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佛教怎麼被發現

印度佛教怎麼被發現

發布時間:2022-05-21 19:32:52

Ⅰ 佛教在印度是怎樣產生的

產生並流傳於古印度,以佛教教義為核心的宗教哲學。佛教起源於公元前6~前5世紀的印度。創始人為悉達多(前565~前485),母系族姓為喬答摩,釋迦牟尼是佛教徒對他的尊稱,意為「釋迦族的聖人」。佛教興起時正是印度奴隸制經濟急劇發展的時期。當時印度次大陸社會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大部分地區已進入奴隸社會,但有的地方還保留著氏族公社制的殘余;在某些經濟發達的地區,生產力已有很大提高,農業是生產的主要形式,手工業已從農業中分化出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一批批以城鎮為主的奴隸制國家開始建立起來。當時,各國之間互相征伐,雅利安人等外來的部族和土著民族矛盾重重,階級矛盾十分尖銳。
在佛教興起以前,婆羅門教是印度主要的宗教,婆羅門教思潮佔有統治的地位。婆羅門教主張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和婆羅門至上三大綱領,但是隨著奴隸制國家的出現和發展,這種思潮已不能完全適應新興的剎帝利貴族的統治需要,出現了自由思想家提倡的沙門思潮據佛經說,這些思潮有「六師」和「九十六種外見」,其中主要的有順世論、耆那教和生活派(又稱「邪命外道」)等等,佛教也是其中主要的一派。在當時的奴隸制國家中,比較重要的摩揭陀國和薩羅國都是佛教流行較早的地區。
佛教在印度經歷了1800多年的歷史,其過程大致可分為4個時期:原始佛教(公元前6或前5世紀~前4或前3世紀)、部派佛教(公元前 4或前3世紀~公元元年前後)、大乘佛教(公元元年前後~ 7世紀)和密教時期(約 7~13世紀初)。在後三個時期中還出現了很多在理論和修持上不同的派別。
原始佛教 即釋迦牟尼及其弟子所傳播的教說。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是四諦說、緣起說、五蘊說、無常說和無我說。
從公元前 3世紀下半葉開始,佛教就不斷向古印度境外傳播,逐漸發展成世界性的宗教。而在印度本土則由於公元8~9世紀以後印度教的興盛,佛教內部部派系的紛爭和僧伽的腐敗,外族頻繁的入侵,特別是伊斯蘭教徒的武力征服,不少僧侶被殺戳,很多重要的寺廟和文物遭到破壞,因此印度佛教開始衰微,到13世紀初趨於消亡,至19世紀後才稍有復興。

Ⅱ 佛教是什麼時候才從印度傳入中佛教從印度正式傳入中國,最早記載是

佛教是從秦始皇時期傳入中國。

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學術界多數認為是在東漢明帝時期。皇帝詔書、佛典東傳與佛寺建立,是學者們判定佛教在漢明帝時傳入中國的主要依據。

但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韓偉認為,佛教傳入中國內地最遲應在秦始皇時代。他認為,「《史記》中有秦始皇『禁不得祠』的記載,『不得』就是佛陀的音譯,『不得祠』就是佛寺。」

(2)印度佛教怎麼被發現擴展閱讀: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發展,經歷了一個不斷中國化的過程。最終完全融入了中華傳統文化之中,成為其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中國佛教既繼承了佛陀創教的根本情懷和基本精神,同時又在傳統文化的土壤中,生成了它鮮明的不同於印度佛教的思想特點和文化精神。

中國佛教的特點表現在不同的方面,例如「農禪並重」就是中國佛教在小農經濟的中國社會中形成的不同於托缽化緣的印度佛教的鮮明特點。

Ⅲ 佛教在印度於什麼時候產生

佛教(Buddhism):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公元前6-前5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所創,他的名字是悉達多 (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他的姓是喬達摩(S. Gautama, P. Gotama)。因為他屬於釋迦 (Sākya)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廣泛流傳於亞洲的許多國家。東漢時自西向東傳入我國。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拜佛的宗教,佛教非宗教,非哲學,講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種通俗的方便說而已,實則以般若的智慧自內證打破無明煩惱,成就菩提(覺悟)之道,佛教在歷史上曾對世界文化傳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Ⅳ 佛教在印度是怎麼產生的其發展經過哪幾個階段

產生和流傳於南亞次大陸的佛教。創始人是悉達多·喬答摩,佛教徒尊稱他為釋迦牟尼,簡稱佛陀(覺者)。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歷史階段:
原始佛教 釋迦牟尼創教及其弟子相繼傳承時期的佛教。約為公元前6~前5世紀。佛陀的說教最初是口傳的,為了便於記憶,採取偈頌的形式,後來編集為由經、律、論組成的「三藏」。在經藏中近代學者認為真正屬於佛陀的教說和最早的經典是《經集》、《如是語經》和《無問自說經》,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條文。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是「四諦」、「八正道」和「十二因緣」,其核心內容是講現實世界的苦難和解決苦難的方法。其次,又從緣起思想出發,提出了「諸法無常」、「諸法無我」和「涅盤寂靜」的學說。後人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為戒、定恝三學、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以及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佛陀在世時反對婆羅門教四種姓的不平等制度,因此,在他所創立的僧團中允許各個種性和賤民參加。另外,還容許教團中包括過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稱為優婆塞、優婆夷或在家二眾。

部派佛教 在佛陀逝世的100年後,佛教內部由於對戒律和教義看法的不同,開始分裂。先後形成了許多部派。最初分為大眾部和上座部,這被稱為根三二部,以後又從兩個根本部中分裂為十八部或二十部,稱為枝末部派。部派佛教爭論的主要總是訶梨跋摩在《成實論》中曾概括為「十論」,即二世有無?一切有無?中陰(輪回的主體)有無?頓悟或漸悟?羅漢是否有退?隨眠(煩惱)與心是否相應?未受根業是否存在?佛是否在僧數?在無人我(靈魂)等。對於這些問題各個部派都有不同的回答。上座部認為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應是阿羅漢果,阿羅漢果與佛果位相同,他們把一切現實存在分為色法(物質存在形式)和心法等,色法有「四大種」(地、水、風、火四元素)及所造色(長、短、大、小、方、圓等形象和青、黃、赤、白等顯色以及其他感官對象),心法有八十九種,並作了詳細的分析。上座部後來又分為根本上座部和說一切有部。前者流傳於雪山即喜馬拉雅山麓,後者流傳於克什米爾地區。說一切有部後來分出犢子部,犢子部又分出正量等四部,繼又分出化地部、經量部等共十一部,說一切有部的基本特徵是重視三藏中的論藏,也就是著重對佛教理論問題的闡述。在1世紀貴霜王朝迦膩色迦統治時,曾舉行大規模的結集,編纂了《大毗婆沙論》、《發智論》和六足論等龐大的論書,主張「法有我無」、「三世實有」和「法體恆有」;經量部約成立於3世紀末,是最晚從說一切有部分出來的,主張「過去未來無本,現在實有」。佛陀以蘊、處、界概括一切法,但未區別實有和假有。說一切有部主張蘊、處、界都是實有。經量部則主張蘊、處是假有,界是實有,這意思是說外界一切的事物或主客觀的存在形式(蘊)以及人們的認識器官和對象(處)都是一種虛假或唯名的實在,它們不過是人們認識中的感覺材料,只有人們的認識的根源(界)才是真實的存在(實有)。大眾部崇信超越的、神化的佛陀,特別提倡「一心相續說」和「心性本凈說」。部派佛教後來向大乘發展,從大眾部向中觀派(空宗)發展,從上座部向經量部發展,進而向瑜伽行派(有宗)發展。

從學說的思想發展來看,可以把印度佛教分為五個時期:第一,佛逝世後約一百年之間為原始佛教時期;第二,在這之後約四百年之間為部派分裂時期;第三,此後約四百年為大乘中觀學派興盛時期;第四,此後又約四百年為大乘瑜伽學派興盛時期,這一時期的後期,密宗頗為流行;第五,最後約三百年為密宗盛行時期。

佛弟子們在教團生活上一般維持著佛在世時一向的設施和慣例,在學修上奉行著四諦、八正道的根本教義,沒有什麼重大的爭論。這一時期,用佛教的話說,是「和合一味」的時期。但是所謂和合一味,僅能說是大體上的一致,不是沒有見解上和主張上的歧異。即以這一時期開始時的第一結集為例, 在結集中就曾有關於「小小戒」微細的戒律是什麼和要不要廢除的不同意見。另一方面,由於時間和地點的條件,多數僧眾沒有能夠參加結集,分散在各地的大弟子們也有未能參加的,他們不會沒有認為需要補充或修正的意見。如富樓那十大弟子之一除在事後承認結集的佛法外,又聲明:「我從佛得聞之法,亦當受持」。他和摩訶迦葉討論戒律時,對「內宿」僧人住處留藏食物等八條戒條,他認為那是佛制定之後又開了的,迦葉則認為是開了之後又重製定的,終於各行其是。

典籍中又有跋波最初五比丘之一在窟外另行結集的記載。這些事實說明當時的統一之中存在著差異。佛在世時,於不同的時機,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教法。弟子們或因佛說法的時機不同而有聽受的不同,或因各人的根性、專長和學修方法的不同而有了解和悟入的不同,這也是可以想見其然的。在第一結集之後,長老們分別率領僧眾在各方弘化,師弟相承,漸漸各自形成傳承的系統。他們傳授的教法和戒律互有異同。各個傳承系統很自然地按照地域劃分其勢力范圍,日久之後,不能不受到各地環境的影響而具有各自的特色。在學說思想方面,有的態度偏於自由進取,對佛所說的教法,但取大意,對戒律的受持,也有所通融;有的偏於固執保守,拘泥教條,不敢出入;有的介乎二者之間。這種情形,發展下去,勢必引起後來部派的分裂。

Ⅳ 佛教有在印度盛行過嗎印度教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

佛教起源於印度,曾在印度、埃及及地中海一帶非常盛行。玄奘去取經的時候,也非常興盛的。當時全印度的霸主戒日王,為玄奘組織上萬人的辯論大會,據說來參加的人最多時有近50萬人。再看當時「那爛彌寺」這一座寺院的興盛情況就知道了:「現在考古發現,那爛陀寺遺址,長約10公里,寬約5公里,由大殿、僧房、佛塔和寺廟組成,殘垣斷壁中仍可見當年規模之宏大。現在的發掘面積已經超過了15萬平方米」。它不僅是古代印度佛教的最高學府和學術中心,同時還教授哲學、邏輯、語言、天文、數學、醫學等各類知識。「那爛彌寺」當時可容納上萬人。
直到1193年,伊斯蘭教入侵印度,對當地人和非伊斯蘭教的人大肆的血腥屠殺,推行伊斯蘭教。當時佛教在印度大陸幾乎絕跡,只有斯里蘭卡(在島上)沒被波及到。後來伊斯蘭的老巢被蒙古人佔領,穆斯林(伊斯蘭教徒)被蒙古人大肆屠殺,伊斯蘭統治被迫退出印度。
印度教早已形成,但教義、道理、修行都遠不如佛教,所以一直沒發展起來。穆斯林撤出印度,印度本地人又可以自由選擇信仰了。但佛教經、論已被大量焚毀,幾乎絕跡;印度人開始恢復最原始的拜天的信仰了,就像中國道教所說的「老天爺」,但又有佛教曾經的記憶口頭傳下來,就成了「現在的」印度教。
後來,佛教由斯里蘭卡傳入,對印度進行反哺,印度才又有了佛教;但元氣大傷,始終沒有恢復到原來的水平。

Ⅵ 印度佛教是什麼時候傳入我國的

漢代與印度交往中,印度佛教傳入具有歷史性意義。普遍認為,佛教是在西漢末年,東漢初年時由印度從西域傳入的。

根據記載,公元前2年,西漢時期的景盧出使大月氏,大月氏王令使伊存口授《浮屠經》。伊存是大月氏使者,景盧受其口授《浮屠經》。這一佛教初傳事件被史稱「伊存授經」。

Ⅶ 印度的佛教是怎樣傳入中國的

佛教傳入中國是由於明帝派遣使臣去天竺國迎請佛法,佛教遂在中國傳播開來。隨著絲綢之路的開辟,佛教的思想很可能在這一時期零星地經過西域的商隊傳播到過中國。在東漢明帝時期,明帝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金人向他飛來。後來在朝堂之上他對朝臣講述此事,有大臣對他言明此是天竺國的佛陀。於是明帝派遣使臣去天竺國迎請佛法,佛教遂在中國傳播開來。

Ⅷ 印度佛教如何傳入中國

漢代,印度佛教傳人了中國。在印度,自阿育王於公元前三至二世紀把佛教立為國教之後,佛教便取得了統攝印度思想學術的地位。佛教在中國初傳,主要是作為信仰和方術(舊時指醫、卜、星、相、煉丹等技術)流行於民間的。佛教被廣大知識分子所接受,是從兩晉(公元265年至316年為西晉,公元317年至420年為東晉)時期開始的。知識分子特別感興趣的是佛教的思想理論,尤其是佛教提出的一些中國傳統學術較少研究的理論問題。到了南北朝(公元420~589年)時期,佛教的影響越來越大,幾乎遍及整個中國。

佛教東傳中國,是一種外來宗教向另一個文化高度發達國家的傳人。比起佛教來,中國人固有的意識,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有許多明顯的優越之處,這就決定了佛教思想對中國人的意識不是「征服」,而只能是「融匯」,即發揚它本身獨特的思想內容,補充到中國人的思想、文化中去。經歷了近2000年的漫長歲月,佛教已融匯、滲透到中國社會的各個領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佛教哲學本身蘊藏著極深的智慧,它對字宙人生的洞察,對人類理性的反省,對各種概念的分析,都有其獨特與獨到之處。在世界觀上,佛教否認有至高無上的「神」,認為事物是處在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因果網路之中;在人生觀上,佛教強調主體的自覺,並把一己的解脫與拯救人類聯系起來。佛學和中國古典哲學交互影響,推動了哲學提出新的命題和新的方法,並以其獨特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給予了人們以新的啟發,把人的精神生活推向了一個新的境界。

隋唐時期,佛教的思想體系已發展、演變成十多個派別,比如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華嚴宗、律宗、禪宗、凈土宗、密宗等等,其對中國思想文化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在文學方面,學術界有「佛教文學」這一概念。數千卷譯自梵文的佛教經典,其中一部分本身就是瑰麗、典雅的文學作品,如《維摩詰經》、《法華經》、《華嚴經》、《楞嚴經》等尤為歷代文人所喜愛,甚至被人們作為純粹的文學作品來研讀。佛教還為中國文學帶來了新的意境、新的文體、新的遣詞方法。《法華經》、《維摩詰經》、《百喻經》等直接鼓舞了晉唐小說的創作。般若和禪宗的思想影響了陶淵明(公元365~427年,東晉詩人)、王維(公元701~761年。唐詩人)、白居易、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宋代政治家、思想家、詩人)、蘇軾(公元1037~1101年,宋詩人)等大文學家的詩歌創作,大詩人杜甫(公元712~770年)的一些詩篇、特別是人蜀(乾元二年,即公元759年,杜甫棄官,經秦州、同穀人。蜀,投奔嚴武,定居成都草堂。嚴武死後,又漂泊夔州)後期的詩作所表現出來的心境,也顯然是受到了佛教的影響。唐人傳奇(當時興起的短篇小說)和宋人話本(當時興起的白話小說)中常講因果報應、人冥轉世、南柯黃粱,這裡面的許多東西都不是中國人固有的思想,而攙雜著不少印度人的觀念,因此在文學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情調。

唐代文學中,受印度影響的,除了傳奇之外,還有變文。變文是這一時期興起的一種說唱文學,由韻文和散文交錯組成,內容原為佛經故事,後來范圍擴大,也講中國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在中國敦煌石窟中發現的大量變文中,除佛經故事外,就有《孟姜女變文》、《漢將王陵變文》、《伍子胥變文》等等。變文的產生與印度的影響密切相關,變文這種體裁來自印度已是無可辯駁的事實。

語言是一種最普遍、最直接的文化因素,我們今天仍然廣泛使用的許多用語都來自佛教,比如世界、如實、平等、現行、剎那、清規戒律、相對、絕對等等。由於介紹新概念,很自然地輸入了許多新詞,比如反應佛教基本概念的蘊、諦、因緣、境界、真如、法界、大乘、小乘、業、果、報等等,這一類詞中有些是漢語原有的,但在佛典中使用時便賦予了它們全新的含義,應視為新詞;有些是外來語的音譯詞,如佛陀、菩薩、沙門、般若、菩提、波羅蜜、瑜伽、禪、劫等等。除此而外,還有一些佛教的專用詞語(包括短語),如真諦、法門、頓悟、化身、變相、不可思議、打成一片、心心相印、舉手投足。一針見血等等。其中有些詞已經完全融會到漢語中,很難看出外來語的痕跡,比如實際、希望、安樂、形象、消化、傲慢。在唐宋文人的詩文中,使用佛教詞語、典故成為一時風氣。

由此可見,要研究中國古代的文學、歷史、哲學、藝術,不搞清它們與佛教文化的關系及所受影響,就不可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也不可能總結出符合歷史實際的規律;若要研究中國歷史,尤其是中國文化史,也不能不研究佛教。事實上,從公元148年安息僧人安世高來華譯經(這標志著一個新的文化運動即佛學的開始)算起,至公元1175年朱熹(公元1130~1200年,宋代唯心主義哲學家)、陸九淵(公元1139~1193年,宋代哲學家)鵝湖之會(宋孝宗淳熙二年即公元1175年,朱善和陸九淵的一個共同朋友呂祖謙,邀請朱、陸二人和兩派其他人物在江西的一個名勝鵝湖寺相會,討論兩人思想的異同。這標志著一個新的文化運動即理學的創立)的這1000餘年間,正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輝煌期,也就是中外學者盛贊的魏晉南北朝隋唐文化。這一時期,作為中國哲學思想發展的主流是佛學,其時間之長,聲勢之大,影響之廣,都遠非兩漢經學(中國的一門包含有豐富哲學內容的古老的學問,它的研究對象是儒家經典,即《易》、《詩》、《書》、《禮》、《樂》、《春秋》等「六經」。《樂》有聲無書,所謂「六經」實際上只有「五經」)和宋明理學(宋元明清時期以討論理氣、心性等問題為中心的哲學思潮,又稱「道學」)所能比擬(bǐnǐ,比較)。

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土壤上生根、成長的佛教,不光結構獨特,宗派體系各異,而且呈現出不同於印度的氣象和特質。有人把中國佛教的特質歸納為:調和性、融攝性和簡易性。所謂調和性,是指對佛教外部的不同思想、觀點的妥協、依從、迎合、附會,自然更包括對某些類似或一致的觀點的贊同、推崇、吸取和融合。所謂融攝性,是指中國佛教統攝內部各類經典和各派學說、統一各地各派學風的特性。中國佛教中真正綿延不絕的是在印度也沒有成宗的禪宗和凈土宗,尤其是禪宗,更是唐代以後中國佛教的主流。禪宗和凈土宗的久遠流傳是與它們的教義和修行方法的簡易分不開的,所以,簡易性也是中國佛教區別於印度佛教的重要特色之一。

佛教日益中國化的過程,也就是不斷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所吸收和改造的過程。因此,中國佛教的特質,歸根結蒂由中國國情所制約和決定。中國佛教特質的形成,自有其社會根源和思想根源。

社會根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的嚴密統治。中國自秦漢以來,直到清朝滅亡,所實行的始終是專制主義的國家政權,皇帝及其所屬的官僚統治機構是地主階級利益的集中體現,掌握著絕對的政治權力。中國最高的封建統治者往往出於維護自身統治的需要提倡、扶植佛教,也可以出於同樣的需要限制甚至毀滅佛教。就是說,封建統治者的佛教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佛教的命運、方向、軌道和特點。

2.以家庭宗法制度為基礎的封建倫理關系。「父為子綱,君為巨綱,夫為妻綱」等等綱常名教,形成了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的一整套道德規范。「忠」、「孝」是封建社會政治道德領域的兩面最高旗幟,是人們生活和行為的最高准則。中國封建社會巨大的倫理關系網路、根深蒂固的道德觀念,既是抵制佛教流傳的核心力量,也是融化佛教信仰的消融劑。

3.政治上的統一和各民族的融合。這種統一和融合直接推動了統一的佛教的形成。

4.封建統治階級的變遷和頻繁的農民起義、農民戰爭。中國封建地主階級有一個演變、發展的過程,到隋唐時代,士族(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地主階級內部逐漸形成的世代讀書做官的大族,在政治經濟各方面享有特權)地主漸趨沒落,庶族(封建社會里世代平民身份的家族)地主日益興起,這就促使貴族化色彩較少的佛教宗派得以形成和流傳。中國農民人數眾多,農民起義不斷爆發,也不斷遭到失敗;農民文化落後,居住分散,勞動繁重,因此,直指心性、頓悟成佛的禪宗和口念阿彌陀佛的凈土宗,由於其簡易性,很容易被他們所接受並產生廣泛影響。

Ⅸ 印度是怎麼發展出佛教的

古代印度有一個小國的太子名叫釋加牟尼,由於他看到了宮廷斗爭殘酷醜陋,看到了民間勞動人民的疾苦,由此創立了佛教宣揚真善美,以後由其追隨的弟子普及開來。

Ⅹ 印度佛教是如何形成的佛教又是由誰傳入中國的

佛法這么好,知道的人,那麼少,誤解的人那麼多。 讓我們一起來認識真正的佛教,認識佛法的偉大。 佛教(Buddhism):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傳由公元前6-前5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悉達多·喬達摩所創,因家族為釋迦族,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也就是「釋迦族的聖人」的意思。廣泛流傳於亞洲的許多國家。東漢時自西向東傳入我國。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拜佛的宗教,佛教非宗教,非哲學,講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種通俗的方便說而已,實則以般若的智慧自內證打破無明煩惱,成就菩提(覺悟)之道,佛教在歷史上曾對世界文化傳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簡單給佛下個定義:我這里所要向各位介紹的『佛』,是無量諸佛的通義,是廣義的。我試將『佛』的定義如下: 『佛』是一個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格。讓我重復一遍:『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格,換句話說:佛是大智、大悲(或謂全智、全悲)與大能的人。這里請注意佛法與其他宗教的不同點:佛不是萬能,佛不能賜我們以解脫,他只能教導我們,我們還是要憑自己的努力才得解脫。佛不能使我們上天堂,或判我們入地獄。要為『佛』下一個定義,委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簡單的說,佛就是『覺者』,『一個覺悟的人』。 也許更明確一點,應該說佛是一個對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有透徹覺悟的人。 還有一個簡明扼要的定義,普遍地為一般人所接受,就是說:佛是一個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換句話說,佛就是一個自己已經覺悟了,而且進一步幫助其他的人也能夠覺悟,而這種自覺(覺)和覺他(行)的工作,已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 源於印度 佛教發源於距今2552年前的古印度。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佛,這個名號是印度梵語音譯過來的,釋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凈的意思,佛是覺悟的意思。釋迦牟尼佛是北印度人,就是現在的尼泊爾,它在印度的北方,西藏的南部。 據經典記載,佛圓寂時,世壽80歲零2個月。 傳入中國 佛教發源於印度,傳到中國後與中國的傳統文化互相影響、吸收,發展為中國的民族宗教之一,成為中國封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古代社會歷史,對哲學、文學、藝術等其他文化形態,都發生了深遠的多方面的影響。 按正式文獻記載,佛教在漢朝傳來中國,非正式文獻記載的更早,在周朝時已經陸陸續續傳過來。正式是國家派了使節到西域去迎請,禮請過來,正式來是在後漢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在中國已經有一千九百多年歷史。最初來的二位法師,是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到中國來之後,因為是中國皇帝迎請過來的,所以是以國賓的禮節來對待他們,來了之後,與我們朝野人士談得很投機,我們非常歡迎他們,希望他們能常住中國。他們二位把佛教、佛像、經典第一次正式帶到中國來,為中國朝野所接受,來到中國之後,是國家招待他們,就好像現在的外交部禮賓司來接待,那時候的政治制度與現在不同,現在的外交部都在行政院之下,從前的外交部不歸宰相管理,外交直接歸皇帝管轄,那時的外交部也不叫這個名稱,而叫做鴻臚寺。所以諸位要明了佛教中的寺是怎麼來的?寺是漢朝的時候政府辦事的機關,它並不是廟,而是帝王所轄的一級單位,直接屬於皇帝督導的,皇帝下面有九個寺,寺的長官叫做卿,我們稱做公卿,鴻臚寺卿相當於現在的外交部長,所以由鴻臚寺來接待,以後由於想把他們常留在中國,這樣一來,鴻臚寺不能長遠招待他們,因此皇帝下面再增加一個單位,也就是從九個寺增加到十個寺,這個寺就是佛寺,佛寺是從這里開始的,而最初的佛寺的名稱是白馬寺,當時首都在洛陽,故洛陽白馬寺是中國佛教的第一寺。 佛教能夠在東方好多國家廣泛流傳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佛教本身的宗教思想與東方文化相吻合。我們特別要說的是佛教傳到中國後,與中國文化的融合發生的變化。實際上由於語言和文化上的差異,佛教的教義主要是通過佛經的翻譯來傳達的。古代從事佛經翻譯的主要是一些外來的傳教僧人,最早的佛經翻譯可能是漢明帝時代從大月氏國來的迦葉摩騰、竺法蘭,他們在洛陽白馬寺譯出《四十二章經》。漢桓帝時安息國安世高和月氏國支讖,譯佛經數十部,約一二百卷。靈帝時有印度竺佛朗也在洛陽宣講佛教,並著有《牟子理惑論》,主張佛教思想與中國文化調和。佛經翻譯家最著名的是西域名僧鳩摩羅什。 魏晉南北朝時代佛教逐漸在民間流傳開來,另外其它的一些印度佛教派別也來到中國,如禪宗祖師菩提達摩就是在這個時期來到中國。達摩在嵩山少林寺隱居面壁九年的故事在中國廣泛流傳。 到唐朝時代(公元618——907年),印度的佛教已經發展了幾百年了,出現了多種佛教派別。在唐代中國佛教的一件大事,就是在中國婦孺皆知的《西遊記》中的唐僧——玄奘大師不遠萬里去印度留學。他回國後,唐太宗非常重視,安排了數千人參加玄奘大師的佛經翻譯事業。因玄奘大師的弘揚,使印度後期佛教哲學和大、小乘佛教的經典,在中國得到廣泛地傳播。 禪宗的誕生 禪宗以菩提達摩為中國始祖(達摩大師是印度禪宗第28代祖師,中國初祖),故又稱達摩宗;因其得佛心印為佛陀之正統法脈,又稱為佛心宗。達摩於北魏末活動於洛陽,倡二入四行之修禪原則,以《楞伽經》授徒。傳法弟子為二祖慧可,慧可之傳法弟子為三祖僧璨,其傳法弟子為四祖道信。道信傳法弟子為五祖弘忍,立東山法門 ,為禪宗五祖。門下分赴兩京弘法,名重一時。其中有神秀 、傳法弟子六祖惠能二人分立為北宗漸門與南宗頓門。神秀住荊州玉泉寺 ,晚年入京,為三帝國師,弟子有嵩山普寂、終南山義福;惠能居韶州曹溪寶林寺,門下甚眾,以惠能為六祖。後為禪宗正宗。皇帝親賜六祖慧能大師謚號為大鑒禪師,其傳法弟子頗多,如:南嶽懷讓禪師、青原行思禪師、永嘉玄覺禪師等,證悟者40餘人,開悟者不計其數。之後南嶽懷讓禪師之得法弟子,馬祖道一禪師對中國佛教有著極大的貢獻,他確立了叢林制度,規范了道場,馬祖道一禪師之傳法弟子百丈懷海禪師更制定清規規范門人,故佛教稱之為「馬祖建叢林,百丈定清規」,直到今天依然大體上不變,每天之早晚二課,也是始於這個時候。百丈懷海禪師之傳法弟子有黃檗希運禪師及仰山靈佑禪師,都是至今還影響著佛教界的祖師大德!自六祖後不再傳大位,也就是說沒有第七祖,因為禪宗真正要傳的法脈不是衣缽而是心印,心印延續至今,不曾斷絕,一代代的祖師大德們,至今都延續著六祖的頓教大法! 六祖慧能是禪宗的發揚光大者,提倡心性本凈、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慧能以後,禪宗廣為流傳,於唐末五代時達於極盛。禪宗使中國佛教發展到了頂峰,對中國古文化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希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印度佛教怎麼被發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法國為什麼喜歡吃英國王室的瓜 瀏覽:130
坐飛機從中國去日本要多久 瀏覽:477
英國生產力什麼時候超過中國 瀏覽:431
中國有多少家直銷公司 瀏覽:553
怎麼快速提高義大利語興趣 瀏覽:963
英國減震系統多少錢 瀏覽:63
印尼產的耐克鞋在本地多少錢一雙 瀏覽:268
英國八年威士忌多少錢 瀏覽:418
伊朗石榴籽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734
老公印尼怎麼翻譯 瀏覽:76
我在英國想買電腦怎麼買 瀏覽:909
怎麼打伊朗手機電話 瀏覽:441
印度人怎麼看美國印太戰略 瀏覽:234
義大利有名的品牌有哪些 瀏覽:210
台灣一年有多少印尼勞工 瀏覽:953
英國為什麼對阿根廷武器禁運費 瀏覽:384
義大利麵粉包子怎麼做 瀏覽:835
印度人怎麼賣豬肉視頻 瀏覽:320
下半年去印度穿什麼衣服 瀏覽:446
印尼什麼葯清熱解毒 瀏覽: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