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英倫為什麼在印度賣的好

英倫為什麼在印度賣的好

發布時間:2025-05-03 13:40:57

❶ 路虎汽車被印度收購了,那麼它在印度生產嗎

路虎汽車,男人的夢想之車。以其硬朗的造型、超強的性能、高貴的英倫血統,在中國收獲了無數的粉絲,特別受到土豪的青睞。甚至在其面臨破產倒閉之時,被中國土豪一頓狂買,最終不但起死回生,而且獲利不菲。不過現在的路虎公司已經被印度塔塔集團收購了,有些人就說了,這路虎汽車不能買了,被印度收購了,生產線也肯定搬到印度去了,以印度的工業水平,能生產出這么高品質的汽車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英國為什麼向中國輸入鴉片

原因:

一、打開中國市場減少貿易逆差。

二、有利於擴大殖民侵略范圍。

三、個人資本家的道德敗壞,只顧賺錢忽視道德。

四、鴉片在英國本土被禁,為了尋找新的市場而向外輸送鴉片。

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打開中國的市場。因為在英國向中國販賣鴉片之前,中國自給自足根本不需要英國的商品,而中國對外出口的茶葉絲綢瓷器等產品卻使中英之間的進出口產生了貿易逆差。而自資本主義的英國商人為了扭轉這種局面,就通過向中國傾銷鴉片來獲取暴利進而達到資本主義向外擴張的目的。


(2)英倫為什麼在印度賣的好擴展閱讀:

鴉片貿易給英國資產階級、英印政府、東印度公司和鴉片販子帶來了驚人的暴利。打破了中國對外貿易的長期優勢,使中國由二百多年來的出超國變成入超國。

嘉慶年間,鴉片走私,已經漸成氣候。禁令不管用,鴉片吸食者,在中國日見其多,鴉片的市場,漸成規模。當年,主導中英間貿易的,是東印度公司。

這種所謂的公司,是一個怪物,你說它是公司吧,它有武裝,而且在控制的地盤上,還具有類似政府的職能。你說它是殖民機器吧,它又是商業機構,主要成員是商人。

當年好多歐洲國家都有東印度公司,用來經營遠東的貿易,同時也負有殖民使命。其中,英國的東印度公司最為龐大而且活躍。

這樣的公司最初有兩個,1600年合二為一。印度當年還不能算英國的殖民地,但由於東印度公司的存在,實際上已經將印度各邦變成了殖民地。

東印度公司雖然靠運銷茶葉發了財,但在面臨國內對華貿易入超壓力的時候,也相當尷尬。況且,茶葉貿易,需要從美洲采買白銀,運到中國,成本頗高。對他們來說,尋找一種可以輸入中國的產品,抵消茶葉進口造成的巨額入超,是當務之急。

一來二去,鴉片進入了東印度公司的視野。盛產鴉片的孟加拉,就在他們控制的范圍之內。組織鴉片的生產和輸出,輕而易舉。

這種東西,不比英倫三島的紡織品,中國人不要,也不似自鳴鍾,中國人要得太少。中國人一旦接受,就放不下。毒品成癮,即使身體完了,家財散盡,癮卻斷不了。

所以,自19世紀20年代以來,鴉片就開始大規模被東印度公司輸入中國。在此期間,清政府進退失據。禁,則走私增加;弛,則進口和走私都增加。定章程、立法度、嚴令水師稽查,都沒有絲毫用處。

參考資料來源:搜狐網-英國為什麼向中國輸入鴉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鴉片戰爭 (第一次鴉片戰爭)

❸ 為什麼當時東印度公司那麼厲害,能養的起武裝部隊

幾十年的時間里,在東南亞、印度的東西海岸、波斯灣都設立了這樣的據點,逐步形成了屬於自己的地區貿易布局。除此之外,東印度公司還將海洋作為中心,沿岸挑選一些合適的地方作為自己的貿易據點,最後逐漸形成一套巨大的貿易網路,把自己融入整個印度洋、東南亞和西亞的貿易。而這,就是它藉助當地貿易的支點。第二:自己得有實力如果自己沒有一定的實力,那麼即便是支點找的再好,也很難存活下去。但是東印度公司在這一點上絕對沒有問題。因為它除了資本雄厚,還有很強大的軍事實力。可以說,東印度公司的貿易和它的軍事是分不開的。要知道,當時的英國商船可不是一般的民用船隻,而是配備的有幾十門大炮的「軍用船」,所以從做生意轉化為打仗,也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配備這些武器也並非是對抗當地人,而是葡萄牙人。因為此時的葡萄牙人已經到了這個地方,手裡擁有著很多的貿易資源,但只要打仗的話,就可以把他們給弄走。當地人是怕葡萄牙人的,英國人只要將葡萄牙人打敗,那麼就會對當地人產生一種強大的威懾力。這時候做生意也就是相對容易一些了。所以我們最後可以看到,東印度公司之所以能夠在短短二三十年就形成這么成功的貿易擴展,除了本身先進的制度以外,藉助已有的貿易結構也是它成功的一大秘訣。但是在借力的同時自己還得擁有支點和實力,否則也很難成功。

❹ 英國人為什麼要把鴉片賣到中國來

工業革命後,崛起的英倫三島對東方財富的渴望更是日益加劇。英國非常執著地要打開中華帝國這個讓他們期盼已久的大市場。自伊麗莎白一世起英國就開始提出與中國通商的要求,經歷200多年以後終於發酵成為了可恥的鴉片戰爭。
在以往的中英貿易中,幾乎一邊倒的貿易逆差對於高傲的英國人來說簡直就是一種殘酷的折磨,他們怎麼可能甘心長期處於劣勢。於是他們絞盡腦汁地尋找一種使中國人離不開的東西,好用來佔領這個龐大的市場。於是他們就選擇了鴉片。
18世紀30年代,輸入中國的鴉片約為200箱左右,到了60年代的時候,開始攀升到1000箱之巨,增加了整整4倍。此時,鴉片逐漸開始成為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向中國輸出的第一大宗商品。到了19世紀初期,輸入中國的鴉片有4000箱以上,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宗的單項貿易商品。而中國外流的白銀也佔到了出口總值的1/5。中國對英國的貿易開始出現逆差,並且達到了250萬英鎊的高峰值。鴉片貿易占據了英國對華貿易總額的60%以上,它帶來的收入則提供了英印政府全部財政收入的1/7。鴉片貿易致使中華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龐大國土開始大片荒蕪,底層的中國人民的生活陷入極度的困難之中。
一個號稱全球最強盛的「日不落帝國」,竟然無恥地想到使用鴉片這種害人的毒品來打開另一個國家的市場,以逆轉自己的貿易不利地位。這也算是世界上自有貿易以來最卑鄙最陰險的勾當了。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前夕的1838年,清廷仍對是否禁絕鴉片貿易莫衷一是。弛禁派代表許乃濟和禁煙派代表林則徐是這場爭論的主角。
清朝的道光皇帝最終還是採納了林則徐的意見,並且特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查禁鴉片。而且還囑咐要「竭力查辦,以清弊源,販賣吸食,種種弊竇,必應隨地隨時,凈絕根株。」
你的屬國印度也必須禁止生產鴉片,已經生產的,女王陛下必須立即搜繳,投入大海中國的禁煙法律非常之厲害,如果你們不顧法律規定而繼續製造鴉片,你們將在中國找不到任何買主。未來任何外國的船隻只要攜帶鴉片,都將被燒毀。」
林則徐對鴉片的憎恨溢於言表。
林則徐在到達廣州後,先在廣州城的街市閭巷私訪,隨後又審問了鴉片外商和參與鴉片貿易的中國人,嚴厲地申斥了行商在鴉片貿易中充當中間人角色的可恥行為,要求他們立即停止與英國的鴉片貿易,並且要求在3天之內把所有鴉片交到他的手裡集中銷毀,逾期不上交者將面臨死罪。隨後又迅速出示了一道措辭強硬的欽差令:「所有的外商必須交出現存的全部鴉片,並具結保證以後永不夾帶,如有違反並被盤查出來的話,則商船要被沒收,船上所有的人員就地處決。」
英國的商務監督查理·義律派人給林則徐送去了一封信,表示願意具結保證英國商船絕不再夾帶鴉片。但是如果有英船違反了禁令,應按以下兩點去處置:一、鴉片沒收,但需給予一定的補償;二、違法者不能就地處決,而應經公開審判才可定罪。但是林則徐絲毫不認同義律的建議,反而採取了更嚴厲的措施:如果不交出鴉片,政府將斷絕對商館的飲食供應。
義律在被包圍了十幾天以後,迫於生計的壓力,不得不屈服於清政府,交出了他手中的全部鴉片,大約有140萬公斤,但是拒絕具結。隨後,義律通令所有的英國商人都撤離廣州,退到澳門去。
此時的林則徐給遠在北京的道光皇帝上了一個奏摺,准備將收繳的鴉片運到北京城銷毀,但是道光帝命他就地銷毀。1839年6月,林則徐在虎門附近的海灘,把140萬公斤的鴉片當眾銷毀,耗時整整23天。

❺ 印度如果沒有獨立,還是被英國統治,結局會是什麼樣

所以,如果印度不獨立,也許整個世界格局都會發生巨大變化。

我們假設一下。

現在英國依然統治著印度,首先印度的民族主義者會不斷的給英國人搗亂,這一點請參考北愛爾蘭被英國統治了那麼久依然沒有完成融合,這一點英國人比我們的老祖宗差了不是一星半點,英國的精力將大部分放在鎮壓叛亂上面。

為了維持印度這塊龐大的領土英國需要不斷的動員國內青年到印度參軍當然軍隊的基礎將仍然是印度人,英國的人口不足以統治如此大的地盤英國人將被迫在印度一國兩制就像原先一百多年裡做的那樣,實行聯邦制各地土邦將會有極大的自主權這樣會節約大量的統治成本但也會使得英國統治者除印度核心區域而對其他尤其是邊疆地區的控制力持續減弱,地方分離主義的危害會比現在更嚴重。

還有畢竟不是自己真正的家英國人對於提升印度的工業製造能力未必有多上心,而還會是把印度當成一個自己產品的傾銷地而已,不過由於維持這塊地盤已經讓英國人筋疲力盡沒有別的擴張慾望,所以除了維持對付國內反叛分子的必要軍事力量外也就不會像現在這樣瘋狂的擴充軍隊,節省下來的軍費也許會拿一小部分來用於改善民生收買印度民心。

所以綜上所述如果印度依然在英國的統治之下國家實力可能還不如現在,但底層百姓的生活應該會比現在要好過一些。

❻ 英國的汽車品牌幾乎都被收購了,為啥英國還是公認的汽車強國

英國的汽車品牌幾乎都被收購了,為啥英國還是公認的汽車強國?
汽車是誕生於工業革命之中的產物,而歐洲又是工業革命的起始點,這也讓歐洲誕生了無數的汽車品牌和汽車強國,像是英國也是其中的一員。但是因為種種原因英國的很多汽車品牌都已經被先後收購,比如捷豹、路虎、名爵、賓利、勞斯萊斯等等,為什麼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還能夠被稱之為是一個汽車強國呢?
在歷史的漫漫長河當中英國積累下了極其優秀的汽車製造技術,而在英倫大地誕生的汽車品牌更是多如牛毛,然而用今天的眼光來看英國的汽車品牌卻大多已經流離失所,像是捷豹和路虎已經被印度塔塔收購,名爵和羅孚也已經歸屬到了上汽,賓利被大眾收走了,勞斯萊斯成為了寶馬旗下的一個子品牌,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也仍舊是一個汽車強國。
而這也是因為收購不像是我們買菜那樣簡單,它不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就可以了。收購是一個詳細且復雜的流程,像時很多的收購案例都只是收購了部分的股份和技術,收購方也只是成為了被收購方最大的股東或者是控股人。
而這也就導致了這些汽車廠商的很多技術仍舊把控在了自己的手中,如果收購方想要取得這些技術也是需要費勁千辛萬苦的。就拿一個我們熟知的收購案例來舉例子,在當年吉利收購沃爾沃時雙方就簽訂了一條明確的協議:吉利不可以竊取沃爾沃的發動機核心技術。所以說收購並不是我們大家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除此之外,這些品牌在被收購之後,它們的研發中心和總部基本也都仍舊保留在了英國,這也讓它的汽車工業技術得到了持續性的發展。正因如此英國的很多汽車品牌雖然已經被賣了出去,但是它們卻仍舊在為英國的汽車工業煥發著全新的活力,供給著全新的血液,英國也仍舊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汽車強國和汽車大國。
在絕大多數時候收購和被收購都是為了取得更好的發展,被收購方在有了全新的資金注入之後勢必也能夠迸發出更多的活力,而收購方也能夠得到相應的好處和分紅,取得利益才是收購的根本目的。不知道大家又是怎樣看待這件事情的呢?歡迎在評論區中互動交流。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❼ 誰知道關於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東印度公司的資料 急~~

http://news.beifabook.com/HTML/lishi/lishi/2008/09/200809180343107625.shtml
早期中外貿易,在很長時間內主要是中英貿易,而英國對華貿易權,長期操縱在英國東印度公司之手。東印度公司確立了對華大量輸入鴉片的政策,並在相當長的時期壟斷了鴉片貿易,壟斷了鴉片的專賣權和製造權。

(一)英國東印度公司及其對印度的征服

哥倫布航行到美洲,誤認為到達了印度,盡管不久人們證實那是一塊「新大陸」,而不是印度,但哥倫布最早到達的南北美洲之間的島嶼,後來西方人一直叫做西印度,而「把亞洲看作一個整體,稱它為東印度」(丹涅特:《美國人在東亞》)。西方各國在東侵亞洲的過程中,相繼成立了殖民統治機構—東印度公司(如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於1602年,法國東印度公司成立於1664年)。

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於1600年。1588年,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之後,成為海上強國,從此積極開展由海路向東方的侵略擴張。1598年,倫敦銀行區百名商人聯合成立了東印度公司,獨佔好望角以東一切國家的貿易。1600年12月31日得到女王伊莉莎白批准,許以商業專賣。設置軍隊等特權,公司正式成立。最初,東印度公司僅僅是一個私人企業。1771年,英國政府派遣曾為東印度公司職員的哈斯丁斯為孟加拉知事,第二年,哈斯丁斯升任為印度總監,從此,東印度公司私人企業,實際成為英國侵略東亞之總機關(姚薇元:《鴉片戰爭史實考》)。英國對印度的侵略,完全是由東印度公司包辦的,東印度公司利用印度莫卧兒帝國的內亂,在各地封建主之間挑撥離間,製造戰亂,使他們互相火並,最後坐收漁人之利,從而攫取了在印度的政治、軍事統治權。

(二)早期中英貿易

早期中英貿易,英方是由東印度公司包辦的。1637年,英國商船第一次來到中國。1685年,東印度公司獲得到廣州開設商館的權利。1715年,「東印度公司決心要把對中國的貿易建立在一個正常基礎之上,於是它在廣州設置了一個有固定員司的商館,並且定期派遣船隻」(馬士:《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第1卷)。東印度公司在廣州,通常由12個管理商務的代理人組成一個單一的團體,一般由三、四個職位較高的成員組成一個特派委員會,直接受倫敦東印度公司董事會領導,這個特派委員會的首領,中國人稱之為大班。

早期中英貿易中,英國輸華的商品主要是毛紡織品、印度棉花和檀香等;中國輸英的主要商品有茶葉、絲綢、瓷器、漆器等,而以茶葉為大宗。茶葉得到英國人的特別青睞,因此輸入量猛增。1664年,茶葉輸入英國只有二磅二盎司(約一公斤),是當作葯材用天平稱售的。一個世紀後,英倫三島上已經是無人不知茶,無人不飲茶。1770-1774年,平均每年從中國輸入茶葉4.2065萬擔(合560.8527萬磅)。1800-1804年,平均每年增到22.1027萬擔(合2946.953萬磅)。茶葉在英國已經成為非常流行的全國性飲料,以至國會的法令限定東印度公司必須經常保持一年供應量的存貨。

英國需要大量的中國商品,而英國商品在中國市場上幾乎沒有銷路,東印度公司的對華貨易一直處於逆差的不利地位,英國不得不主要靠輸出白銀來維持對華貿易。英國來華的第一艘商船,沒有賣出一件英國商品,卻拋出了8萬銀元。1722-1723年,東印度公司有4隻船到廣州,船上所載貨物,90%以上是白銀。英國工業革命以來棉紡織業大為發展,但棉紡織品仍然在中國沒有多少銷路,中英貿易逆差沒有多少改變。1792-1807年,英國從廣州進貨達2700萬鎊(一鎊約合銀3兩)而輸往廣州的貨物只有1600多萬鎊,逆差額達1100多萬鎊。唯利是圖的英國資產階級決不甘心長期處此不利地位,為了扭轉貿易逆差,東印度公司費盡心計,終於找到了 鴉片這種毒品,並確立了向華大量輸入鴉片的政策。

(三)東印度公司攫取鴉片專賣權

鴉片又稱「阿片」,俗稱大煙,又名阿芙蓉,它是由罌粟果中的汁液提煉而成的。罌粟原產於小亞細亞、東南歐一帶,後來傳至阿拉伯、印度。罌粟是一種美麗的草本植物,其枝桿呈綠色或白色,其花有鮮紅、橙紅,粉紅或白色,其果實呈球狀,內含白色的法液。罌粟含有大量的生物鹼,嗎啡、可卡因、那可汀等,具有提神、止瀉、鎮痛、辟瘴等作用,所以最初是作為葯用的,中國從唐朝時作為葯材從阿拉伯輸入少量的鴉片。16世紀以來,隨著西方殖民主義的頻頻東來,吸食鴉片的惡習從南洋逐漸傳至中國。葡萄牙人竊據澳門並開了由海外向中國輸入鴉片的惡例,從此,荷蘭、英、法、美等殖民者步其後塵,開始競相向中國輸入鴉片。

鴉片不是英國的產品,但英國殖民地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鴉片產地。東印度公司征服印度後,以貸款的方式強迫印度農民種罌粟,擴大鴉片生產,然後運往中國。英國商人在對華販賣鴉片中賺了大錢,嘗到了甜頭。東印度公司為了壟斷鴉片貿易,排斥葡萄牙、荷蘭、法國、美國等西方競爭者,於1773年確立了鴉片專賣權。英國殖民者強迫印度罌粟種植者按照規定的價格將鴉片出售給東印度公司,而不許出賣給其它公司。東印度公司用低價收購了印度農民鴉片,然後在加爾各答以高價拍賣給港腳商人,港腳商人再以更高的價格運往中國非法販賣。所謂港腳商人,是指那些往來於中國、印度間進行貿易的私商,他們或是英商,或是印度商人,其所進行的私人貿易,即所謂的港腳貿易。他們擁有的在中印之間運貨的商船,叫港腳船。港腳船雖不屬於東印度公司,但它卻是由東印度公司發給特許證,並在公司的一般控制下進行航運和貿易的。

東印度公司從鴉片專賣中獲取了大量的高額利潤。1805年,東印度公司在加爾各答拍賣的鴉片價格為每箱988盧比,而它收買的價格只有160盧比,利潤率高達517.5%;港腳商人到廣州的賣價為3500盧比,除去少量的流通費用,利潤率達254.25%。1813年,一箱鴉片(公班土)成本費用是237盧比,而拍賣價格為2428盧比,東印度公司販煙利潤高達924%。這樣高的利潤,在世界貿易史上是空前的(牟安世:《鴉片戰爭》)。1797-1817年的21年中,東印度公司在加爾各答拍賣鴉片獲得的凈利潤,達11054.758萬盧比。

攫取鴉片專賣權是東印度公司推行鴉片貿易的第一步。1780年,東印度公司又宣布對鴉片運輸「實行了它的壟斷權,把所有這種貿易全部握在自己手裡」(馬士:《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第1卷)。1797年,它又進一步壟斷了鴉片製造權。對華鴉片貿易,在東印度公司的壟斷下,急劇發展起來。

❽ 捷豹路虎是印度車事情沒你想像中那麼簡單!

重量級的公司推動著世界進步,推動著全球化發展,也推動著一個國家的影響力向外部的擴張。想像一下,如果沒有好萊塢電影,也沒有肯德基、蘋果、通用汽車、迪士尼等公司在中國開展業務,我們對美國的了解也不會深刻。同樣,也正因為印度鮮有具有世界競爭力的公司,所以我們對印度的了解非常淺薄,絕大多數人也僅僅是通過幾部印度的電影、印度的神油或者印度閱兵的神操作等等,才對這個國家有一些大致了解。

捷豹路虎與印度車完全不是等號的關系

雖然塔塔汽車並沒有在中國有銷售,但塔塔汽車也在中國有零部件相關的業務。塔塔集團其他公司也與中國有不少業務聯系,比如,塔塔咨詢服務公司就在中國設立了合資公司,塔塔的通信服務公司與華為中興也有業務往來。

開個玩笑來結尾,塔塔汽車收購捷豹路虎最大的收獲可能是提高了知名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閱讀全文

與英倫為什麼在印度賣的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是個怎麼樣的國家 瀏覽:685
印尼種植園哪裡好 瀏覽:242
英國現在怎麼沒什麼存在感 瀏覽:860
印尼什麼駕照回國可以換A2證 瀏覽:584
中國大唐附近哪裡有酒吧 瀏覽:672
中國疫情為什麼不封國 瀏覽:466
怎麼才能從印尼進口燕窩 瀏覽:138
西安包裹越南專線哪裡有 瀏覽:513
伊朗最高的塔叫什麼 瀏覽:812
美國人好中國人哪個智商高 瀏覽:258
中國澤大是哪個大學 瀏覽:77
湛江飛英國倫敦要多久 瀏覽:452
結腸癌吃什麼印度仿製葯 瀏覽:939
伊朗少將做了什麼要被殺 瀏覽:631
泰國寄什麼快遞到中國 瀏覽:565
亞馬遜中國工作怎麼樣 瀏覽:97
義大利科技有哪些 瀏覽:385
越南胡志明市在古代叫什麼 瀏覽:629
伊朗為什麼擁有兩洋艦隊 瀏覽:126
中國哪些賽艇項目強 瀏覽: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