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基斯坦和伊朗成為親密的盟友,為何後來兩國疏遠了
巴基斯坦我們都很熟,和中國有著不錯的建交,我們親切的稱呼他為"巴鐵".而伊朗最近和美國事態嚴峻,劍拔弩張.可以說國際關系是水火不容.其實巴基斯坦和伊朗是鄰國,還都是伊斯蘭大國.起初是關系非常好的.但是在上世紀經歷一系列事件,兩國的關系逐漸生疏.
時間來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巴基斯坦伊斯蘭化過程中瓦哈比教義特徵引發了國內什葉派的不滿,從而加深了教派沖突.伊朗作為什葉派為主的國家,也對巴基斯坦產生了不滿.這使兩國的關系產生了裂痕.在90年代,伊朗改變策略,加深和和印度的合作,這自然引起了巴基斯坦的不滿.後來的阿富汗問題,伊朗支持阿富汗境內的什葉派力量,而巴基斯坦開始支持塔利班武裝,這也引起伊朗的不滿.導致兩個國家最終走上疏遠的道路.
2. 印巴在克什米爾起沖突,為什麼伊朗會聲援巴基斯坦
因為伊朗和巴基斯坦同屬於伊斯蘭國家。更因為伊朗是世界上最大的伊斯蘭什葉派國家。而且伊朗和巴基斯坦的領土也相接壤。所以在歷史上這兩個國家的關系是非常親近的。而且巴基斯坦也得到過伊朗很多的軍事援助以及經濟援助。所以伊朗在這個時候聲援巴基斯坦也是很正常的。
不僅如此,這兩個國家關系友好的因素還有中國的身影。我們知道巴基斯坦是一個石油天然氣資源比較貧乏的國家而伊朗正好相反,所以巴基斯坦一直想要修建一條連接伊朗和中國的石油天然氣運輸管道,這樣巴基斯坦可以一邊獲取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能源一邊賺取不菲的過境費,所以出於經濟利益巴基斯坦也希望和伊朗加強合作關系。
3. 為什麼巴基斯坦、以色列、伊朗經常有戰爭
巴以戰爭的由來其實很簡單。猶太人是這片土地的原住民,後來阿拉伯人佔領了這里,猶太人流離失所。二戰後以色列在美國的支持下復國,當然,阿拉伯人拒絕猶太人回歸--雙方都認為這是自己的土地。我覺得以色列沒錯,以色列要是錯了的話,那我國的釣魚島是不是也錯了?巴基斯坦,主要是在克什米爾地區,當年英國分家的後遺症。這是兩種宗教信仰的沖突。甘地曾經努力把這種矛盾遮掩在統一的旗幟下--好想我國一樣。當時甘地失敗了。伊朗,主要是和伊拉克戰爭,要我評價說就是吃飽了沒事干。開戰之前兩國因為賣石油發了大財,於是有錢了,覺得自己有能力了,打吧,打到最後,一個是鶴,一個是蚌,「漁翁得利」
4. 印巴在克什米爾起沖突時,為什麼伊朗會聲援巴基斯坦
這段時間,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問題上,鬧得沸沸揚揚,不可開交。本來,這是兩個國家之間的事情。但伊朗卻冒著得罪大國印度的風險,站出來聲援巴基斯坦。伊朗這樣做,主要是為了國家的利益,宗教信仰,和國際地位。
3、國際地位:針對國際熱的問題發聲,提高國際存在感。
伊朗聲援巴基斯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國際上刷存在感。克什米爾問題,一直都是國際上的熱點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發聲,發表看法,能引起全世界的關注。伊朗這些年來,一直致力於提高伊朗的國際地位和存在感,現在有機會,肯定好好把握。
5. 巴鐵的地區局勢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23日開始對巴基斯坦進行訪問,巴方開始了熱情友好的接待。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歡迎人群手持的中國國旗居然是清一色的六星紅旗。中國的標志是五星紅旗,這是世人皆知的常識,為什麼在胡主席訪巴的重要時刻巴方犯下如此重大「錯誤」。這背後有隱藏什麼玄機,有什麼深刻含義呢。先來看下地區局勢。 印巴矛盾由來已久,從上個世紀開始印巴有過3次大規模武裝沖突,其中1966年的第2次印巴戰爭,印度迫使孟加拉從巴分離。軍事合作,對巴壓力日益倍增。
2002年印美聯合軍事演習,4月17日,印度與美國簽署了一項軍火采購協議,美國向印度出售8部「火力發現者」反炮兵先進定位雷達,總價值高達1.46億美元.
2005年6月28日,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與到訪的印度國防部長普拉納布·慕克吉簽署了一份為期10年的印美防務合作協議,這份旨在提升印美防務合作、被稱為「美印國防合作新框架」的協議包括兩國聯合生產武器、相關技術轉移以及在導彈防禦體系方面開展合作。
2006年3月2日美印簽署核能合作協議,轉讓核技術。
印度作為南亞強國對外奉行所謂的獨立外交,把錫金給獨立了出來,把藏南給獨立了出來,把印控克什米爾獨立了出來,看來印度的獨立外交還是有些殺傷力的。這也是巴所擔心的,因為印度有俄美的戰略支持,巴如果沒有中國撐門楣,就很難抵擋印的咄咄逼人的態勢了。 .美國在上個世紀末開始實施中亞戰略意圖控制中亞能源的輸出,在中亞戰略步騶逐步達成的時候南亞也越來越吸引美國的注意。在伊拉克政權順利搞定之後,民主伊朗的日程就開始加速了。但是美國最忌諱的不是伊朗的核武器,而是在伊朗有巨大戰略利益的某些大國。美國當然想向伊拉克戰爭一樣干凈漂亮的結束這一切,但是越戰的夢魘總是揮之不去。美國人盯緊了地圖:幹掉波斯人切斷其支援路線,一個國家首先要解決掉,那就是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如果歸順了,那麼伊朗就是刀板上的肉了。
9.11後,美國借口打擊恐怖組織,入侵阿富汗,武力威脅巴基斯坦聯合「反恐」要求巴對其開放領空,並且借用巴軍事基地駐兵。遭到巴拒絕。
2004年1月14日,美軍用飛機對巴北部部落區實施「外科手術式」的轟炸。
2006年6月10日,美國政府決定在本財政年度對巴基斯坦的援助削減3.5億美元,指責巴在改善本國民主和人權現狀上相當失敗。
當然除了敲打,也少不了拉攏
美國國務卿鮑威爾04年給了巴基斯坦一個新頭銜,稱其為美國的「非北約盟國」。
03年開始提供30億美元的反恐資金,05年10月10號,巴地震受災,美國第一時間拿出5000萬美元援助。
這一切都是為了切斷伊朗背後的某些大國的影響,將美國鼓吹的『反恐』勢力滲透到中國的後背,然後名正言順的扼殺。 石油是國家的血液,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馬六甲海峽海盜頻繁,印尼和印度紛紛窺視這里的控制權,海上戰略能源供給線受到威脅,迫使中國尋找新的能源路線。巴基斯坦成為新能源路線其中重要一環。先看下巴的地理位置。
巴基斯坦位於南亞次大陸西北部,東與印度接壤,東北與中國為鄰,西北同阿富汗交界,西同伊朗毗鄰,南臨阿拉伯海。中國通過軍事援助和經濟援助,獲得在印度洋建設重要出海基地瓜達爾港口的權利,相當於中國打通了印度洋的出海通道,具有重大的軍事和經濟價值和戰略意義,中國海軍不僅可以進出印度洋,西出則可控制波斯灣這個世界咽喉。巴基斯坦作為中國西部的重要鄰邦對中國國家戰略舉足輕重。 中東作為世界的能源中心,是各國經濟發展的保證。誰控制了中東,誰就執世界之牛耳。然而某些超級大國的算盤是,世界戰略能源的咽喉要由他們掌控,誰要是不服從民主的大旗,就掐斷他的命根。當然想法是美好的,可惜的是估計很難實現。因為我們已經先算計了一著。
在伊拉克戰爭結束之時,我們的政府就意識到,下一個目標也就是中國的經濟發展的動脈馬上要被人切斷了,危機迫在眉睫,如何應對。中央果斷決策02年中國伊朗簽署1000億美金的能源協議,遭到美國的強烈抗議。04年開始韓國日本等國在美國的壓力下日益減少從伊朗進口原油,06年分別減少進口50%--30%,06年第一季度中國卻從伊朗進口原油增長25% 不減反增,這是什麼棋?其實這就是為未來的伊朗戰爭埋下伏筆,伊朗vs美國是戰是和都將不影響中國的能源供給。因為中國已經盤算好,如果美國開戰,我們就可以以保護中國海外資產為名要求在伊任何軍政勢力保護中國的財產安全,甚至可以考慮象俄軍2000年在科索沃一樣空投送軍事力量到伊朗(2000年南斯拉夫戰爭,美國操縱聯合國軍事佔領南的決議剛剛通過,為了保護俄國的戰略利益,6月11日,俄國200名空降兵出其不意地由波黑進入南聯盟境內,12日凌晨在北約部隊到達之前搶佔了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納附近的具有戰略意義的斯拉蒂納機場。並快速向科索沃地區進軍。),把1000億的油井保護起來,不管你反恐還是反什麼,但是不能隨便動我的資產,就算戰後無論誰組建政府,也都要考慮到中國利益在本地區的實際存在。這就是我們虎口奪食,各國紛紛撤走資金的情況下,我們卻大投1000億的用意所在。
但是要維護經濟,政治上的利益必須有強大的軍事後盾。坐莊中亞維護中國的利益,必須一個陸路通道,保證我們真正軍事上的威懾,巴基斯坦首當其沖。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中國良好的關系,是中國發揮中亞影響力的保證。這就叫先下手為強,從美國的對中巴合作的反映就可以看出,這著實在讓老美頭疼不已。 與巴連手之前必須要考慮到印度的反映,要不然計劃沒完成就被別人打亂了,2006年11月20日胡主席開始對印度進行為期3天的友好訪問.
臨行前2手准備:
1,中國在訪印前夕中國駐印度大使突然高調宣稱藏南領土主權歸屬問題,引發印的不滿.
先把調子定定,我們不是來施捨,不是來企求,是來談判的,你什麼時候把我們的領土歸還,談好了,共同發展,
2,胡主席訪印,聲明中國在南亞不謀求私利,並積極促進印巴和解,並帶去不少共同發展的計劃,比如簽定自由貿易協議,開設邊境自由貿易區,發展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等等.但是印卻以國家安全為由回絕了中國合理建議,這也在意料之中,因為本來就不是奔你來的。我們的策略是先塞胡蘿卜,不要,不要正好,那就別怪哥們沒提醒你,先禮後兵。與巴進一步發展關系,印度有苦難言。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23日開始對巴基斯坦進行訪問,擴大中巴兩國在貿易、文化、軍事、教育等領域的合作。其中兩國將簽署一項「防務協議」,並將共同研發預警機。
西方媒體猜測,中國可能通過核合作向巴基斯坦提供用於發展核武器的相關技術。
24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舉行會談。他建議中巴兩國共同推動反恐合作取得更多實質性成果。穆沙拉夫亦表示,希望加強兩國在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堅決打擊恐怖主義。為加強中巴戰略合作關系,胡錦濤提出五項建議在會談時,胡錦濤表示,中方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巴基斯坦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努力。
一大堆合作協議,最令巴欣喜的就是中國和巴簽署《中巴共同防務協議》,軍政階層喜於言表,全國上下一片歡騰.為什麼一個協定有這么大分量呢.1961年《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簽定,在美國一直不願意結束朝鮮戰爭的情況下,駐日駐韓幾萬大軍硬是不敢動朝鮮一根毫毛,其中的緣由就不用細表了。如今巴面臨的各方面壓力迎刃而解,國家安全得到最好的保護。印度已經被抽了2嘴巴,也為中國以後中亞戰略,打下堅實的基礎。
薄薄的一張協議不亞與中國一個集團軍進駐巴基斯坦,比核武器還好使,他是巴的一道護身符。巴實際被正式納入中國中亞戰略防禦圈,中國國旗在巴基斯坦突然多出一顆星就不難解釋了.
中巴合作不僅在軍事,經濟、能源、交通等領域我們也是通力合作,很明顯我們是要把巴基斯坦由弱變強,讓巴基斯坦做中國西大門的守門員,把蠢蠢欲動的印度象給看死看牢。另外全方位合作的中巴,是中國解決中亞問題的得力臂膀,將使中國在中亞說話的分量猛增.
戰略突圍,胡主席的外交膽識30年來無人能出其右,中亞一盤死棋硬是叫我們走活了,而且反敗為勝,在歐洲,中法展開全面合作。在非洲,剛剛結束的中非論壇,讓世界都為之震撼,中國與南非的軍事合作已經有聲有色的展開了。
6. 為什麼伊朗在核研究方面主要依賴巴基斯坦
這是國際上這么說的。不過也有一定道理。
巴基斯坦是有核武器的國家,雖然不被承認,但是確實擁有,而核大國都是核不擴散的制定者,伊朗想獲得核武器的支持巴基斯坦和朝鮮都是可以考慮的方向。至於道理巴基斯坦有沒有真的支持那就只剩扯皮了。這個事情沒有一個國家敢承認的。違反核不擴散條約處罰也是很重的。
伊朗現在肯定是沒有核武器的,不然美國不敢放話打伊朗。現在說伊朗核武器研製只不過是為了加大對伊朗打擊的法理依據和增加西方社會的認同。
7. 東亞國家伊朗、巴基斯坦為什麼戰爭不斷
因為兩個鍋家原來都是英國的殖民地,二戰後,英國人為的把他分為了兩個國家。在加上宗教沖突不斷,而且,孟加拉國原來叫東巴勒斯坦,和現在得巴勒斯坦是一個國家,也應為,印度搗亂而分裂了,
8. 伊朗和巴基斯坦為何拋棄前嫌停止軍事對抗,進行全面經濟合作
我覺得伊朗和巴基斯坦之所以停止雙方的軍事對立,是因為現在的時代主題就是和平。如果想要謀求國家的發展,就必須要有一個安穩的國際環境。
2、國際局勢
現在的國際局勢非常的動盪,美國自從新總統上任之後,對中東地區的問題就越來越激進。現在的伊朗跟美國的關系非常的惡劣,就在不久之前,美國還空降了3000大兵進入沙特幫助沙特對伊朗進行軍事威脅。所以現在的伊朗和巴基斯坦不能夠再進行內耗,他們兩個人作為中東國家應該一致對外。
綜上所述,巴基斯坦和伊朗進行休戰主要還是因為國際形勢比較的嚴峻,不能讓他們繼續任性地因為宗教問題產生內耗。
9. 為什麼歐美大國允許巴基斯坦擁核,但伊朗卻不行呢
這是時間段的關系,回想一下我國是合法擁有核武器國家不就清楚了嗎,但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非法的擁核國家,到現在不就更嚴了嗎?這個美國是對的,但它雙重標准就不對了,以色列有核它不聞不問,它又用核來威脅人家那就更不對了,其實沒有炮艦政策,沒有核威脅,哪個國家樂意擁核呢?人類主方向是消滅核武器,讓核能來為我們服務。
從歷史看,伊朗是個極端宗教國家,這樣的國家做事也是比較極端的,一旦擁有核武器,會帶來不可預知的危害,而且會引發中東地區的核軍備競賽。主要大國沙特必然謀求發展核武器。這些國家都是一起來國家,行事都較為極端……別的比如巴基斯坦,宗教意識要差一些,同時核武器得到了大量蘇聯和中國部分的支持,所以美國也阻止不了。
10. 巴基斯坦和伊朗為何停止軍事對抗,反而轉向全面經濟合作了
軍事對抗永遠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和平發展才是永恆的主題,所以巴基斯坦才會和伊朗停止了軍事對抗,進行全面的合作。事實上,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兩國國家的軍事對抗的時間越長,兩個國家的發展也就越不會順利。當前形勢之下,國家的和平發展才是兩國需要思考的問題。
伊朗和巴基斯坦軍事對抗的結束是一個新的卡開始,對於兩個國家來說這是一個新的發展機遇。同時兩個國家的經濟合作也在逐步開展,還有文化政治交流也在進行中。中東的局勢也不再白熱化,局勢的穩定的同時也帶來了地區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世界發展。兩國的經濟合作是符合兩國的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