帝國對應中國哪個朝代 瀏覽:298
去印度看丙肝多少錢 瀏覽:151
越南將軍年薪多少 瀏覽:715
伊朗人怎麼說中國話 瀏覽:188
到越南旅遊哪裡買便宜 瀏覽:228
義大利水洗標gb什麼意思 瀏覽:269
中國和緬甸的文明化程度哪個高 瀏覽:554
有哪個網頁看印度電視劇 瀏覽:25
英國建築打工一個月多少錢 瀏覽:117
越南南北岸多少人口 瀏覽:471
伊朗用什麼方法報復美國 瀏覽:159
印尼十一月份穿什麼 瀏覽:346
穿越南宋武俠小說有哪些 瀏覽:65
印度酸乳酪怎麼做 瀏覽:292
義大利二戰侵略哪個洲 瀏覽:951
印尼蝦為什麼叫南美蝦 瀏覽:571
中國海警待遇怎麼樣 瀏覽:200
英國亞伯大學一年費用多少錢啊 瀏覽: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