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為什麼印度鐵軌數量那麼高

為什麼印度鐵軌數量那麼高

發布時間:2025-07-16 20:54:19

1. 印度國產航母為什麼造不了輪子呢大家知道是為什麼嗎

隨著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的服役,以及亞洲首艘國產航母的早期試飛,印度似乎一夜之間真正成為了世界強國和工業強國。不過,最近的消息讓它重回正軌。問題是,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印度火車外面掛人的景象其實並不常見。它也正在演變成一列高速列車。雖然印度的高鐵最高時速只有160千米,但這不是印度自己能造出來的。鐵軌是日本鋪設的,車廂是德國製造的。印度連輪子都不會做,最大的供應商之一是烏克蘭。

三、讓我們回到印度從我國購買車輪的問題上來。說實話,賣得太便宜了,這才是真正的白菜價。一對車輪重量相差不超過一噸,價格卻只有3000元。是賣廢鐵的,一噸價格兩三千。褲薯火車車輪的技術遠遠超過廢鐵的價格,更別說高鐵車輪了。高鐵車輪由整塊坯料製成,經過切割、加熱,然後送入模具進行鍛造成型熱處理和進一步加工,再加工成成品車輪。其次高鐵車輪對加工工藝承載能力應力設計抗磨和胡殲者熱裂、金屬疲勞性能鋼材性能鑄造方法雜質含量等都有很高的要求,一般國家無法製造。

2. 由印度獨立後鐵路反不如被殖民時期,告訴你為什麼印度

鐵路是「工業革命」之花,是蒸汽機應用於運輸的結果,是社會經濟、技術不斷發展的必然。從一個角度看,一個國家的鐵路水平,往往可以最直觀地反映出該國的工業水平。時值「金磚會議」之機,中印兩國再次成為世界焦點,小編就扒一扒兩國的鐵路史,探探這龍象之爭背後的玄機。

一、亞洲之最,殖民時代的印度鐵路
談起印度鐵路,許多人往往嗤之以鼻,認為無從談起。但如果你把眼光放長遠的話,你就會發現,這是印度人獨立之後,自己當家主做主的時代。在印度人給英國人做亡國奴的歲月里,他們的鐵路可是牛氣哄哄。

印度鐵路始建於1848年,距離英國的鐵路也才幾十年,正是把握住了先機。印度的鐵路建設始於1846年的一場美國棉花歉收。英國的棉紡織業主都想在印度找到新的供應鏈,於是要求國會撥款撥人支持在印度開設農場到港口的鐵路線。之後,英印殖民政府通過以土地、稅收等優惠條件,向本土民間拉投資,再利用成熟的鐵路技術,大興土木。在1914年,英屬印度鐵路網已通貫全印度,達到3.5萬里,成為亞洲之最。當時,亞洲唯一的資本主義強國日本也略顯遜色,倒不是日本人沒那個能力,而是有錢沒地,只好乾著急。
二、亞洲之恥,獨立後的印度鐵路
輝煌已經是昨天的故事了,印度和大英帝國「和平分手」後,情況就急轉直下。原來鐵路的關鍵技術都是歐洲人在操作,「印度起義」後,英國人常常戒備印度人,鎮壓歧視都來不及,更別說栽培重用了。所以,英國人走後,印度人沒辦法建造本民族的鐵路系統,那就只有一個辦法,往死里用這個老鐵路系統!

多年的經濟困難和內亂,以及對外戰爭,讓印度人沒工夫搭理鐵路。不僅不去改善升級鐵路系統,以西式「民主國家」自詡的印度,為了討好老百姓還不允許火車票漲價。鐵路局通過正常運營不能自給自足,就只好嚴重超載了,票價不能漲,那就多賣幾張唄。這樣,印度鐵路上經常出現的扒火車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可撓的是,鐵路局賺了錢,也不好好供著自己的財神爺「鐵路」,而是把大把的錢分給了員工。在印度鐵路的運營成本當中,有55%是員工工資和福利,可見一般。除了政府間的扯皮,印度人民也「有愧」於鐵路的運輸之恩,印度教認為糞便是不潔的東西,所以印度人都不清理鐵軌上的糞便,任其腐蝕,導致發生的火車事故,僅在2000年到2010年間就發生了200起。
就這樣,在印度「民主」政府和印度人民的聯合絞殺下,印度鐵路這曾經的亞洲之最終淪為亞洲之恥。
三、亞洲之星,建國前後的中國鐵路
鑒於讀者大人絕大部分都是中國人,中國鐵路的發展,具體小編就不細說了,就累一大堆數據來偷偷懶吧。
英屬印度開始修鐵路的時候,中國人剛敗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接著就是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和數不盡的不平等條約。就在這百年國恥中,中國鐵路落後了印度那不是一星半點。以鐵路從無到有的大清帝國為例,雖由0到9854公里,但是卻依然遠遠不及英屬印度的52849公里的鐵路里程,相差足有5.36倍;1912.1.1~1927.4.18英屬印度鐵路里程也是北洋政府所統治的中華民國的5.04倍。到了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到了中國民國時期,印度鐵路仍對中國有著近3倍的絕對優勢。

建國後,中國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開始自己的民族鐵路事業。差不多,與此同時,印度人也從大英帝國手中拿到了「離婚協議」,但鐵路的發展卻大相徑庭。驅逐外國干涉後的新中國在50年來,修建的鐵路干線、支線累計里程36000多公里,不僅在里程上完敗印度,還在質量上猛摔印度好幾百條大街。除了高鐵,中國還在研究飛車,而印度人還在苦苦掙扎於英國人主持修建的百餘年前的就鐵路。
印度鐵路的墮落並非偶然,同樣,中國能在鐵路和其他工業上如星熠熠,也不是碰巧。印度的原因上文已有簡述,這里就不再贅述,這里就主要談談中國。中印最有相似的國情,但中國是有著數千年中央集權傳統的大一統國家,相比崇尚西式「民主」的印度政府,可以調動更大的力量投入到長城、大運河等重大工程,而印度的政治架構與本國國情脫節,沒有這樣的能力。其次,在國民素質上,數千年的儒家農耕文明培養了國人服從,勤儉、尚學的民族品格,而印度民族長期浸潤在宗教文化當中,比起「人定勝天」,他們更相信「命中註定」,進取性稍顯不足。由此窺覷,兩國的國運也就高下立判了。

3. 印度的火車為什麼一次座那麼多人

沒有辦法,印度是一個全民信教的國家,所以然他們根本沒有「計劃生育」的概念。

西方式的民主制度在它們印度人和西方人眼中是一種驕傲,但對於印度這么一個經濟不發達、民族、宗教、種姓問題繁多的國家來講,最大的問題在於妨礙了政策執行的效率,反映在基礎建設上尤為突出,一到重大基礎建設決策,代表名目繁多的各方利益的議員們在議會里一吵,最後變得什麼也搞不成。

印度的鐵路在亞洲歷史最長,營運里程也雄居亞洲首位,但普遍技術水平低下,西方有評論,英國人走了之後,印度人好象50多年沒干什麼建設。盡管印度也有引進非常先進的火車,絕對是世界一流設備,但不可否認的是,絕大多數火車破舊不堪,有些設備甚至都是當年英國人留下來的可以送入博物館了,大部分鐵軌是手動閉塞,加上年久失修,缺乏有效維護。另外鐵路部門人浮於事、管理效率低下,直接導致印度鐵路事故頻繁發生,甚至到了讓人見怪不怪的地步。

4. 印度的鐵路軌距是多少

印度鐵路軌距為1676mm。

國際鐵路協會在1937年制定1435mm為標准軌即普軌(等於英制的4英尺8½英寸),世上百分之六十的鐵路的軌距是標准軌。這普通軌距又稱標准軌距或國際軌距。比標准軌寬的軌距稱為寬軌,比標准軌窄的稱為窄軌。雙軌距鐵路或多軌距鐵路鋪有三或四條鋼軌,讓使用不同軌距的列車都可行駛。

相同軌距可以有不同車身寬度高度,例如,中國標准軌道上的中國標准動車組比傳統列車寬一些大激、高一些、舒服一些。

(4)為什麼印度鐵軌數量那麼高擴展閱讀:

准鐵軌由最先使用鐵路的英國提出,設計及建造史托頓及達靈頓鐵路的英國工程師 喬治 史蒂芬生(George Stephenson,1781年6月9日-1848年8月12日)提出4尺8.5寸的軌距,

並成功說服火車製造商生產4英尺8.5英寸(即1435毫米)軌距的機車及車輛。由於史提芬遜成功設計的鐵路是眾人模仿的對像,亦使這軌距變得流行。

1845年英國皇家專員建議用4英尺8.5英寸作為標准軌距。1846年英國國會通過法案,要求將來所有的洞仿帆鐵路都使用標准軌。除了英國的大西部鐵路(Great Western Railway)是納雹使用寬軌之外,英國的主要鐵路都是標准軌。大西部鐵路亦於1892年改成標准軌。

5. 印度火車怎麼那麼擁擠

1. 印度火車的擁擠狀況與列車設施的老化密切相關。每年,印度鐵道部都會引入新式機車,一些旅遊列車也達到了現代標准,擁有舒適豪華的設施,但絕大多數列車仍然狀況不佳,設施陳舊。特別是,大量已服役數十年的蒸汽機車仍在使用。
2. 鐵路基礎設施的落後也是導致火車擁擠的原因之一。印度的鐵路系統從未經歷過全面徹底的改造。盡管近年來印度鐵路部門更換了約3000公里的鐵軌,但要更換全部6.3萬公里的鐵軌,還需要很長時間。印度鐵路缺乏統一標准,擁有4700公里的標軌鐵路、1.2萬公里的寬軌鐵路和剩餘的窄軌鐵路,這增加了更新改造的難度。
3. 鐵路信號系統作為基礎設施的關鍵部分,其落後程度令人震驚。在許多地方,仍然使用過時的「搖旗吶喊」方式,甚至在某些地方,工作人員只是按照時間表來控制道口。
4. 印度鐵路的彎道多和無人看守的路口也增加了事故發生的風險。彎道和人為因素是印度鐵路事故的主要原因。
5. 官僚主義也是火車擁擠問題的一部分。印度鐵道部是印度最大的行政機構,擁有150萬雇員。然而,在這個「大衙門」里,從高層人員的遲到早退到一線職員的玩忽職守,以及從列車晚點到辦事人員的拖延,官僚主義習氣十分明顯。

6. 印記者從中印鐵路對比談兩國差距說明啥

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具體國情,對交通方式的選擇而言也同理,只有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不過有些獨立思考人士硬要從中得出印度的特快列車比中國的高鐵列車先進的結論,甚至還扯到什麼體制問題和國人心態問題再把所謂的小將們批判一番(我想印度人自己恐怕都未必有如此自信),那就純屬無理取鬧了。
關於印度鐵路,恐怕大多數人都對「掛票」、「超載」印象深刻。當然其實印度火車也不都是「掛票」,設施高檔服務優異的城際特快列車也並非沒有,在某些方面印度鐵路也是有驕傲的資本的。我一直認為和印度比發展水平從而獲得優越感是一件很沒志氣的事情(比上不不下,比起歐洲日本來我們現在的鐵路水平頂多算後起之秀,運營水平差得就更多了),但如果居然有人認為印度的鐵路比中國要好,只能說那個人沒有常識或者他不打算帶上常識出門。
以下部分引用某鐵道論壇噴子的長篇大論(此人為堅定的高鐵黑,強烈反對國內大多數350高鐵項目,寫這玩意的本意是看衰印度發展高鐵的計劃,從下面的行文中也能看的出來),姑且增加下對印度鐵路的感性認識——
印度鐵路過去的確曾輝煌過:建國初鐵路總里程就超50000km,規模號稱當時世界第二,並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前長期霸佔著亞洲第一的位子。至今仍保留著三個世界之最:年客運量超80億人次;孟買維多利亞火車站日客運量近300萬人次(是國內客運量最大的北京西站的15倍);孟買一個城市的鐵路日客運量超750萬人次,比春運的日均總客流還大!可這看似「光鮮」的背後,更是慘不忍睹的現實:
1.鐵路基礎已如博物館
印度鐵路70%以上是英治時期建的,有一半是百年前的鐵路,其中更有四分之一歷史長達150年前的「古董式鐵路」仍在營運。不僅如此,型號雜、標准低、設施破、自主能力差、管理手段落後問題更突出。
型號雜:有大量米軌、單線鐵路;保有大量蒸汽機車;引進了美、日、加、歐不同國家的多型設施、設備。
標准低:印度目前最好最快的鐵路僅有新德里至齋普爾的一條改造線,設計時速才110km;現客車最快時速不到90km,平均時速僅47km;貨車的平均時速更低,不到28km;鐵路道口絕大部分是平交;全國鐵路的復線率只29%,電氣化率更僅27%。
(註:對比下,國內目前爛大街的K字頭快速列車,時速120公里,這種普遍認為是又慢又破適合低收入者的「紅皮車」放在印度居然躋身最快列車行列了;代表國內普鐵最高水平的Z字頭直達特快,時速160km/h,貨運列車一般也能達到80~100km/h左右。不要說與高鐵相比,就是普鐵我們也遠遠在印度前頭。)
設施破:建國以來,鐵路新站建設廖廖無幾,沒新、擴建一個大站;大多數站台無雨棚,無地下或空中進出站通道;許多枕軌己腐壞、破損,鐵軌、道岔磨損嚴重。
自主能力上:基本上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引進的國外技術,國外早已淘汰,但印度又沒引進新的技術,自主開發能力更差。
管理手段上:中心及樞紐調度依然停留在半自動化水平上;信息發布主靠廣播;現場管理、指揮基本靠人工;國際普遍的自動閉塞調度運營至今仍是空白。
2.鐵路營運效率、效益低下
印度鐵路營運長度約相當於中國的65%,從事鐵路運輸主業的員工與中國基本相當均約140餘萬人(中國鐵路員工200餘萬人中,有近70萬人是多經和「企業辦社會」的人員)。但效率卻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中國的鐵路貨運周轉量是印度的6多,客運周轉量也比印度高35%,客貨運總收入更比印高8倍,鐵路運輸主業的勞動生產率是印度的8倍!中國最繁忙的鐵路干線,運輸密度比印度最繁忙線大4倍多。更有差距的是,國內的重載線路每列運量可達20000噸,一般貨運線每列也可達5000噸;而印度鐵路貨運每列最高只能運4000噸,一般只能運2000噸。鐵路客運差距更大,印不僅無高鐵,連國內最普通的快速普客(時速120km以上)也還沒有。鐵路運輸效益上,中國現運輸主業的年總收入已近7000億元人民幣,而印年總收入僅摺合人民幣800餘億元;實現利潤中國是大體持平略有盈利,印度卻是連年巨虧,2013年巨虧己近摺合人民幣200億元。
3.鐵路投入更是杯水車薪
建國初印度鐵路總長已超50000km,67年後的今天,印度鐵路總長才達65000餘千米,年均新增通車里程還不到250千米,僅有國內的一個零頭(註:其實國內90年代後期21世紀初鐵路建設投資低谷期也有一年投資幾百億、通車100多公里的,但那畢竟是特例,最近幾年更是一口氣大建了上萬公里高速鐵路、年投入六七千億超過軍費不是問題)。不僅新增鐵路少,新增的鐵路標准也低,原有鐵路更因更新慢在不斷退化。現印度鐵路年均投入僅摺合人民幣200億元,僅我去年投入的2.5%;但據印度測算,僅維持現鐵路的簡單再生產每年的投入也需摺合人民幣500億元。印度吹噓的未來5年將為鐵路投入1350億美元巨資,相當於現投入水平要擴大8.5倍!可能嗎?按印度的風格,能實際完成三分之一就燒高香了!即使上了天能完成二分之一的投入目標,未來5年的投入仍僅能保現有鐵路的維護,並順帶補償點巨大的歷史欠帳,連建普通新線的投入都無來源了,更別談動輒需上數百億美元巨資投入的高鐵了。
4.鐵路票價之低將是高鐵發展的另一大障礙
印度鐵路的客運周轉量雖只比中國低35%,但年票款收入(僅摺合人民幣300多億元)居然只有六分之一!為何?除它們無高票價的高鐵和少高票價的卧鋪、快車外,更重要的是其極度優惠廣大中低收入階層的低票價政策。印度鐵路正式票價體系分為7級,基本政策是高等票價少而奇高,低等票價多而奇低,最高與最低差價達40倍之巨(國內普客票價高低差價只有6倍)。印度鐵路客運列車70%為不關門、不關窗、無空調的低檔車,比國內現有的環境最差的「綠皮車」還不如(註:就連國內最爛大街的紅皮快速也是有空調的),但它承擔了印度90%以上的鐵路客運量,它的硬座(佔90%比重)票價比國內低3倍,少量硬卧票價也比國內低近2倍。這些低檔車中還有超三分之一的少座城市通勤專用列車,它與我們常從網上看到的印度鐵路客運奇觀——超三分之一的人是坐、站、掛在車外一樣,享受半價特惠票價。當然印度還有不少貧窮的逃票者,鐵路部門估計有10%之多。印度鐵路票價比中國高的僅有快速軟卧和豪華專列,但上述的客運量還不到總客運量的1%,無足輕重。也就是說,這高達90%的鐵路客運人群連普客硬卧消費都承受不起,更何況需高數倍票價的高鐵?
5.印度鐵路當前的首要任務是保維持、保正點、保安全的「三保」簡單再生產營運
保維持:就是保路網不崩潰,這方面每年投入至少需擴大2倍。
保正點:印度鐵路客運晚點如家常使飯,時常晚點上數小時甚至1天,如何少晚點、短晚點已刻不容緩。
保安全:更是頭等大事。印度現每年鐵路事故死亡超15000人(中國近年平均僅14人),人員受傷及動物傷亡數更無法統計,是世界其它各國鐵路事故傷亡總和的數倍之巨,早已為全世界所指備。
6.用大規模發展高鐵來解決印度鐵路客運能力嚴重短缺問題,只能是適得其反!印度鐵路平均超載200%,每列普客定員又比高鐵動車大1倍,高鐵的造價更比普鐵約大3倍。若用高鐵去解決鐵路客運能力問題,在高鐵不能超載且有天窗限制的情況下,考慮高鐵運輸效率高等綜合因素,解決同規模運能需求,總投資將是建普鐵的12倍以上。印度及其鐵路有此能力嗎?

7. 印度國土沒有中國大,但為何公路比我國多

印度號稱自己有全世界最長的公路里程,總里程超過800萬公里,但是據2017年統計中國高速公路里程為13.6萬公里,對此很多人就會產生疑惑,為什麼印度的國土沒有中國大,公路卻比中國多出這么多?其實這只不過是印度為提升經濟實力而製造的假象。
這就要說到印度的公路“低標准“了,在印度只要有路的地方都可以叫做公路,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鄉間小路。而在我國只有那些修建起來的符合一定的技術和標準的公用之路才可以稱作“公路”。如果按照中國的標准,印度的公路僅有942千米。可想而知印度為了提升所謂的數量而做出的“努力”。

其實印度的各項低標准和它的經濟水平有著直接的關系。我們都知道印度的經濟發展較為落後,印度的國內總產值也只是中國的一個零頭,據2017年統計,中國的國內總產值為13.2億,而印度只有2.6億,印度經濟實力不見上漲,人口卻年年猛增,其國土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人口卻與中國人口持平,要知道中國已經算是人口大國了,這就使得我們一想到印度,就能想到擠滿了人的公交車。
如果印度不降低自己的電力標准、公路標准、文盲標准等等各項標准,其落後的程度便會很容易看出。但不得不說,印度採取這樣的方式塑造印度很富有的假象,實則是在自欺欺人。

8. 印度人說印度鐵路是個奇跡,芬蘭人體驗印度火車,感覺出乎預料

印度人一直認為他們的鐵路非常發達,乘坐鐵路能夠到達印度大部分地方,貫穿森林,沙漠,海濱,山脈等,為印度13億人服務,而且大多數印度人都負擔得起,他們認為印度鐵路簡直是個奇跡。

聽說印度人對他們的鐵路評價這么高,一位來印度 旅遊 的芬蘭小姐姐約翰娜,想來一次印度火車旅行,看看它是否真的有這么好,在此之前,她還沒有帶孩子乘坐過火車。

這次帶著自己的孩子乘坐印度火車,也是一次非常新奇的旅行,來之前約翰娜已經在網上查詢到信息,她需舉穗要乘坐六七個小時的時間,她希望自己能有一次愉快的旅行,所以定了二等座的票,確保自己的這趟旅行舒適和安全。

很遺憾,第一圓答數次乘坐印度火車,約翰娜就遇到了晚點的問題,這種事似乎在印度非常常見,所以她並沒有著急,大多數的印度人出門都是首選火車,因為價格實惠而且方便,一路上還能看到平常錯過的風景,孩子對第一次乘坐火車還是很開心的,一直在蹦蹦跳跳,約翰娜也因此露出幸福的笑容,每次火車進入車站,孩子都會瞪大眼睛認真觀看,看得出來他很喜歡火車,孩子的爸爸也是個印度人,一直在逗孩子玩,這一家子看上去就很幸福。

等待的過程非常煎熬,而且還得到一個非常不幸的消息,火車將要晚點1個小時,所以她必須修改行程,半路上需要進行多次換乘,她知道印度火車經常晚點,但是沒想到能晚點這么久,她在其它國家完全沒遇到這種事,中國的火車,高鐵等幾乎都不會晚點,就算是晚點也最多十幾分鍾時間,絕對不可能出現晚點1個小時的情況,所以還沒有上市火車,就給她帶來了糟糕的體驗。

好在火車到最後並沒有晚點太久,大概晚點半個小時後他就到達了站點,他們登上了前往自己目的地的火車,對這趟旅行,他們還是很期待的,鐵軌在有節奏地發出聲音,他們的孩子也非常興奮,火車行使地並不是很快,火車上也有著售貨員售賣東西的聲音,他們現在所在的座位沒什麼人打撈,能帶來很大的安全感,不過,約翰娜認為坐火車,最令人驚喜的就是認識其它乘客,通常在坐火車安頓下來幾分鍾後,他們就會開始互相交談,這種情況其實在中國的火車上也經常發生。

他們的孩子受到其它乘客的喜愛,在陌生人的懷里,孩子也不吵不鬧還發出笑聲,這樣的孩子確實很難讓人不喜歡,一路上孩子都很興奮,看著窗外的風景蹦蹦跳跳,發出可愛的咿咿吖吖的聲音,這也讓約翰娜夫婦感覺很省心,帶著孩子出門旅行,最害怕的就是孩子會不停地吵鬧,不僅會打擾到乘客,也會讓橘首自己變得心煩,火車旅行的好處在於有足夠的空間,能讓孩子四處走動和玩耍,這是 汽車 和飛機都無法相比的,而且他們購買的是二等座,這能給孩子帶來極大的舒適感,這讓他們感覺這錢花得值。

不過,火車還需要行駛很長的時間,孩子能不能一直保持這種好心情實在難以預料,她只能希望能一直持續下去,印度的火車經過很多農村地區,能從窗戶外看到,一些農村地區的發展並不是太好,有許多人還居住這破爛的房子,這說明印度還存在許多貧困人口,相比於她的祖國芬蘭,印度的發展確實要落後許多。

下午3點多左右,他們才順利到達了朋友家,孩子的狀態依舊很好,保持著愉悅的心情,這是讓約翰娜沒有想到的,這趟旅行下來,她覺得一切還是挺順利的,印度的火車除了速度慢一點,還經常出現晚點的情況外,其它還好很多,周圍的人也很友善,火車也沒有像一些媒體報道得那麼誇張,出現很多人掛在火車外的情況,那種火車應該是只出現在印度比較偏遠的地區,畢竟一般的火車速度也超過100公里每小時,即便是速度再慢時速也有七八十公里,掛在外面一不留神也許就會被甩出去。

當然,相比於中國的高鐵來說,印度的鐵路交通還是要落後很多,而且印度的鐵路也沒有印度網友說得那麼誇張,將其比喻成奇跡有自誇的嫌疑,只能說相比於其它交通方式,印度的鐵路確實要發達一些,不過,整體上看印度的基礎設施其實還比較落後,大部分線路都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最近的新開的鐵路並沒有那麼多,而且有些鐵路也過於老舊,乘車體驗感並不是太好,但是約翰娜覺得,下次有機會她還會選擇乘坐火車,當然,只能是在時間充裕的時間,趕時間的話還是要放棄火車,如果去印度旅行,乘坐火車也是一種不錯的旅行方式。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印度鐵軌數量那麼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3月底去義大利穿什麼 瀏覽:508
義大利rosso是什麼酒 瀏覽:140
越南北部是北緯多少度 瀏覽:487
1962年中印戰事打到印度哪裡了 瀏覽:793
英國人帶什麼護身符 瀏覽:427
中國所有5a景區門票多少錢 瀏覽:490
王權被限制對英國發展有什麼作用 瀏覽:843
sap英國什麼學校 瀏覽:713
義大利拉菲酒怎麼樣 瀏覽:313
印尼豬肉價格多少錢 瀏覽:1000
伊朗石油國為什麼不富 瀏覽:662
印度疫情增加了多少倍 瀏覽:576
寮國回中國需隔離多久 瀏覽:354
義大利打工做什麼賺錢 瀏覽:772
把中國銀行的錢轉到國外怎麼轉 瀏覽:104
全中國有多少人在用中國聯通 瀏覽:929
為什麼印度鐵軌數量那麼高 瀏覽:81
中國現在美國有多少個領事館 瀏覽:572
ps5印度發售了多少 瀏覽:317
舉例說明什麼是中國精神思修 瀏覽: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