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地主有多少畝

印度地主有多少畝

發布時間:2022-05-23 05:53:13

❶ 地主一般有多少畝地

古代地主的標準是100畝地。地主已經成為歷史的過去式,古代地主是指擁有很多田地的人,本人不用勞動,依靠貧農的勞作坐享其成,貧農付出艱辛的勞作溫飽都無法保障,什麼都不做的地主卻可以花天酒地。

地主、富農、中農、貧農、雇農(赤貧),地主其實就是擁有大片土地的農民,其實也是農民的一種。

地主就是不用勞作,只需把地租給別人坐享其成就行;富農有自己的土地,但是需要自己勞動,但是也需要僱傭其他人來幫忙;中農也有自己的土地,完全是自己勞作;貧農的土地很少,需要租別人的土地才能保證溫飽;赤農則什麼都沒有,完全幫別人打工。

地主就是完全不用勞作就可以保證高質量生活的人,那麼可以根據一個地主家的人口11人來算,11個人一天需要11斤米,根據古代米價估算,需要20田才能保證11口之家的溫飽,不過這只是溫飽,其他治病、遊玩、房子那麼大概需要100畝才能稱為地主。

❷ 看看印度農村什麼樣

印度的農村,破敗的讓人震驚,和中世紀沒有什麼區別,很多地方都缺電,甚至沒有電,大部分地區沒有 潔凈的水源,很少有硬面的公路,本圖的作者幾乎走遍了印度各地農村,所看到都是極度的貧困。印度的土地,大部分都在地主手裡,印度雖然號稱世界最大民主國家,但是在農村選舉國家總理時,印度農村貧困的農民,都 得按地主意圖投票,如不聽,就租不到地主的土地,印度雖然進行過土改,但是進行的很不徹底,土地大部分還在地主的手裡。印度有著嚴格等級制度,印度的種姓制度,雖然法律上宣布以廢除,但是實際上還依然存在,尤其在農村還保留著種姓制度的殘余。低種姓的賤民,不能從事高貴的工作,只能從事一些高種姓不屑乾的工作。 低種姓家庭,代代是賤民,在地主家庭的低種姓傭人,都不如地主家的狗,這真是對這個號稱世界最大民主國家的諷刺。印度有得天獨厚的土地資源,印度有占國土一半的耕地,印度的耕地面積僅次於美國達1,7億公頃,比中國耕地多百分四十,而且一年三熟,但是,中國的糧食產量且是印度兩倍多。印度的基礎設施很差,政府把大量的資金投入軍備,窮兵黷武,人民生活很貧困,人均總產值僅為中國的四分之一。這樣的國家,不把資金用於國家的發展,天天叫囂和中國開戰,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自量力的國家。別看他們國家這幾年發展速度很快,但他們國家大量的極為赤貧的貧民,非常落後的基礎設施,要想達到目前中國的水平,至少得三十年。 就這樣的國家,還被西方國家看好,只能說明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偏見。很多到過印度的中國人,都被印度及其貧困和骯臟的環境所震驚。很多西方人人吹捧印度的自由和民主,這樣的自由民主,實在不值得羨慕。許多印度人非常自豪對去印度的中國人稱,中國這幾年的發展,快趕上印度了吧,真是井底之蛙,無知透頂。讓他們來中國看看,中國發展是多麼讓他們震撼啊。

❸ 為什麼印度耕地面積比中國大,而中國的糧食產量卻遠遠

自然條件。
印度是熱帶國家,自然災害比中國實際要少,按理說發展農業的條件比中國好。但是印度幅員較小,經緯度跨度都比較小。一旦出現自然災害就可能是全國性的災難。
印度的農業大部分聚集在恆河流域,恆河出現問題整個印度都出問題。而中國雖然自然災害,但是勝在幅員遼闊,地跨多種不同的氣候帶,同時擁有多個大的河流流域,因此不容易出現全國性的大災難。
技術條件。
中國的農業技術不見得很強,但是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做得遠遠強於印度。中國農業的機械化,電氣化程度遠高於印度,種子技術也明顯高於印度,使用的化肥,農葯都明顯的比印度多,農業技術人員數量也明顯多於印度。基礎建設。中國是世界上的第一水利大國。建國以後一直在大規模的投入水利工程建設,這對於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農業基礎至關重要。而印度的基礎建設差的問題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當然搞軟體不需要太多的基礎設施。但是對於農業來說,沒有水,沒有路,沒有平整過的土地,農業的發展就無從談起。
中國農民整體的文化水平比印度高,中國自古就有精耕細作的農業傳統。中國政府對農業的財政支持和技術支持投入讓中國農產品市場更活躍。
最後,最重要的一點,印度目前仍然沒有完成土改,無論是地主還是佃戶,都缺乏農業投入的積極性。

❹ 印度總督有多少個牧地多少畝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3-23

❺ 印度總督有多少皇莊多少畝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2-27

❻ 一、地主到底佔有多少土地(與原來說法不一樣)

關於地主霸佔土地的比例,過去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地主富農只佔農村戶數的8%,佔有土地則達到全部土地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毛澤東選集》一卷本,頁1250)
但1952年基本完成的土地改革否定了這個結論。土改中總計全國約有3億多無地少地農民,共分得近7億畝土地,約佔全國耕地面積的42%一47%。在這一過程中,留給地主、富農的土地約有8%左右,同時還觸動了中農的部分土地,留給地主富農的土地與觸動的中農土地比例大致相抵。由此來看,過去地主、富農共佔有不到50%的土地,並不是流行的70%80%。
上個世紀30年代以來的歷次調查數據,同樣支持了上面這個結論。
1、1932年,國民政府內政部17省869縣調查,地主戶數佔7%,佔有土地38%。
2、1934年,國民政府土地委員會22省調查,地主戶數佔5%,佔有土地34%。
3、薛暮橋根據農村復興委員會1933年6省調查推算,地主戶數佔3.5%,佔有土地46%。
4、陶直夫(錢俊瑞)估計1934年左右全國情況,地主戶數佔4%,佔有土地50%。
5、吳文暉1934年估計,地主戶數佔3%,佔有土地32%。
6、陳翰笙1946年分析,地主戶數佔3%,佔有土地26%。
7、中共中南軍政委員會土改委員會6省97縣100鄉調查,地主戶數佔4%,佔有土地41%。
8、蘇南5縣973鄉調查,地主戶數佔2.3%,佔有土地31%。
9、東南4省235縣調查,地主戶數佔3%(人口佔4%),佔有土地26%。
10、國家統計局根據1950年農業生產年報資料及各地土改前各階級比重推算,地主戶數佔3.79%,人口佔4.75%,佔有耕地38.26%。
對上述數據做簡單平均化處理,得出的結論是:中國近代地主佔有土地比例大致在30%-40%之間,不可能超過40%;地主戶數占總戶數的3%-4%,人口約佔5%。(高王凌《租佃關系新論》)
外國學者巴克(Buck)1929年在中國22個省168個地區,1,6686個農場3,8258個農戶做了實地調查,調查結果是:
有些私有的土地,被地主佔有,分給佃農耕種,成為中國重要的問題之一。可是其幅度常有被過度佑計的情事。(實際上)不到四分之三的土地,為耕種人所領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土地,用於佃賃。在產小麥的地區,耕種人自有的情形多,占(全部土地之)八分

❼ 印度究竟能夠負擔多少人口,當人口達到承載極限,會發生什麼

和我們想像中的不同,從事實上說印度能夠承載的人口數量一定比我們想的要多的多。首先從可耕土地方面來說,印度可耕土地比中國要大,承載的人口極限肯定也比中國多

別看印度的國土面積不大,但耕地面積卻高居世界第二,亞洲耕地面積第一位,約占總國土面積的51.61%,達到153.5萬平方公里,摺合23億多畝,比中國耕地面積大的多。現在操心印度什麼時候人口達到承載極限還為時過早。


不僅如此,小麥也是印度的一個特色。單單憑印度小麥的出口量就比號稱歐洲糧倉的烏克蘭要多的多。在印度的地主家。每年的余糧他們都是吃不完的,所以就用來大量的出口創匯。而每年要從海外大量進口糧食的中國,似乎更應該為人口增長而擔憂。

❽ 為何印度耕地面積世界大於中國而糧食年產不足中國一半

印度人的飲食習慣和我們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印度主要的糧食作物就是水稻和小麥,肉類食品以雞肉為主,印度人的牛奶飲用量也是很大的。可以說印度人的飲食是非常簡單的。

正是因為印度人的食譜之中很少有大量消耗糧食的肉類動物食品,所以印度的糧食才能在滿足十幾億人的飲食需求的同時還可以大量的出口糧食。

很多人都是這樣解釋印度和我們國家糧食消耗相差如此巨大的問題,但是我卻認為這些飲食上的差距固然可以讓印度人節省下大量的糧食,但是這並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以下幾個。

第一,印度大量人口處於溫飽線

印度和我們國家的人口相差無幾但是卻有近1/3的人口處於溫飽線以下,這些人根本就沒有多少消費能力,自然更不會要求更多的肉類蛋白質因為他們沒有錢購買這些食物。

他們不但沒有合理的飲食結構而且有時候還要忍受一定程度的飢餓去售賣糧食,因為糧食是他們的唯一收入來源,所以他們就必須要節省出一大部分糧食用於商業貿易以換取現金。

印度有這么多窮人緊衣縮食自然就不愁沒有糧食出口了,這和我們可以有天壤之別的。我們好多人家浪費的食物都夠很多人吃的了,看來我們國家浪費的毛病該改改了。

第二,印度對農業投入不足

我們國家之所以有很高的糧食產量,是因為我們大量地使用化肥和農葯。但是在印度自產的化肥是很少的,而進口的化肥對於印度農民來說價格又太高了。就連在我國十分廉價的農葯和一些農業設備在印度都需要進口。

前一段時間印度的農民用可樂做殺蟲劑殺蟲,就是因為可樂比農葯還要便宜,可見印度對於農業的投入該有多麼不足了。連基本的農業生產物資都無法做到供給充足更何其他的農業設施了。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農民沒有在土地上實現收入增長,沒有較多的收益就只能減少土地的投入,如此的惡性循環襲來印度的農民怎麼可能不貧窮呢?

對於農業投入不足帶來的問題就是農民只能依靠微薄的土地收益去換取其他的生活物資,這也就造成了印度1/3人口處於飢餓但是卻還大量出口糧食的問題。

第三印度的土地兼並導致糧食大量外流

由於印度的土地政策是和歐美一樣的政策,這就導致大量的貧困農民脫離了土地到城市生活。這些集中起來的土地是歸地主種植的,這些地主所生產的糧食自然不會是貧困的農民,因為他們即養不起食用糧食的牲畜更加不會是糧食的消費者。

這些糧食只能賣給城市人或是出口沒有其他的銷售渠道,這就造成了大量的飢民無糧果腹但是卻大量出口糧食的現象。

印度糧食外流的問題引起的矛盾是很大的,我們看到印度有1400萬高端人才分布在世界各地,但是印度國內的農民之中卻缺乏高端人才就連一些高級的技術人才都十分缺乏。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連飯都吃不飽的農民誰還有多餘的錢去學習技術呢?而沒有技術就不能獲得較高的收入,在城市這類人也只能淪為貧民。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這也是農業發展不充分帶來的弊端。

農民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只能售賣自己活命的糧食,這就是最根本的原因。所以我們也要引以為戒,當農業發展處於停滯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農民只有兩條路可走。第一就是傾其所有讀書到城市打工,起碼溫飽可以保證。要不然就只能持續地減少我們的生產資料投入,到最後有可能溫飽都成問題。

❾ 印度農業形式是什麼樣的

類似於中國古代的情況,也近似於美國。大地主有大量土地,平民有少量土地。

1、小農經濟占絕對優勢
雖經歷了長達40年的「土地改革」,但印度的土地佔有狀況並未發生根本性變化,土地所有權仍集中在少數人手裡,封建和半封建的經濟成分佔有優勢。據印度官方抽樣調查(1985/86年度),占農戶總數1.3%的最富的大農擁有14%的土地,23%的農戶是佃農與半自耕農的混合,而占總數50%的最窮的小農只擁有1%的土地。不僅如此,—些小農和「邊際農」(耕種土地不足半公頃)還不斷喪失其土地而不得不加入無地農民的隊伍。目前,無地農佔全國人口的35%。印度農業主要以個體農戶為經營單位,平均經營的土地規模為1.68公頃(1985/86年度),但占農戶總數的57.8%的邊際農戶的平均規模只有0.39公頃。

2、農業和農村發展的不平衡日漸擴大
3、傳統農業占優勢地位

❿ 為什麼印度的耕地面積世界第一,而糧食產量卻不足中國的一半

印度是熱帶季風氣候,氣溫非常高,幾乎是沒有霜期的,所以印度是一年三季。但是中國是不同的地區氣候迥然不同,很少的一部分是一年三季的,大部分是一年兩季的,還有一年一季的北方地區。


還有就是印度的文化和宗教,印度大部分人都是人為有生死輪回的,這個是他們的信仰和文化。這讓印度人覺得現在的苦難就是因為自己過去做錯了事才會這樣的,這是對過去苦難的一種救贖。這很大的程度上打消了印度人民反抗的積極性,消除了人們的階級意志。覺得就應該是這樣的。

閱讀全文

與印度地主有多少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製作義大利炮簡單版 瀏覽:299
印度一般溫度多少 瀏覽:871
英國人經常玩什麼球 瀏覽:372
中國攝影大賽哪裡好 瀏覽:860
中國和外國發消費券哪個好 瀏覽:896
美國導航是怎麼到伊朗的 瀏覽:314
義大利歐式傢具怎麼樣 瀏覽:467
摩洛哥和伊朗滾球是什麼意思 瀏覽:370
坐飛機去越南怎麼樣 瀏覽:86
上合會為什麼沒有伊朗總統 瀏覽:294
中國有多少取名叫於睦岩 瀏覽:138
印尼皮皮蝦叫什麼 瀏覽:148
英國飛迪拜航班什麼時候恢復 瀏覽:642
英國農業旅遊怎麼發展 瀏覽:986
為什麼印度人都是皮包骨 瀏覽:850
伊朗老人怎麼樣 瀏覽:406
印尼什麼時候能解封 瀏覽:260
印度發展什麼傳統工業 瀏覽:954
越南給多少小費 瀏覽:581
中國人喜歡養什麼蝦 瀏覽: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