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三大醫葯巨頭
中國三大醫葯巨頭:
1、恆瑞醫葯:研發之王
⑴醫葯三巨頭當中,受集采打擊最大的無疑是國內創新葯之王恆瑞醫葯。
⑵由於多種產品被納入集采後價格降幅較大,恆瑞今年業績受到巨大影響。今年前三季度,恆瑞營收202億,同比僅增長4%,凈利潤42億,同比下降1.21%。其中,第三季度公司營收和凈利潤更是出現雙降,營收降幅甚至達到了14.84%,這是最近10年來從沒有出現過的情況。
⑶集采帶來的業績壓力,使恆瑞在資本市場也表現低迷。今年以來,恆瑞醫葯股價下跌超過40%,是上市20年來表現最差的一年。
2、邁瑞醫療:國際化野望
⑴作為國內最大的醫療器械公司,邁瑞醫療在行業內堪稱一家獨大。其中,監護儀、呼吸機、彩超、除輸注泵、燈床塔、POC超聲等都是國內第一;而監護儀、麻醉機、血球分析產品市場份額更是躋身全球前三。在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醫學影像三大重要領域,邁瑞在國內幾乎沒有對手。
⑵更重要的是,相比創新葯賽道中後發企業的超車壓力,醫療器械賽道的行業格局要穩定很多,因為器械技術迭代屬漸進型創新,企業的競爭力來自於長期的技術積累,後發企業很難通過顛覆性創新實現彎道超車。
3、葯明康德:創新葯賣水者
⑴集采對缺乏技術優勢的仿製葯沖擊巨大,國內醫葯公司向創新葯轉型的訴求將更加強烈,作為創新葯賣水者,醫葯外包行業龍頭顯然是創新葯熱潮的受益者。
⑵背後的邏輯,是因為創新葯研發非常復雜和艱難。行業內很早就流傳著「雙十定律」的說法,即研發一款新葯,平均要花10年的時間,同時要燒掉10億美金。恆瑞過去10年研發投入接近200億,才研發出來8種創新葯,可見醫葯研發的周期之長、難度之大。
⑶醫葯外包企業存在的價值,就是通過規模化和專業化能力,推動創新葯研發的速度和質量,同時降低研發成本。
⑵ 在中國已有分公司的外國醫葯企業全部有哪些急!急!急!急!急!急!
德國默克 葛蘭素史克美國禮來施貴寶 西安楊森制葯
惠氏制葯 羅氏公司 先靈(南京)葯業有限公司 諾華公司
美國強生公司 輝瑞公司 拜耳 阿斯利康
大冢制葯
武田制葯
衛材制葯
萌蒂醫葯
還有一些印度的企業近幾年在國內也有的只是不熟,自己再找找。
⑶ 中國醫葯對外貿易公司的公司概況:
國葯外貿積極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設備,與跨國醫葯企業合資建立了中國大冢制葯有限公司、無錫華瑞制葯有限公司和西安楊森制葯有限公司等多家中外合資企業。中國加入WTO後,國葯外貿積極實施國際化經營的「跨國門」發展戰略,2003年在越南投資建立了當地第一家中越合資制葯企業——VCP葯品股份公司。
在國際貿易方面,國葯外貿是中國與世界各國醫葯界開展貿易合作的重要橋梁,已與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千家企業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公司嚴格遵守國際貿易規則,堅持重合同、守信用、誠信經營的原則,在海關、商務、工商、稅務、外匯和國內外多家金融機構保持良好信譽。先後把中國的醫葯產品、制葯技術和設備等出口到世界各地,為國內醫葯行業引進國際新產品和先進的技術、設備與經營管理經驗。
國葯外貿的保稅業務,集雄厚的資金、專業的人才、先進的設備和高效的管理於一體,為客戶提供保稅、進出口代理、通關、報關、運輸、倉儲、配送、包裝、流通加工、貨運代理等多功能、一體化的物流服務。
在醫葯類產品國內銷售方面,國葯外貿已在國內30多個大中城市建立醫葯銷售網路,培養了一批具有豐富醫學、葯學專業知識和市場營銷經驗的銷售隊伍,以獨家代理、地區代理、國內純銷、市場推廣等方式經營進口產品和國內產品。
秉承「關愛生命,呵護健康」的企業理念,國葯外貿將與國內外同仁攜手並進,做大做強進出口業務,突出主營,以進出口為平台,加快結構性調整,充分發揮國內市場優勢和國際化運作經驗,進軍國際市場,加速國際產業化,打造「進出口+海外實業」的新框架和中國醫葯進出口第一品牌,成為集團海外發展的重要窗口和國際化運作平台,為醫葯事業的發展和人類的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
2010年9月1日,國葯外貿公司與世界最大葯房自動化設備生產廠家韓國JVM公司正式簽署中國區域獨家代理協議 。 ◇ 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表
◇ 葯品經營許可證(包括生物製品;二類、三類精神葯品)
◇ 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
◇ 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
◇ 輻射安全許可證
◇ 衛生許可證
◇ 對外承包工程經營資格證書(對外工程承包及勞務輸出)
◇ 對外援助項目實施主體資格(物資A類)
◇ 葯品經營GSP質量管理規范認證證書
◇ SGS 國際認證機構頒發的ISO9001:2000 國際質量體系認證證書 ◇ 2009年,被中國醫葯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授予「2008年中國醫葯保健品進口五強企業」稱號
被中國醫葯行業社會責任論壇授予「2008中國醫葯衛生行業社會責任孺子牛獎」
◇ 2007、2008年,連續被國家統計局評為年度「北京市企業景氣調查和采購經理調查先進單位」
◇ 2007年,被國家統計局評為年度「企業(集團)統計工作先進單位」
◇ 2006年,榮登海關總署批準的 155 家進出口企業「紅名單」
◇ 2003年,被北京海關評選為 AA 級外貿企業,開始列入海關AA類管理,成為北京地區 11 家最高級別的海關信得過企業之一
◇ 1991年---至今,每年均入選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公布的中國進出口額最大的 500 家企業 ◇ 中國醫保商會常務理事單位
◇ 中國非處方葯物協會常務理事單位
◇ 中國麻醉葯品協會理事單位
◇ 中國中葯協會副會長單位
⑷ 中國國內貿易公司可否與伊朗公司合作
首先告訴你貿易肯定是可以做
具體到車輛
伊朗管理比較嚴,有類似於歐盟配額的限制
貿易公司沒法直接做,最多是牽線搭橋,收一定的傭金
另外收伊朗的錢目前相當麻煩
政策變化也很頻繁
准備發貨前一定要問自己的銀行是否可以收伊朗的匯款
各地各銀行執行的尺度都不太一樣
有時銀行收到錢也不給入賬,直接退回
⑸ 中外合資醫葯企業有哪些
北京太洋葯業有限公司
湖南康普制葯有限公司
中國大冢制葯有限公司
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是指依照中國有關法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與中國公司、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共同舉辦的合營企業,即兩個以上不同國籍的投資者,根據《公司法》和《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共同投資設立,共同經營,共負盈虧,擔當風險的有限責任公司。 (港、澳、台參照)
⑹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的國際合作
中國醫葯集團是醫葯行業與外資合作最早、最多和最成功的企業。從1980年開始,中國醫葯集團先後與國外的著名跨國醫葯公司合作,建立了中國大冢制葯有限公司、華瑞制葯有限公司、西安楊森制葯有限公司、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葯有限公司、蘇州膠囊有限公司、青島華鍾制葯有限公司等22家中外合資醫葯生產企業,有力地促進了我國醫葯生產經營水平的提高。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還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千家企業建立了貿易和合作關系,並在香港、越南、德國、法國、美國及非洲有關國家和地區設有子公司或辦事處。中國醫葯集團與越南有關企業共同出資興建的,越南第一家符合世界衛生組織GMP標準的現代化粉針制葯企業於2006年正式投產,為集團跨出國門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⑺ 全中國最大的醫葯公司是哪家全球最大的醫葯公司是哪家
不知道你最大的概念是什麼,論實力的話目前輝瑞制葯是全球實力最強的醫葯公司,其它進駐中國的外企還有默沙東,勃林格,拜耳,葛蘭素,賽諾菲,諾華,百時美施貴寶。
國內合資企業屬西安楊森,中美史克比較有實力
民企實力較強的揚子江集團,先聲等
如果規模最大那就是國企:東葯,華葯,石葯,華潤醫葯(北葯集團和三九集團)了
⑻ 國內外著名的醫葯公司有哪些
輝瑞
強生
賽諾菲
-安萬特
諾華
葛蘭素
史克
羅氏
默克
阿斯利康
惠氏
雅培
⑼ 中國醫葯行業都和哪幾個國家合作
英語和日語
一般博士都是去日本讀
美國不是那麼好去
⑽ 誰能介紹幾個 中國對伊朗貿易的貿易公司啊
hi,你好,我現在伊朗德黑蘭工作,我有好多當地朋友,也正想考慮一些貿易的事情,我們可以聯系合作
請問你是哪裡?准備做什麼?對什麼感興趣?
我是山東威海的
[email protected]
+98
-0919-7934426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