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蒙邊境戰略級鐵路開通,直連蒙古最大煤礦
中蒙邊境戰略級鐵路開通,直連蒙古最大煤礦,澳大利亞再難卡中國脖子。
這條鐵路位於蒙古國,連通了蒙古國最大煤礦塔旺陶勒蓋煤礦和中蒙邊境。這座煤礦探明儲量約15億噸,預計儲量超64億噸,也是目前世界上尚未完全開發的最大露天焦煤礦之一,而且品質十分優良。但是此前礙於交通不便,煤礦對中國的出口遲遲未能達到理想水平。
這一次,新鐵路將連接中蒙邊境蒙方一側的嘎舒蘇海圖口岸,全長233.6公里。預計煤礦對中國的出口能力將大大增加,同時也將通過中國的口岸,大大提高蒙古國對世界其他國家的出口能力,並且運輸成本降至四分之一,還預計創造約2000個就業崗位,創造每年4400萬美元的稅收。
這條鐵路其實籌備已久,幾十年來,蒙古國的出口依賴於前蘇聯的鐵路系統和高速公路,大部分貿易量使用卡車運輸,效率非常低,因此蒙古非常需要改善當前的基礎設施。
除了已經通車的這條鐵路外,還有兩條類似的鐵路預計在今年年底前完工,新的交通網的建設極具戰略價值。不僅讓中俄有擴大對內陸進行貿易的機會,而且對於中國來說,會增加能源安全,減少外部制約的壓力。
像對煤礦的需求,去年中國進口煤炭排在前三位的是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其中中澳之間的關系波動很大,也正是中澳之間的能源貿易關系,讓澳大利亞在受到中國反制的情況下依然能從中國賺到很多錢,保持著較高的貿易順差,因此一些澳大利亞政客不顧中國反制,執意惡化雙邊關系。另外印尼正在有計劃地減少煤炭出口,對中國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擴大能源進口來源成了當前中國相對比較重視的事情。
蒙古國其實是最理想的國家,因為在中國的能源進口排名上,蒙古排在第四,而它的上升空間其實是很大的,以前主要是受限於其自身基礎設施的落後,而只要這方面得到改善,蒙古國在中國能源進口方面的地位,將會實現質的飛躍。
其實,澳大利亞想用能源卡中國脖子的想法很天真,因為澳大利亞在世界能源大國中的地位,遠達不到俄羅斯和沙特等國的重要度。換句話說,只要花時間是可以找到替代國家的。但澳大利亞卻過於看重對中國的出口優勢,尤其是其前總理莫里森領導下的政府。
雖然眼下澳大利亞新政府有意和中國恢復一些關系,但是「對抗中國」這個基本策略沒有變。或許只有當他們看到中國對澳大利亞的能源進口越來越少時,才會切實體會到痛,不過到時候恐怕為時已晚。
㈡ 中國人去哪個國家不需要辦簽證
去越南需要簽證。
對中國實行免簽的國家:
阿聯酋、波黑、塞爾維亞、厄瓜多、聖馬利諾、巴哈馬、巴貝多、格瑞那達、塞席爾、斐濟、模里西斯、湯加。
「免簽」,簡單來說就是持有有效護照可以入境,不需要辦理簽證。通常,免簽入境僅限於短期旅行。先前也有國家給予中國免簽入境,但是數量並不多。2018年,對中國實行免簽的國家有十二個。
㈢ 關山度若飛:我的領事生涯目錄
我的領事生涯,始於從人大外交繫到外交學院的轉變,從學術理論走向了實際的外交實踐,領事生涯的序幕由此拉開。在印尼的五年,見證了華僑華人的悲歡離合,從印尼的反華排華到我國接僑,從華僑的印尼情結到解決雙重國籍問題,再到難忘的巴厘往事、出訪龍目和古邦,乃至劉少奇的訪問,以及在馬辰當領事的回憶,這些都成為我領事生涯中不可磨滅的記憶。
與全天候的朋友——巴基斯坦的故事,始於我國通往國外的唯一通道,三叉戟飛機的故事,布托請我喝下午茶的溫馨,一次嚴肅的領事交涉,發生在身邊的機場慘案,同親台華僑交朋友的友情,以及「紅旗」汽車的故事,都展示了中巴之間深厚的情誼。
蓋亞那,作為第一個使用中國經援的拉美國家,商務辦事處主任不做軍火商,伯納姆總理請我喝茅台的友好氣氛,協助西哈努克同朗諾爭奪在不結盟的席位,買氧化鋁的故事,蓋亞那無奈的治安,華人總統阿瑟?鍾,蓋亞那成為了我領事生涯中的一段寶貴經歷。
中美建立新型領事關系,經歷了波瀾曲折的談判,簽訂了中美領事條約,中美互設總領館的故事,中美關系迎來了新的局面。在談判中南領事條約、中保領事條約、中伊領事條約、中捷領事條約、中土領事條約、中也領事條約、中老領事條約、中古領事條約、中阿領事條約的過程中,我見證了中法互設領事機構協議的簽訂,以及中蘇領事磋商的進展。
領事工作的規范化,始於新中國第一部國籍法的誕生,中國領事條例及其範本的出台,護照收費和護照法的難產,領事特權與豁免條例的出台,領事職務與領事保護的建立,以及保護華僑權益問題的關注。在澳大利亞,我踏著大片鐵礦的袋鼠,見證了澳大利亞的前世今生,澳經濟的對外依賴性,恰那鐵礦項目,波特蘭煉鋁廠項目,中澳關系發展的新階段,以及我所熟悉的澳大利亞。
回顧過去的領事生涯,護照的故事、關於在華日本孤兒問題、山東與韓國通航背後的故事、訪問友好鄰邦——朝鮮、幾次領事交涉,這些經歷都讓我深深體會到,強大的祖國是發展中外領事關系的根本保證,維護獨立自主和國家尊嚴,堅持相互尊重和平等互惠原則,保護國家和公民的合法權益,正是領事工作的核心價值所在。
㈣ 一組圖讀懂RCEP是什麼,什麼是「RCEP」
當地時間11月15日上半晌11時45分,《區域兩全劃得來夥伴關系締約》(RCEP)在2020年東盟輪值主席國越南的團體下標准簽字。直至2018年的統計數據,訂立15個成員國將盈盈全世界約23億食指,佔大地人數的30%;GDP總和跨越25萬億美元,所囊括的區域將變為社會風氣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什麼是RCEP?簽名RCEP對中原、對世界有好傢伙震懾?中國在其中有什麼用意?
這個共商的協定,對市場的利好是簡明的。率先是航運,海口,跨境電商。第二性,消費電子一類的中高端製造業。我們往東盟十國買高端電子、工業產品,將一發一本萬利。衣裳、冶金等加工行業。關稅減退,原料葯的進口成本接著狂跌,供銷社有何不可花更少的錢,做出平等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