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推薦幾本書 關於波斯 伊朗 阿拉伯 穆斯林的,單獨介紹其一或者幾者之間關系的都可
(美)西提著,馬堅譯的《阿拉伯通史》是比較有名學界比較認可的,但側重於古代,近現代的內容稍顯不足。
還有名為《中東史》的書,有好幾個版本,有中國學者寫的,也有美國人寫的翻譯過來的,內容有所不同,但都能反映基本史實,也可以一看。
樓上推薦的彭樹志主編的中東國家通史是分國別寫的,主要比較側重近現代部分,因為這些中東國家大都是近現代才形成的,古代皆為一個國家。個人認為該書內容略顯繁雜散亂,可供查閱,不適合通讀,可選擇看興趣的數章進行閱讀。樓主可以讀讀該書的伊朗卷,因為伊朗不是阿拉伯國家,所有的阿拉伯史都基本不會介紹伊朗,中東史的也主要是介紹伊斯蘭教以後的歷史,不會有樓主提到的「大流士」之類的伊朗古代史。
比較專業的是(埃及)艾哈邁德·愛敏著,納忠等譯的八卷本《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系統的介紹了阿拉伯伊斯蘭文化源流,不過沒有相關背景知識讀起來可能會覺得有些費解、枯燥。原著是一本煌煌學術大著,譯本整體上還不錯,個別地方有誤譯。
我是學阿拉伯語的,我看過的就這么多了。
❷ 伊朗和阿拉伯有什麼區別都是信仰伊斯蘭教
主要是民族和教派的區別。
阿拉伯國家的主體民族是阿拉伯人。
伊朗的主體民族是波斯人,第二大民族是亞塞拜然人,阿拉伯人在伊朗只能算少數民族。
阿拉伯國家是遜尼派,伊朗是什葉派。
前者和後者的分歧,是上層的政治矛盾和下層的經濟利益沖突,與教義基本無關。
❸ 古代佛教在大伊朗地區傳播情況如何
佛教派出去的長老,在大伊朗傳播佛教的情況:
他們分別帶去了《蛇喻經》、《天使經》、《無始終經》、《火聚喻經》、《轉*輪經》、《梵網經》等經典,使數千乃至數萬不等的人群皈依了佛教。
❹ 伊朗國旗為什麼有一把寶劍,還有一冊經書呢
寶劍表示捍衛國家的決心,經書表示一種信仰,也反映出政教合一的特點。星月標志是伊斯蘭教信仰的標志。整個圖形反映出信仰什麼?怎樣捍衛自己的·國家與信仰。
❺ 關於伊朗的書
伊朗的好書推薦。
1. 《阿維斯塔——瑣羅亞斯德教聖書》
古代伊朗瑣羅亞斯德教的聖書
伊朗最古老的文獻
專業研究古伊朗文化的必讀文獻
《阿維斯塔》是伊朗最古老的文獻。這部傳世之作的成書年代雖然難以斷定,但起碼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0世紀以前。流傳至今、我們稱之為《阿維斯塔》的,並非遠古時期的原作。這部巨著的絕大部分業已散佚,在連綿不斷的兵之災中,被冥原不靈、暴殄天物的「魔鬼」們毀掉了。
據瑣羅亞斯德教傳統文獻記載,古人曾用金字將《阿維斯塔)刻寫在一萬張牛皮革上,珍藏於戴日·內佩什特。薩珊王朝時期的《阿維斯塔》計有三十四萬五千七百字,有關《阿維斯塔》的帕拉維語文獻統稱《贊德》,共二百零九萬四千二百字,而保存至今的《阿維斯塔》殘卷,僅餘八萬三千字。
2.《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成就的鴻篇巨制
被阿拉伯學術界譽為
「劃時代的伊斯蘭網路全書」
風行全球,迄今已印行九版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根據大量原始史料,敘述了伊斯蘭教產生之前阿拉伯地區的情況,並詳細記載和論述了伊斯蘭教產生後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學術活動,特別詳細論述了伊斯蘭教各教派的產生和發展,為研究阿拉伯伊斯蘭歷史、文化的重要史籍。全書共八冊,分為《黎明時期》(1冊),《近午時期》(3冊)和《正午時期》(4冊)。
3.《中國伊朗編》
歐美東方學代表性經典
美國東方學者勞費爾重要著作
探討東方名物、語言、制度各方面
專門問題所得成果的總匯
美國東方學者勞費爾所著《中國伊朗編》是他一生著作中較重要的一種,也是歐美東方學很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本人在語言學、人類學、植物學、礦物學方面都受過專門訓練。這本書可以說是他探討東方名物、語言、制度各方面專門問題所得成果的總匯。首先是中國和古代西域植物的傳播關系。其次是關於中亞紡織品、礦物和漢籍著錄的伊朗史上薩珊王朝的官制。附錄幾篇是關於語言學方面的問題,包括中國境內幾個民族語言(蒙、藏、維吾爾)裡面若干詞彙的研究。
4. 《古代伊朗文明探源》
吸取了近一個多世紀以來伊朗人類學
考古學資料和埃蘭楔形文字泥板文獻和
線性文字文獻資料
在我國首次介紹了獨特的埃蘭文化
為我國古代伊朗史研究做了艱苦的開拓性工作
展
❻ 伊朗瑣羅亞斯德教(拜火教)古經是
是阿維斯陀,也叫做波斯古經。真正的阿維斯陀全本,被亞歷山大大帝抄錄後銷毀了,而抄件也在亞歷山大圖書館失火後被焚毀了,現存的阿維斯陀只是殘件。
❼ 伊朗怎麼讀
伊朗
拼音yī lǎng
注音ㄧ ㄌㄤˇ
詞性名詞、形容詞
基本解釋
西亞國家。臨波斯灣。史稱波斯。面積1648萬平方千米。人口66727萬(1995年)。首都德黑蘭。大部分位於伊朗高原,四周高山環繞。東部有沙漠。屬大陸性氣候,夏乾熱,冬濕冷。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國和輸出國之一。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
❽ 伊朗是什麼語言
伊朗語是伊朗的官方語言、阿富汗的兩種官方語言之一,塔吉克的主要語言之一。中國的塔吉克族使用東部伊朗語的瓦罕和薩里庫爾方言,與此不同。伊朗約有4000萬人使用,阿富汗約500萬人使用。全世界操波斯語的人口約5000萬。波斯語屬於印歐語系伊朗語族。約公元前2000年操印度一伊朗原始母語的雅利安人西遷,經中亞分別進入伊朗和印度本土。其語言逐漸形成印度、伊朗兩大語族。
❾ 伊朗是一個國家嗎,在哪個地方
伊朗是一個國家,位於亞洲西南部,北鄰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土庫曼,西與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東面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連,南面瀕臨海灣和阿曼灣。
❿ 伊朗人母語
母語是波斯語,與歐語系相近,因此他們英語好
波斯諸語
伊朗的國語和阿富汗的兩種官方語言之一,中亞塔吉克共和國的主要語言。在阿富汗和中亞又稱為「塔吉克語」。中國稱為法爾西語。中國的塔吉克族使用東部伊朗語的瓦罕和薩里庫爾方言,與此不同。伊朗約有4000萬人使用,阿富汗約500萬人使用。全世界操波斯語的人口約5000萬。波斯語屬於印歐語系之印度一伊朗語族。約公元前2000年操印度一伊朗原始母語的雅利安人西遷,經中亞分別進入伊朗和印度本土。其語言逐漸形成印度、伊朗兩大系統。伊朗(1ran)的名稱即來自雅利安這個詞。伊朗語言的發展分為3個階段c古伊朗語、中古伊朗語、新波斯語。古伊朗語的代表為「阿維斯塔語」(Avesta)和鍥形銘文語。「阿維斯塔語」為東部波斯語,是祆教經典所使用的語言。鍥形銘文語為西南部波斯語,是波斯帝國的官方語言,也是現代波斯語的直系祖先。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馬其頓亞歷山大東征滅波斯帝國後,古伊朗語逐漸停止使用。中古伊朗語分為東、西兩大系統。東部中古伊朗語包括花刺子模語、粟特語和中國發現的和田塞語。西部中古伊朗語包括巴列維語、摩尼中古波斯語、摩尼安息語等。其中巴列維語和摩尼中古波斯語是鍥形銘文語的後裔,屬於同一個語言系統,安息語屬於伊朗本土東部方言。巴列維語是波斯薩珊王朝的官方語言,它的文獻在中國發現的只有現存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唐蘇諒妻馬氏墓誌」,摩尼中古波斯語和摩尼安息語只發現於中國吐魯番地區,它們是古代入華的信奉摩尼教的波斯人和安息人所使用的語言。
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滅薩珊王朝後,推行阿拉伯語及文化,中古波斯語逐漸被廢棄。原來的巴列維與安息語融合後產生了新波斯語,又稱為「達里」語。「達里」(Dari)意為「宮廷」。由於新波斯語是薩曼王朝宮廷中通行語言,,故由此得名。它後來取代阿拉伯文,在公元9~10世紀成為東部穆斯林世界通行的書面語。新波斯文採用阿拉伯文字母體系,又在以阿拉伯字母B,J,Z和K的基礎上創造了P,ch,zh和G4個字母,還從阿拉伯語中借入了大量的詞彙。其語法與中古波斯語很接近,要點為:名詞、代詞形容語無性和格的差別,波斯語本族名詞單復數按規則變化,但阿拉伯語借詞則按阿拉伯語變化,不使用冠詞。動詞一般有兩個詞干;現在詞乾和過去詞干,其變化規則分為規則變化和不規則變化兩類,有6種人稱變位形式。時態有:將來時、現在進行時、現在完成時、過去時、過去進行時、過去完成時、假定時等。語態有:陳述式、命令式等。句法上與印歐語系其他語言大同小異,都有從句結構。元代中國把波斯文稱為「回回字」或「蒲速蠻字」。元政府各級機構都設有「回回譯史」等專職譯寫文書。中國穆斯林的宗教用語和經堂教育用語中有大量的波斯語語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