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說說你對印度人的印象
印度作為亞洲的第一人口增長大國,也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從我電視劇了解中的印度,可以看到他們的社會財富分配極不均勻,貧富差距非常的大。下面談談我眼中的印度人的是怎麼樣的。
其實,雖然印度被稱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是我真的覺得印度人的某些生活習慣我很難理解。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去越南去日本等過旅遊,但是卻很少選擇去印度的。
Ⅱ 經常能夠聽說印度的缺點,那麼這個國家的優勢和優點有哪些呢
一·市場規模與中國相當並且潛力巨大
我們一直以來,從網上看到的印度人總能給人以娛樂至上的感覺,每次都能讓人笑得噴飯,除了扒火車、玩摩托、摔各種戰斗機,印度人的精神也是讓其他人望塵莫及的 。我們總是叫人家阿三,但是根據數據調查顯示印度雖然在很多領域落後於中國,但印度市場成為印度崛起的一大底牌。在吸引外國投資領域,印度首次以630億美元的數字超越了中美兩個世界大國,這不禁讓印度暗自酸爽了一把。
這倒不是主要的,主要在於印度年輕人的比重遠遠大於我們,每年的就業人數至少1000萬人,大多是18歲左右的年輕人。相較中國,印度人口的優勢恐怕在今後幾年會凸顯出來,而中國老齡化的趨勢在發展。
Ⅲ 都說的是印度的缺點,有沒有人科普一下印度的優點及優勢
印度從1947年建國以來,一直就是個正常的發展中國家,既沒有像我國這樣的突飛猛進,也沒有像某些國家那樣一事無成。即便沒有大的亮點,但也不可過度輕視,畢竟即便是那無與倫比的厚臉皮,也是其他國家學不來的。
平時講印度,就是說印度的落後、集權、虛榮心和印度的種種缺點。然而,印度有10億人口,幅員遼闊,也有強大的軍隊和船隻。作為一個理性的中國人,我們必須面對每一個地緣政治對手。即使是我們認為貧窮落後的印度也有一些獨特的優勢。
自1947年成立以來,印度一直是一個正常的發展中國家。它既沒有像中國那樣迅速發展,也沒有像某些國家那樣取得任何成就。即使沒有大的亮點,也不應過分低估。畢竟,即使是無與倫比的厚臉皮,也不能從其他國家學習。
Ⅳ 印度人怎麼樣
憑我在印度多年的生活經驗告訴你,大部分印度人都是非常扣的,很喜歡撿小便宜。而且印度等級制度很嚴格,尤其是在北方。富人的生活很奢侈,平民窟則慘不忍睹!
Ⅳ 印度在世界有那麼多精英,為什麼科技技術發展沒有想像中的出色
1、印度其實沒有那麼多精英,這是媒體宣傳轟炸的結果。比如說很多印度人在歐美當CEO這件事情,就是一個典型的誇大宣傳。按照印度在美國的僑會的統計,全世界主要企業中的印度裔高管只有50多人。科學家方面,曾經有一個評選,全世界最頂尖的4000名科學家,其中中國人有接近500人,而那麼愛出風頭的印度人有多少呢?10個人。還有謠傳NASA有30%甚至50%的專家是印度裔,但實際上只有大約3%。所謂牛得不行的印度理工,事實上在世界上也屬於無名小卒,無論怎麼排名也排不進前三百。
2、印度的科學水平在世界上確實還算不錯,但和我們比差得就有點多。實際上目前全世界的科技水平來說,大體上可以分為美國、中國、其它國家,中美都屬於可以單挑「其它國家」的。印度在「其他國家」裡面算是不錯的。比如他們的高質量論文(被引前10%)數量也是排進世界前10的(比日本還多一些),雖然只有中國的十分之一左右。自然指數排到第13,雖然還不到中國的十分之一,但是差不多也是俄羅斯的兩倍。
Ⅵ 美國網友熱議:印度人和中國人有何不同,誰更成功
外國網友在美國論壇上發帖:中國和印度都是文明古國,他們誰更成功?誰更優秀?
印度人是一群人、一堆人,而並非一個文明!我認為古印度和現在的印度並沒有傳承關系!古印度文明在歷史的長河中已經湮滅!現在的印度是英國人用武力強行捏到一起的一堆碎石,雜亂、糟糕透頂!如果沒有英國殖民,現在的印度會像歐洲那樣,由有很多國家組成,雖然文化相近,卻也爭吵不休。爭吵和斗爭,貫穿印度人的一生!我最欣賞印度人的一點是:「自信!沒來由的自信!」
Ⅶ 沒受過教育的印度青年成為了百萬富翁!大家覺得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怎麼樣
沒受過教育的印度青年,通過參加答題節目《誰想成為百萬富翁》,獲得了最終的勝利,成為了1000萬盧比獎金的主人。
而這一年這位印度的青年小伙才18歲,而且他沒有淵博的學識存在。然而他的作答,卻已經超越了在場的博士和教授。
於是他被懷疑作弊,進而被帶到警局詢問。結果詢問之下才知道,這每一個答案的背後,都有一個與之相關的悲慘故事存在。
我想作為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要想成功就必須付出比常人百倍,甚至是上千倍的努力,最終才能夠有所得。
Ⅷ 印度的人和地域文化怎麼樣
樓上們那些搜索來的答案太泛泛了。就算去過印度,也不能說就完全了解了。
我以一個印度媳婦的身份講一講我的觀點好了。我在澳洲,老公印度人,不過我至今還沒去過印度。
人和地域文化我們就不說了,因為也不知道怎麼說,網上可以考慮搜一搜。
男女平等的問題。印度男女肯定是不平等的,但是有時我又覺得很平等。(通過我老公給我講的一些風俗文化可以歸結為以下)
印度男女婚嫁,女方要付彩禮,這是眾所周知,的確有人會因此不喜歡女孩兒。但是正是因為這樣,印度女孩兒數量越來越少,男的很難取到好女孩兒了。所以男方的家長如果見到性格好的女孩兒,會降低彩禮的標准,甚至會不收,以求可以有好女孩兒做媳婦(我老公的嫂子家裡就跟我老公家經濟差距蠻大,但是因為是個純純的女孩兒,所以彩禮象徵性收了人民幣摺合10萬,辦婚禮不夠老公自己家貼了10萬,所以講起來女孩兒的彩禮是20萬,對他們家來說標准已經低了,其他儀式他們家都是自己花的錢,他們家自己的姐姐出嫁給了50萬)印度人花在婚禮上的錢真無恥。。。。。我們兩個堅決要求不要花這個冤枉錢,要求把錢折現給我們=。=(這個是我們家私事,不是印度風俗阿,如果我不是中國人,不在澳洲,他們家是不會答應的,辦婚禮搞得大也是搞面子,老爺子喜歡)。我老公一個伯伯特別有錢,女兒婚禮花了折140多萬人民幣,女兒嫁的那家比他們還有錢。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他們不僅在女兒結婚要出彩禮,家裡的男孩兒一輩子都要為姐姐妹妹花錢。雖然女孩兒分不到家裡的財產,但是卻一輩子被娘家的兄弟寵愛 (比如姐姐的女兒結婚了,這彩禮除了姐姐家出以外,姐姐的兄弟,孩子的舅舅們也要放很多錢進去。這個沒有定數,量力而為,而姐姐老公家,就是女孩兒的老爸家,就沒人需要湊錢)。我老公家裡,他老爸有10個兄弟3個姐妹(幸好數量沒反過來)。姐妹的女兒結婚,想嫁去家境好的人家,那嫁妝當然要豐厚點,10個兄弟都給錢,我公公給了折人民幣3萬,最有錢的那個給了6萬。10個兄弟都給點,他們家自己再給。。。。
為什麼說有時候又覺得印度人尊重女人呢。因為印度教的財神拉克什米是個女的。 所以我老公說,女孩兒生其實是給家裡帶財氣,應該高興。印度人也認為女孩兒是家裡的財神,所以要尊重母親,姐姐,妹妹,一切家裡的女人。如果不尊重女人,你就不會有錢。 他們認為女人是財神,到了一個難以置信的地步,就是家裡很多房產都只寫女人的名字。我老公說他家住的那棟5層樓房就是他媽的名字,而且樓房也命名為她媽名字的庄園。剩下一些物業啊,銀行存款阿,很多也只是她媽一人的名字。我老公十分不介意吧我們家的房子,生意和車全部單寫我的名字,他覺得那樣財運好,不過我倒是不好意思=。=我剛和他結婚,他的事業忽然一個大轉折,接著買房,雖然是兩個人的錢買的,但是在別人看來,我對他的人生絕對起了個財神作用。一回自己跑酒吧拉老虎機,輸到就剩一塊錢了,暗自祈禱這個1塊錢以我的名義去賭,結果贏了個大的。興奮得回來抱著我直舔,說是lucky阿lucky阿。錢是沒拿到,他老人家把贏來的在興奮得心情中,以他自己的名義又輸掉了。
還有印度人的離婚率奇低,我老公說可能最多4%。他們認為結婚後就應該只有老婆,朝三幕四的人不是好人。那很多中國人要說了,那沒感情了難道勉強下去啊。不是阿,印度人到現在不少都是家裡安排,見面,結婚。即使不喜歡,有的也還是要結。他們相信愛情是結婚後培養出來的,中毒比較深的認為不是父母安排的婚姻會不幸福,汗一個=。=他們認為,既然不會離婚,那麼感情也不會沒有,因為一直一起過,天天對著,怎麼愛會沒了。人家沒有亂七八糟的想法。這樣也能看出是互相尊重吧。
剩下的就是普通意義下的不平等了。男的工作賺錢,女的做家務帶孩子。印度女人到現在很多都是家庭婦女的。男人回家跟大爺似的,女的服侍著。不過據說印度人只要不是特別窮,打一份普通的工,家裡都能請得起至少一個傭人,看來窮的真的太窮了。所以女人的家務也不是那麼繁重。我老公家說全職兼職傭人算起來有10來個。但是我公公那老爺子只吃我婆婆做的菜。
隨著時代發展,印度年輕女人也開始工作,不過結婚後一般夫家的公婆還是希望女孩兒能辭職回家。我老公一個朋友在印度,因為談了8年的女友不願離開工作,被安排和另一個女孩兒結婚了,人間悲劇阿。我老公的姐姐姐夫也在澳洲,姐夫不讓姐姐出去工作,怕她辛苦,而且姐姐出去工作好像大概也顯得姐夫沒面子吧。
Ⅸ 印度人聰明嗎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10多年前有兩位外國教授專門做過研究後表示,限制印度發展的其實就是智商了。印度平均智商82左右,全球排名第25。這樣一看大傢伙就明白了,要說如今印度的國際地位可比他們的平均智商高啊。
2002年到2006年期間,來自英國的心理學教授查德·林恩和芬蘭教授塔圖·溫漢南對全球80個國家進行了智商調查測試。測試結果顯示,我國香港地區平均智商以108的指數摘得這些測試桂冠,大陸地區則以100分拿下了世界第七名,印度則排名為25,指數為82,而印度的對手巴基斯坦為23位,指數為84。看到這一報告,有位自稱是來自印度的網友就有意見了,他說,印度的智商水平之所以比不過中國完全就是英國惹的禍。這位網友表示英國殖民期間的經濟政策嚴重損害了印度孩子的平均智商。其實82就挺不錯了,基本都進入80——120這個中等智力區間了。
那麼這項十多年前進行的智商測試現在是否還能體現出真實的水平呢?當然,十多年前的數據如今可能也發生了些許變化。不過這個變化只會是差距越來越多,為什麼呢?因為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著該地區人口的平均智商水平。經濟富裕地區的人口相比於貧窮地區,生活水平必然會更好。而生活水平的高低與否直接就會在當地人口智商水平上體現出來。就比如在上世紀二十年代之前,美國人嚴重缺碘,隨後美國引入了碘鹽,這大大的提高了美國人的平均智商。
得益於最近幾十年中國經濟的飛速增長,我們中國人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所以我們中國人的智商水平處在世界領先地位更是自然而然的。然而輪到印度就不怎麼樣了?為啥這么說呢?雖然印度如今在國際上也算個強國,經濟總量也已經進入了世界前十。但佔印度絕大多數人口的普通老百姓生活質量還是特別的低,原因就在於偉大的印度教留給現在印度人的種姓制度徹底將整個印度的社會固化起來,讓各個階級之間的流動變為不可能,在這種背景下絕大多數的賤民還有什麼動力去奮斗,去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呢?這個問題我們能看到,印度政府自然也能看到?早在1947年印度剛剛脫離英國殖民體系獨立後,種姓制度就被從法律上廢除。然而這也僅僅是法律上的廢除而已,要想真正把這變成現實有太大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