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各個國家都什麼時候過年啊
英國:
新年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必須做到瓶中有酒,櫥中有肉。英國人認為,如果沒有餘下的酒肉,來年便會貧窮。除此之外,英國還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風俗,人們都爭取第一個去打水,認為第一個打水人為幸福之人,打來的水是吉祥之水。英國人在除夕的深夜,常帶上糕點和酒出去拜訪,他們不敲門,就徑直走進親友家去。按英國人的風俗,除夕千夜過後,朝屋裡邁進第一隻腳的人,預示著新的一年的運氣。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黑發的男人,或是個快樂、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將全年吉利走好運。如果第一個客人是個淺黃頭發的女人,或是個憂傷、貧窮、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將遭霉運,會遇上困難和災禍。除夕在親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談前,要先去撥弄壁爐的火,祝福主人「開門大吉」。在英國中部的一些地區,新年早上出門時,不管熟識還是陌生,都會互送銅錢,他們認為這樣做,不但對方一年有財氣,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幸運。
印度:印度的新年被人稱為「痛哭新年」、「禁食新年」。他們在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有些地方,過年不但不慶祝,反而相抱大哭。他們認為,新年一開始,歲月易逝——人生短暫,用哭聲來表示自己的感嘆。有些地區的人們則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新年凌晨開始直到午夜為止。
蒙古:
新一年到來,蒙古老人會裝扮成牧羊人的樣子,穿著毛絨的皮外套,頭戴一頂皮帽,手拿一根鞭子,不停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響,以示驅邪祝福。
巴西:
巴西人在新年這天,高舉火把,蜂擁登山。人們爭先恐後地尋找那象徵幸福的金樺果。只有不畏艱險的人,才能找到這種罕見的果子。他們稱之為「尋福」。巴西農村有一個獨特的風俗習慣——便是互相揪耳,人們在新年見面時,一定要相互使勁揪住對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巴基斯坦:
在新年這一天,巴基斯坦人們個個手拿紅粉跑出門,見了親友,道過新喜,便互相將紅粉塗在額上,以示慶祝新年吉祥如意。
阿富汗:
在阿富汗北部地區的居民,每逢新年都要舉行激烈的搶山羊比賽,以示慶祝。兩隊騎手爭搶獵物,比賽既緊張激烈,又喜慶歡樂。
阿根廷:
阿根廷人認為水是最聖潔的。每年新年,各家老少成群結隊到江河中洗「新年浴」,以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穢。
墨西哥:
墨西哥有些地區的人們在新年到來的時候是禁止笑的,他們一年共分18個月,每月20天,一年最後5天內不準笑。
保加利亞:
新年用餐時,誰打噴嚏誰准會給全家人帶來幸福,家主將第一隻羊、牛或馬駒許給他,以祝願他給全家人帶來幸福。
巴拉圭:
巴拉人把每年最後五天定為「冷食日」。在這五天中,上至國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都不能動煙火,只能吃冷食,直到元旦,才能生火做飯,慶祝佳節。
蘇格蘭:
蘇格蘭人在新年前夕,家家戶戶門前都會放著一些金錢,沒人看守,盜賊和乞丐在這天晚上,看見了也不動分毫。因為當地風俗,新年前夕,先把金錢放在門外,翌日新年降臨,大清早打開門時,就看見門口有金錢,取其「一見發財」之意。
西班牙:
西班牙人在元且前夕,所有家庭成員都團聚在一起,以音樂和游戲相慶賀。午夜來臨,十二點的鍾聲剛開始敲第一響,大家便爭著吃葡萄。加果能按鍾聲吃下12顆,便象徵著新年的每個月都一切如意。新年這天,最忌孩子們罵人、打架和哭啼,認為這些現象是不祥之兆。所以,新年之日大人總是盡量滿足孩子們的一切要求。同時,這天人們身上必攜一枚金幣或銅幣以示吉祥。
比利時:
在比利時,新年的早上,農村中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畜拜年。人們走到牛、馬、羊、狗、貓等動物身邊,煞有介事向這些生靈通明:「新年快樂!」
土耳其:
土耳其人在新年除夕,人人都要洗澡,然後穿上新衣裳,他們認為這樣可去除過去一年的衰氣,除舊迎新,迎接來年好運。
阿根廷:
元月之日,各家各戶紛紛到江河中去進行「新年浴」。入水前,先把採集來的鮮花撒在江面,然後,大家笑呵呵地跳進水中盡情沐浴,同時用花瓣來揉搓身子,在這個國家,水被視為「聖潔」之物。
古巴:
新年前一夜,每人准備一碗水,聽到新年鍾響,大家都很快地將水潑向街,意為「除歲」
哥倫比亞:
新年前夕,各條街上都製作很大的傀儡——「舊年」,並宣布「舊年遺言」,「遺言」的內容滑稽風趣,以博得人們開心,午夜時將「傀儡」炸毀,在粉碎舊年「傀儡」的爆炸聲中,人們載歌載舞,互相慶賀。
日本:
日本人在新年清晨,一家老小上街迎接初升的太陽,接著去神社參拜,或互相向親友問好。他們稱新年為「正日」。在這一天,他們的早餐是很豐盛的,吃砂糖竽艿、蕎麥面等,喝屠蘇酒。此後一連3天則吃素食,以示虔誠,祈求來年大吉大利。
泰國:
泰國傳統的新年,即「宋干節」(「宋干」是梵語的譯音),也叫「潑水節」,節日里,人們相互灑水,喜笑顏開地祝長輩健康長壽,祝親朋新年幸運。未婚的青年男女,則用潑水來表示彼此之間的愛慕之情。泰國人在新年第一天都在窗檯、門口端放一盆清水,祈求新年如意,風調雨順。
德國:
德國人在新年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擺上一棵樅樹和橫樹,樹葉間系滿絹花,表示繁花如錦,春滿人間。他們在除夕午夜新年光臨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鍾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並將一重物拋向椅背後,以示甩去禍患,跳入新年。在德國的農村還流傳著一種過新年的風俗——「爬樹比賽」,以示步步高升。
埃及:
埃及人把尼羅河漲水的這一天作為新年的開始,稱為「漲水新年」。在埃及的一些地方,新年這一天,要供上大豆、扁豆、紫苜蓿和小麥等農作物的顆粒,還有一些綠色植物的小芽,以象徵豐裕。獻給神的東西越多,新年的收成就越多。
朝鮮:
朝鮮和我國一樣,在新年也有貼窗花、桃符的習俗,以祈求上天保佑,驅走鬼怪,賜給幸福。新年黎明,人們把一些鈔票塞進預先紮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惡,迎接吉祥福星。黃昏,人們又將全家人一年中脫落的頭發燒掉,祝願家人四季平安。新年期間,朝鮮人除了享以美酒佳餚外,還必須要做一種用糯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棗泥和蜂蜜等,蒸煮成與我國的八寶飯相類似的甜飯食用,以預示家裡人丁興旺日子過得象蜜一樣甜。
新加坡:
農歷除夕時,孩子們有守歲的習慣,直到午夜待家長祭祀神靈和祖先的活動結束後方能就寢,第二天清晨則起個大早,高高興興的從長輩那裡拿「紅包」(壓歲錢)去看舞龍、舞獅隊的沿街表演,男女老少穿著節日的盛裝,帶上禮品走訪親友,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一種節日的氣氛。過年時,人們愛吃油炸糯米和紅糖做成的甜年糕。
義大利:義大利的除夕是一個狂歡之夜,當夜幕開始降臨,成千上萬的人們湧向街頭,點燃爆竹和焰火,甚至鳴放真槍實彈。男男女女翩翩起舞,直至午夜。家家戶戶收拾舊物,將屋子裡一些可打碎的東西,摔個粉碎,舊盆子、瓶瓶罐罐統統扔到門外,表示去掉厄運和煩惱,這是他們辭舊歲迎新年的傳統方式。
伊朗:
伊朗實行的是伊斯蘭歷,它的季節和月份是不固定的。在伊朗,慶賀新年就是慶祝春天到來,往往是在公歷3月下旬,過新年要隆重慶祝一周。人們湧上街頭生起「篝火」——「夜火」,然後全家人依次從夜火上跳來跳去,表示燒掉「晦氣」,迎來光明,驅邪滅病,幸福永存。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稱都要以字母「S」開頭的,以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們走親訪友,互祝春節快樂。新年最後一天,全家出遊踏青,以避邪惡。
法國:
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除夕起開始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法國人認為新年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新的一年的年景。新年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和擠奶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瑞士:
瑞士人有新年健身的習慣,他們有的成群結隊去爬山,站在山頂面對冰天雪地,大聲歌唱美好的生活;有的在山林中沿著長長的雪道滑雪,彷彿在尋找幸福之路;有的舉行踩高蹺比賽,男女老幼齊上陣,互祝身體健康。以健身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希臘:新年時,家家都要做一個大蛋糕,裡面放一枚銀幣。主人將蛋糕切若干塊,分給家人或來訪的親朋好友。誰吃到帶有銀幣的那塊蛋糕,誰就成了新年最幸運的人,大家都向他祝賀。
羅馬尼亞:
新年前夜,人們在廣場上豎起高大的聖誕樹,搭起舞台。市民們一邊燒著焰火,一邊載歌載舞。農村人拉著木犁,上面裝飾著各種彩花,慶祝新年。
㈡ 伊朗的新年是幾月份
伊朗使用的是伊朗歷,通常每四年有一個閏年,新年元旦一般在公歷每年的三月二十一日,但有時在三月二十日,今年伊朗的新年就是三月二十日。
㈢ 2011伊朗春節是什麼時候
伊朗的春節永遠是3月21日 這是http://iask.sina.com.cn/b/5451369.html 伊朗的節日
㈣ 伊朗的新年是什麼時候
伊朗的新年又叫做波斯新年,是世界歷法每年的三月二十一日到二十四日。按照伊朗實行的伊斯蘭歷法, 每年3月21日看作是春季的第一天,也是新一年的開始。
(4)伊朗春節是什麼時間擴展閱讀: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位於西亞,屬中東國家。伊朗是文明古國,公元前550年,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領土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波斯帝國。伊斯蘭教(什葉派)為國教,98.8%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中91%為什葉派,7.8%為遜尼派。
㈤ 世界各國的新年日期是什麼
新年為世界多數國家通行的節日,世界各國,特別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現代世界多數國家為公元制紀年的1月1日。
而在中國,由於實行兩種不同的歷法,新年有不同的定義。按照公歷,每年的1月1日為元旦。按照農歷,每年的正月初一為新年。
柬埔寨以釋迦牟尼生日為紀元,每年佛歷五月(公歷4月14日至16日)為新年。尼泊爾、不丹的新年也都在4月。
泰國把「宋干節」即求雨節(在5月13日至15日)作為新年。
埃及人把「夏至」(基本在6月22日)即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尼羅河水上漲的這一天當作元旦。
衣索比亞以8月11日為新年,這時雨季即將結束,收獲就要開始。
緬甸以10月中旬的「跨朵節」為新年。
印度有些地方以10月31日至11月4日為新年,稱為「和利節」。
菲律賓把民族英雄保塞·黎薩爾就義的這一天——12月30日作為新年。
(5)伊朗春節是什麼時間擴展閱讀
世界各國新年食物
中國:過年吃餃子,湯圓,火鍋等。
日本:日本將每年年末的最後一天(公歷12月31日),稱為「大晦日」,相當於中國的「除夕」。在日本,在新年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團聚在一起吃蕎麥面。一碗面被稱為「年面」,足可見它的地位。
韓國:過新年的時候團圓飯少不了的就是「五穀飯」——用雲豆、大豆、小豆、黑豆和大米混合做成的米飯。除了吃飯還要喝湯——年糕湯。韓國人把過新年吃的食物統稱為「歲餐」,韓國有個說法,吃了這米糕片湯才算長一歲,不吃就不算長大。
西班牙:新年最傳統的活動在新舊年交替之際,隨著12聲鍾響吃下12顆葡萄。過新年葡萄的每顆還有不同的含意,分別代表「平安」、「和睦」、「避難」、「祛病」等。在第十二下敲響時要把十二顆葡萄吃完,便預示著來年12個月平安喜樂。
美國:美國人是將聖誕節作為一年新的開始,在這一天,烤火雞的聖誕晚餐少不了的傳統美食。除了烤火雞還有烤熟的玉米粥,有時候會在上面放一層奶油和果料,香甜可口,滋味豐富。
法國:法國人過新年喝酒可不是助助興這么簡單,他們有一個說法:家中的酒瓶里不能剩酒,要不然會認為明年就要走厄運。為了祈求來年好運,好多人在新年前夜就把家裡的酒喝光了,喝得酩酊大醉也有了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
德國:德國人的年夜飯中通常會搭配扁豆湯、豌豆等豆製品,因為他們把豆類當做是財富的象徵,多吃豆,明年財運滾滾來。除了吃豆有財運,他們還相信在口袋裡裝些魚鱗會有好運,因此魚在德國的年夜飯上也很受歡迎,當然,像香腸、馬鈴薯、德國啤酒、也是慶祝新年必不可少的美食。
俄羅斯:俄羅斯人喜食熱食,愛吃小包子和肉餅等,其中餡餅就是俄羅斯人的年夜飯中必不可少的,餡餅有著豐收、健康、等美好寓意,配著魚子醬果醬。由於俄羅斯氣候寒冷,俄式菜餚口味較重,用油較多,典型美食有烤鴨或烤鵝、乳酪、黑魚子醬、香腸、燒雞塊、黃油麵包。
希臘希臘人在過新年時,一家人會在一年的最後一天做新年蛋糕,叫特大號麵包。當新年鍾聲敲響的時候,就開始切蛋糕。有意思的是在蛋糕里要放進一枚硬幣,如果誰吃到了這枚硬幣,那麼誰就會在新的一年裡賺大錢,行大運。
㈥ 伊朗新年是每年什麼時候
每年的公歷3月20號是伊朗歷的年三十,
也就是春分那天.
3月21日是大年初一啦.
呵呵.他們過年比我們少一天,
是14天.
㈦ 伊朗過新年日期
伊朗新年 (英文「Nowruz」)波斯語:نوروز 。是世界歷法每年的三月二十一日到二十四日。按照伊朗實行的伊斯蘭歷法, 每年3月21日 看作是春季的第一天,也是新一年的開始。和中國春節一樣 他們需要大舉慶祝一周。
在伊朗,慶祝新年就是慶祝春天的到來。往往是在公歷的3月下旬。過新年要隆重慶祝一周。人們湧上街頭生起「篝火」又叫「夜火」然後全家人依次在「夜火「上跳來跳去,表示燒掉晦氣,迎來光明,驅邪除病,幸福永存。伊朗新年除夕夜要吃七道菜,每道菜的名稱都要以「S「開頭的,表示吉祥。初一到初三人們走親訪友。互祝新年快樂。新年最後一天,全家出遊踏青,以辟邪惡。
㈧ 伊朗節日
伊朗節假日
除了正常的周四、五休息外,現把其它的休假日歸納如下
2007年1月8號 (聖人默罕默德宣言日)
2007年1月29號 (紀念伊瑪姆海珊)
2007年1月30號 (紀念伊瑪姆海珊)
2007年2月11號(伊斯蘭革命勝利日)
2007年3月10號 (紀念伊瑪姆海珊)
2007年3月18號 (聖人默罕默德逝日)
2007年3月20號 (伊瑪姆仁扎逝日)
2007年3月21號-3月24號(伊朗新年)
2007年4月1號(伊斯蘭共和國勝利日)
2007年4月2號 (踏青日)
2007年6月4號(霍梅尼逝日)
2007年6月5號(紀念世界生存日)
2007年6月18號(先知女兒海蒂傑逝日)
2007年7月28號(伊瑪姆阿里誕生日)
2007年8月11號(默罕默德被指派聖人紀念日)
2007年8月29號(伊瑪姆梅赫迪誕生日)
2007年10月3號(伊瑪姆阿里逝日)
2007年10月13號(開齋節)
2007年11月6號(伊瑪姆加琺邵德逝日)
2007年12月29號(聖人默罕默德宣言日)
2008年1月19號(紀念伊瑪姆海珊)
2008年2月11號(伊斯蘭革命勝利日)
2008年3月8號(紀念伊瑪姆仁扎逝日)
2008年3月19號(伊朗國慶節)
注意:每年的假日是不一樣的,是按照伊朗太陽歷和伊斯蘭教歷來定的
㈨ 伊朗新年是什麼時候
伊朗的春節——「諾魯茲」是伊朗人民的傳統節日,它有著悠久歷史,可以追溯到比2500多年前古波斯帝國的第一個朝代——阿契美尼德王朝更遙遠的年代。在伊朗,除了重大的伊斯蘭宗教節日外,「諾魯茲」是個全國性的喜慶日子。
「諾魯茲」一般是指伊朗歷元月1日(相當於公歷3月21日或我國的農歷節氣春分)至13日這段時間
㈩ 伊朗新年是怎樣慶祝的
伊朗的春節——「諾魯茲」是伊朗人民的傳統節日,它有著悠久歷史,可以追溯到比2500多年前古波斯帝國的第一個朝代——阿契美尼德王朝更遙遠的年代。在伊朗,除了重大的伊斯蘭宗教節日外,「諾魯茲」是個全國性的喜慶日子。「諾魯茲」一般是指伊朗歷元月1日(相當於公歷3月21日或我國的農歷節氣春分)至13日這段時間。這時的伊朗首都德黑蘭已是楊柳滴翠,桃李泛紅,芳草萋萋,春光融融;你若北上裏海,或南下波斯灣,那裡更是碧波萬頃,景色如畫。
在新年前的幾天,伊朗人就開始全家出動置辦年貨。而商家們也會延長營業時間,許多商人都說如果運氣好,這幾天的營業額就能抵得上半年的收入。許多個體商販則會在繁華地段擺起臨時的街邊小攤,向熙熙攘攘的人群兜售衣服、手錶、日用品、鮮花、工藝品等等五花八門的商品。
伊朗人置辦的年貨中,有幾樣必備的東西。一是金魚。伊朗人把金魚當做吉祥物,這倒和中國人「年年有餘」的傳統暗合。第二就是麥苗。伊朗人在新年時會把麥苗放在家中,據說可以吸收掉家中的晦氣,而到新年的第十三天,也就是「踏青節」時,則全家人去郊外踏青,順便也把麥苗給扔了,以此表示把壞了運氣都扔出去了,祈求新年好運。
在除夕夜,伊朗人並不一定都呆在家裡。很多人會繼續在街上購物置辦年貨,而很多人也會選擇在除夕夜參加清真寺的祈禱。新年期間,伊朗人的主要活動也和中國人類似,那就是走親戚。原則上也是晚輩去長輩家拜訪,而長輩也會給晚輩壓歲錢。
新年期間,伊朗的法定假日只有5天,但除了在政府部門工作的人外,許多人實際上會休息13天,也就是等到新年的第十三天「踏青節」後,伊朗的新年才算是真正過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