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一寶馬女車主大鬧街頭,「羞辱」交警還打記者,她為何敢如此囂張
印度有一位寶馬女車主在街頭引起騷動,“羞辱”交警,甚至還動手打記者,這位車主之所以如此囂張主要是因為她有一個高官父親。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也是自古以來都存在的道理,雖然是在印度,但所有的人也應該人人平等,這是維持世界和平的准則。那些職務很高的人,能夠有如此厲害的成就,也離不開他們自身的努力,但是一旦出現污點的話,這個人的前途也就被毀了。
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內這位,女子在犯了那麼多錯之後,一周沒有做出任何回應改,如果遇到車禍情況的話,肯定會讓這位高官父親非常的後悔。這位女子的行為也能夠反映出父母的家教行為,如果父母沒有一直縱容孩子的話,這位女子也不可能持續犯錯,甚至公然和警察對抗。
⑵ 印度寶馬女車主因超速被罰大鬧街頭,其行為在法律中如何定性
我認為這種行為已經涉嫌妨礙公務並且違反了相關的交通規則,根據印度的交通規則而言應該要被拘留。
根據印度媒體的報道,印度某地區的交警在路上發現一輛寶馬車存在著超速行為。警方隨即將該車輛攔截下來,對此進行仔細盤查。但是這名女駕駛員卻根本不配合警方的調查,還在言語上侮辱警察對一旁的記者進行毆打。甚至還聲稱自己是官員的兒子,在身份地位上要遠遠高於這些警察和記者,沒有權力來審判自己。很多印度網友對此非常生氣,認為這名女駕駛員的行為太過於惡劣並且不遵守法律。在此次事件之後,這名女駕駛員的父親也在網路上對廣大網友作出道歉。
⑶ 國外最奇葩的交規是什麼
我覺得最奇葩的交規應該是俄羅斯的,默許闖黃燈行為,俄羅斯黃燈原則上禁止通行。按照俄羅斯的交規,黃燈原則上是禁止通行的,但如果司機來不及剎車,闖黃燈則被默許,不會被罰款或扣分。
⑷ 指揮對比,印度交警這樣指揮能活著下班嗎
我們經常可以在馬路上看到交警辛苦執勤的身影,一直以來交警在維持交通秩序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每個國家的公安部門都設有交警這一警種,交警對於國家和人民來說都是必不可缺的存在。那麼不同的國家,交警的指揮會有什麼不同呢?美國交警的指揮可以說是花樣百出,他們在馬路上是跳著舞指揮交通的,舞動街頭的情形時常讓路人忍俊不禁。
而中國的交警指揮就顯得簡單多了,他們站姿挺拔,用簡單明了的手勢指揮交通,標準的軍姿和手勢讓人們紛紛稱贊中國交警的專業高效,道路交通也因為他們變得嚴謹有序。每個國家的交通管理部門對交警的現場指揮都有不同的要求,美國、日本和印度就顯得較為隨意。但是這種隨意的指揮手勢常常會造成交通擁堵,無法起到疏通道路的作用。而中國對交警的指揮手勢有著嚴格的要求,也正是由於中國交警始終都保持著嚴謹的指揮,才能使我們的道路暢通無阻。
⑸ 印度奇怪的彎曲軌道,扭來扭去好奇怪,司機是怎麼忍受的
都說印度是一個開了掛的國家,真的是這樣,因為在印度有很多的軌道都是彎曲的,而且整個軌道扭來扭去看上去就非常的奇怪,真的很難想像司機到底是如何忍受這種現象的,但,他們只能這么做!
圖片中的鐵路軌道看起來就像一節又一節的小昆蟲。坑坑窪窪不說還彎彎曲曲,如果你不仔細看,絕對認不出這是一條火車軌道。如果小夥伴們看過類似的視頻,你會發現這個火車在這樣的軌道上行駛,簡直就像昆蟲在地上爬一樣,扭來扭去,更別說速度和穩定了。
司機的忍受能力確實讓人佩服。你們相信像這樣的火車司機遇到這樣的軌道和火車,一開始也許是無法忍受的,但是慢慢也會學著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享受一切。而這一切只是包括沿途的風景和他所在的工作環境。
⑹ 印度一摩托車司機被巨石擊飛身亡,誰該為司機的死負責
近日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視頻,在視頻中印度的一個摩托車司機載著另一名男子行駛在公路上的時候,就在一個拐彎處的地方一個巨石突然從山上滾落下來,直接就砸中了摩托車,而造成這名摩托車司機死亡和這名乘客受傷。而對於這個視頻發出來以後就受到了廣泛網友的關注,而對於摩托車駕駛員被山上滾落下來的巨石咋死的這件事情究竟誰為此負責任。通過本人對此件事情的分析,我覺得這名摩托車駕駛員的死亡由他自己本人和保險公司負責,因為這是不抗拒因素造成的傷害,除了保險公司要理賠一點財產之外,自己也要承受相應的責任。
⑺ 印度黑公交案:情侶被騙入黑公交,女子被6男子折磨1小時,後來怎樣
2012年,在印度發生了一起震驚世界的案件,這起案不僅在印度國內,激起了全國民眾的巨大憤怒,讓印度人民開始為婦女的權益吶喊,甚至在世界范圍內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英國BBC甚至因為這起案件,專門拍了一部紀錄片。這起案件就是印度黑公交案。
案件經過
2012年12月的一天晚上,一對情侶在印度新德里看完電影之後,准備搭公交車回家。兩人在路邊等了很久,一趟公交都沒有出現。就在女方等得著急時,一輛私人運營的「黑公交」迎面而來。因為趕著回家,他們就被人連哄帶騙地上了這輛車。
毫無悔過之心的態度,令人怒火中燒。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印度社會中存在的一些現象。不過,這部紀錄片卻被印度禁播了,理由是它會導致社會騷亂。
女性在體力上還是比男性更為弱勢,這也讓女性更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傷害,而印度在女性權益保護方面,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⑻ 國外的路怒症是怎樣的
一、英國路怒症
英國的男士總以紳士著稱,而英國的路怒症卻沒有紳士的味道,更多的是一種「英式幽默。」
2012年9月,英國伍斯特郡的薩默維爾路,一名男性車主(暫且稱他為A)因臨時變道,被另一名車主(暫且稱為B)叫停,B下車後在A車前「邀請」A下車,B沒有表現的十分憤怒,只是用手指示意A下車,但是A是拒絕的。於是B車主不知從哪牽來一匹馬(牽馬時間不超過2分鍾),騎馬在A車主的車上一頓亂踩,現場雖充斥著兩名車主的憤怒和咒罵,但也有種滑稽的味道。
如果說英國男士的路怒症是一種另類的幽默,那麼英國女人的路怒症給旁人的感覺便是一部《驚聲尖笑》。
同樣是英國伍斯特郡,2013年,據《伍斯特新聞》報道,一名女車主(A)因從超市停車場外出時走進入口車道,與另一名女車主(B)狹路相逢互不相讓。經過一番激烈的口角,最後大打出手,A車主許是剛逛完超市,從車中掏出一把剛買來的菜刀,直追B車主,B車主顯然受到了驚嚇,一路尖叫尋求支援,這場因路怒症引發的鬧劇最後由警察出面制止,車主B除了受到驚嚇和嘲諷並未受到身體上的傷害。
英國伍斯特郡,是英國交通事故最為頻發的一個地區,其中薩默維爾路號稱交通事故街,是英國車禍事故發生率最高的一條街,根據車禍事故保險索賠數據統計,在過去10年中,薩默維爾路上平均每年都要發生10起交通事故保險索賠案。這條街上的居民也被人們稱做是全英國最粗心、最容易發生交通事故的司機群體。為了提醒住在該街區的司機們在冬季安全行車,當地使用至少1500平方米的「塑料氣泡膜」包裝材料將這條街上的幾乎所有物品都「打包」保護了起來。
英國伍斯特郡,薩默維爾路「交通事故街」
如果說英國的路怒症是一種另類的英式幽默,那麼美國的路怒症就是一場西部片了。
二、美國路怒症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數據表明,自2009年至2013年全美發生200多起「路怒」謀殺案件,1.2萬起「路怒」傷害事件,共有1554人死於公路暴怒交通事件,因路怒症而死的美國人是一天一個。危險駕駛行為導致的「路怒」沖突平均每年增長7%。
2015年2月,科羅拉多州的I-70號州際公路,一名黑色轎車司機因不滿卡車佔道,將槍指向了一名卡車司機。卡車司機當場死亡。
2015年2月,拉斯維加斯,一位母親帶孩子外出遊玩,因駕駛技術問題與另一名車主大打出手,最終死在槍下。
2015年3月20號,休斯墩一名28歲的女子因為開車上班途中對著前面的一輛汽車按喇叭,結果被對方司機隔著這車玻璃槍擊頭部,所幸及時送往醫院,並無生命危險。
2013年,在洛杉磯西10高速路上,一開寶馬的華裔男子被一個墨西哥男子開車追逐被槍擊身亡。
被拍到的真實警告視頻
為什麼美國路怒症的死傷率那麼高?
美國作為傳統,並沒有禁槍,有11%的美國司機表示,他們會在汽車里放上一把上了膛的手槍。就像美國電影中一樣,司機總能在車上找到一把槍,但這些槍並不是為了僵屍准備的。
在美國開車的人,大多人帶槍並不是為了殺人而是為了自保,沒有槍的司機一定不能按喇叭、豎中指等表示不滿,在美國,都是事後有專門的投訴機構進行投訴,血的教訓告訴他們,一切的不滿一定要忍耐。但這還不夠,帶槍也要比別人拔槍快,否則……2015年1月,紐約兩男子因為停車位爭執,一方因掏槍太慢被對方射擊身亡。
三、德國路怒症
德國的路怒症跟前兩個國家相比除了殺傷力持久外,就有一些……令人費解。
在德國西南部的艾爾菲地區,一個德國大叔因為對交通不滿而感到沮喪和憤怒,製造了762起路怒案件,警方用四年才抓獲兇手,並在兇手大叔家中發現了作案工具若干以及1300發子彈。
而這位大叔看似人畜無害但為何對公路交通嚴重不滿和沮喪卻並未提及。
四、俄羅斯路怒症
俄羅斯人總被冠以戰斗的民族,從俄羅斯的新聞與報紙中報道的路怒症來說,這「戰斗民族」的稱號並非浪得虛名。而且是十分團結的戰斗民族。
給人一種「能用拳頭解決就絕不瞎吵吵」、「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的感覺。例如:
2014年9月,俄羅斯西部奔薩州,雙方因打喇叭豎中指的問題大打出手,本來是兩個車主的矛盾,最後演變成雙方多人混戰。
2013年8月,莫斯科明斯克大街,一中年男性車主因不滿前方司機臨時剎車,將另一名車主直接從車窗中拽出,引發多人混戰。
俄羅斯的路怒症總是引發多人混戰,總給人兩方肌肉男混戰摔跤的錯覺。而俄羅斯因為民風彪悍,車速普遍較快,交通事故頻發,路怒症在俄羅斯所引發的混戰也早已見怪不怪了。由此可見,俄羅斯的交警對於此類問題,應該也算是手到擒來。
五、印度路怒症
在印度,汽車被視為財富的有力象徵。如果車遭剮蹭,車主會覺得自己的地位遭到冒犯與踐踏。這是他們絕無法容忍的,誰剮蹭他們的車,就必須付出代價,如果出現汽車手奧剮蹭時,他們便必須要拳頭相見。而結果也必須非死即傷。
印度新德里,2010年12月,格拉夫·庫馬爾開車送貨,在新德里一條擁擠的路上與一輛車剮蹭。他被對方立即攔住,並從車內拉出,推倒在人行道上,頭部受傷。一個小時後,庫馬爾死在醫院。
負責這起案件的警官O.P.曼達爾向記者說:「這種事天天發生。起初本是一次小爭吵,結果愈演愈烈,於是開始動手,鬧出人命。」
印度警方並沒有確切統計「路怒」引發多少沖突,因為這種事總是頻繁發生。
據印度交通管理部門統計,很多城市20年來機動車數量增加超過兩倍以上,但道路長度僅增加17%。每天大約1000萬輛機動車在城市街頭行駛。因為路怒症所引發的不僅僅是人員傷亡,更多是交通系統的癱瘓。
六、澳大利亞路怒症
澳大利亞的路怒症是纏綿的,為什麼這么說呢?
2015年4月,澳大利亞黃金海岸附近,一男子對另一男子大打出手,又是用滑板掄,又是拿石頭砸,另一男子也不甘示弱,與其扭打在一起,兩人十分火熱。據報道這兩名男子早在出手之前的幾百米之前就結下仇怨,在這幾百米中互相挑釁直至紅燈停下,方才出手。
戰況太火熱就像龍卷風
而澳大利亞作為交通事故頻發的國家,所頒布的最有效的對策就是罰款,高額的罰款來對待,不管是路怒症還是其他交通事故,例如,闖紅燈者將有300澳元的罰款,而此前的罰款數額是225澳元;遮掩汽車牌照的處罰金額從76澳元猛漲至300澳元,是從前的4倍之多。此外,汽車追尾事故的罰款金額也從原來的178澳元增至300澳元。
所以說,在澳大利亞想犯犯路怒症,也要先看看自己的錢包答不答應。
路怒症作為一種「國際通病」每個國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但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風格和處理方式,而中國的路怒症相較於一些合法持槍的國家,病態的形式已然相對溫柔,沒有鬧出人命,最多也是一些身體傷害。但路怒症對於任何一個地方的任何車主都是一件麻煩的事,不僅傷害他人也傷害自身,希望不管任何國家的司機能有安全駕駛的交通意識,嚴格遵守交通規則,不開斗氣車,文明行車,避免路怒症的發生。
⑼ 印度一車主因超速被罰大鬧街頭,此事最終是如何解決的
最終,該車主被罰款一萬盧比。
我們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及自己開車時,理應保護個人生命健康,遵守國家交通規則。盡管每一個國家都在制定不同的交通規則,但是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確保行人和車輛的雙重安全。
可是總有一些人會出現違反交通法規的行為,例如印度的一位女車主。這名車主家裡不差錢,甚至還聲稱父親是高官。與此同時,該車主在駕駛車輛時,因為車速太高,引起了周圍路人和其他車輛車主的關注。部分車主將此事報告給交警,於是乎,交警前來調查此事。
特別希望所有的車主和行人都能及時查看紅綠燈。同時,司機更應該查看每一個街道的限速標准,以保證車輛速度遠遠不會超過限速標准。假如人們行駛在城市內部街道,不允許車輛的速度超過每小時10千米。
⑽ 你知道印度警察在印度有多厲害嗎
沒有中國警察厲害!