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核電發展怎麼樣

印度核電發展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2-05 02:34:03

① 核電站的全球核電

全球核電概況(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統計)年份核電運行機組總數核電站發電量增長已建成總裝機容量在建核電機組數在建總裝機容量擬建核電站數擬建總裝機容量1984年34座17%2200億瓦14座1986年末376座2769.75億瓦135座1469.31億瓦124座1218.9億瓦1987年6月底389座3000億瓦相當於700多萬桶石油的能量1988年420座2012年11月末437座371,762 兆瓦64座1986年末,核電站發電量佔世界發電總量的比重已上升到了15%。同時,核電站發電量占各國發電總量的比重,法國為70%,比利時為67%,瑞典為50%,瑞士和西德兩國分別為39%和30%,日本和美國兩國分別為25%和17%。
總部設在奧地利的國際原子能機構2013年7月15日發表報告,評估2012年以來的核電站安全形勢。報告指出,核電國家2012年在加強核安全方面取得顯著進步,但437座運行中的核反應堆機組中,有162座使用已超30年,有22座使用超過40年,因此核電站老化問題依舊是各方面臨的挑戰。 CalderHall核電站
CalderHall核電站是英國建成的第一座核電站,建於坎布里亞郡,它是鎂諾克斯氣冷堆的原型,於1953年興建,1956年開始向國家電網送電,是世界上第一座商用核電站。
欣克利角核電站
欣克利角核電站,有欣克利A核電站、欣克利B核電站、欣克利C核電站。欣克利A核電站,屬於壓水堆核電站,始建於1957年,2000年被關閉。欣克利B核電站,屬於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始建於1976年,目前正在使用。欣克利C核電站,正在籌建。
哈特爾普爾核電站
哈特爾普爾核電站是一個核電站位於口的北部央行河T恤,2.5英里(4.0公里)的南哈特爾普爾在達勒姆郡,英格蘭東北部。該站有一個輸出1,190凈電氣兆瓦,這是需求相當於150萬的電力需求的家庭或能源3%的英國。電力是二產,通過使用先進氣冷反應堆(地帶)。 三里島核電站
三里島核電站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哈里斯堡,薩斯奎哈納河三里島。三里島核電站採用壓水反應堆結構。三里島沸水式反應爐的功率為95萬千瓦,每小時可產生每平方吋985磅壓力的飽和蒸汽7,620,000磅。 2013年1月23日,據世界銀行收集的數據,中國等金磚4國過去40年(1971-2010)歷年的核電量變化圖如上。統計單位是千瓦時,即日常所謂的度。
俄羅斯是核電技術較發達的國家,雖然最早的數據是1990年的,但其核電歷史可追溯至前身蘇聯時期的1954年,迄今核電總量仍明顯領先其他3國。
巴西的核電始於1984年,該國側重於水電,核電雖有發展但不是國家能源戰略的重點。
印度的核電歷史其實相對悠久,1971年即有核電站投入使用,但印度並不特別重視核電,近年來比例大致維持在2.5%附近,而核電總量的增速僅略有提升。
中國的核電起步最晚,時間是1992年,中國長期以來發電都高度依賴於煤炭,核電比例是金磚4國中最低的。但近年來隨著基礎設施的增強,中國的核電總量飛速增長。

② 隨著世界各國對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和環境保護的日益

加強,清潔能源的推廣應用已成必然趨勢。專家預測,由於天然氣聯合循環發電具有高效、運行靈活、投資少和建設時間短等優勢,其發電佔全世界發電燃料的比例,將從2003年的19%增加到2030年的22%。2003~2030年,天然氣發電裝機容量將增加10.7億千瓦,佔全球發電裝機容量的比例將從27%增加到33%。核電發展也呈現提升勢頭。展望未來,2003~2030年,國際上核電裝機容量將從3.61億千瓦增加到4.38億千瓦。其中,中國、印度和俄羅斯核電裝機容量增加最多。全世界核電發電量將從2003年的2.5萬億千瓦時,增加到2030年的3.3萬億千瓦時。水電及其他清潔能源發電均有望提高。到2030年,聯網的水電和其他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將比2003年增加5.53億千瓦。這其中,大部分的增長來自亞洲國家的大型水電。中國將是水電增加最多的國家,印度、寮國和越南都有開發水電的計劃。而受高油價等因素影響,用燃油發電佔全世界發電的比例將從2003年的10%降低到2030年的7%。

③ 核電發展

1979年發生在美國三哩島核電站核事故和1986年發生在前蘇聯(現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核事故,是核電發展史上最嚴重的兩次事故,事故引發人們對於核電的憂慮,此前已經「狂飆突進」了將近20年的全球核電發展也很快來了個「急剎車」。
數據顯示,兩次事故後的20多年間,全球新投運的核電機組僅110多台,而同期關閉的核電機組卻高達80台以上,實際等於20年間新增核電機組30台左右。作為對比,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全球投入運營的核電機組高達417台,其中大約有350台至今仍在服役。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2010年8月的報告,2008年和2009年是全球核電有著轉折意義的兩年。自切爾諾貝利核電事故發生以來,全球核事業發展逐漸減速,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新建的核電機組更是降到了冰點。
2008年全球沒有任何新反應堆並網,從而成為自1955年以來惟一沒有新反應堆投入運行的一年。然而2009年和2010年兩年中,雖然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未息,而且核電核電裝機容量連續兩年下降,但對未來增長的預測卻一直在上調。核反應堆開工建設的數量2008年為10座(是1987年以來數量最多的一年),2009年為12座,從而再度延續了2003年開始的連續上升趨勢。
自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泄漏至福島核危機之前的近25年間,全球未發生一起類似福島核電站這樣的大規模放射性物質泄漏事件。這也令公眾對核電的信心略有改善。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2010年8月的報告稱,「在一些國家開展的民意調查顯示,人們提高了對核電的接受度。」
這份報告顯示,在當時已擁有核電站的29個國家中,只有2個國家打算在當前的核電廠達到其壽期或達到商定的累積功率輸出時逐步取消核電廠;有5個國家正在審查能源需求並將核能列為潛在方案;有4個國家允許提出新電廠申請,但不採取鼓勵措施。而支持建造新電廠的國家有5個,正在建造新電廠的國家高達13個。
與此同時,幾乎所有新興國家,尤其是亞洲各國都有能源供應不足的問題。因此,興建核電站成了許多國家認真考慮的選擇。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等此前並未擁有核電站的國家都計劃今後十年內興建核電站。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報告,有高達31個國家有興趣引入核電站。

④ 印度已建成的核電站有多少個

印度現有7個已建成的核電站,共20個反應堆在運行,裝機容量約440萬千瓦。核電在印度發電量中只佔到不到4%。

主要包括:

1、塔拉波(Tarapur) 核電站 ,印度第一個核電站,位於拉賈斯坦邦。

2、蓋加 (Kaiga) 核電站 ,位於 位於卡納塔卡邦。

3、格格拉帕爾 (Kakrapar) 核電站 ,位於古吉拉特邦。

4、卡爾帕坎姆(Kalpakkam) 核電站,位於泰米爾納德邦 。

5、納羅拉(Norora) 核電站,位於北方邦。

6、拉瓦巴塔 (Rawatbhata )核電站,位於拉賈斯坦邦。

7、庫丹庫拉姆(Kudankulam)核電站,位於泰米爾納德邦,是目前印度最大的核電站,2013年開始發電。

⑤ 核電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您好!核電自1951年12月美國實驗增殖堆1號(EBR-1)首次利用核能發電,1954年6月蘇聯第一座核電廠首次向電網送電,到現在已有近50年的歷史,大致經過了驗證示範、高速發展和滯緩發展三個階段。現在處於復甦之前的過渡階段。
1驗證示範階段

1942年12月美國在芝加哥大學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反應堆,證明了實現受控核裂變鏈式反應的可能性。但當時正處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核能主要為軍用服務。美國、蘇聯、英國和法國,配合原子彈的發展,先後建成了一批鈈生產堆,隨後開發了潛艇推進動力堆。
從50年代初開始,美、蘇、英、法等國把核能部分地轉向民用,利用已有的軍用核技術,開發建造以發電為目的的反應堆,從而進入核電驗證示範的階段。美國在潛艇動力堆的技術基礎上,於1957年12月建成希平港(Shippingport)壓水堆核電廠,於1960年7月建成德累斯頓(Dresden-1)沸水堆核電廠,為輕水堆核電的發展開辟了道路。英國於1956年10月建成卡爾德霍爾(CalderHallA)產鈈、發電兩用的石墨氣冷堆核電廠。蘇聯於1954年建成奧布寧斯克(APS-1)壓力管式石墨水冷堆核電廠後,於1964年建成新沃羅涅日壓水堆核電廠。加拿大於1962年建成NPD天然鈾重水堆核電廠。這些核電廠顯示出比較成熟的技術和低廉的發電成本,為核電的商用推廣打下了基礎。
2高速發展階段

60年代末70年代初,各工業發達國家的經濟處於上升時期,電力需求以十年翻了一番的速度迅速增長。各國出於對化石燃料資源供應的擔心,寄希望於核電。美、蘇、英、法等國都制訂了龐大的核電發展計劃。後起的聯邦德國和日本,也擠進了發展核電的行列。一些發展中國家,如印度、阿根廷、巴西等,則以購買成套設備的方式開始進行核電廠建設。
美國輕水堆核電的經濟性得到驗證之後,首先形成核電廠建設的第一個高潮, 1967年核電廠訂貨達到25.6GW;從1969年開始,美國核電總裝機容量超過英國,居世界第一位,1973年美國核電總裝機容量佔世界的2/3。1973年世界第一位石油危機後,為擺脫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形成了第二個核電廠建設高潮。1973、1974兩年,共訂貨66.9GW,核電設備製造能力達到每年25~30GW。美國還通過出口輕水堆技術和開放分離功市場,使輕水堆成為世界核電廠建設的主導堆型。
在核電大發展的形勢下,美、英、法、聯邦德國等國還積極開發了快中子增殖堆和高溫氣冷堆,建成一批實驗堆和原型堆。
3滯緩發展階段

1979年世界發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機。在這以後,各國經濟發展速度迅速減緩,加上大規模的節能措施和產業結構調整,電力需求增長率大幅度下降。1980年僅增長1.7%,1982年下降了2.3%。許多新的核電廠建設項目被停止或推遲,訂貨合同被取消。例如1983年以前美國共取消了108台核電機組以及幾十台火電機組的合同。
1979年3月美國發生了三里島核電廠事故, 1986年4月蘇聯發生了切爾諾貝利核電廠事故,對世界核電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公眾接受問題成為核電發展的障礙之一,有一些國家如瑞士、義大利、奧地利等已暫時停止發展核電。
為保證核電的安全性,美國在三里島事故後所採取的提高安全性的措施,使核電廠建設工期拖長,投資增加,核電廠的經濟競爭力下降,特別是投資風險的不確定性阻滯了核電的繼續發展。
從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開始,各核工業發達國家積極為核電的復甦而努力,著手制訂以更安全、更經濟為目標的設計標准規范。美國率先制訂了先進輕水堆的電力公司要求文件(Utility Requirements Document,URD),同時理順核電廠安全審批程序。西歐國家制訂了歐洲的電力公司要求文件(EUR),日本、韓國也在制訂類似的文件(分別為JURD和KURD)。這些文件的基本思想和原則都是一致的。各核電設備供應廠商通用電氣按URD的要求進行了更安全、更經濟輕水堆型的開發研究,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同日本東芝公司、日立公司聯合開發了改良型沸水堆ABWR,美國ABB-CE開發了改良型壓水堆系統80+,美國西屋公司開發了非能動安全型壓水堆AP-600,法國法馬通公司和德國西門子公司聯合開發了改良型歐洲壓水堆EPR等,其中ABWR、系統80+和AP-600已獲得美國核監管委員會(USNRC)的最終設計批准書(final design approval,FDA),並有兩台ABWR機組在日本建成投產,運行情況良好。另有四台ABWR機組正分別在日本(兩台)和中國台灣(兩台)建造。與此同時,一些發展中國家也繼續堅持發展核電。中國大陸在90年代初建成三台機組,目前在建的有8台。中國還在幫助巴基斯坦建造300MW的恰希馬壓水堆核電廠。此外,印度、巴西、伊朗等國也在建設核電廠。1998年底在建的36台核電機組中大部分屬於發展中國家。
4美國的核電發展

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在1951年規定,要在優先發展軍用生產堆和動力堆的條件下,發展民用發電堆。1953年5月原子能委員會給國會兩院提出報告,美國應在民用核能方面保持世界領先地位。1954年艾森豪威爾政府向國會提出修改原子能法,允許私營企業取得反應堆所有權,但核燃料仍歸政府掌握,允許私人使用。在此政策指引下,美國政府與私營企業簽訂合同,建設了第一批實驗驗證性核電廠。這個時期的核電發展,由美國政府負責研究開發及核島的建設和運行,私營企業僅負責廠址准備和常規島建設。合同期滿後,由原子能委員會負責拆除退役,核電廠的風險絕大部分由政府承擔。1957年9月頒布的普賴斯-安德生法案又規定,一旦發生核事故,全部賠償金額限於5.6億美元,其中由政府承擔5億美元,進一步推進了核電的發展。1962年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向肯尼迪總統建議:認為核電經濟性已優於常規火電,發展核電可為電力供應節約大量資金,並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核燃料私有。該建議在1964年原子能法的再次修改中被採納。在核電技術趨於成熟時,為佔領核電的國際市場,60年代末美國政府批准低富集鈾的出口,把美國的輕水堆推向世界。70年代後期,美國的核電發展轉入低潮,1978年以後沒有任何核電廠訂貨。
關於快中子增殖堆的研究發展,1971年6月尼克松總統宣布要在1980年建成快中子商用示範性克林奇河核電廠。1977年4月卡特總統以防止核擴散為由,提出了限制核電發展的政策,決定停止克林奇河快中子堆核電廠的建設和燃料後處理技術的開發。
5蘇聯(俄羅斯)的核電發展

蘇聯在軍用石墨水冷型生產堆的基礎上,開發建設了一批石墨水冷堆核電廠,最大機組容量達1500MW。又在軍用潛艇動力堆的基礎上,開發了具有蘇聯特點的壓水堆核電廠,有440MW(WWER-440)和1000MW(WWER-1000)兩個級別的機組,不僅在國內建造,還出口到東歐各國和芬蘭。
蘇聯國家計劃委員會於60年代提出了能源發展政策,決定在烏拉爾山以西地區不再建造常規火電廠,只建造核電廠。同時考慮到天然鈾資源的長期持續穩定供應問題,決定大力開發快中子增殖堆核電廠。蘇聯成為快中子增殖堆技術最先進的國家之一。70年代建成的原型快堆BN-350和示範快堆BN-600,至今仍在運行,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蘇聯在發展核電過程中缺乏國際交流。特別是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由於缺乏安全意識,基本安全原則和裝置設計有缺陷,於1986年釀成災難性事故,其後果遠遠超越了國界。在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之後積極採取措施改進安全性,其中包括建立獨立於核工業的國家核安全監管機構,實施質量保證制度,加強同西方國家交流經驗,以及爭取國際機構和西方國家的支援。
在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的核工業體制進行了重組,把一些原來在烏克蘭等國生產的設備,逐步轉到俄羅斯的工廠生產。隨著世界各國向更安全、更經濟的新一代堆型發展,俄羅斯也積極進行新堆型的開發,如百萬千瓦級WWER-1000機組的改良型V-428型和WWER-640型中型核電機組。
6英國的核電發展

英國在1956年10月建成卡爾德霍爾產鈈、發電兩用石墨氣冷堆核電廠之後,陸續建設了一批石墨氣冷堆核電廠,因利用鎂合金作包殼,稱為鎂諾克斯反應堆(MGR)。英國曾一度是世界上核電總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
70年代美國輕水堆佔領國際市場後,英國的石墨氣冷堆很難同美國的輕水堆相競爭,為提高機組的經濟性,研究開發了改進氣冷堆(AGR),但仍不能同美國輕水堆相競爭,終於未能打進國際市場。
英國也重視其他堆型的發展,曾建設了一座高溫氣冷堆(Dragon),一座實驗快堆(DFR)和一座原型快堆(PFR)。
英國核電發展長期處於低潮的主要原因:一是在北海發現了大型油田,能源問題得到緩解,對核電的需求不迫切;二是英國在核能發展上實行國家所有制,主管核能開發的國家原子能局UKAEA和經營核電廠的國家電力局CEGB和SEGB未能及早下決心放棄石墨氣冷堆的技術路線。直到80年代後期才決定引進美國技術,建造壓水堆核電廠(Sizewell-B),已比法國晚了20年。
7法國的核電發展

法國早期發展核電的路線大體上同英國類似,採用石墨氣冷堆。所不同的是,當英國進行批量化建設時,法國注意了每建一座都有所改進,因此在技術上比英國進步快。
60年代末,石墨氣冷堆難於同美國輕水堆競爭的問題一出現,法國政府就十分重視,組織論證,由蓬皮杜總統做出決策,改為發展壓水堆,從美國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建立自己的壓水堆設備製造工業體系。法馬通公司就是這時由法國同美國西屋公司合資成立的,後來變成為法國的獨資公司。法國此時已解決了富集鈾的大量生產問題,因此法國政府決定實施標准化、批量化建設方針,制訂了一個每年投產七台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機組的龐大的核電發展規劃,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法國建造核電廠的比投資是世界上最便宜的,發電成本也低於火電。由於經濟上的優越性,促使核電替代火電取得成功,到1998年核發電量已佔全國總發電量的76%。
8加拿大的核電發展

加拿大發展核電起步較早,在50年代即開始了重水慢化、冷卻的天然鈾動力堆的開發。1962年,第一座實驗堆NPD(22MW)投入運行。1967年,第一座原型堆道格拉斯角(Douglas Point,208MW)建成投產。加拿大重水堆的特點是使用天然鈾燃料,採用燃料管道承壓的獨特結構,實行不停堆換料,稱作坎杜(CANDU,由Canada,Deuterium和Uranium三字縮成)型。
在原型堆運行成功後,加拿大開展了較大規模商用坎杜堆的建造工作,於1971~1973年先後建成皮克靈(Pickering)核電廠的4台515MW的機組。在此基礎上經過改進,在1976~1979年陸續建成布魯斯(Bruce)核電廠的4台848MW的機組。80年代以後,加拿大在本國又先後建造了14台坎杜型機組。自80年代至90年代初,加拿大原子能公司(AECL)採用計算機控制等先進技術,不斷改進、完善設計,使得CANDU-6型成為當前世界上技術比較成熟的核電廠之一。
加拿大的坎杜型重水堆對發展中國家頗具吸引力,因為:①大型設備較少,便於實現國產化,減少對外國的依賴;②使用天然鈾燃料,容易取得;③不停堆換料提高了電廠可利用率,使核電廠有良好的經濟性。所以在70年代初即向巴基斯坦和印度出口,隨後陸續又向韓國、阿根廷、羅馬尼亞出口7台機組。中國秦山三期核電廠兩台728MW的機組也採用CANDU-6型,將於2003年投產。
9日本的核電發展

同美、蘇、英、法相比,日本在發展核電方面是個後起的國家。由於日本能源資源缺乏,工業發展較快,能源的持續穩定供應是日本政府最關注的問題之一。日本政府認為由於核燃料便於儲備,核電可視作「半國產的能源」,有助於減少石油的進口,對實現能源多樣化、克服脆弱的能源供應結構有重要作用。因此日本政府一貫積極推進發展核電,70年代石油危機之後也並未因世界核電發展進入低潮而動搖。
日本第一座商用核電廠(166MW的東海村)是從英國進口的石墨氣冷堆核電廠(1966年投產,1998年關閉)。後來改為採用美國的輕水堆。有四家電力公司採用壓水堆,五家電力公司採用沸水堆。由日本的設備製造廠商三菱公司同美國西屋公司合作掌握了壓水堆核電技術,東芝公司和日立公司同美國通用電氣公用合作掌握了沸水堆核電技術。
在新一代更安全更經濟的堆型開發上,日本在同美國合作中發揮更大作用。標准化的1350MW先進壓水堆APWR於1990年完成設計工作。標准化的先進沸水堆ABWR在柏崎·刈羽核電廠6號、7號機組中被採用,於1991年訂貨,1997~1998年建成投產,是世界上最早建成的滿足電力公司要求文件的新一代堆型。
為解決核燃料的長期穩定供應問題,日本政府還積極支持快中子增殖堆技術的開發,先後建成常陽(Joyo)快中子實驗堆和文殊(Monju)快中子原型堆。為研究鈈的再循環利用,建成了一座普賢(Fugen)先進轉化堆ATR。
10中國的核電發展

中國為了打破超級大國的核壟斷,保衛世界和平,從50年代後期即著手發展核武器,並很快掌握了原子彈、氫彈和核潛艇技術。中國掌握的石墨水冷生產堆和潛艇壓水動力堆技術為中國核電的發展奠定了基礎。80年代初期,中國政府制訂了發展核電的技術路線和技術政策,決定發展壓水堆核電廠。採用「以我為主,中外合作」的方針,引進外國先進技術,逐步實現設計自主化和設備國產化。
自主設計建造的秦山核電廠300MW壓水堆核電機組,於1991年底並網發電,1994年4月投入商業運行。同香港合資,從外國進口成套設備建造的廣東大亞灣核電廠,兩台930MW壓水堆機組,分別於1994年2月1日和5月4日投入商業運行。
目前正在建設4座核電廠8台機組。秦山二期核電廠兩台600MW壓水堆機組按自主設計、自主管理方式建設。嶺澳核電廠兩台1000MW壓水堆機組按大亞灣核電廠方式建設,改為完全由中方自主管理,請外商當顧問,提高了設備國產化的比例。秦山三期核電廠兩台700MW坎杜型重水堆機組由加拿大原子能公司按交鑰匙方式總承包建設。田灣核電廠兩台WWER-1000(V-428型)壓水堆機組從俄羅斯進口成套設備。以上各機組計劃於2003年至2005年建成。
中國台灣現有三座核電廠6台機組,其中4台是沸水堆,2台是壓水堆,總裝機容量為4884MW,都是引進美國技術建造的。正在建設的第四座核電廠,兩台機組都採用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同日本東芝、日立公司聯合開發的先進沸水堆(ABWR),裝機容量為1300MW。謝謝閱讀!

⑥ 印度那麼窮怎麼還有核彈

事實上,在大家心中,印度是一個貧窮的國家,所以他們根本就沒有這樣的能力造出核彈,可是因為印度本身也是一個很有野心的國家,並且他們還有被害妄想症,總想著亞洲有國家要和他們爭奪印度洋的歸屬權,所以很重視核武的發展。而印度的核原料其實很豐富,所以他們從發展核電站開始,就受到了來自美國和俄羅斯的幫助,之後更是在這兩個國家的幫助下建立了完整的核工業體系,在民用核能發展上,更是走在了世界前短。其實印度之所以能將核武發展起來,主要就是因為有美俄的幫助,因為這兩個大國一直在爭取印度,所以他們想將這個國家先武裝起來,這樣才能制衡亞洲的一些國家。望採納

⑦ 急求,印度新德里發電方式(工廠用電),各種方式所佔比例

至2011年,印度水電站的比例應在18-25%;核電2%;火力發電佔75-80%。
因印度人口劇增,經濟發展,有電需求巨增,導致水電比例持續下降(水電建設周期長,且技術原因,其國內政治原因等),火電比例急劇上升,而印度不是合法的核國家,因而各國對印度的核電設備和技術出口都存在很嚴格的限制,所以雖然印度核電眾多,但多是小核電,且效率極低。
新德里周邊無大型水電站和核電站,所以以火電為主!

⑧ 核能利用對環境的影響

核能開發利用現狀及對環境的污染
唐 浩
【關鍵詞】:能源危機 核能發展 開發利用現狀 核電 環境污染

【摘要】:面對日益加劇的能源危機以及化石能源的利用產生的溫室效應、環境污染等問題,世界各國都對能源的發展決策給予極大重視。核能是一種清潔、安全、技術成熟的能源,開發利用核能成為能源危機下人類做出的理性選擇。本文著重闡述了核能的發展歷程、核能的開發利用現狀以及核能的開發利用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分析了核能、核電相對於傳統能源的明顯優勢,指出了大力開發利用核能、發展核電是實現人類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清潔、高效的核能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能源是人類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保障性資源,同時能源問題也是世界性的問題。目前人類所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自19世紀70年年代產業革命以來,化石燃料的消費量急劇保持增長,90%以上的世界經濟活動所需的能源都依靠化石能源提供,由於大量消耗,這類資源正趨於枯竭;同時化石燃料的大規模利用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導致了溫室效應和全球氣候變暖等一系列環境問題。能源危機與環境危機日益緊迫,尋找新的清潔、安全、高效的能源是人類所面臨的共同任務。
現代社會中,除了煤炭、石油、天然氣、水力資源外,還有許多可利用的能源,如風能、太陽能、潮汐能、地熱能等等,但是由於技術問題和開發成本等因素,這些能源很難在近期內實現大規模的工業生產和利用;而核能是一種經濟、安全、可靠、清潔的能源,同各種化石能源相比起來,核能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危害更小,這些明顯的優勢使核能成為新世紀可以大規模使用的安全和經濟的工業能源。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前蘇聯、美國、法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建造了大量的核電站, 由於核電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和廣闊的利用前景,和平發展利用核能將成為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能源產業的發展方向。
1 能源危機與發展核能的必然性
由於人類對化石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可供開採的化石能源日益衰竭,在世界一次能源供應中約佔87.7% , 其中石油佔37.3%、煤炭佔26.5%、天然氣佔23.9%。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雖然發展迅猛、增長很快, 但仍保持較低的比例, 約為12.3%。根據《2004年BP 世界能源統計》, 截止到2003年底, 全世界剩餘石油探明可采儲量為1565.8億噸, 2003年世界石油產量為36.79億噸, 即可供開采年限大約42 年。煤炭剩餘可采儲量為9844.5 億噸, 可供192 年,天然氣剩餘可采儲量為175.78 萬億立方米, 可供67 年。化石燃料在使用過程中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溫室效應、酸雨和全球氣候變暖等全球性的環境問題不斷加劇,資源危機和環境危機使人類文明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制約和挑戰。
在已知的可再生新能源中,由於技術上的困難和經濟性等因素,已開發的太陽能、風能、沼氣等均未能大規模利用,只有水電資源已大規模開發利用,盡管尚可繼續開發,但僅靠水電資源難以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由此看來 ,要使可再生能源達到全面應用並足以支持經濟持續發展的水平,還需要相當一段進一步開發的時期。由於新的可再生清潔能源目前面臨技術和成本的問題,只有核能是一種既清潔、又安全可靠且經濟上具競爭力的最現實的替代能源。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一位專家發表的報告,一座裝機容量為100萬KW 的燃煤電廠,每年要耗煤250萬噸,所排放的廢物有:二氧化碳650萬噸(含碳200萬噸),二氧化硫1.7萬噸,氮氧化物4000噸,煤灰28萬噸(其中含有毒重金屬約400噸)。而同樣規模的一座壓水堆核電站,每年才消耗低濃鈾25噸(相當於天然鈾150噸),所排放的廢物為:經處理固化的高放廢物9噸(體積約3立方米),將被存放於地下深層與環境隔絕的岩井中,另有中放廢物200噸、低放廢物400噸。核電廠不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且1kgU-235裂變產生的能量相當於200噸標准煤。據有關報告顯示,現在世界每年因燃燒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已達55億噸(以碳計)之多,而截止1993年的統計,由於使用核能發電已使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減少了8%。所以在未來相當一段時期內,發展利用核能將成為21世紀人類應對能源危機和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2 核能的發展歷程與開發利用現狀
2.1 核能發展的簡單歷程
人類對核能的現實利用始於戰爭。核能的戰爭用途在於通過原子彈的巨大威力損壞敵方人員和物資, 達到制勝或結束戰爭的目的, 目前人類對核能的開發利用主要是發展核電, 相對與其他能源, 核能具有明顯的優勢。核電站的開發與建設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1954年,前蘇聯建成電功率為5000kW 的實驗性核電站;1957年,美國建成電功率為9萬kW 的希平港原型核電站;這些成就證明了利用核能發電的技術可行性。國際上把上述實驗性和原型核電機組稱為第一代核電機組。
20世紀60年代後期以來,在試驗性和原型核電機組基礎上,陸續建成電功率在30萬kW 以上的壓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等核電機組,它們在進一步證明核能發電技術可行性的同時,使核電的經濟性也得以證明:可與火電、水電相競爭。20世紀70年代,因石油漲價引發的能源危機促進了核電的發展,目前世界上商業運行的四百多座核電機組大部分是在這段時期建成的,稱為第二代核電機組。
第三代核電設計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 第三代核電站按照URD或EUR 文件或IAEA 推薦的新的安全法規設計,但其核電機組的能源轉換系統(將核能轉換為電能的系統)仍大量採用了第二代的成熟技術,預計一般能在2010年前進行商用建造。從核電發達國家的動向來看,第三代核電是當今國際上核電發展的主流。
與此同時,為了從更長遠的核能的可持續性發展著想,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工業發達國家已經聯合起來組成「第四代國際核能論壇」(GIF),進行第四代核能利用系統的研究和開發。第四代是指安全性和經濟性都更加優越,廢物量極少,無需廠外應急,並具有防核擴散能力的核能利用系統,其目標是到2030 年後能進行商用建造。
2.2 世界核能的利用現狀與核電的發展
1954年前蘇聯世界建成第一座發電功率為5000KW 的試驗性核電站, 美國則在1957年12月建成了發電功率達90000KW的希平港壓水堆核電站。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 是世界各國經濟快速發展時期, 電力需求也以十年翻一番的速度迅速增長, 此時, 核電的安全性和經濟性得到驗證, 相對於常規發電系統的優越性鮮明地顯現出來, 給核電發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市場。核電迅速實現了標准化、批量化的建設和發展。
國際原子能機構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 立陶宛核能發電在全國發電總量中所佔的比重接近80%, 這一比重在世界上是最高的。在世界主要工業大國中, 法國核電的比例高, 核電占國家總發電量的78%, 位居世界第二, 日本的核電比例為40%, 德國為33% , 韓國為30% , 美國為22% , 而我國僅為2%右, 發展空間很大。
由於三里島核電站事故尤其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 核能在上世紀90年代發展速度明顯放緩, 核恐懼和高成本使得核能利用較高的發達國家重新審視核電的利弊, 美國90年代一直致力於核電站的維護而不是新建; 在歐洲, 許多國家也在討論如何迅速關閉其核電廠。但進入新世紀核電又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出現了較快的發展勢頭。截至2007年12月, 全世界正在運行中的反應堆有439座, 相比2002年的444座微量下降, 但發電能力穩步上升, 總發電量達到37117GW , 全世界核電供應已經達到總供電量的16%, 許多國家達到總供電量的1/3。
隨著國際能源價格的進一步飆升, 2000年以來發達國家正在轉變其原有的核電發展態度, 調整原有的核電發展計劃。美國2005年通過能源政策法, 聯邦政府開始積極鼓勵建設新的反應堆。英國政府在2008年2月宣布將投巨資發展核電,在2020年以前, 新建反應堆6個, 使英國的電力供應提高18%。據國際原子能機構預測, 到2030年, 全球核電所佔份額將增加到27%。正在崛起的發展中國家能源需求旺盛, 其核能增長最快, 1999到2020年間將增長417% , 尤其是發展中的亞洲, 據世界原子能機構的統計, 未來65座正在興建或正在立項的核電站中, 2/3分布在亞洲各國。中國目前運行核電機組11個,核電比例為119 % , 核電裝機容量900萬千瓦, 計劃到2020年提高到4000萬千瓦。印度運行核電機組17個, 核電比例為216% , 計劃到2020年增加20至30個新核電機組,所以目前核電的擴展以及近期和遠期的發展前景仍集中在亞洲,亞洲地區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發展核電的勢頭強勁。
2.3我國能源的利用特點與核能的開發利用現狀

3 核能的利用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雖然核能具有來源豐富、安全、清潔、高效等明顯的優點,但是核能仍然可能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對人類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重大損害。核能的利用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主要是放射性污染。核能利用上的任何疏忽、無知、差錯,其結果並不亞於爆發一場小型核戰爭,有時甚至遺患無窮,給人類的生活乃至生存,投下可怕的陰影。目前核陰雲主要來自核廢料的嚴重污染,使用核能所產生的核廢料會產生危險的輻射,並且影響會持續數千年。
到目前為止,全世界核能民用的歷史上僅發生過兩起重大核安全事故。1979年3月,美國三哩島核電站二號堆發生了一次嚴重的失水事故,幸好由於堆的事故冷卻緊急注水裝置和安全殼等設施發揮了作用,使排放到環境中的放射性物質含量極小,雖然並沒有造成大的人員傷亡但在經濟上卻造成了10到18億美元的損失,事故的危害尚在進一步觀測調查中。1984年4月,前蘇聯基輔附近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事故,造成大量的發射性物質泄漏,30km范圍內的居民被迫撤離,歐洲不少國家也受到輕微的核污染,引起了強烈的國際反響。據報道,有31人死亡,203人受傷,135000人被疏散。
當前對環境造成污染的放射性核素大多來自核電站排放的廢物,核電可能產生的放射性廢物主要是放射性廢水、放射性廢棄和放射性固體廢物。1座100萬KW的核電站1年卸出的泛燃料約為25t,其中主要成分是少量未燃燒的鈾、核反應後的生成物——鈈等放射性核素,核廢料中的放射性元素經過一段時間後會衰變成非放射性元素。此外,還有鈾礦資源的開發問題,由於鈾礦資源的開發造成的廢棄、廢水、廢渣等污染也不可忽視,對鈾尾礦也必須進行妥善處理,如果處理不好,將會覆蓋農田、污染水體,甚至對自然和社會都造成嚴重影響。一旦發生核事故或核泄漏,對人類和環境造成的影響都是災難性的,只有加強核安全和輻射安全的管理,處理好放射性核廢料,合理科學地利用核能,才能保證核能安全的開發利用。
3 展望未來,4 核能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21 世紀初人類面臨發展的能源瓶頸, 傳統能源存量不足, 效率低, 污染大。目前「三足鼎立」的核能、水能、燃氣能中核能優勢明顯, 核電具有資源豐富、高效、清潔而安全的相對優勢, 水電資源的開發取決於長遠生態影響的評估和科學論證, 燃氣能受制於資源的存量, 其他可再生新型能源如風能、生物質能特別是太陽能由於成本高、效率低, 短期內難以成為能源供應主力, 因此, 未來20——30 年核電將會迅速發展以緩解人類能源需求的燃眉之急。

21 世紀的能源格局是核能、水能、燃氣能「三足鼎立」, 核電的開發和利用給生態資源、環保護、社會生活以及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利益, 也對人類的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形成潛在威脅, 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對核電開發和利用進行分析, 能更好地保護環境和促進人類利益。

【參考文獻】
彭俊 愈軍,世界核電現狀與發展趨勢簡介,核安全,2007(4).
傅濟熙,可持續發展與核能利用,中國核工業·核能論壇,1999(2).
歐陽予,核能和平利用的發展歷程與前景展望,電氣技術,2009(8).
譚衡霖 徐光平等,核能利用與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關系,電力環境保護,2008(1).
唐黎標,世界各國如何處置核廢料.
歐陽予,世界核電國家的發展戰略歷程與我國核電發展,中國核電,2008(2).
劉艷紅 李剛,核能是危險還是安全的,科學之友,2009(8).

閱讀全文

與印度核電發展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疫情影響如何應對疫情 瀏覽:413
泰國人多久可以回中國 瀏覽:323
月氏人如何入侵印度的 瀏覽:294
義大利餐酒有哪些地區 瀏覽:214
印度尼西亞橡膠多少錢 瀏覽:250
越南和寮國旅遊哪個好 瀏覽:10
為什麼中國男人那麼短 瀏覽:987
越南的蔬菜沙拉放的什麼汁 瀏覽:103
義大利與浙江哪個好 瀏覽:1001
英國哪裡買韭菜最好 瀏覽:415
國外如何看待中國建黨100周年 瀏覽:972
為什麼火山噴發引發印尼海嘯 瀏覽:597
為什麼義大利人那麼好看 瀏覽:719
為什麼伊朗援助敘利亞 瀏覽:49
伊朗有中國多少武器 瀏覽:614
海運香煙去印尼可以多少條 瀏覽:372
印度辣椒青豆怎麼吃 瀏覽:221
1元rmb在越南可以買什麼 瀏覽:69
中國伊朗的寶寶應該是什麼族 瀏覽:932
英國車為什麼會故障 瀏覽: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