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醫葯代表醫葯代表認證制度
醫葯代表的專業素養和職業操守被全球醫葯行業高度重視。為了確保這一職業的規范性,許多國家建立了詳盡的醫葯代表資格認證制度,比如國際制葯企業和協會聯合會(IFPMA)的《葯品推廣行為准則》。在中國,RDPAC在1999年率先在其會員公司推廣這一準則,以規范葯品推廣行為,並於後續進行了多次修訂和完善。
全球范圍內,英國、法國、義大利、美國、日本、菲律賓、印尼、新加坡以及中國台灣和香港等地,都實施了與醫葯代表資格認證相似的制度,有的制度歷史悠久,體系較為成熟。RDPAC在2003年對包括英國、日本和香港在內的認證項目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在此基礎上,為了響應政府關於規范認證項目的指導,決定啟動內部的醫葯代表專業培訓項目,即MRC(最初以培訓名義進行)。該項目在2005年進行了小規模試點,2006年7月在會員公司全面展開,涉及教材編寫、培訓實施、題庫建設、考試組織、證書頒發和持續教育等多個環節,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醫葯代表是負責相關葯品的推廣工作的人員,有些負責醫院,客戶為醫生,有些負責葯店,客戶為經銷商。需要很強的溝通協調能力,目前全國有醫葯代表200餘萬之眾。醫葯代表這一角色最早是合資葯企引進的。1988年,南方一家合資制葯公司最先為社會「培養」出了一批醫葯代表,美其名曰「架起了葯企與醫生溝通的橋梁」。其他葯企競相效仿,醫葯代表如雨後春筍般涌現。
❷ 復必泰不批的原因深度解讀
復必泰不批的原因深度解讀,主要有三點如下:
一,中國大陸主要是出於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慎重考慮。與FDA偏向鼓勵葯品創新不同,中國國家葯監局盡可能地考慮安全。這是因為在不同人種間,疫苗的效果和副作用會有差異。而mRNA疫苗被FDA批准上市時,輝瑞的臨床試驗中,亞裔人數不夠多,因此需要對疫苗的安全性慎重考量。
目前只有艾博生物/沃森生物能與復星醫葯競爭。今年10月份,由艾博生物與沃森生物合作開發的mRNA新冠疫苗在印尼廳納獲得了緊急使用授權。目前,其III期臨床研究正在多扮棗沒個國家/地區開展。
曾經,莫德納、輝瑞/BioNTech等企業的成功,將mRNA新冠疫苗賽道變成融資界的黃金賽道。但隨著疫苗接種人群的普及,目前新冠疫情留給mRNA疫苗的時間不多了。復必泰作為中國最早引入的mRNA新冠疫苗,其審批進度及國產化受到輿論關注。此次德國總理對mRNA新冠疫苗的上市"推進",似乎讓復星醫葯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