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gdp總量
°
全球GDP總量85.5萬億!中國佔比16%
業績榜
目前世界GDP總量到底有多少呢?
據世界銀行7月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GDP總量突破85.8萬億美元!
與此同時,數據還顯示,2018年,中美GDP數據正在縮小,那麼中國大概什麼時候能反超美國呢?
世界銀行最新數據!全球GDP總量85.8萬億美元!
據世界銀行7月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GDP總量大概為85.5萬億美元,其中,美國佔比近24%(23.89%),中國佔比近16%(15.86%),日本佔比6%(5.79%),德國佔4%(4.65%),英國3%(3.29),法國3.24%,印度3.18%。具體如下圖所示:
(2018年全球GDP_一牛財經)
如果按地區來看,亞太地區GDP總量最大,佔世界總量的30.2%;其次是歐洲和中亞,佔比26.8%;第三是北美,佔比25.9%,具體如下圖所示:
(各地區GDP數據_一牛財經)
而撒哈拉以南非洲GDP總量最少,佔比也只有2%。
佔美國GDP的66.4%!中、美GDP總量正在縮小!
此外,一牛財經還注意到,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世界上最大的15個經濟體在全球GDP總量中所佔比例高達75%。
具體數據來看,美國美國GDP總量(20.49萬億美元)排名第一,而中國(13.61萬億美元)排名第二,日本(4.97萬億美元)第三,德國(4萬億美元)第四,第五的是英國(2.83萬億美元),前15名,如下圖所示:
(前15大經濟體_一牛財經)
不過,我們發現,中國和美國的GDP總量正在不斷縮小,目前中國GDP總量佔美國GDP的66.4%。
中國大概什麼時候能反超美國?最快2030年!
如上,中美GDP總量正在不斷所示,那麼中國是否能反超美國呢?如果能,那麼大概什麼時候?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一牛財經之前也多次分析和報道過,多家機構表示,最快2030年,也就是11年後,中國GDP將反超美國!
例如:在2018年,匯豐銀行經濟學家就曾預測稱,到2030年,中國有望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屆時,中國GDP將達到26萬億美元,而美國只有25.2萬億美元。
無獨有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去年也表示,到2030年,中國有望成為世界頭號經濟體。
㈡ 中國,伊朗,印度,巴基斯坦的農業與工業產值分別占該國內經濟總產值百分之多少
2003年,中國農業的比例為39% http://hi..com/isaacliu/blog/item/e5e33d2c00ec09ee8a139902.html
伊朗 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從業人口占總人口的43%(2001年3月)。但由於地處高原,沙漠面積較大,氣候乾燥,供應不足。農業主要集中在裏海和波斯灣沿岸平原地區。農業機械化程度不高,生產水平較低,糧食不能自給,自給率為84%。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農業產值約合94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13%,比上年度增長13%
http://..com/question/20257182.html?si=1
印度仍然是—個以農業為主的發展中國家,80%的人口以農業為生,農業(包括林業、牧業、漁業)的凈產值占國內凈產值的34.9%。從印度經濟發展史來看,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農業的增長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這是印度經濟發展的—個顯著特點。
http://ke..com/view/958350.html?wtp=tt
巴基斯坦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以農業為主。農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4%。
http://finance.people.com.cn/GB/8215/80712/80873/5644617.html
㈢ 1949年至今各國gdp排名一覽表
1.1949年至今各國gdp排名一覽表:第一美國、第二英國、第三法國、第四 西班牙、第五葡萄牙、第六義大利、第七日本、第八荷蘭、第九奧地利、第十德國。今天各國gdp排名一覽表:第一美國、第二中國、第三日本 、第四德國、第五英國、第六法國、第七俄羅斯、第八印度、第九巴西、第十澳大利亞。
2.GDP(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GDP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核心指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GDP就是國內生產總值英文的縮寫,主要是用來衡量生活水平的,因為GDP反映了一個國家全部生產值,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 GDP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意義也是非常重大的,GDP也通常作為衡量國家間經濟實力強弱的工具。它不僅能夠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也能夠反映出一個國家的國力和財富。1949年至今各國gdp排名一覽表:第一美國、第二英國、第三法國、第四 西班牙、第五葡萄牙、第六義大利、第七日本、第八荷蘭、第九奧地利、第十德國。今天各國gdp排名一覽表:第一美國、第二中國、第三日本 、第四德國、第五英國、第六法國、第七俄羅斯、第八印度、第九巴西、第十澳大利亞。
拓展資料:
1.GDP的計算:
1)生產法:生產法之所以本質就在於它圍繞的就是價值是如何生產出來的,計算的是生產活動中市場價值的增值,公式非常簡單:GDP = 總產出 - 中間投入。總產出就是大家生產的所有貨物和服務的市價,中間投入指在生產過程中消耗和使用的外購非固定資產物品和對外支付服務的市價之和。
2)收入法:收入法簡而言之就是看都有哪些「人」賺到了錢,各自賺了多少。計算的是整個生產過程中大家獲得的所有收入,包括勞動者的收入、政府的收入、企業的收入等。公式如下:GDP = 勞動者報酬 + 生產稅凈額 + 固定資產折舊 + 營業盈餘
3)支出法:支出法簡單來說就是看生產出的東西都去了哪裡,各自賣了多少錢。計算的是大家為購買這些貨物與服務而付出的總支出。包括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分別對應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凈出口需求,公式如下:GDP = 最終消費支出+ 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居民消費支出 [注3] + 政府消費支出[注4])+(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存貨增加)+(貨物和服務出口-貨物和服務進口)。
㈣ 伊朗的石油出產量是多少
伊朗平均日產原油359.7萬桶,佔到歐佩克9月份原油總產量的12%,從而使得伊朗成為歐佩克中第2大原油生產國。
㈤ 伊朗每年石油收益幾千億,為何老百姓仍窮困潦倒
伊朗是石油大國,人口8000多萬,想靠石油養活老百姓確實困難。加上伊朗受到美國制裁,本身的軍事開支特別大,還有他們工業不發達,石油利潤不大等原因,導致老百姓窮困潦倒。伊朗作為石油大國,每年石油收益幾千億。實際上,這些收益就像一塊大的蛋糕,卻被分成了好幾大塊和無數小塊,改善民生的佔比微乎其微。
3、伊朗工業不發達,石油沒發深加工,其利潤特別低。
利潤低 就算銷量大,也無濟於事。伊朗這個國家工業基礎比較薄弱,無法對開采出來的原油進行大規模深加工,缺乏能力將原油變成附加值更高的石油產品行銷世界,所以他們只能銷售原油等一系列附加值較低的產品,這樣獲得的利潤就相對而言小了很多。
所以伊朗石油收入不少,真正用在老百姓方面的卻比較有限。
㈥ 伊朗的農業主要特徵
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從業人口占總人口的43%(2001年3月)。但由於地處高原,沙漠面積較大,氣候乾燥,供應不足。農業主要集中在裏海和波斯灣沿岸平原地區。農業機械化程度不高,生產水平較低,糧食不能自給,自給率為84%。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農業產值約合94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13%,比上年度增長13%。
可耕地5200萬公頃,佔全國面積的30%,已耕地面積1800萬公頃,其中水澆地700萬公頃,水稻田56萬公頃。牧場面積9000萬公頃,森林1270萬公頃。牧場和森林的面積分別占國土面積的26.9%和11%。大部分地區乾旱缺水,農業機械化程度較低。糧食不能自給,每年需進口約 30%的食品。1997年牛羊肉產量72萬噸,禽肉71.2萬噸,禽蛋47萬噸,奶489.5萬噸。
近幾年農業主要產品產量如下(單位:萬噸):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小 麥 1195.5 867.3 700.0
大 麥 330.1 199.9 199.9
稻 米 277.1 234.8 234.8
甜 菜 197.0 223.6 223.5
棉 籽 46.0 44.1 43.0
茶 葉 6.0 8.0 8.0
開心果 31.4 13.1 20.0
㈦ 伊朗現在的GDP和人均GDP是多少
目前伊朗的GDP達到1660億美元,人均GDP8500美元,是亞洲第八經濟強國。
㈧ 埃及和伊朗各有多少人口及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各多少
你好!
埃及人均GDP3500美元,伊朗6500美元,中國7500都比較低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㈨ 伊朗的農業結構以什麼為主
伊朗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伊歷1393年(2014年3月-2015年3月),伊朗農業產值為1009萬億里亞爾元,佔GDP的9.3%。
主要農產品包括:小麥、大米、大麥、棉花、茶葉、甜菜、水果、乾果、奶製品、魚子醬、羊毛等。伊朗是中東地區主要的干鮮果品生產和出口國,其中,開心果、核桃、檸檬、桔、柑、獼猴桃、無花果和石榴是主要出口產品。此外,伊朗還是世界第一大藏紅花生產國,總產量佔世界總量的95%。
伊朗農耕資源豐富,全國可耕地面積超過5200萬公頃,占其國土面積的30%以上,已耕面積1800萬公頃,其中可灌溉耕地830萬公頃,旱田940萬公頃。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43%,農民人均耕地5.1公頃。農業機械化程度較低,其綜合收割機與拖拉機保有量分別為1.3萬台和36萬台。伊政府高度重視、大力發展農業,糧食生產已實現90%自給自足。
農業主產區集中在裏海和波斯灣沿岸平原地帶,大部分地區乾旱缺水。自2003年以來,伊朗政府逐年加大農業扶持力度,重點支持水利灌溉等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農業科研、信貸與自然環境保護,以便改良農耕環境,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力爭實現政府第四個五年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制定的13.5%的行業增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