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伊朗超明事實真相採取什麼報復措施
其實伊朗面對,面對這樣,面對這樣的事件,應對的措施其實不是很多,他可能也只能以牙還牙,也採取暗殺或者恐怖襲擊的一種方式
❷ 美國恢復對伊朗制裁伊朗會採取什麼措施
「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公眾號消息,有記者問:日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發表聲明,宣布恢復對伊朗首輪單邊制裁。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這是否會對中伊經貿、能源領域合作帶來沖擊?
中方一貫認為,動輒制裁或以制裁相威脅解決不了問題,只有對話、談判才是解決問題的真正出路。希望有關方面本著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則,通過對話、協商化解分歧,共同維護地區及世界的和平穩定。
本文來源: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
❸ 美國財政部公布對伊朗新制裁措施針對了哪些人
據報道,當地時間5月22日,美國財政部公布了對伊朗的新制裁措施,美國財政部聲明稱,新制裁主要針對5名伊朗人,這5人與伊斯蘭革命衛隊有關。
對於美國將伊朗中央銀行行長賽義夫列入制裁名單,伊朗外交部16日發表聲明予以強烈譴責。聲明稱,美國的做法延續了過去幾十年來針對伊朗的「不合時宜的做法和敵對政策」,並稱這種敵對政策不會給美國帶來任何好處,反而會讓伊朗國家和政府「更加堅定、耐心、堅韌地反制美國的反伊行徑」。
對於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曾回應稱,中方對美方所做決定表示遺憾。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是由六國、歐盟和伊朗共同談判達成的多邊協議,並經過安理會第2231號決議核可,所有各方都應當認真執行,維護全面協議的完整性和嚴肅性。這有利於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促進中東地區和平與穩定,對通過政治手段解決熱點問題也具有示範意義。當前形勢下,中方呼籲所有各方本著負責任態度,從長遠和大局出發,堅持政治外交解決方向,妥善管控分歧,盡快回到繼續執行全面協議的正確軌道上來。中方將本著客觀、公正和負責任態度,同各方保持對話協商,繼續致力於維護和執行全面協議。
據悉,2015年7月,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同時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國際社會解除對伊朗實施的制裁措施。
本文來源:海外網
❹ 從材料一中可知,1980一1988年,伊拉克和伊朗在處理邊界領土爭端時採取了什麼措
1980年-1988年,伊拉克和伊朗處理邊界領土爭端用了戰爭手段,1980年9月22日在幾次地面交火後,兩伊戰爭打響,直到1988年4月15日才停止戰爭
❺ 伊朗最新問題
新華網維也納11月15日電(記者劉鋼)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15日在維也納原子能機構總部向機構35個理事國提交了有關伊朗核問題報告。報告認為,伊朗在澄清其核計劃方面與原子能機構的合作是「足夠」的。但報告未就伊朗是否發展核武器得出明確結論。
這份名為「伊朗執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保障協定及安理會第1737號和第1747號決議情況」的報告共9頁,詳細闡述了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澄清國際原子能機構所列有關伊朗核計劃未決問題的情況。
報告認為,伊朗在澄清鈾濃縮離心機問題方面採取了與國際原子能機構配合的態度,伊朗的合作是「足夠」的。伊朗申報的情況與國際原子能機構掌握的情況相符。從這個意義上說,伊朗在涉及鈾濃縮離心機問題上沒有隱瞞不報的核活動。
但報告也指出,伊朗至今仍然沒有按照聯合國安理會的要求停止鈾濃縮活動。目前伊朗有大約3000台離心機在運轉,並已開始試驗更新型、更高效的離心機。這種新型設備將加快伊朗提煉濃縮鈾的進程。
巴拉迪的報告還說:「根據目前掌握的信息,國際原子能機構無法就(伊朗核)計劃當初最基本的性質得出結論。」這一說法等於避開了伊朗核計劃是否用於軍事目的這一十分敏感的話題。
在肯定伊朗在澄清有關核活動方面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態度的同時,巴拉迪也指出,伊朗的合作是「對應式」的,還不夠積極主動。巴拉迪還要求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簽署一份附加議定書,並採取更加嚴格的透明措施,以便國際原子能機構對伊朗的核活動進行有效監控,以澄清涉及伊朗核問題的所有未決問題。
今年8月21日,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簽署工作計劃,承諾年底前向該機構提供有關伊朗核問題的敏感信息,並回答有關未決問題。一旦伊朗澄清了國際原子能機構列出的所有問題,該機構將宣布對伊朗過去的活動沒有遺留問題及不清楚的地方。機構理事會35個成員國將於本月22日舉行會議,討論巴拉迪提交的有關伊朗核問題的最新報告。
伊朗稱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顯示伊核計劃的和平性質
新華網德黑蘭11月15日電(記者 徐儼儼 梁有昶)伊朗首席核談判代表、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賈利利15日對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此前公布的伊核問題報告表示歡迎,稱該報告證明有關伊朗核計劃基於軍事用途的說法都是謊言。 >>點擊詳細
美國宣稱要繼續推動強化對伊朗的制裁
新華網華盛頓11月15日電(記者 趙毅 李學軍)美國白宮女發言人佩里諾15日重申,美國將繼續推動聯合國安理會對伊朗堅持進行核活動的行為實施新的制裁。 >>點擊詳細
美國宣布對伊朗實施新的制裁措施
新華網華盛頓10月25日電(記者李學軍 趙毅)美國國務卿賴斯和財政部長保爾森25日在國務院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美國對包括伊朗國防部在內的20多個伊朗政府機構、銀行和個人實施制裁。 >>點擊詳細
伊朗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交關鍵文件
新華網: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計劃本周就伊朗核問題提交一份報告,它將與歐盟負責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級代表哈維爾·索拉納本月晚些時候提交的另一份報告,一同被作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是否對伊朗實施新制裁的重要依據。 >>>點擊詳細
以色列:為阻止伊朗核計劃 一切皆有可能
新華網:以色列副總理沙烏勒·莫法茲10日說,可能採取任何措施阻止 伊朗核計劃。
莫法茲通過電台說:「眼下策略包括各國一致制裁和明確宣布所有選擇已擺到檯面上……動用武力是最後選擇,但顯然藉助談判解決的機會正在流逝。」 >>點擊詳細
伊朗核問題:美伊的危險博弈
解放日報:目前,圍繞伊朗核問題的爭論似乎又熱起來了。先是法國外長庫什內發表了應為伊朗核問題做「最壞打算」的言論,隨後伊朗方面表示,如果以色列對伊朗發動軍事打擊,伊朗將對以色列採取報復性轟炸,相關作戰計劃已經制定好。而21日,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與德國就是否對伊朗進一步制裁進行了磋商。對於目前的情勢,伊朗方面將如何應對?>>>點擊詳細
伊核危機:空襲?還是稍息吧
新華網:雖然白宮發言人不止一次聲稱布希無意攻打伊朗,但包括國會議員在內的越來越多美國人認定伊朗之戰在所難免。
擅長軍事報道的英國三大報紙之一《每日電訊報》日前說,美國資深外交政策顧問波德霍雷提出,解決美伊爭端的唯一辦法就是轟炸伊朗。 >>點擊詳細
❻ 美國對伊朗實施新一輪制裁措施了嗎
5月10日,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將退出伊核協議兩日後,美國財政部宣布對伊朗實施新一輪制裁。
此次被制裁的對象包括6名伊朗個人和3家實體。被制裁對象在美國境內的資產將被凍結,同時美國人將被禁止與其進行交易往來。
伊朗,位於西亞,屬中東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國土面積約164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
伊朗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之一,也是不結盟運動(OIC)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
伊朗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經濟實力較強。伊朗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中東地區,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於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伊朗的石油化工、鋼鐵、汽車製造業發達,還有電子工業、計算機軟硬體業。
❼ 1980年間,伊拉克和伊朗在處理邊界領土爭端時採取了什麼措施其結果如何
1979年,伊朗爆發了霍梅尼領導的伊斯蘭革命。之後,它與領國伊拉克的關系迅速惡化。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借口為抵禦「伊斯蘭革命」,悍然向伊朗發動軍事進攻,從而引發了曠日持久的兩伊戰爭,戰爭長達8年。
造成兩伊交戰的原因相當復雜。首先是兩國之間的領土糾紛,其中最突出的是關於阿拉伯河的劃界問題。這一由來已久的爭端可以一直追溯到奧斯曼帝國與波斯帝國爭雄時期,當時雙方曾在阿拉伯河流域長期爭斗。而英、俄殖民勢力的逐步插手使兩國的糾葛變得更加復雜。1913年11月兩大帝國在英俄裁定下,簽訂《君士坦丁堡議定書》。1914年根據上述議定書組成的劃界委員會又達成了會談紀要,規定阿拉伯河除靠近波斯的霍拉姆沙赫爾一段以河道深水線劃界外,其餘部分以伊朗一冊淺水線為界,整個河流的主權屬於奧斯曼帝國。1937年7月,獨立後的兩伊在德黑蘭締結邊界條約,商定伊朗阿巴丹附近約4公里長的阿拉伯河改為以河道深水線劃分,其餘部分仍遵照《君士坦丁堡議定書》之規定。
隨著石油資源戰略地位日益突出,伊朗日益不能容忍阿拉伯河這一重要的油船航道為伊拉克所控制。況且隨著石油出口而帶來的財富增長,兩國統治者多少滋長了擴張地區影響力,進而稱霸波斯灣的野心,並視對方為最強勁的競爭者。1969年,伊朗國王巴列維單方面廢除1937年的邊界條約,兩國一度因此斷交。1975年3月,在石油輸出國組織阿爾及爾首腦會上,巴列維國王和薩達姆總統達成了解決邊界糾紛和發展睦鄰關系的協議,即阿爾及爾協議。雙方同意以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線為兩國水上邊界,並決定依照1913年議定書和1914年會談紀要勘測陸地邊界。伊拉克當時在邊界問題上做出比較明顯的讓步,是為了換取伊朗停止對伊拉克庫爾德族分離勢力的支持。霍梅尼在伊朗建立伊斯蘭共和國以後,伊拉克認為在邊界劃分中讓步的前提已不存在。1980年9月17日,薩達姆總統正式宣布廢除阿爾及爾協議。不久,阿拉伯河兩岸成為兩伊戰爭的主戰場。
兩伊戰爭開始後,各國際組織和有關國家曾多次進行調停。面對戰爭擴大化的危險,聯合國安理會於1987年7月通過598號決議,再次做出結束戰爭的努力。該決議規定:(1)兩伊立即停火,並將軍隊撤至國際公認的邊界內;(2)在敵對行動停止後,立即釋放和遣返戰俘;(3)由聯合國秘書長和兩伊協商,委託一個公正團體調查沖突責任問題;(4)由聯合國秘書長會同兩伊及其他有關國家審查保持該地區安全與穩定的措施。該決議得到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一致支持,並首次引用聯合國憲章第39條和第40條,規定如有一方拒絕執行,安理會將「開會審議確保決議獲得遵守的進一步措施」,即實施制裁。從而對兩伊構成了強大壓力。
兩伊此時都已戰至精疲力竭。伊拉克立即接受了聯合國決議,而伊朗自恃佔有伊拉克的法奧半島,在討價還價中地位有利,職責聯合國決議沒有明確戰爭責任而拒不接受。1988年4月,伊拉克軍隊發動攻勢收復法奧地區,並趁勢攻入伊朗境內。同時,美國等西方國家一再要求安理會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在外交和軍事雙重壓力下,伊朗被迫於7月18日宣布接受598號決議。8月20日,雙方正式停火,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終於結束。戰爭結束時,兩國的分界線恢復到了戰前的情況。
❽ 伊朗和伊拉克之間有什麼矛盾爭端,古代時期伊拉克不是波斯(伊朗)的領土嗎
為水資源而戰。
❾ 如果伊朗與中方達成25年戰略合作協議,美國會採取什麼措施
如果伊朗與中方達成合作協議,美方一定會竭力阻撓和破壞,一方面美國會遏制和抹黑中方;另一方面,美國會繼續制裁伊朗並且對伊發動戰爭。
❿ 尼扎姆做了什麼符合伊朗利益的措施
尼扎姆堅決反對英國控制伊朗,積極採取恢復伊朗政府處理國內外事務上的獨立自主權的措施。針對英國人利用地方勢力削弱伊朗中央政府權力的做法,尼扎姆將那些依附英國人的地方州縣和其他一些重要官員撤免。當然,從一方面看,尼扎姆主張發展伊朗與俄國的關系,他認為這符合伊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