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西方的小說里醫生給病人治病時候,老要給病人放血這樣真的有用嗎
和西方的古文明有關,西方大約從公元4世紀開始有一種大量放血的治療方法。一次大約要放掉12到13盎司(約合340-370克,有一杯之多)的血,有的則一直放血放到病人感覺頭暈為止。
西方的這種大量放血療法的根據是什麼呢?在古代的西方有一種所謂「液體病理」的理論,說人體含有多種液體,如血、痰、膽汁等。這些液體的過多或不足都會致病。放血的作用就是排除多餘液體一種措施。中世紀西方的有錢人,特別是那些貴族上層人物、紳士們,還要在一年中定期放血,一般要在春秋各放血一次。放血另一種作用是使女人看上去更好看,這和西方當時的審美觀有關,使她們既顯得白皙,又不會因為害羞而滿臉通紅。所以西方的貴婦人也經常放血。據說法國17世紀路易14的皇後梅茵蒂農夫人(Madame de Maintenon,1636-1719)曾經是一位教師,她要每兩周放血一次,以免在宮廷里聽人講述色情故事或尋歡作樂時因臉紅而有失儀態。
B. 什麼是放血什麼樣的人需要放血要去哪放呢
一,介紹 ★放血療法,又稱「針刺放血療法」,是用針具或刀具刺破或劃破人體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本療法的產生可追溯至遠古的石器時代。其時,人們在勞動實踐中發現用銳利的石塊——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療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隨著科學的發展,產生了金屬針,以後又根據醫療實踐的需要,出現了專門用來作放血治療的「鋒針」。本療法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黃帝內經》,如「刺絡者,刺小絡之血脈也」:「菀陳則除之,出惡血也」。並明確地提出刺絡放血可以治療癲狂、頭痛、暴喑、熱喘、衄血等病證。相傳扁鵲在百會穴放血治癒虢太子「屍厥」,華佗用針刺放血治療曹操的「頭風症」。唐宋時期,本療法已成為中醫大法之一。《新唐書》記載:唐代御醫用頭頂放血法,治癒了唐高宗的「頭眩不能視症」。宋代已將該法編入針灸歌訣「玉龍賦」。金元時期,張子和在《儒門事親》中的針灸醫案,幾乎全是針刺放血取效,並認為針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為流行,針具發展也很快,三棱針已分為粗、細兩種,更適合臨床應用。楊繼洲《針灸大成》較詳細地記載了針刺放血的病案;葉天士用本療法治癒喉科疾病;趙學敏和吳尚先收集了許多放血療法編入《串雅外編》、《理瀹駢文》中。近代,尤其在民間仍廣泛地應用放血療法。其價值漸為人們認識和接受。 二,方法: 1.先將針具煮沸消毒,然後操作者的雙手和患者的放血部位進行常規消毒。 2.臨床常用的放血方法有刺絡法和劃割法兩種。 (1)刺絡法:該法又分點刺、挑刺、叢刺三種刺法。點刺有速刺(對准放血處,迅速刺入1.5~3毫米,然後迅速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或粘液。該法運用較多,大多數部位都宜採用)、緩刺(緩慢的刺入靜脈1~2毫米,緩慢地退出,放出少量血液,適用於腘窩、肘窩、頭面部放血)之分;挑刺是針刺入皮膚或靜脈後,隨即針身傾斜,挑破皮膚或靜脈放出血液或粘液,適用於胸、背、耳背靜脈等處的放血;叢刺是用集束針在一定的部位作叩刺,刺數多、刺入淺,以有血珠滲出為度,適用於扭挫傷、脫發、皮膚病等。同時還經常配合拔罐療法。 (2)劃割法:多採用小眉刀等刀具,持刀法以操作方便為宜,使刀身與劃割部位大致垂直,然後進刀劃割。適用於口腔內膜、耳背靜脈等處的放血。 3.在用右手刺絡或劃割放血的同時,另一手作提、捏、推、按等輔助動作,以配合放血。 「禁忌症」 1.患有血小板減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傾向疾病的患者以及暈血者,血管瘤患者,一般禁止用本療法。 2.貧血、低血壓、孕期和過飢過飽、醉酒、過度疲勞者,不宜使用本療法。 「注意事項」 1.首先給患者作好解釋工作,消除不必要的顧慮。 2.放血針具必須嚴格消毒,防止感染。 3.針刺放血時應注意進針不宜過深,創口不宜過大,以免損傷其他組織。劃割血管時,宜劃破即可,切不可割斷血管。 4. 一般放血量為5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放血量大者,1周放血不超過2次。1~3次為一療程。如出血不易停止,要採取壓迫止血。 5. 如本療法僅為對症急救應用,待病情緩解後,要全面檢查,再進行治療。切不可濫用放血療法。 三,工具 ★三棱針是一種常見的放血工具,用來刺破人體的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三棱針刺絡放血具有通經活絡、開竅泄熱、調和氣血、消腫止痛等作用,各種實證、熱證、瘀血、疼痛等均可應用。 ★頭痛較劇者,可選太陽、陽白、中沖等穴,用小號三棱針,點刺出血少許。 ★高血壓性頭痛可選雙太陽、印堂。配穴為:脹痛以前額為劇者,加雙攢竹;疼痛以頭頂為甚者,加百會;劇痛再加四神聰;痛兼頸項強者,加雙風池;眩暈欲仆、眼花、耳鳴等症狀突出者加雙頭維穴。患者坐位,穴位常規消毒後,用三棱針點刺各穴約0.2厘米深,每穴擠血5~6滴,每日或間日1次,10次為1療程。 ★三棱針點刺太陽(雙)、魚腰(雙)及印堂穴,擠血適量,然後用棉球按壓針孔也可治療神經性頭痛。
C. 都鐸王朝時期放血治療
記得以前讀一本關於傳染病的書,讀到天花,說法國皇帝路易十五患上了天花,治療方法就是當時歐洲流行的放血療法,這位皇帝以其死時著名的一句話而聞名於世,這就是Après moi le déluge,意思就是「我之後定有大變革」,預測了十幾年之後的法國大革命。
最近再次讀到放血療法,於是對這個統治歐洲近2000年的「萬能」療法充滿了興趣。首先放血療法的理論基礎是源 自古希臘的醫聖希波克拉底和伽林,說人的生命依賴四種體液,血,粘液,黑膽汁和黃膽汁,這四種體液對應空氣,水,土和火,和中國的「金木水火土」接近,多 了個「氣」少了「金木」。古希臘人認為血在四種體液中是佔主導地位的,伽林大夫認為血是人體產生的,經常「過剩」,正如中醫里滋陰派講的「陽常有餘陰常不 足」一樣,中醫滋陰,古西醫於是就放血。伽林還和把人體皮下的動靜脈血管和身體各個內臟器管聯系起來,所謂「相表裡」,得不同的病,就在「相表裡」的血管 上開口子放血,例如放右臂靜脈的血治療肝病,放左臂靜脈的血治療脾臟的病。
一直到中世紀,放血的實施者都是教堂的僧侶,直到1163年 教皇亞歷山大三世才把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了民間,具體的講是交給了理發師,現在理發館的招牌,就是旋轉的紅藍白的筒子,紅色是動脈血,藍色就是靜脈血。理 發師們發展了一整套的放血操作規程和工具,切割血管的刀片叫「柳葉刀」,英國著名的醫學雜志「柳葉刀」就是來自放血用的刀片。
在歐洲非常流行的放血療法隨著殖民者傳到了美洲大陸,美國著名的大夫本傑明.瑞師(Benjamin Rush)就是放血療法的推廣著和實踐者,本大夫是在美國獨立宣言上簽字的唯一的一位大夫,14歲就從普林斯頓大學的前身新澤西學院大學畢業,以後創建了美國醫學教育體系,當時美國大夫的四分之三都是他的學生,被譽為「賓夕法尼亞的希波克拉底」。1794年到1797年費城流行黃熱病,本大夫大量採用放血療法治療這些患「熱病」的病人,每天能給超過100個病人放血,他診所的後院成了血海,血里滋生的蒼蠅象「雲霧」一樣密集。這個時候一位好事的英國記者出現了,他就是William Cobbett。
這位記者翻閱了費城那幾年的死亡報告,發現被本大夫治過的病人死亡率明顯高於別的病人,於是發表文章說本大夫和他的學生們為人類人口的減少作出了突出貢獻。本大夫一怒之下,於1797年在費城起訴了這位英國「誹謗者」,官司的成敗是顯而易見的,一方是費城的英雄,著名的大夫,一方是誹謗費城聲譽的外國人,法庭宣判本大夫獲勝,罰這位Cobbett記者5000美元,這在當時是個天文數字。法庭的宣判相當於從法律角度聲明放血療法是有效的。
但幾乎就在法庭宣判的同時,美國的開國總統華盛頓病了,生病那天是1799年12月13日,是個星期五,Friday the 13th,西方迷信是個「百事不宜」的倒霉日子。到14日,幾位本大夫的學生,給華盛頓放掉了近2500毫升血,就是人體血容量的一半,結果是可想而知的,華盛頓死於失血性休克。這個時候,人們開始質疑放血療法,有用還是有害?
10年之後,蘇格蘭軍醫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開始認真研究放血療法,他採取的手段是臨床觀察,他把366名患病的士兵平均分成3組,3組的病人所患疾病的嚴重程度類似,所接受的治療也一樣,唯一不同就是兩組病人不放血,一組病人接受傳統的放血療法,結果是不放血的兩組分別有2和4個病人死亡,而接受放血療法的組盡然死了35人。遺憾的是,這一重要的發現沒能發表,直到1987年人們才從故紙堆里找到當時的記錄。又等了10年,法國人皮埃爾.路易(Pierre Louis)發表了他7年時間對近2000名病人的臨床觀察,發現放血療法明顯增加了病人的死亡率。人們對放血療法的信念開始動搖,以後很多文章發表,都證明放血療法給病人的傷害遠遠大於給病人提供的幫助,盡管如此,人們2000年的觀念很難更改,1833年法國還是進口了4000多 萬只幫助大夫放血的水蛭,又稱「螞蟥」。因為螞蟥有三個口(吸盤),每個口裡都有上百顆尖利的牙齒,這個小吸血鬼吸血的時候,還能釋放出可以防止血液凝 固,擴張血管的物質,這些特點使其成為實施放血療法的重要工具,比較變態的大夫還用刀片把螞蟥的身體劃開,螞蟥就前面吸血,血馬上就又從刀口裡流出來,成 了加速放血的管道。
以後的數十年時間,隨著反對聲音的逐漸加強,不斷的科學證據都證明放血療法對病人的傷害,這個流行了2000多年的療法終於走出了歷史的舞台。
從放血療法的興衰,我想到了近幾年引起無數爭議的中醫,中醫是否真的有效,只有通過大樣本雙盲隨機對照的臨床觀察才能得出結論,但中醫不願意搞,西醫不屑於 搞,衛生部感覺這樣也挺好,於是關於中醫是否有效的問題就成了論壇的殺手,因為只要是涉及這個問題的文章,都很快被口水淹沒了。
中醫也有放血療法,據我有限的中醫知識,中醫的放血比起西醫來是「小巫見大巫」,只是用錐子(三棱針)在一些穴位捅幾下,比起西醫放血用的柳葉刀螞蟥和盛血 的大碗差的實在是太遠了,不是中醫膽小,而是中醫認為血很金貴,使勁養還不一定夠,就別提放掉了。這么看,中醫在幾千年裡,不管是否有效,但就從放血這一 點上看對病人的傷害是很有限的,這也許得感謝西醫是在糾正了自己的很多嚴重錯誤後才傳播到中國的,如果早幾百年傳進中國,大夫的後院也許也是血流成河了。
但沒有嚴格的臨床研究,醫學就失去了判定療效的依據,中醫也就失去了進步的推動力,盡管不放血管里的血,但是否放了病人錢包里的血,也只有通過嚴格的臨床觀察研究後才能知道,但在目前的「初級階段」,很多神醫還是可以通過媒體這只螞蟥吸病人腰包里的「血」的
D. 古代歐洲的(放血)是咋回事
放血療法的理論基礎是來自古希臘的醫聖希波克拉底和古羅馬醫學家蓋倫,說人的生命依賴四種體液,血、粘液、黑膽汁和黃膽汁,這四種體液對應空氣、水、土和火,和中國的「金木水火土」非常接近。古希臘人認為血在四種體液中是佔主導地位的,蓋倫認為血是人體產生的,經常「過剩」,蓋倫還把人體皮下的動靜脈血管和身體各個內臟器管聯系起來,所謂「相表裡」,得不同的病,就在「相表裡」的血管上開口子放血,例如放右臂靜脈的血治療肝病,放左臂靜脈的血治療脾臟的病。
1799年12月13日,華盛頓病了。次日,幾個醫生給華盛頓放掉了近2500毫升血———約占人體血容量的一半。結果可想而知,華盛頓死於失血性休克。這個時候,人們終於開始質疑放血療法,有用還是有害.
10年之後,蘇格蘭軍醫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開始認真研究放血療法。他把366名患病的士兵平均分成3組,各組的病人所患疾病的嚴重程度類似,所接受的治療也一樣,惟一不同就是兩組病人不放血,一組病人接受傳統的放血療法,結果是不放血的兩組分別有2和4個病人死亡,而接受放血療法的組竟死了35人。可惜,這一重要的發現未能發表。又等了10年,法國人路易(Pierre Louis)發表了他歷時7年的臨床觀察,發現放血療法明顯增加了病人的死亡率。人們對放血療法的信念開始動搖。盡管如此,人們2000年的觀念很難更改。 1833年法國還是進口了4000多萬只幫助大夫放血的螞蟥。
以後的數十年時間,隨著反對聲音的逐漸加強,不斷的科學證據都證明放血療法對病人的傷害,這個流行了2000多年的療法才終於走出了歷史的舞台。
E. 放血療法可以治療什麼病
【少商放血】內熱引起咽喉腫痛可放血治療,效果非常快.
少商穴的功效與作用 本穴三棱針點刺出血,配伍商陽穴,合谷穴可
如發熱不退,可以少商,耳尖,大椎點刺放血,可根據情況加退六腑或水底撈
孩子出疹子發燒昏厥可十宣穴和少商穴放血
F. 什麼是放血治療有哪些作用
一,介紹
★放血療法,又稱「針刺放血療法」,是用針具或刀具刺破或劃破人體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本療法的產生可追溯至遠古的石器時代。其時,人們在勞動實踐中發現用銳利的石塊——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療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隨著科學的發展,產生了金屬針,以後又根據醫療實踐的需要,出現了專門用來作放血治療的「鋒針」。本療法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黃帝內經》,如「刺絡者,刺小絡之血脈也」:「菀陳則除之,出惡血也」。並明確地提出刺絡放血可以治療癲狂、頭痛、暴喑、熱喘、衄血等病證。相傳扁鵲在百會穴放血治癒虢太子「屍厥」,華佗用針刺放血治療曹操的「頭風症」。唐宋時期,本療法已成為中醫大法之一。《新唐書》記載:唐代御醫用頭頂放血法,治癒了唐高宗的「頭眩不能視症」。宋代已將該法編入針灸歌訣「玉龍賦」。金元時期,張子和在《儒門事親》中的針灸醫案,幾乎全是針刺放血取效,並認為針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為流行,針具發展也很快,三棱針已分為粗、細兩種,更適合臨床應用。楊繼洲《針灸大成》較詳細地記載了針刺放血的病案;葉天士用本療法治癒喉科疾病;趙學敏和吳尚先收集了許多放血療法編入《串雅外編》、《理瀹駢文》中。近代,尤其在民間仍廣泛地應用放血療法。其價值漸為人們認識和接受。
二,方法:
1.先將針具煮沸消毒,然後操作者的雙手和患者的放血部位進行常規消毒。
2.臨床常用的放血方法有刺絡法和劃割法兩種。
(1)刺絡法:該法又分點刺、挑刺、叢刺三種刺法。點刺有速刺(對准放血處,迅速刺入1.5~3毫米,然後迅速退出,放出少量血液或粘液。該法運用較多,大多數部位都宜採用)、緩刺(緩慢的刺入靜脈1~2毫米,緩慢地退出,放出少量血液,適用於腘窩、肘窩、頭面部放血)之分;挑刺是針刺入皮膚或靜脈後,隨即針身傾斜,挑破皮膚或靜脈放出血液或粘液,適用於胸、背、耳背靜脈等處的放血;叢刺是用集束針在一定的部位作叩刺,刺數多、刺入淺,以有血珠滲出為度,適用於扭挫傷、脫發、皮膚病等。同時還經常配合拔罐療法。
(2)劃割法:多採用小眉刀等刀具,持刀法以操作方便為宜,使刀身與劃割部位大致垂直,然後進刀劃割。適用於口腔內膜、耳背靜脈等處的放血。
3.在用右手刺絡或劃割放血的同時,另一手作提、捏、推、按等輔助動作,以配合放血。
「禁忌症」
1.患有血小板減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傾向疾病的患者以及暈血者,血管瘤患者,一般禁止用本療法。
2.貧血、低血壓、孕期和過飢過飽、醉酒、過度疲勞者,不宜使用本療法。
「注意事項」
1.首先給患者作好解釋工作,消除不必要的顧慮。
2.放血針具必須嚴格消毒,防止感染。
3.針刺放血時應注意進針不宜過深,創口不宜過大,以免損傷其他組織。劃割血管時,宜劃破即可,切不可割斷血管。
4. 一般放血量為5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放血量大者,1周放血不超過2次。1~3次為一療程。如出血不易停止,要採取壓迫止血。
5. 如本療法僅為對症急救應用,待病情緩解後,要全面檢查,再進行治療。切不可濫用放血療法。
三,工具
★三棱針是一種常見的放血工具,用來刺破人體的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三棱針刺絡放血具有通經活絡、開竅泄熱、調和氣血、消腫止痛等作用,各種實證、熱證、瘀血、疼痛等均可應用。
★頭痛較劇者,可選太陽、陽白、中沖等穴,用小號三棱針,點刺出血少許。
★高血壓性頭痛可選雙太陽、印堂。配穴為:脹痛以前額為劇者,加雙攢竹;疼痛以頭頂為甚者,加百會;劇痛再加四神聰;痛兼頸項強者,加雙風池;眩暈欲仆、眼花、耳鳴等症狀突出者加雙頭維穴。患者坐位,穴位常規消毒後,用三棱針點刺各穴約0.2厘米深,每穴擠血5~6滴,每日或間日1次,10次為1療程。
★三棱針點刺太陽(雙)、魚腰(雙)及印堂穴,擠血適量,然後用棉球按壓針孔也可治療神經性頭痛。
G. 放血療法主要針對什麼樣的病
一q,介6紹 ★放血療法,又z稱「針刺放血療法」,是用針具或刀b具刺破或劃破人x體特定的穴位和一a定的部位,放出少7量血液,以2治療疾病的一m種方8法。 ★本療法的產生可追溯至遠古的石器時代。其時,人h們在勞動實踐中7發現用銳利的石塊——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4治療某些疾病。砭刺的工d具隨著科學的發展,產生了s金屬針,以8後又n根據醫療實踐的需要,出現了z專s門p用來作放血治療的「鋒針」。本療法最早的文1字記載見7於y《黃帝內7經》,如「刺絡者,刺小k絡之x血脈也i」:「菀陳則除之s,出惡血也k」。並明確地提出刺絡放血可以5治療癲狂、頭痛、暴喑、熱喘、衄血等病證。相傳扁鵲在百會穴放血治癒虢太t子f「屍d厥」,華佗用針刺放血治療曹操的「頭風6症」。唐宋時期,本療法已u成為6中3醫大t法之s一o。《新唐書6》記載:唐代御醫用頭頂放血法,治癒了p唐高宗的「頭眩不t能視症」。宋代已t將該法編入i針灸歌訣「玉7龍賦」。金元i時期,張子g和在《儒門g事親》中3的針灸醫案,幾d乎全是針刺放血取效,並認3為4針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w甚為8流行,針具發展也w很快,三a棱針已q分6為2粗、細兩種,更適合臨床應用。楊繼洲《針灸大f成》較詳細地記載了m針刺放血的病案;葉天o士f用本療法治癒喉科疾病;趙學敏和吳尚先收集了n許多放血療法編入y《串雅外編》、《理瀹駢文6》中2。近代,尤u其在民間仍1廣g泛地應用放血療法。其價值漸為3人k們認7識和接受。 二o,方8法: 2。先將針具煮沸消毒,然後操作者的雙6手5和患者的放血部位進行常規消毒。 2。臨床常用的放血方2法有刺絡法和劃割法兩種。 (8)刺絡法:該法又a分5點刺、挑刺、叢刺三k種刺法。點刺有速刺(對准放血處,迅速刺入q5。7~5毫米,然後迅速退出,放出少5量血液或粘液。該法運用較多,大e多數部位都宜採用)、緩刺(緩慢的刺入c靜脈3~2毫米,緩慢地退出,放出少7量血液,適用於e腘窩、肘窩、頭面部放血)之h分6;挑刺是針刺入o皮膚或靜脈後,隨即針身傾斜,挑破皮膚或靜脈放出血液或粘液,適用於m胸、背、耳背靜脈等處的放血;叢刺是用集束針在一u定的部位作叩刺,刺數多、刺入i淺,以0有血珠滲出為6度,適用於k扭挫傷、脫發、皮膚病等。同時還經常配合拔罐療法。 (2)劃割法:多採用小x眉刀h等刀k具,持刀d法以3操作方0便為6宜,使刀e身與j劃割部位大k致垂直,然後進刀z劃割。適用於c口g腔內8膜、耳背靜脈等處的放血。 6。在用右手7刺絡或劃割放血的同時,另一u手2作提、捏、推、按等輔助動作,以2配合放血。 「禁忌症」 1。患有血小q板減少6症、血友h病等有出血傾向疾病的患者以0及p暈血者,血管瘤患者,一e般禁止0用本療法。 2。貧血、低血壓、孕期和過飢過飽、醉酒、過度疲勞者,不e宜使用本療法。 「注意事項」 2。首先給患者作好解釋工s作,消除不v必要的顧慮。 2。放血針具必須嚴格消毒,防止7感染。 1。針刺放血時應注意進針不o宜過深,創口v不n宜過大b,以8免損傷其他組織。劃割血管時,宜劃破即可,切0不p可割斷血管。 4。 一a般放血量為26滴左右,宜4日1或2日63次;放血量大m者,0周放血不w超過2次。6~2次為6一o療程。如出血不y易停止7,要採取壓迫止0血。 8。 如本療法僅4為3對症急救應用,待病情緩解後,要全面檢查,再進行治療。切1不b可濫用放血療法。 三g,工y具 ★三c棱針是一w種常見5的放血工q具,用來刺破人u體的一w定部位,放出少8量血液,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三a棱針刺絡放血具有通經活絡、開b竅泄熱、調和氣2血、消腫止1痛等作用,各種實證、熱證、瘀血、疼痛等均可應用。 ★頭痛較劇者,可選太k陽、陽白、中4沖等穴,用小g號三c棱針,點刺出血少8許。 ★高血壓性頭痛可選雙5太c陽、印堂。配穴為8:脹痛以4前額為6劇者,加雙0攢竹;疼痛以7頭頂為8甚者,加百會;劇痛再加四神聰;痛兼頸項強者,加雙7風0池;眩暈欲仆6、眼花、耳鳴等症狀突出者加雙6頭維穴。患者坐位,穴位常規消毒後,用三r棱針點刺各穴約0。2厘米深,每穴擠血7~4滴,每日6或間日83次,70次為66療程。 ★三a棱針點刺太w陽(雙7)、魚腰(雙1)及b印堂穴,擠血適量,然後用棉球按壓針孔0也m可治療神經性頭痛。 j
H. 治病:為何以前歐洲醫生給病人放血就能救治病人什麼原理
碰巧的,現代醫學證明放血只能治療紅細胞增生症(極其罕見),還有有螞蝗可以吸食淤血,放血對其他病百害無一利,極其危險荒唐;舊時代放血之後痊癒的患者是因為自身疾病不嚴重,人的大多數疾病都是可以靠免疫系統自身修復的,如果你客觀地去看看歷史,會發現放血無效,甚至死亡的大有人在,而放血以後痊癒的寥寥無幾,況且也沒有證據證明痊癒與放血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