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教怎麼修煉

印度教怎麼修煉

發布時間:2022-04-30 00:37:29

❶ 什麼是印度教,和佛教不同嗎

印度教形成於8世紀,下面具體介紹一下:

1、印度教是綜合各種宗教,主要是婆羅門教和佛教信仰產生出來的一個新教,得到了當時印度上層人物王孫貴族的支持。印度教繼承婆羅門教的教義,仍信仰梵,並對存在著造業、果報和輪回的觀點,贊成和積極發揮。但並不同於婆羅門教的教義、教規等。首先,婆羅門教原是一個多神教,而印度教是一個具有相當特殊性的神教;

2、印度教也信仰多神,但在多神中應以梵天、毗濕拏、濕婆三神為主神。認為,梵天是主管創造世界之神;毗濕拏是主管維持世界之神;濕婆是主管破壞世界之神。在三個主神中,又往往把毗濕拏或濕婆立為一個主神,其他神都在其下,並都是這兩個神之一的化身,所以是具有特殊性的神教。其次,印度教吸收了佛教禁慾的主張,並把釋迦牟尼吸收為其主神的化身之一;

3、再次,印度教也普遍建立起僧團和寺廟。婆羅門教初無寺廟,公元一世紀左右才開始有點零星廟宇。印度教自建立起,它的祭祀活動在寺廟舉行,有些慶典祭祀還有專門的舞蹈者跳祭神舞,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形成了盛大、熱烈的場面。

印度教與佛教的區別:

佛教和印度教從根本的哲學意義上是相互違背的,所以兩教之間,歷史上一直沖突不斷,大多數時候,印度教還是占上風;佛教誕生於古印度著名的「沙門思潮」,沙門思潮是對婆羅門思潮的反思,所以說從一開始,佛教「天生」就是反對印度教大部分觀點的。古代的婆羅門教就是現代印度教的基礎,在印度社會中佔有統治地位,以《吠陀文獻》為主要的經典(廣義上講還包括著名的《奧義書》),一直主宰著印度主流思想;佛教的核心理念和印度教是矛盾的。印度教最重要的觀點就是「梵我合一」,這一點佛教給予完全否定。

拓展資料:

印度教是隨著印度封建社會形成,種姓制度發生新變化而出現的。印度教不是某位教主創立的思想體系,而是在長期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它是廣泛吸收婆羅門教、佛教和耆那教教義以及民間信仰、風俗習慣、哲學思想等的綜合產物。也代指印度文化圈內所產生的宗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印度的國教,在南亞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尼泊爾,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以及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的印度裔人群也有眾多信徒。它擁有10.5億信徒(1993年統計數),僅次於擁有15億信徒的基督教、11億信徒的伊斯蘭教,大於擁有3億信徒的佛教。

參考資料:印度教-網路

❷ 薩滿教的修煉方式和佛教 印度教的修煉方式有沒有什麼不同

薩滿教

石像水一樣,在神化中,是孕育宇宙第一生命的母體。這第一生命被稱做石神或火神,世界就是由這個初始宇宙神創造的。石作為火的生源和依託,被視為宇宙之母或宇宙生命力的象徵。所以,石神觀念與火神話和火信仰密切相連。

滿族神話中,有一位叫多闊霍的女神。相傳,在天地未分的時候,就有這位古老的女神,她是住在石頭里的,孕育著光與熱的宇宙大神。天母阿布卡赫赫被惡魔耶魯里騙進了大雪山,巨大的雪堆壓得她凍餓難忍,於是吞下了雪山底下的石頭和石頭里的多闊霍女神。多闊霍的熱火燒得阿布卡赫赫坐卧不安,一下子撞出了大雪山。熱火燒得阿布卡赫赫肢體融化,眼睛變成了日月,頭發變成森林,汗水變成了溪河。

石神話十分強調石火產生的宇宙意義,即它是宇宙中最早的生命形式。石神亦是宇宙中最早出現的大神。它是世界萬物發生的根源,是創造萬物的宇宙神靈。這也是薩滿教宇宙發源的多元形式之一種。

石火的天界本質

薩滿教的一些神話中說石中之火來自天上,藉以說明石火的神聖性。滿族《托阿恩都里》中的火神托阿,從天上的火庫中偷出一葫蘆火種,利用在天界打石頭之便,把石塊鑿出洞把火種裝進去。當天神讓他到地上修行宮時,托阿把裝有火種的白石都運到了地上。他把石塊交給了人們,告訴他們用碰磕石塊的辦法從中取火。從那以後,人們就把托阿當作火神供奉起來,春秋祭祝。蒙古族的祭火祝詞中有「天神騰格里汗創造的卵石」之贊語。

石火是溝通天地、人神的象徵

蒙古族婚禮中的祭火祝詞道:「天神騰格里汗創造的卵石,火之母呦!你的父親是堅硬的鋼,你的母親是打火的石,祖先們是楊樹。你的光焰沖天又壓地,打出天外天。女神烏魯坎養育成的火呦,女神渥德呦!捧獻給你黃色的奶油黃頭羊。你,總是向上觀望的火母呦,向你敬獻滿杯火酒,供上多多的脂油。祈求你向新婚的王子和公主、向光臨婚禮的佳賓降福!」這里沖天又壓地的火代表天地溝通上下一體的空間觀念。在薩滿教中天火和地火並沒有明顯的界限,火神連天接地,是基本與永恆的宇宙活力的象徵。

石神崇拜與人類用火技術

北方民族用火鐮、火石、火絨打火取火種的傳統技術,直到20世紀60年代,在偏遠之地仍然使用,並被神聖化為信仰對象。對用火技術的熱情贊美構成了石神信仰的重要內容。在蒙古族的薩滿祭詞中直接地表達了對這種使火用火文化的追憶和贊頌:「原來火鐮上沒有火,只因火石上有火;火鐮火石一磨呦,就生出火來。原來雲彩上沒有火,只因雷電里有火,雷電雲朵一碰呦,就生出了火。」蒙古族的另一薩滿祝禱詞也說:「杭蓋罕山只有土丘大的時候,汪洋大海只有水窪大的時候,參天榆樹只有嫩苗大的時候,空中雄鷹只有雛兒大的時候,大公羊只有羊羔大的時候,可汗用火石擊燃,皇後用嘴吹旺;以火石為母,以火鐮為父;以石頭為母,以青鐵為父。青煙沖入雲端,熱力可達九天;臉像綢緞般閃光,面似油脂般發亮。那發明火的火神啊,我們向您敬獻奶油和肥肉,我們向您敬灑醇香的乳酪!祈求您賜予最大的福分,讓我們在幸福中永生!」

石卵與祖先靈魂

滿族有的族姓把石頭作為祖先神偶,以石頭代表神位,或說石頭是神靈的藏身之處。富育光、王宏剛在《薩滿教女神》中介紹,滿族徐姓在其祖先神匣內恭放三枚白卵石,傳言該石為遠世薩滿南遷時從石洞帶來,世代恭祀不已,已逾三百年。祭時,族人向白卵石叩禮,薩滿頌道:「媽媽的祖石,母親的祖石,光明的祖石,生命的祖石,萬代開基的母石神祖。」在民間傳說中,石頭也是薩滿寄魂的借體,薩滿藉助石頭的生力滋養靈魂,增強魂力。薩滿服飾上也有裝飾神石之俗,或以此滋養薩滿魂力,或以此代表神靈,或以神石護身。

❸ 急求印度教修行方式!修行內容

⊙不動根本印——獨鈷印
雙手內縛,兩食指豎合,以兩拇指壓無名指之甲,亦稱為針印。兩食指為劍,兩拇指、兩無名指為索之義,或是把兩無名指、中指為四魔,而以兩拇指傾壓為降伏四魔之義。
〔真言〕
南么(1) 三曼多伐折羅赧(2) 悍(3)
namah(1) samanta-vajranam(2) ham(3)
⊙十四根本印之一——獨鈷
不動明王的手印,在《不動立印軌》、《不動使者法》、《底哩三昧耶經》等另舉出根本秘密乃至三鈷金剛印等十四根本印。第一根本印為獨鈷印。
〔真言〕
南么(1) 三曼多伐折羅赧(2) 悍(3)
namah(1) samanta-vajranam(2) ham(3)
⊙十四根本印之二——寶山印
雙手內縛,兩拇指置於掌內。為磐石座,表不動轉之義;於《底哩經》則作內縛,不言將兩拇指置於掌中。
〔真言〕
南么(1) 三曼多伐折羅赧(2) 悍(3)
namah(1) samanta-vajranam(2) ham(3)
⊙十四根本印之三——頭印
雙手作金剛拳,右拳仰,左拳覆其上;此外,儀軌有言,以右或者是左手四指握拇指,而置於頭上,此乃結發之形。
〔真言〕
南么(1) 三曼多伐折羅赧(2) 悍(3)
namah(1) samanta-vajranam(2) ham(3)
⊙十四根本印之四——眼印
雙手內縛,兩拇指置於掌中,兩食指豎合,印於眼及眉間;表示三部智,或是兩部及不二之智眼。《底哩經》、《底哩法》是言發髻印,翻轉此印旁於額即為眼印。諸儀軌各有所異同。
〔真言〕
南么(1) 三曼多伐折羅赧(2) 悍(3)
namah(1) samanta-vajranam(2) ham(3)
⊙十四根本印之五——口印
兩小指內挾,兩無名指壓於小指之上,兩中指並伸,兩拇指加於各異名指之甲,亦把兩食指加於各中指之甲,將此印置於口。兩拇指是表下唇,兩中指、食指即為上唇,二者之間是為口形。此乃大空三昧之口,伸出之兩小指端則是二牙之形。
〔真言〕
南么(1) 三曼多伐折羅赧(2) 悍(3)
namah(1) samanta-vajranam(2) ham(3)
⊙十四根本印之六——心印
雙手虛心合掌,兩食指、拇指各為彈指狀。與大慧刀印之說同,心印是不動尊之乾栗馱心,表示心中之萬德。又有說,中指為佛部不動,兩食指是蓮金花部、金剛部二部的二使者。
〔真言〕
南么(1) 三曼多伐折羅赧(2) 悍(3)
namah(1) samanta-vajranam(2) ham(3)
⊙十四根本印之七——甲印
雙手虛心合掌,兩中指豎立如幢狀。兩食指支拄中指之初節,兩無名指成寶形,兩小指、拇指各自散立。印於心、兩肩、喉四處,至於頂上而散印。以此印加持於身四處,成為不動身,亦稱為四處加持印。
〔真言〕
南么(1) 三曼多伐折羅赧(2) 悍(3)
namah(1) samanta-vajranam(2) ham(3)
⊙十四根本印之八——師子奮迅印
結法同前印,但把左食指豎立相離而搖動,右食指開立是為獅子奮迅之形。獅子乃表勇猛之菩提心。
〔真言〕
南么(1) 三曼多伐折羅赧(2) 悍(3)
namah(1) samanta-vajranam(2) ham(3)
⊙十四根本印之九——火焰印
右手拇指壓於中指、無名指之甲上,食指豎起抵於左掌上,以右食指壓在中指根,即表示以佛大悲之風,發眾生之智。《底哩經》是以右拇指捻三指背,食指伸展指於左掌,右手五指伸展相離如火焰狀。
南么(1) 三曼多伐折羅報(2) 悍(3)
namah(1) samanta-vajranam(2) ham(3)
⊙十四根本印之十——火焰輪止印
又名制火印、遮火印。握拳名拇指置於食指、中指之間,二拳背相合。拇指置於中指、食指之間,火則自滅,象徵以大空之智,滅除眾業煩惱之火。
〔真言〕
南么(1) 三曼多伐折羅赧(2) 悍(3)
namah(1) samanta-vajranam(2) ham(3)
⊙十四根本印之十一——商佉印
商佉即法螺,將左右各拇指壓於無名指、小指之上,兩中指豎合,右食指附於中指上節,而左食指豎立與中指相離。法螺表說法之義。
〔真言〕
南么(1) 三曼多伐折羅赧(2) 悍(3)
namah(1) samanta-vajranam(2) ham(3)
⊙十四根本印之十二——渴誐印(劍印)
左手食指、中指各自伸展,而以拇指傾壓小指、無名指之指甲為刀鞘,右手同樣作刀狀,繼之將右手之刀置於左手鞘中。
〔真言〕
南么(1) 三曼多伐折羅赧(2) 悍(3)
namah(1) samanta-vajranam(2) ham(3)
⊙十四根本印之十三——羂索印
以右拇指加於無名指、中指及小指三指之甲上,右食指豎指置於左掌,以左掌之中指、無名指、上指握住,左手姆指相捻如環狀,此乃表明王所持之索。
〔真言〕
南么(1) 三曼多伐折羅赧(2) 悍(3)
namah(1) samanta-vajranam(2) ham(3)
⊙十四根本印之十四——三鈷金剛印
右姆指加於食指之甲上,共餘三指各自伸展如三鈷,《使者法》中稱為「無畏清凈印」。
〔真言〕
南么(1) 三曼多伐折羅赧(2) 悍(3)
namah(1) samanta-vajranam(2) ham(3)

❹ 請問印度教與道教相比,在實質上(精神內涵,修煉方式)有什麼不同

世上那裡有即精通印度教有精通道教的人?所以回答不看也罷

❺ 想知道印度教的修行方式,謝謝

依我所知,印度教的一個方法是靜坐默念。現代人翻譯禪那這個詞有直接譯成靜坐默念的,我們中國的古人翻譯為靜慮,靜思維。

❻ 印度教的三大要點

解釋有:
1 印度教教義
1.信仰多神崇拜的主神論。這是印度教的主要特徵之一。表面上印度教號稱有3300萬個神靈,但多數印度教徒只崇拜一個天神。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濕努和濕婆。梵天是第一位的主神,是創造萬物的始祖;毗濕努是第二位的主神,是宇宙的維持者,能創造和降服魔鬼,被奉為保護神;濕婆是第三位的主神,是世界的破壞者,以男性生殖器為象徵,並不斷變化著不同的形象,也被奉為毀滅之神。

2.四種姓分立。教徒要嚴格遵守種姓制度,婆羅門享有至上的權威,這充分體現了印度教宗教生活社會化的特徵。

3.強調因果報應及生死輪回。認為每一種生命都有靈魂,會再生或轉世,善惡將得到報應,這種輪回周而復始,無始無終。要得解脫必須達到梵我如一的境界,即靈魂與神合而為一。解脫的道路有三種:一是行為的道路,嚴格奉行各種戒律、例行祭祀;二是知識的道路,通過學習、修行、親證等;三是虔信的道路,靠信仰神而得到恩寵。

4.祭祀萬能與崇尚苦行。由於印度教認為婆羅門地位至上,因而祭祀萬能影響了印度人兩千多年的歷史,教徒崇拜各種類型的神,且禮儀繁瑣,有時甚至將活人作犧牲。此外,印度教認為克制情緒及苦行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修煉方法,它可以使人達到梵我如一的境界,擺脫輪回之苦。

5.承認吠陀的權威。吠陀經典被認為是印度歷史上一切文化的淵源,被稱為「天啟的經典」。這部印度最早的宗教經典是印度古老宗教與歷史文獻的總集,對印度後世的宗教與哲學思想影響深遠。

2 印度教的起源
印度教,乃印度的婆羅門教。佛陀在未出家以前,曾是婆羅門教的遵行者,有深入的學習和領會。然而佛陀並非毫無選擇的全盤接受,而是以批評的態度,透過個人的修證體驗,對於婆羅門教的主張,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例如:印度教說有「我」,佛教則說「無我」;印度教說「梵」為宇宙之體,佛教則說諸法因緣生滅的本體是空;印度教嚴格區分階級制度,佛教則提倡一切眾生平等;後期印度教的派別中出現以苦行或樂行的修持,佛教則主張「中道」為修行原則等。

盡管在學說上彼此各成體系,但兩千五百多年來,佛教與印度教在印度本土相互消融,也豐富了印度的哲學思想。尤其是當古印度中的四姓階級轉信佛教,悟道證果,乃至在印度中期,印度教藉佛教壯大自宗,都顯而易見佛教的出現為印度教的過去提供了深刻的反省,也為印度教的未來指出了寬闊的走向。

印度教形成於8世紀,它是綜合各種宗教,主要是婆羅門教和佛教信仰產生出來的一個新教,得到了當時印度上層人物王孫貴族的支持。印度教繼承婆羅門教的教義,仍信仰梵,並對存在著造業、果報和輪回的觀點,贊成和積極發揮。但並不同於婆羅門教的教義、教規等。首先,婆羅門教原是一個多神教,而印度教是一個具有相當特殊性的神教。印度教也信仰多神,但在多神中應以梵天、毗濕拏、濕婆三神為主神。認為,梵天是主管創造世界之神;毗濕拏是主管維持世界之神;濕婆是主管破壞世界之神。在三個主神中,又往往把毗濕拏或濕婆立為一個主神,其他神都在其下,並都是這兩個神之一的化身,所以是具有特殊性的神教。其次,印度教吸收了佛教禁慾的主張,並把釋迦牟尼吸收為其主神的化身之一。再次,印度教也普遍建立起僧團和寺廟。婆羅門教初無寺廟,公元一世紀左右才開始有點零星廟宇。印度教自建立起,它的祭祀活動在寺廟舉行,有些慶典祭祀還有專門的舞蹈者跳祭神舞,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形成了盛大、熱烈的場面。因此,產生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大。最後,在哲學上,是以一個更完整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為基礎。提出這一體系的是8世紀吠檀多哲學大師商羯羅。他創立了不二論,即一元論學說,認為除宇宙精神梵以外沒有任何真實的物,梵和個人精神是同一的、「不二」的。為人們指出了如何擺脫虛妄,達到真實的道路。在他看來,物質、個人靈魂、具有人性的神又都是存在的,但從總的真理的意義上來說,這一切都是幻覺,是梵以幻力進行了神秘而不可喻解的作用的結果。他認為,把幻象當成真有,是以人自身的無知無明為條件的。並強調指出:「只有智者可以透過它看到它背後除了唯一實在的梵以外無它物。」在商羯羅的眼裡,人的本我,也即他的不死的靈魂,他的精神,在本性上是與最高實在梵完全相同,人生的目的,就是摒虛幻不實的物質世界,使人的本我與梵合一。至此便可以擺脫痛苦的世世輪回,進入神妙而又銷魂的純粹極樂狀態。鼓吹解脫之道是在心智上進行多方面的修養,逐步做到能區分永恆的東西和無常的東西,控制自己的感官,放棄對於世間物質的執著,熱心嚮往與梵的結合,通過冥想梵我如一的真理獲得堅定的信仰。商羯羅就是以這一客觀唯心論的哲學理論,引導人們崇尚印度教。他還親自組織了一些重要的宗教活動。並在印度建立了四個聖地和仿照佛教僧團成立了「十名教團」印度教組織。這在最終擊敗佛教起了很大作用。

印度教的簡介

西元前十六世紀,雅利安人進入印度,開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對自然山川的敬畏與崇拜,雅利安人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也必須膜拜、禮贊、歌頌一切自然神只,且將贊歌編為聖典,相互傳頌。到了後期,與人們生活關系較為密切的神只,受到最多的崇拜,雅利安人便由「多神信仰」逐漸轉向「主神信仰」的模式。

為了與神溝通,祭祀便成為一件大事,司祭者擁有無上權威,能為自己祭祀、為他人祭祀及教授聖典。於是,在階級制度嚴格劃分的社會里,司祭者被尊為最高階級的婆羅門,他們依著「祭祀萬能」的神聖職權,開啟了神權色彩濃厚的婆羅門思想。

婆羅門教主張:「梵」是宇宙現象的本體,人的生命現象為「我」,宇宙萬物皆因「我」而生,故「梵、我」本來不二,凡人不解此理,只好輪回受苦,唯有體證梵我合一,才能得到解脫。此思想彌漫在當時的印度社會,直到西元前六世紀,出現了反婆羅門教的思想家,他們反對祭祀,主張透過禪定、苦行或享樂來完成解脫。鑒於當時修苦、修樂思想的充斥,佛陀提出了不偏於苦,不偏於樂的中道觀,做為修行的根本原則。

阿育王及迦膩色迦王時期,佛教成為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羅門教便相形式微;公元四世紀時,婆羅門教受到笈多王朝的大力支持,又進一步雜糅了佛教及其他學派的思想,於是發生了較大的轉變,而以「新婆羅門教」自居,企圖恢復舊有地位,這就是今日所說的「印度教」。在印度教的許多流派中,又以毗濕奴派、濕婆派及性力派為主。八世紀以後,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羅,依據婆羅門教的根本教義,又吸取耆那教及佛教的優點,使印度教宗教實踐的成份加大,原有繁瑣的理論淡化,印度教遂一躍而成為當時思想界的主流。直到伊斯蘭教入侵印度以後,佛教遭受嚴重迫害,印度教卻因為與伊斯蘭教的思想有所交融,而在某些區域仍舊保持著很大的勢力。

到了近代,隨著西方殖民主義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傳入,印度教掀起了廣泛的宗教改革,反對古印度教中存在的種姓制度、偶像崇拜、繁瑣宗教儀式、寡婦殉葬等愚昧現象。但至目前,印度教仍是印度最有影響力的宗教,大多數人多信奉此教,其種族階級的不平等待遇及寡婦殉葬等諸多民間陋習仍然未能完全被革除。
【印度教倫理觀和社會觀】
一、社會等級制度
盡管廢除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對特定的社會階層的從屬關系在印度教的組成中依然有著深遠的社會影響。等級制度的原則是,所有生物從出生之日起,根據任務,權力,責任和能力,嚴格地相互區分。

所有的等級又可以分成很多次等級(Jatis),因此一共有2000到3000個等級。盡管等級制度起源於印度教,但是其他宗教也接受並採納了等級劃分。甚至印度基督教中等級也很明顯。如今很多印度基督教堂里低等級的成員必須坐在後排。

二、婦女的地位
印度教中婦女的地位千百年來一直在不停地變化發展。要了解婦女的地位就要理清個中的來龍去脈和當時的生活狀況。部分贊美詩由Rigveda婦女們所寫,而在Brhadaranyaka Upanishad中我們還能找到Vachaknu Gargi的受良好教育的女兒和Yajnavalkya的對話。

母性
印度教中婦女們其中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弘揚母性。懷孕的每一個階段直至孩子的出生都將有神職人員伴隨和保護,保證孩子和母親的身心健康。過去婦女們要盡可能多的孕育孩子,以保證整個家族的安全和生存。 盡管印度教徒並不會普遍地漠視女孩,但是時至今日,部分家庭中女孩子還是被看作包袱,因為結婚的時候,她們要帶著嫁妝離開。如果家庭中有很多女孩子,那麼大量的嫁妝將使家庭經濟陷入困境。這些問題也同時導致了很高的墮胎率。 很多現代的,特別是城市中的,印度教徒逐漸地願意撫養女兒,因為女兒能在父母年老時照顧他們。

三、家庭
一個典型的家庭由四個生活階段組成。它規定,接受教育之後組建一個家庭,然後在孩子們都成長之後,出世而虔誠的學習,拯救自身。

【印度教教義】

1.信仰多神崇拜的主神論。這是印度教的主要特徵之一。表面上印度教號稱有3300萬個神靈,但多數印度教徒只崇拜一個天神。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濕努和濕婆。梵天是第一位的主神,是創造萬物的始祖;毗濕努是第二位的主神,是宇宙的維持者,能創造和降服魔鬼,被奉為保護神;濕婆是第三位的主神,是世界的破壞者,以男性生殖器為象徵,並不斷變化著不同的形象,也被奉為毀滅之神。

2.四種姓分立。教徒要嚴格遵守種姓制度,婆羅門享有至上的權威,這充分體現了印度教宗教生活社會化的特徵。

3.強調因果報應及生死輪回。認為每一種生命都有靈魂,會再生或轉世,善惡將得到報應,這種輪回周而復始,無始無終。要得解脫必須達到梵我如一的境界,即靈魂與神合而為一。解脫的道路有三種:一是行為的道路,嚴格奉行各種戒律、例行祭祀;二是知識的道路,通過學習、修行、親證等;三是虔信的道路,靠信仰神而得到恩寵。

4.祭祀萬能與崇尚苦行。由於印度教認為婆羅門地位至上,因而祭祀萬能影響了印度人兩千多年的歷史,教徒崇拜各種類型的神,且禮儀繁瑣,有時甚至將活人作犧牲。此外,印度教認為克制情緒及苦行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修煉方法,它可以使人達到梵我如一的境界,擺脫輪回之苦。

5.承認吠陀的權威。吠陀經典被認為是印度歷史上一切文化的淵源,被稱為「天啟的經典」。這部印度最早的宗教經典是印度古老宗教與歷史文獻的總集,對印度後世的宗教與哲學思想影響深遠。

❼ 印度教的基本教義

印度教的基本教義是:崇拜三向神、直接宣揚世襲等級制度、堅定相信輪回轉世,把種姓制度作為核心教義。

印度教與佛教和基督教等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是,印度教直接宣揚世襲等級制度,把種姓制度作為核心教義,要求教徒嚴格遵守種姓制度。種姓制度是最典型、最森嚴的等級制度。四個等級在地位、權利、職業、義務等方面有嚴格的規定。

以僧侶貴族為主的第一等級婆羅門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

以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為主的第二等級剎帝利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

雅利安人自由平民是第三等級吠舍,從事農、牧、漁、獵等,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

被征服的土著居民是第四等級首陀羅,只能從事農、牧、漁、獵等以及其他低賤的職業。


(7)印度教怎麼修煉擴展閱讀:

主神論

這是印度教的主要特徵之一。表面上印度教號稱有3300萬個神靈,但多數印度教徒只崇拜一個天神。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濕奴和濕婆。

梵天是第一位的主神,是創造萬物的始祖。毗濕奴是第二位的主神,是宇宙的維持者,能創造和降服魔鬼,被奉為保護神。濕婆是第三位的主神,是世界的破壞者,以男性生殖器為象徵,並不斷變化著不同的形象,也被奉為毀滅之神。

在三個主神中,又往往把毗濕奴或濕婆立為一個主神,其他神都在其下,並都是這兩個神之一的化身,所以是具有特殊性的一神教。

❽ 印度苦行僧是怎樣修行的 苦行僧是什麼宗教的

苦行僧,是印度一些宗教中以「苦行」為修行手段的僧人。「苦行」一詞,梵文原意為「熱」,因為印度氣候炎熱,宗教徒便把受熱作為苦行的主要手段。苦行僧也叫禁慾者或苦行修道者,在印度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印度教把人的一生分成凈行期、居家期、修行期和苦行期四大階段。他們一般經歷了學業、工作以及成家立業等人生的幾個重要階段,並在子女長大成人後,就離家出走,去當神的使者或仆從。
苦行僧的主要任務就是冥想修行,通過把物質生活降到最為簡單的程度來追求心靈的解脫,擺脫無盡的輪回之苦。正因如此,苦行僧經千年而不衰。他們被許多人看成是來凡塵普渡眾生的「神的使者」。
印度的苦行僧約有400至500萬人,佔全國人口的0.5%,其中女性佔10%。有學者分析,苦行僧的興起是為了對抗種姓制度。三四千年前,一些主張廢除種姓制度的人希望通過加入不分尊卑貴賤的苦行僧行列,來達到種姓平等的大同世界。

閱讀全文

與印度教怎麼修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去伊朗發財是什麼意思 瀏覽:132
中國醫療隊支援伊朗現在怎麼樣了 瀏覽:401
印度吉二代怎麼辨別真偽 瀏覽:905
伊朗巴莉哲玫瑰精油怎麼樣 瀏覽:473
美國進攻伊朗本土會怎麼樣 瀏覽:791
怎麼樣到越南進出口貿易 瀏覽:819
伊朗的女人為什麼都想嫁到國外 瀏覽:485
越南打工一般多少錢 瀏覽:319
怎麼激活中國工商銀卡 瀏覽:516
去越南玩住宿一晚多少錢 瀏覽:730
英國現在什麼時候降溫 瀏覽:72
為什麼印度到處都是車笛聲 瀏覽:787
印尼買來後怎麼用 瀏覽:211
義大利怎麼確診病例 瀏覽:1002
印尼有什麼東西可以買嗎 瀏覽:125
越南五千塊值中國多少錢 瀏覽:604
義大利馬貝廠在哪裡 瀏覽:197
越南旅遊團去哪裡最便宜 瀏覽:431
印尼本土有什麼龜 瀏覽:10
伊朗的代表動物是什麼 瀏覽: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