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大和印度理工大學哪個好
當然是北大無疑
Ⅱ 印度理工學院(IIT)vs東工大vs清華, 哪個最好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所發表的世界大學排名,供參考
世界前20所大學(科技領域)
1 麻省理工學院
2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萊分校
*********3 印度理工大學
4 斯坦福大學
5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
6 劍橋大學
7 加州理工學院
8 東京大學
9 新加坡國立大學
10 北京大學
***** 11 東京工業大學
12 蘇黎世理工學院
13 牛津大學
14 卡內基·梅隆大學
15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16 新南威爾士大學
******** 17 清華大學
18 墨爾本大學
19 京都大學
20 喬治亞理工學院
Ⅲ QS2021亞洲大學排名,對於北京大學無緣國內前3,你怎麼看呢
一、前十名中佔有七席這份排行榜的前10名中,內地高校佔了5席,香港高校佔了2席,我國高校在前10中霸佔7席,在全亞洲占據壓倒性優勢。前10名中的3所國外高校分別是排名第1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排名第3的南洋理工大學和排名第9的馬來亞大學。
這張榜單總共包括650所大學,比去年包含的院校數量增長了18%。這650所大學中,有177所來自中國的大學,其中有124所是內地大學。毫無疑問,中國是亞洲入選高校數量最多的國家,排在中國後面的,是有107所大學入選的印度、有105所大學入選的日本和有88所大學入選的韓國。
很多人對印度的印象是落後,但是客觀來說,印度的高校從數量和質量來看,在亞洲是具有一定地位的。印度理工學院孟買分校、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印度理工學院馬德拉斯分校分別排在亞洲37、47和50名。
剛才說到榜單中有177所中國大學,其中124所內地院校,由此可知,港澳台入選的高校數量是53所。這53所大學中,有43所在台灣,8所在香港,2所在澳門。這三地的院校,從整體上看特點完全不同。
澳門的大學數量少、質量弱。香港的大學數量也不多,但是院校的質量比較高,香港大學亞洲第4,香港科技大學第8,香港中文大學13,香港城市大學18,香港理工大學25,這5所大學都進入了亞洲前25,其中香港中文大學是排名下滑比較明顯的。台灣的大學數量比較多,但是質量比較一般,台灣大學排在19,台灣清華大學學33,台灣成功大學42,台灣科技大學48,只有這4所大學進入了前50。
Ⅳ 外國名校哪裡好
http://www.hopebook.net/bookdetail/17334/到這看看
附:世界大學排名
1 哈佛大學(美)
2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
3 麻省理工學院(美)
4 加利福尼亞理工大學(美)
5 牛津大學(英)
6 劍橋大學(英)
7 斯坦福大學(美)
8 耶魯大學(美)
9 普林斯頓大學(美)
10 蘇黎世理工學院(瑞士)
11 倫敦經濟學院(英)
12 東京大學(日)
13 芝加哥大學(美)
14 倫敦帝國學院(英)
15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美)
16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澳)
17 北京大學(中)
18 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
19 哥倫比亞大學(美)
20 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美)
21 麥吉爾大學(加)
22 墨爾本大學(澳)
23 康奈爾大學(美)
24 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美)
25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美)
26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美)
27 巴黎理工大學(法)
28 賓夕法尼亞大學(美)
29 京都大學(日)
30 巴黎高等師范學校(法)
31 密歇根大學(美)
32 洛桑理工學院(瑞士)
33 莫納什大學(澳)
34 倫敦大學(英)
35 伊利諾斯大學(美)
36 新南威爾士大學(澳)
37 多倫多大學(加)
38 卡內基·梅隆大學(美)
39 香港大學(中)
40 悉尼大學(澳)
41 印度理工大學(印度)
42 香港理工大學(中)
43 曼徹斯特大學和曼徹斯特理工大學(英)
44 亞非研究學院(英)
45 麻州大學(美)
46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加)
47 海德堡大學(德)
48 愛丁堡大學(英)
49 昆士蘭大學(澳)
50 南洋大學(新加坡)
中國的大學
17 北京大學
61 清華大學
39 香港大學
42 香港理工大學
84 香港中文大學
102 國立台大
154 中國科大
192 南京大學
195 復旦大學
198 香港城大
Ⅳ 印度理工學院是印度最高學府,他的水平能跟清華比嗎
可以和清華比。
印度理工學院(IIT)猶如清華北大一樣的存在,只要是在這所大學畢業,那麼全世界的高科技公司,都為他們敞開了大門。可以說一入IIT的學子,那都是印度真正的鯉魚跳龍門的天之驕子。
但印度理工學院也就十幾所分院,每年招收的學生也不過是1萬人左右,而每年報考的學生就有100萬人左右。另外這百萬考生還是印度各個聯邦底下的學生層層篩選,也就意味著說幾百萬分之一的幾率才能考上,而如果是最好的孟買理工,那就更低的錄取率,比上清華北大還難!
總之只有接近5%的學生,才有機會進入他們理想中的頂級學府。所以對遊客來說,參觀這些印度名校似乎格外簡單,但對校門外的考生乃至印度家庭而言,那就是一個需要付出每天12個小時以上的學習時間,還並未有機會實現的夢想。
對這種瘋狂的高考制度,印度乃至其它國家學者認為是不健康,人們總是稱「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實際上以印度的社會環境來看,高考是唯一人們能夠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特別是對於中底層印度家庭而言。
但一個悲觀的事實是,印度精心挑選培育出來的精英,最後留在本國的並不多,有很多一部分人最後成為了美國矽谷的高級工程師,所以也有人稱印度的高考,實則是為美國選拔人才的一個考場罷了。
Ⅵ 世界上最難考的十所大學,第一名在印度,清北均不在前十名嗎
說起世界上最難考的10所大學,排名第一的是在印度,清華北大並不在前10名,清華北大居然是國內一等一的高校,但是跟國際知名高校相比,仍然是具有一定的差距,那麼世界上最難考的大學分別是哪10所大學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位於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也是一一所非常知名的高校,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這所大學創建於1764年,普林斯頓大學也培養出了多名優秀的青年科學家,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曾經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顏寧教授也曾經在普林斯頓大學學習過。
第七所:芝加哥大學美國的芝加哥大學也是一所非常有名氣的高校,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也曾經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學習過,芝加哥大學的錄取率大概在7.8%左右,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難考的一所大學之一。
第八所:麻省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也是一直保持著比較低的錄取率,其錄取率只有8.01%。
第九所:加州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的招生門檻也是相當高的,這所大學每年招生名額是非常少的,只有成績相當優異的考生才能夠考上加州理工學院。
第十所:美國布朗大學美國布朗大學是美國長春藤名校之一,也是美國本土非常知名的高校,美國布朗大學的錄取率也在8%左右,考慮難度是相當高的。
Ⅶ 清華與印度理工哪個好 印度理工學院世界排名
從表面上來看,印度理工學院培養了不少在美國矽谷都很牛的IT人才,清華大學在這方面可能稍微遜色一點,但是從整體水平上來看,清華可能還是要好點。2019-2020年印度理工學院馬德拉斯分校世界排名第271名。
其實印度理工學院的質量確實是很不錯的,但很多排行版都是根據綜合實力來評價的,除了學生質量外,還有基礎設施、師資等方面的評估。相比而言一些發達國家例如美國、英國等院校的綜合實力自然也就看起來更強了,但這也沒能掩蓋印度理工學院的光芒,可見該校還是很厲害了。
印度理工學院(簡稱IT)是由印度政府所建設和組成的七間自治工程與技術學院。在學術界具有世界聲譽,被稱為印度「科學皇冠上的瑰寶」,是印度最頂尖的工程教育與研究機構。
印度理工學院培養的IT人才遍及世界各地,美國矽谷更是這些IT人才的聚集地。印度理工學院為印度軟體業在世界范圍內的成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2000年《亞洲周刊》評選亞洲最佳理工學院時,印度理工學院(IIT)以7所分校中的5所佔據了前十強的「半壁江山」。
每一名想要進入印度理工學院的學生都要參加聯合入學考試(JEE),它是專為印度理工學院設置的考試,只考理科,分別是數學、物理和化學。三科分別設置淘汰線,僅僅總分合格是不夠的,必須每科都同時高於各自的淘汰線。
筆試通過了,還要參加長達五天的面試,並在此期間按筆試的排名順序選擇自己的專業。
和美國工程學院通常也提供藝術和人文課程不同,印度理工學院專攻理工教育和工程學基礎。並且印度理工學習非常難。課程極具分析性,高度依賴數學。
清華大學,簡稱「清華」,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
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亞洲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清華一劍橋—MIT低碳大學聯盟成員,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是中國頂尖的大學之一。
(7)印度理工大學和北京大學哪個好擴展閱讀:
進印度理工學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據悉每年有超過30萬名學生報考印度理工學院,但學校每年共招收4000多名新生。
校需參加聯合入學考試(簡稱JEE,JointEntrance Examination),錄取率卻不到2%。2004年開始增加了約2000名入學名額,當年有17.5萬人參加了JEE,但只有2.6%的人獲得入學資格。
在教學和經濟管理上由直屬中央政府的印度理工學院委員會管轄,印度人力資源開發部是該委員會的主席,每個分院各設董事會負責全權管理。董事會負責各院校的學術政策的制定,教學大綱的審核及成績考核,所以各分院都有權調整本校的專業設置。
例如德里分院側重工程學;坎普爾分院在側重工程學的同時,還特別強調提升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自學能力;孟買分院強調培養專家研究型人才,實行工學碩士和博士論文的公開答辯制度;卡拉格普爾分院重視工程專門理論的學習與技能操作,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
馬德拉斯分院重視對學生的實踐操作和工程制圖訓練,主張學生要多參與當地業界的活動,以與業界保持互動。
印度理工學院的核心課程包括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科技人文科學及工程科學中的學科,師資比為為1:6 至1:8,而且教師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意願自主設計並實施教學或科研計劃。
入學以後,每5個星期舉行一次全校性大考,成績全校排名。從大一開始,每學期都要修6門理工課程,以及兩三門實驗課;在學校的安排下,所有學生至少要到一家企業實習過。畢業前要修滿180個學分,其中必須有20個基礎科學學分。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理工學院每年70%的畢業生會出國,且大部分都落腳美國。此前加州大學帕克萊分校副教授薩克斯恩對美國高科技企業集中地矽谷的新移民企業家進行了一項調查,在約2000個新起家的企業之中,約有四成是由印度人開辦的。而當中一半是IIT培育出來的人才。
Ⅷ 印度理工學院與清華大學和北大哪個好
印度理工學院與清華大學和北大都很好,但具體選擇哪個學校還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
1、印度理工學院:
印度理工學院,簡稱IIT,是由印度政府所建設和組成的七間自治工程與技術學院。在學術界具有世界聲譽,被稱為印度科學皇冠上的瑰寶,是印度最頂尖的工程教育與研究機構。
印度理工學院培養的IT人才遍及世界各地,美國矽谷更是這些IT人才的聚集地。印度理工學院為印度軟體業在世界范圍內的成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東亞四大學論壇、國際公立大學論壇、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成員。
Ⅸ 誰可以告訴我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學的名字(最好是中英文對照,並且有國家),謝謝~
1.哈佛大學(美)
Harvard University
2.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
California University Berkeley
3.麻省理工學院(美)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4.加利福尼亞理工大學(美)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牛津大學(英)
Oxford University
6.劍橋大學(英)
Cambridge University
7.斯坦福大學(美)
Stanford University
8.耶魯大學(美)
Yale University
9.普林斯頓大學(美)
Princeton University
10.蘇黎世理工學院(瑞典)
ETH Zurich
11.倫敦經濟學院(英)
12.東京大學(日)
13.芝加哥大學(美)
14.倫敦帝國學院(英)
15.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美)
16.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澳)
17.北京大學(中)
18.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
19.哥倫比亞大學(美)
20.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美)
21.麥吉爾大學(加)
22.墨爾本大學(澳)
23.康奈爾大學(美)
24.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美)
25.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美)
26.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美)
27.巴黎理工大學(法)
28.賓夕法尼亞大學(美)
29.京都大學(日)
30.巴黎高等師范學校(法)
31.密歇根大學(美)
32.洛桑理工學院(瑞士)
33.莫納什大學(澳)
34.倫敦大學(英)
35.伊利諾斯大學(美)
36.新南威爾士大學(澳)
37.多倫多大學(加)
38.卡內基·梅隆大學(美)
39.香港大學(中)
40.悉尼大學(澳)
41.印度理工大學(印度)
42.香港理工大學(中)
43.曼徹斯特大學和曼徹斯特理工大學(英)
44.亞非研究學院(英)45.麻州大學(美)
46.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加)
47.海德堡大學(德)
48.愛丁堡大學(英)
49.昆士蘭大學(澳)
50.南洋大學(新加坡)
Ⅹ 全國排名前十位的大學是哪些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浙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復旦大學 南京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大學 吉林大學 中山大學
另外附給你 全球前五十的大學 1.哈佛大學(美)
Harvard University
2.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
California University Berkeley
3.麻省理工學院(美)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4.加利福尼亞理工大學(美)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牛津大學(英)
Oxford University
6.劍橋大學(英)
Cambridge University
7.斯坦福大學(美)
Stanford University
8.耶魯大學(美)
Yale University
9.普林斯頓大學(美)
Princeton University
10.蘇黎世理工學院(瑞典)
ETH Zurich
11.倫敦經濟學院(英)
12.東京大學(日)
13.芝加哥大學(美)
14.倫敦帝國學院(英)
15.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美)
16.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澳)
17.北京大學(中)
18.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
19.哥倫比亞大學(美)
20.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美)
21.麥吉爾大學(加)
22.墨爾本大學(澳)
23.康奈爾大學(美)
24.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美)
25.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美)
26.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美)
27.巴黎理工大學(法)
28.賓夕法尼亞大學(美)
29.京都大學(日)
30.巴黎高等師范學校(法)
31.密歇根大學(美)
32.洛桑理工學院(瑞士)
33.莫納什大學(澳)
34.倫敦大學(英)
35.伊利諾斯大學(美)
36.新南威爾士大學(澳)
37.多倫多大學(加)
38.卡內基·梅隆大學(美)
39.香港大學(中)
40.悉尼大學(澳)
41.印度理工大學(印度)
42.香港理工大學(中)
43.曼徹斯特大學和曼徹斯特理工大學(英)
44.亞非研究學院(英)45.麻州大學(美)
46.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加)
47.海德堡大學(德)
48.愛丁堡大學(英)
49.昆士蘭大學(澳)
50.南洋大學(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